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课题

合集下载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有建筑专业的课题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有建筑专业的课题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有建筑专此的课题近曰,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陈伟、办公室主任孙志芳,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何志龙、院长刘春杰一起,受邀到湖南株洲参加"华夏文化传承与创新”系列活动,并就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课题“钢结构桥梁钢材料应用与建造技术研究"进行座谈。

在座谈中,何志龙院长介绍了钢桥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以及钢桥存在的问题。

陈伟秘书长认为钢桥的发展需要国家和行业来共同推动。

随后,陈伟教授与何志龙院长就钢桥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何院长说:“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以提高中国建筑工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钢结构桥梁不仅是我国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也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和推崇!何志龙教授表示,钢结构桥梁是我国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建筑产业体系。

目前钢桥存在设计不合理、建造材料质量不高、建设工艺复杂、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钢结构桥梁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共同开展本次活动,对。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课题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课题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课题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课题一、课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而在当前这个时代,华夏文化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成立了这个课题,旨在通过探讨华夏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华夏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结合1. 华夏文化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华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哲学、历史、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恰恰是培养学生优秀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所必须具备的内容。

比如说,《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念,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大学》中有“格物致知”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2. 素质教育对于华夏文化的传承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这也包括了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而华夏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需要被传承下去的。

通过素质教育,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培养自己综合素质的同时,也提高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

三、素质教育中融入华夏文化的方法1. 课程设置在素质教育中增加华夏文化相关内容的课程设置,比如说开设《论语》、《大学》等经典著作相关课程;或者是开设中国书法、国画等艺术类课程。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到华夏文化。

2. 校园活动在校园活动中增加华夏文化元素,比如说组织春节联欢晚会、端午节龙舟比赛等活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师资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加强对于华夏文化的培训和学习,让老师们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

这样可以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华夏文化元素,从而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华夏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通过探讨这个课题,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到华夏文化对于素质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可以找到更好地将华夏文化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去的方法。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融合理论实践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的提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语文标准》)指出:“祖国语文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肩负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强大,伴随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人们幸福指数越来越低。

诸如“有钱就任性”、“我爸是李刚”的攀比风气甚嚣尘上,对青年学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造成了不良影响。

加之,“网络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经典阅读面临着挑战,很多高中生连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也没有读完,对于传统文化中“儒道释”文化精髓知之甚少。

就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国学”普及读物,也很少接触。

这些问题,暴露出我们语文传统教育的不足。

党的19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语文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课题的界定本实验课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高中语文教育融入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课题研究主体为我校语文教师;研究对象为农村高中语文教育;研究内容为语文学科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落实文化传承目标;如何通过语文教育激发学生亲近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如何发挥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优势,挖掘教材文化内涵;加强传统经典文化经典的推荐与阅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学生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自信,形成理想人格的源泉。

课题以大语文教育观、语文人格教育理论、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等理论为指导,课题组将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为重点,通过挖掘教材“传统文化内涵”、优化课堂“教育模式”;开展语文活动、开发校本课程,来转变师生学习理念等,理论与实践融合,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知行合一,健康成长,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华夏文化促进会

华夏文化促进会

华夏文化促进会华夏文化促进会(以下简称“华促会”)由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起和组成,于1990年7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具备全国性民间文化团体法人资格。

自2000年起,华促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华促会的宗旨:弘扬中华文化,增进海内外华人的友谊与团结,提高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

华促会的任务:与海内外文教界华人团体或个人建立文化交流合作关系,发掘、整理、出版中国文化古籍和海外华人现代科技、文化著作,出版书刊,交流资料、信息,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华促会第一任会长为全国政协原秘书长彭友今,副会长有:历史学家、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东方歌舞团顾问王昆,河南省副省长胡悌云,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颖南,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高天,民进中央副主席叶至善、楚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主席邵恒秋,资深新闻工作者夏宗禹。

华促会成立至今已经二十年,在全体理事的努力下,先后举办了多种大型文化活动,为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及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海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了各方的好评。

