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生物创新型教学的实施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一、引言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然而,目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实验设备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效果。
因此,本文将对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研究,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1.转变教学观念:教师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多元化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和操作的教学模式外,还可以采用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实验教学中,应将实验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验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1.探究式实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2.合作式实验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实验,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项目式实验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创新教学模式的效果和意义通过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创新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摘要:创新教育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系统的创新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品质,开发创新思维,初步掌握创新技能技法,从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次广泛深刻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
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创新教育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既是教育的目标,也是一种教育观念,还是一个有效的教育过程。
具体的目标定位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受教育者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开发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的潜能,促进全面素质的养成,使之成为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以兴趣带动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的思想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是非智力因素。
无数在创新道路上取得成功的人物表明,成功的决定因素首先不是他们的渊博知识,而是他们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
教师如果从生物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生物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二、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必须看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是发展认知和引导创新的手段。
新课程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在教学中要运用“强调发展,突出能力”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突出科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思考的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注重能力的实际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开展生物创新性教学的粗浅体会
开展生物创新性教学的粗浅体会生物课程是中学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
由于受传统中考的影响,初中生物教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这种状况既不利于生物基础知识的普及,也给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解决困难,做好初中生物学教学工作,是每个生物教师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创新教育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本文谈谈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更新教育观念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而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课程方案一旦确定,教学改革就成了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了。
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
教师要变传统“标准件”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
二、创新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备受教师青睐的传统“讲授法”现已受到严峻挑战,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广大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
其中探究式学习应受到我们的重视,此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广泛采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部分内容也可采用。
其过程是:提出课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
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初中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应当通过实验、探究和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等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堂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讨论案例、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探索欲望。
在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分析能力。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这些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需要他们动脑筋、寻求解决方案,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综合素质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潜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生物创新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校和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生物知识竞赛、科技发明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这些综合素质培养的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
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发表时间:2011-01-17T16:08:29.810Z 来源:《学园》2010年11月上期供稿作者:孙冬青[导读]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观察理解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各类课堂教学。
孙冬青江苏省东海县实验中学【摘要】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树立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优化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活动等方面谈谈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关健词】生物教学创新意识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创新教学【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11-0149-01创造性教学就是以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有利于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去发现、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产生出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并把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应用到大自然的生命科学中,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愉快和满足的教学过程。
实践证明:树立创新意识,科学合理地指导阅读教学、实验教学,恰当地利用各种媒体进行直观性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创新意识,做好扎实合理的课前准备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从教师做起。
教师要创造性地教,备课要有新意,做到目标明,方法活,活动勤,反馈快。
