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及对其评价素材川教版!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2)
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世界现代史第二学习主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中的第二课。
第一课讲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本课紧接着讲到该体系形成后,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但经济的繁荣也孕育着危机因素的增长,经济危机已不可避免。
1929年10月,随着美国股市的崩溃,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了。
这场危机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迫使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想方设法寻找出路。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后实施了一场名为新政的改革。
改革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改革措施涉及财政、工业、农业等各个方面。
改革使美国在经济上得以摆脱并逐渐复苏,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在政治上使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得到巩固,还为后来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是,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也就无法避免新的危机。
在接下来的一课将要讲到德国、日本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把世界推向新的大战危机。
可见,本课内容讲的就是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由相对稳定到开始走向危机的这段历史,是本主题的中心环节部分。
本课与前后课之间有直接的因果联系,处在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
另外,不管是在国际关系史中,还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中,还是在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中,本课内容都是具有重大的影响力。
二、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记住一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和地点,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
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及影响。
2、能力与方法引导学生归纳此次危机的特点,培养其归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政府的改革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通过了解罗斯福的生平事迹,学习其强烈的自我意识、顽强的创新精神、自主发展的意识。
【川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ppt课件
罗斯福在签署文件
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
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 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整金融系 统的措施,同时宣布将陆续使经过合格的银行重新开业。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与美国农民进行交谈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 工人砸碎工厂的玻璃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 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 ——柯立芝
有人描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危机的 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成万的人的确认为:被 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 济制度。”
返 回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美国总统胡佛 1929年初,新总统胡佛在就职演说中宣称“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毫不忧 虑,它光辉灿烂,充满希望”。然而,好景不长,随着1929年10月24日华 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了。胡佛总统基本延续传统的 自由放任政策,使得经济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焦虑不安的人们注视着华尔街股票的下跌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关闭的交易所门前由警察把守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美国银行前的挤兑人群(1930)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聚集的人们要求银行兑现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2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罗斯福新政是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政策措施。
这一时期,美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飙升、农荒、工业生产急剧下降。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罗斯福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旨在扭转经济状况并改进人们的生活。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改革、劳工保护、农业复兴、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
以下是对这些政策的评价:首先,罗斯福新政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包括实施银行假日、通过1933年的银行法案重组银行体系、建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等。
这些政策有力地稳定了金融体系,恢复了人们对银行体系的信心,有效减少了银行倒闭的风险,为经济复苏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罗斯福新政在劳工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包括国家劳资关系法案、雇佣保险法、最低工资法等,这些法律规定了最低工资、最长工时限制以及劳工组织和集体谈判的权利。
这些政策保护了劳工的权益,改善了劳工的工作条件,提升了劳工的社会地位。
第三,罗斯福新政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和农业调整管理局等农业复兴政策,试图解决农民面临的各种问题。
这些政策包括通过农业补贴来保持农产品价格,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来鼓励农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
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改善。
此外,罗斯福新政还注重公共事业建设,通过建设公共设施如桥梁、公路、学校和图书馆等,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同时也为民众提供了就业机会。
这一政策不仅推动了经济增长,还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条件。
最后,罗斯福新政实施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包括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为老年人、失业者和贫困人口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这些政策帮助了许多人度过了经济危机,减少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提高了社会的稳定性。
总的来说,罗斯福新政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它不仅稳定了金融体系,振兴了经济,而且改善了劳工和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为美国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个资本主义世界,并由经济危机引发
了政治危机。但美国在短期内经济开
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其原因是实行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马歇尔计划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
c
4、(2011年泰州市).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 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总统为应对“恐惧而采取的中心 措施是”指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 B.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 控
B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5、(2011年烟台市).
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的
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下列
事件中堪称“懂得改变” 的成功范
例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
联抗衡
B.罗斯福“新政”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B
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
6、(2011年苏州市).