华促会已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型的综合性的民间文化社团组织。

活动概况一、华促会主要骨干力量多来自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和教育界,在110多位理事中,曾担任过出版社社长、总编或具有编审、高级记者、高级编辑职称的就有近五十人之多。

华促会出版编辑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与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高级党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合作,编选、注释、翻译的《四库全书精品文存》、《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等古籍,广受读者欢迎。

为了记载扬帆五洲的著名华人的业绩,以告慰前人,启迪来者。

华促会与新华社国际部合作,采编了《世界华人企业家传略》丛书,在京、港出版了简繁体字及英文版。

丛书各集形象而生动地介绍世界各地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同胞中的一些企业家获得的可喜成就及其艰辛创业历程和赤子情怀。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2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目前,传统文化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深受重视的重要议题。

2010年7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发[2010]12号)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11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中华传统节日、重大国家纪念日的内在思想意蕴,开展思想教育。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提议,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强调了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实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对当前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整体部署。

2016年,中共中央制定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自觉,弘扬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也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条件。

在传统文化教育深受国家重视的背景下,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级各类中学。

中学生的心智处于快速成长时期,接受能力较强,是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培育价值观、道德观的关键和最佳时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广大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深远的内在价值。

但是,目前中学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较多突出的问题,尤其体现在课程讲授上,目前除语文、英语、思品等文科学科有部分涉及外,很多学科的教学重知识阐述、轻精神内涵挖掘的现象还普遍存在。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预期研究成果:论文集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2011)提出“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

”[1] “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提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课题界定文化:文化由思想和行为的习惯模式组成,文化包括价值、信仰、行为规范、政治组织、经济活动等等,这些是通过学习而不是通过代代相传的。

[2]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势、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对国学经典文化、对国学诵读寄予厚望,并给予积极倡导,作为国学,内容浩如烟海,如何把有价值的、利于当今学生诵读的内容遴选出来?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袁济喜谈到国学诵读的普及性问题时说:改革开放对国学的意义,其一就是客观地评价了传统学术,给传统文化和国学以正确的定位。

其二,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机。

传统文化当中有些精华,比如现在说的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民主性的一面,“修齐治平”的人生观等等,都已经为人们所认同,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

这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国学为中国培育民族精神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巨大的精神资源。

开展国学特色服务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开展国学特色服务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县级公共 图书馆的优势 , 发挥县级公共 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 在农村开展小学生 国学特 色服务 , 以推进 素质教育。 【 关键 词】 县级公共图书馆
【 类 号] 2 2 分 G 5
国学经典 中蕴藏着 华夏五千年历史 的智慧 和精髓 , 中 是 国悠久传 统文化 的载体 , 不仅 可以提高青少年 的思想 品德 修 养, 还可 以引导其树立 正确 的世 界观 、 人生观 、 价值观 。青 少 年人 文素 质 、 想道 德水平 的高 低直 接关 系 国民 的整体 素 思
222 提供通过各种艺术表演来表现 国学文化的途径 ..
国学教育是一个循 序渐进 的过程 , 首先要有对 国学 经典
阅读 的认识 和兴趣 , 能够在 图书馆获得适合 阅读 的国学 经典 图书 , 后在馆员 的指导下通 过正确 的阅读方法 , 国学经 然 对
典进行 由浅入深的阅读。青少年在阅读 国学经典时会从 书中
仪之邦说礼》 孔子云 :不学礼 , 。 “ 无以立 。 世 界上文 明的民族 ” 都有 自己的文 明礼 仪 , 有礼仪之邦美誉 的中国青少 年应 该怎 样 重视 和传 承祖 国的本 土文 化 , 守望 中 国特 色 的礼仪文 化
典能真正 为农村青 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积极 的影 响 , 过 通 国学经典教育使他们在祖国传 统文 化的滋养 中健康成长 。 农
面 , 级 公 共 图 书 馆 主 要 还 是 应 该 采 取 送 书 进 校 园 , 校 间 县 学
人 口总数 5 %的农村 , 7 这方 面的文 化活动却较 少 , 文化氛 围
较差 , 村青少年 的国学教育就像一 片贫 瘠的土地 。县级公 农 共 图书馆应把 握住这个 契机 , 充分发 挥其教育 职能 , 为农 村 青少年开展国学特色服务 , 推动农村青少年素质教育发展 。

