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05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学英文名称:General Physics学分:6总学时:108实验(上机)学时:开设学院:工商学院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一年级第二学期(54学时)二年级第一学期(54学时)电信学科各专业一、课程说明(一)编写本大纲的指导思想为适应我校学分制教学计划的要求,体现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的基本要求,建立严谨的教学体系,特制定本大纲。
(二)课程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本课程既要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训练提供必要的准备,又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与物理有关的教学、科研和其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力学中的能量、热学中的热力学、电学中的直流电、光学中的干涉和衍射为本课的重点;力学中的刚体、热学中的分子速率分布、电学中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光学中的夫朗禾费衍射等为难点。
(四)知识范围及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应具有中学物理基础和高等数学微积分、矢量部分的知识。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教材:《普通物理学》(第五版),程守洙江之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参考书:(1)《物理学》,马文蔚,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四版。
(2)《大学物理》,赵近芳,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第一版。
(3)《大学物理》,孙云卿,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第一版二、课程内容第一章质点的运动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运动学中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用微积分求解问题。
主要内容:质点参考系运动方程;位移速度加速度;圆周运动及其描述学时:3学时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以课堂教学为主思考题: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两者的量值相等?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和区别是怎样的?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怎样的?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微分形式,掌握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及应用。
《普通物理学(3)(现代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学(3)(现代物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普通物理学(3)(现代物理基础)为物理学专业的必修课,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是学生开始进入微观世界研究领域的入门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原子的能级和光谱的基本规律、有关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的量子态、电子自旋、泡利原理等)、原子的重要实验事实和原子核的性质以及核反应的基本规律,了解在原子领域中经典物理遇到的主要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而引入的一些全新的分析方法和推理方法,一些与经典物理不同的新概念,为以后继续学习《量子力学》课程、近代物理实验和应用物理其它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一)绪论、原子的基本状况1.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发展历史。
2.熟悉原子的质量,熟练掌握原子半径的计算,了解电子的质量和电荷以及阿伏伽德罗等各种常数。
3.了解Thomson原子模型和不合理的原因;掌握库仑散射公式和卢瑟福散射公式的推导。
4.掌握原子核大小的估计和原子的核式结构,并了解核式模型的意义和困难。
(二)原子的能级与辐射1.了解黑体辐射和普朗克量子假说;复习大学物理中的光电效应方程;了解实验光谱学的分类和测量(激发和发射光谱),2.掌握氢原子的巴耳末、赖曼、帕邢和布喇开等光谱线系;了解玻尔理论三部曲:定态、频率条件。
3.掌握氢原子及类氢离子光谱规律及及类氢离子光谱线系公式;掌握玻尔理论的要点,会画能级跃迁图;4. 理解夫兰克—赫兹实验原理、方法及结论;一般了解索末菲量子化条件及应用;理解玻尔对应原理、玻尔理论的地位和缺陷;5.了解原子的自发辐射、受激辐射与吸收。
(三)量子力学初步1. 掌握光的波粒二象形;掌握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公式;了解戴维孙-革末实验。
2. 掌握不确定关系,会用于简单量子体系。
3. 理解几率波的概念;掌握薛定谔方程和方程中各项的意义。
4. 掌握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本征问题)的基本步骤、无限深势垒;了解隧道效应;了解谐振子问题并理解零点能;理解氢原子薛定谔方程解中各量子数l m l n ,,的意义。
普通物理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教学大纲《普通物理》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物质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目的本课程应着重要求学生掌物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使学生能建立起鲜明的物理图象。
普通物理学的讲授,应该特别注意从实践的观点来分析,综合物理现象和阐明物理规律。
在教学中,还应通过分析,概括丰富的自然现象,联系科学发展和生产实际中的有关事例,使物理教学现代化。
在教学环节上采用示教和电教等辅助手段,以及加强习题运算,课堂讨论等多种途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倡学生主动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时数本课程共140学时,4学分。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课堂讲授、物理实验等教学手段。
(五)面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某些工科专业。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质点的运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质点运动的相关问题。
[基本要求]1、理解质点模型和参考系、惯性系等概念。
2、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3、能藉助于直角坐标系熟练的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速度和加速度,能熟练计算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4、掌握牛顿三定律及其适用条件。
5、掌握功的概念。
能熟练的计算直线运动情况下变力的功,掌握保守力作功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势能。
6、掌握质点的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
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简单力学问题。
7、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及它们的适用条件。
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能分析简单系统在平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09106普通物理学
《普通物理学》课程(09106)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普通物理学课程代码:09106学分与学时:4学分,76学时课程性质:必修授课对象:生命科学与工程系生物工程专业本科学生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子应用技术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知识提供了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基本的物理理论,学会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知识。
