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合集下载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讲义(全集)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讲义(全集)第一章:引言本讲义旨在解决初中物理与高中物理之间的衔接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物理研究阶段。

通过本讲义,学生将能够理解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之间的连贯性,并且能够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建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初中物理回顾本章将概述初中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和概念。

学生将回顾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这些知识在高中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

2.1 力学回顾在这一小节中,学生将复力学的基本概念,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的作用等。

学生还将通过题进行实际应用。

2.2 热学回顾这一小节将回顾初中热学的主要概念,如温度、热传导、热膨胀等。

学生将通过实例了解这些概念在高中物理研究中的延伸应用。

2.3 光学回顾在这一小节中,学生将回顾光学的主要概念,如光线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学生将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

2.4 电学回顾本小节将回顾初中电学的基本概念,例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学生将通过电路图和题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第三章:初高中物理知识的延伸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研究一些初中物理知识在高中物理中的延伸应用。

重点将放在初中物理知识与高中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扩展。

3.1 力学延伸学生将研究初中力学知识在高中物理中的深入应用,如动量守恒、万有引力等。

3.2 热学延伸本小节将探讨初中热学知识的扩展,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来理解这些概念。

3.3 光学延伸在这一小节中,学生将研究初中光学知识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如光的干涉、衍射等。

学生将通过模拟实验来加深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3.4 电学延伸本小节将介绍初中电学知识在高中物理中的延伸应用,如电磁感应、电路分析等。

学生将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

第四章:高中物理研究建议本章将给出一些建议,帮助学生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学生将了解高中物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并得到研究方法指导。

4.1 研究重点在这一小节中,学生将了解高中物理研究的重点知识点,并学会分配时间和精力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初升高物理衔接教材讲义系列】第01讲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原卷版】-

【初升高物理衔接教材讲义系列】第01讲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一)【原卷版】-

一、学习目标:1.知道质点的概念,会判断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3.能够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4.掌握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二、学习要点:质点;参考系;时间间隔和时刻;路程和位移衔接点1 物体和质点【基础知识梳理】(1)质点的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没有大小、形状但有质量的点)(2)实物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3)质点是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理想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名师点睛:质点小结:①.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②.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近似,这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③.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④.一个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即使是同个物体,在研究的问题不同时,有的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而有的情况可能不可以看作质点.★名师点睛: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①.平动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一般研究物体的转动时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②.物体有转动,但物体的转动不是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时,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已变成了次要因素.③.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如研究火车过桥的时间时就不能把火车看作质点.【典例引路剖析】【例题1】研究物体运动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A. 等效替代 B. 理想实验 C. 控制变量 D. 理想化模型【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质点是指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物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属于理想模型.故选D.【例题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B. 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 宏观天体由于体积太大,都不能看成质点D.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答案】 D【解析】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引入这个概念简化了要研究的问题.故A错误;B、体积很小、质量很小的物体不一定可看成质点,如研究原子的转动时.故B错误;CD、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C错误;【变式训练】1、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B. 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 任何情况下地球都不可以看成质点D. 研究物体运动时, 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属于无关因素时, 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2、下列加点的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动车通过100m 站台所用的时间B. 研究绕地球运动卫星的周期C. 跳水比赛裁判给运动员打分D. 演员在表演精彩芭蕾舞3、下列哪种情况下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A. 分析原子核内核子间相互作用时的原子核B. 体积、质量很小的物体C. 运动员分析旋转球技术时的乒乓球D. 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衔接点2 参考系和坐标系【基础知识梳理】1、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选来作标准的参照物称为参考系.★名师点睛:对参考系的理解:(1)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考系的.(2)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3)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也可能一样.(4)选择参考系时,应使物体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方便.(5)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才有意义.2、坐标系(1)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2)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3)描述立体空间内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名师点睛:对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名师点睛:画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典例引路剖析】【例题1】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看到车外的房屋和树木向车后方退去,他选择的参考系是()A. 他乘坐的火车 B. 迎面驶来的火车C. 路旁的房屋D. 路旁的树木【答案】 A【解析】路旁的房屋和树是被研究的物体,路旁的房屋和树飞速向后退去,房屋和树是运动的,火车【例题2】古代文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不乏有描述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词所描绘的情景中,包含以流水为参考系的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C. 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D.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答案】 C【变式训练】1、国庆长假期间,马健和同学乘火车旅行,他乘坐的火车在某火车站停靠时,另一列货车正好也停靠在车站,马健正好奇地看着货车时,发现自己乘坐的火车在“后退”。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全)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程(全)

1)、三边关系(勾股定理):
2)、锐角间的关系:∠ +∠ = 90°
3)、边角间的关系:sinA =
; sinB =
;cosA =
; cosB=

tanA =
; tanB =
二、正余弦定律
;cotA =
;cotB =
制表示 1.弧度制——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制
五、 角 的 弧 度
4
在一个圆中,圆心角的弧度值等于圆弧的长度除以圆的半径。所以,当圆弧的长度等于圆的半径长
学好物理,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俗话说:“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自身。”这个“修行”的功夫要下在“独立思考”上。独立思考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会提问的学 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但也不能一遇到问题就问,要先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不能解答,其关键的那一步没有想 通再去问老师。 3、做好实验,做好练习
勤奋得法 学物理 物理学难学 肯下功夫难化易 论方法 方法论易论 付诸实践易中难 1、认真阅读教材,在预习和复习中学会自学
有意识地注重三个方向的思考: (1)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有什么用?反映什么问题? (2)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表达式怎样写? (3)是矢量,还是标量?方向如何? 2、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这说明高中物理比初中物理内容加深加宽,由定性分析变为更多的定量分析,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同学 们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 (3)热学: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 (4)光学: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性。 (5)原子物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 (三)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的主要梯度: 1.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从标量到矢量的阶梯会使我们对物理量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初中我们只会代数 运算,仅能从数值上判断一个量的变化情况.现在要求用矢量的运算法则,即要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运算,判断矢 量的变化时也不能只看数值上的变化,还要看方向是否变化。 2、速度的概念,初中定义速度为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方向。而高中定义为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既有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

