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下)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尿蛋白、水肿等症状。

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本文结合我多年临床经验,对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探讨。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肾主水,肾气虚弱、肾阳虚弱、肾阴虚、湿热内蕴等因素均可引起肾病综合征。

其中,湿热内蕴是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

湿热内蕴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良、情绪压抑等因素导致湿热蕴结,进而影响肾脏功能。

二、治疗原则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原则是“滋阴清热、利水消肿、扶正祛邪”。

具体而言,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中药调理肾气、调和阴阳、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方面的治疗方法。

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

三、常用中药1.滋阴清热类常用中药有熟地、黄芪、当归、白术、茯苓等。

这些中药具有滋阴清热、调和阴阳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等病情。

2.利水消肿类常用中药有茯苓、车前草、猪苓、泽泻等。

这些中药具有利水消肿、通利尿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水肿、尿少等症状。

3.清热解毒类常用中药有黄芩、连翘、金银花、赤芍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内蕴引起的肾病综合征。

四、个体化治疗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合适的中药组合和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

五、预防与康复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不仅需要治疗病症,还需要注意预防和康复。

预防方面,应注意饮食健康、生活规律、情绪稳定等方面的调理,减少肾脏负担,防止肾病综合征的发生。

康复方面,应注意饮食调理、锻炼身体、心理疏导等方面的调理,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和康复。

六、结语中医药治疗肾病综合征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注意患者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的调理。

中医辨证论治肾脏疾病的诊断与中药组方

中医辨证论治肾脏疾病的诊断与中药组方

诊断要点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大于3.5g/d);低 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表现为水肿起于眼睑、继则 四肢及全身皆肿、来势迅速、肢节酸楚等 ;脾虚湿困证,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 力、纳少便溏、水肿较轻等;肾阳虚衰证 ,表现为全身明显水肿、按之凹陷难起、 腰腹下肢尤甚、畏寒肢冷等。
节制房事
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节制房事,以 保护肾气,促进肾脏健康。
01 02 03 04
情志调养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 等不良情绪对肾脏的影响。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有利于保护肾脏功能, 减少肾脏损害。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加强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肾脏疾病的认 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
定期随访
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要点及辨证分析
诊断要点
长期持续性蛋白尿、血尿或水肿、高 血压等症状;肾功能逐渐减退;病程 长,进展缓慢。
辨证分析
脾肾气虚证,表现为腰脊酸痛、疲倦 乏力、纳少、大便溏、尿频或夜尿多 等;肝肾阴虚证,表现为目睛干涩或 视物模糊、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口 干咽燥、腰膝酸软等。
肾病综合征诊断要点及辨证分析
分类
根据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 肾脏疾病可分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性疾 病、肾血管性疾病等。
中医对肾脏生理功能认识
01
藏精主水
中医认为肾脏主要功能是藏精、 主水,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 衍、水液代谢等方面密切相关。
肾主纳气
02
03
肾主骨生髓
肾脏还具有纳气的功能,与呼吸 运动、气体交换等生理过程有关 。
辨证分型与治则治法选择
肾脏疾病的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肾阴虚、肾阳虚、肾气 虚、肾精不足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肾脏疾病具有不同 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需要采用不同的治则治法。

中医治肾病综合征案例

中医治肾病综合征案例

中医治肾病综合征案例
病人张某,男性,年龄58岁。

患有肾病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水肿,发作时肝区和侧腹部疼痛,尿量较少,舌苔黄腻,脉沉细。

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仍无明显好转。

随后,病人前往我院中医科就诊。

中医师根据诊断及辨证论治理论,认为病人主要是肝肾阴虚,失于疏泄,导致水液内停所致。

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逍遥散加减。

治疗方法:中药口服。

每日1剂,连服7天。

治疗进程:服药后,患者体内水肿现象逐渐减轻,尿量逐渐增加,舌质变淡,舌苔黄薄,脉象沉缓有力。

连续服用7天后,肾功检查相关指标已有所改善,治愈出院。

注:此文中无任何网址、超链接和电话,请谅解。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

肾病综合征中医辩证治疗及验方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症候群。

以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脂过高,血浆蛋白过低和尿中出现脂肪小体为其特征。

本综合征可由多种肾小球疾病引起,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与肾小球毛血管的通透性改变和负电荷的损失导致体内大量蛋白质的丢失有关。

