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重庆市永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永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问题及对策卢本琼 肖弟康(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2160)[摘 要]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以重庆市永川区为例,梳理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主要工作情况,发现其中存在农民主动参与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重点工作、发动社会力量等措施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环境整治;农村人居;重庆市永川区[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6-131-40引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三农”工作重心逐步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则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1]。
为此,笔者以重庆市永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为例,分析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1永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及成效1.1 主要工作情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打的第一场硬仗。
根据《永川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建设目标,“十四五”时期当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清脏、改厕、治污、减排、创美共5个方面。
现将这5个方面的工作情况分述如下。
1.1.1 立足全面“清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情况。
一是建体系。
永川区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基层垃圾收运网络基本完善。
二是增设施。
截至目前,永川区新配备垃圾桶28 499个、垃圾箱2 684个、垃圾运输车辆85台,新设置垃圾中转站9座。
三是强队伍。
当地建立了以村(社区)为基础的保洁单元及各村垃圾前端收集保洁专职队伍。
目前,永川区共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兼职管理人员423人、农村保洁人员2 208人。
1.1.2 抓住关键“改厕”,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乡村人居环境是指农村居民生活场所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总体状况,包括居住环境、生活设施、生产条件和文化娱乐等。
近几年来,重庆市对于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不断加强,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情况。
因此,本文将针对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展开探讨。
一、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现状评价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现状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自然环境、公共设施、文化娱乐等方面。
目前,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已建立,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 土地使用情况评价在重庆市乡村,土地利用既涉及到自然生态的保护,也涉及到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需要评价农村土地的利用方式,包括宅基地利用、耕地保护、林地保护、水土流失等指标。
2. 自然环境保护情况评价重庆市乡村地域较大,自然环境保护也较为复杂。
因此,需要对生态环境状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水土流失等进行评价。
3. 公共设施建设情况评价公共设施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等方面,评价重点包括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建设水平、服务半径等指标。
4. 文化娱乐设施评价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是保障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需要评价农村书屋、电影院、剧场、文化广场等设施的建设情况。
同时,需要关注文化娱乐设施与生产生活结合的程度、运营管理情况等指标。
在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时,不同区域间的差异化情况需要关注。
针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化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占地面积差异。
此外,还需要分析不同区域的宅基地利用程度、耕地保护情况、林地保护程度、水土流失情况等指标。
不同区域的公共设施建设程度也存在差异。
需关注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建设水平、服务半径等指标。
此外,不同区域的收入水平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也可能对公共设施建设产生较大的影响。
1. 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推进土地保护应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范文
《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农村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农村人居环境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1. 基础设施落后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不完善,给农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问题更为严重。
2. 环境卫生问题突出农村环境卫生问题普遍存在,包括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河道污染等。
这些环境卫生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3. 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还对周边水源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
三、优化对策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
同时,应关注偏远地区的农村,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能够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以满足农民的日常需求。
2. 改善环境卫生状况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系统。
同时,应加大对农村河道、池塘等水域的治理力度,减少水体污染。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环保型农业投入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应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偿。
四、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1. 实施路径(1)制定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
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农村环境卫生满意度评估
1 研 究 方 法
1 . 1 入 户 调 查
入 户调查 采用 分层 随机抽 样 ,即根 据经 济地 理特征 , 将 重 庆市划分 为 近郊 、渝西 、 渝 东北 、 渝 东 南等 4 个 片 区 ,每个 片 区选 取 2 ~3个 区县 , 每个 区县 选取 3 个 自然 村 , 每个 自然 村选 取不低 于 5 O个农 户 , 共 调查 1 6 0 0个农 户 . 根据 农村 环境 卫生 的特征 , 结 合重 庆市城 乡统 筹实 际 , 选 取被 调查人 性别 、 年 龄 、文化 程度 、
家 庭年 均收 入 、收入来 源 、地理 区域等 6个影 响 因子 和户 厕构 型 、户厕改建 时 间 、 户厕 卫 生情况 、 畜禽 养殖
① 收 稿 日期 : 2O13— 09 一 O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金项 目: 住 房 和城 乡建 设 部 科 学 技 术 项 目《 基 于 城 乡和 谐 与 服 务 均 等化 的农 村 饮 水 与 环 境 卫 生 服务 供 给 的 长 效 机 制 研 究 》 ( 2 0 1 1 一R2—
没 有 明显 的差 异 外 ,年龄 、文 化 程 度 、 家 庭 收 入 、收 入来 源 、地 理 区 域 不 同 , 对农村环境卫生满意度显著不同. 关 键 词 :农 村 环 境 卫 生 ; 满 意 度 ;影 响 ; 城 乡 统 筹
中图 分 类 号 :R 1 2 3 . 9
文献 标 志 码 :A
2 1 ) .