初高中物理衔接教材

初升高物理衔接班 讲义一. .教学目的 1. 总结归纳初中电学基本知识 2. 对题目的基本类型进行总结归类电现象二. 教学内容 (一)静电部分1. 静电现象 (1)带电 ① 梳子带电:干燥的天气下,梳过头发的梳子会吸引头发,这是因为梳子经摩擦带了电; ② 衣服带电:春秋季节,干燥天气下,化纤衣服容易吸尘土,主要是因为衣服经摩擦带了电的缘故; ③ 塑料捆扎绳带电:把塑料捆扎绳向下捋几次,捋的次数越多,绳子越松散,主要是因为绳子在摩擦时带了同种电荷,绳子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分开。

(2)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相互抵消的现象叫中和现象;中和现象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如雷电、我们晚上在脱毛衣时看到的电火花等。

2. 电荷的种类 我们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以及与它有相同性质的电荷叫正电荷,我们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以及与它有相同性质的电荷叫负电荷。

3.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吸引法:准备一些纸屑或轻小物体,如果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物体就带了电。

这种方法较麻烦。

(2)用验电器检验: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专门仪器:它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它包括金属球、金属杆、金属铂片,带电体与金属球接触后,金属铂片就会因带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证 明物体带了电。

5. 摩擦起电的实质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不同,摩擦起电过程中,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要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要失去电子带上正电荷,也就是说: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荷由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 一物体上,使正负电荷分开。

6.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电都是摩擦起电现象。

(2)接触带电:与带电物体相接触使物体带电叫接触带电;验电器金属球和带电的玻璃棒或带电的橡胶棒接触后带上电荷就属于接触带电。

初高中物理衔接讲义

初高中物理衔接讲义

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6 单元自测7 拓展提高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5 自由落体运动………………………………………………………………………6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7单元自测8 拓展提高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6单元自测7 拓展提高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8单元自测9 拓展提高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

初高中衔接物理讲义

初高中衔接物理讲义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相对性和静止的绝对性: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大到天体,小到分子、原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二、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思考:质点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吗?2、物体视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视为质点.3、理解:物体是否可视作为质点,必须扣住物体视作为质点的条件,主要看二个方面:一是弄清楚要研究什么问题;二是看物体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对要研究的问题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可以忽略时就可以视为质点,否则就不能视为质点。

思考:①是不是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②是否转动的物体一定不可以视为质点?③质点和几何点有区别吗?4、典型例题:例1、下列物体或人可看成质点的是( )A.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B.奥运会冠军王军霞在万米长跑中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时D.我国科学家考察船去南极途中跟踪训练:1、下列情况物体不能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绕地球飞行时航天飞机的轨道(航天飞机能否看成质点)B、研究飞行中的直升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计算从北京开往汕头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计算火车通过路口所用的时间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体积小就可以视为质点B.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可把物体当作质点C.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D.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是一样的三、参考系1、定义: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所选另一个做参考的物体,称参考系。

2、理解:①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②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③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时,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④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择同一参考系。

物理 初高中衔接班第一讲

物理 初高中衔接班第一讲

第一讲初高中衔接第一讲一.高中物理概述从形象到抽象, 从一维到二维(甚至三维), 从单一到综合,高一力学部分:1、基本概念:力、合力、分力、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三种常见类型的力、力的三要素、时间、时刻、位移、路程、速度、速率、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共点力平衡(平衡条件)、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向心加速度、向心力、功、功率、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受迫振动、共振、机械波、振幅、波长、波速2、基本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12个方程);三力共点平衡的特点;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行星、人造地球卫星、万有引力完全充当向心力、近地极地同步三颗特殊卫星、变轨问题);功能基本关系(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重力、分子力、电场力、引力做功的特点);功能原理(非重力做功与物体机械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守恒条件、方程、应用步骤);二.高中需要的数学知识1.一般列方程解方程的方法2.一般的一次,二次函数图像3.三角函数问题4.作图基础(受力分析,运动草图,轨迹图及各种图像)5.求最值(高三用的多)三.运动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没有大小、形状但有质量的点)(2)实物简化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3)质点是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不存在(理想模型: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例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 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 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不略不计,就可以看成质点D. 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例2、在下列物体的运动中,可视作质点的物体有( )A.从北京开往广州的一列火车B. 研究转动的汽车轮胎C. 研究绕地球运动时的航天飞机D. 表演精彩芭蕾舞的演员E. 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F. 在斜下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箱子对应训练: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B.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为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将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被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可被视为质点知识点2、参考系:(1)定义: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3)选择的原则: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例1、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 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 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 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但比甲、乙都慢课堂训练题:1、云的夜晚,抬头望月,觉得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时选取的参考系是()A. 月亮B. 云C. 地面D. 星星2、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参考系必须选择静止不动的物体B.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联系在一起的C.在空中运动的物体不能作为参考系D.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10份】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

【10份】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

【10份】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初升高物理衔接班第1讲——初中力学综合(2课时)一.教学目的:解答力学综合题的方法二.教学内容:(一)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就是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作为标准来衡量、辨析试题所给条件的作用和相互联系,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1]一个1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3s内移动了15m。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是2N,求:(1)拉力的功率;(2)上述条件下,物体匀速运动了10s,拉力做的功是多少?分析:由于物体是水平方向做运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根据做功的条件必须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而本题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尽管作用在物体上,但不做功。

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时间(1s)内物体所做的功。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方向始终保持不变,且物体此时应受平衡力的作用,因此水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则拉力大小可知。

最后利用相关公式去求得结果。

解:(1)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2)答:(1)拉力的功率为10W;(2)匀速移动10s时拉力做的功100J。

(二)假设法就是对物理现象、物理条件、物理过程或物理结果事先作出假设,一般假设为理想状态或特殊情况,然后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作出推理、分析、演算直至得出结论。

[例2]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为,则kg/m3,kg/m3。

分析:判断A、B两球在水中静止时的浮沉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妨把两球可能出现的浮沉情况都进行假设,进行计算并与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比较,再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A、B两球质量相等,则:假设两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为:显然假设不成立。

再假设两球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该假设也与题意不符。

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含答案

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含答案

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含答案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公式为 \( F = ma \)。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运动学1.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

