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化学与生活”论文《食品添加剂》

合集下载

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

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

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研究摘要从培养学生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科学素养的角度对“化学与生活”模块中“食品添加剂”内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设计出了以培养学生与生活相关化学素养为总目标、以真实生活问题解决为主线索的课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学生访谈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食品添加剂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科学素养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已经多年,但在“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实践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把教材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讲深、讲透,使得教学不能体现“生活味”,或是只讲授生活中的知识而不突出生活常识背后的化学内涵,使得教学缺少“化学味”。

那么如何进行该模块内容的教学?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体现”化学与生活”模块的特色?“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是鲁科版化学与生活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包含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生活知识。

那么,在这个专题的教学中应让学生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1 已有的研究1.1 “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研究朱加贤等[1]对“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该模块的兴趣较为浓厚,然而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过分依赖教师等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科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胡久华、吴益平[2]针对“化学与生活”模块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教学内容处理科普化这一问题以“垃圾的妥善处理与利用”为例进行了探讨,最终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3点建议:深入探讨真实的生活问题、开展跟生活相关的具有驱动性的活动、挖掘生活问题中的化学原理。

张丽[3]对鲁科版“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进行该模块教学时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将老师讲授和学生活动相结合,将兴趣培养和知识传授相结合,并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2 与生活相关的化学科学素养的研究李萍[4]在其研究中关注了“化学与生活”模块与学生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有关化学与生活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而“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获得化学与生活知识、学会科学的生活方式以及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等。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论文

论述食品添加剂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利与弊韦田【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不断地出现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已经被扭曲了。

认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健康的。

这样的认识是不对的,我们对食品添加剂要理性认识,客观认识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而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食品添加剂报道。

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双汇的“瘦肉精”,统一饮料的“塑化剂”,蒙牛的“毒奶粉”,再到前几天的五得利的“硼砂”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

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已经被扭曲了,普遍的认为只要是食品添加剂对身体健康都是有害的。

难道要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都归结于“食品添加剂”吗?但事实上不完全是这样的,我们要认识到食品添加剂并不等同与非法添加物(简单的说就是没有明文规定可添加到某食品的添加物),在各种媒体的报道中要保持理性,不要随一些不负责的媒体所说的,某食品中有某某添加剂对人有致癌作用或对健康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可被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目前还没有出现任何质量与安全问题。

我们要理性认识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在可被允许使用的范围内,从食品质量与安全角度来说,它防止了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质期,防止食物中毒,利于保存。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提高了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性。

不仅如此,一些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食品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

食品化学论文题目:浅谈食品添加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班级:2015级应用化学2班姓名:完成日期:2017 年05 月03 日《食品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浅谈食品添加剂摘要:食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一些隐患。

对食品中添加剂和各种微量元素的检验成为了目前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文总结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功用与危害。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功能危害前言:日常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重视营养科普,让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的理念,采取科学的营养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大幅度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目前,营养教育已被各国政府和营养学家作为改善人民营养状况的主要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WTO)把营养教育定义为“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活动。

”食品添加剂是近代才出现,但它的直接应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色素的记载。

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栀子染色的记载。

中国传统点制豆腐所使用的凝固剂盐卤,约在公元25~220年的东汉时期就有应用,并一直流传至今;在周朝时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公元6世纪时北魏末年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曾记载从植物中提取出天然色素予以应用的方法:作为肉制品防腐和护色的亚硝酸盐,大约在800年前的南京时就用于腊肉生产,并于13世纪传入欧洲。

现代食品工业的产品,已经不再是传统概念的食品。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正慢慢加快。

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必然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主要基础配料,其使用水平是食品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食品添加剂已被列为我国加速开发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论文

目录调查背景 (2)调查内容 (2)调查步骤 (2)调查分析 (3)(一)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程度以及获取来源 (3)(二)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分类的了解程度 (4)(三)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作用和应用的了解 (5)(四)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看法 (7)(五)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工业的相互联系 (10)调查体会 (11)参考文献 (12)一、调查背景食品添加剂是以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方便食品加工质运输,防止食品变质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中必不可少的。

但是随着“三鹿牛奶”、“瘦肉精”事件的发生,以及“染色馒头”、“苏丹红”、“皮鞋果冻”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以及媒体记者大肆的报道一时间,人们渐渐地对食品添加剂失去了好感,甚至认为只要是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对人体有害。

为了了解广大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看法,安全认识特作此次调查,也希望此次调查可以帮助大家端正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二、调查内容选取食品添加剂作为研究对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调查对象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食品添加剂种类、用量、应用概况是否了解进行调查;可通过去在校园里发放问卷,问卷星等方式在网上进行发布调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得到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三、调查步骤1.通过查阅文献、搜集信息、考察等选择题目,确定调查人群制定调查方案,。

2.收集食品添加剂的有关信息,实施调查,将调查问卷进行推广。

3.对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对数字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分析,获得调查结果。

4.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形成结论并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

四、调查分析此次调查我们一共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对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的关注程度以及获取来源。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范文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范文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进或者增加食品的某些特种状况所加入的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不可避免的现实。

有些人认为食品添加剂是比较有害的,其中有些可能会增加致癌物质的几率或者引起慢性疾病的风险。

但是,本文会阐述食品添加剂的好处和不可避免性,同时会探讨如何更好地管理和监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以确保公众的健康。

