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行走训练方案
行走训练方案行走是一种简单而又易于实施的身体锻炼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健康,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力量,并且对于减轻压力、改善心情也非常有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套科学合理的行走训练方案,帮助您养成良好的行走习惯,从而达到身体健康的目标。
一、准备阶段在开始行走训练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1. 身体检查:行走训练虽然简单,但也需要一定的身体适应能力。
如果您长期没有进行过运动,建议在开始训练之前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2. 准备装备:一双舒适合适的运动鞋是进行行走训练的基础。
同时,您还可以准备一根计步器来帮助您记录行走的步数和距离。
二、行走训练方案下面是一个适用于初学者的行走训练方案,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热身准备:在每次行走训练之前,都需要进行5-10分钟的热身准备。
可以选择慢走或者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来预热身体。
2. 步行速度:在行走训练中,控制步行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适宜的步行速度是每分钟大约70-100步。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控制步行的速度,保持呼吸略微加快但不困难。
3. 步数目标:刚开始进行行走训练时,可以设定一个步数目标,例如每天走5000步。
逐渐增加步数,目标可以提高到10000步或更多。
通过逐步增加步数目标,您可以提高对行走的耐力和适应能力。
4. 训练时间:每天进行30分钟到1小时的行走训练,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调整,但是保持每周至少进行5天的行走训练。
5. 步行环境:选择一个适宜的步行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尽量选择空气新鲜、无污染的室外环境进行行走训练。
避免在高峰时段选择人流密集的区域,以免影响行走的顺畅。
6. 持续改进:随着您的身体适应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渐增加行走的难度和强度。
可以选择增加步行时间或者选择一些有坡度的地形进行行走,以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7. 适度休息:行走训练过程中,如果感到身体不适或者疲劳,及时停下来休息。
中风康复步行练习
中风康复步行练习第一阶段:坐起训练坐位是步行和日常生活训练中最基本的,若病人能坐起,对于进食、大小便、上肢活动能带来很大方便。
具体训练为,家属在床上放好靠垫,老人用健康一侧上肢支撑,缓慢坐起。
开始时,可以半卧位(30度左右),每天两次,每次尽量坚持5分钟.如果老人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可以隔天提高半卧位角度,每次10度;也可隔天延长半卧位时间,每次延长5分钟.这样交替进行,直至可坐起80度,维持l小时。
在坐起训练的同时,还要进行平衡训练。
开始时家属要轻轻扶持,以免老人向患侧后外方倾倒;背部不靠,静坐1小时,可让老人坐在床沿,两足着地,或者床前放个小凳,让老人两足踩在小凳上。
每次保持此姿势20~30分钟,每天3~5次,再过渡到家属可以放开双手,老人自己能扶床保持平衡坐位,直至老人完全能自行坐稳,也可以在后床架上系上布带,让老人借力于拉布带练习坐起。
第二阶段:站立前准备训练老人坐在床沿上,两腿分开,两脚着地,以手撑床,在上肢支持下,身体慢慢地向左右倾斜,用健康一侧上肢将偏瘫一侧上肢托起,然后以健康一侧下肢托起偏瘫一侧下肢,交替进行。
每次托起要保持5~6秒钟,然后在手支撑下做躯干左右旋转运动,使头及身体尽量前屈,每次15分钟。
家属扶住老人两上肢肘部,老人两上肢在胸前交叉,老人使自己臀部略离床沿,身体稍向前屈,并向左右两侧做弯腰动作,每次5秒钟。
家属扶住老人两肘,使臀部离床站立。
第三阶段: 站立训练训练时,家属一定要注意老人站立的姿势,让其双脚平行站立,中间有一拳的距离,膝关节不能弯曲或过度伸直,双脚掌完全着地,脚趾不能钩地。
每次练习10~20分钟,每天3~5次.老人可以在家属帮助下坐在椅子上,然后,家属以两手支持病人两侧腰部,帮助病人由坐位起立,至病人能自行站立,再进行以下锻炼,也可从床上坐位练习站立,切忌不能单纯牵拉患者患侧上肢帮助其站立。
靠墙站立:家属两手扶持老人双肩。
若偏瘫一侧膝关节不能伸直,家属可用膝顶住老人膝部,使其靠墙站立,然后逐渐放开扶老人的手,直至老人能自己靠墙站立.扶床站立:在老人独自靠墙站立的基础上,开始让老人扶床站立并逐渐放开手,不扶物而站立。
步行训练的原则
步行训练的原则以步行训练的原则为标题,本文将从步行的好处、步行的适宜人群、步行的训练原则和步行的训练计划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步行训练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步行的好处步行是一种简单而又方便的体育锻炼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等。
此外,步行还具有低成本、低风险、易于操作、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等优点,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二、步行的适宜人群步行是一项适合所有人群的体育锻炼方式,尤其适合以下人群:中老年人、久坐人群、初学者、患有轻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群。