2.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

3. 公式:- 匀速直线运动:\( s = vt \)- 匀加速直线运动:\( s = ut + \frac{1}{2}at^2 \),其中\( u \) 是初速度,\( a \) 是加速度。

三、能量守恒定律1. 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2. 动能:\( KE = \frac{1}{2}mv^2 \)3. 势能:重力势能 \( PE = mgh \),其中 \( h \) 是高度。

四、习题1. 题目一: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 \( a = 2 \,\text{m/s}^2 \) 运动了 \( t = 4 \, \text{s} \),求物体的位移。

- 答案:根据公式 \( s = ut + \frac{1}{2}at^2 \),由于初速度 \( u = 0 \),所以 \( s = \frac{1}{2} \times 2 \times 4^2 = 16 \, \text{m} \)。

2. 题目二:一个物体从高度 \( h = 10 \, \text{m} \) 处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求物体落地时的速度。

- 答案:使用公式 \( v^2 = u^2 + 2as \),由于 \( u = 0 \)(初速度为零),\( a = g = 9.8 \, \text{m/s}^2 \)(重力加速度),\( s = h = 10 \, \text{m} \),解得 \( v = \sqrt{2\times 9.8 \times 10} = 14.14 \, \text{m/s} \)。

2022年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07 自由落体运动(教师版含解析)

2022年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07 自由落体运动(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7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只有在没有空气的空间里才能发生).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匀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用g 表示.在地球两极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大,赤道附近自由落体加速度最小.[注意]: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不同轻重的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 竖直上抛运动: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作用..). [注意]:①运动到最高点v = 0,a = -g(取竖直向下方向为正方向)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 max =v 0 2 /2g ,所需时间t =v 0/g .③质点在通过同一高度位置时,上升速度与下落速度大小相等;物体在通过一段高度过程中,上升时间与下落时间相等(t =2v 0/g ).一、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2)特点:自由落体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3)重力加速度同一地点,一切物体的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重力加速度,用g 表示地球上不同的纬度、高度g 值不同。

(纬度越大,g 越大;高度越高,g 越小。

)其方向为竖直向下。

通常的计算,g 值取9.8m/s 2,粗略计算:g=10m/s 2(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以用以下四个公式来概括知识精讲■2、以下几个比例式对自由落体运动也成立①物体在1T末、2T末、3T末……nT末的速度之比为v1:v2:v3:……:v n=1:2:3:……:n②物体在1T内、2T内、3T内……nT内的位移之比为h1:h2:h3:……:h n=1:4:9:……:n2③物体在第1T内、第2T内、第3T内……第nT内的位移之比为H1:H2:H3:……:H n =1:3:5……(2n-1)④通过相邻的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t2:t3:……:t n=1:():():……:()课程要求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3.初步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典例剖析[典例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直线运动B.在同一地点,轻重不同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物体的质量越大,下落时加速度就越大D.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物体在该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 m/s答案BD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无关,同一地点加速度相同,B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忽略空气阻力的运动,无论质量是大是小,下落时加速度都是g,故C错误.加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物体在该处自由下落的过程中,每秒速度都增加9.8 m/s2,故D正确.[典例2]1971年7月26号发射的阿波罗-15号飞船首次把一辆月球车送上月球,美国宇船员斯特做了一个落体实验: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月球上是真空)( )A .羽毛先落地,铁锤后落地B .铁锤先落地,羽毛后落地C .铁锤和羽毛运动的加速度都等于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D .铁锤和羽毛同时落地,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但不等于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答案 D解析 在月球上的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羽毛和铁锤,由于没有阻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但不等于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g ,根据h =12g ′t 2知运动时间相等,则同时落地,故A 、B 、C 错误,D 正确.[典例3]从离地面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 =10m/s 2,求小球:(1)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解析 由x =500m 和自由落体加速度,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所用时间,根据运动时间,可算出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 -1) s 下落位移之差.(1)由x =12gt 2,得落地所用时间: t =2x g =2×50010s =10s (2)第1s 内的位移:x 1=12gt 21=12×10×12m =5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 内的位移为x 9=12gt 29=12×10×92m =405m 所以最后1s 内的位移为Δx =x -x 9=500m -405m =95m.答案 (1)10s (2)5m 95m[典例4]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为h 处自由下落,开始的h 3用时为t ,则( ) A .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3tB .物体落地所用的时间为3tC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6gtD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3gt答案 A解析 由h 3=12gt 2则h =12gt ′2得t ′=3t . 落地速度v =gt ′=3gt .[典例5]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 2时,离地的高度为( ) A.H 2 B.H 4 C.3H 4 D.3H 2答案 C解析 解法一 根据h =12gt 2,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下落t 2时,下落高度为H 4,离地高度为3H 4. 解法二 把下落的时间平均分成两段,则这两段内的位移之比是1∶3,所以当物体下落t 2时,离地高度h =31+3H =34H . [典例6]气球以5 m/s 的速度从地面匀速上升,上升过程中从气球上掉落一个小物体,该物体离开气球后经2 s 着地.小物体离开气球后,气球以1 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空气对小物体的阻力不计,g 取10 m/s 2.试求:(1)小物体离开气球时,气球的高度;(2)小物体着地时的速度大小;(3)小物体着地时,气球的高度.【答案】 (1)10 m (2)15 m/s (3)22 m[典例7] (多选)某人在高层楼房的阳台外侧以30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石块,石块运动到离抛出点25 m 处所经历的时间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 )A .1 sB .3 sC .5 sD .(3+14)s【答案】ACD一、单选题(共0分)1.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210m/s g ),已知落地时的速度为30m/s ,则该物体下落的时间是( ) A .1sB .2sC .3sD .4s【答案】C 对点精练【解析】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v gt = 可得,该物体下落的时间为230m/s =3s 10m/s v t g == 故选C 。

初升高衔物理接课讲义(第二讲)

初升高衔物理接课讲义(第二讲)

汉尼拔教育分享原创初升高衔接课讲义第二讲机械运动教学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并能准确判断某物体能否视为质点2、理解参考系的概念、能灵活选定参考系并熟练地用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和位置的变化3、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学习内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体和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其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成是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物体模型称为“质点”。

