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
20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八章外币业务.
![20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八章外币业务.](https://img.taocdn.com/s3/m/9d0e6097b14e852459fb571a.png)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第八章外币业务第八章外币业务(6条)【本章内容提要】本章为本准则的外币业务部分,从第七十三条至第七十八条,共六条。
本章的主要内容为外币业务的构成、定义、类型、确认计量和列报。
5项【准则原文】第七十三条小企业的外币业务由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构成。
【解读】条文主旨:本准则是关于外币业务构成的规定。
条文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经济日益全球化,资本的跨国流动和国际贸易不断扩大。
一方面,外资企业在我国内地开办外商独资、合资小企业,不断注入外币资本;另一方面,我国小企业也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实施了“走出去”战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小企业相当一部分属于外向型企业,以出口各种商品为主。
另一方面,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相关链接】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依照本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
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这是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要求和体现。
因此,外币业务已构成小企业的一项重要的日常业务。
本准则正是基于对我国小企业的现实情况对小企业的外币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
条文解读:本条的规定,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来理解:一、小企业的外币业务构成小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在实务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外币交易外币交易,通俗地讲,就是小企业以外币开展的各种交易活动,如小企业向美国出口商品,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要以美元结算该笔货款。
这类交易就属于外币交易。
当然,不是以货币来界定外币交易,而是以交易所使用的货币与本企业记账的货币是否相同来界定。
有关外币交易的具体解释,详见本准则第七十四条的释义,本条不再赘述。
(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外币财务报表折算,通俗地讲,就是小企业取得了一份以美元、日元、欧元等计价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小企业在境外的子公司按照当地的货币记账并编制财务报表,对于这种情况,本准则不涉及,因为本准则第二条规定,如果小企业是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应当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不是本准则。
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6edaa097a76e58fafab003ae.png)
摘要 1 2 3 6 7
银行存款——英镑
借方
贷方
余额
3、非货币性项目 A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
期末不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
B 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的存货 例:进口商品成本80000美元,购买日 汇率$1=¥7.5 ,期末该商品可变现净值 85000美元,汇率$1=¥7
C 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 如“交易性金融工具”
会计期末:将外币货币性项目余额折算为 期末即期汇率。
例2 某企业2008年外币交易业务如下: 12月1日各外币账户余额为:
外币余额 汇率 银行存款——英镑 50 000 13 应收账款——英镑 78 000 13 应付账款——英镑 42 000 13 长期借款——英镑 200 000 13
⑴ 向英国出口商品24 000英镑,未收款, 当日汇率£1=¥13.2
利润表中的项目: 收入和费用——会计期内的平均汇率 (简单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进行 折算。
折算差额——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 目下单独列示,并逐年累积下去;或者 计入当期损益。
特点:
1、现行汇率法简单易行,资产、负债项目 乘上一个常数。折算后资产负债表的各 个项目之间仍能保持原有的外币报表中 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
2、采用当期确认法或递延法确认汇兑损益。
三、外币交易的核算程序
1、记账方法 外币统账制——发生外币交易时即折
算成记账本位币。
外币分账制——日常核算时分别币种 记账,资产负债表日进行调整。
2、核算要求 发生交易时:按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或
近似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记账,同 时登记相应外币账户。
结算日:将外币结算金额按当日即期汇率 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关于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
![关于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adb2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0.png)
关于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在国际贸易和投资过程中,企业经常需要处理外币业务。
当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除了对外币的核算和记录之外,还需要对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进行处置。
本文将从会计处理层面对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进行详细介绍。
一、外币账户和外币报表企业经营境外业务时,通常会在境外开设外币账户,用于收付外币款项。
外币账户和本币账户的核算方式不同,在报表中需要单独列示外币账户的收支情况,以便于管理和监督。
此外,在进行境外业务的财务报告时,需要将外币账户的收支情况折算成本币金额,以便于对业务的整体收支情况进行分析。
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产生原因在进行外币报表折算时,由于不同币种之间的汇率差异,会产生部分金额未能准确折算到本币金额的情况,即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例如,企业在某个月份内从境外账户中收到1000美元的收入,而当月的汇率是1美元=6.2人民币,那么在该月份的本币报表中,应该将该收入折算成6200元人民币,但如果该款项在账单或报告生成前,汇率发生变化,例如当月底汇率下降至1美元=6.1人民币,那么该收入在本币报表中仅能折算成6100元人民币,多出的100元即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对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存在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1. 损益类处理: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作为当期损益进行处理,并计入当期损益表中。
