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资源分布
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中国风能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0283e6e9856a561252d36fa1.png)
综观上述,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相对 内陆来说这里形成了我国风能丰富带。由于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 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我国有海岸线 18000 多公里,岛屿 6000 多 个,这里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的前景的地区。
3.内陆风能丰富地区,在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能功率密度一般在 100w/m2 以下,可以利用小时数 3000 小时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 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就大,湖南衡山、安徽的黄 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但是这些只限于很小范围之内,不像两大 带那样大的面积,特别是三北地区面积更大。
东南沿海又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时,由于狭管效应的结果使 风速增大,这里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佳的地区。
2
在沿海每年夏秋季节都可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当热带气旋风速达到 8 级 (17.2m/s)以上时,称为台风。台风是一种直径 1000km 左右的圆形气旋,中心 气压极低,台风中心 0-30km 范围内是台风眼,台风眼中天气较好,风速很小。 在台风眼外壁天气最为恶劣,最大破坏风速就出现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一般只要 不是在台风正面直接登陆的地区,风速一般小于 10 级(26m/s),它的影响平均 有 800~1000km 的直经范围,每当台风登陆后我国沿海可以产生一次大风过程, 而风速基本上在风力机切出风速范围之内。是一次满发电的好机会。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1fdf8ecc7931b764ce1500.png)
全国风能资源分布统计报告
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刘航
该报告依据我公司的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编制而成。
我国是一个风能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根据全国各省的风资源统计表可以看出,风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原地区和湖泊河流附近。
以下是地面以上70米高度统计的各地区风资源分布情况。
7.1m/s
华北地区的河北省北部和内蒙古部分地区风资源最为丰富,主要集中在张家口、乌兰察布一带,风速基本在7.5m/s以上,开发价值较大。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地区蕴含的可开发风能非常丰富。
其中山东的东营、威海、烟台,江苏的南通、盐城,浙江的宁波、台州和舟山,福建的福州、莆田、漳州,广东潮汕、江门、阳江和湛江的海域附近风能资源最为丰富。
山东和江苏沿海年平均
风速基本在6.0m/s~7.0m/s,福建沿海地区年平均风速相对较大,基本在7.0m/s~8.0m/s 之间。
云贵高原由于海拔较高,又属于暖湿气流交汇地区,风资源比较丰富。
该区域风况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云南的楚雄、大理和贵州的毕节、六盘水等地。
其中楚雄和大理地区的风速可达8.0m/s以上。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07e7388f02020740bf1e9b56.png)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
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129540152ea551810a68743.png)
北美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西欧 东欧和独联体 中东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太平洋地区 (中国) 中亚和南亚
19339 18482 4742 23049
7876 3310 1968 6783 2566
2209 4188 1056 243
41 18 42 29 32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 空间的辐射能为1.5×1018kWh,其中的2.5%即3.8×1016kWh的能量被 大气吸收,产生大约4.3×l0l2kWh的风能。
全球风能资源分布
地区 陆地面积(km2)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面积(km2) 面积比例(%)
全球陆上年平均风速分布图
二、全球区域风资源分布
欧洲 欧洲是世界风能利用最 发达的地区,其风资源非 常丰富。欧洲沿海地区风 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包括 英国和冰岛沿海、西班牙、 法国、德国和挪威的大西 洋沿海,以及波罗的海沿 海地区,其年平均风速可 达9m/s以上。整个欧洲大 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中 部、意大利北部、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等部分东南 欧地区以及土耳其地区以 外(该区域风速较小,在 4至5m/s以下),其他大 部分地区的风速都较大, 基本在6至7m/s以上。
亚 洲
非 洲
中北美洲 北美洲地形开阔平 坦,其风资源主要分 布于北美大陆中东部 及其东西部沿海以及 加勒比海地区。美国 中部地区,地处广袤 的北美大草原,地势 平坦开阔,其年平均 风速均在7m/s以上, 风资源蕴藏量巨大, 开发价值很大。北美 洲东西部沿海风速达 到9m/s,加勒比海地 区岛屿众多,大部分 沿海风速均在7m/s以 上,风能储量也十分 巨大。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729e5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c.png)
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
其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利用。
然而,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分析对于风能的利用和开发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特点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全球风能资源分布特点风能的分布受到地球环境、地形地貌、季节变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风能资源的分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风能资源呈现地域差异性由于地球环境的复杂性,风能资源在地球各个地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比如,海洋地区由于受到洋流、海气交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内陆地区具有更高的风速和更强的风力资源。
而沿海地区则受到海陆风的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此外,高山地区和山谷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复杂,山风效应的存在使得局部风能资源丰富。
