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新人教版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最新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教学方式】读图法、绘图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情景引入: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组织复习,请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时,设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一、三圈环流的形成(提问)大气环流的概念?1、定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的形成:第一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地球不自转(提问)●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高小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
第二步假设:①地表均一②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提问)●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小结: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故为动力因素所致。
(板书)三圈环流1.成因2.高、中、低纬环流圈3.三圈环流的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模式,掌握大气环流运动的规律。
2.了解1月、7月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了解季风的形成和分布,知道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和方法1.运用对比、类比方法,在三圈环流示意图上理解、识记三圈环流、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特点。
2.读“东亚季风”图,会分析季风的形成。
3.读1月、7月海平面等压线图,分析北半球海陆气压形势。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三圈环流的学习,了解大气环流对全球的热量平衡和水量平衡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的形成,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理解我国的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从而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成因、对气候的影响。
2.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受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高低压中心名称、所在位置、成因及冬夏季风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
2.东亚季风环流形成。
【教具准备】地球仪、胶条、用投影胶片自制红蓝箭头,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挂图),投影片:空白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大气环流对气温的调节作用表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复习内容】找两个学生到黑板前面作题:要求:(1)写出A、B两点地面及高空的高低气压状况,并画出A、B两点间高空及地面的风向(2)分别画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下A点的风向画完后请学生回答: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大气运动最常见的形式是什么?在运动的地球上南北半球风向偏转的规律是什么?【新课导入】我们知道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因为太阳辐射在全球各纬度分布的不均,使全球的大气在不停地运动,大气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由于大气有规律的运动和温度不同使地球各个部位产生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到底全球有哪些气压带和风带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2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2021年整理)
第二节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编辑整理: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尊敬的读者朋友们:第十一节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第十二节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的全部内容。
第十三节第十四节气压带和风带【课标细化】1。
了解三圈环流的影响因素,气压带、风带的名称与分布.2。
掌握气压带、风带的成因、季节移动规律.3.了解气候的形成因素.4。
掌握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5。
掌握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6。
学会分析气候特征、成因及判断气候类型。
【我的预习】1阅读教材33页页,尝试解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大气环流?(2)引起大气环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大气环流的作用是什么?2.阅读教材34页图2.10,熟悉并记住地球表面气压带、风带的名称.3.阅读教材35页最后自然段及图2。
11,尝试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1.观察教材37页图2.13、图2。
14中亚欧大陆及太平洋所出现的气压中心及位置特点。
5.观察教材39页图2.16,熟悉世界气候类型的名称。
【我的疑惑】【课堂探究】探究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典型案例1】1。
假设前提1:a地球静止;b地表均匀.请画出地球表面赤道与极地之间的大气运动.2。
假设前提2:a 地球只有自转运动; b地表均匀。
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的形成,并注出七压六风的名称,画出风向。
3. 教材P35图2.1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思考分析以下问题(1)为什么压带、风带会有季节移动?(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规律?【典型案例1】1.2。
2021版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教学案新人教版
1.一般情况下, A、 B、 C、 D 四地中,处在近地面的是 B、 C(字母 ) ,处在高空的是 A、 D(字母 ) 。
2. B、C 两处中,形成高气压的是 B(字母 ) ,气温较低的是 B( 字母 ) 。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 力。 4.大气热力环流的实例有海陆风和山谷风。 三、区域认知——趣味思考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请解释巴山地区夜雨较多的原因? [ 提示 ] 夜晚山顶空气冷却下沉, 沿山坡下沉至谷底, 谷地中的暖湿气流被迫抬升, 气 温下降,水汽凝结,形成降水。白天,谷地盛行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 2.每年夏秋季节,形成于我国东南洋面上的许多强台风,登陆之后其强度往往会迅速 减弱,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提示 ] 大洋上的洋面摩擦力小, 而陆地上由于地形、 植被分布的影响, 地面摩擦力增 大,会大大减弱台风的风速。
度差异, C正确; 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
D错误。 第 3 题,
由于装有沙子的容器内的气温升高快, 而装有水的容器升温慢, 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 装有
沙子的容器气压低于装有水的容器。 ]
命题视角二 分析逆温现象的特征和影响
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高空风与近地面风的特点比较
类型
受力
风向
图示 ( 北半球 )
高空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 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3
近地面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 力
与等压线之间 成一夹角
[ 知识拓展 ] 狭管效应原理 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 由于空气不能大量堆积, 于是加速流过峡谷, 风速增大,这种峡谷地形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案
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章末复习【教学目标】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2.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征。
