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八段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八段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八段锦”是一种源自中国传统养生保健方法的气功功法,早在宋朝就已经流传开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段锦”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综合性的健身功法,被广泛用于中老年人的健身养生中。
近年来,随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八段锦”也逐渐被引入成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
本文将探讨“八段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并介绍其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满足机体的需要。
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浮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手段也逐渐成熟和完善。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生活方式干预和运动康复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是患者难以坚持规律的运动训练。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自身病情的原因,常常感到乏力、缺氧,导致他们对运动康复计划的抵触情绪较为普遍。
其二是缺乏一种简便易行的康复运动方式。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特殊情况,许多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并不适用于他们。
需要一种简便易行、不耗费过多体力的康复运动方式来辅助治疗。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康复治疗方面依然面临许多困难。
寻求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方式,成为目前慢性心力衰竭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八段锦”以五禽戏为基础,结合气功、医学、哲学等原理,通过练习柔软、缓慢的身体动作,使呼吸和肌肉得到有效锻炼,进而达到调整气血、强身健体的效果。
适度的“八段锦”练习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增强心脏排血能力,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心肌供血情况,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治疗。
1.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极易导致肺循环和全身循环的不平衡。
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研究

2020.12中国农村卫生 · 2020年第24期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研究朱园丽(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 湖南郴州 423000)【摘 要】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HR 低于对照组(P <0.05),其LVEF、6MWT、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提升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思维导图;康复护理;心功能;生活质量心力衰竭是由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1]。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持续性的心力衰竭状态。
本文研究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对CHF 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
男30例,女32例,年龄57~78(64.15±5.08)岁。
病程1~5(2.03±1.07)年。
原发病:冠心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高血压心脏病19例,扩张型心脏病10例,其他2例。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病情观察、饮食指导、常规运动指导等。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护理,具体包括:⑴组建思维导图管理小组:选择1名主治医生,1名专科护士长。
2~3名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静养的护士组成管理小组。
对小组成员开展CHF 康复护理相关培训,提升其专业能力。
⑵设计思维导图:根据患者病历资料、疾病表现等,查阅既往治疗案例资料,查阅文献,分析CHF 患者康复护理内容,设计思维导图:“CHF 康复护理”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环境护理、运动训练、心理疏导等。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

适时应停 止运 动并返 回上一级运动强度 。 本组有5 例 患者在提 高
步行 速 度后 出现 不适 , 降 低运 动 强 度后 可 继续 进 行 康复 。 2 . 2 . 3 运 动 时 间 开 始 为 每天 5 ~ 1 0 m i n , 以后 逐 渐 延长 。 如 果 运 动
剂。 ④第4 槽为浸泡槽 。 将纤支镜放入2 %的戊二醛消毒液中浸泡大
2 . 2 . 2 运动强度 运 动 强度 是 制 定 运 动 处 方 的 重要 内容 , 直且病情稳定 , 可进行心脏康复 。 在康
复 过 程 中根 据 患 者 的病 情 和 心 功 能分 级 制 定运 动 方 案 , 康 复 时 间
系到运动的效果和安全 陛。 本科采取按心率确定运动强度的方法 :
慢 性 心 衰 患 者 中 的应 用 较 为 严 格 。 本科 自2 0 1 1 年7 月~ 2 0 1 2 年7 月
2 . 1 运 动 前 的评 估
心 衰 患者 只有 在病 情 稳 定 , 无 休 息 时 的心 绞
痛、 失 代 偿性 心衰 或 影 响血 流 动 力 学稳 定 的 心律 失 常 时才 能 进 行 康复运动口 。 因此 , 在运动 前 , 必须评估患 者有无运动禁 忌症 。 同 时, 要 对 患 者进 行 必要 的检 查 , 以 了解 患者 心 脏 功 能 的基 线 水 平 ,
当代护 士2 0 1 3 年0 8 月 下旬 刊
. 1 1 3 .
※老年科 护理
老年慢性心 衰患者心脏康 复的护理
杨
摘要
柳
心脏康复 已经成为轻 中度 心衰患者的主要 治疗措施。 本文总结 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 , 包括运动训练 的护理 、 危
“八段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八段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脏疾病,患者常伴有心肌功能受损和心脏负荷加重等多种症状。
康复治疗是管理CHF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运动训练、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等多种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
而在康复治疗中,八段锦作为传统的中医养生功法,也有着一定的应用价值。
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养生功法,由八个动作组成,包括起势调理、两手托天理三焦、五劳七伤调理、十指尖击五气通补脑心、压宫下丹田、摇头、回身望月、收势宁心等。
该功法主要通过调理呼吸、活动身体、感知身体状况等方式,调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达到治疗效果。
在CHF患者康复治疗中,八段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优势:1. 调整心脏负荷:八段锦中的起势调理、两手托天理三焦等动作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脏负荷,减轻心脏负担。
这些动作能够稳定呼吸、促进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2. 提高心肺功能:八段锦是一种全身性的运动训练,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加运动量,提高心肺功能。
通过十指尖击五气通补脑心、摇头等动作,可以加强心肺功能的锻炼,改善心肺耐力,减少疲劳感。
3. 缓解焦虑和抑郁:CHF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康复治疗的效果。
八段锦在操作过程需要配合调整呼吸和感知身体状况,对患者自身的心理和情绪有所要求。
通过练习八段锦,患者可以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和心理状况,缓解焦虑和抑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八段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需要在专业医生或理疗师的指导下进行。
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动作,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遵循适量、适度的原则进行锻炼。
由于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程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八段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通过调整心脏负荷、提高心肺功能、缓解焦虑和抑郁等途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30例。
对照组进行一般日常活动,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运动康复训练。
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6min步行距离(6MWD)、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抑郁自评量表(PHQ-9)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干预后,康复组6MWD较干预前提高,且康复组6MW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组MLHFQ评分、GAD-7评分和PHQ9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用药治疗基础上应用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改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冠心病;心力衰竭引言冠心病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高达0.77%,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且容易导致各类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
当前临床工作中,针对该病的治疗仍然以常规用药为主,旨在帮助控制心力衰竭,改善心功能,不过对于一些本身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而言,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在其基础上配合实施其他方法干预已成为改善患者心功能的必要手段。
临床资料显示,运动康复干预在改善机体多脏器及多系统方面可发挥较好的效果,尤其将长期运动干预应用到心血管疾病中可发挥较强的作用。
本文拟分析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12月于医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符合心力衰竭诊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0%,且临床症状稳定,支架植入术后1个月均为稳定期。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运动康复治疗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崔荣,张姝,吴丽英,付琳,张思宁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使用运动康复治疗对心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2022年10月黑龙江省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研究组(运动康复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6 min步行实验距离、疾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治疗总临床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P<0.05);治疗后研究组6MWT恢复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MLWHFQ生活质量评分均有降低,且研究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运动恢复治疗方式能够很好地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能量,从而改善心功能、生命质量。