1.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理想化模型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同时考虑这诸多因素,那就无法使用数学知识达到定量研究的目的。

物理学及其他许多学科,都是把非本质的次要因素找出来,加以剔除,而把本质的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突出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抽象,把十分复杂的问题归结为比较简单的问题进行研究,这就是物理学研究中的理想化方法。

用这种方法建立起来的为代替研究对象而想象出的模型就叫做理想化模型,如“质点”就是一个典型的理想化模型。

研究问题时用质点代替物体,可不考虑物体上各点之间运动状态的差别。

★注意: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可看成质点的物体往往并不很小,因此不能把它和微观粒子如电子等混同起来。

2.质点是只有质量而无大小和形状的点;质点占有位置但不占有空间。

3.物体能简化为质点的条件: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平动,就是物体上任意一点的运动与整体的运动有相同特点的运动,如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的运动。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如汽车在运行时,虽然车轮转动,若我们关心的是车辆整体的运动快慢,故汽车可看成质点。

③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不论物体大小如何,都可将其视为质点。

【典型例题】在研究下列运动时,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的是()A.在空中做翻转运动的体操运动员B.自行车车轮的旋转C.一架波音747客机从南京到上海飞行的时间D.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答案】C【活学活用】在下面研究的对象中可以被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张继科打出的弧旋乒乓球B.研究火车通过某路标的时间C.研究跳水比赛中吴敏霞的优美动作D.研究火车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平均速度※知识点二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被选来做参考..的其他物体称为“参考系”。

初升高物理衔接第--一--讲

初升高物理衔接第--一--讲

初升高物理衔接第--一--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直线运动基本概念●例1下列情况中的运动物体,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的是()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C.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D.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的木箱★拓展变式练习1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小孩沿滑梯下滑。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手榴弹被抛出后的运动轨迹。

D.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2.下列各种情况中,可以所研究对象(加点者)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从桥上通过的一列队伍。

.....C.研究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的木箱。

...D.汽车后轮..,在研究牵引力来源的时候。

3、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离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4、下列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A、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B、远洋航行中的巨轮C 、运行中的人造卫星D 、转动着的砂轮【我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金牌考点2 时刻与时间1.时刻:指某一瞬时。

2.时间间隔:两时刻的间隔。

●例2下列说法中指的是时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指的是时刻的有________________。

A . 第5秒内 B.第3秒初 C.前2秒内 D.3秒末 E.最后一秒内F.第三个2秒G.第五个1秒的时间中点。

H.第3秒 第1秒是指0时刻到第1秒末这一段时间间隔,所以0时刻又叫做第一秒初;同理第一秒末又叫做第二秒初;第二秒末又叫做第三秒初。

前3s 是指0时刻到第三秒末这段时间间隔;第3s 是指第二秒末到第三秒末,只有1s 的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述一下)t/h67 8 9 10早下下…… 30min40min时刻时间间隔★拓展变式练习21、下面这段话中哪些是时间哪些是时刻:由于天气不好,今天下午3:30放假,请大家注意路上安全。