4.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5.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和判断。
【教学重难点】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的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2.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征。
4.全球气候的变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5.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和判断。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复习本章根底知识,了解本节根本内容,将自己掌握不好的记下来,留在上课解决。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第二章我们学习完了,今天我们进行第二章的章末复习。
我们将大多数同学们掌握不太好的几个重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家要认真,到底是哪些知识呢?大家请看大屏幕: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
2.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移动规律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掌握锋面、气旋和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及相应的天气特征。
4.了解全球气候的变化,掌握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5.掌握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和判断。
三、推进新课师:现在我们先练习一下,看看大家对本章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大屏幕上的13道题目,大家用10分钟完成,看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好又快!开始!学生们快速做题,定时训练。
老师严格限定时间。
师:同学们,时间到!完成的同学举手,没完成的先暂时停下来,因为我们是定时训练。
现在我们让每组的代表交流答案。
针对同学们错的比拟多的,老师讲解。
板书: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师:现在我们来解决第一个要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标准版,可打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具体内容为2.3节《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其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2. 使学生能够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分布特征及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难点: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多媒体课件。
学具:笔记本、地图、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引发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气候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
(3)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气候差异,引导学生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知识解释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气压带和风带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气压带和风带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
3.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及分布特征。
(2)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2. 答案:(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征: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东风带、副热带形成西风带、赤道附近形成赤道风带。
(2)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调节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全球降水的分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学案新人教版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其影响。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5.季风的形成与分布。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示意图。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1)气压带名称 成因A 赤道低气压带 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上空气流堆积下沉(动力因素)E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G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因素)名称成因B东北信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D西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F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西北季风东北季风7月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雨季时受因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
高考地理考点气压带、风带整合复习教案第一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1.1 气压带的定义和分类1.2 风带的定义和分类1.3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因1.4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第二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2.1 赤道低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2.2 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2.3 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2.4 极地高气压带的分布和特征第三章:气压带和风带对天气的影响3.1 气压带对天气的影响3.2 风带对天气的影响3.3 气压带和风带的相互作用3.4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第四章:气压带和风带的实例分析4.1 亚洲高压的实例分析4.2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实例分析4.3 北大西洋副极地低压的实例分析4.4 南极大陆极地高压的实例分析第五章: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与应用5.1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方法5.2 气压带和风带的地图应用5.3 气压带和风带的数值应用5.4 气压带和风带的实际应用案例第六章:气压带和风带的模拟实验6.1 实验目的与意义6.2 实验材料与工具6.3 实验步骤与方法6.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七章: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7.1 气压带和风带对作物生长的制约7.2 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布局的影响7.3 气压带和风带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7.4 应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农业措施第八章:气压带和风带对交通运输的影响8.1 气压带和风带对航空运输的影响8.2 气压带和风带对航海运输的影响8.3 气压带和风带对陆地交通的影响8.4 应对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交通措施第九章:气压带和风带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9.1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热量传输的影响9.2 气压带和风带对全球水分传输的影响9.3 气压带和风带在气候变化中的角色9.4 气压带和风带对我国气候的影响第十章:高考地理气压带和风带考点复习策略10.1 考点分析与预测10.2 复习方法与技巧10.3 练习题与解题方法10.4 考前冲刺与心理调适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基本概念解析: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理学中的基础概念,理解它们的定义、分类和形成原因对于掌握地理知识至关重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2.2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的模式。