[关键词]运动康复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生活质量;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5(b)-0036-05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CUI Rong, ZHANG Shu, WU Liying, FU Lin, ZHANG Sini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150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ospital from March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ran‐dom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study group (sports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30 cases each, to compare, the experimental distance of 6 min walking, and the effect of dis‐eas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study group (93.33%)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454,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recovery level of 6 MW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LWHFQ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cresed, and all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exercise energ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us improving cardiac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elderly; Quality of life; Cardiac function老年群体各种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呈下降趋势,当抵抗力较差时,身体伴随的疾病也会随之变多,其中慢性心衰对生命健康威胁极大,患者及家属都应该及早认识发病特点,以便于及时救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4.03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项目(2019-143)。
浅谈慢性心衰在老年患者的特征分析与护理康复研究

① 、做好心理 护理慢性 心衰患者 由于病情较重、病程 长且迁 延反复或疗效不佳 ,易出现烦躁 、紧张 、焦虑 、恐惧 、 失望等心理变化。精神刺激可致 心功 能恶化 ,甚至诱发碎 死 。所 以必 须 加强 精 神 护 理 。
② 、合理 安排休息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荷的重要措 施 之一 ,包括 限制体力和心理活动 ,需要时可予适量镇 静安眠 药 。休息可减轻心脏负担 ,应根据病人心衰 的程度适当安排 休 息 。
③ 、饮食护理 控制钠盐摄入。心衰病人钠 的排泄减 少 ,任何形式的钠盐摄入均可加重心衰症状 。应说 服病人并 使其理解 限钠 的重要性 ,以取得病人配合 。一般轻者控制在 每 Et 5g以下 ,重者 1g以下。
④ 预防感 染 任何全身性感染都会加重 心脏负担 ,因 此 ,就有可能诱发心衰。而最常见 的感染就是感 冒 ,所以预 防感 冒对心衰病人来说极为重要 。室温最好保持在 20 ̄12, 湿度 60%,并注意通风 ,冬天应注意保暖 ,防止着凉。
,2004,(07). [3】青华.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与护理研究新进展fJ].中国实用护 理杂志 ,2005,f021.
]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M】.第 6版.台湾 :华杏 出版有限公司,
1998:9.
[5]张 宏,朱光 君 .舒 适 护理 的理论 与 实践 研究 阴.护理 进修 杂 志,
【课题申报】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计划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计划课题名称: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计划1. 课题背景心力衰竭是一种常见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功能逐渐下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明显受限。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心脏康复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增加其心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国内针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计划研究较少,急需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
2. 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设计和实施一套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计划,通过系统的康复措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指标。
3. 研究内容与方法3.1 研究内容(1)收集和分析大量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心功能评估等。
(2)综合国内外心脏康复相关研究和指南,构建一套完整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计划。
(3)筛选符合条件的心力衰竭患者,开展心脏康复实验研究。
(4)对心脏康复计划进行评估和改进,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和患者的反应,不断优化康复方案。
3.2 研究方法(1)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现有的心脏康复状况和效果。
(2)对照试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心脏康复计划和常规治疗,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估。
(3)定量分析方法: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评估心脏康复计划的效果和差异。
4. 研究预期成果(1)设计和实施适用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康复计划,包括运动康复、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方面。
(2)获得大量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心脏康复数据,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3)评估心脏康复计划的效果,包括心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指标,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分析。
(4)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和结果,不断优化和改进心脏康复计划,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5. 研究前期准备(1)搜集国内外心脏康复相关的文献和指南,系统研究现有的康复计划和方法。
精选388个关于护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精选388个关于护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护士轮转ICU的培训与管理2、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3、不同干预方法对产后痔疮的影响4、子宫肌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分析5、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6、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7、尿动力学检查在临床老年女性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诊治中的作用8、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9、糖尿病对腹部手术患者刀口愈合的影响10、综合疗法干预微量白蛋白对社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分析11、26例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的护理分析12、88例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分析13、社区糖尿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14、家庭赋权护理对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5、电子喉镜护士的配合及术后护理16、综合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分析17、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方法及护理措施18、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肿瘤的护理配合分析19、协同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病变合并便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0、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预防效果观察21、人文环境改善方案联合常规护理在小儿包皮环切手术中的效果评价22、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比较分析23、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外周性眩晕的疗效分析24、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皮肤瘙痒症的护理经验25、精细化护理在幼儿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护理价值26、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27、计算机软件在压疮风险评估及管理监测中的应用研究28、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作用29、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效果30、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31、集束干预策略应用在机械通气镇痛镇静患者中的效果评价32、老年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33、利伐沙班和依诺肝素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34、体检护理在体检人群中的应用35、23例骨盆骨折合并多发伤患者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36、品管圈活动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健康教育中应用37、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影响38、护患沟通技巧在核医学科给药室的应用39、天津市居民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40、胆石症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临床探讨41、宫颈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研究42、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4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血糖的影响44、健康教育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45、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策略探讨46、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优质护理体会47、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的临床护理体会48、探讨社区在糖尿病护理中实行全程健康教育的价值作用49、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效果的临床观察50、糖尿病护理门诊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51、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科护理中的应用52、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53、围生期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干预效果5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糖尿病围术期护理55、心理与健康护理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应用56、优质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期的应用57、早期护理干预预防糖尿病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58、综合护理大黄复方灌肠汤高位结肠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Ⅳ、Ⅴ期临床观察59、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60、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61、鼾症患者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分析62、颈椎病的循证护理63、循证护理在心脏介入术后减少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64、循证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65、循证-人性化新型护理模式在高血压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66、延续性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67、骨折疼痛与围手术期负性情感体验的相关性分析68、中医辨证施护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康复中的作用69、腹腔三套管联合造口袋治疗急性肠瘘的随机对照研究70、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71、品管圈在连台手术影响因素与对策中的应用72、徒手宫颈按摩加宫颈口扩张缩短第一产程潜伏期的临床研究73、乳腺癌术后行B超引导PICC穿刺困难原因分析与对策74、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处湿疹的护理研究进展75、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分析76、引发医疗不良事件的相关因素分析77、结核病患者有效管理模式探究78、胸腹腔镜下行食管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79