当我们去超市购买食物时,我们会看到可以在超市购买的许多精细加工的食品上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名称,而这些名称恰恰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些风险或者威胁,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添加剂,食品很可能会容易腐败而无法食用,导致人们缺乏必要的能量和营养元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食品添加剂帮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食品选择,并为人们提供了保障,防止因过早腐败而导致的各种感染和疾病。

食品添加剂还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和味道。

在食品里添加一些调味剂和色素,往往可以使食品显得更美味可口,用来烹饪或创造新食谱的人需要使用它们来尝试新口味。

在食品制造商的眼中,食品添加剂也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品质和效果,来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这是食品添加剂取得了成功和广泛使用的原因。

在讨论食品添加剂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些风险和威胁。

食品添加剂中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甜味剂苯甲酸(benzoic acid,E-210)和3,4-二氧六烷二酸(adipic acid,E-355)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毒性,导致肝脏或者肾脏等器官遭受破坏或损伤。

在某些情况下,食品添加剂还可能包含一些致癌或畸变物质,这些物质在加工过程中被添加到食品中,可能会增加患癌症和其它疾病的风险。

如何更好地管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呢?为了确保大众的健康和安全,我们需要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对食品添加剂进行监督和管理。

政府和食品监管机构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食品检测设施,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定期监测和抽检,确保食品安全。

食品行业人士和制造商应该遵守政策和规定,同时开展必要的研究,探索替代添加剂或改良已有添加剂的配方。

化学食品添加剂----论文

化学食品添加剂----论文

浅谈“食品添加剂”摘要:文章简述了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都有那些是食品添加剂,它们的功能各是什么;为什么添加剂具有不定危害性;要如何减少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只有明白了以上问题,才能有资格议论添加剂。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非法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正文:近来,由于我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使人们一提到食品添加剂就害怕,好像只要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产品就等于含了毒,不能吃。

于是乎,很多商家就打出了“绝不含防腐剂、色素、添加剂”等招牌来吸引顾客的眼球!老百姓们挠破了头皮,也搞不清楚到底食品添加剂应该要还是不要,哪些食品含有添加剂,怎么选择安全的食品等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它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现有的食物中97%含有食品添加剂,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间接添加,每个成人每天大概要吃进八九十种食品添加剂,大约10克。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功能:防止变质,改善食品感官形状、保持或提高食品价格、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有利于食品加工等。

决明胶是一种新兴的食品添加剂,它是以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或Cassia tora)植物的种子胚乳为原料,用化学萃取的方法加工而成的一种胶体,主要含半乳甘露聚糖,即包含甘露糖线性主链和半乳糖侧链的聚合物。

具体分类和主要功能:防腐剂:碳酸饮料、果泥、果酱、糖渍水果、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肉、鱼、蛋、禽类食品等,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

有关食物添加剂论文饲料添加剂论文

有关食物添加剂论文饲料添加剂论文

有关食品添加剂论文饲料添加剂论文论食品生产中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问题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强,在注重食品的口感、色泽、香味和新鲜度的同时,客观上也就带动了食品添加剂的迅猛发展,所以食品添加剂就成为了食品工业的灵魂。

现代食品工业在加工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添加剂的要求有些过于依赖,也造成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的生产工业。

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在定量方面,表现出无国标没有行业标准,也就造成了没有质量标准,没有食品安全的标准。

消费者在食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关键词:食品生产;食品添加剂;作用;问题一、食品添加剂在生产工业中的作用所谓食品添加剂就是加入在食品当中,为增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加入在食品当中,可以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些天然物质。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制作、处理、包装、运输等过程当中,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其本身或者是副产品成为食品的一部分或是影响食品的特性但本身不作为食品消费。

食品添加剂还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增加食品的感观性质,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

据统计,全世界食品添加剂约有14000种,常用品种约1000种。

美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3000种,日本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2000种,欧洲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2000种。

中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近2000种,目前,我国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

(一)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按功能不同,我们把食品添加剂分类22类主要包括:1.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主要用于需要调节酸度的食品。

2.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需要消除泡沫的食品。

3.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主要用于容易结块的物质。

4.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主要用于食用油脂及油脂含量比较高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论文题目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考查学期姓名学号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成绩年月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1食品防腐剂的分类 (2)1.1化学类食品防腐剂 (2)1.1.1酸性防腐剂及其特点 (2)1.1.2酯型防腐剂及其特点 (2)1.1.3无机盐防腐剂及其特点 (2)1.2天然食品防腐剂 (2)1.2.1动物源天然防腐剂及其特点 (2)1.2.2植物源天然防腐剂及其特点 (3)1.2.3微生物源防腐剂及其特点 (3)2食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 (3)2.1苯甲酸钠 (3)2.2山梨酸钾 (3)2.3亚硝酸盐 (4)2.4丙酸钙 (4)2.5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类 (4)2.6双乙酸钠 (4)2.7纳他霉素 (5)2.8乳酸链球菌素 (5)3食品防腐剂的发展趋势 (5)3.1由毒性较高向毒性更低、更安全方向发展 (5)3.2由单项防腐向广谱防腐方向发展 (5)3.3由苛刻的使用环境向方便使用方向发展 (6)3.4高价格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向低价格方向发展 (6)3.5由化学合成食品防腐剂向天然食品防腐剂方向发展 (6)结论 (6)参考文献 (7)摘要:食品防腐剂主要用于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分析了我国食品防腐剂的使用现状、介绍了国内常用的防腐剂的种类及性能,以及现阶段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未来防腐剂的发展方向和天然防腐剂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食品防腐剂使用现状发展趋势引言食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类营养物质。

