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语文电子课文全集(52页)
高中粤教版语文必修5 第2单元 6 喜看稻菽千重浪课件PPT

二、阅读“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2.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袁隆平“创新是他的灵魂和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美国科学家早就提出了“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 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面对“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 无知”的嘲笑,袁隆平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勇敢地向“无优 势”论挑战。②经过几年的潜心钻研,他写成了《水稻雄性不孕性》 一文,证明了自己的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是科学的,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单元 新闻
6 喜看稻菽千重浪 ——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栏目导航
预习 语言建构与运 用
栏目导航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淤.泥( 贬.斥(
) 籼.稻( ) 田埂.(
[语言建构]
) 分蘖.( ) ) 粳.米( )
[答案] yū xiān niè biǎn gěng jīng
栏目导航
(二)多音字
栏目导航
三、阅读“引领‘绿色革命’是他的心愿”部分,回答下面的 问题。
3.“在一次电视台举办的活动上,主持人问作为特邀嘉宾的袁 隆平是不是也做梦,梦见过什么?”句中的“梦”有何含义?
。间或;有时候。表示情况并非经常出现。② 属性词。偶然发生的。“偶然”①副词。有时候。②事理上不一定 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
栏目导航
2.明确词义 (1)力排众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所不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极力排除、反驳各种不同的意见。 (2)指处于某种情况,决不计较。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四单元第17课游褒禅山记

()
A.作者以游山为喻,强调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志、力、
物三要素,缺一不可,“志”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B.文章意在强调,要游山览胜,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
够的力量,同时还须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
C.作者先借托古人,说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
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表明作者下面说的观察所得,
四、从名言中积累
1.治学者就要像勇敢的登山队员那样,克服着前进道路上
的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走向风光无限的峰巅。
——穆青
2.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
——王充
3.古往今来,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
踏实地、艰苦登攀的结果。
——钱三强
4.珍珠是不会浮到水面上的,要寻找它,必须冒着生命危
(二)倒装句 状语后置句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即“唐浮图慧褒始于其 址舍”)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即 “古人之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 (三)省略句 1.而卒葬(于)之(省略介词) 2.有碑仆(于)道(省略介词) 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宾语) 4.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省略谓语) 5.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宾语)
第 17 课
游褒禅山记
本课话题——无限风光在险峰 一、从课本中积累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
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 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 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 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高中语文 第9课《雷雨》精品 粤教版必修5

酷无情的资本家。充分暴露了他残忍狠毒的阶级
本性。
整理课件
周朴园这个形象的社会意义
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有 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了在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社会长成的资本家,同封建阶 级在政治、经济、思想上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
整理课件
鲁侍萍
一个善良的旧中国劳 动妇女的形象。被周 朴园始乱终弃,历经 生活的磨难,表现出 中国劳动妇女的坚强、
整理课件
四幕剧《雷雨》的剧情发生在一天 之内,即从上午到午夜两点;舞台背 景只有两个,周家的客厅和鲁家的住 房。全剧集中表现出两个家庭和他们 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 写出了封建专制家庭不合理的关系所 造成的罪恶和悲剧。
整理课件
整理课件
时间 三十多年前 三十年前除夕
三十年来
三十年来
骨气与尊严。
整理课件
侍萍认出了周朴园,为什么不立 刻表明自己的身份
为什么不斥责周朴园,而是以叙 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整理课件
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经历, 已经把侍萍的性格磨炼得坚强勇敢, 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 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 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归结于“报应” 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 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了某种轻信和 谅解。
资本家与下层劳动 人民的冲突——
本冲突
整理课件
周朴园
• 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 成的资本家。课文从两个角 度去揭露他的自私虚伪和残 忍冷酷。
•第一场戏是从私生活的角度写。充分暴露了他的 虚伪、自私、冷酷,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 君子。
•第二场戏则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揭露周朴园的
反动的阶级本性,说明他是一个老奸巨滑而又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粤教版语文必修(沐风教学)