作者简介 : 秦 d , f I : ( 1 9 7 8一 ) , 女 ,湖 北 长 阳人 ,博 士 研 究 生 , 讲 师 ,主要 从 事 环 境 保 护 管 理 与 宣传 . 通信作者 : 彭 莉 ,工 程 师 .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1.27•【字号】渝府发〔2022〕11号•【施行日期】2022.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1月27日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2022年1月目录第一章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仍然任重道远第三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迎来重要机遇第二章开启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新征程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三章以碳达峰碳中和为总抓手引领绿色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一节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第二节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第三节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第四节推动“一区两群”绿色发展第五节加快科技创新助力环保产业发展第四章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第一节构筑生态安全空间格局第二节保护重要生态系统第三节治理修复生态退化区域第四节保护生物多样性第五章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一节改善水环境质量第二节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第三节协同防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第四节治理农业农村环境污染第五节管控噪声环境影响第六章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第一节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第二节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管理第三节防范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风险第四节强化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控第五节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领域社会稳定风险第七章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加强区域联防联治第一节推动生态共建第二节深化污染共治第三节共推绿色发展第四节促进信息共享第五节加强与其他省市交流合作第八章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节健全生态环境治理责任体系第二节提高生态环境精准治理能力第三节提高生态环境科学治理能力第四节提高生态环境依法治理能力第五节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市场机制第六节健全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第九章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第十章健全规划实施机制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重庆市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重庆市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作者:鲁宁朱永利来源:《重庆行政》2019年第05期重庆直辖之初,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支持系统指数排名中,重庆列全国各省市倒数第三[1]。
直辖以来,为完成好中央交办的“生态环境保护”这件大事,重庆市积极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基础工作,又通过“山水园林城市工程”“青山绿水工程”“清洁能源工程”等举措,使污染物排放量得到大幅削减;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行动,使城乡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但是,受20余年高速发展带来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累积叠加的不良影响,全市城乡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加之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訴求不断增强,全市环境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快构建环境管控的长效机制。
对标这一要求,深入分析全市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现状,深刻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对于提升全市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和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重庆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现状(一)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成效明显2016年底,作为全国首批改革试点省市,重庆市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开始施行垂直管理,《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环境保护督察办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等三项配套试行文件一并印发施行。
同时,通过创新环境监察体系,补齐环保“督政”短板:一是由市级环保部门统一行使环境监察职能,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日常监察和集中督察;二是由市级环保部门统一承担市级考核涉及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三是强化信息化手段和优化群众举报线索运用,实行网上受理与实地查证联动、环境监察与环境执法联动;四是将环境执法机构列入政府行政执法部门序列,并依法授权市环境行政执法总队主要负责查处重大环境违法行为以及跨区域、跨流域的环境违法案件。
这些创新举措,为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及相互促进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充分调动了市、区(县)两个层面的积极性。
重庆市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
重庆市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1. 引言:重庆市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的重要性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城市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恶化,使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供更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重庆市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通过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促进了农村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2. 重庆市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的内容和目标重庆市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和工作环境为目标,包括以下内容:2.1 宜居标准在宜居标准方面,重庆市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住房和基础设施,确保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
其中包括改造农村房屋,提高居住环境的品质和安全性;提供安全饮水和排水系统,解决农村水资源问题;改善交通条件,提供便捷的出行方式等。
2.2 宜业标准宜业标准的目标是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农村发展。
重庆市通过改进农村经济环境、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等手段,吸引了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意向,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2.3 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为了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美观程度,重庆市制定了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
通过改善村庄的环境卫生、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设施等手段,使农村成为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农村旅游和开展经济活动。
3. 重庆市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的成效通过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标准的实施,重庆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1 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重庆市在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如改造农村房屋、优化供水和排水系统等。
这些措施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使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似的待遇。
3.2 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业支持,重庆市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农村发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1.22•【字号】渝府办发〔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月22日重庆市城乡环境卫生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加快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市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优化环境卫生设施布局,强化环境卫生保障能力,推进环境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环境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城乡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积极探索规范化作业、标准化评价、智慧化管理,推动清扫保洁向精细化管理迈进。