教师在研究整理教材的过程中,既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同时要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从中产生出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然后每个教师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科学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挖掘学生的潜能,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去研究理解教材,形成对知识整体系统性的掌握。
教师创造性地利用课本,使自己所教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高于教材本身。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主阵地。
创新教育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珍惜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素质漫谈
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素质漫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重视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是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如何培养高素质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大胆实践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有创新型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大胆探索和实践新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本人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和信心。
改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个人自主学习的行为。
初中生带着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学习生物。
实验是学生认识生物的窗口,我就利用演示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日常生活的发面做馍、食用菌、蘑菇、木耳的培养,农业害虫的防治等,使学生切身体会到“生物充满了生活,生活离不开生物”。
再就提供动手机会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自己做实验,于是我就发动学生的自己动手用气球当做肺,用橡皮膜当做膈肌,用皮管代表气管,用塑料桶代表胸廓来做呼吸运动的实验,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信心和动力。
从而唤起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创造条件选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直观形象或新奇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器官的投入,激励学习动机。
另外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创设激疑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开始就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各器官和大脑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使学生感知清晰,思维积极,理解深刻,掌握牢固。
思维是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的,所以我们要利用初中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使学生思维在不断探索中创新。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是生物学教学、科研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实验可以使生物学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在传统的生物实验中,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在实验方法上存在局限性,使得一些生物实验的结果无法得到科学的论证。
这就导致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实验操作效果往往不佳,学生们只能依靠教师们的讲述进行理解和想象,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们学习生物的兴趣。
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和实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
那么,如何进行改进与创新呢?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的一些观点。
一、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首先,生物教师需要从观念上进行转变,即要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在这种观念下,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教师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们主动参与实验过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操作实验过程,并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在实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传统的生物实验方法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某些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是有限的或者是唯一的,这就限制了实验结果的普遍性。
因此,对实验方法进行改进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寻找不同的实验材料和方法。
比如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可以使用不同浓度的有机溶剂来进行实验;还可以尝试在不同的条件下对绿叶进行浸泡、提取等操作,观察绿叶中色素的变化情况。
通过这些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不仅可以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实验经验,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辅助实验教学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和新的教学工具。
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来辅助实验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的教学地位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推动课程改革进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因此,生物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制定出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基于此,本文主要探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优势和有效策略,仅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学科优势;有效策略引言: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时代脱轨,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部分教师认识不到创新能力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缺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因此,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学科优势(一)生物学科充满趣味性与初中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可以说是趣味性十足。
这种趣味性并不仅仅是指生物中的知识内容,还有教师可以运用的教学方式,例如,通过看《动物世界》等节目就可以学到大量的生物学知识。
也许这些知识对初中生物的知识内容更加深入,学生有些一时半会还不能掌握,但关键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生物探索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是培养创新能力的直接动力。
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学习,经过一定时间段后,学生的创新能力会得到提高。
(二)生物学科注重实践性实践出真知,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初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动手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在空间上不同于语数等固定教室空间的教学,生物有时可以把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去观察、去实践,并且生物还有一些实验,这些实验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实验,有自身的优势特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绝佳途径。
例如,初中生物“淀粉发酵”的实验就不像物理化学实验那么理论化、空洞抽象化,生物实验更多的是激发学生积极自主探究的意识,这也是创新能力培养所必须的。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学案例分享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人教版初一生物教学案例分享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与创新能力生物学作为一门关于生命起源、发展和特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学科性质的抽象和抽象难度的相对较高,许多初中生在学习生物学时常常感到乏味和无趣。
因此,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享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与创新能力。
