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2. 改革课程结构
改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 乏整合的现状。
强调:整体设置,综合课程,均 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 技术教育。
◆相关试题
选择: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 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 B)。
A.均衡性
第八次: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1999年至今)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出自:庄子《养生主》
意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 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 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
从“学会”到“会学”
原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 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 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1. 国内背景
第三次全教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实施素质教育
目标:“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保障:“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
2. 国际背景
●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
根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 丁(James Martin)的测算结果,人类的 知识在19世纪时约每50年增加一倍, 20世纪初是每10年增加一倍,20世纪 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尔后近10 年大约每3年就增加一倍。
B.平均性
C.选择性
D.综合性
四、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3.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繁、难、偏、旧,过于 注重书本知识。
强调:联系学生生活、现代社 会、科技发展,学习兴趣和经 验,终身学习必备。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21/4/99Βιβλιοθήκη 2.课程要求与课程内容方面
• 课程目标要求过高,教材偏难 小学二年级数学:
在校园里要把7棵小树种成6行,每行3棵,该怎样种? 小学六年级数学:
加工一批零件,计划7天完成,做了两天后,任务又增加了60个,这 样工效需提高15%才能按期完成任务。问原计划加工零件多少个?
2000年某省市中考试题:
• 学生的近视率居高不下 椐哈尔滨市2001年调查,高中学生的近视率为78%,高中三年级学生
的近视率为90%。
2021/4/9
12
• 7~17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低于国际规律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我国男童七年间身高增长不足0.5 厘米,女生则呈负增长趋势。
• 学生的睡眠时间严重不足
课程方案规定小学生要保证每天10小时睡眠,初中生9小时睡眠。
——教育部课程调查专家组的调查 1992年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
• 调查范围:北京、江苏、山东、湖北、吉林等九省市。
• 调查对象: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校长与教师,300多名社会知名人 士 。 • 调查方法:二阶抽样设计,问卷调查,访谈。
• 调查精度:6
2021/4/9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 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助人为乐
0.23
2021/4/9
16
6.考试现状
存在的问题
• 考试次数太多,频度太大 • 考试题目太难,尤其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考试 • 缺乏实践性考试 • 当众公布分数并排出名次 • 考试成为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
2021/4/9
17
对考试结果的处理
经常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次的百分比
• 学生学习的愉快体验随年级的升高而急剧下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实施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现状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背景:适应时代需求的必然选择随着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而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意义: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关乎学生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通过改革,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三、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着单一、重视应试等问题。

再加上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实践操作等因素,给改革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四、培养综合素质的改革方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首要方向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可以从拓宽课程内容、引入创新教育方式、提升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

五、提升创新能力的改革措施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中应该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通过开设创新课程、设置创新实践项目以及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教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对于改革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七、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当前,过于应试导向的教育制度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

因此,创造多元评价方式、拉开课程与考试的关系、减少考试压力等措施是破解应试教育的关键。

八、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改革路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上,可以通过加强实验实训、拓宽实践领域、鼓励实践科研等方式来实现。

九、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路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路径需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的作用。

通过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以及逐步试点的方式,来推进改革的顺利实施。

新课改的背景、目标及对策

新课改的背景、目标及对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激烈程度的提高,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基础教育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各国纷纷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更加现代化、综合性、能力导向的教育。

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面临着新的教育需求和挑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通过课程改革,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未来能够融入社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 课程设置的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

以往的课程设置主要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综合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加了技术与职业教育课程的设置。

例如,加强信息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加创业教育内容,鼓励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创新创业者。

2.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例如,采用项目制教学,让学生通过参与项目实践,主动学习并解决问题;引进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

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评价体系的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过去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培养。

我们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综合素质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殊背景
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攻击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
需要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各国课程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一、强调课程的人性化
二、力求课程的生活化
三、注重课程的整合化 四、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课程改革的目标
课程 改革 的根 本目 标
基本思想: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的 科学中精心选择的,按照学习者 的认识水平加以编排。作为知识 的课程通常表现为课程(教学) 计 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 书等所谓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 特点: 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 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 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 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我们应确立的几个新理念。

以人为本 育人为本 开放的大课程观 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 强调整合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 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生存方式 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 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和敢于批判的精神
特点:

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 发和设计的
课程 是经 验

课程是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相 联系、相结合的 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 色

课程 是活 动
基本思想:课程是受教育者各种自 主活动的总和 特点: 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 为主体的能动性 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 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 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 科 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 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 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 的关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系列讲座】:第一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论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