臣无祖 母无以 至今日
孝情 病笃情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孝治理
过蒙拔 擢,宠 忠情
命优渥
尽孝短 解决矛盾 尽忠长
先尽孝
愿乞终养
后尽忠
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
优讲课堂
11
二、赏析艺术特色
一、构思艺术:
叙孝情 祖母情深似海 忠孝两难的 动之
表忠情 圣上恩重如山 矛盾境地
以情
找依据 释误会
乞矜闵
内外对举,都强调一个“无”字,把自己举目无亲,后代尚 小,无人终养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动表现出来了,让人觉得 急切而无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前后对举,恰当地表达了自己深受圣朝恩宠的感激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臣”与“祖母”对举,突出一个“无”字,强调
逋慢: 轻慢
狼狈:
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思,比喻 进退两难
宠命优渥:恩命优厚
盘桓: 徘徊不进,畏缩不前
乌鸟私情: 乌鸟反哺之情,比喻人的孝心
优讲课堂
6
一、赏析文思
1、李密在陈请“愿乞终养(祖母)” 这个要求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忠孝两难 :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 以终余年。(要尽孝)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要尽忠)
22
前人评价: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
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
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优讲课堂
23
思考研究
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 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 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全册课件【完整版】

0002页 0099页 0199页 0240页 0265页 0267页 0294页 0296页 0340页 0417页 0460页 0503页 0505页 0552页 0583页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 第二单元 新闻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冯春梅 刘程) 7 访李政道博士(闵捷) 表达交流活动 到新闻视窗“亮相” 第三单元 戏剧 10 哈表达交流活动 粉墨登场乐一回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15 陈情表(李密) 17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全册课件【 完整版】
1 钱(王则柯)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全册课件【 完整版】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 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全册课件【 完整版】
4 东方风来满眼春(节选)( 陈锡添)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全册课件【 完整版】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全册课件【 完整版】
3 向小康生活迈进的期待(沈 杰)
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全册课件【 完整版】
第二单元 新闻
粤教版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第19课报任安书课件共52张

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不如此的缘故。如今我很不幸,早
年丧失父母,又没有兄弟相亲,孑然一身,独自生活,少卿您 也看得出我对于妻子儿女的态度是怎样的吧?况且,真正的勇
士不一定为名节而死,怯懦的人只要仰慕节义,随时随地都可
以勉励自己不受屈辱!我虽然怯懦,想苟且偷生,也很懂得舍 生取义的道理,何至于自己甘心遭受被捆绑囚禁的侮辱呢!再
结合注释阅读第三段。 卓越超群,洒脱不拘
? 古者富贵而名 摩.灭,不可胜记,唯 倜傥 非常之人称焉。
通“磨”
非同寻常
盖文王拘 而演 《周易》;仲尼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
表承接,于是
困窘
逐, 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
才 铺叙,创作
.有《国语》;孙子
膑
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
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 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 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作者作品
《史记》
? 司马迁自述其写作此书的目的是:“
?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探究自然现象和政治社会的关系, 通晓古今历史变革的进程,成就
第四单元 文言文 (3)
19 报任安书(节选)
司马迁
版权所有 :广东教育出版社数字出版部编制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 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以上苏轼语) 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 (后人续)
报任安书 司马迁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
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5

不能就职
身世孤苦悲凉 祖母情深似海 沐清化蒙国恩 圣朝恩重如山
课文脉 络
孝 情 孝治天下(理)尽忠日长 祖母病笃(情)尽孝日短 先 尽 孝 后 尽 忠
忠 情
“陈”的方法:融理于情,融情于事, 朴素细腻,曲折委婉,以情动人
艺 术 特 色
1.融情于事。 2.语言形象生动,自然精粹。
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己见的 一种奏章。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 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 的名称, 战国时期称” 书”, 到了汉代, 则分为: 章,奏,表,议四类. 表的 内容多为有叙有议, 但是 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感情 色彩.
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 令伯,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 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 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 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 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 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 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 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 死于家中。
赏析语言
把你认为精彩的语句画下来,说说这些语句 有什么特点(句式,用词,修辞手法)?好 (表情达意效果)在哪? 1 、四字骈句:简洁凝练,语势连贯紧凑,文势 如行云流水般通畅。 2 、对偶句:语气铿锵有力,语意简洁凝练,琅 琅上口,感情倍感热切,更具说服力。
3 、比喻句:形象生动,感情浓烈,富有感染力。
有,通“又”。
古今异义词:
至于成立 至于成立 九岁不行
到;另提一事。
成人自立;(理论)站得住。 不能走路;不可以。
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科举中最 低级者 臣以供养无主 无人来做;没有主意
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身心劳苦。
高中语文必修五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9