根据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其属于中医“水肿”、“肾水”、“尿浊”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内因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尤以脾肾阳虚,气虚为主,外因为风寒湿邪的侵袭。

因脾主运化水湿,若冒雨涉水,居处潮湿,脾为湿困,可致水湿内盛而发为水肿。

若脾阳不足,脾气亏虚,运化功能减退,亦可致水液代谢障碍而发生水肿。

肾主气化水液,开窍于二阴,若肾阳虚衰,膀胱气化不利,则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而为水肿。

脾主升清,肾主藏精,人体精微物质(蛋白质)只宜封藏,不可耗泄,肾虚则失封藏,精气外泄,下注膀胱则出现大量蛋白尿;脾虚则精微物质生化无源,加之肾虚外泄,则可致机体精气更亏,故而出现低蛋白血症。

脾肾俱虚,损及肝脏,而使肝阴亦虚,肝阴虚则阳无制而上亢。

病变过程中,以肝,脾,肾功能失调为重心,致阴阳气血亏损,为该病之本,水湿,湿热,瘀血该病之标,表现为虚中夹实之复杂病理过程。

(一)辨证论治1.脾肾阳虚水停证【主要表现】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冷肢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腹胀,小便短少,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方药】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真武汤合五苓(散)汤加减:附子(先煎)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2g,肉桂3g,泽泻12g,猪苓10g,白芍12g,胡芦巴15g,车前子(包煎)10g,巴戟天12g,姜皮5g。

2.气阴两虚证【主要表现】全身浮肿,神疲气短,面色无华,腹胀纳差,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小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方药】滋阴益气。

参麦散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参须10g,麦冬12g,黄芪15g,生地黄12g,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0g,龟甲(先煎)15g,茯苓12g,泽泻10g,五味子5g。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2〉三、西医治疗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应尽量找出病因,治疗根底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一般均须通过肾活检明确其病理改变类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依据。

PNS的治疗不应仅以减少或消除尿蛋白为目的,还应重视保护肾功能,减缓肾功能恶化的趋势与程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一)一般治疗1.休息严重水肿、体腔积液时应卧床休息;病情缓解后可适当活动,防止肢体静脉血栓形成。

2.饮食治疗限钠是治疗PNS水肿的基本措施,水肿时摄钠量为2~3g/d;蛋白的摄入量多主张肾功能正常者以1.0g/(kg·d)为宜,肾功能不全者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0.65g/(kg·d)];脂肪的摄人,宜少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多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可溶性纤维的饮食。

(二)对症治疗1.利尿治疗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襻利尿剂及渗透性利尿剂。

临床常并用噻嗪类利尿剂和潴钾利尿剂,一方面可提高利尿效果,一方面可减少钾代谢紊乱。

低蛋白血症者可静脉输注血浆或血浆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增强利尿,但不宜过多过频,防止肾小球出现高滤过,反而加重肾损害。

2.降脂治疗对单纯饮食不足以改善高脂血症时,需用降脂药物。

常用的降脂药物有胆酸结合剂、烟酸、丙丁酚、洛伐他丁、辛伐他丁等。

3.减轻蛋白尿持续性大量蛋白尿本身即可致成肾小球高滤过,加重肾脏病变,促进肾小球硬化。

因此,对症性地减少PNS患者的大量蛋白尿,有时也有必要。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有较强的抗蛋白尿作用,可能与其降压、舒张球后血管及改变肾小球通透性有关。

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的降尿蛋白效果。

(三)免疫调节治疗1.糖皮质激素该药可能是通过抑制免疫、抑制炎症、抑制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而发挥治疗作用。

国内多主张在运用该药时,起始量要足,减撤药要慢,维持用药要久。

根据激素治疗的反应,对PNS可分为“激素敏感型”(用药12周内肾病综合征缓解)、“激素依赖型”(激素减药到一定程度即复发)和“激素无效型”3种。

中医医案——肾病综合征

中医医案——肾病综合征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中满分消丸化裁治疗肾病综合征病案:付某,男,33岁。

