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合集下载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甄选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甄选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优选.)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美国硅谷、日本筑波、韩国大德、英国剑桥科技园、印度班加罗洋、以色列特拉维夫、芬兰因诺波利科技园、安蒂波利斯科技城、美国雷斯顿产业社区共九个案例。

一、美国硅谷(一)硅谷简介硅谷位于旧金山南端从帕洛阿尔托到首府圣何塞一段长约25英里的谷地,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两百多万,1951年,特曼教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园—斯坦福研究园,这就是现代意义硅谷的开始,此后硅谷依托于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发展成为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和知识经济产业基地。

硅谷发展大致经历了“国防工业”( 1950s--1960s)、“集成电路”( 1960s--1970s)、“个人电脑( 1970s--1980s)和”因特网( 1990s-- ) 四个主要阶段。

无论是哪一阶段, 硅谷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出口基地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也是全球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者。

图1:硅谷的地理位置(二)硅谷---举世闻名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美国硅谷是举世闻名的高科技园区,培育出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诸多知名跨国企业,所取得的成就让世界叹为观止。

1、世界最先进人才和最尖端技术的聚集地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千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约33万名高技术人员聚于硅谷, 硅谷成了美国重要的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科技产业的孵化器。

截止2011年6月,这条不足50公里长的狭长地带,已聚集了近10000家高科技公司,其中全球前100大高科技公司有30%的总部位于硅谷。

硅谷上市科技公司的总市值更高达1万亿美元。

硅谷以她无穷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在硅谷聚集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40多人。

国内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

国内外大都市圈或首都圈产业布局经验教训及其对北京产业空间调整的启示
2 空间开发与产业布局。半个多世纪以 .




国 外 大 都 市 圈或 首 都 圈 产 业 布 局

规 划与 实践

发达国家大都市圈特别是首都圈的城市发
展、 产业结构与空间 布局调整由来已久, 经历了上 来, 发达国家大都市特别是首都城市的规划思想 百年的历 积累了丰富的 程, 经验, 也有一些失败的 不断发展。 伦敦突破 14 年大伦敦规划的同心 94
I 城市化、 . 郊区化现象与基本规律。伦敦、 三座具有“ 反磁力吸引中 作用的城市; 9 年 心” 15 9
巴黎、 纽约、 东京等世界大都市圈约有5 1 以 又沿泰晤士河构建 3 英里长的多中心发展 0一 0 0 来, 0
公里的半径, 包括中心和外围几个圈层。从这些 轴线, 使城市得以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伦敦及周边
药工业等。() 2 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科技、
如南部的高新技术开发中心, 向 近郊和部分远郊扩散, 形成了人口 增长最快的 教育也相应壮大,
集聚区; 同时, 乡村人口也流向城市集聚区和城 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 3 第三产业 市化周边市镇。巴黎城市的边界不断跨越行政 虽是巴黎市区经济的主体, 但在郊区特别是近郊
分散 的郊 区化 阶段 ) .
(9 0—19 17 9 5年 为绝 对
维普资讯
锯I 钎 碍宪寿 20 年第2 期( 考 06 8 总第1 8 9 期) 8
() 14 9 年的《 9 巴黎大区总体规划》 虽将8 个新城调 市圈产业分布特但都坚持多中 个, 心和卫星新城的空间组 区的地位已相对稳定,
织思路和原则。 远郊还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分工, 如西郊的汽车工

房地产国内外新城发展模式

房地产国内外新城发展模式

研究展望
新城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城发 展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 方向之一。因此,需要进一步 关注和研究新城发展的新趋势 和新技术应用。
针对当前新城发展中所面临的 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政 策建议和发展策略,包括加强 规划引领、完善政策支持、推 进产城融合等。
市场主导型
01
市场化运作
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商业运作和投资回报来推动新城发展。企业作为
开发主体,负责资金筹措和基础设施建设。
02
土地出让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
政府通过土地出让方式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共同推动新城建设。房
地产开发商在获得土地使用权后,负责项目的规划、建设和销售。
03
城市综合体与商业地产开发
新城建设对经济增长、社会发 展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新城发展模式存 在多种形态,需要深入研究其 发展模式、特点和问题。
研究范围与方法
研究范围
国内外典型新城,包括中国一线城市的新城和国际上著名的新城。
研究方法
文献综述、案例分析、比较分析等。
02
国内新城发展模式
政府主导型
政府直接投资和规划城市Fra bibliotek划浦东新区在城市规划方面注 重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同 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
国外案例:日本东京的新城建设模式
公共交通导向
东京新城建设以公共交通为导向 ,通过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设 施的建设和优化,提高城市交通 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政府与市场合作
东京新城建设采用政府与市场合 作的方式,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 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实 现资源优化配置。

长三角商业创新案例

长三角商业创新案例

长三角商业创新案例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一直以来都是商业创新的重要领域。

在这个地区,有许多企业和创业者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成功地创造了许多商业奇迹。