本文将分享几个人教版初一生物教学案例,旨在帮助教师提供有趣且有效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的积极参与和学习热情的提高。
案例一:带领学生进行植物实验——绿豆的发芽过程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绿豆的发芽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分发绿豆种子,并告知他们将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发芽现象。
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记录下实验的开始日期,并每天对绿豆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在观察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亲眼见证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还可以了解到植物的生命过程和生长需要的条件。
通过这个实验案例,学生们能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对植物生长和生命科学的兴趣。
案例二:让学生动手实践——昆虫标本制作与观察在学习昆虫的分类和特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昆虫标本。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真实的昆虫标本,引导他们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特点。
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常见昆虫的标本材料。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仔细观察和处理昆虫,从而深入了解昆虫的特征,并培养他们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
案例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干预在学习生态学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与人类的干预展开科学探究。
首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并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如猎物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食物链等。
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生态环境,并了解人类干预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学生们能够意识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注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的兴趣。
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思考论文
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思考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的最高层次的能力。
人类社会正在进入高科技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里创造性劳动将成为重要的劳动形式。
这种劳动性质给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未来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成为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一、教师要在生物教学中转变观念生物学科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
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遇到一些学生提出很多有关生物的新奇的想法。
如我们人类身体内能不能输入植物的叶绿素使我们人类也像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呢?鱼鳃能不能移植到人体上使我们人类也能象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呼吸自由畅游呢?等千奇百怪的问题。
对待学生提出这样那样具有创新的想法,教师对待学生应该给予怎样的回答呢?因此,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的教学思路、创新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活动,都能自觉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力、态度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上来。
二、教师要重视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1.确定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生物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能自觉地围绕培养创新精神这个核心来确定教学目标。
其次,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找出落实创新教育的切入点,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创新教育的关系、态度和创新精神等的培养。
2.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生物教学除传授生物基本知识以外,还必须教给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
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式要有启发性和多样性,注重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学生思考和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气氛和更多的机会,实行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避免压抑幻想,强迫依从。
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理念
初中生物新课程的创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新课程标准的期望是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生物学习要以探索为核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改变了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打破了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实施是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中总结出的一套新的理念,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这些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深入研究教材要想上好一节,首先要了解教材大纲内容,把握教学大纲。
因为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的科学基本方法。
作为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明确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有的学生认为生物不参加升学考试,所以不怎么重视,教师此时更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新课程的新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堂的设计上要有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并把握知识点。
并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
二、导入的设计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导入的设计的好,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就会感觉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
对于初一初二的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这门课,好奇心强,但是自觉性差,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开端,这一部分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到爱生如子,经常深入到学生中给他们讲解一些生物学领域的趣事,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理解和信任。
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的,可以是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精彩的录像,也可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或者是一些动物的图片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几点尝试
从小 黑板 、 挂 图这种 简单教具 和投 影仪 、 幻灯 片等 电教设备 发
展到如今 的多媒体技术 。这就是教育 技术 的创新 , 它为教学所 带来 的变革是有 目共 睹的。多媒 体技 术的运用 , 极大地提高 了 课堂教学 的效率。 那些色彩绚丽的生物 图片 , 使人印象深刻 ; 而
为课题调研基地 , 尝试在初 中生物教学 中进行创新教育。
实验步骤 , 但不被课本所束缚。在制作洋葱鳞 片叶表皮细胞 临
时装片 的实验 中, 笔者发现有 的学生觉得按课 本染色慢 , 直接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稀碘液 , 然后制作玻 片标 本 , 在 显微镜下观 察, 标本的染色效果更佳 。 学 生虽然没按课本做实验 , 但从实验 结果看 , 这个实验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因此 , 教师应鼓励 学生对 实验的改动 , 我们尊重课本 , 但不应被课本所束缚。( 2 ) 启发学 生在 日常生活 中发现 实验 材料和用具 ,鼓励学生 做家庭小 实
一
个 后来 颇具 影 响 的重 要 创造 技 法 — — 头脑 风暴 法 。 该 书 的 出
生的思维想象 , 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置身于这样 的课堂氛 围