三、学时安排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质点运动学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恰当选择参照系和坐标系的必要性;认识直线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是速度、加速度一般概念的特例;会从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与速度图线来计算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可结合简单的实例介绍直线运动的运动方程的求解及初始条件的物理意义,可将抛体运动作为质点二维运动的实例介绍。
基本要求:理解质点的概念;能够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置坐标和位置矢量、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等基本概念;深刻理解速度和加速度的瞬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熟练掌握对圆周运动的描写方法以及切向和法向加速度的意义和表示式。
重点与难点:重点为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瞬时性、矢量性和相对性;难点为抛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圆周运动切向和法向加速度的意义和表达式。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以实验、作业为辅主要内容:第一节质点的运动方程质点第二节瞬时速度矢量和瞬时加速度矢量第三节质点直线运动---从坐标到速度和加速度第四节质点直线运动---从加速度到速度和坐标第五节抛体运动第六节圆周运动第二章牛顿三定律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讲授使学生达到理解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熟练掌握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写出表达式,熟练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题”。
理解力学相对性原理和伽利略变换,明确力学中常见的力。
基本要求: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在讲授中对牛顿运动定律的建立过程应进行适当的讨论;理解惯性参照系的意义;掌握重力、弹性力和摩擦力的特点,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学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72学分:4.5适用对象:理工非物理类专业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热运动、电磁运动、微观粒子运动等)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它的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一切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各个部门,它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以物理学基础知识为内容的《普通物理学》课,它所包括的经典物理、近代物理和物理学在科学技术上应用的初步知识等都是一个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
因此,《普通物理学》是高等工科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
《普通物理学》课程的任务是:1、使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内容有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对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的物理图像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对物理学的现代发展和成就以及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
2、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方面受到初步的训练;使学生在应用高等数学知识表达物理规律、分析和解算物理问题的能力方面受到初步的训练;使学生在科学实验基本技能方面得到初步的训练。
3、开阔思路,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观念。
4、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适应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参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承担技术领导和管理工作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质点运动学和刚体的转动(1)掌握参照系﹑质点﹑质点的位移﹑运动方程﹑质点的速度,质点的加速度。
(2)掌握圆周运动,一般曲线运动。
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线量与角量的关系,理解相对运动(3)理解刚体的平动、定轴转动、转动,掌握并会计算刚体的角动量、转动动能、转动惯量。
(4)熟练掌握力矩、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刚体的角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5)掌握刚体的动能定理及其计算。
《普通物理三》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三》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612053课程总学时/学分:64/3.5(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0学时)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一、教学目的和任务《普通物理(三)》即《电磁学》,是四年制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研究电磁场的性质、运动规律;电磁场的求解以及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达到下列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磁运动的基本现象,系统地掌握电磁运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使学生建立“场”的概念和有关的物理图象。
(2)使学生了解电磁学发展史,了解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
(3)使学生掌握电磁学的有关概念和规律,为后继课程及专业训练做好准备。
(4)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其它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中讲授课程内容的同时,要注重物理思想和物理图象的建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联系,为学生学成后报效社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奠定基础;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将来从事的科学研究或者教学和其它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12学时)第一节电荷第二节库仑定律第三节静电场第四节高斯定理第五节电场线第六节电势教学要求:(1) 明确电荷的物质属性;掌握电荷守恒定律和电荷的量子性。
(2) 理解点电荷模型;会用库仑定律和叠加原理计算。
(3) 理解场的概念;掌握电场强度的概念和意义,会用点电荷的场和场的叠加原理计算场强。
(4) 理解高斯定理的意义和内容,能运用高斯定理求解特定条件下的场强分布。
(5) 理解电场线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电场线理解简单带电体的电场分布。
(6) 理解静电场的有势性,理解静电场环路定理的意义;掌握电势、电势差的概念;理解电势与场强的关系;掌握电势的计算。
教学重点:电场强度的意义及计算;用点电荷的场及叠加原理计算场强,高斯定理的理解及应用;电势的求解。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
普通物理是理科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程。
其目的是为培养相关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的初步计算能力和理性思考能力。
本课程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开阔思路、训练思维十分重要。
通过学习,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和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并具有初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三、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阅读相当于本课程水平的教材、参考书和文献资料,并能理解其主要内容;了解各种理想物理模型并能根据物理概念,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合理简化;会运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计算或估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并能根据单位、数量级与已知典型结果的比较,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普通物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学好本课程,不仅对学生在校的学习十分重要,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发生深远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