下面将介绍几个典型的长三角商业创新案例。

一、杭州互联网金融杭州是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孕育了许多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

2014年,蚂蚁金服推出了支付宝余额宝,这是一种基于货币市场基金的理财产品。

余额宝以其高收益、低门槛、随时可取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理财产品之一。

此外,支付宝还推出了花呗、借呗等消费信贷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

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由国家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中国第一个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该园区于1994年成立,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集科技、产业、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园区内有众多知名企业入驻,如英特尔、索尼、三星等。

三、浙江省零售业创新浙江省在零售业方面有着很高的创新能力。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杭州西湖银泰城。

这是一座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场,其独特的设计和定位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购物和娱乐。

此外,还有杭州银泰百货、杭州万象城等知名商场。

四、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成立于2013年9月29日,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该试验区实行了一系列对外开放政策和改革措施,如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和创业。

五、南京软件谷南京软件谷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较早的软件产业园区之一。

该园区以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电子商务等为主要产业方向,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

南京软件谷还与国内外多个城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推动了软件产业的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六、宁波舟山港宁波舟山港是中国东海沿岸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5)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5)四、新城的分类 (6)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8)(一)概况 (8)(二)背景 (9)(三)建设目标 (11)(四)规划 (11)(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5)(六)城市发展 (20)(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25)(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30)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34)(一)概况 (34)(二)发展背景 (35)(三)城市规划 (36)(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40)(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50)(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51)(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56)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58)(一)发展概况 (58)(二)发展历程 (59)(三)成功经验 (63)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72)(一)发展概况 (72)(二)成功经验 (73)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浅析国内外新城建设

浅析国内外新城建设

浅析国内外新城建设摘要:介绍了新城建设,通过国内外不同的新城建设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国外新城形成的原因,找出我国新城建设失败的原因。

总结了新城建设的方法,以及良好的发展方式对我国未来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新城;城市化所谓新城是指在城市以外规划,用于重新安置人口,设置住宅、产业、公共服务中心的空间单元,是相对独立的城市社区。

然而经过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实践,对于新城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它不仅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也作为城市的次中心,产业集中地等。

新城的建设最早起源于英国。

20世纪初在霍华德基于城市现状的改良,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念,欧美国家则建立起一批实验性的卫星城。

但是真正的新城建设是随着二战以后的战后重建工作开始的,此后新城的建设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由于各国经济状况的不同、政治文化的差异等原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于新城建设则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具有各自特点。

一、国外新城运动1.英国的新城英国新城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从1945年到1974年间共建立了33座新城。

其中英格兰地区占据主要部分。

共有21个新城,占英国新城建设的64%。

在伦敦周围建设11个新城。

三个阶段的划分分别在1950年、1965年。

第一阶段主要在战后,新城的建设主要为缓解退役兵归乡对住房产生的压力。

第二阶段则主要发生在英国经济复苏,伴随着人口增长,对城市压力增大。

新城的建设不仅单单吸引大量的人口,更是为了新城的拓展,成为城市新兴的经济据点。

而第三阶段则注重增加就业机会,是新城发展的成熟阶段,从附属于大城转变为独立的小城市。

2.法国新城建设在1964年之前,巴黎先后编制了各项城市规划方案,这些规划主要是以限制为主,主要通过界定城市的范围来限制城市市区的蔓延,但是由于巴黎城市的发展,这种限制以失败告终。

1964年之后,巴黎作为一级行政区,管辖范围扩大。

面对之前的巴黎地区城市化问题编制了《巴黎地区国土开发与城市规划指导纲要1965——2000》。

中小城市新城案例

中小城市新城案例

中小城市新城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小城市的新城建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规划者们关注的焦点。

中小城市的新城建设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不断涌现出一些成功的中小城市新城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参考。

我们来看看南京溧水新城。

南京溧水新城是溧水区长江国际新城的组成部分,是南京市的一项重要城市建设工程。

该项目定位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区,总规划面积达到40平方公里。

通过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营商环境、强化生态保护等一系列举措,南京溧水新城成功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升级和转型。

新城内涌现出了一批高端住宅区、商业中心和文化娱乐设施,吸引了大量人才和企业前来落户。

新城还注重生态环保,建设了大片绿地和生态湿地,打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生态宜居之地。

另一个成功的中小城市新城案例是杭州余杭新城。

杭州余杭新城是浙江省余杭区的城市建设项目,也是杭州市的发展重点之一。

该项目定位为科技创新新城,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科技研发、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城。

余杭新城的建设吸引了大批科技企业和高端人才入驻,形成了浓厚的科技氛围和创新活力。

新城内建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机构和高校,为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人才支持。