传统文化课题结题报告

传统文化课题结题报告

“中华传统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之子课题“中华文化经典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结题报告当阳市胡场小学课题组立题背景(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世代传承,延续不衰。

在中华文化中,传统道德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中华传统文化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丰富资源和宝贵经验。

内容上,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优良的伦理传统,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时,许多经典篇章都是以小见大、循循善诱的德育教材。

方法上,中国传统德育中的内省法、行为养成、强调修养自觉等都是很有特色的东西。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荣辱观的论述,也可以说是来源于传统而应用于当今,回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营养,为教育工作者指出了一条道路,使古代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2)目前我校及周边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如下:①青年教师学习积极性较高,但时间不足。

调查显示,85﹪的人认为自己具有积极进取的品质,95%的人认为自己热爱教育、并正在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课改实践。

他们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教书育人工作中投入了很大的精力,都期望自己的工作有出色的成效。

然而,由于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重,学校资金的短缺,教师不可能进行脱产研修或中长期大批量的外出学习。

加之有些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的虽有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可也不知从何处努力。

②农村学校缺乏良好的学习氛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指出:“学习就是人一生的时间,而每种学习又与其他学习互相渗透和补充;终身教育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不断建构,是人的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不断建构。

”学习将成为一种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整个生命期的活动。

考尔德海德把“教师的知识”作为专家型教师“个人专业因素”核心要素之一。

可想而知,学习对一个教师的成长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农村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工作的繁重以及种种的众多原因,导致了学校的学习氛围不浓厚。

聊城市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

聊城市第二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名单

聊城市文化广电新 三等奖 闻出版局 聊城市周易研究会 三等奖
58 论山东郎庄面塑民俗艺术的工艺及传承
宋艳华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美术设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三等奖 系
5
59
明清山东运河城镇的历史变迁——以阿城 、七级为视角的历史考察
论文 论文 论文
中国名城,2013年第9 期
郑民德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 李永乐 江苏师范大学社科处
34
聊城市 研究 市委书记林峰海批示, 城市管 聊城市城市管理行 聊城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报告 2013年7月29日 理行政 政执法局 执法局 聊城市 研究 国办专报采纳,国务院 国税局 聊城市国税局 聊城市税务学会 报告 领导批示,2013年9月 课题组
二等奖
二等奖
3
35
聊城市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专题调 研报告
20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关键 21 列宁联邦制理论与实践问题探析 22 后福岛时代的核电新进展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 李合亮 聊城大学政管学院 年第2期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张祥云 聊城大学政管学院 2013年第3期 学习时报,2013年第 307期 张宪昌 聊城市委党校
2
23 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思考 24 充分发挥数字图书馆作用 促进农村经济 跨越式发展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7月 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 著作 年12月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著作 年4月 著作 著作 著作 著作
陈清义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邱子华 东昌府区教育局
聊城中国运河文化 一等奖 博物馆 聊城市教育学会 聊城大学 聊城大学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论文 学理论,2013年第11期 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 第6期 历史研究,2013年第2 论文 期 兰台世界,2013年12月 论文 下旬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论文 2013年第6期 论文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20xx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伟大号召,明确提出了“从增强爱国感情做起,弘扬和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同年,上海市确立了以弘扬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德育主题,本研究课题系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课题组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中的民族精神内涵以及各个方面的文化资源,不拘一格地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宽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视野。

本课题自20xx年10月提出课题申请以来,严格遵照“课题管理条例规定”,开展了近一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工作,如今顺利实现研究目标,现将研究结果报告。

19xx年,蔡元培先生在美国访问期间着重介绍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特别介绍了孔子、墨子的教育思想。

在考察了欧美教育之后,他认为理想的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孔墨的精神;二是英国人格教育的精神;三是德国、法国的专深研究;四是美国服务社会之教育等。