主诉:反复周身浮肿3年余病史:该患肾病综合征病史3年余,水肿屡消屡作,尿蛋白(+~2+),近2个月因感冒水种加重。

腹部膨大,高度腹水,尿量一昼夜100m左右,曾用速尿等尿量稍增,但停药尿量仍少。

初诊:周身浮肿,五心烦热,恶心呕吐,口干舌燥,腹胀难忍,苔白腻,脉象弦滑。

西医诊断:肾病综合征中医诊断:水肿辨证审机:脾湿胃热,升降失常,湿热中阻,气滞水停。

治法:健脾清胃热,除湿利水分消法。

方药:中满分消丸化裁泽泻25克猪苓20克茯苓20克白术20克干晒参15克干姜10克黄芩10克川连10克槟榔20克姜黄15克砂仁15克川朴20克枳实15克半夏15克知母15克甘草10克。

水煎,日一剂,分2次服。

二诊:服上方七剂,24小时尿量增加至3000ml,恶心呕吐消失,腹部宽松,守方继服七剂,24小时尿量继续增至3500-4000ml,腹胀全消食纳好转,经治半年仅尿蛋白(±),余症悉除。

按语本案的病机为脾气虚不能升清而湿浊中阻,胃气滞不能降浊而热瘀,形成虚中夹瘀,湿热中阻之证。

张琪教授方用东垣中满分消丸衍化,配伍严谨,药味虽多而不滥,体现了东垣治脾胃用分消法之特色。

药物组成:黄芩15克、黄连10克、草果仁15克、川连15克、槟榔15克、半夏15克、干姜10克、陈皮15克、姜黄15克、茯苓15克、干晒参10克、白术10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知母15克。

张琪教授常用本方治疗肾病综合征周身乏力水肿,以腹水为重者,症见腹部膨满,腹水明显,小便不利,大便秘,五心烦热,恶心呕吐,胃脘胀满,口干食纳减少;舌质红苔白厚腻,舌体胖大,脉弦滑或弦数;大量蛋白尿,血浆白蛋白低,高血脂,或肌酐尿素氮高。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210,张琪医案。

张琪,1922年生,哈尔滨汉医讲习会首批学员,1951年创办哈尔滨第四联合诊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黑龙江省中医肾病学科奠基人。

老中医:真武汤验治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全身浮肿病案

老中医:真武汤验治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全身浮肿病案

真武汤验治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全身浮肿病案导读:所选病案为肾病综合征病情反复,症见全身浮肿,按之凹陷,四肢冷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证属脾肾阳虚,水气不化。

祛湿剂中真武汤温阳利水,主治阳虚水泛证,可以说是非常对证。

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推送选取叶橘泉先生“经方实验三辨录”的真武汤详辨与验案一则,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宝贵的学术思想及经验。

