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社会和文化概况》教案
高职:第 一章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五节)教案
样。
2.离骚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 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在文学史上,还常 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 《楚辞》。《离骚》中诗人用了许多比喻,无情地揭露了 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 和强暴。同时,他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 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江南影视艺术学院高职 中国历史 学科教案
教师: 顿新波 班级: 14级高职影视动画、影视表演/主持、空乘1--
----5班 间:第 7周
课时:2课时 时
课 题 第 一章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五节)
1.诗经;2.屈原和离骚;3.先秦青铜雕塑、绘画和音乐;4. 教学目标 尚书、春秋和左传。
教学重点 诗经和屈原
教学难点 诗经和离骚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 2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五节 文学、艺术和史学 1、 诗经
1.《诗经》概说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 《诗》,共有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 即有目无辞,因此又称“诗三百”。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 典,因此称为《诗经》。《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 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 起山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北省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 汉流域。 《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 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跨越了大约600年。 2.《诗经》的分类:
4.《魏风 伐檀》:即:这是伐木者之歌。一群伐木者 砍檀树造车时,联想到剥削者不种庄稼、不打猎,却占有 这些劳动果实,非常愤怒,你一言我一语发出了责问的呼 声。三章诗重叠,意思相同,按照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可 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伐檀造车的艰苦劳动。头两句直叙其 事,第三句转到描写抒情,这在《诗经》中是少见的。当 伐木者把亲手砍下的檀树运到河边的时候,面对微波荡漾 的清澈水流,不由得赞叹不已,大自然的美令人赏心悦 目,也给这些伐木者带来了暂时的轻松与欢愉,然而这只 是刹那间的感受而已。由于他们身负沉重压迫与剥削的枷 锁,又很自然地从河水自由自在地流动,联想到自己成天
先秦时代的社会概况
绪论第一节先秦时代的社会概况所谓先秦时代是指远古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早期。
我国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据近年来的考古成果显示,距今约17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我们土地上。
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已知用火,一万八千年前的山顶洞人已知人工取火。
出土器物除石器、骨器外,还有石珠和兽牙等装饰品,表明原始人类美的意识的萌生。
约一万年以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处于蒙昧野蛮阶段,新石器文化与人类文化起源有直接关系)。
山东大汶口文化(前6500-前4300)的陶器上已有类似文字的符号,这算是文字的雏形阶段,还不能表达连贯的意义,不能组句。
所以至今难以识别。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关于中国古史,古人一般认为始于“三皇五帝”以后是夏、商、周三代。
现在看来,三皇五帝都是无法证明的传说。
原始社会的生产状态是集体劳动,共同享受,没有剥削。
人们的主要矛盾是与大自然的斗争,原始社会末期才有部落矛盾。
今天看到的神话和传说都反映了这样的内容。
(《女娲补天》,《鲧禹治水》、《黄帝与蚩尤之战》)。
大约公元前21世纪,传说夏禹创建了夏朝。
关于夏代的情况,我们知道的很少,夏王朝的存在,至今未有确切的文献可供证明,我们只能说它相当于新石器文化的晚期。
古书上记载的鲧、禹治水也是传说。
据说禹治水有功继承舜的部落首领地位,禹死后传位伯益,(伯益作井),禹的儿子启杀了伯益,夺去帝位,即“夏传启,家天下”,表明我国私有制开始。
夏的最后一代皇帝夏桀十分暴虐,《尚书·汤誓》中有夏代歌谣:“时喝丧?予及汝皆亡。
”表明人们对暴桀统治的不满。
公元前十六世纪,商部落乘机推翻了夏,建立了商王朝,商文化中引人注目的一点是文字的使用。
甲骨文的发现证明汉字在商代已经基本定型,每个单一符号含有形、音、义三要素的特点也已形成。
文字为书面文字提供了基本条件,也在某些方面决定了文学的特点,譬如中国文学重骈偶的现象,就与汉字一字一形,一音一义的特点有关。
高职: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一节、第二节)教案
江南影视艺术学院高职中国历史学科教案教师: 顿新波班级: 14级高职影视动画、影视表演/主持、空乘1------5班课时:2课时时间:第8 周课题第二章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一节、第二节)教学目标第一节:秦的统一;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北击匈奴、南征越族;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战争与西汉建立;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汉武帝强化集权、巩固政权;王莽改制;东汉建立;光武中兴;黄巾大起义。
第二节:对五大行星运行情况的记录与《五星占》;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秦历;二十四节气;太初历的制订及其特点;《周髀算经》;《九章算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地图;张衡及其科技成就:浑天仪、地动仪、《灵宪》《浑天仪图说》。
张仲景及其《伤寒杂病论》;华佗与“麻沸散”“五禽戏”。
《氾胜之书》。
我国古代书写材料;考古发现的西汉纸;蔡伦与“蔡侯纸”;造纸术的外传及其世界意义。
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张衡及其对天文学、地震学的重大贡献;张仲景与华佗;蔡伦改进造纸方法;造纸术发明的意义。
教学难点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西汉前期社会空前繁荣与强盛的原因;秦始皇、汉武帝的评价。
对中国古代历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节教学内容与过程备注引言部分:介绍秦汉时期周边地区的概况及交往情况,包括三大部分内容。
匈奴族:匈奴,是祖居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戈壁披发左衽的北方民族,古北亚人种和原始印欧人种的混合。
匈奴也是破坏者和野蛮人的代名词,从中可以看出欧洲人对匈奴的恐怖记忆。
公元1世纪,北匈奴,逐渐向西逃亡,最后深入到欧洲腹地,引发了欧洲社会的大变动,改变了欧洲历史。