全球X围内大气大规模的运动我们称之为大气环流。
大气环流在全球的分布上也主要体现为大陆东、西的差异。
大陆西岸主要表现为受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大陆东岸主要是受季风环流的影响。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将热力环流模型扩大到全球。
1.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1.地球不自转;2.地表性质均一;3.太阳直射赤道。
结论:赤道和极地之间形成单圈环流。
2.三圈环流(动态过程)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单圈环流模式不成立。
而是形成三圈环流。
假设条件:1. 地表性质均一;2.太阳直射赤道。
【重点厘清高空的风和近地面的风的最终偏转方向不同】【六个气压带和风带形成过程术语及图解分析】:【赤道低气压带,0°为中心】赤道附近温度较高,空气膨胀上升,在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高空则形成高气压,流向两极方向。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最终在北纬30°高空偏转成西风。
气流源源不断从赤道上来补充,越堆积越多,最终气流被迫下沉。
【副热带高气压带,30°为中心】气流被迫下沉在地面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高压气流流向赤道和高纬度。
流向赤道的偏转成[东北信风带]。
流向高纬度的偏转成[西风带]。
【极地高低压带,90°为中心】极地周围气温较低,空气收缩下沉,在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高压气流流向四周,形成环绕极地的[极地东风带]。
高空气流则下来补充。
【副极地低气压带,60°为中心】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在60°附近相遇,来自低纬度的暖而轻气流被迫抬升,在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气压带风带的记忆及判别:°,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的名称,风带则识记低纬信风,中纬西风,高纬极地东风。
2.结合气压带判断风向名称或根据风带推算气压带。
3.结合气压带的成因或者天气状况判断气压带风带。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大气的运动之气压带、风带
(1)推测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对印度半岛季风环流的影响。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印度半岛的高压势力范围较小。 【答案】 西南季风减弱。 (2)说明夏季亚洲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导致中亚降水增加的原因。 【提示】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力强盛,根据低压的相关知识回 答即可。 【答案】 副热带西风急流偏南时,中亚低压势 力强盛,中心气流上升,西南风势力强盛,使阿 拉伯海的水汽输送量增加,中亚降水增多。
(2)推测“秋老虎”“独爱”重庆的原因。 【提示】“秋老虎”为持续高温、晴朗的天 气,因此“秋老虎”最怕冷空气和降水。
【答案】 受地形影响,冷空气不易进入;距海 较远,受台风影响小。
情境2 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受气候影响,景观多样,一年中不断更换
着自己的“容颜”。下表示意当地原住居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2)分析“咆哮西风带”海况恶劣的主要原因。 【提示】根据西风带的特征和位置推断海况恶劣的原因。 【答案】 西风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雨雪天气变化频 繁,常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情境2 副热带急流 副热带急流是对流层上层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副热带天气系统是动力成因下
4. 图示高空西风( A ) A. 向南移动最远到30°N附近 B. 南北移动是地球自转引起的 C. 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D. 南侧是副极地低压
【解题思路】 图示高空西风为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流,随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 最远可到30°N附近,A对;全球气压带、风带南北移动是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影响 的结果,而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是地球公转引起的,B错;高空西风的形成主要受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错;中纬西风南侧是副热带高压带,D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必备知识知识体系学科素养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及其影响。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4.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5.季风的形成与分布。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的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材料,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3.地理实践力:绘制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示意图。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三圈环流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影响⇒三圈环流⎩⎪⎨⎪⎧①低纬度环流圈②中纬度环流圈③高纬度环流圈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成因(以北半球为例) (1)气压带名称 成因A 赤道低气压带 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热力因素)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上空气流堆积下沉(动力因素)E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G 极地高气压带 气流受冷收缩下沉(热力因素)名称成因B东北信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D西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F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为东北风3.气压带、风带的移动(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气压中心N是印度低压,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3.季风环流东亚季风南亚季风1月西北季风东北季风7月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湿润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终年炎热干燥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成因气候特征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热带季风气候旱季时受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控制,雨季时受因气压带、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为旱雨两季2.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而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部地区则降水较多。
辨析大气环流并非单指三圈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除了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外,还包括季风环流。
如在设问中出现“从大气环流角度考虑”时,要注意全面考虑。
点拨气压带形成的两种类型(1)热力型: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①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②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②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点拨气压带或风带的性质气压带或风带气流运动性质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湿润信风带高纬→低纬干燥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干燥西风带低纬→高纬湿润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湿润极地东风带高纬→低纬干燥极地高气压带下沉干燥点拨(1)亚欧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和印度低压属于热力型气压。
