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阶段测试(含答案)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简答题专项经典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从能量的变化和反应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化学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为放热反应,根据下表数据,计算生成1 mol NH3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kJ;化学键H-H N≡N N-H断开lmol键所吸收的能量436 kJ946 kJ391 kJ(2)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 mol N2和3 mol H2的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1;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 mol NH3达到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Q2;已知Q2=4Q1,则甲容器中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3)除电解法,工业炼镁还可采用硅热法(Pidgeon法)。
即以煅白(CaO·MgO)为原料与硅铁(含硅75%的硅铁合金)混合置于密闭还原炉,1200℃下发生反应:2(CaO·MgO)(s)+Si(s)=Ca2SiO4(l)+2Mg(g)。
①已知还原性:Mg>Si,上述反应仍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由下图,推测上述反应正向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还原炉体积缩小一半,则达到新平衡时Mg(g)的浓度将___________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20%1200℃时反应生成的镁以蒸气的形式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吸热不变【详解】(1)已知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H∆=反应物总的键能之和减去生成物的键能之和=3E(H-H)+E(N≡N) -6E(N-H) =3⨯436kJ/mol+946kJ/mol- 6⨯391kJ/mol =-92kJ/mol,即生成2molNH3时放出热量为92kJ,故计算生成1 mol NH3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6kJ,故答案为:46;(2)由于1molN2和3molH2完全反应可以生成2molNH3,所以甲乙两个体系的平衡状态是一样的,即三种气体的浓度完全相同,对于同一可逆反应,相同条件下,正反应的反应热与逆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N2和H2完全反应时放热Q,则NH3完全分解时吸热也是Q,假设甲容器中的参加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所以:对于甲容器:()()()()()()223N g+3H gΔH=-QkJ/mol2NH gmolmolmol130x3x2x1-x3-3x2x起始变化平衡1Q xQkJ =所以,乙容器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也是为N 2(1-x )mol 、H 2(3-3x )mol 、NH 32xmol ,所以分解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2-2x)mol ,对于乙容器:2NH 3(g)⇌N 2(g)+3H 2(g)△H=+QkJ/mol ,故吸收的热量Q 2=2-2x2QkJ=(1-x)QkJ ,所以(1-x)Q=4xQ ,解得x=0.2,所以H 2的转化率为0.2mol?33mol=20%,故答案为:20%;(3)①1200℃时发生反应为2(CaO•MgO)(s)+Si(s)⇌Ca 2SiO 4 (l)+2Mg(g),此时镁以蒸气的形式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得化学反应能发生,故答案为:1200℃时反应生成的镁以蒸气的形式逸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由图象可知,温度越高,Mg 的产率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移,所以正方向为吸热方向;因为该反应的K=C 2(Mg),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将还原炉体积缩小一半,则温度没变所以K 不变,所以新平衡时Mg(g)的浓度不变;故答案为:吸热;不变。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1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1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综合检测(第一章)(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食物所含营养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谷类只提供糖类B .蔬菜是某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C .油脂主要提供脂肪,特别是必需高级脂肪酸D .鱼、虾、蛋、奶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质【解析】 谷类不仅提供糖类,还能提供维生素B 等营养素。
【答案】 A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淀粉――→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 .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 .油脂――→水解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解析】 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
【答案】 B3.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钙会造成骨骼和牙齿脆弱。
当从食物中不足以得到人体所需的钙时,就要用含钙的药品来“补钙”。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是( )A .CaCO 3B .CaOC .Ca(OH)2D .Ca【解析】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参与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等,影响人的生长发育。
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应是钙的盐,金属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不能作为补钙药品。
【答案】 A4.苹果切开后的剖面在空气中会很快变黄,有人称之为“苹果生锈”。
若将维生素C 溶液涂在新切开的剖面上,剖面就不会迅速变成黄色。
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 )A .氧化性B .还原性C .碱性D .酸性【解析】 苹果切开后被空气氧化变黄。
涂上维生素C 溶液后不变黄说明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
《好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2H2(g)+ O2(g)=2H2O(l) ΔH = -571.6 kJ· mol-1;CO(g) + 1/2O2(g) = CO2(g) △H = -283 kJ· mol-1,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求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2 :1B.1 :2C.1 :1D.4:1答案:C【详解】3.6g水是0.2mol,消耗0.2mol H2(g),放出的热量是57.16kJ,所以CO燃烧放出的热量是113.74kJ-57.16kJ=56.58kJ,所以参加反应的CO是56.58kJ÷282.9kJ/mol=0.2mol,因此原混合气体中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为C。