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短期的外币业务,其优点是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反映其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外币报表差额加减到当月或当期的净收入或净支出中,以反映实际的经营状况,并在当期损益表中进行揭示和披露。
2. 资产负债类处理: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计入外币账户的结算调节科目中,并通过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进行相应的披露和揭示。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对于财务报表的审计和监督,应注意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核算和记录情况。
2. 应及时进行汇率的核算和调整,以便于及时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外币、外币报表折算与合并报表
![外币、外币报表折算与合并报表](https://img.taocdn.com/s3/m/01097db276a20029bd642ded.png)
外币会计^外币账户期末调整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金额,与账户原 人民币金额的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等科目。
【例题】中天公司外币业务按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某年5月初外币账户余额如下表 所示:该公司5月份发生的有关外币业务如下:① 5月5日岀口商品一批,价款30 000美元,款项尚未收到,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 =7. 6元人民币。
② 5月10日从中国工商银行取得短期借款1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二7. 4 元人民币。
③ 5月12日偿还上月欠中国银行短期借款2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二7. 8 元人民币。
5月31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元人民币。
美元均通过公司的银行存款美元户存取。
【要求】对上述外币业务进行账务处理,月末计算汇兑损益并进行账务处理(汇兑损益 计入财务费用)。
① 5月5日出口商品借:应收账款一一美元(30 000美元) 贷:主营业务收入 ② 5月10日取得借款借:银行存款—美元(10 000美元)贷:短期借款一一美元(10 000美元) ③ 5月12日偿还借款借:短期借款一一美元(20 000美元)财务费用一一汇兌差额贷:银行存款一一美元(20 000美元) 期末汇兑损益的计算一一简便方法:T 形账户法。
A 、应收账款期末调整(T 形账户法)第一步,建T 形账戸。
先将“应收账款一一美元戸”的期初余额(包括人民币余额和美 元余额)记入账户,再逐笔查找所有分录,将该科目的金额(人民币金额连同美元金额)记 入账戸,然后分别结出人民币余额和美元余额。
应收账款期末调整228 000228 00074 00074 000 150 000 6 000 156 000第二步,计算科目余额调整数(即汇兑损益)调整数二外币余额X期末汇率-人民币余额应收账款调整额二50 000X7-378 000二-28 000第三步,做分录。
调整数若为正数,则表示应调增该科目的余额(根据科目性质,资产类科目调增记借方,负债类科目调增记贷方):调整数若为负数,则表示应调减该科目的余额(根据科目性质,资产类科目调减记贷方,负债类科目调减记借方)。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bb91d5a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3.png)
将所有财务报表项目采用相同的汇率进行折算。
多重汇率法
将不同的财务报表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
04
外币报表折算实践
流动项目折算
流动项目折算包括现金和以市价计量的应收账款、应 付账款、预收款项和预付账款等货币性项目。在进行 流动项目折算时,需要按照期末汇率进行折算,以避 免报表出现偏差。
在进行流动项目折算时,需要注意时点问题。例如,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按照期末汇率进行折算; 而在编制利润表时,则需要按照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汇率波动对报表的影响。
长期项目折算
长期项目折算包括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长期投资、固定 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项目。在进行长期项目折 算时,需要按照历史汇率进行折算,以保持报表的一 致性。
功能性货币观念在外币报表折算 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为报表使 用者提供更准确、相关的信息。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 进一步发展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在外币报表 折算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 报表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对 于难以取得公允价值的汇率信息 ,将积极探索其他替代方法以获 得更准确的数据。
THANKS
感谢观看
03
会计分录
在期末调整时,企业需要编制相应的 会计分录,记录外币业务的调整以及 相应的折算过程。同时,还需要对因 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损益进行账务处 理。
03
外币报表折算概述
外币报表折算的定义
外币报表折算是将以外币计量的财务 报表项目转换为以本位币(或记账本 位币)计量的过程。
VS
本位币是指企业进行会计处理时所使 用的货币,通常是企业的记账本位币 。
会计分录
在交易日,企业需要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记录外币业务的发生以及相应的折算过程。
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的编制
![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的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2d9249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0.png)
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的编制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编制是国际贸易和跨国公司运营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处理方法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的相关概念、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外币交易的概念和步骤外币交易是指在跨国贸易或国际投资过程中,以外币计价和结算的交易活动。
外币交易通常包括货物和服务的购销、资产和负债的计价以及与外国合作伙伴的结算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外币交易的步骤:1. 确定外币交易类型:根据具体业务活动,确定是属于外币资产、外币负债、外币收入还是外币支出的交易。
2. 确定交易日期和汇率:外币交易发生的日期和汇率是确定外币金额的重要参考依据。
应根据交易当天的实际汇率来确定外币金额,避免使用过时或错误的汇率。
3. 折算外币金额为本币金额:利用当天的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币金额。
可以使用外币兑本币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4. 记录外币交易:将外币交易记录在账户簿中,包括交易日期、交易类型、外币金额、汇率、本币金额等信息。