三、步行的训练原则(1)循序渐进:步行训练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短到长,逐渐增加步行的时间、强度和速度。
(2)个性化:因人而异,步行训练应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年龄、性别、目的等因素进行量化和个性化的设计和调整。
(3)多样化:步行训练应多样化、有趣味,可以在不同的场地、环境、时间、天气中进行,增加训练的乐趣和效果。
(4)坚持性:步行训练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长期坚持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步行的训练计划1.初级阶段:建议每天步行30分钟,步行速度控制在每分钟70-80步,步行时间可分为两次,步行路程约2-3公里。
2.中级阶段:每天步行45分钟,步行速度控制在每分钟80-90步,步行时间可分为两次或三次,步行路程约3-5公里。
3.高级阶段:每天步行60分钟,步行速度控制在每分钟90-100步,步行时间可分为两次或三次,步行路程约5-8公里。
步行训练是一项极其实用而又简单的体育锻炼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调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只要我们坚持训练,按照训练原则和训练计划进行,相信一定会收获健康和快乐。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步行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之一,对于人的生活和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可能会丧失步行功能,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因此,对于这些人来说,步行功能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步行功能的训练需要分阶段进行,下面将介绍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步行功能训练之前,需要进行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身体的状态能够适应步行功能训练的强度。
在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包括身体的健康状况、身高、体重、年龄等。
2.评估患者的步行能力,包括步态、平衡能力、步行速度等。
3.确保患者身体的状况稳定,例如,有没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有没有感染等症状。
二、康复阶段康复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康复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是康复阶段的重点。
平衡训练的目的是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从而避免摔倒等危险事件的发生。
2.强化肌肉:在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一些肌肉强化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3.逐步增加步行时间:在康复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时间,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三、功能训练阶段功能训练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三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功能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步行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步行速度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速度,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2.步行距离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逐步增加步行的距离,以帮助患者逐步适应步行的强度。
3.步行技巧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步行技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掌握步行的技巧。
四、平衡阶段平衡阶段是步行功能训练的第四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平衡性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
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脚站立训练: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一些单脚站立的训练,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平衡能力。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1.站立平衡:这个步骤是训练被推行的人在站立时保持平衡。