中, 谁能说 生物课不是一种享受 呢? ‘ 3 . 在 生物 实验教 学上尝试创新 。( 1 ) 做实验要遵循课本 的
版标志着人类研究创新能力 、 创新发明过程及其规律 的一 门科 学— —创造学 的正式诞生。1 9 4 8 年, 美国的麻省理工学 院即开 设 了“ 创造性开发” 课程 。1 9 4 9年 , 奥斯本在布法罗大学开办 了 “ 创造性思考 ” 夜校 , 致力于推进创造教育 。之后美 国的创造教
2 0 0 6 年初 , 国务 院颁布 了《 国家 中长期科学 和技术 发展 纲要 》 ,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创意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创意设计第一篇范文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生物课程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创意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生命观念。
一、教学内容创新1.结合时代背景,引入生态环保、生物多样性等热门话题,使学生了解生物学科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微观生物世界,如细胞结构、遗传变异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结合当地特色,引入乡土生物资源,如植被、动物等,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1.采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案例教学法,以真实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评价创新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3.引入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四、教学实践与反思1.组织生物实验、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学科的魅力,培养实践能力。
2.定期开展生物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成长。
五、结语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创意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为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创意设计的详细阐述,希望能为您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讨论,请随时与我联系。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课程作为一门揭示生命奥秘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5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 2008N O.11SCI ENC E &TEC HNO LO GY I N FO RM A TI ON 科教平台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教学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人的所有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和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创新的社会、创新的时代,呼唤创新教育。
如何改革生物教学,使之适应创新教育的需要,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人才,是每一个生物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作为一名学校科技辅导员,在生物教学中理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必须看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还是发展认知和引导创新的手段。
新课程改革,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
教师是起一个向导和顾问的作用。
要尽量发现和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不怕教不好学生,就怕没找到更好的方法。
还要处理好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的发展并不同步;而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常人不同的思维和行为习惯,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被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负担。
实际上,教师的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另外,教师还要更新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摘要:新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元素之一,初中生物教师应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利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厘清教学思路。
基于此,以下对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探索引言在进行创新教育生物教学实验研究中,教师要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相关资料,并积极参与各学校各教科所关于“创新教育”的讲座和专题研讨会,提升对“创新教育”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充分把握“创新教育”的核心理念。
在实际生物教学中,通过实验落实“创新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生物综合素养。
一、当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很多教师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形式展开初中生物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缺乏师生互动,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迎合新时代发展需求,也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容易让学生之间产生两极分化;同时新时代要求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要求初中生物教师要高度重视实验教学,要将实验教学融入初中生物课堂,结合现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来展开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课堂,让学生通过亲身实际操作了解初中生物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和学习资源,为学生带去传统教学无法产生的学习条件和效果。
二、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措施(一)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获得知识,在实验过程,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进行一遍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一边讲解一边提出问题,教师的演示不应过快,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对实验进行讲解.当然教师不应该手把手地把所有步骤细致的都传授给学生,这样会限制学生的思考范围,形成教师主导的实验课,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演示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刚才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和所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完毕之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这个时候教师要发挥帮助者的角色,对个别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纠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操作步骤和方法.比如教师在讲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和应用”这一节时,可以进行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有机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氧气”等几个实验,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以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为主体展开教学,进行暗处理、遮光后照射、酒精脱色、碘液显色等步骤的讲授,提醒学生这个过程中容易犯的小错误等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要要求学生除了讨论刚才的步骤,也要思考以下问题,如“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哪些活动?”“如果想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可以采取哪些活动?”等等问题,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可以说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生物学作为当今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本身又是一门不断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更需要创新型的人才。
那么,在生物教学中,如何落实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首要因素。
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在鼓励自由探索、标新立异、发明创造的民主气氛中进行的,那么,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迅速发展起来。
反之,若是学生整天处于一种压抑、恐惧的一言堂的家长制的环境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受到限制,不能顺利发展起来,甚至遭到扼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1.微笑,表示友好、亲密的关系,是一种“我信任你”的表现。