余杭新城还注重文化建设,打造了一系列文化场馆和艺术小品,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除了南京溧水新城和杭州余杭新城,还有很多其他中小城市的新城案例也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江苏苏州相城新城、湖南株洲荷塘新城、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等,它们都是各自地方政府和规划者们在新城建设领域的杰出代表。

这些中小城市新城案例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其中一些共同的特点和经验可以总结如下:新城规划要科学合理。

在城市新区的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功能分区的科学性,避免“一刀切”和“一切从零开始”的规划模式。

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与借鉴

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与借鉴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向,可以看到发展文化产业的方向。

从国内部分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可以找到发展文化产业的现实路径。

第一节国际比较:文化创意产业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美国历来重视运用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媒介向各国进行文化渗透。

在全球放映的影片中,好莱坞电影占85%。

目前,美国的电影、电视节目、音乐、计算机软件等出口已经超过传统工业品和农产品出口,文化产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0。

日本着力发展动漫产业,动漫产业已经是日本的第三大产业。

近年来,韩国的文化输出已在亚洲国家形成了“韩流”现象,以韩剧和动感音乐为龙头,韩国文化产业发展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法国的强项,目前在法国总出口额中占5%。

在文化产业发展中,近年来各国都将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英国在世界上最早提出发展创意产业,并将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设计服务纳入创意产业范围。

而在法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了由三个同心圆组成的产业链:外圈为相关产业,由文化遗产、通讯信息产业、画廊、博物馆和旅游业组成;内圈是创意产业,由表演艺术、创意设计、建筑、广告、摄影、服装等行业组成;内核是文化产业,由广播电视、出版印刷和音乐组成。

文化创意产业不是简单的“文化产业+创意产业”,而是更突出文化产业的“上游化”和“高端化”,本质上是文化产业与各种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提升。

当前产业发展形势很快,新兴业态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正进入文化创意产业的范围。

与此同时,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范围的行业必须具有“文化创意”元素,不能搭边就往里面装。

第二节国内比较:深挖本地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在国内方面,经过大量案例的比较和筛选,我们共选取了两个县、两个市、两个省级(包括跨省)层面的案例。

这些案例充分考虑到与县县情、区位、产业相似度等因素,特别是选取了部分山东本地的案例,力求可比、可学、可借鉴,从中总结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般性规律。

浙江产城发展模式经验分析案例

浙江产城发展模式经验分析案例
打造多个智慧生活体验场景:小镇集聚微医集团、数联中
国、博信智联、科进英华、盘云交通等企业,数字医疗、智慧家居、 无人交通等未来生活场景已经在小镇落地实践。
未来已来,现状已有多个落地实践的智慧化生活场景
22
浙江产城发展经验
浙江未来社区——高品质的新型城市复合功能单元
未来社区作为重要的民生实事工程和产业创新工程,列入 2019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这标志着浙江未来社区创建 工作全面启动,并将在浙江掀起城市发展的新高潮,未来社区建 设在改善大民生的同时,更能驱动大投资、带动大产业、促进大 转型。目前,浙江省首批24个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建议名单 已经出炉,24个未来社区涉及直接受益居民约122600人,计划 引进各类人才约62700人,让社区居民生活有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
创新平台 服务平台
• 技术研发 • 企业孵化
• 公共服务
之江实验室(网络信息、人工智能)、阿里巴巴达摩院 (机器智能、智联网)、浙大超重力国家实验室……
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大数据平台、投贷联 盟……
集聚科技创新企业,打造中国硅谷
开启改革创新新蓝海,通过一系列政策优惠,依托完善产业培育生态体系, 整合集聚一批科技研发企业、专家智库机构集聚,定期举办举办全球人工智能高 峰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及地区知名度,打造中国硅谷。
围绕社区全生活链,形成三化九场景:
三化——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未来社区以人本
化、生态化、数字化为价值导向,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 共享为内涵特征,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筑以未来 邻里、教育、健康、创业、交通、低碳、建筑、服务和治理等九 大场景创新为引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新型城市复合功能单元。
借鉴点: “产、城、人、文”四位一体 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 求“特而强” 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 求“聚而合” 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 求“精而美” 制度供给不能心区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中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

2023年我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十大优秀案例2023年,我国城市更新产业升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纷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案例。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些优秀案例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以期为读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和启发。

我将共享自己对这一主题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多思考和参考。

1. 案例一:上海苏河湾上海苏河湾作为城市更新的典范,通过规划和建设,将原有的老旧厂房和仓库,成功转化为高端商业、办公和居住区域。

在此过程中,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产业的引入,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2. 案例二:广州珠江新城珠江新城作为广州的CBD核心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构建起现代化的商业、金融和文化中心。

在更新过程中,更加注重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案例三: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是我国知名的创意产业聚集区,通过对原有厂房的改造和创意产业的引入,成功将这一区域打造成集艺术、设计、创意产业于一体的特色文化区域。

这种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4. 案例四:成都出云湖成都出云湖作为成都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以生态优先和创新发展为理念,通过对湖区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成功打造了城市生态休闲的新景观。