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金刚石的燃烧热ΔH=-395kJ·mol-1,则x的值为A.619.7B.792.5C.1239.4D.1138.1答案:B【详解】金刚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形成4个碳碳键,每个碳碳键被2个碳原子共有,则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形成2个碳碳键,由反应热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可得:-395kJ·mol-1=2×345.6 kJ·mol-1+498.8 kJ·mol-1—2x kJ·mol-1,解得x=792.5,故选B。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温下,Na可从TiCl4溶液中置换出金属TiB.高温下,高炉炼铁中加入石灰石作用是造炉渣C.高温下,碳酸钙分解放出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高温下,Fe与浓H2SO4发生钝化答案:B【详解】A.Na加入到TiCl4溶液中会与水反应,不能置换出金属Ti,Na可从熔融的TiCl4中置换出金属Ti,故A错误;B.高温下,高炉炼铁中加入石灰石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炉渣而除去。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2CO(g)+O2(g)=2CO2(g)Δ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12O2(g)Δ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2(s)+O2(g) Δ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答案:B【详解】A.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则CO的燃烧热为288kJ/mol,故A正确;B.由CO生成CO2的能量关系应为2molCO加上1molO2的能量之和与2molCO2的能量差为566kJ,故B错误;C.由已知可得:2Na2O2(s)+2CO2(g)=2Na2CO3(s)+ O2(g)ΔH=-452 kJ/mol,由于二氧化碳固体变为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吸热,故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使得2Na2O2(s)+2CO2(s)=2Na2CO3(s)+ O2(g)ΔH>-452 kJ/mol,故C正确;D.已知:反应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和反应②Na2O2(s)+CO2(g)=Na2CO3(s)+ 1/2O2(g)ΔH=-226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1212得到Na2O2(s)+CO(g)=Na2CO3(s) ΔH= -509kJ/mol。
由于反应放热509kJ,因此该反应发生1mol,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从+2价升到+4价,失两电子,过氧根中的两个氧从-1价降至-2价,故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故D正确。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经典习题(培优)(1)
一、选择题1.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利用乙烯和水蒸气反应制备乙醇。
反应原理:22232CH CH (g)+H O(g)CH CH OH(g)H = Δ→。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C —H C =C H —O C —C C —O 键能/-1kJ mol 413615 463 348 35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合成乙醇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B .由表中的C —H 、C —C 、C —O 的键能可推知C —H 最牢固C .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但碳碳单键更稳定D .上述反应式中,-1ΔH=+34 kJ mol答案:D【详解】A .为加成反应,没有副产品生成,则合成乙醇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 正确;B .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根据表中数据可知C -H 最牢固,故B 正确; C .碳碳双键的键能为615kJ /mol ,碳碳单键键能为348kJ /mol ,则碳碳双键的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碳碳双键不稳定,易断裂,碳碳单键更稳定,故C 正确;D .焓变等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减去成键释放的能量,则ΔH =(615+413×4+463×2)kJ /mol -(348+351+463+413×5)kJ /mol =-34kJ •mol -1,故D 错误;故答案选D 。
2.2 mol 金属钠和1 mol 氯气反应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ΔH 7<0B .ΔH 4的值数值上和Cl-Cl 共价键的键能相等C .ΔH 5<0,在相同条件下,2Br(g)−−→2Br -(g)的 ΔH 5'﹤ΔH 5D .ΔH 2+ΔH 3+ΔH 4+ΔH 5+ΔH 6+ΔH 7=ΔH 1答案:C【详解】A.物质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时,会释放能量,故ΔH7<0,A正确;B.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则ΔH4的值数值上和Cl-Cl共价键的键能相等,B正确;C.气态原子转化为气态离子放出热量,且Cl原子比Br原子活泼,Cl原子得到电子放出热量多,焓变为负值,则ΔH5<0,则在相同条件下,2Br(g)−−→2Br-(g)的ΔH5'>ΔH5,C错误;D.由盖斯定律可知:过程1为过程2、3、4、5、6、7过程的和,所以ΔH2+ΔH3+ΔH4+ΔH5+ΔH6+ΔH7=ΔH1,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综合检测(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综合检测(含答案解析)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单元检测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10分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54分)1.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同学们都要有安全意识,否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时,应将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并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③使用金属钠或钾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中。
④镁着火时使用二氧化碳扑灭。
⑤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的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⑥废旧电池应回收处理。
答案:A2.下列关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①托盘天平可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 (以克为单位),容量瓶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以毫升为单位)。
②托盘天平只能粗略地称量物质的质量,量筒只能粗略地量取液体的体积,严格地说,它们都不能与容量瓶——精确仪器配套使用。
③量筒内的残液必须冲洗下来,倒入容量瓶中。
④称量的固体 (或量取的液体) 可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⑤引流时,玻璃棒不能靠在瓶口上。
⑥定容摇匀后,若液面低于刻度线,可再次加水补齐。
答案:B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0.1mol BaCl2的溶液中Cl数为0.1NA。
B。
22g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