练习者
可以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或使用走路辅助器材。
2.反向步伐:在这个步骤中,练习者被要求向后迈步并保持平衡。
这
是一个挑战,因为身体需要调整范围和重量的变化。
3.设定目标:在步行的过程中,设定目标是很重要的。
这一步是灵活的,并且应根据练习者的能力水平进行设定。
例如,从公寓走到大楼门口,然后逐渐延长到几个街区。
4.斜面步行:斜坡训练是改善步行的良好方式,因为它可以帮助增强
腿部肌肉。
在斜坡上行走会增加到步行的难度。
5.双腿练习:这个步骤是为了增强步行的控制和稳定性。
通过两腿同
时进行跨步,这个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控制自己的步伐,并降低跌倒的风险。
6.阶梯训练:阶梯训练是提高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的有效方法。
这可
以通过走上下来实现,但初学者应该从低的阶梯开始,逐渐加高。
《步行功能训练》课件
评估
对患者进行步行能力评估,了解其现有情况和康复需求。
2
制定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步行功能训练计划。
3
器材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步行辅助器材。
4
逐步训练
从简单的步行训练开始,逐渐增加难度和挑战。
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
1 保持姿势正确
保持直立姿势,抬头挺胸,注意脊柱和关节的对齐。
2 平衡练习
进行平衡练习,如单脚站立或站立行走,以提高平衡能力。
3 适量休息
注意适时休息,以避免肌肉疲劳和过度用力。
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
行走手杖
行走手杖是最常见的步行辅 助器材之一,可以提供额外 的支持和平衡。
助行器
助行器适用于需要更多支持 和稳定性的患者,具有更大 的可靠性和可调节性。
膝关节支撑
膝关节支撑能够提供额外的 支持和稳定性,减轻膝关节 的压力。
李华
李华是一个年轻的运动员,通过步行功能 训练,他在康复后恢复了比赛水平,重新 参加运动比赛。
总结和建议
步行功能训练对于康复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评估、制定计划、逐步训练以及使用适当的辅助 器材,患者可以提高步行能力,增强身体功能,恢复自理能力。
《步行功能训练》PPT课 件
欢迎来到《步行功能训练》PPT课件,让我们一起探索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步 行功能训练的步骤,步行训练的注意事项,常用的步行辅助器材,步行功能 训练的进阶练习,案例分享,以及总结和建议。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康复训练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步骤。通过综合训练, 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步行功能训练的进阶练习
1
步行能力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掌握:步行能力训练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 熟悉:步行能力的相关概念
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
步行能力训练
1.步行前的训练 ➢ 肌力和耐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平衡 与协调能力训练、下肢的承重训练、健侧下 肢的负重训练和辅助用具的使用练习
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
步行能力训练
2.步行训练方法 ➢ 原地迈步练习 ➢ 扶持行走 ➢ 扶杖架拐行走:双拐站立;架拐行走(手杖-患足-健足) ➢ 独立行走:需要患者有足够的肌力(下肢肌力达四级)和 关节活动度,同时有良好的平衡与协调功能 ➢ 上下阶梯:以健足先上、患足先下为原则
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
步行能力训练
3.步行训练的康复护理 ➢ 开始训练时易出现膝关节屈曲、躯干前屈而跌倒,应加 强保护 ➢ 循序渐进,下肢的负重能力与平衡能力等条件安全时才 进行步行训练 ➢ 强调患者康复主动完成,患者能独立完成的,医护人员 不辅助参与
步态分析规范(标准版)
步态分析规范【目的】应用运动和力学原理对步行动作进行分析,以评定步行功能,发现异常步态,有助于诊断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疾病,为步行训练、矫治异常步态提供必要的依据,有助疗效评价。
【内容】(一)步行周期:从一侧足跟着地开始,到此足跟再次助着地的时间。
1、支撑期60%:足跟着地→脚掌着地→重心转移到同侧→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期40%:足上提→膝关节最大屈曲→髋关节最大屈曲→足跟着地。
(二)重心:站立时人体重心在第2骶椎前约1cm,离地时在身高的55%处,步行时重心垂直移动,一个周期二次,振幅5cm。
最高点在支撑中期,最低点在足跟着地期。
侧方移动,左右各一次,最高点在支撑中期。
(三)骨盆旋转:步行时骨盆在水平面上进行旋转,向前旋转在足跟着地时,向后旋转在支撑中期,共计8°。