5. 进行结算:根据交易类型,进行相应的结算活动,包括支付外币款项、收取外币款项等。
6. 记录结算信息:在账户簿中记录结算信息,包括结算日期、结算类型、外币金额、汇率、本币金额等。
二、外币报表的编制概念和步骤外币报表是指以外币作为计量货币,编制的反映跨国公司财务情况以及经济业绩的财务报表。
下面将详细介绍外币报表的编制步骤:1. 翻译外币交易:将外币交易的金额按照当天的汇率翻译成本币金额。
应使用外币兑本币的汇率进行翻译。
2. 调整汇兑差异:由于汇率波动的原因,外币交易金额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汇兑差异。
需要将这些差异进行调整,以确保报表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3. 选择报表格式:根据跨国公司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外币报表格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4. 编制外币报表:根据翻译和调整后的数据,编制外币报表。
报表应包含详细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外币交易会计与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会计与报表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a94eda345a8102d276a22f2a.png)
• 为了反映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需要将不同货币计量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 等折算为一种货币反映,或将以其他货币反映的 于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和分支机构的经营 业绩和财务状况折算为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企 业选定的用于反映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货 币即为记账本位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称外 币,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称为外币交易, 以外币反映的财务报表称为外币财务报表,将外 币交易或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反映的 过程即为外币折算。外币折算因其复杂性及其对 世界经济的影响,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是 现代会计领域的难题之一。正是在这种经济背景 下,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 号——外币 折算》,该准则是对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 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进行全面规范 的一项具体会计准则。
外币交易
一、基本概念 1、外币:指所有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国有价证券,如以外币表示的政府公债、公司债券等, 也包括外币支付凭证,如以外币表示的票据等。 2、外汇:指的是一国拥有的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IMF 对此的定义是:“外汇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 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财政部 库券、长短期政府证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 以使用的债权”。 3、外币与外汇的联系与区别:(1)外汇包含外币,但外 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还包含其他;(2)外币并非都是 外汇(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二、外币交易准则背景分析
•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趋势下,资本的跨国流动和 国际贸易不断扩大。一方面,外资银行投入外币 资本参股内资银行,外资企业在我国内地开办外 商独资、合资企业,向内资企业或国内市场不断 注入外币资本,使得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外币资本 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内资企业与国际市场之间 的业务往来不断增加,不断向国际市场拓展业务, 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竞争的程度和规模呈不断增强 趋势,这样,企业可能以任何货币对发生的交易 进行计价或结算,企业在其他国家或在我国境内 设立的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和分支机构 也可能采用不同于该企业记账本位币的货币进行 记账。
关于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
![关于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044f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a.png)
关于处置境外经营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摘要】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企业在境外经营时由于汇率波动导致的外币财务报表与本币财务报表的差额。
这种差额的形成主要源于汇率的变动和外币资产负债的折算。
在会计处理上,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进行折算。
直接法是通过直接折算外币报表进行处理,而间接法则是通过先将外币报表合并到本币报表,再折算成本币进行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会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实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方法的应用场景和效果。
掌握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进行境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可继续深入研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企业在全球化经营中的会计需求。
【关键词】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会计处理、直接法、间接法、实例分析、研究、未来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境外经营活动,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
在进行跨境业务时,企业需要编制外币报表来反映其在境外经营的财务状况。
由于汇率的波动,导致在将外币报表转换为本国货币时会产生折算差额。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指在将外币报表转换为本国货币时,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的差额。
这种差额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影响,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和财务分析。
为了达到更准确的财务报告,企业需要对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进行合理的会计处理。
了解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会计处理方法,有助于企业更好地管理外币风险,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和透明度。