11.2L CO2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
常温下NA个Cl2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22.4L。
答案:A4.只给出下列甲中和乙中对应的量,不能求物质的量的是:②标准状况下气体XXX体积与阿伏加德罗标准状况下气体常数体积。
答案:B5.XXX罗定律能够成立的本质原因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C。
不同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相等。
答案:C6.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知识点总结(培优)
一、选择题1.已知:2CO(g)+O2(g)=2CO2(g)Δ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12O2(g)Δ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B.如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2(s)+O2(g) ΔH>-452 kJ/molD.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答案:B【详解】A.燃烧热是指在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单位为kJ/mol,则CO的燃烧热为288kJ/mol,故A正确;B.由CO生成CO2的能量关系应为2molCO加上1molO2的能量之和与2molCO2的能量差为566kJ,故B错误;C.由已知可得:2Na2O2(s)+2CO2(g)=2Na2CO3(s)+ O2(g)ΔH=-452 kJ/mol,由于二氧化碳固体变为二氧化碳气体需要吸热,故反应放出的热量减少,使得2Na2O2(s)+2CO2(s)=2Na2CO3(s)+ O2(g)ΔH>-452 kJ/mol,故C正确;D.已知:反应①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和反应②Na2O2(s)+CO2(g)=Na2CO3(s)+ 1/2O2(g)ΔH=-226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1212得到Na2O2(s)+CO(g)=Na2CO3(s) ΔH= -509kJ/mol。
由于反应放热509kJ,因此该反应发生1mol,该反应中一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从+2价升到+4价,失两电子,过氧根中的两个氧从-1价降至-2价,故放出509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2×6.02×1023,故D正确。
【培训机构课件】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1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1-1测试题全套带答案解析综合检测(第一章)(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关于食物所含营养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谷类只提供糖类B .蔬菜是某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C .油脂主要提供脂肪,特别是必需高级脂肪酸D .鱼、虾、蛋、奶等能提供优质蛋白质【解析】谷类不仅提供糖类,还能提供维生素B 等营养素。
【答案】 A2.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 .淀粉――→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 .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 .油脂――→水解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氧化CO 2和H 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合成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解析】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
【答案】 B3.钙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缺钙会造成骨骼和牙齿脆弱。
当从食物中不足以得到人体所需的钙时,就要用含钙的药品来“补钙”。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是()A .CaCO 3B .CaOC .Ca(OH)2D .Ca【解析】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参与人体整个生命活动过程,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等,影响人的生长发育。
可以作为补钙药品的应是钙的盐,金属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不能作为补钙药品。
【答案】 A4.苹果切开后的剖面在空气中会很快变黄,有人称之为“苹果生锈”。
若将维生素C 溶液涂在新切开的剖面上,剖面就不会迅速变成黄色。
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A .氧化性B .还原性C .碱性D .酸性【解析】苹果切开后被空气氧化变黄。
涂上维生素C 溶液后不变黄说明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
【答案】 B5.以下物质可能是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的是()C.CH3CH2COOHD.CH3CH2CH2OH【解析】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均为α-氨基酸。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核能、太阳能、氢能都是新能源B.已知反应C(s,石墨)= C(s,金刚石) ∆H>0,可得结论: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C.“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D.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答案:D【详解】A.根据新能源标准可知,核能、太阳能、氢能都是新能源,A说法正确;B.反应C(s,石墨)= C(s,金刚石)为吸热反应可知,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能量低,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B说法正确;C.“开发利用新能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都能提高空气质量,C说法正确;D.乙醇是可再生能源,汽油是化石燃料不可再生,D说法错误;答案选D。
2.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0.55 mol•L-1的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有一定的热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NaOH溶液应一次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答案:D【详解】A.该装置的保温效果不如量热计好,因此实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热量损失,A正确;B.为使酸碱快速混合发生反应,应该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根据图示可知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B正确;C.为减少混合溶液时的热量变化,NaOH溶液应一次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C正确;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是热量损失,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3.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2H2(g)+O2(g)=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C.H2(g)+F2(g)=2HF(g) △H=﹣270kJ•mol﹣1,则相同条件下,2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mol氢气和1mol氟气的能量之和D.500℃、30MPa下,N2(g)+3H2(g)⇌2NH3(g) △H=﹣92.4kJ•mol﹣1;将1.5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kJ答案:C【详解】A.