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发展模式,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5. 案例五:深圳前海深圳前海作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和金融创新中心。

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吸引,为城市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6. 案例六:杭州西湖杭州西湖作为杭州的城市名片,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成功打造了集旅游、休闲、文化于一体的独特景区。

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发展,为城市的软实力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7. 案例七:武汉东湖武汉东湖作为武汉市的城市更新项目,以综合发展和功能提升为目标,成功打造了城市新的发展极,成为了城市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国外总部经济聚集典型区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

国外总部经济聚集典型区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

国外总部经济聚集典型区发展实践及经验借鉴来源: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总部经济集区是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成功的总部经济聚集区,不仅能充分体现一个城市或区域总部经济的发展特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而且对于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批中心城市都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总部经济聚集区。

全面把握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规律,积极借鉴国内外典型总部经济聚集区发展经验,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总部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部经济聚集区特点总部经济聚集区是在知识经济、信息化以及企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

总部经济聚集区具有一些和产业聚集区类似的特征,如空间的高度聚集性、竞争的共生性以及创新性等,同时,由于其本身聚集的是企业总部、研发、营销等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又有其独特的特点。

(一)总部经济聚集区特征企业总部集中。

企业总部是承担管理、研发、营销、投融资、采购等职能,占据企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这些高端部门在总部经济聚集区“扎堆” 所产生的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使区域经济发展走向高端化和规模化。

例如纽约的曼哈顿CBD,在曼哈顿Downtown的华尔街,长仅1.54公里,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集中了几十家大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的总部以及上百家大公司总部和几十万就业人口,成为世界上就业密度最高和总部最集中的地区。

高端要素聚集。

作为企业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聚集地,总部经济聚集区还具有非常密集的高端要素。

尤其是人才、信息、金融等高端要素和战略资源都纷纷流向“第四产业”。

还以曼哈顿CBD为例,纽约每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有37万人,还有各国移民56万人,外商社团220个;曼哈顿的华尔街不仅是美国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业的圣地,坐落于华尔街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额在2007年就已高达31.8万亿美元,纽约始终是全美金融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另外,美国6家最大会计公司中的4家,10家最大咨询公司中的6家都坐落于曼哈顿,使这里也成为世界信息和现代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产业新城发展模式研究

产业新城发展模式研究

1、1978年 改革开放期
初开国门,中国开始探索各种发展经济的方法和模式
2、1985-1995年 开发区经验推广期
3、1995-2003年 开发区发展问题期
4、2004年至今 发展模式创新期
(1)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 (2)发展经济的最佳载体: (3)最具贡献的经济单元:
政府主导的开发区发展模式下 (1)开发区数量和规模急剧膨胀,园区规划随意性大 (2)各园区恶性竞争,发展效率极剧下降 (3)园区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开发区发展陷入困境
国际新城发展模式:
田园新城
新城发展 模式
产业新城 边缘新城 TOD新城 副中心新城 行政中心新城
国际案 例
Letchworth(英国,伦敦) Welwyn Garden City (英国,伦敦)
尔湾 (美国,加州) 筑波科学城(日本,筑波)
Radburn(美国,纽约) Columbia哥伦比亚新城(美国,马里兰州)
缺少高水平规划:开发区只为建设, 不重规划,园区缺少内生性的发展体系 不计成本发展:零地价 相互恶性竞争:免费提供厂房、过度 减免税收、透支政府财政
市场化 低成本,高效率
市场化:园区发展目标明确、波动小, 政策连续性强 专业化:企业对企业招商,保证成本控 制 收益化:工业地产以盈利为天职,并通 过不断的盈利推动区域不断发展
例子:政企合作,政府提供政策、资源的支持 下将保证税收收入及高效招商
缺少产业支撑,开发区投资与建设的经济性不高,多数开发区成为“空城”
位于天津宝坻区的京津新城是中国内地最早的“新城”。但是由于城市缺少产业支撑,这个最 初规划居住50万人的城市现在成为全国知名的“空城”。
开发区普遍的投入产出比仅为 0.07—1.5之间