庄子生平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人。著 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和 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并称“老 庄”。把智慧、文明看成是社会 动乱的原因,主张“绝圣弃智”, 把社会理想寄托于“愚而朴”的 蒙昧时代。他把随命运摆布作为 最高的品德。庄子一方面宣扬如 何养生、全身,一方面宣扬人生 如梦、乐死恶生。为了摆脱现实 的束缚和苦闷,他还倡导精神超 脱,主张彻底屏除世俗名利地位 之心,入于精神自由的“逍遥” 之境。
运用比喻、夸张、拟
人、对比等多种修辞 方法。
我们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样的人格?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苏 轼: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 取… 老 子: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 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 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 《逍遥游》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沍而不能寒, 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 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莫之夭阏者 宾语前置 没有阻碍它的东西.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反问句 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这两只虫子又知道什么?
通假字
小知不如大知 此大小之辩也
知 通 智 辩 通 辨
解释词语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绝云气,负青天 独 相比 直上穿过
翻译:
奚以知其然也? 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 彼且奚适也?
字词整理
1 找出第一段的通假字 北冥有鱼 三餐而反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怒而飞
时则不至
奋发 有时
志怪者也 记载
决起而飞 快速的样子 往 之二虫又何知 此 表选择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必修5课件 第2单元第5课神五 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运用指导] 如何运用侧面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 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 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那么侧面描写有哪些具体方法呢?
1.旁人转述 对于描写对象的情况不做直接描写,由旁人之眼观之,由旁人 之口说之。这是一种间接介绍的方法。如《老残游记》中“明湖居 听书”一段是侧面描写的经典之作。白妞出场之前,首先有座中人 语,其一人低声问那人道:“此想必是白妞了罢?”其一人道:“不 是,这人叫黑妹,是白妞的妹子。她的调门儿都是白妞教的,若比 白妞还不晓得差多远呢!她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 她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这段对话写在“白 妞”出场之前,未见其人,已闻其事,为后文描写作了铺垫,也使 读者对白妞出场产生了兴趣。这一蓄势之笔,用得恰到好处。
首次太空之旅 2003 年 10 月 15 日,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搭 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五”,环绕地球飞行 14 圈,次日在内蒙古 安全降落,这次为期 21 小时的太空之旅,使中国成为继俄罗斯、 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就 此,《光明日报》特派记者王光荣撰写了消息《心随飞翔》,《中国 青年报》记者冯春梅、刘程撰写了通讯《英雄潇洒走苍穹》。
2.《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 本文以航天英雄杨利伟“潇洒走苍穹”为中心,多角度、 多方面地报道了他成为英雄的经历,用大量的事实告诉人们: 杨利伟能够“潇洒走苍穹”,是与他坚如磐石的意志、崇高 的使命感、强烈的责任心、全面的知识等分不开的,全面展 现了一位航天英雄形象。
[理脉络]
一、阅读《心随飞翔》“2003 年 10 月 15 日,北京时间上 午 9 时”至“跟踪正常”,回答下面的问题。
高中语文 4.17 游褒禅山记课件 粤教版必修5