• 对工业的调整。
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 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新政
罗斯福新政 效果
•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 到改善;
•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
得到加强;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 什么是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通常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 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
经济危机的表现是:大量商品卖不出 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 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 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 入混乱。
经济大危机的首发国家:
九年级历史下册罗斯福新政笔记
一、背景介绍罗斯福新政是指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在1933年至1936年期间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该政策旨在改善大萧条期间的经济困境,恢复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并促进经济复苏。
罗斯福新政包括了一系列立法、政府干预和经济刺激措施,被认为是美国现代社会福利国家的雏形。
二、政策内容1. 金融改革:罗斯福新政在金融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法案,旨在重建金融体系,防止类似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法》,该法案于1933年通过,对美国银行进行了全面的监管和改革,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农业调整法案:罗斯福政府还致力于改善农业经济,通过农业调整法案提供补贴,促进农产品价格的稳定,以解决农民生活困难的问题。
3. 劳工保障法案:罗斯福新政也在改善劳工待遇和保障方面下了大力气,包括《全国劳动关系法案》和《社会保障法案》,这些法案确立了劳动者的权利和福利,为美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4. 公共工程项目:为了刺激经济复苏,罗斯福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公共工程项目,如《国家复雇法案》,鼓励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就业创造的投资。
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国家的基础设施,也为大量失业者提供了工作机会。
三、影响与评价1. 经济复苏: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就业率的提高。
通过政府的干预和投资,使得经济逐渐走出了大萧条的困境。
2. 社会改革:罗斯福新政在改善社会福利、劳工权益和公共服务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美国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变革。
3. 政府干预争议:然而,罗斯福新政也引起了部分争议,一些人认为政府的过度干预会扭曲市场经济,削弱个人和企业的自由。
4. 对世界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影响,许多国家借鉴美国的经验,采取类似的政策来缓解大萧条对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四、结语罗斯福新政作为美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深刻影响了美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知识点素材 川教版
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爆发:1929年10月下旬首先在美国爆发,很快演变成一场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特点: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持续时间特别长③破坏性特别大
3.影响: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激化了各国阶级矛盾,引起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
1.目的:为了尽快摆脱危机,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2.特点: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措施:①财政方面,政府大力整顿银行,采取淘汰小银行,扶持大银行,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等措施,使银行的信用得以恢复。
②工业方面,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以及工人有权组织工会,以工代赈等内容,同时还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的兴建,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等。
这是新政中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③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的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
4.评价:①作用和影响: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范例。
②局限性:但由于产生危机的根源依然存在,它并不能化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使美国避免新的危机
1。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当选总统和连任素材川教版(new)
罗斯福当选总统和连任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出生于纽约一个叫海德公园的小镇上一个百万富翁的家庭。
西奥多•罗斯福是其堂兄。
在著名的格罗顿公学毕业后.就读于哈佛大学。
四年后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参加律师考试合格后辍学。
1910年,当选纽约的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助理部长.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称。
39岁时,在休假期间的一次游泳后.患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
痊愈后,他拄着双拐继续参加政治活动.1928年。
当选纽约市市长.在1932年4月的一次全国联播节目中。
人们听到他热情、洪亮、充满信心的声音,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时.他又说:“我为你们和我自己在这里表示决心,要为美国人民举办新政”。
1933年3月4日.发表“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那时,他50岁,宽肩膀、大个子、两腿瘫痪,华发稀疏.嘴边拖着两条长长的皱纹。
有着惊人的自信心和记忆力,热心改革,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在一百天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立法活动,同时利用著名的“炉边谈话”,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头,亲切、轻松、及时地把大政方针告诉人民。
1936年,因得到农民、工人和非特权阶级的坚定支持而连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请国会修改“中立法案”,援助英、法。
1940年,他破例第三次当选总统.任期内使国会通过“租借法案".与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
决定给苏联以战时援助。
在珍珠港事件后,对日本宣战。
使有孤立传统的美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柱之一。
参加德黑兰、雅尔塔会晤并使美国成为联合国发起国.1944年.再次连任总统,打破美国总统不得连任三次的传统。
成为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也是惟一的坐在轮椅上的总统。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危机给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的严重影响。
2.识记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受害最严重的国家。
3.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内容及影响。
并深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4.理解罗斯福的成长经历,感悟伟人的人格魅力及带领美国人走出黑暗和恐惧的魄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受害最严重的国家。
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内容。
难点:1.经济危机的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局限性。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