“产学研”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产学研”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产业的布局
尔湾城市产业发展用地沿区域主要交通设施和大学分散布置。
· 尔湾商业商务办公核心区围绕机场、高速公路以及加州大学 等主要设施分散布置,工业用地围绕核心区分布。不同核心 区依托不同资源,为不同的产业和企业服务。
产业核心区
1
基本情况
占地5000英亩,2500家公司进驻,55000人在此工作, 是汽车设计、生物技术、宽带、计算机软硬件以及 医疗行业聚集地。 占地3350英亩,4500家公司入驻,8000人在此工作, 尔湾最大商业办公物业聚集地。 占地184英亩,约40家公司入驻,超4000人在此工作, 毗邻大学医学院和生物研究中心,以生物技术、工 程和计算机研发为主,是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合作 的重要基地。 定位于创业期的高科技企业,整体采用校园风格设 计,尔湾最新的商务商业核心区。
政府支持 · 美国国防部在50年代将军需市场全部半导体产品的70%放在了硅谷进 行生产,国防部和宇航局都为最具创新性的技术付出高价,即进行风 险投资。
因素二:研究型大学与本地企业间联合起来,对技术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使其成为硅谷持续 发展的核心源动力。
技术人员和经营者的教育和培训 · 硅谷是由斯坦福大学创建的,硅谷内60%到的 企业是斯坦福教师与学生创办的,每年都会有不定 期的各类相关教育与培训在硅谷中展开。 · 硅谷在1993年—1998年期间,规定期限地成立了联 合风险企业· 硅谷· 网络(JV:SVN)这个非营利组织。 其项目之一就是Smart Valley Inc.(智能谷·SVI)。 SVI提出的口号(使命)是把通信和信息相关技术, 根据商务、行政、教育以及每个市民的需要,普及 成人民日常能广为应用的技术。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
新竹科学工业园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科技产业的心 脏地带和科技产业发展水平的象征。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2014年01月06日09:33 来源:人民网十大经典案例目录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2.甘肃省金昌市:创新体制机制城乡融合发展3.深圳市龙岗区:打造深圳国际低碳城探路新型城镇化4.山东省宁阳县鹤山乡:建设“九皋文化社区城”探索特色城镇化道路5.长沙高新区麓谷街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6.黑龙江省伊春市金山屯区:高起点谋划高品位建设——全力打造金山旅游名镇7.湖北省宜都市:地上新城镇地下鲟鱼城8.陕西省宝鸡市东岭村:村企合一以企带村——东岭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9.浙江省桐乡市洲泉镇:变“工业立城”为“产城人融合”发展10.贵州省德江县:加快建设黔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案例1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铁岭市人民政府凡河新城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

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

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

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国内外新城规划设计优秀案例简介

国内外新城规划设计优秀案例简介

国内外新城规划设计优秀案例简介国内外新城规划设计优秀案例简介新城运动(New Town Movement)始于19世纪末霍华德先生倡导的“田园城市”理论。

20世纪20年代,恩温(R 、Vnwin )提出了卫星城的概念,并主持完成了第一个田园城市莱彻沃斯(Letchworth )的规划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卫星城实践,至40年代中叶以后,人们把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城市统称为新城(New town)。

综合我国新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新城发展的实践经验,新城可定义为:位于大城市郊区,有永久性绿地与大城市相隔离,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能分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居住功能和产业功能,与中心城市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社区。

新城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由传统小城镇发展而来的“历史进化型”新城,例如上海的松江和青浦;二是围绕城市的某重点建设项目逐步建设的“建设项目配套型”新城,例如工业新城、空港新城等;三是“类新城”的发展模式,主要指规划选址在大城市郊区,有就业、居住、购物等综合性城市功能,以安置大城市向外疏散的人口和产业为主的一种人居形式。

在城市高速发展阶段,跳出既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去谋求发展,往往比围绕单中心、呈环状向外蔓延有利,并在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目前,新城建设不失为一个解决我国大城市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将逐渐成为一个趋势。

以下是我们收集的国内外新城规划的一些成功案例,期望能给我市的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上海临港新城城市规划设计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年,上海要初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

上海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强力支撑。

国务院1996年1月明确提出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临港新城是洋山港的陆域腹地和主要的集疏运基地,并包括了环境优美的生活区和高效益的产业区。

国内外著名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国内外著名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致 力于 “ 区域 融 合 与 新 城 重 构 ” 已 成 为天津开发区解决 当前困境、 谋
求 未 来 健 康 发 展 的现 实选 择 。 首
发。当然现在情况有所变化 。
为 解 决 区 内 企 业 的 工 业 技 术
长态 势 , 呈现 出一种 独特 的 “ 嵌入
繁殖、 二元 分立 、 肌理粗 化 ” 间特 空
尤其是 电子产 业核 心技术 的 E MS 企业 , 以生产 出与跨国公 司同等 可
管理 、 业化 定位 、 新 化服 务模 专 创
式”
求“ 专业化 ” 的发展 思路 , 大程 度 很 上避 免 了不 同客 户群体针对硬件 、 软 件定 制 的 不 同需求 ,节 省 了成
本, 克服 了产业庞 杂所带来 的负面 效应, 同时又促进 了关联 产业 发展
和 园 区 范 围 内产 业 水 平 分 工 、 直 垂
是培养人 才、 锻炼 人才 的地 方。不
管是企业还 是个人 , 胜劣 汰在这 优 里体 现得最充分。 鼓励人 才流动也
是硅 谷 的 一 个 特 点 。 四 、 欧 洲 开 发 区一 ‘ 司 化 公
所 谓 的 Pu l g&Pa 模 式 ( l y 即插 即
用) 。荷 兰爱 因霍恩高科技 园对入 园企业 的选 择 定位 是 以研 发 为导 向的组织和高科技 产业公 司 , 主要 包括信 息和通信 技术 、微 电子 、 嵌 入 式系统 、 米科技 、 纳 医疗技 术。 追
自 己只 跟 随 潮 流 注 重 应 用 技 术 开
合 +新城 重 构模 式 ”
位于京津城市 发展轴 的东端 ,
紧 邻 塘 沽 城 区 和 天 津 港 的 天 津 开 发 区 , 母 区开 发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了 在 多点 开 发 、 向扩 张 的 空 间 快 速 增 外