【组成】茯苓 6~15g,芍药 5~12g,生姜 6~12片,附子(炮,去皮,破八片)6~12g,白术 6-12g,水煎服。

一、辨证体弱畏寒,萎靡体倦,眩晕身颤,行走不稳,心悸浮肿,腹痛河下(不伴有里急后重),小便不利。

舌胖大,质淡,或边有齿痕。

苔白滑,脉沉细无力(多见于中高年者)。

二、辨病1.病毒性心肌炎。

2.风湿性心脏病。

3.肺源性心脏病。

4.高血压病。

5.支气管哮喘。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泌尿系结石。

8.肾病综合征9.肝硬化腹水。

10.妇女盆腔炎。

11.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

12.梅尼埃病。

13.慢性肠炎。

三、辨体质体质虚弱,新陈代谢较为低下。

【慎用或禁忌】阴虚阳亢者应慎用或禁用本方。

【临床加减应用】1.病毒性心肌炎:加蚤休、玉竹、佛甲草。

2.风湿性心脏病:加老茶树根、葶苈子、楤木根皮。

3.肺源性心脏病:加棉花根、菠菜籽。

4.高血压病:加杜仲叶、桑寄生、丹参。

5.支气管哮喘:加鼠李根皮、矮地茶、白芥子。

6.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加鹿茸、仙茅、仙灵脾。

7.泌尿系结石:加连钱草、杜仲叶、鸡内金末。

8.肾病综合征:加白茅根、三白草、杜仲叶。

9.肝硬化腹水:加东北红参、车前子、地胆草。

10.妇女盆腔炎:加益母草、苦参、土茯苓。

11.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加肉桂、高丽参、扁豆。

12梅尼埃病:加红景天、泽泻。

13.慢性肠炎:加东北红参、肉桂、诃子。

作者七十年临证医案与心得1.肾病综合征田某,男性,17岁,学生。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临床治疗)
该病主要特点有全身明显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胆固醇升高,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候群,可生于下列疾病:急慢性肾炎、类脂性肾病、红斑性狼疮、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过敏性紫癜,药物过敏等。

中医分脾虚湿盛、肾气不因、湿热壅滞等类型,现分述如下。

①脾虚湿盛型:全身水肿明显,尿少,面色苍白,身重倦怠,胸闷,腹胀,食欲减退,腹泻,舌淡苔薄,脉濡弱。

治疗应益气健脾,通利水湿。

采用下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茯苓30克,猪苓15克,防己l5克。

泽泻12克、桂枝6克,白芥子19克,大腹皮15克,生姜6克,赤小豆30克,水煎服。

②肾气不固型:下胶水肿明显,尿多,大量蛋白尿,面色苍白,倦怠怕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腹泻,舌淡苔薄,脉细微心治疗应温肾补阴,固涩精气。

采用下方:淮山药30克,熟地15克,苍术15克,桑椹子30克,知母、黄柏各12克,炙龟板15克,益母草30克,杜仲15克,水煎服。

③湿热壅滞型:全身水肿,皮疹癌痒或有湿疹、皮肤感染,尿少而赤,有尿痛。

舌苦黄腻,脉濡滑数。

治疗应清热利湿。

采用下方:白花蛇舌草30克,蝉衣9克,苍术12克,黄柏12克,苦参12克,胡黄连6克,地肤子30克,白癣皮15克,银花15克,连翘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读:我们的中医对于肾病综合症治疗已经研究了相当长的时间了,中医也在肾病治疗方式上总结出了一些很多宝贵的经验。

那么,中医治疗肾病综合都有哪些方法呢?我们现在就来解开中医治疗肾病综合症的神秘面纱吧。

……
我们的中医对于肾病综合症治疗已经研究了相当长的时间了,中医也在肾病治疗方式上总结出了一些很多宝贵的经验。

那么,中医治疗肾病综合都有哪些方法呢?我们现在就来解开中医治疗
肾病综合症的神秘面纱吧。

1.脾虚湿困
主症:面色苍白,神疲肢冷,疲倦乏力,肢体浮肿,尿少便溏,舌淡
红、苔白浊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消肿
方药:四君子汤合五皮饮加减:党参、北芪、茯苓、甘草、蝉衣、苏叶、粟米芯、陈皮、大腹皮、生姜皮、桑白皮、桃仁。

2.脾肾阳虚
主症:全身明显浮肿,以腰腹以下为甚,以指压深陷难起,常伴有胸水与腹水,形寒肢冷,精神不振,面色//白,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无力。

偏于脾虚者,大便多溏,神疲纳呆;偏于肾阳虚者,多见腰酸肢冷,小便清长,夜尿多。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味:熟附子、茯苓、白芍、生姜、白术、补骨脂、泽泻、炙甘草、丹参、当归、泽兰。

事实上中医在治疗肾病上更加的注意的是调理上的功效。

虽然中医在治疗肾病综合症的时候时间可能要长些,但是中医的效果是其它方法所不能及的。

希望用中医调理肾病的患者们能长期坚持,定会见奇效。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治疗肾病的经验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中医对肾病的综合治疗指南。

一、中医辨证施治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肾病的核心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中医会进行辨证施治,即辨别病机,然后通过中药调理身体,达到治疗目的。

1. 阳虚型肾病阳虚型肾病表现为面色发黄,畏寒怕冷,腰膝酸软,小便频繁,性欲减退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温阳补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当归、肉桂、人参等。