2. 纬度和季节对风能资源分布的影响纬度和季节也是影响风能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和中高纬度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而副热带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稀缺。
此外,季节的变化也会对风能资源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交替使得风能资源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3. 地表类型和地形地貌对风能资源利用的限制地表类型和地形地貌也对风能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带来一定限制。
例如,沙漠和高温地区由于缺乏植被覆盖和地表水汽含量低,风能资源相对较少。
在地形地貌方面,山地地区由于狭长的山谷和陡峭的山坡,对于风能的利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平原地区和海洋地区则更易于风能资源的开发。
二、中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地理特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风能资源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地理特点。
1. 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受到东亚季风和海陆风的影响。
这片地区的风能潜力巨大,如冬季的黄海风电和夏季的东海风电,具备较高的风能开发价值。
2. 西北和西南地区风能资源较为丰富西北和西南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山地和高原的存在,风能资源相对较为丰富。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ccdbc9730066f5335a81215a.png)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就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与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与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与湖北的九宫山与利川等地区、(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就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
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就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
也就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与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
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就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
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就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就是连续成倍增长。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672aa9c1eefdc8d377ee3201.png)
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情况内容摘要:内蒙古、东北三省、甘肃、青海、河北、西藏以及新疆等地的风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0W/m2以上,该地带近200km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约2亿kW,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79%。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
全国900多个气象站对陆地上离地10m高度的资料估算得出: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约为100W/m2,风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幵发利用陆上风能约2.53亿kW,近海可开发利用风能约7.5亿kW。
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若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算,每年可提供电量5000亿千瓦时,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若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算,每年可提供电量1.8万亿千瓦时,共2.3万亿千瓦时电量。
>《2012-2016年中国风能设备市场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我国风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必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下图可以看出,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1) “三北”地区内蒙古、东北三省、甘肃、青海、河北、西藏以及新疆等地的风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甚至达到500W/m2以上,该地带近200km宽,可开发利用风能储量约2亿kW,约占全国可利用储量79%。
该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无破坏性风速,是我国最大的风能资源区,有利于风电场的大规模开发。
但,风电场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低温以及沙尘暴的影响。
(2)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受台湾海峡影响,由于狭管效应,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台湾海峡风速便会增大。
冬春季冷空气以及夏秋台风都会影响沿海及其岛均,带来丰富风能资源。
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km,岛均多达6000多个,风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该地区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ni2以上,沿海岛11|弓风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等,可利用小时数平均在7000-8000小时。
东南沿海地区,海岸向内陆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距海岸不到50km。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15a44559eef8c75fbfb3d5.png)
表1VORTEX公司产品信息[3]
产品
分辨率
测量项目
数据(年)
报告交付期限(小时)
报告格式
备注
MAP
1-3km
风速
30
24
KML,GIS
MAST
100m
风速、风向
1/20
36
PDF,TAB
一个点
FARM
100m
风速、风向、湍流、极端风力
图3 江苏地区沿海风速分布图
另外,在福建、浙江沿海以及台湾海峡区域,风速相当大,其平均风速达到9m/s以上,具有非常丰富的风资源,如图4所示。
图4 福建、浙江沿海以及台湾海峡地区风速分布图