中国的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草原的游牧民族,大部分生活在戈壁大沙漠,最初在蒙古建立国家,前215年秦始皇在位年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先秦时期的背景和重要历史事件;(2)掌握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3)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代表人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史料,分析先秦时期的社会状况;(2)通过讨论,探究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先秦时期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2)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代表人物。
2. 教学难点:(1)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2)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2)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3)史料分析法:分析先秦时期的史料,深入了解社会状况。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成果;(2)史料图片:分析先秦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先秦时期的背景;(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
2. 讲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1)讲解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2)分析先秦时期的社会变革。
3. 讲解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1)讲解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2)分析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
4. 引导学生讨论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2)总结讨论结果,强调先秦时期的文化贡献。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内容;(2)强调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
五、课后作业1. 阅读史料,深入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状况;2. 思考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3. 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资源1. 教学内容:(1)先秦时期的经济生活;(2)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医学;(3)先秦时期的思想与宗教。
2. 教学资源:(1)史料:记载先秦时期经济生活的文献;(2)图片:展示先秦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介绍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与医学成就;(4)参考书籍:提供关于先秦时期思想与宗教的详细资料。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课件
XX
小无名 DOCS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课件
01
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及分
期
先秦时期的定义与历史范围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 起始于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
• 结束于秦朝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
• 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历史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时期
• 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市场交易活跃,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市场管理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及特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特点
•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有很大的发展
•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如犁耕、灌溉技术等
• 铁器制造、冶炼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 手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如铸造技术、陶瓷技术、丝
等伦理道德
• 学术思想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
•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 墨家:以墨子为代表,主张兼爱、非攻、节俭等
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及其影响
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
先秦时期的文化艺术影响
• 有青铜器、陶器、丝织品等艺术品
• 对后世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有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
• 有甲骨文、金文、青铜器、陶器等考古发现
• 考古发现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先秦时期的考古发现意义
• 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对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先秦时期的历史遗迹与旅游开发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
刘护生
山顶洞人
河姆渡文化时代
良渚文化时代 红山文化时期
半坡文化时期
掌握了穿孔 技术;已经 有了审美观 念。
距今约7000年
玉璜
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
先民艺术感提 升
、
距今约4~5000年
玉璧
玉琮
组 合 项 链
半坡文化时期
距今约5~6000年
半坡文化时期
彩陶鱼纹盆
半坡彩陶文化发展
红山文化陶塑艺术高超
春秋战国
战国七雄
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匈
奴
燕 赵 秦 魏 韩 齐
楚
东 南 西 北 到 中 间
秦始皇
思考?
春秋五霸中首先称霸的是: • ( )。
• A.齐桓公
• C.晋文公
B.宋襄公
D.楚庄王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 化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
大家回忆一下,身边有 什么事物与宗法制有关?
