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体育概论》复习题(高教版)考试重点内容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a5211eecaaedd3382c4d364.png)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1、体育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1、体育运动可以促进认得感觉发展;2、体育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3、体育运动能促进人的思维更加敏捷;4、体育运动能提高人的创造力。
2、广义体育的概念是什么?答: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3、体育的本质功能有哪些?答:健身功能、娱乐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和社会化。
4、体育的健身功能有哪些?答:①、体育运动可促进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生长;②、体育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张功能;③、体育锻炼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功能,能使人兴奋;④、经常从事体育活动还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功能。
5、发展体育科学的意义是什么?答:①、发展体育科学是落实国家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发展体育科学就是要应对新科技革命给体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③、发展体育科学就是要全面加快我国体育现代化的步伐。
6、体育产生的途径有哪些?答:①、在生活劳动过程中萌发;②、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手段;③、在军事、卫生、宗教和娱乐中产生。
7、我国的体育目的是什么?答: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8、我国体育的任务有哪些?答:①、曾倩人民体质;②、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登世界体育高峰;④、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9、我国的体育事业一般划分为哪三个领域?答:①、学校体育;②、社会体育;③、竞技体育。
10、影响身体效果的其他因素?答:①、准备运动;②、放松与恢复;③、运动间隔;④、运动营养;⑤、健康的生活习惯;⑥、身体练习的社会环境;⑦、身体练习的时间;⑧、体育器材;⑨、科学指导与身体练习。
11、《体育法》提出的①、时间:1995年8月29日,在同年的10月1日起正式实施;②、内容:《体育法》共8章56节,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保障条件和法律责任作了详尽的规定。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120d2b05727a5e9856a61f9.png)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一、体育概念就是什么?答:体育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就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与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就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体育的广义概念就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与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就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与经济服务。
体育的狭义概念就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与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就是对人体进行培育与塑造的过程;就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功能就是什么?答;体育的功能分三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1)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各种运动方式,可以瞧作就是体育的最原始的形式。
这些运动方式对人类做产生的功效,就就是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2)结构质功能:人们在体育的自然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外部结构,使其赋予了新的功能,称之为结构质功能。
3)系统质功能:当一事物从自然质系统、结构质系统在进入社会系统时,这一事物就会又产生许多以前不具有的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壹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2)调试与保持心理健康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与肌肉的生长发育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体育的结构质功能: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1)体育的经济功能 2)体育的政治功能★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 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怎样理解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方面的表现?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就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因为体育文化一旦置身与社会大系统之中,它就自然而然具有了政治功能。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abbe9e8e9951e79a8927c5.png)
《体育概论》考点1.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2.体育的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3.体育的功能就是指体育这一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回的有利作用和效能4.体育的本质功能:1)体育的健身功能①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②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③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④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⑤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2)体育的教育功能①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走、跑、跳、投)②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③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社会行为规范、社会价值观念)④开展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3)体育的娱乐功能5.体育的延伸功能1)体育的经济功能①体育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②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③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体育的政治功能①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②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③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6.体育目的:是规定体育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7.我国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8.我国的体育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9.体育过程:是指通过身体运动手段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实践过程10.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个体进行身体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11.体育过程控制类型按照时间分类: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12.(论述)体育教育过程:1)体育教育过程的本质体育教育过程是指在体育过程中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和卫生保健知识,使学生接受体育行为和体育道德的教学活动过程。