、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80、联谊会对改善尿路造口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81、宫腹腔镜联合心脏介入导管治疗输卵管近端阻塞性不孕手术配合82、高频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83、高龄下肢手术患者麻醉护理配合84、交通警察付出-回报失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85、思密达和磷酸铝凝胶联合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64例临床回顾性分析86、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的临床监测抢救及护理87、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PCI治疗中的应用88、院前急救护理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干预价值评析89、贵阳市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分析及护理干预90、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护理91、延续性护理用于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的效果评价92、多发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93、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分析和方法94、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护理对策95、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疗效评价96、联合雾化吸入对老年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研究97、老年急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的效果分析98、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99、优质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100、运用品管圈规范安全输液流程101、高龄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102、脊髓损伤患者伴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进展10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104、老年肿瘤患者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105、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106、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107、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及护理干预效果108、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体会109、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影响110、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111、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112、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113、肠镜检查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措施114、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115、新生儿胃穿孔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116、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117、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118、浅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干预有效分析119、探讨基层医院慢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措施120、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2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对比122、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产妇分娩中的实施效果观察123、优质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效果124、规范化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之分析125、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探讨126、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的临床分析127、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送检率中的应用128、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体会129、5万人次静脉输液无严重输液反应的原因剖析130、小儿犬伤的伤口处理与护理体会131、探讨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与护理132、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体会133、采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134、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135、快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输尿管软镜下上尿路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136、长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高领衣物的改良137、舒适护理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138、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产科因素分析139、延续性护理辅助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40、自我效能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141、自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142、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教育效果的影响143、社区护士护理核心风险评估能力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144、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个案管理护理报告145、EMA-CO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26例护理体会146、“反向式提问”结合视频纠错在儿科护士PDA输液培训中的应用147、肿瘤内科患者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的临床观察148、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149、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150、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151、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观察152、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特点153、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护理154、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应用醋酸奥曲肽微球的护理155、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舒适护理156、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57、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护理分析158、皮肤科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变及护理对策159、住院患者护理级别划分与医保管理方法及策略160、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进展161、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护理工作职能定位的探讨162、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研究163、浅析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与对策164、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病因分析与防治165、化碳中毒后迟发型脑病51例的临床观察166、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体会167、高锰酸钾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168、居家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169、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170、健康教育对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171、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172、社区高血压防治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的探讨173、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174、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价值175、人性化服务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176、风险管理在肾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77、NICU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及预防178、医护配合培训模式在透析室护士急救教学中的应用179、全员参与式护理质控模式在临床护理质控中的应用与启示180、上海市长宁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对社工介入社区服务的评价研究181、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182、浅谈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问题及策略分析183、浅谈关于恶性肿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184、整体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作用185、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186、综合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跌倒的干预作用187、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188、老年患者无痛内镜诊疗的护理189、孕妇学校管理中助产士对HIV/AIDS孕妇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190、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191、不同护理方法在普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192、系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临床效果19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改造集中式标本运送流程中的应用194、风险管理在降低老年患者外周留置针常见风险中的应用195、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196、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197、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198、岗位管理中护理岗位评价的实施及结果分析199、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阶段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假体脱位中的应用200、“4S”品牌服务在拓宽专科护理服务内涵中的应用201、凯格尔训练对行子宫脱垂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202、供应室服务模式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20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46例临床护理204、专业实践环境研究现状205、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206、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孕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分析207、射波刀技术治疗老年肿瘤60例临床护理208、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09、集束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10、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211、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90例效果观察212、Orem自理模式