本文将对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进行深入探讨,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进行境外经营时,由于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而产生的会计处理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定义、形成原因以及会计处理方法,进一步了解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并为企业在处理境外经营中的会计问题提供指导和建议。
具体来说,我们将重点探讨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归纳总结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并比较直接法和间接法的差异。
第十七章外币折算-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一般原则——(1)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第十七章外币折算-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的一般原则——(1)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0c59ed99d0d233d4b14e69db.png)
A.5 B.10 C.-5 D.8 正确答案:A 解析:A公司因货币兑换业务计人财务费用的金额=100X(6.60-6.55)=5(万元 人民币)。 3.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 ,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应当采用的汇率是()。 A.当年1月1日汇率 B.变更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 C.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 D.资产负债表日汇率 正确答案:C 解析: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 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4.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应 当()。 A.作为递延收益列示 B.在利润表中列示 C.在财务报表上无需反映 D.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正确答案:D 解析:企业对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进行折算,产生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应 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5.下列关于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应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B.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应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 C.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应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也可以 采用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进行折算 D.少数股东不承担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按照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 原则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 【教材例17-14】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该公司在英国有一子 公司乙公司,乙公司确定的记账本位币为英镑。甲公司拥有乙公司70%的股 权,并能够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实施控制。甲公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 折算乙公司利润表项目。乙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2×12年12月31日汇率为1英镑=9.88人民币元,2×12年的平均汇率为 1英镑=12.87人民币元,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发生日的即期汇率为1英镑 =14.27人民币元。2×11年12月31日股本为6 000 000英镑,折算为人民币85 620 000元:盈余公积为600 000英镑,折算为人民币9 000 000元;未分配
第一篇_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的折算
![第一篇_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的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dad9cc43c850ad02de804187.png)
结算外币货币性项目时,将其外币结算金额按照当日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 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 差额”科目。
32
(二)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原则
初始确认
关键:
折算汇率 的选择
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或 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即期汇率近 似的汇率
两笔交易观
企业将发生的商品购销业务以及以后的 账款结算,视为两项交易 。
汇率变动的影响 确认为汇兑损益
28
[例] 一笔交易观与两笔交易观的比较
资料 A公司20X8年12月15日向B公司赊销商品一批,计10 000美元; 销货当天的汇率为$1= ¥6.5 ;12月31日的汇率为$1= ¥6.6 ;结算日为20X9年2月16日,当 天汇率为$1= ¥6.65 ; A公司所选择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 一笔业务观 营业收入 65000
一、外币业务交易日会计处理 二、结算日会计处理 三、资产负债表日会计处理 四、汇兑差额处理
外币交易会计处理原则 主要知识点 外币交易的初始确认与计量 外币账户的期末调整
30
一、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账户的设置
主要是外币货币性账户 外币账户包括:
外币现金
外币银行存款
外币结算的债权(如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
17
(二)企业功能货币的确定
例题:
【多选题】境外经营的子公司在选择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 的因素有( ) A. 记账经营所在地的货币管制状况 B. 与母公司交易占其交易的比重 C. 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母公司的现金流 D. 境外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限期债务 E. 相对于母公司的经营活动是否有很强的自主性
外币交易与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与报表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eee9cfc808a1284ac8504348.png)
作者:胡朝阳外币交易和报表折算一、外币交易和报表折算的区别是什么呢?假如你是一个国内企业的会计,遇到有些业务如:借入美元、进口货物赊账(将来要付美元)、出口货物未收款(将来要收美元)、购入/卖出美元,收到美元等业务,这些就是外币交易,你需要做凭证、记账。