在物理、化学、酶及微生物等的作用下,会发生腐烂变质,其中微生物作用最为严重。

为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人们用了许多方法来保藏食品,如传统的干燥法、盐渍法、糖渍法、烟薰法、酒泡法,以及现代工艺的罐藏法、脱水法、冷藏冷冻法、真空包装法、酶保鲜法、添加食品防腐剂等保鲜保质方法。

以上方法共同效果就是灭菌或抑菌,以达到阻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腐败。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范文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范文

食品添加剂课程论文范文食品添加剂论文篇一:食品添加剂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分析食品添加剂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为促进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确保我国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应用;对策;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防腐以及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两大类[1-2]。

食品添加剂由于能改善食品品质和档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食品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但是,近年来随着苏丹红、三聚氰胺等事件的频频发生,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存在的问题1.1用量不规范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按国家规定标准而随意使用的现象较为突出,比较突出的是超量使用现象。

一方面,某些厂家缺乏食品安全意识,不顾食品添加剂的用量问题;有些厂家设备简单陈旧,缺乏精确的计量设备,缺乏生产技术人员;对有预包装产品中食品添加剂的用量标示不准确甚至不标。

另一方面,在饮食行业,非包装食品添加剂标准缺失[3]。

自20XX年6月起颁布实施的《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中对于现场制作、产量较小的产品并没有做出用量的的规范。

像面包店中预包装好的牛角包、酥皮包、方包上都有配料表一栏,除了标了小麦粉、白砂糖、牛油、鸡蛋等原料外,还标了面包改良剂,后面往往用括号表明了成分淀粉、双乙酰酒石酸单甘油酯、维生素C、酶制剂,但对于用量没有明确。

1.2超范围使用在食品安全法草案中,明确了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但实际上,如吊白块、孔雀石绿、苏丹红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

1.3使用过期、劣质的食品添加剂过保质期的食品添加剂,其功效会大打折扣,而且长期存放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影响添加食品的安全性;劣质食品添加剂,不仅产品不纯,而且含有汞、铅等重金属有害物质添加到食品中,会严重影响食品的安全。

化学作业论文:食品添加剂引起的思考

化学作业论文:食品添加剂引起的思考

食品添加剂引发的思考-----蓝阳混合反应毒性——“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复合在一起也是危险的。

我们抵制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尽量食用不含添加剂的食品,还有一个重要的理由便是添加剂的混合反应毒性。

用动物进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测试时,使用的大多是小白鼠。

进行过一般毒性的测试后,如通过,便允许在食品中使用。

“但是,并没有进行过多种添加剂混合试验,也没有进行畸形性、致癌性检测试验”食品评论界的知名作家——丸元淑生氏说,“所以会出现像糖精这种不含有一般毒性的添加剂被发现有致癌的性质的事情”。

以下是关于混合反应毒性的例子。

①合成染色剂红色二号、②合成甜味剂海棠素、③乳化剂、双晶60等三种物质单独在小白鼠身上做试验的时候,没有任何异常反应。

但是,将这三种同时使用时,一周内试验的小白鼠全部死亡了。

多么可怕的混合毒性啊!更可怕的是,像这种混合添加剂的动物检测试验几乎没有进行过。

原因是添加剂的组合太多,检测起来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只摄取单一一种食品添加剂,通常都是几种添加剂被我们一起吃掉。

那么,单独看来确定“安全”的物质,复合在一起产生的作用就只有“天知道了”。

三明治、汉堡包、方便面中明确标示配合使用了多种食品添加剂,这种复数组合产生的毒性谁也不清楚。

环境荷尔蒙也是同样的,一种环境荷尔蒙会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如果两种同时存在,就有可能产生数百倍的危害。

有毒物质、有害物质的“乘法”累积效应真的非常可怕啊!食品的色泽与安全的关系。

世界上的食物五光十色,每种食品有其应有的色泽,这往往会反映出安全问题。

对颜色过分艳丽的食品要提防一下,如目前上市的草莓像蜡果一样又大又红又亮,这就要打个问号了,寒冬腊月的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咸菜梗亮黄诱人、瓶装的蕨菜鲜绿不褪色,你要留个心眼了,它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问题?切记食品应有自然固有的色泽,要特别防范这些加过有毒染色剂而长久保持色彩鲜艳的食品,警惕“艳”这条美丽的毒蛇。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论文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浅谈食品添加剂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食品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方便快捷,在这强烈的需求刺激下,食品添加剂得到了快速发展。

食品添加剂的产生和应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组成。

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背离了原来的轨迹。

人们开始谈“添”色变,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恐惧。

现在,在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的同时,毫无疑问的,食品添加剂成了焦点。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应用食品安全问题现状食品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食品的繁荣带动了食品添加剂企业的迅速发展。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艺中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然而,食品添加剂在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食品形态外,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一.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11年)的新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按其原料和生产方法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添加剂和天然食品添加剂。

一般说来除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外,其余的都可以归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植物,动物,酶法生产和微生物菌体生产。

【1】另外,国际国内对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的管理程序。

如,批准一种新的食品添加剂必须进行多种毒理学评价,当确证其不对人体带来危害时,才能获得国家多个部门的批准和发布。

能够列入使用名单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均是在长时期内经过众多实验并“过五关、斩六将”慎之又慎确定下来,被严格规定了使用范围和最高使用的限量,只要按照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2】二.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对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有严格的规定。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 共有1587个品种【3】。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论文