四、课型:新授课。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课件 川教版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6月罗斯福总统就职不久,美国国会通过了“产业复兴法”, 授权罗斯福总统拟定工业公平竞争的法规。这些法规就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 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材料二:1932年美国汽车工业仅开工5%,全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7%。1936年, 银行恢复正常活动,农业收入增加了近一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的水平, 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50%。 (1)材料一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政府推动制 定“产业复兴法”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目的是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国 家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控制与调节。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 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 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得到加强。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 供了范例。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知识点一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1.(2015· 湖北襄阳中考)1929—1933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于 (D)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 2.(江苏连云港中考)“我曾修过一条铁路,如今它已建成——兄弟,能给我一角 钱吗?……我曾建过一座塔楼,如今它已竣工——兄弟,能给我一角钱吗?”这 首流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歌曲,反映了当时美国( C ) A.兴建基础设施 B.乞讨风气时尚 C.出现经济危机 D.社会道德沦丧 3.(2015· 江苏徐州中考)1929年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垂直下跌, 随后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了。这一危机的特点不包括( C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物价上涨快 D.破坏性大
【中小学资料】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素材 川教版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全名: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18岁时考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历史和新闻专业,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
后来从政,先后任过纽约州参议员和州长。
中年时,他因患病,双腿瘫痪,只能以轮椅代步。
他任美国总统期间,实行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领导美国参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
一、罗斯福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
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
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素材 川教版
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1.英国:由于暂时摆脱了德国的竞争并实行保护关税措施,新工业部门,如汽车、电气、化学、有色金属等在20年代有较大发展,汽车(包括载重汽车)由战前3万多辆,增至1929年的24万辆。
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7%。
1929年,工业总产量超过战前水平(1913年)5.7%。
2.法国:由于德国暂时不能成为竞争对手,法国经济有了一定起色。
阿尔萨斯、洛林的归还,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基本解决了法国的原料、燃料缺乏问题。
又因得到德国81亿金马克赔款并扩大了殖民范围,法国进行了大规模恢复和重建。
汽车、航空、化学、橡胶等新兴工业最为突出。
1920年生产汽车4万辆,1929年增至25.4万辆。
1926年,法国工业人口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
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19年的57(1913年为100),增至1924年的109,1930年的140,增长速度超过美英等国。
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的8%。
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9.4%。
3.德国:“道威斯计划”把赔款转嫁到德国人民身上。
1923年进行货币改革,稳定通货;1924~1930年共得到外国贷款和投资326亿马克,解决了资金奇缺的困难;得到美国大量技术和装备;广泛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普遍更新设备,工人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
汽车、汽油、摩托制造、炼铝等同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增长迅速。
1927年,工业已达到战前水平。
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1%。
4.日本: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工矿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由1914年的49.5%上升为1919年的61.1%。
战后,美国从日本大量进口生丝、纺织品、船只等商品,英、法、德也需从日本进口战时奇缺的民用工业品,日本获得较广阔的国际市场。
1919年下半年,每月新建扩建企业的投资达5亿日元。
在政府特殊保护下为军事生产服务的钢铁、电力、化学、机械等部门有较大发展。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素材川教版
罗斯福新政罗斯福全名:富兰克林·D·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18岁时考入哈佛大学,攻读政治,历史和新闻专业,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
后来从政,先后任过纽约州参议员和州长。
中年时,他因患病,双腿瘫痪,只能以轮椅代步。
他任美国总统期间,实行新政,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领导美国参加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并取得胜利。
一、罗斯福是如何实施新政的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爆发于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总统实施的“新政”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于研究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回避的要研究这段历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黑色的星期四”。
在此之前的 1929 年夏天,美国还是一片歌舞升平,夏季的三个月中,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由 268 上升到391, 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人们见面时不谈别的,只谈股票,直至9月份,美国财政部长还信誓旦旦地向公众保证:“这一繁荣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但是,10月24日这一天,美国金融界崩溃了,股票一夜之间由5000多亿美元的顶巅跌入深渊,使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价格下跌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趟,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经济大萧条,从此,美国经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国社会逐步被存货山积、工人失业、商店关门的凄凉景象所代替。
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 1044亿美元急降至 1933 年的742亿美元,失业人数由不足 150万猛升到 1700 万以上,占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还多,整体经济水平倒退至 1913 年。
农产品价值降到最低点,农民将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棉花当众焚毁的现象屡见不鲜。
富兰克林·罗斯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代了焦头烂额的胡佛,当选为美国第 32 届总统。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课件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 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 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 罗 斯 福
问: 1.根据材料一、二,对
材料中关键词语的含义作出解释,并 结合课文进一步说明这一理论与新政 实践对当时的美国起了什么作用?
(1)“不应消灭”指: (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谢谢欣赏
反过来,如果你是总统,你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
1933年3月5日,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 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 《紧急银行法案》:授权总统对银行进行审理, 凡有偿付能力的银行才允许开业,同时,由国 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 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 府保险。
(一)、财政(金融)方面:整顿银行业。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 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 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 规模、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 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 职责”的蓝鹰标志。
(二)工业方面:
颁布“产业复兴法”,整顿工业。这是最主要 的反危机措施(中心措施)。
资本主义私有制
(2)“改进和补充”指:
国家干预经济
(3) 新政对当时的美国起了什么作用?