假如你是一个国内企业的会计,你们公司在国外有子公司/合营/联营或分支机构,一年下来,人家要给你汇报,就会把报表给你,但人家平时的记账本位币是外币,因此账、报表都是外币,你该怎么转化为人民币呢?这就是报表折算,不需要做凭证、记账,只需要把人家提供的报表进行折算。
二、外币交易下面我们说说外币交易。
我们知道,我们的本位币是人民币,假设发生的外币业务的外币都是美元。
在发生外币交易业务时,我要你做一件事情,在“对汇率有感觉”的账户后面加上“—美元”。
例如,外商投入20000美元资本存入银行。
你会想做:借银行存款20000美元贷实收资本20000美元,可不对啊,因为我们需要转化为人民币。
因此你会再想想汇率是多少?用哪个呢?合同汇率,还是美元到账时银行标价的汇率?应该是美元到账时银行当天的标价的汇率,这样可靠啊,有银行证明。
假设银行当天的标价的汇率是6.88,你会做借银行存款20000X6.88 贷实收资本20000 X6.88,这样行吗?仍然不行。
因为银行里的是美元啊,只是“相当于20000X6.88人民币”。
因此,你应该做借银行存款—美元20000X6.88 贷实收资本20000 X6.88。
实收资本要不要加“—美元”呢?感觉不用。
我们再说外币借款。
借款10000美元,到期还本付息都是美元,当日汇率为6.78。
你会做借银行存款—美元10000X6.78 贷短期借款—美元10000 X6.78。
因为你手里的是美元,欠的也是美元,只不过需要用人民币标价。
例如你赊账进口原材料,应付账款账户后面会加上“—美元”,因为你欠的是美元,但原材料账户后面会加上“—美元”吗?感觉不用。
山东大学会计专业外币交易及外币报表折算练习题
![山东大学会计专业外币交易及外币报表折算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18a0f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7c.png)
外币交易与外币报表折算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的情况下,用人民币兑换外币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是指()。
A.当日即期汇率与银行买入价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B.当日银行卖出价与账面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C.当日即期汇率与账面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D.当日即期汇率与银行卖出价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2.国内甲企业主要从事商品销售,该企业的20%的销售收入来源于出口,采用美元计价和结算。
原材料30%来源于向法国进口,以欧元计价和结算;其余的购销业务均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
则该企业的记账本位币应该是()。
A.美元B.欧元C.人民币D.美元和欧元3.某企业采用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该企业外币业务的是()。
A.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B.与国内企业发生的以人民币计价的销售业务C.与外国企业发生的以美元计价结算的购货业务D.与中国银行之间发生的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业务4.公司在选择其记账本位币时不应当考虑的因素是()。
A.融资活动获得的货币B.上交所得税时使用的货币C.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货币D.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所需人工成本的货币5.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发生的外币业务中,平时就可以确认汇兑损益的是()。
A.购入货物以外币结算B.企业从银行买入外币C.外币投入资本业务D.外币借贷业务6.未来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
2007年5月1日进口商品一批,价款为4500万美元,货款尚未支付,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5月31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8元人民币,6月30日市场汇率为1美元=8.27元人民币,该外币债务6月份所发生的汇兑损益为()万元人民币。
A、90 (损失)B、45 (收益)C、45(损失)D、90 (收益)7.甲公司2006年12月2日以50000港元购入某H股20000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日汇率为1港元=1.2元人民币,2006年12月31日,由于股票市价变动,当月购入的H股公允价值为54000港元,当日1港元=1.1元人民币。
外币业务的核算与报表处理
![外币业务的核算与报表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3f974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2.png)
外币业务的核算与报表处理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外币业务在各个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准确核算外币业务,并进行有效的报表处理,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外币业务的特点和相应的核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外币业务的核算与报表处理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步骤,以帮助企业在处理外币业务时更加高效准确。
一、外币业务的特点外币业务与本币业务相比,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 汇率波动:外币与本币之间的汇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意味着外币资产和负债在本币计价下的价值也会随着汇率的变动而发生变化。
2. 外币兑换损益:由于汇率的波动,企业进行外币兑换时可能会产生兑换损益,这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有着重要影响。
3. 外币贷款: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时可能会以外币形式借款,这就需要考虑外币贷款的利息计算和偿还,以及相应的外币利率风险。
二、外币业务的核算方法为了准确核算外币业务,企业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核算方法:1. 外币账簿:企业可以设立外币账簿,将外币交易按照外币种类分别进行记录,以便准确反映外币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情况。
同时,需使用外币的汇率进行折算和计算。
2. 外币调整:在采用外币账簿核算时,由于汇率波动和兑换损益的影响,企业需要对外币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使其在本币计价下的价值更加准确。
3. 外币兑换损益的确认:企业在进行外币兑换时,需要按照相应的会计准则确认兑换损益,并将其按照规定的方式计入财务报表,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4. 外币贷款的利息计算:对于以外币形式借款的企业,需要按照外币利率和汇率进行利息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按照规定的方式确认和记录。
三、外币业务的报表处理在处理外币业务的报表时,企业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选择合适的报表:根据外币业务的规模和特点,企业可以选择编制外币资产负债表、外币利润表等报表,以便准确反映外币业务的情况。
2. 报表折算:将外币账簿中的外币金额按照相应的汇率折算为本币金额,并将折算结果填写到报表中。
同时,需注意将兑换损益按照规定的方式计入报表。
《小企业会计准则》(税务系统内部培训资料)第八章 外币业务
![《小企业会计准则》(税务系统内部培训资料)第八章 外币业务](https://img.taocdn.com/s3/m/c9b08b96d4d8d15abe234ecd.png)