但近百年来,我们的教育并没有注重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思想,还是以外来移植为主,抛弃了自己的优良传统,许多优秀民族文化正在消失。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

《新读写》杂志在一些高校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

传统文化目前只是以“成语”、“谚语”等支离破碎的形式,残留于学生们的话语里。

有的学生连起码的常识都缺乏,不少学生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团、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

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说,一些外国人认为“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还情有可原,但一些中国学生也这样认为就很可悲了。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我们学生重视、传承与发展。

沐浴国学经典 传承华夏文明

沐浴国学经典 传承华夏文明

沐浴国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2010年1月8日,仁寿县慈航镇中心校欢声笑语、人流如织,该校“国学特色教育”阶段展示活动隆重举行。

仁寿县教育局相关领导,慈航镇党委、政府负责人,汪洋片区各学校负责人,学生家长及慈航镇中心校师生共计18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

在仁寿县强力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特色学校进程中,慈航镇中心校被仁寿县教育局确定为2009年10所创建特色学校示范校之一。

该校创新办学理念,确定以“沐浴国学,学做真人”为特色教育主题,以“仁慈、博学、启智、益航”为办学理念,积极开展感恩教育、理想教育、礼仪教育、忠孝教育、仁义教育、诚信教育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要求学生每天读一首(节)国学内容,每周背写一首(节)古诗文,每月写一篇诵读心得体会,并适时举办“专家讲座”、“班级诵读比赛”、“古诗文知识竞答”、“师生对诗”、“亲子共读”等内容鲜活的活动,让学生颂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本次活动通过诵读、演唱、舞蹈、小品等形式,将该校系列活动之二——理想教育成果向家长、社会充分展示,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赞誉。

1、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让孩子愉快接受千古名篇的哺育和滋养。

2、读背的数量上不封顶,下要保底。

3、所有要求背诵的文章必须熟烂于胸,并融于他们的思想、灵魂、血液、语言,用时要达到蜂拥而至,信手拈来的程度。

4、文道结合,以文载道,从经典古训中汲取做人做事的道理,立志高远。

一、主要做法:1、解决认识问题。

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方法已经断层几十年,二、三我代人了。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谈写字和古诗文颂读,不仅家长不认帐,老师也转不过来弯,他们认为这是陈芝麻烂谷子,迂腐陈旧的东西,是复古倒退。

为了把学校的主张变成教师自觉的行动,校领导率先上网查找资料,撰写论文,辅导教师。

在教师中召开颂读古诗文研讨会,要求教师撰写颂读古诗文的认识、做法、体会、感受,编辑成书,互相交流。

各项工作只有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才能顺利。

为了让家长认同,我们把专家、学者读谈颂经典的论文下发到家长手里,还把家长邀请到学校看学生的成果展示和读背表演,作文表演等。

课题设计论证报告最新6篇

课题设计论证报告最新6篇

课题设计论证报告最新6篇数学课题设计论证篇一活动一:阅读质疑自主探究(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创造出来的?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3、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是什么?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二)传统美德薪火相传1、中华民族有哪些传统美德?(传统美德包括哪些内容?)2、为什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有什么品质?活动二:看谁说的多?提到中华文化,你会想到什么?答:旗袍、中国功夫、长城、京剧、孔子、汉赋、唐诗、宋词、宋元曲、明清小说等等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如何产生的?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活动三:看视频:品味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2、中华文化有哪些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有什么特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思考探究:3、几千年来,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为什么呢?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4、中华文化的地位和影响是什么?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③中华文化不但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活动四:连线题活动五:交流碰撞我们中华民族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可是有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很多中国青年却热衷于外来文化。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过渡: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数学课题设计论证篇二我校学生数学作业现状:我校位于市郊,近些年来,本学区的大部分优秀学生都上了民办学校,留下来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习惯性都非常差,给我们的常规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困惑,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难度的加大,学生的作业情况变得日益糟糕,有近一半的学生作业有空题现象,近案来应付老师,更有的是极少交作业或根本不交作业,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种种现象表明,我们的数学作业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只是过场戏而已,根本谈不上巩固提高与创新,作业的有效性很低,与新课程的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相差甚远……我校七、八年级数学主要作业是课本习题和基础训练,其它是各任课教师自己选择一小部分习题或由学生自己买资料来补充。