初中~高中衔接班物理讲义

初中~高中衔接班物理讲义

初中~高中衔接班物理教材前言【目的】高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能不能很好的度过这一阶段,能不能在这个阶段取得大的进步和收获,是关系每位同学今后人生走向的一个大问题.而高中阶段从课程的设置、课程的难度、内容的深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等各方面比初中都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许多初中毕业生在升入高中后,变得不适应,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失去动力.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适应高中生活,迈好进入高中的第一步,特此编写了衔接班的教材,以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一个好的大的帮助.【内容】高中物理主要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几大部分,其中力学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其中的一些分析问题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一些思路在高中是贯穿始终的;其次是电磁学,这是高中物理的另一大部分内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教材主要讲解一些高中常用的解题思想、思维方法、推理过程等基础性的知识,为同学们更好的学习高中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一部分力学力学中的主要内容:静力学、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动力学等.力学中的主要方法:受力分析、图解法、正交分解法等第一节力一、力的概念1.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1)力的大小用测力计(弹簧秤)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2)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要把一个力完全表达出来,既要说明它的大小,又要说明它的方向.(3)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同位置,即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效果一般不同.3.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示出来的方法.4.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的方法.5.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6.力的分类:(1)按力的性质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2)按力的作用效果分类: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二、难点辨析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吗?我们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物体A对物体B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必然受到B 对A的作用力.对于A对B施加的作用力来说,A是施力物体,B是受力物体,而对B施加于A的作用力来说,B是施力物体,A是受力物体,因此说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三、例题讲解如图所示,静止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为6N,试画出压力的图示,说明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解析:画力的图示时,要按以下步骤进行:(1)选标度;(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长短按标度和力的大小来画,线段标上刻度;(3)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压力的施力物体是木块,受力物体是桌子.画力的示意图时,只需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对线的长短没有严格要求.四、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铁间有作用力,说明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B.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D.力可以用天平测量2.下述各力中,根据力的性质命名的是A.重力B.拉力C.阻力D.摩擦力3.如图所示甲中木箱的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试作出甲、乙两图中所给力的图示,并作出丙图中电灯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4.下列四组力中,完全按照性质命名的是哪一组A.万有引力、动力、压力B.重力、弹力、摩擦力C.拉力、压力、支持力D.弹力、阻力、拉力5.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这两个力才相等B.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时,由于这两个力所产生的效果相互抵消,所以对物体不产生任何效果C.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对物体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D.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而将其作用点移动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能发生改变第二节 重力一、重力的概念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也叫重量.地球上的一切物体,不管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因此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的大小:用弹簧秤测量.mg G =,kg N g /8.9=.(1)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对竖直悬绳的拉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但拉力不是重力.(2)在静止的情况下,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但压力也不是重力.(3)称量原理:利用二力平衡来称量物体的重力.3.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4.重心: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位置只与物体的几何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2)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例如质量分布均匀的直角拐尺,质量分布均匀的圆形铁环.(3)对于厚度很小的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求出.二、例题讲解把一条盘在地上,长为L 的质量分布均匀的软绳向上提起,当绳刚好拉直时,它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把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均质薄板ABCD (如图)绕C 点翻到对角线AC 处于竖直位置时,其重心升高了 .解析:当软绳在地面上时,重心高度为零,当绳刚好拉直时,重心在离地面高为2L 处;当薄板没有翻转时,重心高为2L,当薄板绕C 点翻到对角线AC 处于竖直位置时,重心高为L 22.所以,答案为:2L , L 212-三、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重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天平来测量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用弹簧秤竖直悬挂一个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B.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的重力大小C.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弹簧秤D.小球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B.空中飞行的子弹受重力作用C.重力就是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D.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4.试画出图中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5.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为 ;一个60kg 的人,其重力为 ;如果这个人在6gg ='的月球上,它的重力变为 .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或天平直接测出B.物体对悬线的拉力或对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C.物体对竖直悬线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D.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 7.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重心是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C.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但有规则形状的均匀物体的重心就一定在物体上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其几何中心重合第三节弹力一、基本概念1.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1)弹性形变: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今后一般的形变都是指弹性形变.(2)物体的弹性形变按其形状变化情况可分为拉伸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及扭转形变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所以它们都是弹力.3.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之间必须相互接触(2)物体要发生形变4.弹力的方向:总体来说,弹力的方向总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总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1)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2)绳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3)平面产生的弹力(压力或支持力)垂直于平面,曲面产生的弹力垂直于曲面该处的切平面,一个点产生的弹力垂直于跟它接触的平面(或曲面的切平面).5.弹力的大小:(1)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2)根据二力平衡求弹力的大小二、难点辨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发生形变时,则在接触处产生弹力;如果仅仅是接触而不发生形变,则没有弹力产生,那么如何判断是否发生形变呢?(1)利用假设法判断:要判断物体在某一接触处是否受到弹力的作用,可假设在该处将与物体接触的另一物体去掉,看物体是否在该位置保持原来的状态,从而判断物体在该处是否受到弹力的作用.例如如图所示,一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AC上,并和AB光滑面接触,球静止,试分析球所受的弹力.(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例题同上题.三、例题讲解例1.在图中画出均匀木杆受到的重力和弹力.例2画出图中A球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或压力.例3在图中画出A点受到的弹力四、针对练习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C.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产生弹力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可能产生弹力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推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如图所示,细绳竖直拉紧,小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并处于静止状态,则小球受到的力是A.重力、绳的拉力B.重力、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C.重力、斜面的弹力D.绳的拉力、斜面的弹力4.画出图中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画出结点O受到的弹力,各接触面均光滑.5.在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问(1)甲图中的物体A、B之间是否有弹力作用?(2)乙图中的物体C受到几个弹力作用?(3)丙图中的悬线是竖直的,小球D与地面之间是否有弹力作用?6.用两段绳子将物体A、B挂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物体A受到几个力作用?各是什么物体对它作用?各是哪种性质的力?各力的方向是怎样的?画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7.如图所示,物体的重力均为10N,加在物体上的力F均为6N,那么,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分别是第四节 摩擦力一、基本概念(一)滑动摩擦力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存在弹力;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且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定律(1)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2)公式:N F F μ=,μ为动摩擦因数,取决于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3)计算动摩擦因数可运用NF F=μ.