学习本课程起着开阔思路、激发探索和创新精神、增强适应能力、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作用。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对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课程进度表
五、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六、院(系)教学委员会审查意见。
【教学大纲】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材料化学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80学时 3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普通物理学是理科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规律,使学生能建立起鲜明的物理图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通过《普通物理学》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物理学所研究的各种运动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认识,对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够正确地解释,并且有初步应用的能力。
要加强近代物理教学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以及现代高新技术打下良好的物理基础。
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要伴随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要在讲解物理知识的同时传授物理思想,培养创造性思维,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双向交流和自学等教学形式,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条件。
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先修课程学生学习完《高等数学》以后开设本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本课程重点是运动学两类问题、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电场、磁场、热力学第一定律。
本课程难点是积分微分应用解题、自由度概念及其应用、微元法求连续带电体的电场。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该学科的发展动态。
教学手段: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埋和专题讨论,加深对大学物理基本原理的了解。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1章质点运动学(8学时)1.教学内容(1)参考系坐标系物理模型;运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参考系;坐标系;物理模型国际单位制和量纲;(2)位矢位移速度及加速度;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3)曲线运动的描述;一般的平面曲线运动;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圆周运动;角速度;角加速度;(4)运动学中的两类问题;(5)相对运动。
《普通物理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物理学专题》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普通物理专题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物理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普通物理学专题》是物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属于专业拓宽模块。
它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目的:1、在学习普通物理学的基础上更加系统深入地掌握普通物理学中的各种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2.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普通物理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了解普通物理学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了解普通物理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等。
3、培养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能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物理思想和进行逻辑推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数学表述与论证,运用微积分方法对一些物理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推理得到的数学结果进行物理理解等。
4、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依据对现象及已知结果,通过类比、猜测、假设提出新的概念和规律。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普通物理学专题是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该课程主要包括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相对论基础、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真空中的恒定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场、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机械波和电磁波、波动光学、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等十八块基本内容。
是学生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专业核心课的必备基础。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质点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运动的守恒定律、刚体的转动、相对论基础、气体动理论、热力学基础、真空中的静电场、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恒定电流和恒定电场、真空中的恒定磁场、磁介质中的磁场、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场、机械振动和电磁振荡、机械波和电磁波、波动光学、早期量子论和量子力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会分析解决相关物理中的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物理学》教学大纲(数学系本科)【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
课程编号:
一、课程性质、目的、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二)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规律,使学生能建立起鲜明的物理图
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辨
证唯物主义观点,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课对象: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
(四)开课时间:第五学期
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讲授法
(二)考核方式:考试
四、学时数分配
总学时:90学时(理论72学时、实验18学时)
五、教学要求与主要内容
理论部分:
第一章牛顿运动定律(6学时)
主要内容: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1学时)
§1.2几种典型的质点运动(1学时)
§1.3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2学时)
§1 习题(2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主要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明确速度、加速度的相对性、
