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疫苗接种方法
卡介苗接种方法
卡介苗接种方法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通常在婴幼儿时期接种。
但是,卡介苗接种方法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存在差异,本文将重点介绍卡介苗接种方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准备
在进行卡介苗接种前,医生会询问孩子的家族史以及是否有已知的健康问题。
如果有任何疑虑或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孩子进行检查或其他测试,以确保卡介苗接种的安全性。
此外,婴儿的皮肤必须干燥,没有感染或伤口。
医生将使用无菌棉球清洁皮肤,并用荧光笔标记卡介苗注射的位置。
第二步:接种
一旦准备就绪,医生会在婴儿的右臂上注射卡介苗。
在某些国家,卡介苗是用注射器注射的,而在其他地方,它可能是通过皮下注射或划痕的方式施行的。
无论如何,在注射后,应该可以看到一颗小球状的隆起,这表明已经正常接种。
第三步:观察和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孩子必须在接种后的数小时内监测,以确保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包括:
1. 发热
2. 疲劳
3. 红肿
4. 疼痛
5. 轻微感染
如果孩子在注射后出现副作用,应该及时联系家庭医生。
第四步:第二次接种
在某些情况下,孩子可能需要进行第二次卡介苗接种。
这取决于国家、地区和特定医疗机构的规定。
第二次卡介苗接种可能是必须的,以确保有效的免疫力。
在某些情况下,如旅行或接触结核病高风险人群时,接种第二剂卡介苗会更有意义。
总之,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步骤。
它是一项相对简单、安
全的过程,但在注射前应咨询医生并遵循所有的预防措施。
卡介苗注射操作流程
卡介苗注射操作流程
1.准备及检查物品。
准备1ml注射器、卡介苗、75%酒精棉球,并检查注射器、卡介苗是否在有效期内,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无误后则可以进行注射。
2.暴露注射部位。
充分暴露左臂,并固定住孩子的肩胛和左臂肘关节。
3.消毒。
医生用75%酒精消毒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的皮肤,并待干。
4.注射。
医生用1ml注射器抽取卡介苗,并排尽空气;待局部干燥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然后左手固定针管,右手推注射器注入0.1ml卡介苗,之后旋转针管45度,拔出针管,无需按压。
特别提示:
1、接种卡介苗后2-5天,局部会出现红肿,接着会逐渐出现中心软化、硬结,有的会形成脓肿,最后破溃形成结痂,属于接种有效的标志。
大多数宝宝会在接种以后1-3个月,结痂脱落形成瘢痕,家长无需特别担心。
2、如果接种后局部出现的明显的脓包或破溃,通常无需擦药或包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穿宽松的衣服即可。
如果有脓液渗出,可用无菌纱布或棉签擦拭干净,但不要
挤压。
3、结痂后需等待其自然脱落,不要人为去掉痂皮。
卡介苗接种方法是什么
卡介苗接种方法是什么
卡介苗是一种可以预防疾病的疫苗,一般宝宝出生以
后就应该及时的接种,这样可以预防很多疾病,很多家长们都不太了解这种卡介苗的接种方法,其实家长们应该对这些进行了解,下面为大家介绍卡介苗接种方法是什么?