在渤海湾,由于受到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的地形影响,其沿海地区的风速相对较小,年平均风速大概6m/s,而且其陆上风速随着海岸线的距离增加,迅速减小至5m/s以下,如图5所示。
MAPS:在24小时内提供1或3公里分辨率内的风力资源数据。
MAST:可被WAsP使用的指定地点一年的测风数据。
FARM:用于WindPRO或Windfarmer软件的一个地区内无限个点(100m分辨率)长期(30年)的平均风速、湍流和极端风力数据。
SERIES:提供具体地点在3公里分辨率内,10年内每小时的风速及风向等长时间序列关联数据。
图6 东北地区风速分布图
2.内蒙古及其周边地区
内蒙古是我国内陆风资源第一大省份,其风资源的特点是风速大且分布广。其主要风资源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地区。该区域最大年平均风速达到9m/s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风速都在6至7m/s以上,而且覆盖地区面积很广,具有十分丰富的可开发风能。
我国风电资源分布表
![我国风电资源分布表](https://img.taocdn.com/s3/m/877d70e1172ded630b1cb6c0.png)
表2-1是我国风能分区及占我国面积的百分比,表2-2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
表2-1 我国风能分区及占我国面积百分比
指标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年有效风能密度(W/m2)>200 200-150 <150-50 <50
年≥3m/s累计小时数(h)>5000 5000-4000 <4000-2000 <2000
年≥6m/s累计小时数(h)>2200 2200-1500 <1500-350 <350
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8 18 50 24
资料来源:网络搜集表2-2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
风功率密度分布地区
三北地区风能丰富带>200~300W/m2 三北指的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
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
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200W/m2 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
东沙等;
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100W/m2 鄱阳湖、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
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
海上风能丰富区我国近海50m等深线浅海域10m高度,包括福建、江苏、
山东、浙江、辽宁、上海、河北、广西、海南、天津等。
资料来源:网络搜集。
中国风能分布
![中国风能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c0ae911f18583d049645938.png)
2
在沿海每年夏秋季节都可受到热带气旋的影响,当热带气旋风速达到 8 级 (17.2m/s)以上时,称为台风。台风是一种直径 1000km 左右的圆形气旋,中心 气压极低,台风中心 0-30km 范围内是台风眼,台风眼中天气较好,风速很小。 在台风眼外壁天气最为恶劣,最大破坏风速就出现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一般只要 不是在台风正面直接登陆的地区,风速一般小于 10 级(26m/s),它的影响平均 有 800~1000km 的直经范围,每当台风登陆后我国沿海可以产生一次大风过程, 而风速基本上在风力机切出风速范围之内。是一次满发电的好机会。
R' = 0.785R/10 = 2.53 亿 kW。
4
夏季(6~8 月)东亚地面气压分布开势与冬季完全相反。这时中、高纬度的 蒙古高压向北退缩的已不清楚,相反地印度低压继续发展控制了亚州大陆,为全 年最盛的季节。大平洋副热带高压等时也向北扩展和向大陆西伸。可以说东亚大 陆夏季的天气气候变化基本上受这两个环流系统的强弱和相互作用所制约。
随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伸北跳,我国东部地区均可受到它的影响,在此 高压的西部为东南气流和西南气流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但由于高、低压间压差小, 风速不大,夏季是全国全年风速最小的季节。
在春季这几种气流在我国频繁的交绥。春季是我国气旋活动最多的季节,特 别是我国东北及内蒙一带气旋活动频繁,造成内蒙和东北的大风和沙暴天气。同 样地江南气旋活动也较多,但造成的却是春雨和华南雨季。这也是三北地区风资 源较南方丰富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全国风向已不如冬季风那样稳定少变,但仍以 偏北风占优势,但风的偏南分量显著的增加。
< 1500-350
世界和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和中国风能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6cf67d4bcc7931b765ce15ec.png)
亚 洲
非 洲
中北美洲
北美洲地形开阔平 坦,其风资源主要分 布于北美大陆中东部 及其东西部沿海以及 加勒比海地区。美国 中部地区,地处广袤 的北美大草原,地势 平坦开阔,其年平均 风速均在7m/s以上, 风资源蕴藏量巨大, 开发价值很大。北美 洲东西部沿海风速达 到9m/s,加勒比海地 区岛屿众多,大部分 沿海风速均在7m/s以 上,风能储量也十分 巨大。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
空间的辐射能为1.5×1018kWh,其中的2.5%即3.8×1016kWh的能量被 大气吸收,产生大约4.3×l0l2kWh的风能。
地区
北美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西欧 东欧和独联体
中东和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太平洋地区 (中国) 中亚和南亚
总计
全球风能资源分布
陆地面积(km2)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面积(km2)
面积比例(%)
19339
7876
41
18482
3310
18
4742
1968
42
23049
6783
29
8142
2566
32
7255
2209
30
21354
4188
20
9597
1056
自 觉 地 渗 出 的一口
全球陆上年平均风速分布图
二、全球区域风资源分布
欧洲 欧洲是世界风能利用最 发达的地区,其风资源非 常丰富。欧洲沿海地区风 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包括 英国和冰岛沿海、西班牙、 法国、德国和挪威的大西 洋沿海,以及波罗的海沿 海地区,其年平均风速可 达9m/s以上。整个欧洲大 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中 部、意大利北部、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等部分东南 欧地区以及土耳其地区以 外(该区域风速较小,在 4至5m/s以下),其他大 部分地区的风速都较大, 基本在6至7m/s以上。
风资源情况汇报
![风资源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81c14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9.png)
风资源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风能资源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风电发电量占比逐渐提升。
下面我将就我国风资源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风资源丰富,分布广泛。