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213、留置针前囟穿刺外引流治疗感染或出血期脑积水18例临床护理214、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57例围术期护理215、早期全程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216、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密度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217、优质护理服务对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影响218、早期踝泵运动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89例效果观察219、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220、护理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21、心肺复苏时患者家属在场的研究现状222、综合判断法对结肠镜诊疗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223、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小儿留置针压疮预防中的应用224、简易手指防护套在掰安瓿操作中的应用225、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26、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致尿道损伤1例临床护理227、左主干闭塞行急诊PCI术中并发电风暴1例抢救护理228、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1例临床护理229、T13椎管内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1例临床护理230、品管圈活动提高内镜诊疗预约护理质量效果观察231、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232、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中的应用233、护理绩效管理改革对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效果观察234、品管圈提升产科病区5S管理达标率效果观察235、个体化健康教育预防股骨颈骨折患者泌尿系统感染48例效果观察236、针对性饮食宣教对泌尿系结石患者饮食依从性与结石复发率的影响237、两种手术缝合线管理方法效果比较238、便携式保暖裤套的设计与应用239、一种实用新型心电监护仪绕线器的制作与应用240、一种新型阴囊托垫的设计与应用241、传染病医院儿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压力因素分析242、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评价243、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因素分析及护理效果244、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245、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246、综合性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247、围手术期亲情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248、脑出血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249、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并焦虑中的应用效果250、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过程的影响251、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52、优质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253、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及护理体会254、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255、护理干预在丘疹性荨麻疹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56、浅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257、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258、探讨内科危重病患者腹泻原因构成及护理预防措施259、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体会260、银屑病患者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261、护理干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效果观察262、舒适护理在小儿川崎病护理中的应用263、探讨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应用效果264、产科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方法及效果265、自我管理教育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作用266、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267、浅谈护患沟通在肿瘤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268、应用品管圈提高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的经验探讨269、儿科护理中存在的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270、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卒中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271、川崎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272、对心内科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273、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及护理274、人性化护理在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老年患者中的应用275、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观察276、妇产科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整体护理观察277、风险管理在血液透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278、社区医院加强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的体会279、不同温度的膀胱冲洗液对前列腺电汽化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出血的影响280、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281、复诊预约制度对提高白内障患者出院后复诊率的应用效果282、同伴教育在提高乳腺癌化疗病人生活质量中的应用283、消化系统舒适干预方案对低体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284、中西医结合治疗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精细护理285、从人口学因素对比老年痴呆照护者的负担286、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理干预研究进展287、高血压病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研究进展288、动机性访谈应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的研究进展289、儿童慢性肉芽肿病的治疗及护理290、病情分级制度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救治中的应用291、新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经PICC行胃肠外营养的护理研究292、低体重早产儿实施改良鸟巢式护理的效果分析293、PICCO监测股动脉导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294、胸腔镜与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护理研究比较295、床旁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护理296、医护一体化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的应用分析297、认知疗法在天疱疮病人心理护理中的疗效观察298、护理随访对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和遵医情况的影响299、早期功能锻炼对头颈部烧伤病人张口困难和颈部活动受限的影响300、双轨道互动干预对增强母乳喂养作用的研究301、哺乳初期乳旁加奶对母乳喂养影响的研究302、电视纵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围术期护理303、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肩关节置换病人围术期的临床应用304、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的护理配合305、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后并发迟发性肾周血肿病人的护理306、人文关怀在青少年白血病化疗病人护理中的应用307、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308、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联合导引功法在膝骨关节炎病人康复中的应用309、无痛麻醉辅以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310、培门冬酶联合Chop方案治疗NK/T细胞淋巴瘤病人不良反应的护理311、卵巢癌术后腹腔化疗病人的护理312、早期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病人恢复的效果观察313、小细胞肺癌伴低钠低氯血症病人的护理314、医院临床助理护士的管理及使用315、以“风湿之家”病友会为载体提高风湿病病人自我管理意识316、居家注射胰岛素病人医疗废物自我管理现状调查317、成人心肺复苏术说课设计318、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间期体重增加的影响319、乙型肝炎病人实施门诊系统化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320、1例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伴孕晚期病人的护理321、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患者的影响322、颌面外伤清创整形缝合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323、烧伤后瘢痕整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探讨324、整形美容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325、整形外科实行个案管理的护理实践与体会326、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327、基于Probit模型的临床护士焦虑离散分析及应对措施328、延续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329、家庭访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330、优质护理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331、品质管理在护理文件书写中的应用332、优质护理干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围术期中的效果分析333、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放射治疗依从性的影响334、医护一体模式下快速流程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335、整体护理在鼻立氏区血管瘤微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336、个体化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状况、睡眠质量及泌乳情况的影响337、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影响338、系统性护理干预在NCPAP辅助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中的应用效果339、延续护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340、慢性宫颈炎患者护理中连贯性护理模式联合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341、一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子宫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护理342、无保护助产技术在低危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343、患儿鼻腔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344、康复护理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345、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346、早期肠内营养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347、肠造口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59例效果观察348、手术护理路径配合模式在腹腔镜下疝修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349、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预防脊柱外伤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350、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术后肠内肠外营养支持30例效果观察351、系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接受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护理