一、注射深度:接种卡介苗时,要求准确无误地注射于皮内,越浅越好。
注射越深,局部反应就越大。
二、接种部位:接种卡介苗时,如果将卡介苗注射在肩上或三角肌上面,容易形成出凸的疤痕。
卡介苗注射在三角肌下缘,可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
因此,卡介苗注射部位一定要严格掌握好。
三、接种剂量:接种卡介苗时,卡介苗注射剂量一定要准确为0.1毫升(含卡介苗0.05—0.1毫克),可获得好的免疫力,又能产生适当的局部反应。
若卡介苗注射剂量加大于0.1毫升,就会引起局部强反应,剂量加大一倍,局部强反应发生率也增加一倍。
四、接种技术:接种卡介苗时,要充分将卡介苗摇均匀后再注射,以防卡介苗未能充分摇均匀,导致菌液太浓引起强反应;
或菌液太淡未能引起反应,导致接种失败。
卡介苗接种方法是什么?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关于接种的方法,也告诉了大家一些注意事项,如果出现了过度的反应,就表明接种失败了,所以大家一定要在注射以后加以观察,这样才能让及时的发现问题,进行解决。
卡介苗的操作方法
卡介苗的操作方法
卡介苗的操作方法如下:
1. 清洁注射部位:使用皂水或酒精棉球清洁注射部位,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肌肉区域。
2. 准备卡介苗:将带有卡介菌素的瓶子倒置几次,使药液悬浮均匀。
3. 抗菌处理:用消毒剂擦拭注射部位,维持无菌环境,再用离心管通过离心使药液清除空气与细菌。
4. 注射:选用注射器抽取需要的药液数量,然后予以注射,一般情况下用2毫升卡介苗注射。
5. 观察:注射完成后观察注射部位,观察是否出现局部水肿和疼痛等情况。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咨询医生。
6. 记录:注射完成后应在健康档案中记录卡介苗注射剂量、注射时间等信息。
卡介苗的说明书
卡介苗的说明书
【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皮内注射用卡介苗
【适应症】预防结核病,接种对象为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或用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
【用法用量】1 接种对象为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2 菌苗稀释,用灭菌的1毫升注射器将随制品附发的稀释液定量加入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安瓶中,放置约1分钟,摇动安瓶使之溶化后,用注射器来回抽动数次,使充分混匀。
每支安瓶自稀释时起,必须在半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3 接种方法,先用75℅酒精消毒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肤,然后用灭菌的1毫升蓝心注射器(25~26号针头)吸取摇匀的菌苗,皮内注射0.1毫升。
【不良反应】接种2周左右出现局部红肿、浸润、化脓,并形成小溃疡,严重者宜采取适当治疗处理。
接种中偶可发生下列反应: 1 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左右,颈部、腋下、锁骨上下等淋巴结肿大(大于1.0cm)。
反应过强者,淋巴结肿大明显,可形成脓疡或破溃,或在接种处有小脓疤。
皮内注射者反应往往较划痕法者强,另外旧结核菌素(OT)试验呈阳性者,接种后也可产生较强反应。
2 类狼疮反应:与结核菌菌株剩余毒力有关。
3 疤痕:因丰富的肉芽组织形成疤痕突起,有时呈疤痕瘤,多见于不作OT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者。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
卡介苗是一种针对结核病的疫苗,它是一种活体疫苗,可以在人体内产生保护作用,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接种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疫苗的效果,还可以避免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1. 接种时间
卡介苗的接种时间应该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这样可以
最大程度地保证疫苗的效果。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点,也可以在婴儿出生后的4周内进行接种,但是接种的效果可能会有所降低。
2. 接种部位
卡介苗的接种部位是上臂外侧的皮下组织,接种部位应该是清洁、干燥、无污染的皮肤。
在接种前,应该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接种部位,避免引入细菌。
3. 接种方法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皮内注射,注射的剂量是0.05毫升。
在接
种前,应该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疫苗,并将疫苗注射到上臂外侧的皮下组织中。
接种后,应该用棉签压迫接种部位,避免疫苗跑到皮肤表面。
4. 注意事项
在卡介苗接种后,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肿胀和红肿,这是正常现象。
但是如果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喉咙肿痛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接种前应该告知医生婴儿是否有过敏史或患有某些疾病,避免因疫苗引起不良反应。
(2)接种后应该注意观察婴儿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3)接种后应该避免婴儿接触病毒、细菌等可能引起感染的物品,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总之,卡介苗的接种方法非常重要,正确的接种方法可以保证疫苗的效果,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了解卡介苗的接种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接种,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