2. 阴虚型肾病阴虚型肾病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面色潮红,夜间盗汗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滋阴养肾的方法,常用药物有山药、枸杞子、石斛等。

3. 湿热型肾病湿热型肾病表现为小便短赤,口苦口干,尿黄短少等症状。

治疗上,中医会采用清热利湿的方法,常用药物有黄芩、连翘、茯苓等。

二、中药调理中医在治疗肾病时,常常采用中药进行调理。

中药调理在治疗肾病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改善病人整体的身体状况,提高免疫力,减缓病情的进展。

1. 补虚药物中药中的补虚药物对于肾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补虚药物有黄芪、人参、党参等,可以增加机体的免疫力,调整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2. 利水药物利水药物在中医治疗肾病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常用的利水药物有茯苓、车前子、海藻等,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体内的浮肿等症状。

3. 清热药物清热药物在肾病患者中也常常使用。

常用的清热药物有黄芩、黄连、栀子等,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消炎解毒,改善患者的症状。

三、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插入特定的针刺点,调节患者的气血和脏器功能,达到治疗肾病的目的。

针灸治疗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穴位:1. 大血海穴大血海穴位于小腿外侧的肚肠横纹与小腿前外侧髌骨之间。

刺激大血海穴可以活血化瘀,改善肾功能,减轻患者的症状。

2. 中极穴中极穴位于足底中央凹陷处。

刺激中极穴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供应,增强肾脏的功能,改善患者的尿液状况。

中医辨证论治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肾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辨证论治肾脏疾病的 诊断与治疗
目录
• 肾脏疾病概述 • 中医对肾脏疾病的认识 • 辨证论治原则与方法 • 常见肾脏疾病中医辨证论治 • 针灸、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在肾脏疾病中应用 • 饮食调养与护理在肾脏疾病中作用 • 总结与展望
01
肾脏疾病概述
肾脏疾病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肾脏疾病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导致肾脏不能正常发挥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 衡及分泌多种激素等生理功能的一类疾病。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科技创新与研发
标准化建设
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未来中医辨证论治肾脏疾病 将更加注重标准化建设,制定 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和疗效 评价标准。
个性化治疗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具体病情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成为未来肾 脏疾病治疗的重要方向,充分 发挥中医药在调节免疫、改善 微循环等方面的优势,与西医 治疗手段相结合,提高整体治 疗效果。
中医辨证论治肾脏疾病优势分析
整体观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将肾脏疾病 与全身状况相联系,综合考虑病
因、病机、病理变化等因素。
辨证施治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和舌象 、脉象等进行辨证分型,针对不同 证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提高治 疗效果。
副作用小
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通常副作用较 小,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 质量。
02
中医对肾脏疾病的认识
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肾脏概念
01
02
03
肾为先天之本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 发育与生殖,为人体生命 之本原。
肾主水液代谢
肾主水,具有调节水液代 谢平衡的作用,与膀胱相 表里,共主小便。

小儿肾病综合征激素应用不同阶段的中医辨证论治

小儿肾病综合征激素应用不同阶段的中医辨证论治

小儿肾病综合征激素应用不同阶段的中医辨证论治【摘要】总结了小儿肾病综合征激素应用不同阶段的中医辨证论治要点。

(1)大剂量激素诱导缓解阶段以阴虚火旺为主,还会出现湿热证,治宜滋阴降火,清热利湿解毒。

(2)激素隔日巩固阶段易耗气伤阴,可致气阴两虚,治宜益气养阴,补肾健脾。

(3)激素减量至小剂量阶段以肾阳虚为主,治宜温补肾阳。

(4)激素停药阶段肺脾肾三脏俱虚,治宜益气健脾补肾。

【关键词】小儿肾病综合征激素中医辨证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 NS)简称肾病,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在小儿肾脏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炎。

小儿肾病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自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具有以下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和不同程度的水肿。

目前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治疗,但在激素应用过程中常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诱发感染、停药易反复等不良反应。

在激素应用过程中配合中药治疗,可减少其副作用,提高治愈率。

且在激素应用过程中有一定的中医辨证规律及特点,现总结如下。

1小儿肾病的病机肾病综合征是西医学病名,目前在中医学科内没有专属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水肿”范畴。