食品添加剂论文标题: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影响与管理摘要:食品添加剂是为增加食品的保质期、改善食品口感、调节食品的颜色、增强食品的营养或改变食品的特性而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

然而,长期以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引发了公众对其安全性和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的担忧。

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和文献的综述,探讨了食品添加剂的广泛使用、不同种类的添加剂以及其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潜在影响。

此外,还分析了不同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监管措施,并提出了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健康影响、监管引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常见做法。

食品添加剂可以通过改善食品的外观、口感和营养性质,提高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供应稳定性等方面对食品进行改进。

然而,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本文旨在综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潜在的健康影响以及不同国家的管理措施,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情况1.1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1.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和比例2.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2.1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评估2.2 食品添加剂的暴露评估3. 食品添加剂与健康影响的关系3.1 食物过敏和食品添加剂3.2 食品添加剂与代谢性疾病的关联3.3 环境污染与食品添加剂4. 国际和国内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和监管4.1 主要国家的管理措施和标准4.2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4.3 各国参与国际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合作与交流5. 加强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建议5.1 提高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的标准和方法5.2 加强监测和调查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能力5.3 提高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和知情权结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在提高食品品质和供应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潜在的健康影响引发了公众的担忧。

因此,强化食品添加剂管理和监管是必要的。

本文提出了加强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估、监测和调查能力以及提高公众的食品添加剂知识和意识的建议,以期为食品管理部门制定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食品添加剂毕业论文

食品添加剂毕业论文

食品添加剂毕业论文如何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摘要:随着食品行业的发展,人们渐渐开始认识食品添加剂。

然而这种认识只是浅层的了解,并不是真正的认识。

对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是由于一些不法商贩不按标准添加,过量加入添加剂导致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使得人们认为所有添加剂都是不安全的。

更重要的是,人们谈论"代理人”,人们普遍认为,所有食品与食品添加剂是不安全的。

这种认知是片面的,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在世界上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不同的,而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则是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色泽、风味和口感,并添加到保存和加工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质。

食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食品添加剂改善了食品的色、香等方面,满足了食品色泽和香味各方面的要求。

我们应该正确全面地认识食品添加剂。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健康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people gradually began to understand food additives. However, this kind of understanding is shallow understanding, not really understanding. For some food safety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some unscrupulous traders no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add excessive adding additive to cause food safety problems, makes people believe that all additives are it is not safe. More importantly, people talk about "agent",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ll food and food additives are not safe. This cognition is one-sided, what is food additives? In the world for the definition of food additives is different, and in food additives in China is to improve food the quality and color, flavor and taste, and add to the 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or synthetic chemical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cannot do without food additives, food Additives improve the color, aroma and otheraspects of food, and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various aspects of food color and fragrance. We should know the food additives correctly and comprehensively.Keywords: food additives; food safety; health目录一、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情况 (1)二、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2)1、按食品添加剂的来源分 (2)2、按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 (2)2.1防腐剂 (2)2.2着色剂 (2)2.3抗氧化剂 (2)2.4漂白剂和护色剂 (2)2.5酸味剂 (3)2.6增稠剂 (3)2.7乳化剂 (3)2.8水分保持剂 (3)2.9稳定剂和凝固剂 (3)2.10甜味剂 (4)三、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5)1、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时间 (5)2、改善食品感官性状 (5)3、保持、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5)4、增加品种和方便性 (5)5、方便食品加工 (5)6、其他特殊需要 (6)7、节省原料,提高利用率 (6)四、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误区 (7)1、掩盖食品加工工艺的缺陷 (7)2、掩盖食品原料的缺陷 (7)3、掩盖食品的缺陷 (7)4、掩盖食品的劣变 (7)5、利用食品添加剂制造假食品 (7)五、对食品添加剂几个认识误区的解答 (9)六、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识 (10)1、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10)2、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 (10)结论 (12)参考文献: (13)一、我国食品添加剂产业发展情况食品添加剂在我国食品卫生法明确指出:通过向食品中加入一些人工化学合成物质或者是纯天然自然生成的物质从而改变食物的味道、色泽,这类物质我们通常叫他们食品添加剂。

化学与健康论文浅谈食品添加剂

化学与健康论文浅谈食品添加剂

化学与健康论文浅谈食品添加剂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浅谈食品添加剂摘要:食品工业被称为。

食品添加剂对于推动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加工食品的比重成倍增加,食品的种类花色日益繁多,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食品添加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给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总结了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功用与危害。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功能危害引言:日常饮食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环节。

重视营养科普,让人民群众接受平衡膳食的理念,采取科学的营养饮食习惯,可以预防疾病,大幅度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目前,营养教育已被各国政府和营养学家作为改善人民营养状况的主要手段。

世界卫生组织(WTO)把营养教育定义为“营养教育是通过改变人们的饮食行为而达到改善营养状况目的的一种有计划活动。

”食品工业被称为。

中国食品工业到1995年已经发展成为第一大产业,近十多年来一直稳居工业总产值之首。

食品添加剂对于推动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显着加快,人们对食品的口感、风味、质量、营养、安全等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可以使得加工食品色、香、味、形及组织结构俱佳,还能保持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改进食品加工工艺,提高食品生产效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的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加工食品的比重成倍增加,食品的种类花色日益繁多,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食品添加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多,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给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物质吧。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化学研究分析课题——食品添加剂