卡介苗注射方法
卡介苗注射方法
卡介苗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疫苗接种
方式。
卡介苗注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注射方法可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注射给婴儿和儿童带来的不适。
下面将介绍卡介苗注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首先,卡介苗注射需要在医疗机构或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注射前,医生
会对接种者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没有禁忌症。
接种者需要脱去上臂的衣物,使接种部位暴露在空气中,医生会用酒精棉球擦拭接种部位,以确保接种部位的清洁。
接下来,医生会将卡介苗用特制的注射器注入接种者的皮下组织中。
注射时需
要确保注射器的针头完全进入皮下组织,然后将疫苗缓慢注入皮下,注射完成后,医生会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按压接种部位,以防止出血和渗出。
在注射完成后,接种者需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护理。
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轻微的
红肿和疼痛,这是正常的反应,一般会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接种者需要避免用手摩擦接种部位,以免引起感染或疼痛加重。
同时,接种者还需要注意接种部位的清洁,避免污染和感染。
除了接种者的护理外,家长和监护人也需要密切关注接种者的情况。
如果接种
者出现持续性的高热、严重的红肿和疼痛,或者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卡介苗注射是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正确的注射方法和接种后的护理
都至关重要。
接种者和家长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卡介苗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卡介苗注射部位及方法2篇
卡介苗注射部位及方法2篇卡介苗是国家免疫规划中常规接种的疫苗之一,是有效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手段。
卡介苗的注射方法和部位非常重要,关系到疫苗的有效性和孩子的接种经历。
下面将详细介绍卡介苗注射部位及方法。
一、卡介苗注射部位卡介苗注射部位为左上臂单侧皮内注射。
注射部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充分,采用一次性注射器或专用注射器,注射时要注意不得将卡介菌液注入静脉或肌肉。
二、卡介苗注射方法1、准备工作注射前应先进行原发性皮试,判断是否有结核菌感染,即皮肤划痕试验。
在注射前24小时,应将左上臂单侧注射部位清洗干净,用医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注射前等酒精挥发干净后方可注射。
2、注射方式将预备好的卡介苗注射器悄悄地从0.1ml刻度位置轻轻地挤压,使出一两滴卡介菌液挤到目标部位,这时卡介苗注射器内仍然有部分卡介菌液,将卡介苗注射器的锥体和盆底平行,使注射器内的卡介菌液形成条状,即可等待片刻后,将卡介苗注射器锥体完全注射入皮下。
3、盖纱布卡介苗注射完成后,应将注射部位盖上消毒纱布,按下数秒钟,可减少注射部位生肿的现象。
综上所述,卡介苗的注射方法和部位非常关键,必须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进行,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孩子的安全。
同时,家长在注射前应先了解好注射流程,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免给孩子注射过程带来痛苦。
二、卡介苗注射方法和部位介绍卡介菌苗是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由于病源性非常强,所以注射的部位和注射的时候非常重要,下面就是卡介苗注射方法和部位的介绍。
一、注射部位卡介苗注射部位是左肱三角区,是人体皮肤最薄的地方,适合皮内注射。
进行注射前,注射部位必须彻底地消毒并观察注射区域是否有病变和皮肤过敏现象,必须使用专业注射器进行注射。
二、注射方法1、消毒在注射前应该先彻底消毒注射部位,消毒过程需保证地逐层递进,包括擦拭,清洗,消毒的过程。
在消毒完成后,切记不要弄湿消毒处,并等待消毒药剂必须在注射开始前蒸发。
2、注射在注射时,轻轻拉扯要注射的区域,使该区域平滑,然后将注射器垂直于该区域按压,以注入液体,注意可以不用推进注射器的活塞,只需用轻轻的压力注射即可。
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流程
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流程
接种卡介苗的正确流程如下:
1. 选择合适的接种场所:应前往正规的医疗机构或接种点进行接种,确保接种过程安全和卫生。
2. 咨询和评估:在接种前,医生或护士会对接种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咨询和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接种卡介苗。
3. 准备接种器材:医生或护士会准备好需要的接种器材,包括注射器、消毒剂等。
4. 打开疫苗瓶:医生或护士会打开疫苗瓶,并根据接种者的年龄和体重计算所需剂量。
5. 准备接种部位:通常接种卡介苗的部位是上臂的三角肌区域,医生或护士会选择合适的部位,并用消毒剂进行清洁。
6. 注射疫苗:医生或护士会将注射器插入接种部位,注射疫苗。
7. 压迫注射部位:在注射完成后,医生或护士会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接种部位,以减轻疼痛和减少出血。