族谱、祭祀等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井"字形方块,耕地阡陌
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这种土地的国有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地公有制,它 是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所有土地,然后分 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奴隶和庶民则
完全被排除在外。因此,奴隶制国家以及周王,代表的
原始乐器——吹土成乐
我国文字的起源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行书
楷书
草书
Hale Waihona Puke 隶书黄帝 人文初祖
教人们盖房子,打水井,舟,车,马,弓箭
等(教人们生活) 嫘祖(养蚕,制作衣服) 仓颉(文字) 伶伦(创造音乐)
小学历史教案: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 (2)
小学历史教案: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一、先秦时期的背景与特点先秦时期是指公元前21世纪至战国末年的历史时期,也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和萌芽期。
这个时期对后世的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与政治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该时期的背景和特点。
1.1 社会背景在先秦时期,中国社会处于部落联盟阶段,形成了以王族为核心的封建制度,并逐渐形成世袭制度。
社会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有些地区已开始冶铸工艺的发展。
进入商周时代后,权力逐渐从神权向王权转移,形成了以领主分封制度为特征的社会。
1.2 文化特点先秦时期文化思想繁荣兴盛,涌现出众多重要人物和思想家。
诗经问世打开了我国最古老的诗歌宝库;《礼记》编撰整理传承周朝礼仪制度;《论语》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道德经》等道家经典简洁而深刻;《法家集要》体现了法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再加上墨家、名家等诸多流派。
这些文化成果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1.3 政治特点先秦时期政治以诸侯分封制度为主,王权逐渐削弱,而封建王族不断崛起。
在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互相争霸,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些国家大多由贵族组成,政治斗争激烈且频繁。
同时,先秦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新型政治组织形式,如公羊学派提出的郡县制度、齐桓公实行的分封制度等。
二、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2.1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先秦时期的文化是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反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
例如,《礼记》中规范了君臣之间、父子关系及其他社会关系中应该遵循的礼仪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秩序稳定。
《法家集要》的提出,对于社会治理和政治权力配置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家积极参与了当时的政治活动,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向各国统治者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孔子是一个重要的例子,他致力于教育改革并提出“仁爱”作为最高道德标准,试图通过改变君主统治者的行为来改善社会。
2.2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政治因素也对先秦时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第一章:先秦时期的背景与分期1.1 先秦时期的定义: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1.2 先秦时期的分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五个时期。
1.3 先秦时期的历史背景:夏商周更替,诸侯争霸,思想活跃,文化繁荣。
第二章:先秦时期的经济生活2.1 农业: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2 手工业:青铜器制造、陶瓷、纺织、建筑等行业的进步。
2.3 商业贸易:市井制度的形成,货币的使用,商业路线的拓展。
第三章:先秦时期的的政治制度3.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世袭制度,分封制度。
3.2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五霸、七雄的崛起,战国时期的变法。
3.3 先秦时期的政治思想:儒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
第四章: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4.1 先秦时期的文学:诗经、楚辞、春秋战国散文等。
4.2 先秦时期的哲学: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的思想理论。
4.3 先秦时期的艺术:青铜器、陶瓷、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第五章:先秦时期的社会风俗5.1 婚姻制度:一夫多妻制,婚姻礼仪的发展。
5.2 丧葬制度:厚葬薄养,棺椁制度,墓室建筑。
5.3 宗法制度:家族观念,宗族组织,世系传承。
第六章:先秦时期的思想体系6.1 儒家思想:孔子、孟子、荀子的伦理道德观和社会政治理念。
6.2 道家思想:老子和庄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6.3 法家思想:韩非子的法治国家、术数政治。
6.4 墨家思想:墨子的兼爱非攻、节用尚贤。
6.5 名家、杂家、阴阳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特点。
第七章:先秦时期的宗教信仰7.1 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自然神、祖先神灵的祭祀仪式。
7.2 道教的起源:道教教义、神仙观念、道教仪式。
7.3 佛教传入中国: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7.4 先秦时期的宗教政策:国家对宗教的管理与支持。