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

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

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

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

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1、改革的背景、2、改革的目标、3、改革理念、4、改革的内容1、改革的背景一、国际背景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二、国内背景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3)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学科课程在内容上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是:课程观念落后,课程体制僵化,课程目标偏颇,课程编制滞后,教师缺乏训练。

2.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容忽视(1)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改的的根本动因(2)中国民众对教育要求的提高(3)素质教育仿真的提出(4)基础教育的滞后三、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总目标:?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第一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第一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①1950年,②1952年,③1956年,④1963 年,⑤1978年,⑥1986年,⑦1992年;
⑧本次课改 1999年(课改工作组成立) 2001年秋(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验、 涉及27个省) 2002年秋(各省市全面实验) 2005年秋(全面推广)


(四)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影响

美国 《2000年教育战略》在 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 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 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 付挑战”。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 个孩子掉队”。
英国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 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 调:
需要同时回答的问题
• • • • • • 社会如何发展? 我们如何应对? 真正的竞争是明天的竞争—— 我们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课堂应当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课程应当是什么样子?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 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 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 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 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18世纪中:西班牙、葡萄牙 19世纪中:英国 20世纪中:美国 21世纪中:中国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传 授 知 识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课程,供选择;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规划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规划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规划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是国之重器,能否有效改善教育质量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质量是极为重要的,涉及民族未来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近年来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本文将就其思路和规划进行分析。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未来国民的关键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但是过去的基础教育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

这使得基础教育无法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对未来竞争的能力。

因此,中国政府必须对基础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合理变革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获得道德、智力、体育、艺术、劳动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竞争力。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遵循国民素质提高和新时代发展的方向,中国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并且为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制定了如下五个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并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能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2. 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在课程中注重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应对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人才的创造力。

3. 健全道德教育:强调德育教育的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并扩大社会实践功能的影响力。

4. 实现课程多元化:合理设置学科以及课程,发展学生的多元化兴趣,加强各科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与技能综合发展。

5. 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实现社会发展和教育实践的一体化,弥补学科之间的不足、发挥各方面所能贡献的优势,使教育更加有效合理。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在中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依照国际教育的先进理念以及我国自身发展需求而设计的。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等方面介绍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探讨其对学生和教育的影响。

一、背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于对现有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反思,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要求。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运而生。

二、目标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改革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此外,改革还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三、内容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创新。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融合。

同时,改革还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问题导向和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改革还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突破单纯依赖考试成绩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发展。

四、实施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

学校也应积极配合改革,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家长和社会也应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和支持,形成共同推动教育改革的合力。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和教育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生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能力。

其次,教育将更加强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改革还将促进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形成教育共同体,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有三个主要原因。

首先,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单一学科的知识已不再能够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最后,国际化的教育趋势要求我国的教育系统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这些背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

这意味着课程改革应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课程结构上进行了重构。

传统的学科划分逐渐被打破,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了整合,形成了跨学科的课程体系。

这样的改变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应用知识。

其次,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更新。

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同时,课程内容也更贴合时代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

此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在改革过程中得到了重视,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

其次,学校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机构转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和资源的场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主要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主要目标
15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
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 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过程和方法本身不仅仅是手段,也是重要的 教育目标之一。
27
例2
中考《政治》试题
一、填空 1999年5月1日,中国’99昆明世界园
艺博览会正式开园,这次博览会有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
1. 1999年10月1日,首都举行盛大阅兵式 和群众游行,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五十周年,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 首都 万军民参加庆典。
28
——课程内容陈旧,不能及 时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 新知识和新进展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 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现在的学生 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 民。
10
课程内容进一步关注学生经验, 反映社会、科技最新进展,满足 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潜能、 个性、创造性等方面发展的作 用,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 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11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 景目标:
“美国学生在 4、 8、12 年级毕业时有 能力在英语、数学、 自然科学、历史和地 理学科内容方面应付挑战” ,最近特别强调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6
英国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首次 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1999 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调:
四项发展目标:
精神方面的发展:自我成长,发展自己的潜能, 认识优缺点,具有实现目标的意志; 道德方面的发展:明辨善恶,理解道德冲突,关 心他人,采取正确行动的意志; 社会方面的发展:理解作为集体和社会一员自身 的权利与责任,人际关系的能力,为了共同的利益, 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文化方面的发展:理解文化传统,具有理解和欣 赏美的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任务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等 综合素质。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 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我 国基础教育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01 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强调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2 个性化教育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学习 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03 信息化教育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化的学习 方式。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建立监测与评估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测与评估机制,对课程 改革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 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实施方案。
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教师观念和技能不匹配
部分教师可能难以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和方法,需要加强培训和引导。
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新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需要相应的 评价体系支持,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关注不同地区、不同层次 的教育需求,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缩小城 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02
目标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0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
02 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学生 的道德素养。
02 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0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也 在不断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紧跟时代步 伐,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02 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基础教育课程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和挑战。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改革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介绍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改革背景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修订和升级。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