体育教育过程是决定体育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是由体育教师和学生共同配合完成的;是一种系统运行过程。
2)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和体育媒介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既是体育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材是体育课上教师授课的内容,是学生知识的源泉;体育媒介是完成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师生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保证体育教学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序地进行3)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任务①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③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④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形成⑤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共处4)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规0律①运动技能学习规律②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规律③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规律④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规律13.竞技运动过程的本质:“与人夺标”的训练理念14.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身体姿势、身体运动轨迹、身体运动时间、身体运动速度、身体运动频率、身体运动力量和身体运动节奏(7要素)15.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看,体育运动技术有运动学特征、动力学特征和综合性特征16.(简答)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①从技术上看运动技术动作是否符合技术的规格要求②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和效果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③从形式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2)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协调性其标志是动作连贯、节奏合理、各要素配合恰当,身体及身体各个部分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协调配合。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ca8c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10.png)
体育概论试题及答案Just be happy, remember on the morning of June 18, 2022体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二、名词解释1、体育发展战略:2、体育管理科学化:3、体育教学4、游戏的概念: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三、简答题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四:论述题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等方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答案二、名词解释1、体育发展战略:是指根据体育发展规律;结合体育内部外部和国际国内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对未来一个时期体育发展的知道思想、方针、任务和布局等进行的全局年和高层次的谋划..2、体育管理科学化:是要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遵行管理的基本规律;提高体育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3、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大纲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4、游戏的概念:是指有一定的情节;遵循特定规律和组织形式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身体活动..5、人文体育观的概念:主要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到以人为本的体育的世界..三、简答题1、体育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有哪些作用1健身活动可以培养劳动力:2健身活动可以发展劳动力:减少因病旷工;提高生产率..3健身活动可以保护劳动力:第一:降低发病率:第二:可以减少工伤事故:第三:可以防止或减少职业病的发生..4健身活动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5健身活动可以“修理”劳动力6健身活动可以“恢复”劳动力:2、正确处理体育与政治的关系要注意哪四个方面1体育的发展受政治的制约..2体育是具有多功能的复杂结构..3努力寻找体育为政治服务的恰当方式和方法..4对于“体育为政治服务”口号的正确认识..四:论述题1、从体育课的组织工作、课的密度和负荷量以及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等方面;论述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1解决编班分组问题:2掌握分组教学的形式:3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4课的密度和课的负荷了解:5体育课中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能力的理解: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组成:认识能力、运用、调控制能力和自治能力..2、论述如何对动作质量与效果进行评价 P1871、动作的准确性..2、动作的协调性..3、动作的力度..4、动作的经济性..5、动作的弹性..。
体育概论题复习题库
![体育概论题复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db6762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cb.png)
体育概论题复习题库一.名词注释(每题4分)1.体育。
体育是一种人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2.体育文化。
体育文化是在增加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点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中的跟中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及相应成果3.运动技术。
为达到某种具体体育目的而完成的身体运动方法。
4.体育手段。
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5.运动轨迹。
是指身体或者身体某一部分在做动作时所移动的路线,包括形式方向和幅度6.体育目的。
是实践主体在活动之前有意识设计的活动结果,是人的主体需要和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整合后产生并存在于人们观念之中的一种预期结果,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必然的内在的规律性。
7.体育体制。
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8.体育科学。
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9.技术基础。
是指根据动力学,运动学和节奏性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10.体育功能。
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生会的有力作用和效能。
12.体育中介。
是指体育活动过程中支持‘体育人’与体育学习者相互作用的全部媒介。
13.技术关键。
对运动成绩起决定行作用的技术动作15.技术环节。
组成基本结构的各个部分。