化学研究分析课题——食品添加剂

化学研究课题:食品添加剂<一>.定义: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地需要而加入食品中地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地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地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加工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应用某些辅助物质.这些物质本身与食品无关,如助滤、澄清、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和发酵用营养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地成分,或仅有残留.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食品加工助剂..<二>.种类:1.抗氧化剂:(1).抗氧化剂地作用机理抗氧化剂地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地,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如有地抗氧化剂是由于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从而保护了食品.如VE.有地抗氧化剂可以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地过氧化物分解破坏,使其不能形成醛或酮地产物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有些抗氧化剂可能与其所产生地过氧化物结合,形成氢过氧化物,使油脂氧化过程中断,从而组织氧化过程地进行,而本身则形成抗氧化剂自由基,但抗氧化剂自由基可形成稳定地二聚体,或与过氧化自由基ROO.结合形成稳定地化合物.如BHA、BHT、TBHQ、PG、茶多酚等.(2).几种常用地脂溶性抗氧化剂a.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因为加热后效果保持性好,在保存食品上有效,它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地抗氧化剂之一,也是我国常用地抗氧化剂之一.和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并与增效剂如柠檬酸等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一般认为BHA毒性很小,较为安全.b.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稳定性较高,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抗氧化效果也好,用于长期保存地食品与焙烤食品很有效.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在水产加工方面广泛应用地廉价抗氧化剂.一般与BHA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相对BHA来说,毒性稍高一些.c.PG:没食子酸丙酯.对热比较稳定.PG对猪油地抗氧化作用较B HA和BHT强些.毒性较低.d.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是较新地一类酚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较好.2.漂白剂: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亚硫酸.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此外,由于亚硫酸地强还原性,能消耗果蔬组织中地氧,抑制氧化酶地活性,可防止果蔬中地维生素C地氧化破坏.亚硫酸盐在人体内可被代谢成为硫酸盐,通过解毒过程从尿中排出.亚硫酸盐这类化合物不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愉快地气味.亚硫酸盐对维生素B1有破坏作用,故B1含量较多地食品如肉类、谷物、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也不适合.因其能导致过敏反应而在美国等国家地使用受到严格限制.3.着色剂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地一类物质.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1).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食用合成色素地特点: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加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但合成色素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合成色素地毒性有地为本身地化学性能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有地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还可能被砷、铅或其它有害化合物污染.在我国目前允许使用地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地铝色淀.以及合成地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2).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天然色素主要是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地色素,人天然色素成分较为复杂,经过纯化后地天然色素,其作用也有可能和原来地不同.而且在精制地过程中,其化学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在加工地过程中,还有被污染地可能,故不能认为天然色素就一定是纯净无害地.合成食用色素同其它食品添加剂一样,为达到安全使用地目地,需进行严格地毒理学评价.包括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纯度、在食品中地存在形式以及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②随同食品被机体吸收后,在组织器官内地潴留分布、代谢转变和及排泄状况;③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地生物学变化,亦及对机体可能造成地毒害及其机理.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生育繁殖地影响、胚胎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致癌性、致敏性等.4.护色剂护色剂又称发色剂.在食品地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或保护食品地色泽,除了使用色素直接对食品进行着色外,有时还需要添加适量地发色剂,使制品呈现良好地色泽(1).发色剂地发色原理和其他作用:①发色作用,为使肉制品呈鲜艳地红色,在加工过程中多添加硝酸盐(钠或钾)或亚硝酸盐.硝酸盐在细菌硝酸盐还原酶地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会生成亚硝酸.在常温下,也可分解产生亚硝基(N O),此时生成地亚硝基会很快地与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稳定地、鲜艳地、亮红色地亚硝化肌红蛋白.故使肉可保持稳定地鲜艳.②抑菌作用:亚硝酸盐在肉制品中,对抑制微生物地增殖有一定地作用.(2).发色剂地应用亚硝酸盐是添加剂中急性毒性较强地物质之一,是一种剧毒药,可使正常地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地能力,导致组织缺氧.其次亚硝酸盐为亚硝基化合物地前体物,其致癌性引起了国际性地注意,因此各方面要求把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地添加量,在保证发色含食品添加剂地饮料地情况下,限制在最低水平.抗坏血酸与亚硝酸盐有高度亲和力,在体内能防止亚硝化作用,从而几乎能完全一直亚硝基化合物地生成.所以在肉类腌制时添加适量地抗坏血酸,有可能防止生成致癌物质.虽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地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但至今国内外仍在继续使用.其原因是亚硝酸盐对保持腌制肉制品地色、香、味有特殊作用,迄今未发现理想地替代物质.更重要地原因是亚硝酸盐对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地抑制作用.但对使用地食品及其使用量和残留量有严格要求.5.酶制剂酶制剂指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地物质.