动摩擦因数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与公式中的摩擦力F 及压力N F 无关,不能说成μ与F 成正比,与N F 成反比.(二)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的另一个物体对它的阻碍作用,叫做静摩擦力.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接触面粗糙;(2)两物体相互接触且存在弹力; (3)两物体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趋势.3.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4.静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大小要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利用二力平衡求解.5.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当外力增大到使物体处于将动未动的状态时,达到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m F .注意: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在0<F ≤m F 的范围内变化.静摩擦力与压力并不成正比,最大静摩擦力才与正压力成正比.计算静摩擦力大小时,切记不能用N F F μ=.二、难点辨析1.静摩擦力产生在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但并非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例如: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A 上施加一水平拉力,使A 、B 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试分析A 、B 受到的力.解析:由题意知,A 相对B 有向右滑动的趋势,故它受到向左的静摩擦力,而B 相对于A 有向左滑动的趋势,故B 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从该例可看出,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2.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沿着两物体接触面的切线,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又难以判断,这样在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问题时,可有以下方法:(1)用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我们可以假设接触面是光滑的,判断物体将会向哪滑动,从而确定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进而判断出静摩擦力的方向.例如:如图所示,物体A 静止在斜面B 上,试判断A 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利用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结合二力平衡等条件解答.例如: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一起,在A 上施加一水平拉力,使A 、B 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试分析A 、B 受到的力.三、例题讲解例1.重为400N 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0.25,如果分别用70N 和150N 的,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多少?(设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解析:最大静摩擦力N G F F N m 100===μμ,要推动木箱,推力必须大于或等于100N.当推力为70N 时,推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木箱不动,其受到的是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条件知:摩擦力和推力大小相等,即摩擦力大小为70N.当用150N 的水平力推木箱时,推力大于最大静摩擦力,木箱与地面发生相对滑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所以大小为N G F f N 100===μμ.小结:(1)计算摩擦力时应首先判断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若是静摩擦力不能用N F F μ=来计算.(2)在没有告诉最大静摩擦力的情况下,常利用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近似相等来分析问题.例2.在图中,一木块随斜面一起匀速向左运动,二者保持相对静止,试画出木块的受力示意图,并比较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是否在同一直线上.解析: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都是平衡状态,受力情况是完全一样的.由木块相对于斜面静止可知:木块受到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 具体受力如图 小结:(1)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可以当作物体静止时来分析(2)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例 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1)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2)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3)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4)汽车刹车,木箱在汽车上向前滑动时(5)汽车在匀速过程中突然加速,木箱在汽车上滑动时解析:(1)向前的摩擦力;(2)向后的摩擦力;(3)不受摩擦力;(4)向后的滑动摩擦力;(5)向前的滑动摩擦力小结:(1)假设法是判断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的有效方法(2)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即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3)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4)静摩擦力不仅仅存在于两静止的物体之间,两运动的物体间也可以存在静摩擦力.四、针对练习1.关于滑动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C.滑动摩擦力不可能是动力D.滑动摩擦力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2.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3.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4.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之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一定与弹力的方向垂直B.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C.摩擦力的大小正比于弹力的大小D.弹力是动力,摩擦力是阻力5.在图中,质量为20kg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水平向左、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摩擦力为(kg)10g/NA.10N,向右B.10N,向左C.20N,向右D.20N,向左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为水平,则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A.3个B.4个C.5个D.6个7.如图所示,在皮带传动中,Ⅰ轮为主动轮,沿逆时针转动.那么皮带上的A点和Ⅱ轮边缘上的B点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A.A点受摩擦力沿A点切线向右B.A点受摩擦力沿A点切线向左C.B点受摩擦力沿B点切线向右D.B点受摩擦力沿B点切线向左8.试画出图中各静止物体A 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第五节 力的合成一、基本概念1.合力、分力、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注意:(1)力的合成实际上就是找一个力去代替几个已知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2)合力和分力在作用效果上是等效的,它们之间可以等效替代.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则这几个力就叫做共点力.3.矢量、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量叫矢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合成时按代数方法求和.二、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2.同一直线上的多个力的合成:首先规定一个正方向,然后和正方向相同的力取正值,方向相反的取负值,将这些力相加,求出代数和即可.代数和是正值,说明合力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代数和是负值,说明合力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例如:在物体A 上作用有四个力1F 、2F 、3F 、4F ,大小分别为2N 、4N 、5N 、9N,方向如图所示,试求出四个力的合力合F .解析:方法一)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四个力可分别表示为N F 21=、N F 42=、N F 53-=、N F 94-=,则它们的合力N F F F F F 8)9()5(424321-=-+-++=+++=合,负号表示合力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方向水平向左.方法二)规定向左为正方向,则四个力可分别表示为N F 21-=、N F 42-=、N F 53=、N F 94=,则它们的合力N F F F F F 895)4(24321=++-+-=+++=合,正值表示合力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方向水平向左.三、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1.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注意: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所有的矢量在合成时都必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方法:(1)作图法:选取统一的标度,严格作出力的图示及平行四边形,用统一的标度去度量作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求出合力的大小,再量出对角线与某一分力的夹角,求出合力的方向.(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对角线,即为合力.力的合成的几种特殊情况:①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的合成,如图(1)所示,2221F F F +=,合力F 与分力1F 的夹角12F F tg =θ.②夹角为θ、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如图(2)所示,作出的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利用其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特点可得直角三角形,则可求得合力2cos 2θF F =',合力与每一个分力的夹角为θ/2. ③夹角为 120的两个等大的力的合成,如图(3)所示,实际是②的特殊情况:F F F =='2120cos 2,即合力大小等于分力. 注意:以上三种特殊的合成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应熟练掌握.3.合力与两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力1F 和2F 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改变1F 与2F 方向之间的夹角θ,当θ角减小时,其合力F 逐渐增大,当 0=θ时,合力最大21F F F +=,方向与1F 和2F 方向相同;当θ角增大时,其合力逐渐减小,当 180=θ时,合力最小21F F F -=,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即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21F F -≤F ≤21F F +.四、例题讲解例1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互相垂直的两个力1F 、2F 的作用,若两个力大小分别为N 35、5N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如图,由勾股定理得N N F F F 105)35(222221=+=+= 合力的方向与1F 的夹角θ为3335512===F F tg θ,所以 30=θ例2.如图所示物体受到大小相等的两个拉力作用,每个拉力均为200N ,两力之间的夹角为 60,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平行四边形,通过解其中的直角三角形求合力N N F F 346320030cos 21=== ,合力与1F 、2F 的夹角均为 30.小结:(1)求矢量时要注意不仅要求出其大小,还要求出其方向,其方向通常用它与已知矢量的夹角表示.(2)要学好物理,除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外,还要注意提高自己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五、针对练习1.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共点力,其合力的A.大小和方向都确定B.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C.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D.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N F N F 9,1521==,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A.9NB.25NC.6ND.21N3.有两个大小恒定的力,作用在一点上,当两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当两力相互垂直时,其合力大小为 A.22B A + B.222B A + C.B A + D.2B A + 4.某物体受三个力的作用,其中N F N F N F 8,5,4321===,则该物体受到的合力的最大值是 ,最小值是 .。