16.运动时间。
完成运动所需的时间。
17.运动速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某已动作的重复次数。
18.运动速度。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速度。
19.运动力量。
是指身体移动对外部物质对象所产生的物理作用。
20.开始姿势。
是指身体和身体运动开始前,身体和身体的各部分所处的准备状态21.竞技体育。
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来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一种体育活动。
22.体育的本质。
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23.休闲体育。
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24.身体姿势。
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b8d60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一、体育学的概念和特点1.体育学的定义2.体育学的起源和发展3.体育学的特点和研究对象4.体育学相关学科的关系二、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领域1.体育学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2.体育学的研究领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教育学等三、体育运动的概念和分类1.体育运动的定义和特点2.体育运动的分类:竞技体育、健身运动、娱乐运动等四、体育与健康关系的研究1.体育对健康的影响2.健康对体育的要求3.健康体育理论的研究五、体育与社会的关系1.体育在社会中的作用2.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体育与社会问题的关系六、体育与教育的关系1.体育教育的定义和目标2.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体育教育的方法和实践七、体育产业的发展与管理1.体育产业的范围和特点2.体育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3.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管理模式八、体育伦理与道德1.体育伦理与体育道德的概念和区别2.体育伦理与道德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九、体育赛事的组织与管理1.体育赛事的组织流程和要素2.体育赛事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十、体育的发展与市场营销1.体育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2.体育的市场营销策略和实践十一、体育文化的研究与传播1.体育文化的概念和特点2.体育文化的研究方法和内容3.体育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十二、体育规律与规范1.体育的运动规律和训练规律2.体育的比赛规则和行为规范十三、体育政策与法律1.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体育法律的制定和适用十四、体育教学与训练1.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方法2.体育训练的原则和方法十五、体育科研与学术交流1.体育科研的方法和要求2.体育学术交流的形式和内容以上提纲涵盖了体育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主题的学习和复习,能够全面了解体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在备考体育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提纲对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以帮助提高复习效果。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3d6e0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9.png)
一、单选题(共20个,每个1分,共20分)1、《体育概论》是从()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A、微观上、宏观上B、单项上、整体上C、宏观上、整体上D、全面和局部上2、《体育概论》的学科性质属于()A.自然科学B.人文与社会科学C.工程技术科学D.医药科学3、()年,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A 1990B 1980C 1992D 20004、()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较为系统地探讨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A朱德 B 洛克C 毛泽东 D 郑杭生5、()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 体育教育B 竞技运动C 健身休闲D 体操6 ()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A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 D 体操7 ()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A体育教育 B 竞技运动 C 健身休闲D 体操8、下面哪项不属于体育的本质功能()A健身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政治功能9、“三维”健康观不包括()A身体健康B心理健康C医疗卫生D社会适应能力10、(),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奥委会的合法权利。
A1989年11月26日 B 1979年11月26日C 1999年11月26日D 1969年11月26日11、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称之为。
A.体育人口B.运动员C.体育锻炼者D.体育爱好者12、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是。
A.高度的科技性B.激烈的竞争性C.严密的组织性D.广泛的国际性13、()可以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
A 体育参与B 体育教育C 竞技运动D 健身14、体育的延伸功能除了政治功能,还有()A健身功能B 教育功能C 娱乐功能D 经济功能15、我国体育运动的根本任务是()A 增强人民体质B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C 提高运动成绩D丰富人民业余生活16、以()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重点
![(完整版)体育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9c711ee009581b6ad9ebca.png)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一、体育概念是什么?答: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体育的广义概念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的狭义概念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功能是什么?答;体育的功能分三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壹1)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各种运动方式,可以看作是体育的最原始的形式.这些运动方式对人类做产生的功效,就是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2)结构质功能:人们在体育的自然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外部结构,使其赋予了新的功能,称之为结构质功能.3)系统质功能:当一事物从自然质系统、结构质系统在进入社会系统时,这一事物就会又产生许多以前不具有的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体育的结构质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1)体育的经济功能 2)体育的政治功能★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 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怎样理解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方面的表现?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体育文化一旦置身与社会大系统之中,它就自然而然具有了政治功能。
体育概论复习要点
![体育概论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876966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b.png)