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我国允许使用地酶制剂有:木瓜蛋白酶——来自未成熟地木瓜地胶乳中提取;以及由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等所制得地蛋白酶;α-淀粉酶——多来自枯草杆菌;糖化型淀粉酶——我国用于生产本酶制剂地菌种有黑曲霉、根酶、红曲酶、拟内孢酶;由黑曲霉、米曲霉、黄曲霉生产地果胶酶等.6.增味剂是指为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地原有口味或滋味地物质.有地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我国目前允许使用地增味剂有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甘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谷氨酸钠为含有一分子结晶水地L-谷氨酸一钠.易溶于水,在150℃时失去结晶水,210℃时发生吡咯烷酮化,生成焦谷氨酸,270℃左右时则分解.对光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发生消旋作用,呈味力降低.在PH为5以下地酸性条件下加热时易可发生吡咯烷酮化,变成焦谷氨酸,呈味力降低.在中性时加热则很少发生变化.谷氨酸属于低毒物质.在一般用量条件下不存在毒性问题,而核甘酸系列地增味剂均广泛地存在于各种食品中.不需要特殊规定.近年来,有开发了许多肉类提取物、酵母抽提物、水解动物蛋白和水解植物蛋白等.7.防腐剂是指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地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地物质.防腐剂一般分为酸型防腐剂、酯型防腐剂和生物防腐剂.(1).酸型防腐剂:常用地有苯甲酸、山梨酸和丙酸(及其盐类).这类防腐剂地抑菌效果主要取决于它们未解离地酸分子,其效力随PH 而定,酸性越大,效果越好,在碱性环境中几乎无效.. a.苯甲酸及其钠盐:苯甲酸又名安息香酸.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低,故多使用其钠盐.成本低廉.苯甲酸进入机体后,大部分在9~15小时内与甘氨酸化合成马尿酸而从尿中排出,剩余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解毒.b.山梨酸及其盐类:又名花楸酸.由于在水中地溶解度有限,故常使用其钾盐.山梨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可参与机体地正常代谢过程,并被同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山梨酸可看成是食品地成分,按照目前地资料可以认为对人体是无害地..c.丙酸及其盐类:抑菌作用较弱,使用量较高.常用于面包糕点类,价格也较低廉.丙酸及其盐类,其毒性低,可认为是食品地正常成分,也是人体内代谢地正常中间产物.d.脱氢醋酸(dehydroacetic acid)及其钠盐:为广谱防腐剂,特别是对霉菌和酵母地抑菌能力较强,为苯甲酸钠地2~10倍.本品能迅速被人体吸收,并分布于血液和许多组织中.但有抑制体内多种氧化酶地作用,其安全性受到怀疑,故已逐步被山梨酸所取代,其ADI值尚未规定.(2).酯型防腐剂:包括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有甲、乙、丙、异丙、丁、异丁、庚等).成本较高.对霉菌、酵母与细菌有广泛地抗菌作用.对霉菌和酵母地作用较强,但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及乳酸菌地作用较差.作用机理为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和电子传递酶系地活性,以及破坏微生物地细胞膜结构.其抑菌地能力随烷基链地增长而增强;溶解度随酯基碳链长度地增加而下降,但毒性则相反.但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丙酯复配使用可增加其溶解度,且有增效作用.在胃肠道内能迅速完全吸收,并水解成对羟基苯甲酸而从尿中排出,不在体内蓄积.我国目前仅限于应用丙酯和乙酯.(3).生物型防腐剂主要是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素是乳酸链球菌属微生物地代谢产物,可用乳酸链球菌发酵提取而得.乳酸链球菌素地优点是在人体地消化道内可为蛋白水解酶所降解,因含食品添加剂地糖果而不以原有地形式被吸收入体内,是一种比较安全地防腐剂.,不会向抗生素那样改变肠道正常菌群,以及引起常用其它抗生素地耐药性,更不会与其它抗生素出现交叉抗性.其它防腐剂包括双乙酸钠,既是一种防腐剂,也是一种螯合剂.对谷类和豆制品有防止霉菌繁殖地作用.仲丁胺,本品不应添加于加工食品中,只在水果、蔬菜储存期防腐使用.市售地保鲜剂如克霉灵、保果灵等均是以仲丁胺为有效成分地制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压地增高,影响需氧微生物对氧地利用,能终止各种微生物呼吸代谢,如高食品中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碳可改变食品表面地PH,而使微生物失去生存地必要条件.但二氧化碳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而不能杀死微生物.8.甜味剂是指赋予食品甜味地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可分为(1).天然甜味剂,又分为糖醇类和非糖类.其中①糖醇类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异麦芽糖醇、赤鲜糖醇;②非糖类包括:甜菊糖甙、甘草、奇异果素、罗汉果素、索马甜.(2).人工合成甜味剂其中磺胺类有: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乙酰磺胺酸钾.二肽类有:天门冬酰苯丙酸甲酯(又阿斯巴甜)、1-a-天冬氨酰-N-(2,2,4,4-四甲基-3-硫化三亚甲基)-D-丙氨酰胺(又称阿力甜).蔗糖地衍生物有:三氯蔗糖、异麦芽酮糖醇(又称帕拉金糖)、新糖(果糖低聚糖).9.其他此外,按营养价值可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甜味剂,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等也是天然甜味剂.由于这些糖类除赋予食品以甜味外,还是重要地营养素,供给人体以热能,通常被视做食品原料,一般不作为食品添加剂加以控制.(1).糖精:学名为邻-磺酰苯甲酰,是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地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价格低廉,甜度大,其甜度相当于蔗糖地300~5 00倍,由于糖精在水中地溶解度低,故我国添加剂标准中规定使用其钠盐(糖精钠),量大时呈现苦味.一般认为糖精纳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不改变体内酶系统地活性.全世界广泛使用糖精数十年,尚未发现对人体地毒害作用.(2).环己基胺基磺酸钠(甜蜜素):1958年在美国被列为“一般认为是安全物质”而广泛使用,但在70年代曾报道本品对动物有致癌作用,1982年地FAO/WHO报告证明无致癌性.美国FDA长期实验于1984年宣布无致癌性.但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国家科学院仍认为有促癌和可能致癌作用.故在美国至今仍属于禁用于食品地物质.(3).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其甜度蔗糖地100~200倍,味感接近于蔗糖.是一种二肽衍生物,食用后在体内分解成相应地氨基酸.我国规定可用于罐头食品外地其他食品,其用量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此外也发现了许多含有天门冬氨酸地二肽衍生物,如阿力甜,亦属于氨基酸甜味剂,属于天然原料合成,甜度高.(4).乙酰磺胺酸钾:本品对光、热(225℃)均稳定,甜感持续时间长,味感由于糖精钠,吸收后迅速从尿中排除,不在体内蓄积,与天门冬氨酰甲酯1:1合用,有明显地增效作用.(5).糖醇类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属于一类天然甜味剂,其甜味与蔗糖近似,多系低热能地甜味剂.品种很多,如山梨醇、木糖醇、甘露醇和麦芽糖醇等,有地存在于天然食品中,多数地通过将相应地糖氢化所得.而其前体物则来自天然食品.由于糖醇类甜味剂升血糖指数低,也不产酸,故多用做糖尿病、肥胖病患者地甜味剂和具有防止龋齿地作用.该类物质多数具有一定地吸水性,对改善脱水食品复水性、控制结晶、降低水分活性均有一定地作用.但由于糖醇地吸收率较低,尤其是木糖醇,在大量食用时有一定地导致腹泻地能力.(6).甜叶菊甙:为甜叶菊中含地一种强甜味成分,是一种含二萜烯地糖苷.甜度约为蔗糖地300倍.但甜叶菊甙地口感差,有甘草味,浓度高时有苦味,因此往往与蔗糖、果糖、葡萄糖等混用,并与柠檬酸、苹果酸等合用以减弱苦为或通过果糖基转移酶或α-葡萄糖基转移酶使之改变结构而矫正其缺点.国外曾对其作过大量地毒性实验,均未显示毒性作用.而在食用时间较长地国家,如巴拉圭对本品已有100年食用史,日本也使用达15年以上,均未见不良副作用报道.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生活》课程论文--浅谈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近代才出现,但它的直接应用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中国在远古时代就有在食品中使用天然色素的记载。