第八章:先秦时期的历史人物8.1 夏商周时期的著名君主:夏桀、商纣、周武王等。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课时二节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课题第一节先秦时期社会概况课型新授课 2012-9-18 时间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第3-4节目的要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技能目标、思考目标) 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中国文化的起源练习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先秦时期的概况,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内容分析(重点、难点、关键)重点: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中国文化的起源难点:理清知识脉络;对周朝巩固政权设定的各项制度的理解; 关键:明确本学科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意义,掌握学习历史课程的方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提出本课学习的相关要求、学习的方法及考试的形式) 二、讲授新课第一节先秦时期社会概况我国的原始社会问:通过初中历史的学习,我们说说什么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元谋人) 原始社会我国境内主要的人群,元谋人(一百七八十万年前、最早的远古居民)、北京人(70-20万年前、最为世界闻名、头盖骨、原始石器、使用原始的石制工具、使用火、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山顶洞人(三万年前、体型、氏族公社)氏族公社——母系氏族(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 磨制石器、原始农业、畜物业、手工业;固定的房屋; 父系氏族 (大汶口文化)、晚期开始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神话和传说——黄帝、尧舜禹、禅让、大禹治水夏、商、周奴隶王朝禹建夏(公元前2070年、—汤灭夏)商(汤 BC1600年—BC1046年迁都武王伐纣)周(西周、东周)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 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东周(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初税亩;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战国水利事业:都江堰、郑国渠各国的变法——重点商鞅变法战国七雄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
1(山顶洞人的装饰艺术 2、陶器艺术和玉器艺术3、陶塑艺术 4、图腾崇拜我国的文字的起源1(文字的起源 2、甲骨文 3、金文;黄帝的传说与中华文明三、总结本课知识重点: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中国文化的起源四、巩固知识整理笔记、诵读和复述重要的史实概况;五、布置作业1、做好复习和预习,整理好笔记;2、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复述先秦时期的概况及文化。
秦帝国的文化和艺术:历史教案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
秦朝的诸多文化和艺术成就为后代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影响了整整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艺术发展。
这一段时间的历史非常精彩,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的。
一、秦朝文化的特点秦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一个政权。
秦始皇通过大力发展国家经济、推进农业发展以及广泛运用战争手段,创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国中央集权国家。
秦国采用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形式也很独特。
秦朝制定了不少法律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这些特点也不容忽视。
二、秦朝的艺术形式秦朝的艺术是整个中华文化艺术博大精深的起源之一,影响了后人的审美观未来五百年的时间。
秦朝艺术主要以史书、碑刻、建筑和陶瓷为主,其中有很多创新之处。
1、汉字的形成秦朝时,木刻书以及竹简书的使用被普及开来。
同时,秦代优化了对文字表述、语言文字编写方面的规则,80多万古籍文物和大量竹木书法成绩现在仍为人们所珍藏。
汉字的形成,是秦代文化成果最大的表现之一。
2、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大陆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布局最为严密,墓主人等级最高的古代帝王墓,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皇陵构筑群。
秦始皇陵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全国AAA级旅游景区。
3、秦砖手工捏制的陶瓷坯料,缭绕着无限的创意和奇思妙想。
秦汉时期,铸造实心铜铸和骨排数字成为当时造型最盛行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而对烧制陶瓷的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也是当时艺术发展领域重点之一。
三、秦文化的深刻影响秦朝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不仅是一个时代的成就,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源头,影响了后代五千多年的时间。
对于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秦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中央集权意识的强化。
秦朝的实行强制统一了货币、尺度、字数等制度,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向东、北、南三面而扩大。
随着这一历史背景的推进,带动了民族文化的整体提高和巩固。
2、中国的统一秦朝征服了六国,统一了大陆的四分之三土地,在中国史册记录了由封建而进化到中央集权国家的过程。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 使学生掌握先秦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如哲学、文学、艺术等。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君主制等。
2. 先秦时期的经济基础: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
3. 先秦时期的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
4. 先秦时期的文学艺术:诗歌、散文、楚辞、书法、绘画等。
5. 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科学技术、教育、宗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哲学思想、文学艺术和文化成就。
2. 教学难点: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先秦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先秦时期的典型文化现象和人物。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价值。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先秦时期的背景,引发学生对先秦时期的好奇心。
2. 讲解政治制度:阐述分封制、宗法制、君主制等政治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3. 讲解经济基础:分析先秦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等特点和发展。
4. 讲解哲学思想: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哲学流派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5. 讲解文学艺术:阐述先秦时期的诗歌、散文、楚辞、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成就。
6. 讲解文化成就:介绍先秦时期的科学技术、教育、宗教等方面的发展和贡献。
7. 案例分析:选取先秦时期的典型文化现象和人物,进行分析讨论。
8.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先秦时期的文化特点和价值,分享讨论成果。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先秦时期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先秦时期与其他历史时期的社会概况和文化特点,分析其差异和联系。