体育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体育定义(重点!)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章体育的产生(填空+名词解释)1.体育产生的条件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较为复杂的生产手段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2.体育产生的过程身体活动萌芽时期身体练习形成时期竞技赛会产生时期3.体育产生的学说余力论巫术论劳动论游戏论模仿论需要论第三章体育的功能(大题:300字以上论述文)1.体育功能概述体育功能概念:体育的功能主要是指体育对个体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构成事物或者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属性对这种属性的需求体育功能的意义解释体育实践指导体育实践推动体育改革2.体育对个体的功能强身健体功能体育与运动系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促使肌肉粗壮、结实、健美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体育与神经系统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消除脑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预防和缓解神经衰弱体育与循环系统增强心脏血管机能增大心室容积增强血管壁弹性体育与呼吸系统增强呼吸肌能力提高有效呼吸量体育与消化系统促进消化系统的发展体育与内分泌系统能使人体内的脑啡肽含量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欣快感觉?体育与免疫系统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体育与泌尿系统提高了肾小管对低分子蛋白质的重吸收机能健康心理功能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完善人的性格、气质增强人的意志品质人际交往功能促进健康人际关系的养成促进良好合作与竞争的养成有助于人际交往培养合作精神形成竞争意识休闲娱乐功能亲身参与体育活动欣赏体育比赛生命美学功能促进人的生物生命之美促进人的精神生命之美3.体育对社会的功能教育功能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促进人的社会化提供社会规范教育提供社会角色尝试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促成个性形成约束个性发展养成进取精神政治功能提高国家和民族的威望服务国家外交增强民族团结经济功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消费,拓展经济增长点文化功能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第四章体育的类型(大题+小题,概念+特征)1.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体育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体育概论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ccbb6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3.png)
体育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体育的定义是什么?A. 一种娱乐活动B. 一种教育活动C. 一种竞技活动D. 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答案:D2. 体育的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娱乐功能B. 教育功能C. 竞技功能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现代体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古埃及时期B. 古希腊时期C. 古罗马时期D. 中世纪答案:B4.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源地是?A. 法国B. 希腊C. 意大利D. 中国答案:B5. 体育精神的核心是什么?A. 公平竞争B. 团队合作C. 个人荣誉D. 胜利至上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体育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增强体质B. 培养团队精神C. 培养竞争意识D. 提高运动技能答案:ABCD7. 体育赛事的组织要素包括哪些?A. 赛事规则B. 参赛队伍C. 场地设施D. 裁判员答案:ABCD8. 体育对个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哪些?A. 促进身体健康B. 增强自信心C. 培养社交能力D. 提升心理素质答案:ABCD三、判断题9. 体育活动只能在学校或体育俱乐部进行。
答案:错误10. 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文化交流。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1. 简述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答案:体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体育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意识。
其次,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对个人性格的塑造具有积极影响。
再次,体育赛事可以促进社会交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最后,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对经济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12. 阐述体育精神的内涵。
答案:体育精神是指在体育活动中体现的一种积极向上、公平竞争、尊重对手、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它强调的是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的诚实、正直和尊重规则,同时也包括对对手的尊重和对比赛结果的接受。
体育精神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不断追求自我超越。
五、论述题13. 论述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体育概论考试复习
![体育概论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b0fc53804d2b160b4ec0a0.png)
17、动作的要素——包括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率、动作的速度、动作力量和动作的节奏。
18、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包括动作的开始,进行过程中和结束姿势。
19、动作的轨迹——是指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在做动作时所移动的路线,包括形式、方向和幅度。
20、动作的时间——是完成动作所需的时间,或者说是动作所持续的时间。
21、动作的速率——周期性动作在单位时间内重复的次数。
22、动作的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人体在空间的位移。
23、动作的力量——是身体移动时对外部物质对象所产生的物理作用。
24、动作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是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收缩与舒张与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25、对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1)、动作的准确性(2)、动作的协调性(3)、动作的力量性(4)、动作的经济性(5)、动作的弹性体育的本质:通过运动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体育的属性:1.健身性2.教育性3.文化性4.竞赛性5.技能型6.娱乐性7.社会性体育的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和体育的政治功能体育的经济功能: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体育的政治功能: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惊声2.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三、体育目的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我国体育的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我国的体育目标:1.增强体质、增进健康2.丰富社会文化生活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4.