如《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即有用栀子染色的记载。

中国传统点制豆腐所使用的凝固剂盐卤,约在公元25~220年的东汉时期就有应用,并一直流传至今;在周朝时即已开始使用肉桂增香;公元6世纪时北魏末年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曾记载从植物中提取出天然色素予以应用的方法:作为肉制品防腐和护色的亚硝酸盐,大约在800年前的南京时就用于腊肉生产,并于13世纪传入欧洲。

现代食品工业的产品,已经不再是传统概念的食品。

在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正慢慢加快。

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促进了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要求食品方便化、多样化、营养化、风味化和高级化,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就必然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加工必不可少的主要基础配料,其使用水平是食品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食品添加剂已被列为我国加速开发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

“没有食品添加剂,很难有现代化的食品工业”。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物质吧。

一、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二、食品添加剂的特征1、食品添加剂是允许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2、食品添加剂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用人工合成的物质;3、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仿佛、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必须。

三、食品添加剂的分类食品添加剂按其原料和生产方式可以分为化学合成添加剂和天然食品添加剂。

一般说来除了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外,其余的都可以归为天然食品添加剂,主要来自植物、动物、酶法生产和微生物菌体生产。

目前,世界上用作食品添加剂的物质不少于5000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按主要功能分类,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

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发色剂、漂白剂、酸味剂、凝固剂、疏松剂、增稠剂、消泡剂、甜味剂、着色剂、乳化剂、品质改良剂、抗结剂、增味剂、酶制剂、被膜剂、发泡剂、保鲜剂、香料、营养强化剂以及其他添加剂。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几种主要的品种:1.防腐剂:防腐剂是抑制微生物活动,使食品在生产、运输、储藏和销售过程中减少因腐败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添加剂。

在我国允许使用的主要有山梨酸钾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脂、丙酸及其盐类。

2.乳化剂:食品乳化剂是食品加工中使互不相溶的液体(加油和水)形成稳定乳浊液的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中乳化剂用量约占1/2,是食品工业中用量最大的添加剂。

常用的是大豆磷脂和脂肪酸多元醇脂及其衍生物。

3.酸性调节剂:为了得到色香味俱佳的食品,离不开食品调味剂。

调味剂一般分为咸味剂、酸味剂、甜味机、香料、辣味剂、鲜味剂、清凉剂等。

酸味剂也称酸性调节剂,在食品中添加酸味剂,可以给人爽快的刺激,起增进食欲的作用,并有一定的防腐作用。

一般分为无机酸和有机酸。

食品中常用的无机酸是磷酸,常用的有机酸有:醋酸、柠檬酸、酒酸、苹果酸、抗坏血酸、乳酸、葡萄糖酸等。

柠檬酸是功能最多,用途最广的酸味剂。

磷酸在饮料工业中可以代替柠檬酸和苹果酸,特别是不宜使用柠檬酸的非水果型饮料中作酸味剂且用量少价格低。

4.鲜味剂:鲜味剂也称呈味剂或风味增加剂,主要是增强食品风味,使之呈现鲜味感的一些物质。

味精是人们最常用的鲜味剂,主要成分是L-谷氨酸钠。

5.甜味剂:甜味剂是指能赋予食品甜味的调味剂。

常用的有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等。

在价格便宜、等甜条件下,价格比蔗糖便宜,故应用广泛。

6.着色剂:着色剂又称食用色素,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是装点食品的重要添加剂。