2. 探讨先秦时期的文化成就对后世的影响,如儒家思想、道家哲学等。
高职:第 一章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四节)教案
江南影视艺术学院高职中国历史学科教案教师: 顿新波班级: 14级高职影视动画、影视表演/主持、空乘1------5班课时:2课时时间:第5周课题第一章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第三、四节)教学目标第三节:1.我国早期历法和天文、数学成就;2.医药学的发展;3.金属冶炼技术和工艺。
第四节:1.周易;2.老子;3.孔子;4.百家争鸣;5.军事家孙武和孙膑。
教学重点 1.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2. 孔子和百家争鸣。
教学难点 1.专门的科学知识;2. 诸子思想理论尤其是哲学观点。
课时安排2节教学内容与过程备注第三节科学技术一、我国早期历法和天文、数学成就1.历法:夏历和阴历历法:所谓历法,简单说就是根据天象变化的自然规律,计量较长的时间间隔,判断气候的变化,预示季节来临的法则。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采用过各种不同的历法,其中多数的历法是想把朔望月或者回归年分为编号的日数。
按其侧重点不同,历法大体可以分二类:一类叫阳历,如公历、儒略历等;一类叫阴历,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另一类叫阴阳历,如我国现在还有采用的农历、藏历等。
我国诞生于夏代的纪年法“夏历”是世界上三大历法中历史最悠久,天体定标点最多的历法。
据说我们的袓先夏代(公元前十七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来计年,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
2.天文:天象观测和天文著作彗星(英文名:Comet),俗称扫把星,是由冰构成的太阳系小天体。
当它与太阳足够接近时,便会展示出彗发(稀薄、糢糊的临时性大气层),有时也会有彗尾。
这些现象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风共同对彗核作用造成的。
在《天文略论》这本书中写道:“彗星为怪异之星,有首有尾。
俗象其形而名之曰扫把星。
”人们往把战争、瘟疫等灾难归罪于彗星的出现,但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1994年7月16日,彗星木星相撞,形成了彗星撞木星的天文奇观。
截至2011年1月已经有4185颗已知的彗星,其中大约有1500颗是克鲁兹族彗星和大约484颗短周期彗星,而且这个数量还在稳定的增加中。
先秦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讲解学习98页PPT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先Hale Waihona Puke 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讲解学习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先秦文学概述教案
先秦文学概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的起源;2、先秦文学的形态;3、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4、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教学重点和难点:1、早期诗歌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2、了解先秦文学形态文、史、哲不分教学方法:讲授,使学生从总体上对先秦文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形成轮廓。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内容、方法、步骤):第一课时这一节课主要介绍先秦了解文学的起源、形态以及先秦文化对文学的影响一、先秦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成的最初阶段是在先秦时期,这是从远古经夏、商、周三代直至秦统一(前221年)之前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据1996-2000年的九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结果断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为公元前1046年。
”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是夏代文化的遗址。
据说夏禹传位于启,“公天下”成为“家天下”。
国家组织逐渐形成。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第20位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附近),史称殷商,商代农业、畜牧业、商业都得到发展,也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城市。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商代祭祀文化盛行,主祀者为巫。
尊神祭祀的祝颂实即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神灵的敬畏以及祈求和愿望,也形成了融合歌舞乐绘画、表演、原始宗教等一体的文化形式。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定都镐京(今西安附近),史称西周。
周统治者鉴于殷商的教训,实行分封制,并确立以“礼”为核心的宗法制度和典章制度,以此作为统治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西周至夷王、厉王时期,统治日趋腐败,国力日衰,传至幽王,愈加暴戾,内忧外患,幽王终于在公元前771年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周平王东迁,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前476~前221)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王室愈衰。
秦汉时期社会概况和文化教案
三公九卿制
师:中央王朝“日理万机”,只靠皇帝一人,自然难以处理全部繁复的政务,必须选拔一些人才来辅助他。
哪么他都设立了哪些官员来辅助自己呢?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板书:三公九卿制)
“三公九卿”制是秦始皇根据以前秦的官制,经过调整、改进和扩充而建立起来的一套比较完备且颇有工作效率的官僚机构。
(结构图)重点讲三公的职能。
地方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海内为郡县)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PPT上的材料回答:这三段文字,分别出自王绾、李斯、秦始皇。
他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各自的主张是什么?最后争论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生:讨论并回答。
师总结:秦始皇最后选择了郡县制作为地方行政制度。
1.基本内容(结构示意图)【用PPT展示】 2.特点:①郡县等地方官吏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②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体制
三、汉承秦制
西汉王朝建立以后,大体上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因此历史上称之为“汉承秦制”。
西汉在政治制度上也有发展,具体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行政制度上由郡县制转向实行郡国并行制。
2、西汉汉武帝时期设置设置监察机构,加强朝廷对地方上的控制,改革选官制度。
第二节科学技术
一、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找出造纸术发明以前的书写材料:陶器、龟甲、青铜器、竹木简或帛。