课题申报范本:435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索

课题申报范本:435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索1.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一带一路的发展,全球都在关注中国,世界各国都在试图了解和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而作为历史传承主体的我们,也更有必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土的继承和发扬。

在党的十八大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国家教育部也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教育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若干重要的要求。

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落脚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职业教育校园成为当前素质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从数量规模建设转向质量内涵建设,量变到质变,使得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素质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索势在必行。

2.课题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

走进高职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包括传统节日习俗、中华传统美德、隆礼重法等;从认知文化层面看,还包括汉字汉语、古代文学、书画艺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等。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职校园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满足学院办学的行业特性和培养社会所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推广体系这样一个大系统,走进高职校园的路径:一是教学方式全切入,进网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实践。

二是文化团体活动“请进来,走出去” 多渠道多融通,全方位渗透。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当中外学者纵论“传统文化何处去”的时候,外国学者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又是一个社会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素质文化专业委员会课题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素质文化专业委员会课题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素质文化专业委员会课题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素质文化专业委员会课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素质文化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素质文化专业委员会,以此为背景,旨在通过对素质文化的研究,促进中国的文化建设进程。

一、素质文化的概念素质文化,指的是公民素质和文化素质两者的综合体现。

公民素质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履行公民职责、参与公共事务、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能力。

文化素质是指公民通过接受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形成的文化素养、文化站位、文化自觉、文化修养和文化创新能力等。

二、素质文化的意义1. 作为国家文化承载体的民众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素养,并将其传承下去;2. 具备丰富文化素养的民众才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3. 素质文化和人类发展紧密相关,提升素质文化是推动国家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当前素质文化存在的问题1. 认知问题。

很多人缺乏对素质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对素质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欠缺了解。

2. 教育问题。

目前普遍存在的教育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公民素质和文化素质的培养。

部分学生在校学习只注重分数,忽视高尚的品德和道德。

3. 社会问题。

社会文化环境的营造,缺乏高素质文化的倡导和引导。

部分社会成员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识,例如遵纪守法和尊重他人等。

四、素质文化的构建1. 从教育入手:注重公民和文化教育,多角度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

2. 从家庭入手:培养孩子们的情感基础和人文修养,注重家庭教育,塑造家风家教。

3. 从社会入手:强化文化建设,加强国民教育,注重道德教育,建设文明城市,培养高素质公民。

五、素质文化实践1. 注重公民素质教育,通过在学校制定教育课程和社团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公共事务,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

2. 建设道德文化,加强道德教育,促进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水平,推动道德和文化之间的有机统一。