第八章外币业务周福生内容提要:一、外币交易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三、税法对货币计量的规定具体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十三条小企业的外币业务由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构成。
一、外币交易(一)定义与内容《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十四条外币交易,是指小企业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小企业的外币交易包括: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和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二)外币与记账本位币1、定义《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十四条第三款前款所称外币,是指小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小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
2、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十五条小企业应当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小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
小企业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但小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除外。
小企业因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确需变更记账本位币的,应当采用变更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
前款所称即期汇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
中国人民银行法、会计法和企业所得税法等法律都对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作出了规定。
具体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
”会计法第十二条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六条规定:“依照本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
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本条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并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对小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的确定及变更作了规定。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https://img.taocdn.com/s3/m/d57b9b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98.png)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概念:外币业务是指企业在跨境交易过程中使用外币进行结算的一类业务。
外币报表折算则是将外币业务所涉及的资金进行换算,以便在本国财务报表中进行统一计算和分析。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是国际贸易以及国际投资中常见的一种情况,需要企业进行合理的报表折算以便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
外币业务的特点:1. 外币业务使企业暴露于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企业可能遭受资金损失。
2. 外币业务的交易规模较大,涉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企业需要在进行外币交易时,选择合适的汇率进行结算以减少风险。
3. 外币业务需要遵守国际财务会计准则(IFRS)的相关规定。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对外币业务进行计量、披露以及报表折算。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1. 实际汇率法:该方法是根据实际汇率来折算外币金额。
实际汇率是指市场上实际存在的汇率。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并计入财务报表中。
2. 平均汇率法:该方法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汇率取平均值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短期汇率波动的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3. 末期汇率法:该方法是将期末的汇率应用到外币金额上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外币业务交易较多,期末汇率与期初汇率差距较大的情况。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1. 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财务报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利润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 外币收入和费用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收入和费用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损益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业务损益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3. 外币报表的披露: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外币金额的折算方法和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对企业的影响:1. 风险管理能力: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及时把握汇率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风险控制。
外币业务及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作业2021
![外币业务及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作业2021](https://img.taocdn.com/s3/m/01bc94323186bceb18e8bb58.png)
外币业务及外币报表折算会计作业2021外币业务会计、外币折算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某外商投资企业,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核算外币业务。
3月10日收到外商投入的资本100000美元,当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元人民币,合同约定的汇率为1美元=8元人民币。
企业收到该项投资时应确认的外币资本折算差额为()元。
A.0 B.10000 C.20000 D.300002.甲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按月结算汇兑损益。
2021年3月20日,该公司自银行购入240万美元,银行当日的美元卖出价为1美元=8.25元人民币,当日市场汇率为 1美元=8.21元人民币。
2021年3月31日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8.22元人民币。