(四)骨盆倾斜:步行中骨盆在额状面上进行左右倾斜,角度约5°。
(五)下肢轴的旋转:摆动期内旋约25°,支撑期外旋。
(六)支撑中期:小腿与地面垂直,膝关节屈曲约15°。
(七)下肢肌群功能:1、臀大肌、股四头肌、足背屈肌等伸肌在支撑期开始收缩,起伸髋、控制屈膝程度和足放平速度的作用,避免身体前倾,有减震作用。
2、臀中、小肌在支撑早期收缩,起稳定和避免侧向倾斜作用。
3、腘绳肌在摆动减速期收缩,发挥屈膝伸髋及减速作用。
(八)步频数:正常110~120步/min,快速140步/min,慢速70步/min。
(九)步幅:二足跟之间垂直距离,成人男性0~15cm。
(十)步速:每分钟行走距离=步频数×步幅。
(十一)、步宽:双足足中线之间宽度。
(十二)步角:足跟中点到第2趾的连线与前进方向之间夹角。
【方法】(一)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足踏开关跨步分析器(从略)(二)目测法。
1、患者沿直线往返行走多次。
2、从前、后、侧三面,在同一高度进行观察,并详细记录。
3、观察项目包括运动对称性,自如程度,步幅大小,上肢摆动,躯干运动,身体的上下运动;头部位置,肩的位置,骨盆前后倾斜,髋关节稳定性,膝关节稳定性,踝关节运动状况,足跟着地、支撑中期,足趾离地时足的状况,疼痛、疲劳。
步行基本动作训练顺序
步行基本动作训练顺序
步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动作之一,以下是步行基本动作的训练顺序示例:
1. 确定姿势:站立直立,双脚并拢放在一起。
确保身体重心平衡,背部挺直。
2. 迈步:先向前迈出一只脚,将重心转移到迈出的脚上。
3. 保持平衡:尽量保持平稳的姿势,控制重心,避免摇晃。
4. 迈出另一只脚:将另一只脚向前迈出,与前一步迈出的脚保持相同的步幅。
5. 步长适中:保持步长适中,避免脚步过大或过小,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身体平衡。
6. 摆臂平衡:随着脚步的迈出,将相应的手臂向前方摆动,帮助维持身体平衡。
7. 直线行走:保持身体朝前方行走,将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点上,避免走偏。
8. 控制速度:逐渐增加或减小步行速度,练习控制身体的动作。
9. 转向:练习在行走过程中转向,包括左转和右转。
10. 上下坡:练习在坡道上行走,注意调整步伐和重心来适应
不同的坡度。
11. 变速行走:练习在行走过程中进行变速,包括加速和减速。
12. 侧步行走:练习向左侧或右侧进行侧步,以增加对核心肌
群和平衡的训练。
请注意,以上训练顺序仅供参考,具体训练内容可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重要的是要始终注意姿势正确和身体平衡,避免过度用力或不正确的动作。
如果有任何身体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训练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
步行功能训练...
20 °~30 °屈曲
60 °~30 °屈曲 10 °跖屈~0 °
摆动末期 5 °旋前
30 °屈曲
30 °屈曲~0 °
0°
正常步态的维持,应为髋关节前屈30°,后伸10°;膝关节充分伸展,屈曲60°;踝关节跖屈20°,背伸15°
步行能耗
• 正常步行能耗 正常人以舒适的速度,即约4.5~5km/h的 速度步行时耗能不大,有实验表明,平地常速步行时的能 耗为0.33kJ/min·kg(0.8cal/min·kg),步速增加或步态 改变时能耗增加。
减重步行训练--操作程序
• 常规操作和常用治疗参数 • ①减重程度:一般减重不超过体重的30%~40%。 • ②减重步行速度:因平板的起始速度不同,可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接近正常的步速训练中枢性 损伤患者。 • ③训练时间:30~60 min/次,或根据患者情况 分节进行。 • ④训练频率:不低于3 ~ 5次/周。 • ⑤疗程:8 ~ 12周。
跖屈
•
(离心) (离心) (向心)
胫前肌 背屈 (向心 )
胫前肌 背屈 (向心)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 节角度的变化
步行周期
关节运动角度
骨盆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首次着地 5°旋前
30 °屈曲
0°
0°
承重反应 5°旋前
0 °屈曲
0 °~15 °屈曲
0 °~15 °
站立中期 中立位
30 °屈曲 ~0 °
• ①手法牵伸训练、
• ②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脚掌踏 楼梯上下训练等。
• ③对痉挛严重的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必要时给 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自行车 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高训练、上下楼梯 训练等。
封亚平 步行分级标准
封亚平步行分级标准封亚平步行分级标准是一种评估个体步行能力的方法,旨在帮助康复医学工作者、健身教练和相关专业人员更准确地了解和评估客户的步行状况。
该标准将步行能力分为五个级别,从初级到高级,分别对应不同的行走能力和功能水平。
以下是对封亚平步行分级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初级步行者(Level1)初级步行者通常刚刚开始学习行走,或者在行走过程中需要辅助设备,如拐杖、助行器等。
他们的行走速度较慢,稳定性较差,可能在行走过程中出现跌倒的风险。
这一阶段的康复目标是提高行走速度和稳定性,降低跌倒风险。
二、中级步行者(Level2)中级步行者的行走速度和稳定性有所提高,能够在平地上独立行走。