2022年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01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2022年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01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

专题01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寄语高一新生有一句话道出了各科的特点:“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习题做不完”,许多学生反映物理难学,最普遍的现象是老师讲的听得懂,而自己独立作业时却不知从何处入手。

其实,物理难不难在于你对该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

一、学会对物理概念的反复琢磨。

能不能学好物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对物理概念能否理解得透彻,物理概念因其抽象性,总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比如“能量”、“惯性”等等这些概念,单靠老师的“言传”并不能传神地表达出概念的真谛所在,而只有自己做到了“意会”才能真正领略出它的全部内涵,这种“意会”的感觉就只有靠我们对概念的反复分析、琢磨以及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才能体会得到。

二、学会对物理情景的详细分析和画图。

高中物理所研究的大多是实际生活、生产实践过程的理想化模型,要学会从题目的文字描述中想象出实际情景,并学会将情景用图描绘出来。

物理中要求学生会画物理情景图(轨迹示意图)、受力示意图、两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最后要求会把图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关系式)而绝对不能死记套用公式。

三、学会对物理实验的层层剖析,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无论什么样的实验,无外乎都有这么几部分组成: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但我们的关键不是仅会做这些实验,而要从中学会探究的方法,会由现象提出猜想,按猜想设计实验再检验并修正猜想。

这不仅是学习物理的知识,关键是知道知识的来源,更便于掌握。

四、学会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并做好错题集学习的过程就是先把书由薄变厚,再由厚变薄的过程。

要将知识点细化,学透。

学会了对类似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那么繁杂的物理内容便化成了简单几个部分,学起来自然就会轻轻松松、游刃有余。

学好物理还要求做一定的习题,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不是搞题海战役,要学会总结,做好自己的错题集,让习题越做越少。