在教学中,教师的微笑就像一阵清风,它可以拂去学生的一切顾虑,将自己的真正想法大胆地说出来。
2.点头,表示赞许与接纳,可以使学生对自己的表现有一个认识,使学生倍增勇气,积极思考。
3.专注听学生讲,是指通过集中精神,倾听学生的意见来鼓励他们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着教师对学生意见的重视与尊重。
4.走向学生,教师不要总是高高处于讲台上,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交朋友,让他们信任你、爱戴你,而不是惧怕你。
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吸收别人的长处,将别人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思路中,从而提出自己的意见。
总之,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的意见对于别人很重要,使学生敢于发言、善于发言。
二、加强问题的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也称创新意识,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精神的引导下,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能,释放创新激情,进行创新活动。
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生物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
浅谈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在 此基础上 , 教师努力创设 民主 、 平等 、 和谐的课堂气氛 , 想方设 : 发散性和创造 性 ; 多采用一题多变 、 一题多问 、 一题多解 , 来培养学 法 让学生放得开 、 不拘谨 ,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 出 自己对生物知识 : 生 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 多从不同角度 , 对 问题加 以综合 分析 , 原理 、 生物现象 、 实验观察操作等的看法 、 体会 疑惑 , 哪怕 是错误 : 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 通过这些思维方法的培养 , 逐 的, 教师都不能轻易地否定学生 , 而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 , 使学 ・ 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目的。 生从观察 、 描述 、 分析 、 理解生物学基本 概念 、 现象 、 实验等的过程 : 五、 加强创新意志力培养 , 使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得以深化持久
中得到成功 的快乐 , 从教师给予及时的表扬 中增强 自信。 这样 , 不 -
生物学课堂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 使得创新真正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能力, 并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发挥
巨大 的 作 用 。
关键词 : 初中生物; 学生创 新能力 ; 培养 “ 创新 是一个民族进步 的灵魂 , 是一个 国家兴 旺发达 的不 竭 : 究 一下这个问题 ; 你 的思路 很开阔 , 这个 问题我们都没想 到 , 你居 动力” “ 教育在培育 民族创新精神 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 , 肩负着 ’ 然想到了 ; 我们一起 来探究一下吧等等 , 从而解除学生怕有 问题 、
强 调创 新教学的整体功能 ,突出构成整体 的各个要 素的相互作 : 创造都是 由思维引发 的。因此 , 在课堂教学 中, 要培养学 生的创新 : 精神和创造能力 , 关键在于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 , 形成 良好 的思维 二、 努力营造 民主、 平等 、 和谐的课堂氛围, 积极鼓励学生创新 -品质 。 为此 ,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多设疑 、 启发提 问, 来培养学 在课 堂教学 中, 教 师的心里应首先装着学 生 , 教 学活动也应 : 生思维 的积极性 ; 创新课堂教学模 式 , 构建 自主合作 探究 的新 型课 始终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 , 并实现最优化 , 从而体现“ 学 生是学 习的 - 堂, 多让学生动脑 、 动 口、 动手 , 变被动学习 为主动学习 , 来培养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物教学中创新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还有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这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动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较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果以及教学质量的目的。
首先生物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把看似没有趣味的课程讲得生动,让学生爱学,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达到的。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乐在其中,就能够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教学多年,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做出了以下几点努力。
一、增强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由此可见,有了兴趣,学生就能够专注,学习的速度会加快。
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求知欲并付出努力。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
也只有“乐”学,学生才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思维才会活跃,课堂知识才能高效率地掌握。
明确初中生物学的教学目的。
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不多,侧重基础、教学课时安排较少,每周二课时。
所以,初中生物的教学目的应是面向所有中学生普及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规范生产生活新秩序。
其次,在课堂上,适当的介绍生物的背景是需要的,例如: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
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学生以启迪。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及实践分析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的创新及实践分析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对于更好的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精神需要,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更多动力支持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初中阶段的生物课堂的教学思路的创新及实践分析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初中生物的创新思路及实践分析,以期促进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思路创新;时间分析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教学中的推广和渗透,生物教学逐渐发展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
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正所谓现在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懂得创新和实践的人。
新课标中指出,在生物教学中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生物教学充满活力,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学会创新,力求从生活中得到实践,最终实现生物素养的提升。
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标准不断升高,如何强化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很多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并不如人意,很多初中生物课堂上的所谓创新基本上等同虚设,即使生物教师让学生们创新,也是在课堂上讲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得不到真实意义上的实践,而这些知识是初中生通过实践才可以理解的,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让学生创新的方式其实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甚至出现厌学情况,从而难以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及新课程标准关于生物教学的规定越发明确,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
二、初中生物教学思路的概述初中生物教学思路的形式多种多样,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创新相符程度较高,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的各方面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对于生物教学的理念也能够有一定的理解,这对于其将形象的生物认知转化为抽象的生物理论知识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分析
-038-2022年第4期(总第308期)教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对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初中生物课程抽象概念较多,知识体系较为复杂。
对于初中生而言,抽象的生物概念不易被理解与接受,教师依然缺少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领悟与理解。