28家庭保健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护理王莉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人民医院,湖北襄阳 441700)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数量明显增长。
为了进一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致残率和死亡率,需要将心脏运动康复作为二级预防措施,延缓病情进展,优化康复结局。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运动康复方法耐力运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坚持耐力训练,可提高耐力,形式包括慢走、慢跑、骑行、爬山、太极等。
若患者运动能力较强,以6 min 最大步行距离的10%~20%作为基础运动量,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可锻炼心肌收缩力,改善左心室射血功能。
若患者运动能力较弱,则以太极等室内运动为主,以低强度锻炼发挥调心、调息的作用,调节交感神经兴奋性,舒张血管,改善心功能。
抗阻运动老年患者通过抗阻运动能够锻炼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耐力。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借助于重量适合的手持器械、弹力绷带等,以举重、腿部推举、屈腿练习等方式进行抗阻训练,每次20~30 min ,每天2~3次。
低强度的抗阻训练对心肌不会产生较大负担,可作为心功能较差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耐力训练的补充。
柔韧性运动柔韧性运动可以增强机体组织韧带的弹性,提高灵活性,使身体能够接受更大幅度的运动。
柔韧性运动的锻炼部位主要为肩部、腰部以及腿部,可通过广播体操、瑜伽、八段锦等形式进行。
患者也可通过坐椅前伸、抓背、改良转体等动作,拉伸各部位10~15 s ,并随着运动耐力提升,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以感受到拉扯但无明显疼痛感为宜。
每次锻炼10 min ,每周3~5次。
同时,老年患者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初级的瑜伽动作,每次30~40 min ,每周坚持3~4次,以提高机体柔韧性。
平衡性运动平衡性锻炼的形式包括闭眼站立位、脚跟站立位、足尖站立位以及单脚交替站立等,可预防老人跌倒。
在运动过程中,需由家人全程看护,避免摔倒。
平衡性运动在每次康复运动的开始与结束时进行,作为热身和放松环节,每次5~10 min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

用 的文 献 , 共3 1 篇 文章 , 其 中随机对照研究 1 4 篇, 随机 交叉
研究 8 篇, 非随机对 照研 究 2 篇, 运动前后 比较研究 7 篇 。其 中2 7 / 1 1 / 1 6 篇发 现生
担, 迫切需要康 复治疗的参与。
1 心脏康复对 C HF患者有效的证据
存质 量提 高 , 1 / 3 1 篇发 现死 亡率下 降 , 1 / 3 1 篇发 现心脏 事件
相关再住 院率下 降。至 2 0 0 8 年, E T对 C HF 患者安 全有效的
观念被普遍接受 ” 。
长 期 以来 , 心脏 病学 界一直 提倡 C HF患者 多休息 和 限
制 体力活 动 。 自上世纪 8 0 年 代 以来 , 这种观 念开始逐 渐改
变。
2 0 1 0 年发 表 的一 篇系 统综 述n , 检索 比较 常 规治疗 与
E T + 常规 治疗对 C H F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 。至2 0 0 8 年1 月,
1 9 9 0 年, 第 一 篇 运动 训 练 ( e x e r c i s e t r a i n i n g , E T ) 对 于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J a n . 2 0 1 4 ,V o 1 . 2 9 , N o . 1
・
综述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治疗
刘淑 芬 陈丽 霞 。
C HF 患者疗 效的文章 发表 。这 是一个设计 良好 的研究 , 使 用 了严格 的对照 。结果 显示 , E T能将 C H F患者 的峰值氧耗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间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组为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对对提升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且能够改善其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运动康复护理;生活质量冠心病为常见心脏疾病,而慢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发展至终末阶段的表现,相关调查数据表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50%,该病好发于老年人群体,现已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由于其病因复杂,故无特效药物,只能够通过规范化药物治疗增强患者心力收缩,降低病死率,但无法彻底解除心血管危险因素,预后差,且极易复发,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
鉴于此,临床认为不仅要通过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症状,防止病情恶化,还应实施护理手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本文在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引入运动康复护理干预,现就具体应用效果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组内行运动康复护理干预,共有37例患者,分别为男性18例,女性19例,最高年龄79岁,最低年龄62岁,中位值(71.35±2.28)岁。
另一组为对照组,组内行常规护理干预,同样由37例患者,分别为男性20例,女性17例,最高年龄79岁,最低年龄61岁,中位值(70.23±1.94)岁。
基于心脏康复方案的1例慢性心衰病人的个案护理

基于心脏康复方案的1例慢性心衰病人的个案护理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不同原因所致的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果。
尽管心力衰竭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病死率仍然很高。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890万,35岁以上居民的患病率为1.3%。
心力衰竭处于心血管事件链的末端,其患病率在2000-2015年增加了44%,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高龄心力衰竭患者比例也将大幅增加[2],70岁以上人群心衰的患病率>10%。
心衰患者5年死亡率达50%,重度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可达50%。
心衰已经给我国带来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减少心衰再入院[3]。
在心脏疾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只有护士与患者积极地共同参与疾病康复的全过程管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心脏康复。
1病例资料患者申某,男,78岁,农民,住院号A776040,文化程度:初中,育有一子一女,社会支持良好。
于2021.7.10 15:27 因“反复胸闷气喘10余年,加重一天”而入院,患者10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气喘,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多次入住我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于2017年5月在我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恢复可,患者天1天前心慌胸闷症状加重,伴心悸,症状反复、持续,门诊拟“1.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2.扩张型心肌病”收住我科。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示:BNP:930pg/ml, 心电图示:异位心律--房扑,心室起搏心律,偶发室性早搏,心脏彩超:全心扩大、二尖瓣重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壁弥漫性运动减弱、左室收缩功能重度减退。
患者因持续房扑,心室率快,药物难以控制,且影响CRT效果,于7月19日行房室结射频消融术,术后3h急性心衰发作,给予的治疗方案是: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利尿、解痉、平喘、强心,营养心肌,同时予以调脂、抗血小板、护胃、维持内环境稳定和加强营养等治疗。
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 129 -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21,55(9):975-980.[11]陆健美,葛建钢,王静,等.联合应用3.0T 磁共振T 2WI、DWI 及DCE-MRI 成像诊断前列腺癌[J].实用肿瘤杂志,2020,35(4):355-359.[12]王俊,卢环,刘少强,等.3.0T MR 多高b 值DWI 对前列腺癌诊断及与Gleason 分级相关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8,34(5):730-732,739.[13]白铁阳,王心田,姜波,等.探讨1.5T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结合DWI 和ADC 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22,33(2):127-129,133.[14]李文进,石冬梅,扬贵昌,等.MR 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析[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19,17(6):116-118,140.[15]黄继伟,李健斐,王佳,等.3.0T MRI 多b 值DWI 与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术前诊断价值[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1,19(10):147-148,166.[16]吴娜娜,苟杰,胡炜,等.MR-DWI 联合TRUS 在前列腺癌诊断及Gleason 分级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3):456-458,463.[17]黄松,盛伟华,李烨,等.MR 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对前列腺癌诊断及与Gleason 评分的相关性[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3):501-504.[18]刘颖刚,徐云龙,王博.前列腺癌表观扩散系数值与Gleason 评分的关系[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9):1468-1471,1475.[19]温茹,赵文露,魏超刚,等.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与前列腺癌Gleason 评分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9,99(11):823-828.[20]成戈,周智鹏,陈鑫辉.表观扩散系数值对不同Gleason评分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2020,41(21):2256-2260.[21]杨治平,张瑜,郭燕,等.MRI 表观扩散系数值与前列腺癌Gleason 分级的相关性[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21,46(1):69-72.(收稿日期:2023-03-08) (本文编辑:陈韵)*基金项目: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zyw2022-120);张家港市青年科技项目(ZJGQNKJ202250)①江苏省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 江苏 张家港 215625②江苏省张家港市澳洋医院③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通信作者:袁德敏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何飞娜① 钱冬平① 匡征南① 李霜梅② 朱静德③ 袁德敏①【摘要】 目的:探究心脏康复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
最新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选题)