以清扫保洁为主的环境卫生市场化发展迅速,机械化作业能力显著提高。
截至2020年底,全市道路清扫面积301.35平方公里,道路清扫覆盖率达100%,清扫保洁市场化率约53.3%。
其中,中心城区主要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超过95%、市场化率达80%。
基本建成条块结合的水域清漂保洁管理责任体系和日常作业机制,清漂配套设施设备进一步完善,机械化清漂和水域垃圾转运能力全面提升。
《2024年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范文
《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优化对策》篇一一、引言农村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的重视和投入的增加,农村人居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
本文将对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二、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1. 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国家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仍然存在一些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不完善的问题。
如道路状况差、供水供电不稳定、垃圾处理设施缺乏等。
2. 环境卫生:部分农村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不佳,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既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住宅条件:部分农村住宅设计落后,居住功能不完善,房屋结构老旧,安全隐患较大。
同时,农村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影响了村庄的整体美观。
4. 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存在过度开发、滥砍滥伐、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三、优化对策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同时,应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
2. 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
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 改善住宅条件:对老旧房屋进行改造和修缮,提高住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住宅设计,使住宅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提升村庄整体美观度。
4.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严禁滥砍滥伐和过度开发。
5. 推动产业发展和就业: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产业,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为改善人居环境提供经济支持。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一个拥有丰富乡村资源的地方。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乡村人居环境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评价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并提出差异化优化调控的措施,本文将对该问题展开探讨。
一、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的现状针对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的差异化现状,我们可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对其进行评价。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包括环境卫生、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在实际评价中,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评定各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得分,并将其归类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几个等级,以便于更直观地展现各地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差异。
在评价了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制定差异化优化调控的政策措施。
在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应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强农村垃圾清运、污水处理等工作,改善村庄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较好的地区,应加强生态保护,防止过度开发,保持乡村原生态环境的优美。
在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较差的地区给予更多的扶持,鼓励乡村振兴,推进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升。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是一项极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只有全面了解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现状及其差异化情况,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乡村振兴,改善农民生活,实现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全面提升。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学者、政策制定者、实践者参与共同推动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早日成功。
人居环境整治 破局美丽乡村建设
人大追踪ZHUIZONG人居环境整治破局美丽乡村建设■记者黄振胜2021·4三月的重庆,繁花似锦。
走进铜梁区华兴镇犀牛村,道路两侧树木葱茏,房前屋后花草交映,卫生厕所干净整洁,过去散养的鸡鸭圈进围栏,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农户家中窗明几净……今年2月,由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通报表扬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106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重庆市铜梁区和巴南区榜上有名。
如今,行走在重庆的乡村,一个个错落有致的美丽庭院,犹如按下了“美颜键”,绘成了一幅幅美丽宜居乡村画卷。
这是重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重庆市人大及人大代表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持续关注。
“厕所革命”人大监督不缺位“小厕所,大民生。
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
”在2020年初的重庆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唐华俪建议,应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在数月的走访调研中,唐华俪发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还存在三大难题。
“资金投入缺口大是关键问题之一。
”唐华俪说,区县财政压力大,村、镇垃圾收运费、保洁员工资、环境设施建设等费用要么是区县财政承担,要么是镇级财政承担,要么是村级财政承担,但区县财政投入能力有限,加之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力量参与度和支持度不高,短期资金缺口大。
唐华俪还发现,村民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识不够,环境与健康意识淡薄,参与村庄清洁行动不积极。
“目前留在农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其中一些文明卫生习惯差,随意丢垃圾、乱搭乱建等行为屡禁不止。
”唐华俪说。
此外,唐华俪还表示,缺乏监管机制也是一大问题,存在治理一阵风搞突击的现象,诸多问题是治标不治本。
为此,她在建议中提到,要发挥村民主体作用,教育、培训、引导培养卫生习惯;建立长效机制,用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律自治,对卫生习惯差的村民要给予特别帮扶;加大市级资金统筹,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支持力度,缓解区322021·433人大追踪ZHUIZONG县财政资金压力;强化新建的村居规划设计把关,对基建和绿化工作给予指导、验收。
重庆市长寿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重庆市长寿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1-08-03T11:50:01.81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月第9期作者:肖淋伊[导读]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
肖淋伊重庆科技学院 401220摘要:乡村旅游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地区经济的重要手段。
长寿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过程中对乡村旅游资源利用不足等因素也限制了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SWOT分析工具对长寿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长寿区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为长寿区乡村旅游的差异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长寿区;SWOT分析;对策建议引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向往乡村宁静的生活,根据文旅部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