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造成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与新课改要求不符的问题。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明确提出初中教师要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初中生物教师需要充分落实“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改革应基于新课程改革视域,结合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与升级,以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意义(一)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根本需要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实施,其主要目的是推动素质教育,更好地释放基础教育效能,从而更好地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升级,是我国素质教育开展的根本需要。
初中生物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与相关规定,结合初中教学实际与学生学习需求,不断创新生物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真正发挥生物课程应有的素质教育功能。
另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生物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打破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局面,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扩展学习空间。
通过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创新,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与学生不再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转而能够构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生生物课程学习的内在需求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的实质是促进初中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因此,初中生物课程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与综合素质,更要关注学生身心成长,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视域出发,实现初中生物高质量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实施,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需要更多的创新渠道与方式[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初中生物创新型教学的实施
生物学科尽管是一门自然科学,但新课程已由科学世界回归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面向的是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
面对新的挑战,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反思教学行为、创新教学行动策略显得相当重要,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指导学生主动的查找资料,帮助学生在生活的世界中认识自然现象,理解和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会与人合作、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才能,把多元智能带入课堂,发挥学生应有的潜力。
一、开展前测调查,组建学生智能小组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就是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全面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已有基础及兴趣,明确学生同将要学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初二的生物教学,在教学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问卷调查,如:对生物感兴趣的学生有多少?为什么感兴趣?为什么不感兴趣?喜欢实验吗?你愿意去收集资料吗?喜欢看生物的电视及相关书籍吗?等等,借鉴韦纳(B. Weiner)的归因理论,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科学的分析,结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分析学生的优势智能,在前测调查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行为,改进教学方法,以便能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智能优势去学习和分享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一是利用他们特有的智能优势组建智能小组(生物骨干学习小组)和课堂学习小组,智能小组主要有负责课前实验探究,网络资料收集,角色扮演及展示等。
二是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础上,开展系统化备课,进行教学预评,依据学生先决技能选定学习具体目标,从明确提出希望学生达到的教学目标及学习具体目标开始,安排好帮助学生达成学习具体目标的各项活动,交代各智能小组学前任务,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先行者、引领者,有效的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二、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开展学生主讲活动
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强调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原有单一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梳理原有的生活经验,选择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等元认知能力,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导”,把学生的“学”转化为主动的“讲”。
对照初中生物学科特点,许多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加上每周课时不多,教师可以通过系统化备课,在每节课结束时把下节课的学习具体目标、学习方案告诉
学生,使学生明确要做什么?要怎么做,特别是各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其他学生自主参与,鼓励学生去主动了解生活世界中相关知识,收集资料、准备材料,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好教学”分享”活动。
1,引导学生主动查找比较熟悉的资料,如:家庭成员血型的调查,输血的意义,不同项目运动员的体型分析,有趣的动物繁殖行为,《狼和鹿》的故事,家禽、家畜动物行为的描述等,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知识的“分享”活动,同时组织开展选派代表主讲竞赛活动。
2,充分利用好农村学生特有的社会生活经验的优势,丰富课堂教学。
如:在学习植物的营养繁殖时,引导学生进一步向家长了解马铃薯、红薯、甘蔗、大蒜的繁殖并带实物在课堂上展示。
在学习种子萌发时,提前让学生去观察了解蚕豆、菜豆、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鼓励他们亲身实践,了解播种的方法、种子萌发的条件,找出它们间的异同加以分析,并把所获得的知识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分享。
三、挖掘学生智能优势,组织主题学习活动
生物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突破了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一元化目标的缺陷。
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形象,成为学习的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组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要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把学生从课程领入社会生活的实践中去,帮助学生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师中心”的做法,从学生的经验考虑,开发学习活动的主题。
结合科学现象(如生命现象、遗传和变异的现象),社会现象(健康问题、环保问题),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充分的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开展环保主题学习活动,由教师结合教学目标总体设计,落实学生学习目标,各智能小组分工完成五个篇章(新闻报道、调查汇报、SOS角色体验、分析感悟、倡议行动)的才艺展示,鼓励更多的学生大胆的展示自己的特长,使得学生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同时,获取了新知识。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尊重学生之间认知上的差异,加强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能优势,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树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
并加以科学的评价,把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作为学习生物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开展好学生间互评活动和竞赛活动,这样才能保障好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的、持续的开展。
“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给学生一个创新的支点,一定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河北省大名县回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