此外,国际教育领域的发展也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为了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主要内容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将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课程改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

二是课程内容的更新,根据新时代的需求,更新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需求。

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强调学生参与、互动和合作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造力。

四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现在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三、影响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学生、教师和社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学生在这种改革下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教育,培养更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新角色定位将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最后,社会对于基础教育学生的要求也会得到更好的满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总结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需求,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通过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师角色,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一改革对学生、教师和社会将带来积极的影响,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基于此,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必要而重要的改革,对于未来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系列讲座】:第一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论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

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

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

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

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

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浅谈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

浅谈我国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背景摘要:随着社会的开展,当前世界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的开展也开场聚焦在变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层面至上。

因此在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的背景之下,我国为了更好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施行科教兴国,所以进展了新一轮的根底教育课程改。

关键词:根底教育课程改革背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展许屡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每一次的课程改革,我们都可以看到国家一直关注、重视并结合社会开展实际,不断地改革、开展并完善着根底教育课程和教材。

在进入了新世纪之后,我国又开场了新一轮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

这一次课程改革是我国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施行科教兴国战略而提出的,同时也是为了面对新世纪社会开展的要求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适应世界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结果,更是完善我国的根底教育课程体系的需要。

以下便是本文对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的主要分析。

一、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空前剧烈,而中国处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时机并存的时代之中,更多的是对优质人才的需求。

早在1992年的时候,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就声称,美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起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而在20世纪70年代的结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开展委员会在其编写的?学会生存?一书里,就把“培养创造性〞作为了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目的之一;并且,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也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的一生开展的支柱,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

正因为如此,要实现这些人才培养目的,课程改革就成为了其中一个必要的途径和手段。

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一个融入国际经济开展与竞争潮流中的开展中国家,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了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就必须针对原有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弊端进展新一轮的根底教育课程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第七次,是1988年开始,原国家教委陆续颁布了“九年制全日制小学和初中各科大纲”的初审稿,1990年,编写了第七套全国通用教材。

同年,国家教委还组织修订了1981年的高中教学计划和1986年颁布的高中教学大纲。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各学科教学大纲正式颁布。

从以上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关注、重视并结合时代、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地改革、发展、完善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

通过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

这成就可以归纳为四点:表现其一,是初步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

多年来以“学科课程”和“必修课程”为主的单一课程模式得到了初步的扭转,“活动课”、“选修课”等在实践中得到初步落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表现其二,是初步改变了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在单一的国家课程管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国家和地方两级管理课程的格局,地方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这对课程更好地适应地方和学校的需要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现其三,是初步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体现不同特色的多样化教材开始出现,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统”开始松动。

表现其四,是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好的典型。

如从地域来讲,有汩罗经验、烟台经验等;如从教学来讲,有愉快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如教师典型,有于氵奇、魏书生等等。

一批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强调积极有效教学的典型涌现出来。

既然现行的课程、教材是经过多次改革完善、多年总结研究的成果,那么,为什么还要兴师动众,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呢?(二)、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建国以来,尽管我国进行了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但是,这七次改革,主要偏重于教学方面的改革,特别是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方式上想了不少办法,出了不少经验,而对于课程,对于教材,改革的不多,触及的太少,力度不大,深度不够(教材虽然出了七套,但后一套教材基本上是对前一套教材的修订),不少弊端没有根除,甚至没有受到冲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对培养目标的新要求,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日显突出。

其主要表现:一是在学校教育中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会性、价值观、创造性。

关注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传统,在国际上可以说是我们的优势。

重视“双基”本身是没有错的,优势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们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了本门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我国一些教育专家们认为,这不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习一财方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指出“学习知识的过程永远无止境,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终身继续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反过来讲,如果我们的历史、语文、地理课程不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化、山川河流的热爱;如果我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课程不能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无限乐趣,不能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无论学生能背诵多少名篇绝句,记住多少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多少地理名称,掌握多少公式定理,这种教育也是失败的,或者说是不成功的。

因为这种教育,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梦想和激情,变得现实、麻木;失去了积极的态度和探究的兴趣,变得消极、沉默;失去了活泼和开朗,变得自我封闭;失去了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变得机械、呆板。