乡村旅游在促进村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国外Zahed(2012)采取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出当地居民的参与度、旅游地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Thompson(2004)在对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研究中,发现其经营动机不仅为了发展乡村经济,同时也是为保护乡村的地方传统。
国内黄渊基等(2017)认为乡村旅游对扶贫工作和实现全面小康有积极意义;王晨光(2018)通过研究集体化乡村旅游的发展,认为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具有正面作用。
本文旨在调研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工具为长寿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长寿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一)乡村旅游资源多样但开发不足长寿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东有黄草山,西有明月山,南端有五华山,山林资源丰富。
境内水网密布,有一江、两湖、三河、十三溪,100余座水库。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重庆市作为经济发达的重要城市,其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村人居环境的质量如何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成为了亟需研究的问题。
本文将从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差异化问题及优化调控对策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评价指标2.生活便利程度生活便利程度是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等。
重庆市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供水、供电、供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乡村居民。
3.文化环境及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及社会环境也是评价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重庆市乡村地区的文化设施和社会环境相对薄弱,这对居民的精神生活和社会交往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重庆市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化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理位置重庆市乡村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各个地区的人居环境质量存在差异。
位于山区和河谷的乡村地区,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其人居环境质量与平原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
2. 经济发展水平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人居环境质量的差异化。
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乡村地区,其人居环境质量要好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3. 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也是导致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化的重要原因。
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地区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较大,其人居环境质量相对较好,而一些地区因为政府投入和支持不足,导致人居环境质量较差。
2. 加强环境治理加强环境治理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的关键。
要加大对乡村地区空气、水、土壤质量的治理力度,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3.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需要加大对乡村地区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4. 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解决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化问题的根本之策。
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高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4.11.07•【字号】渝府办发〔2014〕130号•【施行日期】2014.11.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村镇建设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4〕130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25号),进一步改善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经市政府同意,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市委四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改善民生为导向,以农村环境整治为重点,坚持“统筹发展、富民美村”,坚持点上整治、面上改观、彰显美丽的原则,以“硬化、洁化、绿化、美化”为主要手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农民主体。
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主体作用,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促进农民创业与增收相结合,着力解决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规划引领。
把科学编制规划作为前提,切实把好规划实施的事前审核关、事中监督关、事后检验关,保障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农村实际。
――坚持注重特色。
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根据山区、坪坝、城郊实际,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体现巴渝乡村风情和田园风光,注意保护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量力而行。
充分考虑地方财力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注重实用实效,循序渐进分步实施,做到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着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推进、示范带动”的原则,从2015年起,由各区县(自治县)整合农民新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专项资金,重点实施“弘扬历史文化、保护自然景观”“农房建设和改造”“村道硬化”“安全饮水”“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卫生改厕”等方面的项目,每年完成1000个以上行政村的综合整治,推动农村安居、康居和宜居目标的实现。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1.17•【字号】江北府办发〔2019〕1号•【施行日期】2019.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区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1月17日江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渝府办发〔2015〕134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改善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建设和资金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的适用范围限于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管理。
第三条我区人居环境整治的实施范围为鱼嘴镇、复盛镇、五宝镇、郭家沱街道、铁山坪街道的农村区域。
第四条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审批、资金计划编制、监督管理、年度绩效评定。
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镇按《江北区推进“五沿”区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的职责推进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化”工作。
第五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按照政府主导,农户主体;城乡统筹,注重保护;示范先行、有序推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项目管理流程图:项目规划设计-项目申请-项目方案设计-项目预算审核-项目施工及监理单位的确定-施工过程监管-项目验收-档案管理。
第六条项目规划设计。
全国首个!重庆发布和美乡村评价地方标准
全国首个!重庆发布和美乡村评价地方标准作者:来源:《南方农业·上》2023年第07期2023年7月5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地方标准公告,在全国率先提出制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估标准,为重庆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量化管理工具。
近年来,在实施“千村宜居”计划、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行动中,重庆已成功创建美丽宜居乡村1 482个,已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107个。
但一直以来缺少专门针对和美乡村宜居宜业程度的评估办法和标准,无法定量评估乡村建设宜居宜业水平。
随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速推进,重庆立足“大库区大山区”独特生态优势,围绕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乡村桃花源”目标,因地制宜制定和美乡村建设与评价地方标准,本次发布的《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就是其成果之一。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对和美乡村宜居水平的评估原则、体系构建、评估方法、评估层级、评估程序等内容进行了规定,用于行政村和美乡村宜居水平的综合评估。
这项指数由环境指数、设施指数、庭院指数、和谐指数4个维度构成(4个一级指标构成),并在此基础上细分出12个二级指标、31个三级指標。