但在不平整的地面或者遇到障碍物时,可能需要辅助设备。
这一阶段的康复目标是提高行走的适应性,增强上下肢协同作用,提高行走效率。
三、高级步行者(Level3)高级步行者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都能独立行走,行走速度和稳定性较好。
他们可以应对简单的行走任务,如上下楼梯、跨越障碍等。
这一阶段的康复目标是进一步提高行走能力,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四、特级步行者(Level4)特级步行者的行走能力接近正常人,可以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行走能力。
他们可以完成复杂的行走任务,如跑步、跳跃等。
这一阶段的康复目标是优化行走姿势,提高运动能力,实现生活自理。
五、顶级步行者(Level5)顶级步行者具有出色的行走能力,可以在极端环境下行走,如高山、沙漠等。
他们可以在各种运动项目中表现出卓越的行走能力,无需辅助设备。
这一阶段的康复目标是提高行走的竞技水平,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封亚平步行分级标准为康复治疗、健身训练和日常生活提供了实用的评估工具。
通过这一标准,相关专业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步行能力,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和训练方案,从而提高客户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在我国,这一标准为康复医学和健身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步行训练
步行训练南医大康复教研室王翔背景•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
•行走是人的重要的转移方法,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步行功能评定•包括步行能力和步态分析步行能力评定•通过对步行能力进行宏观分级大致了解患者能否步行;能否在家庭环境或是社区环境中步行。
•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步行不稳,要注意保护,防止跌到Hoffer步行能力分级分级分级标准1不能步行2非功能性步行(治疗性步行):训练时用膝-踝-足矫形器或肘拐等辅助器具能在治疗室内行走。
耗能大,速度慢,距离短,无功能性价值,但有预防压疮、血液循环障碍、骨质疏松等治疗意义3家庭性步行:用踝-足矫形器、手杖等可在家行走自如,但不能在室外长时间行走4. 社区性步行:用或不用踝-足矫形器、手杖可在室外和所在社区内步行,并可进行散步及去公园、诊所、购物等活动,但时间不能长,如果活动超出社区范围仍须乘坐轮椅。
步态分析•目测分析•定量分析目测分析•了解病史•体检:肌力、肌张力、ROM、N系统等•步态观察:站立姿势、步态的总体状况(步行节奏、对称性、流畅性、身体重心的偏移、躯干的倾向、上肢摆动、神态表情、辅助具使用等)、侧面观察步态(识别步行周期的时相与分期、关节运动情况)、正面观察步态(髋关节内收、外展和内旋、外旋,骨盆运动及身体重心变化)•结果判断:步行周期——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该足跟再次着地止所用的时间,包括站立相和迈步相,站立相约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65%,迈步相约占35%~40%。
单侧下肢站立时称单支撑期,双下肢同时站立称为双支撑期。
特征•步行的特征:双侧支撑期即一侧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约占支撑期的15%的时间•跑步的特征:双足离地腾空。
正常步行周期中骨盆和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关节运动角度步行周期骨盆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首次着地5°旋前30 °屈曲0 °0 °承重反应5°旋前30 °屈曲0 °~15 °屈曲0 °~15 °站立中期中立位30 °屈曲~0 °15 °~5 °屈曲15 °柘屈~10 °背屈足跟离地 5 °旋后0 °~10 °过度伸展 5 °屈曲10 °背屈~0 °足趾离地 5 °旋后10 °过度伸展~0 ° 5 °~35 °屈曲0 °~20 °柘屈摆动初期 5 °旋后0 °~20 °屈曲35 °~60 °屈曲20 °~10 °柘屈摆动中期中立位20 °~30 °屈曲60 °~30 °屈曲10 °柘屈~0 °摆动末期 5 °旋前30 °屈曲30 °屈曲~0 °0 °定量分析法•平均步行周期时间•测量左右步长(50~80cm):与身高有关,反应步态的对称性与稳定性•跨步长(2倍步长)/又称复步长:左跟-左跟•测量步宽/步距(5~10cm):两足心间距•计算步频(95~125单步/分)、步速(1.2m/s)•足角:足中心线与前进方向之夹角(6°~7°)•测量步态对称情况:主要是测量左右步长•注意:一般包含6个步行周期,特别要注意安全保护。
步行功能训练
步行功能训练
32
臀 中 肌 步 态 矫 治 方 法
肌电触发功效性电刺激。
塌
②强化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如踮脚步行、前 脚掌踏楼梯上下训练等。
陷
③对痉挛严重可行局部肌肉神经阻滞, 必要 矫
时给以伸膝矫形器以辅助治疗。 ④加强拮抗肌肌力训练如靠墙马步蹲、功率
治
自行车训练、登山器踏踩训练、直腿抬 方
高训练、上下楼梯训练等。
法
步行功能训练
第29页
常见异常步态矫治训练
步行功能训练
第4页
概述
5
(1)支撑相: 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足