我国新城建设发展过程和启示

我国新城建设发展过程和启示

从新 城 建设 的 目的来 看 , 主要是 为 了有 效 的缓解 中心 城市 的 人 口及 环境 压力, 成 为中 心城 市 的功能 分 区 , 形成 “ 反磁 力作 用 ” , 吸引 中 心城 市 的人 口和 产业 。 新 城距 离 太 近容 易被 主城 吞并 , 不能 达到 分担 压力 的作用 。 距 离太 远会 导致 新城 成 长不 足 , 易 于夭 折 。 所 以选 址 既要 有一 定独 立 性 , 又 不能 与 主城脱
d臣口圜
建筑理论与设计
我国新城建设发展过程和启示
摘要 : 文章 以国外 大城 市新城 建 设经 验 为指 导 , 通过 分 析我 国 新城建 设 发现 现状 , 得 出 以下 结论 : 我 国的新 城建 设要 有 完善 的城 镇 空 间结 构 , 良好 的政 策环 境和 市场 化机 制 , 融资渠 道逐 渐 多元 化发 展 , 有 合理 的 交通 规划 , 做 到 可持 续发 展 。 关键 字 : 新 城建 设 ; 启示; 可 持续 发展
离联 系 。
的教训 , 使新城建设与区域整体的健康稳定发展相辅相成 , 逐步完善城镇体
系。
新城 的发展 势 必会 吸引 不 同社 会 阶层 的人 口 ,新 城 的 阶级 分 化 十分 明 显, 因此要制定相应政策, 保证弱势群体 的利益, 同时要防止人才的流失 , 促
进新 城又 好 又快 发展 。 3 . 2完善政 策环 境 , 建 立 良好 的 市场化 机制
新城建设提供 了资金及管理上的支持。
1 . 2重 视新 城 和旧城 的 协调 发展
很多 大 城 市将 新 城建 设 选 址 定 为郊 区 , 在郊 区建 设 新 中 心 的 同时 , 往 往
忽略了城市中心区的重建。新城数量和增加和规模的扩大, 会在一定程度上 加剧 旧城的衰落, 美国和英国都 曾面临同样的问题 , 并被迫削减新城建设的 计划 , 开始 发展 旧城。因此 新 城 和旧城 的建 设 一定 要协 调发 展 , 妥 善处 理 其关 系, 建造 合 理有 效 的空 间构 架 , 既 要支 持新 城 的快 速发 展 , 又要 确保 主 城 的经 济活 力 , 有 计划 地 实现 经济 重点 转移 , 确保 整体 的协调 发展 。

cbd专题及芝加哥、纽约、北京cbd案例

cbd专题及芝加哥、纽约、北京cbd案例

共七十二页
发展(fāzhǎn)历程
借助于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芝加哥成功实现了由农业城镇向制造基地的转变,到1930年代制造业经济达到鼎盛,成为美国最重要的工业
(gōngyè)城市之一。1960年代后,随着美国经济结构的整体转型,重工业(gōngyè)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芝加哥大量的制造工厂被迫关闭或外迁,
;B、建筑面积在500万平方米以下
(yǐxià);C、开发强度之容积率多在2.5左右。
共七十二页
CBD内房地产开发(kāifā)的物业
构成
类别 办公机构
商店 工业、仓储 公共建筑
住宅 总计
组成
银行、保险公司、专业服务(律 师行)等、管理机构(大公司总
部、行政机构等) 零售商店、百货店
工厂、仓库
博物馆、大学、娱乐机构
2、金融市场运作功能聚集
在区域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生产、办公和服务显现出 地域分散化的趋势。金融业运作的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中 不断繁衍的多样化非银行的金融服务业和国内国际的专业银 行,并在CBD聚集形成金融中心,与商务办公设施一起承担 着管理与控制功能。
3、专业化生产服务职能集聚 生产服务业是支持生产活动的专业化服务设施,其在现代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以其中间产品 服务,构成经济供应能力的一部分,是CBD主导职能的衍生性经济活动。而以商业零售、休闲娱乐 为主的生活性服务设施在CBD职能机构中被视为配套性服务设施。在CBD发展初期和依托城市商业 中心发展商务中心的过程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huólì) 经验表明:1、活力
四射的CBD内写字楼建设量应约占到50%,商业设施及酒店、公寓住宅等应各占20%,其余分配给各种必要的配套设施;
(huólì) 2、对于城市CBD外围而言,“居住”是城市新区活力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