(2)陆地上为高压,说明为冬季;陆地上为低压,说明为夏季。
点拨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分析如下:(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受其影响的地区降水少;盛行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受其影响的地区降水较多。
点拨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原因亚洲东部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海陆气压差异最明显。
气压带和风带【命题情景】大气环流指的是地球表面上大规模的空气流动,大气环流主要与太阳辐射、地球自转运动、地表性质和地面摩擦力相关。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如果考虑地转偏向力,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地球表面会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问题探究】探究假设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请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地理实践力][提示]1.读纬线,辨气压带和风带(1)0°纬线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
(2)30°纬线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3)60°纬线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4)南北纬90°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5)0°~3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信风带。
(6)30°~6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西风带。
(7)60°~90°纬线之间的风带为极地东风带。
2.读风向,辨南北半球(1)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丙两图。
(2)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乙、丁两图。
3.读风向,辨气压带(1)风由中间向两侧吹的为高气压带。
如上图中甲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乙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2)风由两侧向中间吹的为低气压带。
如上图中丙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丁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4.读气压带位置,辨节气(1)若各气压带分别被0°、30°、60°纬线平分,则为春分或秋分。
(2)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北),则为北半球夏至。
(3)若各气压带位置偏南(赤道低气压带全部位于赤道以南,副热带高气压带全部位于30°纬线以南,副极地低气压带全部位于60°纬线以南),则为北半球冬至。
5.读气压带、风带,辨天气状况(1)高气压带控制下,多晴朗天气。
(2)低气压带控制下,多阴雨天气。
(3)西风带控制下,一般多阴雨天气(背风坡除外)。
(4)信风带控制下,一般多晴朗天气(来自海洋上的信风除外)。
(5)极地东风带控制下,一般多晴朗天气。
(2020·高考江苏卷)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
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题。
1.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A.避开南极冰山B.减少西风带影响C.远离热带风暴D.便于沿途补给【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B(2018·高考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回答2~3题。
2.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
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3.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2.D 3.B(2021·顺德高三检测)哈马丹风被称为“非洲魔鬼”,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北非当地人非常地惧怕。
每年的一段时期,哈马丹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下图示意哈马丹风。
据此完成1~3题。
1.哈马丹风盛行的时期是( )A.5月-10月B.6月-9月C.10月-次年4月D.11月-次年3月2.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 )A.地中海B.几内亚湾C.撒哈拉沙漠D.阿拉伯半岛3.哈马丹风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A.暴雨B.沙尘暴C.风暴潮D.狭管效应解析:第1题,根据“每年的一段时期,哈马丹风会吹向几内亚湾沿岸”判断,这一股风应为东北信风,当太阳直射点移到赤道以南时,东北信风会影响到几内亚湾沿岸,时间是每年的11月-次年3月。
故选D。
第2题,根据“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和该时期东北信风的影响范围判断,哈马丹风的发源地是干热的撒哈拉沙漠。
故选C。
第3题,根据材料“是一种像火一样的干热风”“给这里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和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等知识推断,哈马丹风会引发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气象灾害,即沙尘暴。
故选B。
答案:1.D 2.C 3.B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某个气压带位置关系。
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该气压带( )A.在南半球纬度范围变幅较小B.滞留北半球时间小于3个月C.徘徊的纬度范围小于20°D.与太阳直射点位置完全一致5.推测该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该气压带在南半球纬度范围变幅较小,A正确。
滞留北半球时间大于6个月,B错误。
图中纬线间隔是4°,可以判断徘徊的纬度范围大于20°,C错误。
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明显不一致,D错误。
第5题,根据曲线,该气压带的活动范围跨南北两半球,应是赤道低气压带,A正确。
答案:4.A 5.A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命题情景】澳大利亚的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下图示意澳大利亚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
【问题探究】探究1 说明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并阐述理由。
[地理实践力]探究2 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
[综合思维]探究3 说明澳大利亚大陆上气压中心的成因。
[综合思维][提示] 1.冬季。
此时,澳大利亚大陆上为高气压,说明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由此可知,澳大利亚正值冬季。
2.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北移,珀斯受西风带控制;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异大,风力也大;南半球西风带主要位于海洋,地表摩擦力小,风力强劲。
3.冬季,澳大利亚大陆上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在近地面形成高压中心。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1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冬季风(2)7月份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夏季风(2018·高考北京卷)下图为北半球某日02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
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A.冬至B.小满C.夏至D.立秋【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B 2.A(2021·信阳期末)阿留申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由70多个小岛组成,群岛植被以苔藓、草甸为主,无高大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