8. 观察和记录:接种后,接种者需要在接种点等待一段时间,医生或护士会观察接种者是否出现不适反应,并记录相关信息。
9. 给予接种者相关建议:接种者接种卡介苗后,医生或护士会给予相关建议,包括注意事项、接种后可能的不适反应等。
请注意,如果宝宝在24小时之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接种卡介苗,要在宝宝两个月之前尽量进行接种,接种之前要进行评估。
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精编WORD版
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卡介苗是专门针对肺结核疾病预防的疫苗。
在接种卡介苗时要讲究方法和掌握接种的注意事项,这对提高接种率有很大帮助。
目前卡介苗的接种方法主要采用皮内注射法,皮上划痕法及口服法已不使用。
皮内注射法:皮内注射法所用的卡介苗每毫升内含菌0.5一0.75毫克,在充分摇匀无疑块时每人注射0.1毫升,即注射0.05~0.75的卡介苗。
注射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用75%的酒精消毒皮肤,针尖平行刺入皮内,切不可刺人过深,以免注人皮下。
注射0.1毫升后皮肤呈现一个隆起的小皮丘,表示确实注射在皮内。
注射后不要揉擦。
注射的剂量要准确(0.1毫升),超量则反应大,量不足则效果差。
要牢记是皮内注射,而不是皮下注射,否则将出现局部强反应。
卡介苗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
接种部位在2一3周后出现红肿硬结,逐渐形成脓疤或小的浅表溃疡,约二个月左右结痴;腋下淋巴结轻度肿大。
这些都是正常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
不要误认为卡介苗种坏了,不要把脓挤掉,也不要用布包扎,让它自己结痴,自行脱落,不要用手抓。
如果结痴被擦掉或流脓流水,可以涂些紫药水,保持清洁干燥,仍然可以再结痂。
有个别儿童接种卡介苗后约一个月左右,在腋下出现淋巴结肿大显着,可以用毛巾热敷,每日3至4次,每次10分钟左右,早期热敷常能使肿大淋巴结缩小。
接种卡介苗后不需忌口,不影响机体发育,也不会引起别的疾病,如果碰巧在接种后发烧或腹泻,那是因为在接种前染上了某种疾病,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淮阳CDC免疫规划科。
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卡介苗是一种预防结核病的疫苗,主要由卡介苗菌株制成。
卡介苗接种是通过将疫苗注射到皮下,以产生免疫应答,从而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和发展。
下面是卡介苗接种的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1.1准备卡介苗针:确保卡介苗针的有效期内,检查针头是否完好无损。
1.2消毒:将疫苗接种区域彻底清洁消毒,以防止任何细菌感染。
二、选定接种部位2.1选择部位:卡介苗通常注射在上臂外侧或肩胛下方的皮下组织中。
2.2选择区域:避免红肿、瘢痕或其他皮损的部分,以确保疫苗的吸收和免疫应答的发生。
三、接种操作3.1技术步骤:将卡介苗注射器贴近皮肤的表面,将疫苗注射到皮下组织中,然后缓慢、平稳地将疫苗注射进去。
3.2皮表反应:注意观察接种区域是否有针尖余留或血迹等反应,确认疫苗注射完全。
四、扎针后的处理4.1不要涂抹:切忌涂抹或摩擦接种部位,以免破坏疫苗。
4.2预防感染:避免在接种部位插入异物或导致其感染。
4.3忌清洗:接种后不要用水清洗接种部位,防止疫苗的流失。
五、卡介苗反应5.1疫苗反应:卡介苗接种后很容易出现局部皮肤红肿、溃疡形成、疼痛、脓疱、淋巴结肿大等反应。
这些反应往往是正常的,不要过度处理或恐慌。
5.2观察期:接种卡介苗后,建议密切观察接种部位的反应,通常在48-72小时内会发生明显的皮肤反应,可以进行常规处理,如清洗、消毒等。
5.3注意感染:如果接种部位出现明显的感染症状,如发热、明显红肿、流脓等,应立即求助医生进行处理。
六、注意事项6.1儿童和成人的接种不同,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接种。
6.3接种后禁忌:在接种后的两个月内,不要给接种者接触其他疫苗。
6.4注意个人卫生:存储、运输和使用时,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和卫生操作规程。
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
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卡介苗是一种疫苗,用于预防结核病。
在接种卡介苗时,需要遵守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面是10条关于卡介苗接种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描述:1. 接种适宜年龄:卡介苗接种适用于婴儿出生后1个月到1岁之间。
这个年龄段的婴儿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
2. 预防措施:在接种前,需要确保接种者没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等感冒症状。
如果接种者有上述症状,建议推迟接种时间。
3. 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在左上臂皮下注射,注射部位是在肩胛骨与锁骨交界线以上1-2cm处。
4. 注射技巧:注射卡介苗时,需要把皮肤轻轻拉起,形成一个皮下隆起。
使用注射器注入卡介苗后,需要按摩注射部位,以帮助卡介苗扩散。
5. 储存方式:在接种前,需要确保卡介苗存放在正确的温度下。
卡介苗需要储存在2-8℃的温度下,以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6. 有效期限:卡介苗的有效期限通常为6个月。
超过有效期限的卡介苗不应该使用。
7. 配种原则:一般情况下,卡介苗不应该与其他疫苗一起接种。
如果需要接种其他疫苗,建议在接种卡介苗后至少隔一个月再接种其他疫苗。
8. 不良反应:尽管卡介苗相对安全,但仍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例如发热、局部红肿、皮肤瘙痒等。
如果接种者出现不良反应,建议及时咨询医生。