新型城镇化典型案例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动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下面列举了10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举措和成果。

1. 南京溧水新城:溧水新城是南京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新城规划了高标准的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2. 上海嘉定区:嘉定区是上海市的一个典型的新型城镇化案例。

通过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嘉定区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该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3. 重庆渝北区:渝北区是重庆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渝北区的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4. 北京通州区:通州区是北京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通州区的规划以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主,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5. 广州花都区:花都区是广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花都区的规划以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6. 成都双流区:双流区是成都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双流区的规划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7.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该区域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投资。

8. 深圳龙岗区:龙岗区是深圳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龙岗区的规划以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为主,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9. 杭州萧山区:萧山区是杭州市的一个新兴城市,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实现了农村向城市的转移。

萧山区的规划以住宅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为主,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3)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4)四、新城的分类 (4)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6)(一)概况 (6)(二)背景 (6)(三)建设目标 (7)(四)规划 (8)(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0)(六)城市发展 (13)(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16)(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19)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22)(一)概况 (22)(二)发展背景 (22)(三)城市规划 (23)(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25)(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32)(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33)(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37)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38)(一)发展概况 (38)(二)发展历程 (38)(三)成功经验 (40)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45)(一)发展概况 (45)(二)成功经验 (46)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政府开始尝试通过建立新城,为城市人口和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空间以及相应的设施,以维持其增长的持续性。

自此,新城建设也就成为了城市空间从单中心都市区向多中心都市圈以及大都市连绵带扩展的核心手段,新城建设的旋风开始席卷世界各大都市。

二、新城的定义新城是位于大城市郊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能分担大城市的居住、产业、行政等功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市社区。

三、新城的发展阶段纵观新城建设的发展,其理论与实践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卧城阶段”,主要是在城市近郊建设的、以居住为主导职能的居住型新城,与中心城具有紧密的依附关系。

其次是“半独立卫星城阶段”,是在原有居住型新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工商业服务设施(超级市场或购物中心)的配套建设,致使新城功能开始向综合化方向转变,逐渐成为中产阶级工作、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但与中心城区仍具有紧密的联系和依赖。

第三是“边缘新城阶段”,随着交通通讯和网络技术超速发展,高级住宅和办公楼郊区化进程加快,原来半独立性的郊区卫星城镇产业高度化、城市功能多元化趋势明显增强,逐步演变成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边缘城市”,成为城市扩散进程中新的集聚中心和边缘经济增长极。

成功的新城应该提供满足于社区(community)日常的居住、文化、教育、商业、和公众或私人服务的需求,并尽可能减少与外界交换的行为,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社区。

新城不应仅提供给人们居住的场所,还应提供就业的机会,新城不只是一个“卧城”。

四、新城的分类根据新城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和新城城市功能的不同,新城发展模式可以大致分为产业新城、田园新城、副中心新城、TOD新城、行政新城、边缘新城等六大类:第一类:田园新城,主要是指英国以霍华德“田园城市”思想为开端的,以国家立法为基准,政府主导下的由新城开发公司进行规划建设的新城。

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址的选定、提供资金以及处理与开发公司的关系等方面。

如英国伦敦近郊的Stevenage新城。

第二类:边缘新城,是指伴随城市郊区化发展的加速,中心城功能逐步外迁而在大都市边缘逐步形成的功能比较完善,且相对独立于大都市的新城镇图行天下,这类新城是大都市郊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如美国纽约的Radburn新城和马里兰州的Columbia新城。

第三类:TOD新城,是指以捷运系统导向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新城建设,其主要通过捷运系统与城市中心区快速连接来缩短交通时间,吸引中心城市的部分功能转移,达到分散城市中心区居住功能的目的。

如日本大阪的千里新城,日本,东京都的多摩新镇;中国香港的沙田新市镇等。

第四类:产业新城,是指以一种或多种产业为主导工业园或产业园的形式上建立起来的相对独立的新城镇,一般和大都市距离稍远。

如英国利物浦Port Sunlight新城;加拿大的GrandeCache 新城,以及日本的筑波科学城等。

第五类:副中心新城,是通过分担核心区部分城市功能来实现城市多中心结构的目标。

副中心通常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快捷便利的交通联系,从空间分布来看,一般与城市中心区保持合理的距离。

第六类:行政中心新城,是指随着一国首都以及相关政府机关的迁移,而建立起来的作为国家新政治中心的城市,这类新城一般与大都市保持相对较远的距离,选择环境优美的地方从”零”建起。