直接作用是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思考:
罗斯福新政 有没有改变国家性
质呢?
•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 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 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
(4)纵观罗斯福新政全过程,对 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罗斯福新政
目的:为了摆脱危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内容:
岳麓书社九年级下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及教学反思
岳麓书社九年级下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危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各国应对危机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危机的爆发,特点,对世界的影响,美国应对危机的方法。
本节是第二单元重点的一课,是世界历史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相对的平静到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渡,为什么会发生二次世界大战?学习本课我们会有所收获。
2.对于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了解历史事件的根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避免战争发生的方法的了解与运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
学情分析1.对于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销毁农产品,而广大人民食不裹腹的社会现实,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上课的时候我会先从经济危机是次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不足产生的,简单说就是次本家有产品但是人民没有钱买,资本家了稳定产品价格而销毁的事实让学生能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个正确的认识。
教学目标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罗斯福新政对于稳定美国民制度的意义3、对于新政,你有什么看法?如何发展经济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学重点和难点1、什么是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危机?2、面对经济危机要如何应对?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了解经济危机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和各国应对危机的方法。
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危机的爆发,特点,对世界的影响,美国应对危机的方法。
本节是第二单元重点的一课,是世界历史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相对的平静到二次世界大战的过渡,为什么会发生二次世界大战?学习本课我们会有所收获。
2.对于本课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了解历史事件的根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避免战争发生的方法的了解与运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
学情分析1.对于经济危机时期资本家销毁农产品,而广大人民食不裹腹的社会现实,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上课的时候我会先从经济危机是次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不足产生的,简单说就是次本家有产品但是人民没有钱买,资本家了稳定产品价格而销毁的事实让学生能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个正确的认识。
九年级历史下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825年英国发生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美国发生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 1933年,美国开始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究其根源,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所导致的,即是 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且会周期性的爆发。
八个月后,美国流传着一则悲凉的幽默话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 到62.7美元。从1929年9月繁荣的顶峰到1932年夏天大萧条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 从381点跌至36点,缩水90%.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20世界20年代末纽约儿歌
(New Freedoms)口号巧妙加以结
合。
有人则认为这是借用了同年
社会学家斯图尔特·蔡斯出版的
宣传“新政”的海报
新著《新政》之名。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一览表
名称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财政方面
政府大力整顿银行,存款进行担保等措施,使银行的 信用得以恢复。
最主要的反危机措施 政府实行“产业复兴法”,包括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防止盲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局部的调整
新政的实施是否如罗斯福所说的 “永远地纠正”了“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为什么?
• 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治标不治本
知识结构
一、原因(背景)
经济危机 罗斯福当选
罗
斯
整顿金融
福 新
二、内容 复兴工业(中心措施特)点
政
以工代赈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30~1945.4.12 美国第32任总统 惟一连任4届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第8课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一、学习目标1.记住一战后世界性经济危机暴发的时刻和地址,归纳这次危机的特点。
2.分析经济危机暴发的全然缘故和罗斯福新政的方法及阻碍。
3.(学生填写):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经济危机的特点和阻碍。
2.(学生填写):学习难点:1.罗斯福新政的方法和阻碍。
2.(学生填写):三、学习方式阅读法、圈点批注法、讨论法、比较法、练习法、图表法。
四、学习预备教科书、世界历史地图册五、知识链接:1929年经济危机——暴发缘故大危机的暴发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本源。
资本主义国家在一次世界大战后经历了1919——1920经历了短暂的经济危机,从1924年起进入了相对稳固时期。
1925年欧洲工业产量恢复到1913年水平并继续快速增加。
可是,这一时期已暗藏着许多矛盾。
国际金融状况比1914年以前更为脆弱。