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反应吸热,说明金刚石具有的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低越稳定,故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错误;B.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而2H2(g)+O2(g)=2H2O(g) △H=﹣483.6kJ/mol中H2O不是液态水,气态水变为液态水释放热量,故氢气的燃烧热大于241.8kJ•mol﹣1,B错误;C.H2(g)+F2(g)=2HF(g) △H=﹣270kJ•mol﹣1,说明反应放热,△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0,因此相同条件下,2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mol氢气和1mol氟气的能量之和,C正确;D.500℃、30MPa下,N2(g)+3H2(g)⇌2NH3(g) △H=﹣92.4kJ•mol﹣1,△H是指完全反应释放出的热量,而将1.5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为可逆反应,仍不能完全进行,放出热量小于46.2kJ,D错误;答案选C。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课后习题:第一章测评(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下列选项中的能源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质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核能、地热能不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符合要求,故C项正确。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小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把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放热反应的生成物总能量小于反应物总能量;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浓度的变化,与反应的吸热、放热无关;同温同压下,H2(g)和Cl2(g)的总能量与 HCl(g)的总能量的差值不受光照和点燃条件的影响,所以该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同。
3.下列关于反应热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的ΔH小于0,说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O2(g)SO3(g)的反应热ΔH=-385.5 kJ·mol-1,说明硫的燃烧热为385.5 kJ·mol-1B.已知S(s)+32C.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减去生成物的总能量D.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4.已知25 ℃、101 kPa时,碳、氢气、乙烯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1、285.8 kJ·mol-1、1 411.0 kJ·mol-1、2 800 kJ·mol-1,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O2(g)CO(g)ΔH=-393.5 kJ·mol-1A.C(s)+12B.2H2(g)+O2(g)2H2O(g)ΔH=+571.6 kJ·mol-1C.C2H4(g)+3O2(g)2CO2(g)+2H2O(g)ΔH=-1 411.0 kJ·mol-1C6H12O6(s)+3O2(g)3CO2(g)+3H2O(l)D.12ΔH=-1 400 kJ·mol-1项中碳燃烧应生成CO2,错误;B、C项中H2O应为液态,且B项为放热反应,ΔH<0,错误;D项mol C6H12O6(s)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的中C6H12O6(s)的燃烧热为2 800 kJ·mol-1,则12热量为1 400 kJ,正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12O2(g)=H2O(g) △HB.2C(s)+O2(g)=2CO(g) △H C.S(s)+O2(g)=SO2(g) △HD.H2S(g)+12O2(g)=S(s)+H2O(l) △H答案:C解析: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作燃烧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反应H2(g)+12O2(g)=H2O(g) △H中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A错误;B.反应2C(s)+O2(g)=2CO(g) △H中,一氧化碳不是碳完全燃烧的产物,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B错误;C.反应S(s)+O2(g)=SO2(g) △H中,符合燃烧热的定义,反应热是燃烧热,故C正确;D.反应H2S(g)+12O2(g)=S(s)+H2O(l)中,硫化氢没有完全转化为稳定的氧化物,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g)+O2(g)=2CO2(g)反应的∆H=-566.0kJ/mol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28.7kJ/mol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答案:A【详解】A.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是燃烧热,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g)+O2(g)=2CO2(g)反应的∆H=-566.0kJ/mol,故A正确;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说明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错误;C.依据酸碱中和热概念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计算分析,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40g氢氧化钠和强酸完全反应放热57.4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故C错误;D.碳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但是反应是放热的,焓变是带有负号的,所以∆H1<∆H2,故D错误;故答案选A。
上海北海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提高卷
一、选择题1.已知: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2 kJ·mol-1H+(aq)+OH-(aq)=H2O(l) △H=-57.3 kJ·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OH(l)的燃烧热为726 kJ·mol-1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CH3OH(l)放出的热量多C.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 △H≠-57.3 kJ·mol-1D.2 mol H2(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H2O(l)的总能量答案:B【详解】A.由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2 kJ·mol-1可知,1mol CH3OH(l)完全燃烧生成1mol CO2(g)和2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14522kJ=726 kJ,则CH3OH(l)的燃烧热为726 kJ·mol-1,故A正确;B.设H2(g)和CH3OH(l)的质量均为32g,则H2(g)和CH3OH(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mol、1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g)和CH3OH(l)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4572.8kJ、726 kJ,则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故B错误;C.因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时也有热量放出,则1 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 △H≠-57.3 kJ·mol-1,故C正确;D.由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2 mol H2(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H2O(l)的总能量,故D正确;答案选B。