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附练习)(聂启云编)

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附练习)(聂启云编)

目录第一讲:学法指导、描述运动的概念(一)-------------------------02 第二讲:描述运动的物理量速度与加速度---------------------------10 第三讲:x-t、v-t图像在物理中的运用-----------------------------14 第四讲:匀变速直线运动-------------------------------------------17 第五讲: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21 第六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4 第七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应用-----------------------------26 直线运动测试-------------------------------------------------------29 第八讲:几种常见的力---------------------------------------------33 第九讲:力的合成与分解--------------------------------------------41 第十讲:正交分解法与物体的平衡---------------------------------45 第十一讲:牛顿第一、三定律----------------------------------------54 第十二讲: 牛顿第二定律、国际单位制------------------------------59 第十三讲: 牛顿一、二、三定律的运用------------------------------63 第十四讲:必修一的两个重要实验------------------------------------69 必修一综合测试-----------------------------------------------------79第一讲:学法指导、描述运动的概念(一)一、学法指导对于高一学生,开始学高中物理时,感觉同初中物理大不一样,好象高中物理同初中物理间有一道鸿沟。

初升高—物理衔接教材(共九讲43页)

初升高—物理衔接教材(共九讲43页)

第一讲运动学基本概念(一)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质点1.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对物体的简化.它忽略了物体的和等次要因素,而突出了物体具有这个主要因素.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填“存在”或“不存在”).2.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例1分析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雄鹰在空中的飞行速度B.研究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的动作C.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的滑行时间D.研究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的旋转情况(二)参考系1.同一个运动物体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的结果常常是的.2.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如果题目不做特殊说明,都是选为参考系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的.例2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三)坐标系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上包括、和单位长度.2.研究质点的直线运动时,一般建立一维,坐标轴上的一个坐标对应质点的一个.例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列表如下:(1)请在如图1所示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图1(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四)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1)时刻只能显示某一,好比一张照片,时间间隔展示活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相.(2)时刻体现在时间轴上为某一个;时间间隔体现在时间轴上为.①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n称内指的是,在数值上都等于1 s.②最初2 s内,最后2 s内……最初n s内都是指.③第1 s末(或第2 s初),第2 s末(或第3 s初)……都是指,如图1所示.图1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联系:时间间隔Δt=.例4如图2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五)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例5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高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才开始下落.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路程为________.(六)矢量和标量1.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路程、温度、功、能量等,其运算遵从算术运算法则.2.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等,其运算法则不同于标量.3.矢量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高中—物理衔接第一讲运动学基本概念(一)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质点1.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对物体的简化.它忽略了物体的和等次要因素,而突出了物体具有这个主要因素.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填“存在”或“不存在”).2.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例1分析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雄鹰在空中的飞行速度B.研究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的动作C.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的滑行时间D.研究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的旋转情况(二)参考系1.同一个运动物体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的结果常常是的.2.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如果题目不做特殊说明,都是选为参考系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的.例2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三)坐标系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上包括、和单位长度.2.研究质点的直线运动时,一般建立一维,坐标轴上的一个坐标对应质点的一个.例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列表如下:(1)请在如图1所示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图1(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四)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1)时刻只能显示某一,好比一张照片,时间间隔展示活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相.(2)时刻体现在时间轴上为某一个;时间间隔体现在时间轴上为.①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n称内指的是,在数值上都等于1 s.②最初2 s内,最后2 s内……最初n s内都是指.③第1 s末(或第2 s初),第2 s末(或第3 s初)……都是指,如图1所示.图1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联系:时间间隔Δt=.例4如图2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五)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例5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高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才开始下落.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路程为________.(六)矢量和标量1.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路程、温度、功、能量等,其运算遵从算术运算法则.2.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等,其运算法则不同于标量.3.矢量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表示矢量的大小,表示矢量的方向.例6下列关于位移(矢量)和温度(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也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七)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表示方法1.位置和时刻相对应;位移和相对应.2.在一维直线坐标系中,某一个点对应一个位置,用一个点的坐标值表示;线段长对应一段位移,用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位移,即Δx=x2-x1,Δx的数值表示位移,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Δ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例7如图3所示,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 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150 m 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 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 m,试求:图3(1)在直线坐标系上表示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2)求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分别为多少?二、课堂检测1.观察图2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图2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5.下列哪种情况指的是位移的大小()A.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B.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是400 mC.乘火车或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 080 km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6.一质点沿x轴运动,如图5所示,t1时刻质点位于x1=-3 m处,t2时刻质点到达x2=5 m处,t3时刻到达x3=-7 m处,则:图5(1)物体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t2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3)t1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三、能力提升训练1.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坐甲、乙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的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D.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得很慢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的速度很接近3.以北京长安街为x轴,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3 km处,几分钟后行驶到原点以东2 km处.(1)这辆汽车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A.3 km 2 km B.-3 km 2 kmC.3 km-2 km D.-3 km-2 km(2)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A.5 km7 km B.2 km 5 kmC.2 km7 km D.3 km 5 km4.如图2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 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5.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是零,但路程不可能是零C.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D.运动物体的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图36.在图5中,李明从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就到了市图书馆,请在图上把李明所走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并说明其大小.图5第二讲运动学基本概念(二)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速度的概念1.速度的定义:_______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2.定义式:v=_______.定义方法:_______定义法.此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方向:速度是_____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_______.例1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v=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但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不能误认为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D正确.(二)平均速度平均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___________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2)定义:在某段时间内物体的__________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__的比值,公式=_____.说明①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②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3)矢量性:平均速度的方向与Δt时间内发生的_______________相同.例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三)瞬时速度瞬时速度(1)意义:表示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2)瞬时速度:当Δt______________时,就可以用v=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______速度.(3)矢量性: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____________.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4)平均速度只能_______地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可以_______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例3在一次110 m栏比赛中刘翔以13秒15冲过终点.通过测量,测得刘翔5秒末的速度是8.00 m/s,到达终点的速度是9.80 m/s,则以下有关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8.00 m/s是瞬时速度B.9.80 m/s是全程的平均速度C.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90 m/s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37 m/s(四)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表示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x-t图象可以知道:(1)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_______.(2)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或发生一段位移所需要的时间.(3)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运动,其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例4如图2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五)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例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六)利用纸带测瞬时速度例6.如图3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 m/s,v C=________m/s,v D=________m/s.图3例7图5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图5(1)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3)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八)加速度的概念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加速度a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2.对加速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1)a=是用_______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a的大小与Δv、Δt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不能说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此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不能说与分子所代表的物理量成正比,与分母所代表的物理量成反比.(2)a的大小与v大小、Δv大小无必然联系;v大、Δv大,a不一定大,同理v小、Δv小,a也不一定小.例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九)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若选v0方向为正方向,若a为正值,则物体做________直线运动;若a为负值,则做________直线运动.2.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与初速度v0方向________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与初速度v0方向________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例9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 s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25 m/s,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 s内速度减为零,求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v-t图线为倾斜直线时,表示物体的速度______变化,即_________不变,如图3甲中的图线a、b所示;图线为曲线时表示物体的速度非均匀变化,即_________变化,这时该时刻过图线______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如图乙中过A点的直线e的斜率等于A 点的加速度.甲乙图3例10如图4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在10~4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在40~6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图4二、课堂检测1.在下面的图象中,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有()2.一位同学沿着400 m的操场跑道跑一圈,用时80 s回到起跑点,则他在80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3.某兴趣小组为测量子弹的速度,采用子弹打苹果的方法,如图3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2%,子弹长度约为10-2 m,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为10-6 s,试估算子弹打苹果瞬间的速度.图34.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 A .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 .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C .小汽车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 D .小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 C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一定为零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 -t 图象如图5所示,试根据v -t 图象判断:图5(1)第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2秒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是否相同?(3)在第4秒内,物体做什么运动?三、能力提升训练1.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 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v -=20+302m/s =25 m/s ,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2.速度都是90 km/h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水平轨道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90 km 时,一只燕子以150 km/h的速度离开甲车车头向乙车飞去,假设燕子每次折返时都不减速,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又立即以原速率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之间来回飞.当两车头相遇时,(1)这只燕子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它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多少?(2)燕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平均速率是多大?3.我们知道,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B.加速度C.速度的改变量D.位移4.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6.如图3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质点A、B、C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 A=______ m/s2,a B=__________ m/s2,a C=________ m/s2,其中________的加速度最大.在t=0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在t=4 s时,__________的速度最大,在t=________ s时,A、B的速度一样大.图3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其v-t图象如图4所示,则0~2 s内质点的加速度a1=____,2 s~3 s内质点的加速度a2=______,3 s~4 s内质点的加速度a3=____,t=3 s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t=3 s前后质点的速度方向______(填“改变”或“不变”),加速度的方向____(填“改变”或“不变”).图48.如图5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的装置,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遮光板从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Δt=3.57 s,求滑块的加速度.图5第三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实验例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 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4所示.(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在图4中作答),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了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2___ m/s2.(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___________.(2)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___.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___;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___.例2下列图象能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三)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1.公式v=v0+at中各量的意义:v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at 是在时间t内的______________,即Δv=at.2.公式的矢量性:(1)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a、v 和v0的方向相同时取____值,与v0的方向相反时取____值.(2)在计算中注意:若选v0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______;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______.3.当v0=0时,v=____,物体的瞬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例3汽车以4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刹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后速度减为多少?(3)若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3 m/s2,则10 s后速度为多少?(四)v-t图像的进一步理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上每一个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正负表示速度的______(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直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______,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 (注意:不能从斜率正负说明质点做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2.如果某时间段内v-t图象一段在t轴上方,一段在t轴下方,但仍是直线,(如例3中5~11 s内)只是说明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加速度是恒定的,全过程可以看成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3.若v-t图象是曲线,表明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的,曲线______________表示那一时刻的加速度.例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3所示.图3(1)试分别描述质点在0~2 s、2~5 s、5~8 s、8~11 s内的运动情况.(2)求质点在1 s末、4 s末、6 s末、10 s末四个时刻的速度.它在6 s末、10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吗?(3)求质点在1 s末、4 s末、6 s末、10 s末四个时刻的加速度.它在6 s末、10 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吗?(4)若0~8 s内v-t图象如图4所示,则0~2 s、5~8 s的加速度还是恒定的吗?质点还做匀变速运动吗?图4二、课堂检测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2.汽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汽车匀减速前进,当车速减到2 m/s时,交通灯转为绿色,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汽车加速达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的过程用了12 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3.A、B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5所示.图5(1)A、B各做什么运动并求其加速度;(2)两图象交点的意义;(3)求1 s末A、B的速度;(4)求6 s末A、B的速度.三、能力提升训练1.在研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获得如图1所示的纸带,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x 1、x 2、x 3、x 4、x 5、x 6分别为AB 、BC 、CD 、DE 、EF 、FG 间的距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有( )图1A.x 3+x 4TB.x 2+x 3+x 4+x 54TC.x 3+x 44TD.x 3+x 42T2.如图2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 )图2A .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 .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 .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3.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4甲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甲乙 图4(1)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v B =1.38 m/s ,v C =________m/s ,v D =3.90 m/s.(2)利用求得的数值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时开始计时).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 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7所示,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所具有的最大速度为30 m/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图75.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6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2 s停止,求:(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求:(1)汽车经3 s时的速度大小;(2)经5 s时的速度大小;(3)经10 s时的速度大小.7.如图所示,小球以6 m/s的速度由足够长的斜面中部沿着斜面向上滑.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 m/s2,则小球的速度大小何时达到3 m/s?第四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用v-t图像求位移无论是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的大小在数值上都表示________.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_____,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_____.例1图3是直升机由地面起飞的速度图象,试计算直升机能到达的最大高度.25 s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图3(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____,若v0=0,则x=________,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是_______(填“矢量”或“标量”)式.在应用时首先要选择_________,x、v0、a都要根据选定的_________带上“+”、“-”号.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a与v0同向,则a取正值;若a与v0反向,则a取负值;若位移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正;若位移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负.例2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斜面足够长),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试求:(1)运动后7 s内的位移;(2)第3 s内的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