《灵枢·水胀》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古代医家的论述与小儿肾病的症状极为相似。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依赖于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开阖与三焦、膀胱的气化。

而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明代著名儿科医家万全说“五脏之中肝有余,脾常不足肾常虚,心热为火同肝论,娇肺遭伤不易愈”。

所以小儿时期肺、脾、肾三脏更易发生疾病。

如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体虚,均可使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输化障碍,泛滥肌肤而成水肿。

《景岳全书·肿胀》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

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辩证诊治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辩证诊治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辩证诊治【概述】肾病综合征概括的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小球疾病的一组临床证候群。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了,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白蛋白的通透性增高。

主要症状特征有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等。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类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原发性是指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由特定性病因引起者。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又可分为Ⅰ型及Ⅱ型。

凡无持续性高血压、离心尿红细胞<10个/高倍视野、无贫血、无持续性肾功能不全、尿蛋白高度选择性、C3在正常范围内者为Ⅰ型,反之为Ⅱ型。

本病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占70%~90%,在成人中也占20%~30%.肾病综合征属于中医的“水肿”、“血尿”、“腰痛”、“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本病外因有风、湿、热、毒、劳欲等。

内因主要与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输布水精的功能失调所致。

水肿的基本病理为:其标在肺,其制在脾,其本在肾。

若外邪袭肺,肺失宣肃,不能通调水道;或脾不健运,水谷不化,水湿内停;或肾气不足,开合失司,均可导致水肿。

若水湿泛溢,阻遏阳气;或其人素体阳虚者,可见脾肾阳虚。

若水肿日久,内耗阴血,可见肝肾阴虚。

若水病及血,久病入络,又可见瘀水互结之证。

若病变累及多脏腑者,往往阴阳不相恋,以致元阳衰败,真阴耗竭,浊毒内盛,则病情危笃。

【诊断要点】1.明显水肿。

2.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尿蛋白定性多十十十~十十十十;定量>3.5克/24小时;Ⅱ型肾病综合征还可发现血尿或镜下红细胞(尿沉渣镜检>10个红细胞/高倍视野)。

3.血浆蛋白极大部分呈现低白蛋白血症。

4.血脂血浆胆固醇、甘油三酯(三酰甘油)均明显增加;低密度及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正常或稍下降。

5.肾功能肾功能多数正常;但肾病综合征Ⅱ型常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内生肌酐清除值下降;甚而血肌酐、尿素氮增高。

吕宏生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肾病综合征经验

吕宏生教授运用中医药辨治肾病综合征经验

中医研究2018 年 8 月第31 卷第8 期TCM Res. August 2018 Vol. 31 No. 8• 49 •具有生津、滋阴的作用;白及能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尤能修复胃肠道黏膜损伤。

诸药合用,能补气养阴,益气生津,共奏气阴双补之效。

然后再根据次证进 行加减,夹有食滞者,可加神曲、麦芽、消食导滞;合 并气滞者,可加姜半夏、陈皮理气化浊;合并血瘀者,加全蝎、鸡内金。

$注重整体观念,治胃而不止于胃呃逆的病位在胃,但是引起呃逆的原因多种多 样,要擅于抓病机,抓主症,有整体观念,而不能见胃 治胃,局限于局部。

情志不遂、饮食不当、久病体虚、瘀血痰饮停滞中焦均可引起呃逆;胃火炽盛、胃气虚 弱、肝郁克脾、肝气犯胃、肾阳亏虚、肺气不宣、心肝 火旺等,均可影响到胃,致胃气上逆引起呃逆,治疗 时要仔细鉴别,抓主症,切合病机用药,方能做到药 到病除。

5注重中西医结合,崇中而精西王师常言:作为一名医生一定不能有门户之见,要广纳并蓄,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疗效才是硬道理。

王师博览群书,对于中医学、西医学均广泛涉猎,治 病时注重中西医药结合,传统中医药的发展也需要 高科技助力,各种检查手段也是中医望、闻、问、切四 诊的延长,尤其是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病理要搞清,要做到推崇中医学而不抵触西医学,借助西医检查 手段为中医服务。