没有了活力,在情感上没有给学生培养良好、高尚的东西,没有给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并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经验。

课程偏难是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例如初中《语文》第一册中《诗经三首》练习题,要求学生在三首诗下面标出叠字、叠韵词、双声词;要求学生从《木兰诗》中分别找出运用了起兴、回答、比喻、夸张、象声、顶真、对偶、复叠铺排等手法的诗句等诸如此类的语法教学。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学习语言主要用来交流的,而不是去搞研究。

难而繁锁的语法教学,使我们的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

又如某小学六年级一道数学测验题,加工一批零件,计划7天完成,按计划工作了2天后,又增加了生产60个的任务,如果要在计划期限内完成,功效必须提高15%,原计划每天加工多少个?答案是60÷[5×(1+15%)-(7-2)]的结果。

三年级体育考试不考基本的东西,而考比赛的体操叫什么?(竞技体操),比赛可分为哪三类?(个人单项、个人全能、团体赛)。

难的让少年儿童失去了学习兴趣。

“繁”,主要是课程内容繁多、重复,使一些简单的命题复杂化,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偏”,就是偏于知识的传授,偏到考试科目上去了,考试出偏题、怪题。

如中考政治试题,填空要求学生填99年昆明世博会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参加,我想有些专业人士都不一定清楚;要求学生填99年国家首都大阅兵有多少万军民参加庆典,谁去数过吗?又如中考历史,让学生做历史剧《曹操》的导演,餐桌上放的道具有玉米、葡萄、萝卜、核桃,哪一个不对?我不知道了解这个干什么?“旧”主要是内容陈旧,不能反映科技、经济、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进展。

书本的题目还出现生产队、公社;生物学科仍然只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而不讲克隆、基因技术等等。

三是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学科知识为核心,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强调不同学科的独立性,科目过多,忽视了科学、艺术和道德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科之间的整合性和关联性。

以学科为中心是我国延用多年的传统,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很多现象和问题是无法用一个学科知识去解释、去探究的。

四是学生学习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班加点、一个字看上几十、上百遍。

加班加点,首先体现老师对课堂教学没有自信心,怕没有讲到、讲透,怕学生没有学到、学好,用加班加点来弥补;其次是教师本身业务能力不强,在课堂45分钟不能完成教学计划,而加班加点;第三是不尊重学生,占用学生时间,同时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家长时间。

我国目前的教与学的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突出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很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没有搞过社会调查、野外观察,不知什么是调查报告。

我们教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也不敢创新。

有这样的案例,一位教师讲《铁杵磨成针》一课时,问学生“老婆婆铁杵磨成针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一名学生的答案竟是“她在浪费时间!为什么用铁杵去磨针呢?难道不能想别的办法又快又好地造出针来呢?”对这样的回答,老师沉默一会后,斥责道:“上课不认真听讲,要根据课堂讨论的内容去思考”,然后继续讲“持之以恒”,讲“锲而不舍”,这样的教法持续了千百年,我们不能讲老师的结论不对,但这样的教法扼杀多少创新思维的闪光,学生敢再去“胡思乱想”吗?敢去创新吗?又如《愚公移山》等。

五是在教育评价上过于强调评价的甄别(把学生仅用“好”与“差”、“对”与“错”区别开来)和选拔功能,忽视评价促进学习者发展和提高的教育功能;过于强调对结果的评价,忽视了对过程评价或者说对过程评价不够;评价技术方法倾向于单一的量化评价,忽视了定性评价,或者干脆就以考试代替了评价。

这样的评价方式,把我们的教育看成了一种单纯的生产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被看成了一种工具,受教育者被看成了可打造的产品,而且这种生产活动是制造自卑者的活动(批评的多,表扬的少;讲差的多,讲好的少),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淘汰过程中生存、在自卑中生活。

六是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强调统一,忽视了地方在课程管理与开发中的作用,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对学校的积极性重视不够,教师缺乏参与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权利和机会。

开发课程都是国家的事,专家的事,你规定什么,我怎么做,你发给我什么教材,我捧什么课本。

这种管理模式难以调动各方面参与课程的积极性,难以适应不同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需求和发生多样化的发展的需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李岚清副总理对此十分关注,他提出了实现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突出抓好四个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摆在首位是核心的核心、关键的关键。

关于课改的时间问题,李岚清同志曾经询问教育部的同志,需要几年能到位,当时教育部回答10年,李岚清同志说10年太长了,我等不了了。

于是,从工作规划上,教育部把原定的10年改为了5年,2001年启动实验,到2005年所有义务教育段启始年级均进入新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