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慧褒埋葬 在褒禅山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指代慧空禅院) (4) 其 独其为文犹可识(代词,它,指代石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前一个“其”, 代词,它,称代“有穴窈然”的“穴”。后一 个“其”,代词,那些,指代好游者)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前一个“其”,代 词,它,指代后洞。后一个“其”,代词,那些, 指代游客)
提示:没有游离,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 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音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 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 危险,中国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 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 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 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 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整合你的思路
《游褒禅山记》
提升你的素养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代词, (4) 其
自己)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指代
“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3.辨活用
(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居住) (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尽,达到尽头) (4)火尚足以明.(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5)问其深.(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6)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2020最新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2020最新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粤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06页 0008页 0051页 0053页 0095页 0097页 0139页 0141页 0143页 0145页 0172页 0199页 0248页
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 第二单元 新闻 5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 英雄潇洒走苍穹(节选)(冯春梅 刘程) 7 访李政道博士(闵捷) 表达交流活动 到新闻视窗“亮相” 第三单元 戏剧 10 哈姆莱特(节选)(莎士比亚) 12 长亭送别(王实甫) 表达交流活动 粉墨登场乐一回 第四单元 文言文(3) 15 陈情表(李密) 17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9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语文教学资料第一单元走近经济1、钱王则柯我国古代文明发达,经济活动也曾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
就说广州,早在耶稣纪元的头一个千年,就已商贾云集。
可是,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段,这种格局颠倒了过来。
鸦片战争,甲午海战,让国人知道,我们积弱已久,图新何易。
在第二个千年的最后几十年,中华民族正励精图治。
千年回望,回顾来之不易的变迁,展望并不平坦的前景,从钱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的经济学脉络,可以让我们在“亚洲世纪到来”之类的说法面前保持清醒。
最早的“钱”是兽皮,是贝壳,甚至是笨重的铁块,到现在,世界各国一无例外都使用一种特殊印刷的薄纸——纸币。
“钱”,说到底,仅仅是一种信用符号,随时可以兑换为等值实物。
因为它便于保存、分割、携带,故而全世界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古今,逐渐都接受了它。
而它的信用,则主要由国家法律支持。
就在上一个千年之交的北宋,中国社会的经济交易中已经大量使用纸张印刷的货币“交子”。
交子作为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流通和支付手段,最初是由四川商人联合发行的,基本上只在四川境内流通,因为可以随时兑付,迅速得到社会承认。
后来,虽然这些“钱商”破产,但是“钱”的好处却没有破产,官府立即设立专门机构,发行“官交子”,流通范围扩及各地,虽然名义上仍可兑付,实际上基本不能兑付,其信用仅由官府强制保证。
南宋年间,虽然铜钱和白银同样流通,但是纸币已是主要货币。
元代在全国范围实行纸钞流通制度,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忽必烈在位时发行的“中统元宝钞”,虽然开始的时候一度可以兑换,但是很快就停止,并且进而禁止铜和金银流通。
明代发行“大明宝钞”,则从不兑现,并且禁止铜和金银的流通,后来只是因为纸币信用太差,禁止铜金银实际上行不通,朝廷才被迫解除禁令。
不可兑换的纸币,其信用受发行量的影响很大。
正是由于宝钞滥发,急剧贬值,自宋朝开始的这种前现代形式的纸币流通,在明代就逐渐退出经济活动。
曾经在忽必烈汗宫廷供职的马可·波罗这样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奇事”:“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竟与纯金无别。
”一个“竟”字,让我们知道中国的纸币对于当时外国的上智人士仍然是未曾想像过的事情。
纸币,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今天已经很难想像一个没有“钱”的世界如何运转,即使现在电子货币登场,纸币的社会角色仍然不容忽视。
“钱”变为“纸”,表面上轻了,实际上重了。
最近一千年人类的经济活动,就是围绕着那张轻薄的“纸”展开的。
人们对“钱”的追求,开通了全球交往。
以西方历史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代表,西班牙发现美洲和葡萄牙人抵达印度,后来则有“海上马车夫——荷兰”,以及把“米”字旗插到世界各地的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都是追逐着“钱”而走遍世界。
在当时的世界贸易中,欧洲国家是货品的净输入国。
中国和中东国家都很少从欧洲进口商品,这样,欧洲国家就需要支付金、银等“硬通货”。
中东国家要求黄金,这促使欧洲从非洲等地掠夺和开采黄金,用于中东贸易。
中国要求白银,这促使欧洲人到美洲等地掠夺和开采银子,与此相应的是始于18世纪的欧洲人地理发现的“白银时代”。
历史上中国长期实行的是银本位,所以货币都可以折合成“银两”,一直到民国初年。
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不仅繁殖了各行各业的商人,而且还呼唤着以“钱”为商业对象的商人——“钱商”,私人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当年在中国一个盆地省份发生的故事,又在全世界范围内复活了。
这些私人金融活动的风险很大,宫廷借钱不还,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但是,“钱”的商业利润实在太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私人金融活动继续发展,逐渐演变成前现代形式的银行。
在我国,清末民初时期山西的票号也相当发达,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兑付信用极好,甚至一度代行了国家财政的部分功能。
随着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山西票号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人类为什么要做生意?因为交易可以给双方都带来利益。
二次大战以来,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是没有再爆发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之所以成为当代的主题。
如果能够从贸易得到“钱”,未必你死我活地去征服,去掠夺。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使经济活动的“蛋糕”越做越大,有足够的互利分割的余地。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统称知识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智慧,是仅有的不受“报酬递减规律”束缚的生产要素。