上海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简答题专项阶段测试(含答案)
一、解答题1.一定条件体积为10 L的固定容器中发生:N2(g)+3H2(g)2NH3(g)+Q (Q>0)(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K和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都能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
保持温度不变,增大H2的平衡转化率,则K值___(填编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2)据图,反应0~2 min的v(N2)=____mol/(L·min)。
(3)据图判断5 min时,V正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12 min间,v正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可能的原因___(填编号)a.升高温度 b.增加H2 c.加入N2 d.移去NH3(4)若在第10 min时压缩容器体积,则平衡将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达到平衡时c(H2)___0.03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23322c(NH)c(N)c(H)c0.005 mol/(L·min)大于大于c向右大于【详解】(1)化学平衡常数K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K=23322c(NH)c(N)?c(H);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其它外界条件无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合理选项是c;(2)根据图知,2 min时生成n(NH3)=0.2 mol,根据方程式中物质转化关系可知消耗n(N2)=12n(NH3)=0.1 mol,v(N2)=0.1mol10L2min= 0.005 mol/(L•min);(3)5 min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v正>v逆;10~12 min间,H2的物质的量减小、NH3的物质的量增加,平衡正向移动,则v正>v逆;改变条件的瞬间,H2和NH3物质的量不变,只能是增大N2浓度,故合理选项是c;(4)在10 min时压缩容器体积,则体系的压强增大,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正反应方向移动,则H2的转化率增大,但其多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浓度远远小于增加的物质的量浓度,即达到平衡时c(H2)大于0.03 mol/L。
上海三门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填空题专项测试(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把煤作为燃料可通过下列两种途径获得热量:途径Ⅰ:C(s)+O2(g)═CO2(g)△H1<0 ①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H2>0 ②再燃烧水煤气:2CO(g)+O2(g)═2CO2(g)△H3<0 ③2H2(g)+O2(g)═2H2O(g)△H4<0 ④请回答下列问题:(1)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理论上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2)途径Ⅱ在制水煤气的反应里,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因此在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
(3)途径I中通常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①使煤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②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③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④减少CO2的产生,避免“温室效应”(4)△H1、△H2、△H3、△H4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等于小于吸收①②③△H1=△H2 +12(△H3+△H4)【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热只与始态与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始态相同、终态相同反应热相同;(2)途径Ⅱ:先制成水煤气:C(s)+H2O(g)═CO(g)+H2(g)△H2>0,反应吸热,所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故填小于;(3)将煤块粉碎、经脱硫处理、在适当过量的空气中燃烧,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使煤充分燃烧,提高能量的转化率;减少SO2的产生,避免造成“酸雨”,减少有毒的CO产生,避免污染空气,故选①②③;(4)C(s)+H2O(g)═CO(g)+H2(g);△H2>0 ②2CO(g)+O2(g)═2CO2(g);△H3<0 ③2H2(g)+O2(g)═2H2O(g);△H4<0 ④根据盖斯定律,②+③×+④×得C(s)+O2(g)═CO2(g),故△H1=△H2+(△H3+△H4)故答案为:△H1=△H2+(△H3+△H4)。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简答题专项经典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解答题1.“低碳经济”已成为全世界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减小和消除CO 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 2创新利用的研究。
(1)已知: ①CO(g)+H 2O(g)H 2(g)+CO 2(g) ΔH =-41kJ·mol -1 ②C(s)+2H 2(g)CH 4(g) ΔH =-73kJ·mol -1③2CO(g)C(s)+CO 2(g) ΔH =-171kJ·mol -1写出CO 2与H 2反应生成CH 4和H 2O(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 2来生产燃料甲醇。
为探究该反应原理,在容积为2L 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2和3.25molH 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 2、CH 3OH(g)和H 2O(g)的物质的量(n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____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一定能使CO 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
A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 2 B .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H 2 C .在原容器中充入1mol 氦气 D .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3)高温下,CO 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反应:C(s)+CO 2(g)2CO(g)。