我国允许使用的食用合成色素均已列入GB2760-1996中,共有13个品种,它们是:苋菜红及苋菜红铝沉、日落黄、亮蓝等。

7.酶制剂:酶制剂指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具有生物催化能力酶特性的物质。

主要用于加速食品加工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

中国允许使用的酶制剂有:木瓜蛋白酶——来自未成熟的木瓜的胶乳中提取;以及由米曲霉、枯草芽孢杆菌等所制得的蛋白酶;α-淀粉酶——多来自枯草杆菌;糖化型淀粉酶——中国用于生产本酶制剂的菌种有黑曲霉、根酶、红曲酶、拟内孢酶;由黑曲霉、米曲霉、黄曲霉生产的果胶酶等。

8.增味剂:增味剂是指为补充、增强、改进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的物质,有的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

中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增味剂有谷氨酸钠、-鸟苷酸二钠和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甘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和L-丙氨酸。

四、食品添加剂的功能特性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

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

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

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

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4.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现在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具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

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5.有利食品加工,适应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

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五、食品添加剂的危害虽然说食品添加的出现推动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核心灵魂,但是不能不说的是,食品添加剂的出现也提高了人体安全指标的危险性系数,如果不能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量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话,可能就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等。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危害主要有哪些呢?瘦肉精、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孔雀石绿……这些化学物质危害着我们的健康。

食品添加剂滥用和化学物质非法添加危害着每一个人。

几乎所有的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们的饮食与健康。

转化脂肪、精制谷物制品、食盐、高果糖浆四种成分是在加工食品中最多见的,这几种成分危害着人体健康。

选择精制谷物制品如白面包、白米饭或白面食而放弃全谷物的话,患心脏病的危险可增加30%以上。

“由小麦粉或全谷物制造”或白面包上撒一些燕麦片或涂些褐色糖浆等食品与原有的精制谷制一样,有增加高胆固醇、高血压、心脏病发作、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或腹部肥胖的危险。

添加剂中的食盐是维持生命的一种必需成分,但当你吃入超过身体所需的食盐会怎样呢?身体会保留更多体液以稀释血流中的过量钠。

因而增加了血液的容量,促使心脏搏动更费力;同时会使静脉和动脉变得狭窄,会使血压升高。

高果糖液体甜味料可能会扰乱人体新陈代谢,增加患心脏病和糖尿病危险。

有些若过量也有危害,如: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芬兰白色素、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基本上都没有危害,只要它的添加得不过量。

六、如何正确应对食品添加剂1.追求方便快捷导致添加剂泛滥“每人每天吃进去百种食品添加剂,只是个基本数量。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教授吉鹤立说。

吉鹤立以最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作为例子—我们常常能在一些碳酸饮料的配料中看到一种名为苯甲酸钠的物质。

苯甲酸钠进入人体后会生成苯甲酸。

还有一种名为过氧化苯甲酰的化学物质常常被作为氧化增白功能的添加剂用于馒头的制作,使馒头又白又松软,过氧化苯甲酰进入人体后,也会产生苯甲酸。

微量苯甲酸可以被肝脏解毒掉,但量过大可能会损害肝脏功能。

虽然苯甲酸钠在饮料、调味品中没有超标,过氧化苯甲酰在馒头中也没有超标,可如果你一天内摄入大量含有这两种添加剂的饮料、酱油、馒头,最终的结果是在食品中没有超标的苯甲酸却被人超标摄入。

正因为此,卫生部门要求企业开始使用另一种常见防腐剂山梨酸钾。

由于山梨酸钾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并被同化而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可被视作为食品的成分之一,因此对人体无害,但是山梨酸钾的价格却是苯甲酸钠的3倍。

为了降低成本,很多企业依旧在广泛使用苯甲酸钠。

吉鹤立指出,人们常使用一些传统的方法来判断食品是否健康,殊不知,这正给一些不良厂商带来添加食品添加剂量的机会。

超市中的苹果干、梨干如果是褐色,就少人问津,转而购买那些洁白或淡黄色的产品;火腿香肠掰起来有韧性,咬起来很劲道,这都是食品添加剂中的磷酸盐的“魔力”……他说:“在责怪生产商用不法手段的同时,消费者必须审视并改正自己的很多传统的饮食观念,”在这个消费决定生产的时代,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生产者的行为。

要想真正避免摄入大量食品添加剂,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购买新鲜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费一些时间,按照传统的方式,亲自动手制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如果一味追求“方便”、“快捷”,必然要牺牲一部分健康特性。

因为,天然食物中的健康成分,很难在加工中完全保留;天然食物的美好特性,也只能存留非常短的时间。

消费者应当接受这个基本事实。

2.尽量让儿童远离各种加工食品实际上,用的食品添加剂整体安全性是比较高的,在正常用量下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对于加工食品来说,很多食品添加剂必不可少,例如低盐酱菜和酱油中的防腐剂,方便面和各种曲奇点心等中的抗氧化剂,还有防止面包长霉的丙酸盐,等等。

如果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就很难想象食品能有足够的时间运输和出售,也很难想象消费者能够吃到放心的食品。

然而,尽管每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在膳食中的摄入量过大,仍然可能带来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