2.请学生阅读课文和有关图片,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成“蔡侯纸”。
3.请学生结合书上造纸术外传示意图,制作我国造纸术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表现
(2)认识:一方面,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因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战国时期人民大众的基本要求。
2.诸侯国的变法运动和商鞅变法
1.山顶洞人的装饰艺术 ——中国文化的起源
2、原始陶器艺术*
河姆渡陶纹,半坡彩陶,红山陶塑,卡诺陶绘等分别反映了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状况。
3、原始玉器艺术
4、原始音乐
5、图腾崇拜
图腾:是英文Totem的译音,原为北美印弟安人的语言,意为某一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图腾崇拜的原因
6. 占卜
二. 我国的文字的起源
1.文字的起源
2、甲骨文 *
3、金文;
4、小篆
三.黄帝的传说与中华文明
1、黄帝的传说
2、中华文明
课后拓展
1、做好复习和预习,整理好笔记;
2、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复述先秦时期的概况及文化。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除课本上的知识点意外,历史事件的延伸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历史课,先秦社会和文化相对比较枯燥,但是原始历史节点和事件与中国古代神话有很大联系,穿插这些故事类的教学手段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6)了解商纣的残暴和武王伐纣。
4.西周的建立和宗法制、分封制
(1)了解历史上将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的起讫时间、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2)分封制
(3)宗法制:
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认识: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在实施初期起到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宗法制对后世影响较大。
5.井田制和西周的经济:
(1)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认识:是与分封制密切联系的,在这种制度下奴隶主驱
使奴隶从事艰苦的劳动,通过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奴隶主积聚了大量财富,西周的农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了解西周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6.国人暴动和西周的结束
(三)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1.春秋五霸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课题
先秦时期社会和文化概况
所属学科
历史
授课班级
授课形式
新授,多媒体教学
授课人
教材
课本、网络资源
课 时
1-2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差,先秦社会的文化的知识点比较枯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最为重要,通过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小组互助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3)认识:氏族公社时期磨制石器逐渐取代打制石器,生产力的进步是促进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生产单位逐渐缩小,人类的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完善;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出现了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人们开始有了初步的社会分工;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剩余产品增加,开始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逐渐产生了阶级,最终导致原始社会的结束。
2.奴隶社会的开端——夏朝
(1)掌握起讫时间
(2)简介夏朝的开始——禹建立夏朝
(3)介绍夏朝的社会生产情况
3.商朝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
(1)掌握起讫时间(发展时期)
(2)盘庚迁殷
(3)介绍商朝社会经济的发展表现:农业、手工业
(4)认识商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高度文明的大国。
(5)了解商朝奴隶的悲惨生活,认识商朝时期的阶级关系。
元谋人和北京人、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先秦的历史进程时间线。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古代王朝治乱兴衰规律的能力。
素养目标
评价历史要看问题的主流。
教学重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
教学难点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资源
教材、网络资源、网络信息、教学内发展,改革落后的制度,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积极发展经济、壮大军事力量,谁就可能强大。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起源
在原始人群阶段的旧石器遗址这中,迄今还未发现可能称之为艺术品的东西。中国最早的艺术品,现有的考古成果告诉我们,开始创作于已经进入了氏族公社的山顶洞人时期。
一. 原始文化艺术和宗教信仰。
认识:在这种争霸战争的作用下,西周的分封制由此逐渐瓦解。
2.“初税亩”和井田制的瓦解
(1)认识春秋时期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牛耕的开始,增强了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导致荒地的大量开垦,社会财富的增加和财富占有情况的变化。
(2)“初税亩”
认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发生适应新的生产力需要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最终将导致上层建筑发生变革,变革后的上层建筑,将有力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3.黄帝与尧舜禹时期
(1)华夏族始祖——黄帝
(2)禅让制
是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推选贤者任联盟首领的方法,被推选出的人要经过现任首领的考核,再由现任首领让位于他。
(3)大禹治水
(二)夏、商、周奴隶王朝
1.我国的奴隶社会
(认识: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主的统治非常残暴,但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教学过程
课前
准备
1、预习好新课内容,对时间线和历史时间以及意义有个准确的把握,准备好上课资料,多媒体设备和PPT。
2、组织好课堂秩序。
教学实施
第一节先秦时期社会概况
(一)我国原始社会
1.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元谋人
(2)北京人
2.氏族公社时期
(1)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
(2)父系氏族公社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