提高国民素质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1.不同区域的体育工作(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2.不同形式的体育工作(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3.不同对象的体育工作(职工体育、农民体育、部队体育)4.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工作(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老年人体育)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坚持以人文本的基本理念3.依据社会的整体发展的需求4.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5.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1.身体姿势2.身体运动轨迹3.身体运动时间4.身体运动速率5.身体运动速度6.身体运动力量7.身体运动节奏体育运动技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方法称为体育运动技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质量和效果:1.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2.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协调性3.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力量性4.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经济性5.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弹性体育的基本手段: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体育游戏、体育训练、体育竞赛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1.历史性2.国际性和民族性3.地域性体育运动项目的起源:1.起源于生产劳动实践2.起源于军事防卫实践,是军事防卫技能和武器的移植3.起源于日常生活技能4.起源于娱乐活动5.起源于模仿动物的动作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1.健身类体育运动项目2.健美类体育运动项目3.休闲娱乐类体育运动项目4.挑战类(冒险类)体育运动项目5.经济类体育运动项目6.电子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五、体育科学体育科学: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个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哪些可以预见、评价与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的和精神的效果的原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954db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b.png)
体育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系统手册》,体育科学被列为一级学科。
2.我国的“体育”概论是在1897年由日本引入,并逐渐作为固定的术语而在较大范围内使用的。
3.人的构成由生物学层面、心理学层面、社会学层面组成4.按体育实施场所,可划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5.按体育参与者年龄,可划为婴幼儿体育、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
6.按体育参与者职业,可划为农民体育、工人体育、军人体育、知识分子体育。
7.按体育发展形态,可划分为古代体育、近代体育、现代体育、当代体育。
8.任何事物发挥其功能,取决于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也可以称为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即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9.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求分析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10.体育的本质功能,包括体育的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11.体育的延伸功能包括体育的经济功能和政治功能。
12.体育参与可分为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
1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人是皮埃尔德顾拜旦。
14.体育途径是从区域和时空的角度概括体育的路径。
15.家庭体育是人生接受体育的起点,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基础。
16.学校体育是联结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17.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选择、激发、维持并强化一定的体育活动从而导致一定目标的内在动力,根据参与者的动机将其分为三类:1.以运动健身为动机的体育锻炼者2.以提高竞技成绩为动机的运动员3.以学习体育知识为动机的体育学习者18.体育媒介从内容上看包括体育内容、体育材料、体育设施与器材。
19.体育媒介从形式上看包括体育手段、体育方法、体育组织形式。
20.体育过程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标准、衡量进程、纠正偏差。
21.体育过程可分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按时间归来)22.按活动的主客体分类,体育过程可分为自我控制、他人控制和社会控制。
体育概论 复习重点资料
![体育概论 复习重点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cd767c63186bceb19e8bb26.png)
体育概论与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从哲学的视角,运用哲学方法,理论逻辑来探讨体育本身及其发展与人类对体育认识的发展关系的学科,反应体育客观发展的历史和人类对体育的认识史。
体育哲学是体育概论的理论基础,又是体育概论的具体直接的研究指南。
体育哲学研究的出发点,研究内容与体育概论有相似交叉处,如体育本质,体育概念,体育目的。
但视角不同:体育哲学是思辨的,逻辑的,形而上的学问,而体育概论属于“宏观——中观”层面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如体育哲学高度概括和抽象。
体育概论与体育社会学:都是从总体上研究体育的学科,研究对象都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应用性,但都具有自己的特定概念,形成了对同样作为整体的体育的不同研究视角。
研究的目的不同,体育社会学不如体育概论涉及宏观层面的体育基本理论问题。
体育社会学研究体育社会现象和问题,如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社会行为,社会运行等范畴,以及青少年体育,中老年体育,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等体育社会问题。
导引: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医疗体育和养生方法,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医疗保健体操。
据《吕氏春秋》记载,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
相传在那一时期,气候非常恶劣,许多人患了疾病。
有的手脚肿胀,有的心中憋闷。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
为了消除疾病,当时有人跳起一种舞,可以“利关节”,对疾病起到“舞以宣导之”的作用。
这些舞蹈动作,就是古代导引的发端。
从社会余暇时间的变化看体育的动向休闲体育:社会体育的组成部分。
指人们在闲暇时间以增进身心健康,丰富和创造生活情趣,完善自我为目的的身体锻活动。
体育的本质本质:指事物的内在根据,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
是构成事物各必要要素的内在联系,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并反映事物的深层特征。
本质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来表现的,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体育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运动,人和运动的关系即意识,是构成体育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体育将不复存在。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069e8f580216fc710afd38.png)