趾离地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60%。支撑相分期: 足跟着地、全足底
着地、支撑相中期、足跟离地、足趾离地。
(2)摆动相: 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时
间,占整个步行周期40%。摆动相分期: 摆动早期(又称加速期)、
常见异常步态矫治训练
①采取神经生理学治疗技术及牵伸手法, 抑 制内收肌痉挛;
②对顽固性痉挛, 局部可考虑神经肌肉阻滞 治疗;全身性可给以口服中枢性解痉药 ;
③强化拮抗肌→臀中肌肌力训练; ④温热敷或冷敷; ⑤足够步宽, 易化臀中肌, 促进二者协同运
动; ⑥严重者可行选择性脊神经跟切断术。
步行功能训练
可穿戴式机器人: 上肢外置装置 下肢外置装置
步行功能训练
第25页
26
步行训练流程
步行训练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调理包制作的步行训练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开始调理包制作的步行训练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09 第九章 步行功能训练
第九章步行功能训练第一节概述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猿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区别与其它动物的关键特征之一。
步行(Walking)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的社会活动也离不开步行。
但是许多因素都会对步行产生影响甚至造成步行障碍,这将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所以,步行能力的恢复也是残疾者最迫切需要恢复的功能之一。
一、基本概念1.定义步行(walking)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移动来安全、有效的转移人体的一种活动,是躯干、骨盆、下肢各关节及肌群的一种规律、协调的周期性运动。
步态(Gait)是步行的行为特征,是一个人行走时的表现形式,又称行走模式。
人在正常自然的条件下移动身体,交替迈出脚步的定型的姿态称为自然步态。
正常人的行走模式虽然不同,各有特点,但并不需要特别关注。
然而步行的控制却十分复杂,包括中枢命令、身体平衡和协调控制,涉及下肢各关节和肌肉的协同运动,也与上肢和躯干的姿态有关,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
临床步态分析是研究步行规律的检查方法,包括临床分析、运动学分析、仪器分析,可以帮助我们用来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和影响因素。
2.步行周期(Gait Cycle) 是指完成一个完整步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即指自一侧腿向前迈步该足跟着地时起,至该足跟再次着地时止所用的时间,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在每个步行周期中,每一侧下肢都要经历一个与地面由接触到负重,再离地腾空向前挪动的过程;因此,根据下肢在步行时的位置,又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图9-1)。
(1)支撑相(Stance Phase):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即从足跟着地到足趾离地的过程,占整个步行周期的60%。
支撑相大部分时间是单足支撑,小部分时间是双足支撑。
双支撑相的时间与步行速度成反比。
步行障碍时往往首先表现为双支撑相时间延长,以增加步行的稳定性。
(2)摆动相(Swing Phase):指足趾离开地面腾空向前迈步到该足再次落地之间的时间,占整个步行周期的40%。
掰腿康复计划书
掰腿康复计划书1. 简介掰腿康复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锻炼和治疗方法来帮助恢复步行功能受损的患者。
本计划将提供详细的锻炼指导、康复训练和治疗建议,帮助患者重建腿部肌肉力量,恢复腿部运动能力。
2. 目标掰腿康复计划的目标是帮助患者有效地恢复腿部功能,包括以下方面:1.提高腿部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2.增强步行平衡和稳定性。
3.改善腿部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4.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
5.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和独立能力。
3. 康复计划步行训练步行训练是掰腿康复计划的核心内容,通过渐进式的步行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步行功能。
具体步骤如下:1.阶段一:站立练习–通过支撑物,如扶手或平衡杆,练习站立姿势。
–保持平衡的同时,尽量将重心移到腿部。
–每次练习15分钟,一天三次。
2.阶段二:辅助步行–使用助行器、拐杖或其他辅助工具,进行步行练习。
–首先从平地开始,逐渐过渡到不平坦的路面。
–每次练习20-30分钟,一天两次。
3.阶段三:自主步行–尝试不使用任何辅助工具,进行自主步行。
–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距离。
–每次练习30-45分钟,一天两次。
康复训练除了步行训练外,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康复训练,以加强腿部肌肉和提高运动能力。