根据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等地拥有较为丰富的风资源。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度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此外,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的风资源也十分丰富,尤其是在山地、高原地区,风速较大,适宜进行风电开发利用。
其次,我国风能技术不断进步,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
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稳步增长。
截至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居世界第一,风电发电量占比逐渐提升。
在风电技术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风机设备的能力,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不断刷新纪录。
再次,我国风能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为了推动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风电上网电价补贴、风电消纳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为风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风能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提升风能装备制造水平,推动风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我国风能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随着风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包括风电消纳、风电装机容量过剩等问题。
此外,风电设备的安装、维护和运营成本也日益增加,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风能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技术不断进步,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推动风能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风能分布及风电
![中国风能分布及风电](https://img.taocdn.com/s3/m/71ce74331a37f111f0855b29.png)
1风能资源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发展潜力巨大。
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中国陆上离地10 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 ,居世界第1位。
其中,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 ,此外,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 900万kW。
另外,海上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
全国10 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
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1.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 km宽的地带,风功率密度在200~300 W /m 2以上,有的可达500 W /m 2以上,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2亿kW ,占全国可利用储量的80%。
另外,该地区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中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开发风电场。
但是,建设风电场时应注意低温和沙尘暴的影响,有的地方联网条件差,应与电网统筹规划发展。
1. 2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
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
中国有海岸线约1 800 km,岛屿6 000多个,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
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 W /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 W /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年有效风速(4~25 m /s)时数约在7 000~8 000h。
2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 km之内。
1. 3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在2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能密度一般在100W/m 2以下,年有效风速( 4~25 m /s)时数在3 000 h以下。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请你撰写一份文档。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请你撰写一份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298f96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b.png)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请你撰写一份文档。
根据中国风力资源分布表(分5类地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风力资源方面具有丰富的潜力。
本文档将就中国不同地区的风能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估。
首先,我们将了解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的五个类别区域。
这五个类别分别是:极好、优良、中等、一般和较差。
这些分类是基于中国不同地区的平均风能密度。
在极好区域,风能资源非常丰富。
这些地区通常是山区或海岸线附近,有良好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风力发电成为一个可行的选择。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500瓦特/平方米以上。
优良区域的风能资源相对较高。
这些地区通常是高地或丘陵地带,具有较好的地形特征以及适宜的气候条件。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400-500瓦特/平方米之间。
中等区域的风能资源一般。
这些地区通常是平原或半山地带,虽然风力资源不如极好或优良区域丰富,但仍具备一定的风能开发潜力。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300-400瓦特/平方米之间。
一般区域的风能资源较为有限。
这些地区通常是平原或内陆地区,风力资源相对较弱,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的风能利用。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200-300瓦特/平方米之间。
最后,较差区域的风能资源非常有限。
这些地区通常是内陆或人口密集区域,地形和气候条件限制了风能的利用。
这些地区的风能密度在200瓦特/平方米以下。
综上所述,中国的风力资源分布广泛,从极好到较差不等。
根据不同地区的风能状况,我们可以制定适合的风能开发策略。