9. 需要接种次数: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即可进行卡介苗的第一次接种,之后还需要接种2次疫苗。
第二针卡介苗需要在接种第一针之后6-12个月注射,第三针则需要在接种第二针之后6-12个月注射。
10. 注意事项:在接种卡介苗时,需要特别注意卫生和消毒。
接种前需要洗手、消毒工具和注射部位,以防止感染。
也需要注意接种记录,确保接种记录准确无误。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结核病,但需要遵守正确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
如果有不明确的问题,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接种工作人员。
卡介苗皮内注射流程
卡介苗皮内注射流程
一、病人的准备:
2、根据病人的手术地点、注射部位和气候特征,在操作前将病人衣服尽可能掏空避免病人感到寒冷。
3、在注射之前要向病人介绍注射的内容,消除病人的担忧。
二、注射疫苗的准备:
1、注射前准备:
(1)准备和消毒注射用的針筒;
(2)准备和消毒注射用的针管;
(3)将疫苗从冰箱中取出,确保室温不高于37度;
(4)按照医生的嘱咐,在注射部位消毒;
2、注射的步骤:
(1)将疫苗从针筒中取出,放入针管中;
(2)拧紧针筒,将疫苗从针管中挤出准备注射;
(3)将针管的端部放入注射部位,注射时要留神控制剂量;
(4)当疫苗完全注射完毕,缓慢拔出针头;
(5)将注射所用的一次性针头和管子丢弃。
三、注射完毕后的处理:
1、观察病人反应,如有不适症状立即停止注射。
2、对病人进行按摩,缓解注射部位的疼痛。
3、为病人做好记录,记录疫苗的名称、批号、注射日期、剂量等信息。
4、让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防止感染。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操作方法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操作方法
卡介苗接种的正确操作方法如下:
1. 消毒:将注射器、针头和接种部位彻底消毒,使用酒精棉球或棉签擦拭注射器和针头,并用酒精擦拭接种部位。
2. 注射准备:将卡介苗瓶摇匀,用无菌注射器吸取适量的卡介苗液体,并把针头插入皮下几毫米的深度。
3. 注射技巧:在接种部位彻底消毒后,将针头快速插入皮肤下,并缓慢地推出注射剂。
4. 处理接种部位:完成接种后,用无菌棉球轻轻按压接种部位,确保注射剂均匀分布。
5. 观察和指导: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明显红肿或其他不良反应,告知接种者注射后的注意事项,如不碰水、不用手摩擦接种部位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般情况下的操作方法,请在接种前了解当地的具体接种指南和要求,并遵循医生或注射专业人员的指导。
注射卡介苗操作方法
注射卡介苗操作方法
1. 清洁注射部位:使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确保注射部位干净。
2. 准备注射器:用医用酒精擦拭注射器外表面,将卡介苗注射器上的保护套取下。
3. 摇匀疫苗:摇晃卡介苗瓶,确保疫苗悬浮均匀。
4. 抽取疫苗:将注射器插入卡介苗瓶中,注射器吸取疫苗液体至标注剂量线。
5. 放空注射器:轻轻轻压注射器活塞,排除其中的气泡。
6. 手法:将受种者的注射部位暴露出来。
7. 注射:用快速、稳定的手势将针头注射至皮下或肌肉组织中,将注射器内的疫苗缓慢注射至体内。
8. 贴创可贴:在注射部位贴上创可贴,确保处置完整。
9. 处理注射废物:将使用过的注射器、瓶塞等放入专用医疗垃圾袋中。
10. 观察:观察接种者的反应,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处理。
以上操作方法应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普通人员请勿私自操作。
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卡介苗接种操作规程
一、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工作衣、帽应穿戴整齐。
二、接种前要进一步核实接种对象和接种牌。
同时要向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
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及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凡有禁忌证的对象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三、疫苗要放在冷藏包内,做到“苗不离冰”。
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
管”制度。
四、检查疫苗是否有效后,摇匀,无菌开启安瓿,准确吸取0.1 ml。
五、接种儿童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肤呈10~15度角刺入皮内,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
成一个圆形皮丘,针头顺时针方向旋转45度拔出。
勿按摩接种部位。
六、在接种证上完整记录接种日期、疫苗批号及接种者签名。
七、向儿童家长交代可能出现的反应和注意事项。
八、嘱接种对象在观察室内留30分钟,无反应后方可离开接种门诊。
九、对接种后废弃的注射器和安瓿要正确处理。
卡介苗的操作流程方法
卡介苗的操作流程方法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结核病的疫苗。
下面将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为大家介绍卡介苗接种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疫苗准备:确保疫苗在有效期内,且储存条件符合规定(通常需要在2-8℃的冷藏条件下保存)。
2.接种环境:选择一个清洁、明亮、通风良好的接种环境。
3.接种工具:准备一次性注射器、酒精棉球、无菌干棉球或纱布等。
4.接种者准备:接种者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戴好口罩和手套,确保双手已消毒。
5.接种对象准备:核对受种者的姓名、年龄等信息,确认无误后准备接种。