例如,乡村绿化度、田园清洁度、公共设施配套度、出行条件便利度等。
在评估程序上,首先确定评估对象和方式,然后组建评估小组,评估开始前发布评估公告,再实施评估工作,最后经主管部门对评估小组的评估报告进行书面或实地复核,审定评估结果,并以适当形式公布和授牌。
根据和美乡村宜居指数评估分值,将和美乡村宜居水平划分为5A、4A、3A三个等级。
据悉,《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发布后,重庆将选择1 000个不同类型的村开展试评估,探索评估方法,积累评估经验。
同时,重庆还启动了《和美乡村宜业指数》《和美乡村1000指数》地方标准编制,以加快形成“1+2”(和美乡村1000指数+和美乡村宜居指数、和美乡村宜业指数)的和美乡村建设和评价标准体系。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8.16•【字号】巴南府办发〔2018〕149号•【施行日期】2018.08.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巴南府办发〔2018〕14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巴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实施。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8月16日巴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试行)为深入推进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结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加强城乡环境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南府办发〔2018〕63号)要求,按照“公平公正、奖罚分明、建立长效、促进工作”的原则,特制定以下考核办法。
一、考核范围全区22个镇街198个行政村。
二、考核组织及方式按照《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巴南区加强城乡环境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巴南府办发﹝2018﹞63号)精神,在区城乡环境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牵头组织实施除区城管局考核范围之外的农村人居环境考核工作。
考核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区城乡一体发展中心组织实施,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参与,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现场评分。
三、考核分值(一)分值构成。
考核按100分制量化;考核分值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考核软环境,考核分值为10分,包括领导重视、宣传氛围、发动群众、评比表彰等;第二部分考核“五沿”重点区域及示范点等,包括考核农村垃圾治理、推进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秩序管理等6个方面,考核分值为70分;第三部分考核“五沿”重点区域外的一般区域,考核分值为20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表)。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的通知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6•【字号】渝建人居〔2022〕9号•【施行日期】2022.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的通知渝建人居〔2022〕9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两江新区、经开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双桥经开区管委会,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利局、市交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城乡建设整体水平,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按照《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我市拟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工作。
为确保申报工作顺利开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中国人居环境奖的背景及意义中国人居环境奖是评价一个城市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总体成就的全国最高综合性奖项,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综合水平。
自200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以来,共有44个城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521个项目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
在国际上,“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励,我国于2000年-2017年开展中国人居环境奖评选并与联合国奖项形成衔接,对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优中选优,推荐申报联合国奖项。
截至目前,共有15个城市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结合城市体检“八大维度”优化评选相关指标,再次启动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与评选工作。
中国人居环境奖包括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两类。
“中国人居环境奖(综合)”授予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城市(含直辖市的区)。
“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授予在改善人居环境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示范价值的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之一。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十大重点搬迁示范县(市、区)”之一,重庆市一直致力于打造美丽
宜居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
调控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并探
讨其差异化优化调控的措施。
一、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乡村人居环境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重庆市的乡村地
形复杂多样,有的位于高山之间,有的依水而居,自然风景优美。
由于农业生产、城镇化
进程等原因,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了破坏,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
2.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包括文化传承、乡村风貌、社区建设等方面,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市的乡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古老的民居、传统的手工艺等为乡村增添了
独特的魅力。
随着农村人口外流、乡村经济结构调整等,部分乡村的人文环境面临着严峻
的挑战,文化传承、乡村风貌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
3.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乡村居民的生活便利程度。
重庆市的乡村基础设施建
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由于重庆市乡村地
势复杂,部分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4.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是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保障,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
重庆市的乡村
公共服务水平总体较高,政府投入大、政策扶持力度较大。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乡村教
育资源不均衡、医疗卫生服务不完善等。
二、差异化优化调控措施
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重庆市乡村地势复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要加大对乡村的水土保护工作,
实施农田水利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提高乡村的生态环境质量。
要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
和垃圾的处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2.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
重庆市乡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要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保护古老的
民居、传统的手工艺,加强对传统节庆、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加大对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确保乡村基础设施的长期可用性和稳定性。
4.优化公共服务配置
要加强对乡村公共服务的配置和管理,完善乡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乡村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提高乡村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重庆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其差异化优化调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不
断完善乡村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为重庆市乡村振兴战
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只有如此,才能实现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重庆市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加快乡村振兴步伐,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美丽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