护理专业论文选题第一部分1皮肤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体会2、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3、肠镜检查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措施4、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化疗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和护理措施5、新生儿胃穿孔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6、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患者的护理7、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影响8、浅谈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保健模式及干预有效分析9、探讨基层医院慢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措施10、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11、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13、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14、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15、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16、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17、II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18、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9、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20、如何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第二部分1、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2、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工作疲溃感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3、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孕期自我认知情况调查分析4、射波刀技术治疗老年肿瘤60例临床护理5、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刺激控制疗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6、集束化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7、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8、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空肠造瘘管营养支持90例效果观察9、Orem自理模式在超声引导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中的应用10、留置针前囟穿刺外引流治疗感染或出血期脑积水18例临床护理11、多平面手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157例围术期护理12、早期全程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13、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骨密度核医学检查中的应用14、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15、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16、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17、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8、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19、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20、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第三部分1、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2、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3、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4、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应用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效果对5、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产妇分娩中的实施效果观察6、优质护理干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效果7、规范化培训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之分析8、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训练的效果探讨9、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护理的临床分析10、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送检率中的应用11、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气道护理体会12、5万人次静脉输液无严重输液反应的原因剖析13、小儿犬伤的伤口处理与护理体会14、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15、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16、52例肝性脑病的诱因分析与护理对策17、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8、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探讨19、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20、临床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第四部分1、护理干预对卵巢癌化疗患者周围神经毒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2、心肺复苏时患者家属在场的研究现状3、综合判断法对结肠镜诊疗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4、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在小儿留置针压疮预防中的应用5、简易手指防护套在掰安瓿操作中的应用6、快速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7、导尿管非计划性拔管致尿道损伤1例临床护理8、左主干闭塞行急诊PCI术中并发电风暴1例抢救护理9、阴道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1例临床护理10、T13椎管内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1例临床护理11、品管圈活动提高内镜诊疗预约护理质量效果观察12、一体化急救护理管理在突发群体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13、先天唇腭裂手术患儿的健康教育14、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15、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护理16、35例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17、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18、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19、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20、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第五部分1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2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4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7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8探讨脑梗死后遗症临床观察与护理9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护理体会10用SHEL模式对精神科与综合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对照研究11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及体会12速康复外科理论在老年输尿管软镜下上尿路结石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13期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高领衣物的改良14适护理在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15后盆腔脏器脱垂的产科因素分析16续性护理辅助药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7我效能干预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锻炼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18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19习护生的教育管理经验体会20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第六部分1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2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3护患沟通技巧4外科患者术后护理体会5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6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7 54-2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8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9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10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11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12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13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14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15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16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17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18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19我效能与自我护理联合干预对喉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20合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教育效果的影响第七部分1社区护士护理核心风险评估能力量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2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切除原位新膀胱术患者个案管理护理报告3EMA-CO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26例护理体会4“反向式提问”结合视频纠错在儿科护士PDA输液培训中的应用5肿瘤内科患者应用全程健康宣教的临床观察6皮肤真菌感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7系统护理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护理效果8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9优质护理用于急性腹膜炎患者的效果观察10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11 85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及护理12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13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14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便秘的临床效果15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改造集中式标本运送流程中的应用16风险管理在降低老年患者外周留置针常见风险中的应用17自助式心脏康复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18预见性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19情景式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20岗位管理中护理岗位评价的实施及结果分析第八部分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阶段性护理干预在预防假体脱位中的应用2“4S”品牌服务在拓宽专科护理服务内涵中的应用3凯格尔训练对行子宫脱垂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4冠心病的临床护理体会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护理7护理书写缺陷分析和防范对策8临床护士心理品质浅析9浅谈护理纠纷的起因及对策10急诊血液灌流抢救小儿中毒的护理11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12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13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14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15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16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17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18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19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20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第九部分1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2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特点3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患者的护理4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应用醋酸奥曲肽微球的护理5内镜下行高频电切除结肠息肉的舒适护理6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