第一,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繁荣并未带来一起富裕,相反,加重了贫富差距。
例如美国,到1929年,占人口5%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了全数收入的1╱3,而全年收入大约在20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
这就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
第二,即便繁荣时期,工业部门的动工也严峻不足。
大量工人失业。
1921——1929年,美国失业者平均每一年都在220万人以上。
英国失业率在最低的1927年也达9.7%,而瑞典那么从未低于10%。
失业的存在必然降低社会购买力,为危机预备了条件。
第三,国际市场上滞销的农产品、低级工业产品越积越多。
如小麦、糖、咖啡、橡胶、铜等等均显现此类情形。
第四,伴随着20年代的繁荣显现的地产和股票投机狂热(专门是后一种投机活动,使得股票市场价钱猛涨),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固性。
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钱相当于5年前的4倍。
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预备了条件。
第五,自1924年执行道威斯打算起,德国从美国取得大笔借款,德国以此向其他国家支付战争赔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恢复银行信用
罗斯福就职时,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的股票与商品市场关闭,天空一片灰色,气氛有如“战时的围城”。
第二天,他滚动轮椅来到椭圆形办公室,当晚做出全国银行一律休假4天的决定,以便制止挤兑。
经他要求,73届国会特别会议于3月9日召开,会议进行的100天中,他召集一批教授组成“智囊团”,提出一系列法令,大致包括了“新政”的内容。
其中有关金融的立法占1/3,最重要的就是只用38分钟就在欢呼声中通过的“紧急银行法令”,它授予总统紧急权力管理信贷、通货、黄金、白银和外汇的交易。
授权审计官对有问题的银行逐个审查,给有偿付能力的发放执照,准许3月13日重新开业。
授权政府以各银行资产的储备,发行20亿元新钞票。
后来,又对那些在一周之内就囤积了全国15%货币的人们施加压力,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使人们把藏在床垫下、园土中、宝盒内的黄金和货币纷纷储入银行。
政府还批准某些银行可让每个存户提取10美元现金。
商业开始活跃。
不出一周,全国3/4银行复业,交易所又响起锣声。
不到一年,存款增加10亿~20亿美元。
调整农业
1933年5月通过“第一农业调整法令”,用三种方法减少生产过剩和提高农民的收入:(1)棉花买卖选择方法。
种棉人将种植面积至少减30%,可买进等于减产量的棉花,若棉价上涨,这部分购进的棉花可以卖出。
(2)政府对暂不栽种的农田给予奖金。
(3)订立销货合同法。
后来,又对不按计划的耕种和饲养课以重税进行惩罚。
1933年,控制全国棉花播种面积73%的100万个棉农,将棉花播种面积减至不到l 000万英亩,使未来收成减少440万包左右,政府付出1亿多美元补偿。
国家工业复兴法
1933年6月通过,目的在于通过商业的自行调节,减少生产过剩、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和提高物价,从而促进工业的复兴,授权总统拟定一些为工业部门自愿接受但可通过执照制度执行的公平竞争的法规。
为此成立全国复兴总署,领导几千种适于编入法规的工业部门拟定法规。
当时华盛顿出现了一种与战争时期相似的激昂气氛,最后通过了576项基本的和189项补充的法规。
7月宣布的“再就业协定”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作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角。
遵守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可以领到一个“蓝鹰”标志。
1933年仲夏,100万雇主表示愿意遵守这一规程,900万工人在“蓝鹰”标志下工作。
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举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刚就职就制订法令,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组成平民保持队进行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每人每月工资30元,其中22元寄往家中,由陆军部负责提供粮食、服装等。
第一年就有30万人参加。
全国工业复兴总署成立后,又设市政工程总署,拨款33亿元发展公共工程。
1935年,又成立工程计划署,统一计划,耗资约105亿元,建筑了12.2万幢公用房屋、64.4万英里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新机场、2万多英里下水道和公园、游戏场、水库、医院、校舍、运动场等。
这项工作,在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了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
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
为了治理水患频繁的田纳西河,提供就业机会,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着手在田纳西河上筑起了16条水坝。
这些水坝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已准许在田纳西河上的“麻梭浅滩”建立两座发电厂,生产制造炸药用的硝酸盐,并投资1.4亿元,于1925年建成使电厂得到电力的“威尔逊水坝”。
但是在政府拥有和营运方面,一直有争论。
1933年5月通过“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法令”,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具有收买地产、建筑水坝、设水电站、拟定洪水控制计划、保持水土、造林及制造硝酸盐产品等广泛权力,并在10年内实现了政府经营,从而达到了加强国防、发展该地区工农业、改善航运、控制洪水的目的。
它是“新政”中最有持久意义的一项成就。
“新政”取得一定成效
1934年秋,经济得到有限恢复。
1936年,银行恢复了正常活动,农业收入增加近1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水平,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50%。
但1938年,失业率仍高达10%。
1939年,在业工人年平均工资只是1 264美元,仍低于危机前一年的1 405美元。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实验,具有一定的短期作用和深刻的长期影响。
新政缓和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到1936年底,美国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农业生产也有较大恢复。
新政在维护资产阶
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中下层民众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
新政还打击了美国的极端主义组织,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从实质上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矛盾的大爆发。
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财产占有形式、生产调节方式、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向更高的层次调整,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
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
国家干预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