具体训练项目如下:1.踏步练习–站立时,将一只腿抬起,然后放下。
–交替进行左腿和右腿的踏步练习。
–每次练习10次,一天两次。
2.腿部肌肉拉伸–坐在地面上,将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弯曲。
–用双手抓住伸直腿的脚掌,轻轻向身体拉伸。
–每次持续拉伸15-30秒,一天两次。
3.踮起脚尖练习–站立时,用脚尖站起,然后再放下。
–每次练习10-15次,一天两次。
治疗建议除了锻炼和康复训练,还需要一些治疗方法来促进康复效果。
以下是一些建议:1.热敷治疗–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在受损腿部进行热敷。
–每次持续热敷15-20分钟,一天两次。
2.冷敷治疗–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在受损腿部进行冷敷。
–每次持续冷敷15-20分钟,一天两次。
3.疼痛管理–如果出现疼痛,可以适当使用止痛药物或中药推拿疗法来缓解疼痛感。
步态周期的八个分期
步态周期的八个分期
步态周期是一种步行模式,它由八个分期组成。
第一个阶段是腓肠肌反射阶段。
当运动者的脚踩到地板的时候,腓肠肌就会发生反应,从而帮助运动者保持平衡和稳定。
第二个阶段是受力阶段。
在这个阶段,当受脚底部压力时,下肢肌肉会发生反应,制造向前推动所需的力量。
第三个阶段是射程定位阶段。
在这个阶段,运动者会意识到腿部的开端和结束点,控制腿的张弛,有助于到达预定终点。
第四个阶段是步幅定位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运动者会正确地调整步态步幅和控制,以保持正确的步态幅度。
第五个阶段是腿部运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运动者会通过肌肉活动来控制双腿移动,从而实现步态推进。
第六个阶段是能量积聚期。
在这个阶段,腿部肌肉会将能量积聚起来,以帮助运动者维持步态的稳定性。
第七个阶段是双腿运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两条腿交叉运动,一前一后,配合着彼此,以实现自然步态的流畅运动。
最后一个阶段是共同推动阶段。
在这个阶段,两腿的运动围绕腰部的动作完成,以最大效率地推动步态运动,有助于改善施加动力方面的精度。
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功能,这些阶段之间有利于实现有效和高效的运动。
步态周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运动者学习正确的步态,更好地控制运动姿势和步态,从而提高跑步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六个步骤
1.坐位训练:这是训练的第一步,患者从坐位开始进行训练。
训练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和设备,如平衡训练板、带轮椅等,来帮助患者保持坐姿平衡,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稳定。
在这个阶段,目标是让患者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坐姿,增强上体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辅助步行训练:在这一阶段,患者通过使用助行器或支具等辅助工具来进行步行训练。
助行器的选择应基于患者的特定需求和能力水平。
在训练中,训练师会教患者正确的使用助行器的方法和姿势,并逐步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以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
3.平衡训练:平衡是步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平衡训练在步行功能分阶训练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个阶段的训练主要包括以平稳的方式站立、变换站立姿势(如单脚站立)和维持平衡的练习。
训练师可以使用特定的平衡器具和机械辅助设备来帮助患者进行平衡训练。
4.动作控制训练:这个阶段的训练旨在帮助患者改进和调整步行姿势和步态。
特定的训练方法可以包括重心调整和重心转移的练习,以及深蹲和腿部力量训练。
这些练习有助于加强患者的核心和下肢肌肉,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和效率。
5.路面适应训练:一旦患者具备适当的平衡和动作控制能力,就可以引入路面适应训练。
这涉及到在不同的地面条件(如不平整的地面、上坡和下坡)上进行步行练习,以更好地适应真实的步行环境。
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脚部和腿部肌肉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
6.功能临床应用:在这一阶段,患者将完成所有必要的训练,并开始进行实际的步行活动。
这可能包括患者进行长距离步行、爬楼梯、上下坡
等。
训练师将监测和评估患者在不同功能环境下的表现,以确保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安全和有效地行走。
步行功能分阶训练的每个步骤都是基于前一阶段的能力和进展来设计和执行的。
这种分阶训练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步行能力,提高他们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康复过程和需要的训练程度都是独特的,所以训练计划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