7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护理分析8皮肤科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变及护理对策9住院患者护理级别划分与医保管理方法及策略10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进展11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护理工作职能定位的探讨12内科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研究13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14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15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16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17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18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19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20浅析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与对策第十部分1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病因分析与防治2化碳中毒后迟发型脑病51例的临床观察3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置管体会4高锰酸钾治疗压疮的临床观察5居家护理和常规护理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观察6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7健康教育对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8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在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9社区高血压防治应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的探讨10高血压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11心理护理干预在围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价值12护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并焦虑中的应用效果13持续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过程的影响14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5优质护理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16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及护理体会17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的影响18护理干预在丘疹性荨麻疹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9浅析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20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第十一部分1探讨内科危重病患者腹泻原因构成及护理预防措施2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3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4 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5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6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7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与对策8浅谈重症监护患者心理护理问题及策略分析9浅谈关于恶性肿瘤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10整体护理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作用11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预防12综合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病人跌倒的干预作用13 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14老年患者无痛内镜诊疗的护理15孕妇学校管理中助产士对HIV/AIDS孕妇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16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
Ⅰ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7月第25卷第13期•专科护理-I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周德俊,王苏兰,宋林霞,陶立翠,吕家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南京210011)【摘要】目的:探讨I期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10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I期心脏康复;比较两组心功能情况[包括B型脑利钠肽(BNP)、6min步行距离],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干预后,两组BNP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两组6min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同期(P<0.01);干预后,观察组MLHFQ中体力、情绪、症状、社会维度和生活质量总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除症状维度评分外,其余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干预后,两组MBI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I期心脏康复可以有效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I期心脏康复;心功能;生活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mn.1006-7256.2019.13.037文章编号:1006-7256(2019)13-0114-03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心内科常见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病因⑴*流行病学调查表明,65岁以上人群中慢性心衰发生率为6%-10%,且病死率逐年增长,5年病死率高达37%⑵*Gmliano等(3)研究表明,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存在运动耐力下降,约45%的患者出现明显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因此,对患者展开心脏康复尤为重要*心脏康复分为3个阶段,I期心脏康复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康复锻炼*本研究以10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I期心脏康复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上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参考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慢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指南⑷'②患者高血压分级<3级,静息状态下收缩压<180mm Hg(1mm Hg=0.133KPa)和(或)舒张压<110mm Hg,且按时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良好;③NYHA心功能分级为)级级;④意识清醒,认知正常;⑤患者知情同意,愿意参加本研究,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急性心衰;②近期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③严重主动脉瓣、二尖瓣狭窄、三尖瓣狭窄;④重度高血压(高血压3级);⑤近期出现血栓栓塞;⑥癌症晚期、尿毒症等终末期疾病,预计生存期<6个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35-71(54.22±7-25)岁;NYHA心功能分级:)级19例,%级18例,*级16例;冠心病3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9例,急性心肌炎3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2例*观察组男27例、女26例,年龄38-75(56.78±6.11)岁;NYHA心功能分级:)级18例,%级18例,114*级17例;冠心病3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7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10例,急性心肌炎1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两组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护理,遵医嘱给予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感,指导患者饮食注意事项,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I期心脏康复*科室内成立I期心脏康复干预小组,小组包含4名责任护士(护师及以上职称)、2名心内科医生(主治医生及以上职称)和1名康复治疗师(主管技师职称),均具有5年以上心内科工作经验*干预开展前,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培训,包括慢性心衰的病理生理、治疗措施、护理措施等,重点学习香港中文大学康复治疗专家组制定的I期心脏康复锻炼方案和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心脏康复7步法[5-6]*从患者入院治疗后、病情处于急性期末期即可开始干预,患者出院时干预停止*具体实施如下:①评估和监测*在康复锻炼前,应先评估患者身体情况和心脏功能状态*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询问患者呼吸困难情况*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密切监护,根据患者耐力适当调整运动强度*当患者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出现明显呼吸困难(测评指数>2)、自觉辛苦、胸闷眩晕,或心率加快至160次/min、收缩压>180mm Hg时,必须停止运动*②康复锻炼方案*分7个步骤,第1步,患者床上进行呼吸锻炼和被动四肢活动;第2步,床上坐起,主动四肢活动;第3步,自行下床,借助辅具缓慢步行30m(每次中间无休息,下同);第4步,每次缓慢步行50m;第5步,每次缓慢步行100m;第6步,每次缓慢步行150叫爬1/2层楼梯;第7步,爬1层楼梯*③锻炼频率*以上7个步骤根据患者耐力而定,循序渐进,如果患者无法耐受某一步骤,调整运动强度齐鲁护理杂志2019年7月第25卷第13期为上一步骤,下次锻炼开始下一步骤。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月第19卷第2期·护理研究·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任丽玮△ 朱国英 王献忠 原涛 许振坤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二科,河北邯郸 056002【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实行运动康复护理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间来院治疗的151例CHF患者。
以抽签法为基准,观察组75例予以运动康复护理,对照组76例予以常规护理。
对比护理实用性。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醛缩酶(ALD)和脑钠肽(BNP)等数据对比均未见差异(P>0.05)。
护理5个月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6MWT长于对照组;ALD与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对比后(P<0.05)结论:为CHF患者行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改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且能加快病情转归。
【关键词】运动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2-0111-02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日益提升[1]。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较为频发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为乏力或是呼吸困难,对患者生活具有严重影响,严重者可猝死。
在诊疗技术的优化发展下,CHF的康复率逐年提升,且预后较佳。
但是多数患者经过系统化治疗后未规范生活行为,导致疾病复发,这是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2]。
为此,临床认为应为CHF患者执行科学化护理,目的是提高其自我管理意识,进行规律性运动,增强体质减少复发情况。
本研究选取151例CHF患者,用于分析运动康复护理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诊治时间于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间,共计151例CHF患者。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摘要】老年慢性心衰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给患者生活造成极大困扰。
而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有着重要的影响。