在拥有丰富风能资源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大型风力发电项目;在风能资源相对较低的地区,可以考虑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综合考虑,中国在风能开发方面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会。
谢谢阅读本文档,希望能帮助您了解中国风力资源的分布与评估。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58f7ad592e3f5727a5e962d2.png)
中亚地 • 草原,大部分地区都在6至7m/s,蕴含的风能十分丰富 区 阿拉伯 • 沙漠大部分地区都在6至7m/s 半岛及 其沿海
亚 洲
蒙古高 • 风速能达到9m/s,但空气密度低,风功率密度很低 原 南亚次 • 风速均在6至7m/s以上,气候复杂多变,不利于风能开发 大陆沿 海 亚洲东 • 风速均在6至7m/s以上,甚至部分区域的风速甚至达到8到9m/s。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 部及其 害较多,不利于风能开发 沿海地 区
世界及中国风能资源分布
一、全球风资源总体介绍
地球上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每年来自外层 空间的辐射能为1.5×1018kWh,其中的2.5%即3.8×1016kWh的能量被 大气吸收,产生大约4.3×l0l2kWh的风能。
全球风能资源分布
地区 陆地面积(km2)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风力为3~7级所占的 面积(km2) 面积比例(%)
加 勒 比 海 地 区 岛 屿 沿 海
南 美 洲 智 利 和 阿 根 廷 沿 海
非 洲 南 端 沿 海
南美洲中 部的东海 岸、南亚 次大陆沿 海以及东 南亚沿海
赤道地区 的大陆沿 海:中美 洲的西海 岸、非洲 中部的大 西洋沿海 以及印度 尼西亚沿 海
二、全球区域风资源分布
欧洲 欧洲是世界风能利用最 发达的地区,其风资源非 常丰富。欧洲沿海地区风 资源最为丰富,主要包括 英国和冰岛沿海、西班牙、 法国、德国和挪威的大西 洋沿海,以及波罗的海沿 海地区,其年平均风速可 达9m/s以上。整个欧洲大 陆,除了伊比利亚半岛中 部、意大利北部、罗马尼 亚和保加利亚等部分东南 欧地区以及土耳其地区以 外(该区域风速较小,在 4至5m/s以下),其他大 部分地区的风速都较大, 基本在6至7m/s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小资料)
中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
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约为7000~8000小时,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4000小时。
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以上。
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有效风能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
青藏高原北部有效风能密度在150~200瓦/平方米之间,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4000—5000小时,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所以有效风能密度也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为风能资源贫乏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瓦/平方米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在2000小时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
秒的时数在150小时以下,风能潜力很低
风能分布
中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
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 m/s的时数约为7000~8000h,大于或等于6m/s的时数为4000h。
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 0W/m2,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为5000h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6 m/s的时数为3000h以上。
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有效风能密度在200W/ 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m/s的时数为5000h,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m/s 的时数为3000h。
青藏高原北部有效风能密度在150~200W/m2之间,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3m/s的时数为4000~5000h,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6m/s的时数为3000h;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所以有效风能密度也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为风能资源贫乏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W/m2以下,
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m/s的时数在2000h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m/s的时数在150h以下,风能潜力很低。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
中国10米高度层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其中实际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
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瓦/平方米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约为7000~8000小时,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4000小时。
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瓦/平方米,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以上。
黑龙江、吉林东部、河北北部及辽东半岛的风能资源也较好,有效风能密度在2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5000小时,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00小时。
青藏高原北部有效风能密度在150~200瓦/平方米之间,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为4000—5000小时,全年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为30 00小时;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小,所以有效风能密度也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及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为风能资源贫乏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瓦/平方米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3米/秒的时数在2000小时以下,全年中风速大于和等于6米/秒的时数在150小时以下,风能潜力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