如巴西的首都巴伐利亚;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等。

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一)概况筑波科学城位于日本东京东北约60公里和成田国际机场西北约40公里处,由茨城县筑波町、大穗町、丰里、丰里町、谷田部町、樱村和茎崎町 6 村町组成,总面积28400公顷,包括研究学园区和周边开发区两大部分。

现有人口约20万,其中国家技术研究人员13000余人,博士数千人,是日本最大的科学研究中心。

筑波是日本政府第一个尝试建立的科学城,完全由中央政府资助,以基础科研为主,属国家级研究中心。

有国家级研究与教育院所48 个,分别隶属于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

自20 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全国30% 的国家研究机构及40% 的研究人员都集聚在筑波,国家研究机构全部预算的50%左右投资在这里。

(二)背景1.“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贫乏,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引进吸收欧美各国技术施行”快速模仿者战略”,在1950-1978年间以90 亿美元代价同美国签订了范围广泛的各种技术合同,获取了美国许多近代技术研究成果的精华,奇迹般地实现经济成倍增长,为日本工业赶超世界水平争取了时间,节省了资金,也为日本摸索出一条发展自己技术的道路。

然而,这种引进技术战略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后果,且引发出一系列问题。

首先,大量购买科技专利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本国的科研,忽视了基础研究,导致受外国工艺控制不断购买专利,不仅费用日益昂贵,甚至出现让出部分股份或联营等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态势;其次,随着技术竞争的加剧和各国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日本已深知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大规模引进技术,这势必严重阻碍工业进一步发展;第三,国内产业结构由钢铁、汽车、机械、化工等传统企业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转变时,缺乏必要的科学技术支撑和储备。

据此,60 年代后期,日本开始从”贸易立国”转向”技术立国”,从强调应用研究,逐步转向注重基础研究的方向,从技术模仿转向技术创新,筑波科学城计划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

为了适应”技术立国”的需要,日本政府将所属9 年部(厅)的40 多个研究机构迁到筑波科学城,形成以国家试验研究机构和筑波大学为核心的综合性学术研究和高水平的教育中心,促进大型科学项目的研究。

2.东京环境恶化,人口拥挤1960 年代中期至1970 年代中期,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至1975 年城市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75.9%,人口大量涌向城市,尤其是三大城市都市圈(东京都市圈、大阪都市圈和。

以东京都市圈为例,从1960 年以来,15 年间共增加人口达431.6 万人。

人口的大量增加造成了城市中住宅的严重不足,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区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土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解决巨大的住宅缺口并克服以往小规模土地开发效率偏低的问题,日本政府决定有计划地在城市外围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以阻止城市的无序蔓延,同时可以提供量大价低的住宅用地,为此,政府专门制定了”新住宅市街地开发法”。

自此,新城开发进入实质阶段,筑波科学城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建设目标日本建立筑波科学城的目的主要有两个:1.创造适宜研究和教育的环境为了迎接科学技术革命和教育改革时代的需要,为实现高水平的研究和教育建立一个基地。

这个基地的核心就是从东京及其周围地区迁来的国家级、实验性的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建立筑波大学,创造一个适宜实验性的研究和教育机构发展的环境。

2.缓解东京人口压力为了应付和减轻东京过度拥挤的环境,把那些没有必要留在东京的国家级实验室、研究与教育机构迁入筑波科学城,就是以一个有序的方式减轻首都密集地区的人口过度集中的压力,同时适当提高闲置土地的使用率,为首都地区经济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四)规划1.规划理念一是科学城的建设应该尽可能的使各种活动达到有机的联系,与此同时,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历史遗产使科学城的建设能让居民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二是科学城的两个区域将在尽可能保留他们各自特色的基础上,使整个科学城达到综合和统一的风格。

在研究教育区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布置上,将根据研究教育不同领域的特征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安排,要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功能互补;对于那些与国家级实验性的研究机构具有同等水平,与政府研究活动具有紧密和不可分离的关系,并且以研究功能为立足点的私人研究机构,应该积极的引进。

同样,对于私立大学也应该努力引进。

大学城的公共设施应该提前建设,以便使科学城的设施有效运作并发挥其功能。

周边区域应该与研究教育区发展相协调。

2.区域规划筑波科学城区域包括两个部分:研究学院地区和周边开发地区。

研究学园地区有27 平方公里,位于筑波科学城的中心,其中包括国家研究与教育机构区、都市商务区、住宅区、公园等各功能区。

周边开发地区有约257 平方公里,将系统被都市化,自然和田野环境将被保护,私人研究机构将计划落户在那里,都市化设计将沿着Joban 铁路新干线逐步得到推进和实施。

(1)用地规划和功能布局总规划城市中心区教育、研究机构区公园与绿地已规划住宅区私人住宅区郊区私人住宅区工业服务区1965、1966 和1967 年对筑波的用地分别进行了三次规划。

上图是1969 年筑波第四次用地规划图。

现在的城市规划以此为基础,但依据现实情况作过进一步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