甲股份有限公司购入的该240万美元于2021年3月所产生的汇兑损失为()万元人民币。
A.2.40 B.4.80 C.7.20 D.9.603.企业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的情况下,将人民币兑换成外币时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是指()。
A.银行买入价与当日市场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银行卖出价与当日市场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C.账面汇率与当日市场汇率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D.账面汇率与当日银行卖出价之差所引起的折算差额 4.某企业外币业务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核算。
假定月初的市场汇率为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该企业本月月初持有20000美元,月初市场汇率为1美元=8.3元人民币。
本月15日将其中的15000美元售给中国银行,当日中国银行美元买入价为1美元=8元人民币,卖出价为1美元=8.2元人民币。
企业售出该笔美元时应确认的汇兑损失为()元人民币。
A.3000 B.4500 C.1500 D.-30005.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下列子公司外币会计报表项目中,可以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的是()。
A.固定资产 B.长期借款 C.未分配利润 D.主营业务收入6.某股份有限公司对外币业务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进行核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考试重点_必记
![自考《高级财务会计》考试重点_必记](https://img.taocdn.com/s3/m/bef0fcd4ce2f0066f53322fa.png)
第一章外币会计一、记账本位币会计上以企业所处的主要经营环境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非记账本位币的货币就是外币(记账本位币,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二、外币业务外币业务包括外币交易和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交易指企业以非计帐本位币进行收付、结算等业务;外币报表折算,指为满足特定的目的,将一种货币单位表述的会计报表,折算成另一种所要求的货币单位的会计报表。
三、汇率汇率,即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合成本国货币,外国货币数量不变,本国货币数随汇率变化而变化。
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则刚好相反。
(见P27)汇率按付款期限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即期汇率,是买卖成交后第二个工作日应交割的外汇汇率。
远期汇率,按事先说好的,在将来据以交割的外汇汇率。
远期汇率有两种表示方法。
(P28)补充: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日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的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也可能是当月一号的外汇汇率。
企业通常应该采用即期汇率作为折算汇率进行折算,但汇率变化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作为折合汇率进行折算。
折合汇率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四、汇兑损益概念,P28.东北财大版高财的定义:汇兑损益指发生的外币业务在折合成记账本位币时,由于业务发生的时间不同,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差额;或者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由于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
汇兑损益的种类:交易汇兑损益,兑换汇兑损益,调整外币汇兑损益,外币折算汇兑损益。
(记住,并知道每种汇兑损益指什么)五、外币交易会计的基本方法1.单一交易观:将企业发生的外币购货、销货业务,以及以后的账款的结算视为一笔业务的两个阶段,外币业务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取决于结算日的汇率。
单一交易观,期末不确认汇兑损益。
2.两项交易观:略(书P31)六、我国外币交易会计核算的原则(必须记住,并会运用)P33-341.复式记账。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具体应用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具体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854f7b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9.png)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具体应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指将外币金额转换为本国货币金额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公司在进行跨国业务时需要处理外币交易,因此需要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及其具体应用:1. 当期汇率法,根据当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以及将外币收入和支出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当期汇率法要求使用当期汇率进行折算,因此反映了当前的汇率情况。
2. 平均汇率法,根据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一段时间内的外币交易进行折算,如季度或年度报表。
平均汇率法可以平滑汇率波动,反映了一定时间段内的汇率情况。
3. 历史汇率法,根据历史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国货币金额。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历史外币交易进行折算,如对过去几年的财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
历史汇率法可以帮助分析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
4. 货币资金折算法,对于外币货币资金,采用实际发生额折算法。
根据外币货币资金的实际发生额,按照交易日汇率折算为本币货币资金。
在具体应用中,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情况和财务报告要求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
在报告编制过程中,需要记录折算所采用的汇率和方法,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相关的外币折算信息。
此外,公司还需要关注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及时进行风险管理和汇兑损益的处理。
总之,外币报表折算方法是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公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并注意汇率波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
外币业务的特点:
1. 外币业务使企业暴露于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企业可能遭受资金损失。