运动康复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适应性和耐力。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不适。
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也有积极作用,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运动康复护理也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疾病风险。
长期的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进行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进一步完善运动康复护理方案,个性化服务,以更好地服务患者。
PositiveButton【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护理、心肺功能、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并发症预防、长期康复、重要性、发展方向、观点总结。
1. 引言1.1 介绍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情况老年慢性心衰是一种多发性疾病,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
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功能不全,包括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炎等。
患者常表现为气短、乏力、心悸、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容易导致并发症如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等。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预后通常较差,容易出现猝死等严重后果。
在不断老龄化的社会中,老年慢性心衰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负担。
1.2 介绍运动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运动康复护理可以帮助心衰患者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心脏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患者的心肺功能得以提升,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荷减轻,从而减少了心脏负担,改善了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运动康复护理还可以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适当的运动训练和生活方式改变,患者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能和精神状态,从而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
这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良好的生活质量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运动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还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并发症,改善心理健康,实现长期康复。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

康复医学中的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康复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疾病、损伤或功能障碍后如何通过康复护理提高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学科。
康复护理作为康复医学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康复医学中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功能和效果。
一、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损伤等,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在神经系统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通过各种康复技术和手段改善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认知功能。
例如,在中风康复中,康复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运动疗法、言语治疗和认知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
二、康复护理在骨骼系统损伤中的应用骨骼系统损伤,如骨折、关节置换等,可能导致患者的功能受限。
康复护理在骨骼系统损伤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通过康复护理,患者可以接受物理治疗、运动康复和功能训练等,促进骨骼系统的康复和功能重建。
此外,康复护理还注重疼痛管理和康复指导,帮助患者应对康复过程中的不适和困惑。
三、康复护理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心脏疾病是一类常见的慢性疾病,包括心脏衰竭、冠心病等。
康复护理在心脏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旨在通过心脏康复、心理康复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脏功能。
康复护理师会根据患者的心脏状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包括体力活动、心理支持和食谱指导等。
四、康复护理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等,给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了影响。
康复护理在肺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呼吸康复和疾病管理等。
通过呼吸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肺功能,并通过疾病管理控制病情的稳定与恢复。
康复护理师还会提供肺部保健指导,帮助患者改善生活习惯,预防复发和并发症。
五、康复护理在康复机构中的综合应用康复机构是提供康复护理服务的重要场所,如康复医院、康复中心等。
康复护理在康复机构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需要协调不同专业人员的合作,包括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功能衰竭患
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功能衰竭(CHF)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CHF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心脏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6MWD、HPLP II评分。
结果护理后两组6MWD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健康责任、人际关系、运动锻炼、营养、压力管理、自我实
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可增强老年CHF患者的运
动耐力,转变其健康促进行为。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老年;慢性心功能衰竭
慢性心功能衰竭又名慢性心力衰竭(CHF)为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
呼吸困难、乏力、体液潴留等为该病的主要表现[1]。
CHF多见于老年人群,该类
人群由于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身体耐受力较差,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报道指出,给予CHF患者有效的护理对改善其预后转归意义重大。
心脏康复护理
是以循证依据为依托进行护理干预的模式,该种模式可降低疾病对患者生理、心
理的影响,控制患者症状,改善其预后[2]。
本文将心脏康复护理用于老年CHF患者,观察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CHF患者为对象。
纳
入保准:符合CHF诊断标准;年龄≥60岁;意识清楚,可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有精神系统疾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
观察组年龄62~85(73.24±3.12)岁,男性25例,女性20例,体质量指数(22.64±3.02)kg/m2。
对照组年龄63~85(72.89±3.07)岁,男性27例,女
性18例,体质量指数(22.53±3.10)kg/m2。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嘱咐
患者避免剧烈活动;维持病房环境安静,定时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指导家属多陪伴患者,定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观察组:心脏康复护理,(1)加强健康教育,强度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CHF的了解。
(2)心理干预,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及时发现
并给予疏导,指导患者合理应对压力;向患者介绍病情恢复较好的案例,增强患
者信心,对患者的遵医行为给予肯定。
(3)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运
动计划,使患者循序渐进的运动。
入院第1~3 d指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配合家
属辅助患者进食、穿衣及简单的肢体活动,擦拭患者身体;入院第4~5 d指导患
者进行躯体、四肢的活动;第6~7 d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缓慢坐起,进行
坐位下大小便、自主进食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训练的时间;第8~10 d
辅助患者下床活动,可进行沿床边缓慢行走;第11~12 d,进行缓慢的步行训练;第13 d至出院,可适当增加运动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II(HPLP II)评估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包括6各维度,分值越高健康促进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
计
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6MWD水平
护理后两组6MWD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表1两组6MWD水平()
组别
护
理前
护
理后
观察组
4
5
340.82±1
0.62
421.29±1
1.23
34
.925
<0
.001
对照组
4
5
341.08±1
0.23
409.34±1
1.72
29
.434
<0
.001
t0.118 4.939
P0.906<0.001
2.2 两组HPLP II评分
观察组健康责任、人际关系、运动锻炼、营养、压力管理、自我实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两组HPLP II评分()
组别
n健康
责任
人际
关系
运动
锻炼
营养压力
管理
自我
实现
观察
组4
5
34.65
±1.26
22.34
±1.52
27.61
±1.56
21.53
±1.12
17.69
±1.22
17.56
±1.32
对430.2919.4524.0219.1214.1915.26
照
组
5±1.23±1.27±1.37±1.31±1.37±1.23
t16.61 09.78811.59
9
9.38012.79
9
8.551
P<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0.00
1
3 讨论
CHF是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的心室充盈、射血能力受损导致的临床综
合征。
保守治疗为临床干预CHF的主要手段,在治疗的同时结合科学的护理对改
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积极意义[3]。
目前常规的护理难以满足老年CHF的护理需求,因此需探寻合适的护理模式、心脏康复护理是以医学整体评估作为评估,为患者
提供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服务,可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4]。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6MWD及HPLP II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
示心脏康复护理可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促使患者采取健康的行为。
心脏康复护
理中,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可增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及护理的认知,促
使患者转变自身行为;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建立应对压力的
正确方式,有效缓解其心理压力;介绍病情控制良好的案例提高患者的信心,运
动护理可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程度。
综上所述,心脏康复护理可增强老年CHF患者的运动耐力,转变其健康促进
行为。
参考文献
[1]孙祯红 . 心脏康复方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
功能的影响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131.
[2]付红玲 . 心脏康复方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 [J]. 慢性病学杂志,2018,10(5):601-603.
[3]杨霞,张玉霞,付梅英 . 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和并发症的影响 [J]. 贵州医药,2019,43(10):1649-1651.
[4]吴雅芬 . 心脏康复护理对老年性心衰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研究 [J]. 重庆医学,2021,50(增刊 1):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