二、操作步骤1.皮肤消毒:用酒精棉球消毒接种部位的皮肤(通常是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处)。
2.疫苗抽取:轻轻摇匀疫苗安瓿,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疫苗。
3.注射:将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0°~15°角刺入皮内。
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针管,但不要接触针头部分,然后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的皮丘,皮肤变白,毛孔变大,注射完毕,针管顺时针方向旋转180°角后,迅速拔出针头。
4.按压止血:用无菌干棉球或纱布轻压针刺处,避免出血。
三、注意事项1.接种对象:卡介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和婴幼儿,也可以对未接种过卡介苗的成人进行接种。
2.接种时机: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若因特殊情况未及时接种,应在3个月内尽快补种。
3.接种剂量:剂量需严格控制,过量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4.禁忌症:对疫苗成分过敏、患有严重疾病或免疫缺陷的婴幼儿不宜接种。
5.观察反应: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反应。
6.后续护理:接种后局部可能出现红肿、化脓、结痂等正常反应,家长需做好护理,避免感染。
四、常见反应与处理1.正常反应:接种后2-3周,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硬结,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结痂,痂脱落后留下一个小疤痕。
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过程,一般持续2-3个月。
2.异常反应:若局部红肿超过10mm且长期不消退,或形成脓肿、破溃长期不愈合,或淋巴结肿大超过1cm且长期不消退,或出现高热、皮疹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是卡介苗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已经广泛应用于全球范围内。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皮内接种和皮下接种两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接种方法。
皮内接种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卡介苗接种方法之一。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找到接种部位,一般为上臂外侧二头肌三头肌之间的区域。
之后,使用酒精对接种部位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接种时的卫生。
然后,通过加力压缩注射器,将卡介苗注射液注射到皮内,注射角度一般为15度。
注射完成后,应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出血情况,若有,则轻轻按压几分钟至止血。
最后,将注射部位覆盖好,保持干燥和卫生。
皮下接种是卡介苗的另一种常用接种方法。
接种步骤如下:首先,找到接种部位,一般为上臂的三角肌区域。
然后,使用酒精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接种时的卫生。
接着,将卡介苗注射液放置到注射器中。
然后,将注射器插入皮下组织,注射器的角度一般为45度。
注射完成后,应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出血情况,若有,则轻轻按压几分钟至止血。
最后,将注射部位覆盖好,保持干燥和卫生。
无论是皮内接种还是皮下接种,接种后一般会在注射处留下一个小小的印记,这是正常现象。
接种后,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接种后应保持注射部位的干燥和清洁,避免使用手触摸或揉搓。
其次,避免剧烈运动或过于激烈活动,以免摩擦导致注射部位感染。
再次,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等,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此外,卡介苗不适用于以下情况:已经感染结核病的人、曾接受抗结核病治疗的人、免疫缺陷患者等。
卡介苗接种通常在出生后一个月至三个月内进行,也可以在其他时间进行接种,但需要咨询专业医生。
接种卡介苗后并不表示终生免疫,因此,在需要的情况下,需要接种其他疫苗以增强对结核病的防护能力。
总的来说,卡介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皮内接种和皮下接种两种。
无论哪种接种方法,都需要注意接种部位的干燥和清洁,并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反应。
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并不能终生免疫,其他的预防措施也是必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介疫苗接种方法
1、首先吸取稀释液0.5ml,注入卡介苗安瓿中放置一分钟后,再摇动安瓿,使之融化后再用注射器来回抽吸数次,使充分混匀后方可吸取注射。
2、部位在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皮内注射。
3、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后皮肤绷紧、浅刺入皮内,注入0.1ml,注射时皮内隆起6~8mm凸泡,并可见毛孔呈橘皮样。
4、注射完毕一人后再进行第二人注射时,安瓿内药液还需摇动和反复抽吸,以免放臵后药液已沉淀。
5、假如注射时药液外流剂量不足需补量,应在原针眼内补足药液,不可另打一针,以免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