王师曾治疗一反复呃逆患者,消化道内镜提示为浅表性胃炎,合并轻微咳嗽,患者有 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家人也未在意,王师接诊时,对文章编号$1001 -6910(2018)08 -0049 -04患者仔细检查后,建议做肺部C T检查,肺部C T提 示:肺门占位,纵膈淋巴结肿大,王师解释到,患者呃 逆中医考虑为肺气不宣,致胃气难降,上逆动膈,西 医则考虑为纵膈淋巴结转移,导致淋巴结肿大压迫 膈神经所致,建议患者手术并配合中药调理,呃逆 。

6小结王师认为:呃逆的治疗关键是把握病机,以阴阳 为总纲,表里定病位,分清虚实寒热、结合呃逆形成 的机制,着重脏腑理论及气机,始终把握住“证”,辨 证论治,不为表象所蒙蔽,抽丝剥茧,辨别形成呃逆 的证,才能在处方用药时,针对主证兼顾次证合理用 药,做到药到病除。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

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经验【摘要】肾病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水肿、虚劳范畴,本病属正虚邪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风邪、寒湿、湿热、瘀血为标。

依据中医辨证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而且,根据激素治疗的不同阶段配合中医药治疗,可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医病机;辨证论治;激素;雷公藤肾病综合征是在肾小球疾病中表现的一组症候群,以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明显增高为特征,可伴有或不伴有肾小球炎症改变。

中医根据其临床特征,将本病归属于水肿、虚劳范畴。

目前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及激素、细胞毒性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容易复发及产生副作用。

所以采用有效并且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是目前临床研究的新方向。

1 病因病机肾病综合征的发生是由于脾肾素虚,外邪入侵,以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肾虚则封藏失职,精气外泄,脾虚则生化乏源,以致精微物质匮乏,风寒湿邪壅结于脏腑,终因肺失通调,脾不转输,肾难开阖,水液代谢障碍,水湿潴留,泛溢肌肤,而成本病。

此外,水肿的形成也与血瘀有关,所谓“水能病血,血能病水”。

总之,本病属正虚邪实之证,以脾肾亏虚为本,以风邪、寒湿、湿热、瘀血为标[1]。

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除四肢浮肿外,还可见尿少,甚至胸水或腹水。

因低蛋白血症,胃肠道亦呈水肿,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而致呕吐,腹泻,纳食减少,舌苔多腻,脉濡或弦滑。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复杂,各位医家虽认识不尽相同,但本虚标实却是一个基本大纲,或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本虚以肾脾肺为主,标实多见于瘀血、湿热、水湿。

2 辨证治疗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专题学术讨论会通过的分型标准将本病分为本证4型:肺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标证5型:外感、水湿、湿热、血瘀、湿浊[2]。

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药如下:肺肾气虚型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之类,脾肾阳虚型多用济生肾气丸、真武汤合五皮饮、实脾饮,肝肾阴虚型多用知柏地黄汤,气阴两虚型用参芪地黄汤,兼湿热用三仁汤、藿香左金汤,兼水湿用五皮饮合五苓散,兼湿浊用胃苓汤,兼血瘀用补阳还五汤。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中医辨证施治本病当属中医“水肿”范畴,为多种病因损及肾脏所致。

由于风寒热毒等病邪侵袭以及劳伤内伤等,损伤脾肾。

湿热下注或脾肾亏虚,统摄固摄失职,精微下泄,故出现大量蛋白尿;由于外邪侵袭,或内伤,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开阖,致水失泛滥而致水肿。

久病入络,血行不畅化为瘀血可进一步加重水肿。

湿热久稽伤及气阴,或大量长期使用激素可致阴虚或气阴两虚。

常见辨证分型如下。

1、风水泛滥主证眼睑及头面先肿,继则波及四肢及全身,来势迅速,伴发热恶风,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证。

偏于风热者伴咽喉肿痛,舌质红,苔黄,脉浮,滑数。

偏于风寒者间恶寒,咳喘,舌苔薄白,脉浮滑或紧。

治法祛风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加减:麻黄10g,石膏30g,甘草6g,大枣5枚,白术12g,生姜3片,茯苓20g,泽泻15g,白茅根20g。