体育概论复习重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体育概论复习重点一、体育概念是什么答: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
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体育的广义概念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总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受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服务。
体育的狭义概念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体育功能是什么答;体育的功能分三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系统质功能。
1)自然质功能:人类在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等各种运动方式,可以看作是体育的最原始的形式。
这些运动方式对人类做产生的功效,就是体育的自然质功能。
2)结构质功能:人们在体育的自然物的基础上,改变其外部结构,使其赋予了新的功能,称之为结构质功能。
3)系统质功能:当一事物从自然质系统、结构质系统在进入社会系统时,这一事物就会又产生许多以前不具有的功能。
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 2)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 3)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 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 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体育的结构质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1)体育的经济功能 2)体育的政治功能★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经济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1)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 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怎样理解体育与政治的关系体育的政治功能有哪些方面的表现1)体育与政治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因为体育文化一旦置身与社会大系统之中,它就自然而然具有了政治功能。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903889b51e79b8968022672.png)
《体育概论》复习提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对我国体育教育理论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苏联学者是凯里舍夫。
2、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第2届代表大会上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3、“体育”一词最先在法国出现。
4、“体育”一词在早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
5、1923年,北洋政府正式把“体操课”改称为“体育课”。
6、1981年,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第一次分化出了体育概论、运动训练学、群众体育学、学校体育学四门学科。
7、体育概论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宏观性和普遍性。
2、概括性或抽象性。
3、综合性。
4、应用性。
5、创新性8、体育的属性有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娱乐性。
9、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是体育的本质。
10、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
11、体育手段是人们为了强身祛病、娱乐身心及提高技术水平而采取的各种内容和方法的总称。
12、身体姿势是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
13、身体姿势属于动作的空间特征。
14、动作力量属于动力学特征。
15、单位时间内某一动作的重复次数称为速率。
16、动作速率属于时间特征。
17、一个完整的身体动作,一般包括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结束姿势三部分。
18、轨迹的形式包括直线和曲线。
19、动作的构成要素有:身体姿势、动作的轨迹、动作的时间、动作的速度、动作的速率、动作的力量、动作的节奏。
20、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21、体育的功能有健身功能、娱乐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教育功能、社会情感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体育概论期末重点复习题
![体育概论期末重点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7fdaf02aeaad1f347933f1e.png)
体育概论期末重点复习题(共9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一、名词解释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竞技体育:是指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人体在体力、技艺、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潜力的基础上,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学校体育:是指以学生为对象,通过身体活动,增强学生体质,传授身体知识、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社会体育:是指一切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或组织为社会公民所开展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普及性体育活动。
终身体育: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体育产业:体育产业是指以向社会提供与体育有关的物质产品和劳动服务为收入来源的经营性的各种行业总和。
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以其自身的特点作用于人和社会所能产生的作用和效能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通过先天遗传和后天锻炼获得的在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能力、人体适应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家庭教育:是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以家庭居室及其周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根据家庭成员的需要与爱好选择体育活动内容和方法,利用自己的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达到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促进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发展。
社区体育:社区体育是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
《体育概论》复习题
![《体育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af880290c69ec3d5bb751c.png)
《体育概论》复习题一、概念:1、体育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体育本质:是指体育本身特有的不同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3、技术基础:是根据动力学、运动学、节奏性的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各种技术环节的总称。
4、技术细节:是动作技术的次要特征,也是比较灵活的部分,可因人而异。
5、运动节奏:指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大小、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时间间隔的长短合理交替的一种综合特征。
6、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揭示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7、体育过程: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运动实践、运动恢复相统一、相融合的过程。