别的生产要素在使用中都会消耗,但是知识却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
这是基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知识经济”的概念的主要脉络,是知识经济观念的根本点,恰恰在这个要紧的问题上,发达国家占据着毋庸置疑的优势。
除此之外,发达国家占便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世界上的大部分“钱”在它们手里,即它们占据着金融市场。
如果一种符号能够作为信用被广泛接受,哪怕它最终把纸张都免了,它也能起货币的作用。
现在,钱的符号化电子化,让银行结算的速度大幅度提高,社会的步伐加快,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又一次走到了前头。
金融电子化、货币符号化,是顺着使“钱”尽可能方便的逻辑往前走,但是“钱”方便到可以看不见的地步,越来越多看不见的“钱”在我们身边如洪水般高速流动,终于出现了一种比自然界灾害更为可怕的灾害——“钱灾”,即1997年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金融危机。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人们以“钱”炒“钱”,“钱”越炒越热,终于升腾为“泡沫”。
发达国家的投机资本大肆购买某国的货币,然后,急剧抛出,足以使经济规模较小的国家爆发金融危机。
索罗斯们就是这样,在制造泡沫和破灭之间逞能。
他们有资金,有手段。
短期流动资本大进大出,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预言东亚金融危机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萧条经济学的回归》中说,实质经济本来不错,金融仍然可能出问题。
在货币符号化电子化的时代,我们要格外小心。
“钱”升腾为泡沫,可以说古已有之。
十多年前长春“疯狂的君子兰”,就是古老形态泡沫经济的本土例子,在城市职工人均收入不足百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却居然可以炒至十几万元的价位。
80年代的日本,经济增长不大,房地产却在疯炒,一时间,炒得仅东京地区的地产价值,一旦变换为“钱”,就可以把整个美国买下。
经济泡沫一旦破灭,迄今十年不振。
钱啊钱,认它贵,它就贵,不贵也贵,一旦泡沫破灭,认它不贵,它就不贵,本来不贵。
经济发展怎样才有后劲?值得作历史的审视。
在19世纪,讲科学,英国走在美国前面,讲人均资源和人均资本,澳大利亚比美国高得多,但是20世纪以来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一直赶不上美国。
虽然两次世界大战都没有烧到美国本土,但是澳大利亚同样占了这样的便宜。
经济学家发现,在土地、劳动、资源和资本、科学技术和和平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国内市场的容量。
迄今为止,没有哪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容量能够比得上美国,这是美国在经济发展方面能够长期独领风骚的重要原因。
一个大国,只有当人民购买力得到普遍提高、市场整合得好的时候,国内市场才会显示容量优势。
而且一旦形成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
靠这种“国家增长能力”的依托,钱,才真正成为有源活水。
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固然曾经推动并且继续推动历史的发展,但是需要必要的制度建设来规范。
事实上,历史和现实都让我们看到,对钱和财富的追求也带来从小扒手到大海盗、从以权谋私到豆腐渣工程等许多丑恶的东西。
对钱和财富的追求带来的社会价值观念变异,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我们的市场经济,一定要避免笑贫不笑丑、笑贫不笑恶和让知识斯文扫地的可能性。
我们能够避免这样的前景,政府肩负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从兽皮到纸币,从纸币到电子符号,“钱”走完了一千年的历程。
后一个千年,“钱”将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直至“钱”真正看不见,人类社会最终进化到不需要“钱”的阶段,货币最终消失。
在此之前,人类如何在尽享“钱”好处的同时,能有效避免“钱灾”洪水来袭,将是后一个千年一开始就面临的挑战。
2、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林其屏市场经济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市场经济又是讲信用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又是德治经济。
统而言之,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在这里,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
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
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市场经济框架,但是,规则和信用还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出现破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因而,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应该强化市场规则并逐步建立信用制度。
一、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
规则和信用是管束市场行为的一系列规定和约束,具体包括由政府规定的正式制度和社会认可的非正式制度。
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建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直至个别契约的正式制度。
它是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的基本原则,它决定着市场内部的结构和安排是否适当,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是否协调,从而保证社会分工、合作不断发展和扩大,市场经济制度得以正常运转。
没有一个好的市场规则,市场难以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十五"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开放市场,发展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
虽然正式制度的确立是市场经济的必要选择和前提条件,但现实经济生活中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国家的法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即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多样性,无法完全容纳市场经济社会利益要求的多样性和利益结果的复杂性,仅靠法制还难以形成人们之间的社会合作力和聚合力。
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制度安排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道德约束的力量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
信用是道德约束的核心。
信用原则要求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行为的主体之间的经济往来,讲信用,杜绝欺诈行为,要求以信用为核心来构造道德秩序。
市场规则是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的基本原则,市场规则的确立,离不开完备的法律规范,也离不开有效的道德支撑和约束,它们共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和价值取向,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一种社会秩序和为社会大多数人认同的自律准则,二者共同作用,相互促进,对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比如,市场交易要通过契约来完成。
因此,必然要制定实施有利于契约履行的各种"游戏规则",这就是法治的表现。
然而,仅止于此还是不够的。
任何契约的履行,无不建立在"诚"、"信"的交易理念上。
如果其中一方不讲信用、不守信义,再好的契约也会是一张废纸,即使诉诸法律解决,也会损失市场效率,而且从整体上说也会加大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
市场经济讲法治,也要讲道德,法治是外在的约束,道德是内在的自律,二者必须双管齐下,缺一不可。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正常的信用关系得以维系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