3. 培养文化自信,推进文化传承和创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A类)指南一、重大项目选题1.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历史贡献与基本经验研究2.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源研究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研究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研究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性认识研究9.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研究10.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过程与发展机制研究11.中国历史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研究12.中国传统法家治理思想资源研究13.中国经学文献通史研究14.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15.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研究16.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模式比较研究17.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研究18.儒家思想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研究19.二十五史儒林传研究20.孔氏族谱的收集、整理与研究21.近代经今文学编年史编纂与研究二、重点项目选题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研究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研究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美好生活方式研究5.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研究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研究7.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研究8.中华礼乐文明研究9.中华文化典籍的域外传播和影响研究10.中华传统智慧与当代文明对话研究11.中华君子文化的当代诠释12.“中国精神”的历史渊源及其新时代新形态研究13.中国传统形而上学研究14.中国传统历史哲学研究15.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研究16.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研究17.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研究18.中国传统美学研究19.中国传统哲学方法论研究20.中国传统“天下为公”思想研究21.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研究22.中国传统家国关系思想研究23.中国传统公平正义思想研究24.中国传统道统论思想研究25.中国传统“成人”思想研究26.中国古代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27.近代中国大同思潮研究28.传统心性哲学与新时代党性修养研究29.天人合一理念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研究30.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路径研究31.历代黄帝祭文整理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32.儒道释互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容性发展研究33.儒家的人格理想与时代新人的培育研究34.儒家伦理与当代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研究35.儒学与当代家教家风建设研究36.儒家“自我革新”思想的形成、内容及其当代价值研究37.儒家思想与干部政德教育研究38.儒家教化思想及其发展研究39.儒学石刻文献资料整理与研究40.书院与儒学的传播、发展研究41.经学史研究42.地域儒学史研究43.海外儒学发展研究44.亚洲孔子文化传播研究45.中西文化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46.中西比较视野中的文化多元与身份认同问题研究47.中西教育思想比较研究48.中西道德哲学比较研究49.比较哲学方法论研究50.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51.稷下诸子文化研究52.宋代经筵讲义整理与研究53.宋明理学知识论思想研究54.清代今文学《论语》诠释研究55.历代学案补编与研究56.历代杜诗学文献整理与研究57.出土简帛文献与黄老道家研究58.道家生态思想研究59.佛教中国化及其文化角色研究60.传统中医药典籍的整理与研究。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题专家评审范文分享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题专家评审范文分享

《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题专家评审范文共享》一、序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中华传统文化课题一直备受关注。

近日,针对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题,专家们进行了评审,并选取了一些范文进行共享。

通过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在幼儿园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本文将针对这些范文进行深入评析,并结合个人观点,以期为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参考。

二、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诗词歌赋、美术书法、传统节日、传统礼仪等。

在幼儿园中,通过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范文共享及深度评析1. 《端午节的由来》这篇范文结构清晰,通过讲述端午节的由来、主要习俗和传统食品,生动形象地向幼儿介绍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值得肯定的是,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绘本、手工制作和游戏等教学手段,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不过,范文对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和与屈原的故事通联较少,可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注重。

2. 《我国传统建筑的美丽》这篇范文以我国传统建筑为主题,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形式和意义,引导幼儿从生活实践中感悟传统建筑之美。

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童谣、手工模型等形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

然而,范文在涉及我国传统建筑的地域差异、代表性建筑和特色艺术等方面可以更具体、更深入一些。

3. 《我国传统戏曲的魅力》这篇范文以我国传统戏曲为切入点,通过介绍京剧、越剧、评剧等戏曲形式的特点和精彩剧目,引导幼儿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作者还引入了戏曲表演、乐器演奏等活动,让幼儿在参与中了解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魅力。

然而,在范文中,并未深入到我国传统戏曲的历史演变、角色类型和演出形式等方面,这部分内容可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补充。

四、个人观点及总结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课题的编写,要注重以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出发点,注重准确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活动形式,激发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课题
一、引言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是一个致力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组织。

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

本文将探讨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的相关课题,包括课题的背景、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

二、背景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一直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然而,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年轻一代的文化认同感和传统文化素养逐渐淡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决定开展相关课题研究,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目标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的课题旨在达到以下目标:
1.提倡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3.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包括文化知识、文化技能和文化意识。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其能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四、内容
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的课题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通过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特点。

其中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4.2 传统文化技能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技能,包括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方面。

通过专业的艺术教师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技能,并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3 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
通过开展一系列传统文化意识的培养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包括组织观看传统文化演出、讲座、展览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4.4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
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能力。

例如,通过让学生设计传统文化主题的创意作品,让他们运用传统元素创造出与时代相契合的作品。

五、实施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和内容,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采用了以下的实施方法:1.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传统文化节、文化讲座、艺术展览等,让学生亲身体
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2.邀请专业的传统文化艺术家和学者到学校进行文化演讲和教学,传授传统文
化知识和技能。

3.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传统手工制作等,
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互联网、移动应用等,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吸
引年轻人的关注。

5.建立传统文化资源库,收集整理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和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
和参考的资源。

六、结论
通过华夏文化促进会素质教育委员会的课题研究和实施,可以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使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