8、体育文化:是在增进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包括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及规范体育活动的各种思想、制度、伦理道德、审美观念,还包括为达成目标的各种改革举措以及相应的成果。
9、体育体制: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项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二、填空:1、“体育”一词正式出现于(1762)年、(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1923)。
2、体育的属性有(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
3、目的的特点有(主观性)(预见性)(概括性);目标的特点有(具体性)(明晰性)(系统性)。
4、体育过程的特点有(实践性)(直观性)(多层次性);体育过程的要素有(体育人)(体育中介)(体育学习者)。
5、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指的是(生物学视角)(心理学视角)(社会学视角)。
6、文化的基本特征有(符号性)(社会群体性)(复合性)。
7、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有(人文性)(象征性)(艺术性)(多元性)(划一性)。
8、体育体制构成要素(机构)(职能)(制度)。
三、简答:1、体育的本质是什么?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2、体育有哪些功能?试举例说明体育的自然质功能—健身功能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二、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四、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一、体育的教育功能(一)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二)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三)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四)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体育的娱乐功能1、它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自愿、自发的)2、它是非日常性、非生产性、非功利性的活动3、它有一定的竞争性、对抗性和不确定性体育的系统质功能一、体育的经济功能(一)体育经济已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二)体育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三)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体育的政治功能(一)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二)表明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三)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3、现阶段,我国体育的目的、目标是什么?我国的体育目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
![《体育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5c8661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48.p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概论》复习题(高教版)一、名词解释1、体育: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P0222、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P0253、竞技运动: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P0264、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P0275、体育过程:是体育参与者运用器官来认识世界并进行运动实践的过程。
P0796、体育手段:是指为了达到体育目的而借助的载体、媒介及其各种活动形式和方法,是实现体育目的的系统行为和技术操作。
P1077、身体运动:是运动者为达到体育目的,按照人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和体育的法则、要求而进行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各种运动动作的总称。
P1078、体育运动技术(运动技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的体育目的而完成身体运动的合理有效的方法就是体育运动技术。
P1139、体育科学:是研究体育现象和解释体育规律的知识体系。
P13110、体育体制:是指国家组织管理体育的各种机构各种制度和准则的总和。
P18911、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活动对人和社会所能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P03212、身体姿势:是指身体和身体的各个部分在做动作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和位置,它属于动作的空间特征。
一个完整的身体运动过程,一般包括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
P110二、填空、判断、选择等1、体育学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的5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引进与移植阶段、探索与总结阶段、挫折与停顿阶段、发展与丰富阶段。
P0012、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本质属性是决定某一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属性。
P0132、1917年,毛泽东在其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体育的含义、体育的功效、体育在“三育”中的地位以及体育锻炼的方法等。
3、体育教学。
P0714. 学校体育应贯彻“终身体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
5、18世纪60年代,“体育”一词才在法国出现。
1762年,法国出版了教育家卢梭的名著《爱弥尔》,其中用“体育”这个词论述了对爱弥尔的身体教育过程。
P0166、目的的特点,目标的特点具体性、明晰性、系统性。
P060体育目的是体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体育活动的归宿。
它决定体育的方向,规定体育发展的进程,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P0647、决定体育功能的构成要素:他自身的本质属性和社会需要。
P0338、体育的本质功能有: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P035体育的延伸功能有: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P0449、根据体育工作的本身特征,可以将体育分为: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竞赛 4个部分。
10、体育过程的结构要素: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体育媒介。
P080体育参与者、体育指导者概念P0816、体育过程控制的原则:身心协调发展原则、同化优势原则、适量运动负荷原则。
P0887、体育过程的类型包括,按时间分:预先控制、现场控制、事后控制。
按主客体分:作自我控制、他人控制、事后控制。
P0928、体育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和体育媒介。
P093运动技能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粗略掌握动作技能阶段,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动作定性阶段。
P0959、一个完整的竞技运动过程包括:选材、教学、训练、竞赛、恢复和评价。
6个阶段的内容。
P09610、健身休闲过程的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个性化原则。
P10111、一个完整的身体运动过程包括:开始姿势、动作过程中的姿势和结束姿势。
P110按照身体运动的功能形式来分,可将身体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P10912、身体轨迹的形式包括:直线和曲线两种。
P111身体运动轨迹的方向:矢状面、额状面、水平面和上下、前后、左右。