2、湿毒侵淫主证头面眼睑浮肿,延及全身,小便不利,身发疮痍,甚则溃烂,伴恶风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桑白皮15g,大青叶15g,白茅根30g,小蓟10g,泽兰10g。

3、寒湿侵渍主证头面及全身浮肿,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通阳化湿利水。

方药五苓散合五皮饮加减:猪苓15g,茯苓15g,泽泻15g,桂枝10g,白术12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茯苓皮15g,陈皮10g。

4、血瘀水阻主证全身浮肿日久,常反复发作,面色晦暗或黧黑,肌肤甲错无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活血利水。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5g,生地1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10g,大腹皮20g。

5、脾肾阳虚主证浮肿反复消长,腰以下肿甚,按之凹陷没指,脘腹胀闷,纳少便溏,小便短少,腰膝冷痛,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治法温补脾肾,通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实脾饮加减:附子15g,白术12g,生姜12g,茯苓15g,干姜10g,草果10g,大腹皮30g,猪苓18g,泽泻15g,厚朴15g,炙甘草6g,大枣3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病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治疗(下)
《中医杂志》介绍的以下七种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方法,很有实用价值。

①补益正气:增强抵抗力,预防外感,减少复发。

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病人常因抵抗力差,或由于应用西药免疫抑制剂,抑制了细胞免疫功能,致患者抵抗感染的能力减弱,易招致反复感染,“卫外之气不固,外邪得而凑之”,使肾炎复发迁延。

在这种情况下,用玉屏散(黄芪、防风、白术)加减治疗,疗效较好。

②调理脾胃之气,以增进食欲,改善营养,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调理脾胃在肾病综合征治疗中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使用益气健脾药如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等使脾能健运,便溏、腹泻等症状得以控制,蛋白质在胃肠道丢失减少,同时使患者保持-一定的食欲,提高蛋白质摄取、吸收、合成,使血浆蛋白的水平保持正常。

二是病人在应用大剂量的克伐脾胃免疫抑制剂后,常致胃气不和,纳食减少,甚至呕吐恶心,可用陈皮、法半夏、茯苓、甘草、木香、砂仁、党参、白术等以减少西药(免疫抑制剂)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③填精补肾。

对久治不愈、下元虚亏、水肿退而不尽,按之如泥,血清蛋白很低等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宜在健脾开胃的基础上给予填精补肾的药物或食物,以提高抵抗力。

常用的补肾药物有:仙茅、淫羊藿、巴戟天、锁阳、黄精、山萸肉、熟地、鹿角胶、龟板胶、核桃仁等。

常用的补肾食物有:甲鱼、鲫鱼、牛奶、羊奶、羊肉等。

这些补品最好与赤小豆等同煮,仅服其汁(喝汤),食欲好转后逐渐加量,以增加至不倒胃口为度。

一旦血浆蛋自恢复正常后,即改为普通饮食,不要长期过度地摄入高蛋白。

④清利湿热和清热解毒。

凡患者有皮肤疮疖、咽喉肿痛,五心烦热、夜不成寐、舌红脉数等热象重时,有浮肿者宜清利湿热,可用金钱草、车前草、苡仁、半枝莲、鹿含草等。

浮肿已退者宜清热解毒,可用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七叶一枝花、银花、连翘等,每次选用其中4—5味,再配伍养阴固涩、活血化瘀,健脾化湿药。

⑤活血化瘀。

凡患者面色黧黑,舌有瘀点,皮肤色素沉着,或皮肤有瘀斑瘀点,或血液呈高凝状态者,在辨证运用上述诸法时,要加用活血化瘀药,可用益母草、泽兰、丹参、红花、川芎等,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

⑥温肾利水。

凡尿量少、高度浮肿的患者,应投予真武汤加减,以利水消肿,常用药有制附片、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等。

若有腹水者,可加用适量之黑白丑、带皮槟榔。

至尿量增加先减去制附片、黑白丑,其他药继续用,以巩固疗效。

⑦消食祛脂。

对用激素后肥胖、心悸,而血脂很高或有明显的脂质尿的病人,宜在上述辨证论治方药中加用山楂、炒麦芽各30克,或玉竹15克、泽泻60克。

此类药均有降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