2. 外币业务的交易规模较大,涉及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企业需要在进行外币交易时,选择
合适的汇率进行结算以减少风险。
3. 外币业务需要遵守国际财务会计准则(IFRS)的相关规定。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对外币业
务进行计量、披露以及报表折算。
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
1. 实际汇率法:该方法是根据实际汇率来折算外币金额。
实际汇率是指市场上实际存在的
汇率。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并计入财务报表中。
2. 平均汇率法:该方法是将一段时间内的汇率取平均值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可以消除短期
汇率波动的影响,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3. 末期汇率法:该方法是将期末的汇率应用到外币金额上进行折算。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
外币业务交易较多,期末汇率与期初汇率差距较大的情况。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
1. 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财
务报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利润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2. 外币收入和费用的折算: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收入和费用折算成本国货币,计入损
益表中。
折算时,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业务损益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
他综合收益。
3. 外币报表的披露: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外币金额的折算方法和汇率变动对财
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对企业的影响:
1. 风险管理能力: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及时把握汇率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风险控制。
2. 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通过外币报表折算,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
经营业绩,并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
准确的财务报表对于投资者和股东等利益相关
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变化来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风险和收益,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总结: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常见的情况,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
外币报表折算。
通过准确折算外币金额,企业可以更好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
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决策制定的准确性。
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是国际贸易和投资中
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跨境交易时,企业需要使用
外币进行结算,同时也需要将涉及的外币金额折算成本国货币金额,以便在本国财务报表
中进行统一计算和分析。
这就涉及到外币业务的处理和外币报表的折算。
外币业务的特点使得企业需要注意相关风险和合理的处理方法。
第一,外币业务使企业暴
露于汇率风险。
由于汇率的波动,企业可能遭受资金损失。
因此,企业需要在进行外币交
易时,选择合适的汇率进行结算以减少风险。
第二,外币业务的交易规模较大,涉及的风
险也相对较高。
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及时把握汇率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进行风险控制。
第三,外币业务需要遵守国际财务会计准则(IFRS)的
相关规定。
企业需要按照规定对外币业务进行计量、披露以及报表折算,以确保财务报表
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外币报表折算是将外币金额转换成本国货币金额,并计入财务报表中的过程。
企业可以根
据不同的折算方法来处理外币金额,常见的方法包括实际汇率法、平均汇率法和末期汇率法。
实际汇率法是根据市场上实际存在的汇率来折算外币金额,平均汇率法是将一段时间
内的汇率取平均值进行折算,末期汇率法是将期末的汇率应用到外币金额上进行折算。
企
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折算方法来处理外币金额,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外币报表折算的会计处理涉及到外币资产和负债的折算以及外币收入和费用的折算。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算成本国货币,并计入财务报表中。
折算时,如果
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公允价值变动利润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其次,企业需要根据汇率将外币收入和费用折算成本国货币,并计入损益表中。
折算时,
如果外币金额增加,则计入业务损益中;如果外币金额减少,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最后,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披露外币金额的折算方法和汇率变动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
影响,以便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外币业务和外币报表折算对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风险管理能力的
提升。
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及时把握汇率变动对业务的影响,并采取
适当的对策进行风险控制。
其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比性的提高。
通过外币报表折算,企业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并与其他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
准确的财
务报表对于投资者和股东等利益相关方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决策制定的准确性提升。
同决策方案的风险和收益,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总之,外币业务与外币报表折算是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常见的一种情况,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具备较强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并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外币报表折算。
通过准确折算外币金额,企业可以更好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决策制定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