身体运动轨迹的幅度:是指身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P11113、体育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包括:技术基础、技术环节、技术细节。
P11414、按照参与目的的不同,可以将体育运动项目分成5类,分别是:健身类体育运动项目、健美类体育运动项目、休闲娱乐类体育运动项目、挑战类(冒险类)体育运动项目、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
P11915、根据体育舞蹈联系的目的和形式,可以将体育舞蹈分为:社交舞、竞技性体育舞蹈、民族舞、集体舞。
P12316、新中国体育科学的发展过程:1、起步、探索阶段2、停滞阶段3、恢复与发展阶段。
P13717、体育科学的三维视角是指: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
18、体育文化包含: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物质文化P15919、奥林匹克文化的特征:人文性、象征性、艺术性、多元性、划一性P17120、1997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体育学被设置为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
21、体育过程的发展阶段经历的三个阶段:1、体育教学发展阶段2、体育教学与体育锻炼发展阶段3、体育教学、体育训练、恢复养护发展阶段。
P08422、跳远的“踏跳”,投掷的“最后用力”属于技术环节的技术关键。
P11423、以德国杨氏体操、瑞典林氏体操、英国户外运动这“三大基石”构建了西方现代体育体系。
24、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申办理念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P231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三、简答、论述1、我国的体育目的。
P065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三、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四、提高国民素质2、体育的健身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P035一、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二、调试和保持心理健康三、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四、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五、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3、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P072一、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向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三、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四、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五、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
P055一、社会发展水平二、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三、人的体育需求5、体育过程的控制方法。
P091一、选择符合运动目的的项目和方式二、在遵循同化作用优势原则时要注意控制的几个方面1.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2.足够的营养供给3.控制一定的体力消耗,避免过度疲劳,才能保持同化优势4.必要的休息是保证同化优势的重要条件三、运用运动负荷来调控体育过程6、竞技运动过程的特点。
P098一、目标的专一性二、内容的专一性三、负荷的超越性四、过程的个体性五、过程的连续性六、过程的适应性七、过程的综合性8、健身休闲过程的特点。
P1001.运动方式多样2.技术和体能要求不高3.可自由选择活动内容4.灵活参与5.心态愉悦9、身体运动的构成要素。
P1091.身体姿势2.身体运动轨迹3.身体运动时间4.身体运动速度5.身体运动频率6.身体运动力量7.身体运动节奏10、如何评定体育动作技术的准确性?P115(1)从技术上看运动技术动作是否符合技术的规格要求。
(2)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和效果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
(3)从形式上看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即看其是否准确地完成了规定动作的要求。
11、怎样综合评定体育动作技术的质量和效果?P115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除了从上述技术结构和各个要素分别进行定向或定量的分析评定之外,还可以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性评定,通常可以从体育运动技术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力量性、经济性和弹性等方面进行评定。
12、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
P116一、历史性和发展性二、国际性和民族性三、地域性13、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P161(1)注重伦理与道德(2)注重和谐与统一(3)注重实际稳定(4)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14、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
P163(1)强调以人为中心(2)与宗教的关系密切(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4)多元的文化价值观15、论述:请你从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分析体育的发展趋势。
P239-242.16、从举国体制的由来,谈谈如何评价举国体制?P213-21417、结合自己接受体育教育的经历,谈谈体育教育过程有哪些基本特点?P093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终因年轻人数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人口的健康状况也呈现出恶劣趋势。
人口学和社会学研究者在众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划中,也都认为改善个体的健康状况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有效的策略,并提出了“健康老龄化”。
因此体育在促进老年人健康中的作用将日益明显,体育有利于老年人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增进健康,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生命活动,有利于营造和睦的家庭生活,促进家庭和谐。
因此体育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老年体育方兴未艾。
举国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初国外报刊对中国体育体制的一种褒义的概括。
从其由来来看,举国体制是我国历史与现实的必然选择,举国体制推动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我国竞技体育取得辉煌战绩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举国体制很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限制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举国体制要想走向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的道路,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举国体制的提出整体是利大于弊的。
从我个人接受体育教育的经历来看,体育教育过程有四个基本特点,一、运动技能学习的特点。
体育教育包括三个阶段:一是粗略的掌握动作阶段,二是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三是动作定型阶段。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动作技能基本形成。
二、运动负荷变化与控制的特点。
教师在对于我们体育教学中是有所不同的体育训练的,教育过程中既要合理的运用生理负荷也要合理的控制生理负荷。
三、体育知识学习和运动认知的特点。
在教学中老师帮助我们协调和控制身体运动,熟练地操作器材,培养我们的时空感和空间感知的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运动认知能力。
四、体育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特点。
此外教师也非常注重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让我们在集体中接受教育,自觉的进行集体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