瞬时性、矢量性。
清楚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2.学会由运动方程求速度、加速度,以及由加速度、速度求运动方程;
3.掌握运动叠加原理。
4.掌握匀速圆周运动和匀变速圆周运动的特点。
掌握法向加速度和切
向加速度的求法。
本章重点:位移速度加速度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难点: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已知加速度及出始条件求速度、位移圆周运动的加速度
第二章动量功和能(10学时)
主要内容:
§2.1 动量动量定理(1学时)
§2.2 动量守恒定律(1学时)
§2.3 功和功率(1学时)
§2.4动能动能定理(1学时)
§2.5 势能保守力与非保守力(2学时)
§2.6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1学时)
§2.7 碰撞(1学时)
§2 习题(2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掌握动量、冲量的概念,明确其物理意义;
2.熟练应用动量原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
守恒定律求解质点动力学的问题。
本章重点: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难点:保守力功能原理
第三章刚体的转动(8学时)
主要内容:
§3.1 刚体的定轴转动(1学时)
§3.2 转动定律(2学时)
§3.3 刚体转动的动能定理(1学时)
§3.4 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2学时)
§3习题(2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会求几种规则物体的转动惯量
2.会用转动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解题
本章重点: 转动定律转动惯量角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
难点: 转动惯量求法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第六章气体动理论(10学时)
主要内容:
§6.1 气体动理论的基本概念(0.5学时)
§6.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0.5学时)
§6.3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1 学时)
§6.4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1.5学时)
§6.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1.5学时)
§6.6 气体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1.5学时)
§6.7 实际气体的等温线范德瓦耳斯方程(1.5学时)
§6 习题(2 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掌握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温度公式及其应用。
2.掌握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及其应用。
本章重点:压强公式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
内能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难点: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
第七章热力学基础(6学时)
主要内容:
§7.1 热力学第一定律(1学时)
§7.2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的应用(2学时)
§7.3 循环过程卡诺循环(1学时)
§7 习题(2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2. 了解卡诺循环。
本章重点: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于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
难点: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第八章静电场(8学时)
主要内容:
§8.1 电荷库仑定律(1学时)
§8.2 电场电场强度(1学时)
§8.3 电通量静电场的高斯定理(1学时)
§8.4 电势静电场的环路定理(1学时)
§8.5 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1学时)
§8.6 静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平衡(1学时)
§8 习题(2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掌握电势概念。
2.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静电场的环路定理。
3. 会用场强定义及高斯定理求场强。
本章重点:高斯定理静电场的环路定理电势等势面
难点:对电通量积分式的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
第九章稳恒电流 (4学时)
主要内容:
§9.1 电流密度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1学时)
§9.2 闭合电路和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动势(1学时)
§9.3 基尔霍夫定律(1学时)
§9 习题(1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了解欧姆定律和焦耳-楞次定律的微分形式。
2.会应用闭合电路和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本章重点:电流连续性方程电动势欧姆定律和焦耳-楞次定律的微分形式闭合电路和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基尔霍夫定律
第十章稳恒电流的磁场(12学时)
主要内容:
§10.l 磁现象磁场磁感应强度(1学时)
§10.2 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1学时)
§10.3 毕奥-萨代尔定律(1.5学时)
§10.4 安培环路定理(1.5学时)
§10.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仑兹力(1.5学时)
§10.6 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安培力(1.5学时)
§10.7 磁介质磁化强度(1学时)
§10.8 有介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磁场强度(1学时)
§10 习题(2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掌握毕奥-萨代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
2.掌握安培力的概念。
3.会应用安培定律。
本章重点:磁场的高斯定理毕奥-萨代尔定律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洛伦兹力安培定律和安培力
难点:毕奥-萨代尔定律的应用
第十一章电磁感应电磁场 (8学时)
主要内容:
§11.1 电磁感应得现象及其规律(1.5学时)
§11.2 动生电动势感生电动势(1.5学时)
§11.3 自感和互感(1.5学时)
§l1.4 磁场的能量(1.5学时)
§11 习题(2 学时)
学生掌握要点:
1.掌握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2.会求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3.了解自感、互感的概念,了解感生电动势。
本章重点:电磁感应定律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自感
难点:感生电动势有旋电场磁场能量。
实验部分(可根据教学情况选做其中六个)
实验一、长度的测量
实验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
实验三、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实验四、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五、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实验六、密度的测量
实验七、比热的测量
实验八、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九、静电场的描绘
实验十、电流磁效应的研究
六、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普通物理学》汪昭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6月(第五版)(二)参考书
《基础物理学》程守洙江之永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6月
《普通物理学》梁绍荣管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8月【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大学生的百事通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