向容积为1L 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2molCO 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 2的物质的量浓度c (CO 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molCO 2,平衡___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中CO 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T 1时,向体积为2L 的恒容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和为3mol 的CO 和H 2,发生反应CO(g)+2H 2(g)CH 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CH 3OH(g)的体积分数(φ)与2(H )(CO)n n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上海三门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 =-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1<△H2<△H3C.△H1>△H2=△H3D.△H1<△H2=△H3答案:B【详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热效应表示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均生成1mol水,其中:①浓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生成BaSO4沉淀也放出热量,则放出的热量最多,△H1最小;②稀硫酸在发生中和反应时生成1mol水,同时生成BaSO4沉淀也能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要略大于中和热,即△H2略小于△H;③稀硝酸正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中和热不变,即△H3=△H;则恰好完全反应时的放出的热量为:①>②>③,即△H1<△H2<△H3,故答案为B。
2.某同学按照课本实验要求,用50 mL0.50 mol•L-1的盐酸与50 mL0.55 mol•L-1的 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过程中有一定的热量损失B.图中实验装置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C.NaOH溶液应一次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固定小烧杯答案:D【详解】A.该装置的保温效果不如量热计好,因此实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热量损失,A正确;B.为使酸碱快速混合发生反应,应该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根据图示可知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B正确;C.为减少混合溶液时的热量变化,NaOH溶液应一次迅速倒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C正确;D.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是热量损失,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
上海市延安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简答题专项经典测试题
一、解答题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工业上常用反应①制备甲醇:231CO(g)+2H (g)CH OH(g) ΔH <0;其中的原料气常用反应②来制备:4222CH (g)+H O(g)CO(g)+3H (g) ΔH 。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反应①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填字母)。
a.CO 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CO 和3CH OH 浓度相等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3CH OH 的生成速率与CO 的消耗速率相等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2)欲提高反应①CO 中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向装置中再充入2N b.升高温度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向装置中再充入2H(3)一定条件下,反应②中4CH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2ΔH __________0(填“<”、“>”或“=”),在T C 时的1L 密闭容器中,充入41mol CH 和23mol H O(g),发生反应②,经过5min 达到平衡,此时4CH 的转化率为50%,则从开始到平衡,2H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T C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4)若向此1L 密闭容器中,加入41mol CH 、25mol H O(g)、1mol CO 和23mol H ,发生反应②,若温度仍为T ℃,此时v(正)__________v(逆)(填“<”、“>”或“=”),若改变反应温度,达到新平衡时,__________2mol<n(H O)<__________mol 。
答案:ac d > ()0.3mol/L min ⋅ 1.35 < 4 6 【详解】(1)恒温恒容的容器内进行反应CO(g)+2H 2(g)⇌CH 3OH(g)a .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含量不变,CO 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 符合题意;b .CO 和3CH OH 的平衡浓度由甲醇和一氧化碳的起始量和消耗量决定,容器中甲醇浓度与CO 浓度相等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 不符合题意;c .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 符合题意;d .3CH OH 的生成速率与CO 的消耗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 不符合题意;e .混合气体的密度=气体质量气体体积,反应过程中气体质量守恒,气体的质量不变,恒温恒容的容器,容器体积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故e 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c ;(2)a .向装置中再充入2N ,恒温恒容条件下,体系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移动,CO 转化率不变,故a 不符合题意;b .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转化率减小,故b 不符合题意;c .改变反应的催化剂,反应速率改变,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CO 转化率不变,故c 不符合题意;d .向装置中再充入2H ,平衡正向移动,CO 转化率增大,故d 符合题意; 答案选d ;(3)图象变化分析甲烷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增大,说明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是吸热反应,△H 2>0,在T ℃时的1L 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H 4和3mol H 2O(g),发生反应②,经过5min 达到平衡,此时CH 4的转化率为50%,则()()()()()()()422CH g +H O g CO g +3H g mol mol 13000.50.50.5 1.50.52.5mo 0..5l 51始变平H 2的平均反应速率=1.5mol1L 5min⨯=0.3mol/L•min ;容器的体积为1L ,平衡常数K =()31.50.52.50.5⨯⨯=1.35(mol/L)2;(4)若向此1L 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CH 4、5mol H 2O(g)、1mol CO 和3mol H 2,发生反应②,若温度仍为T ℃.平衡常数K =1.35,Q c =31315⨯⨯=5.4>1.35,所以反应逆向进行,v (正)<v (逆),若改变反应温度,达到新平衡时,()()()()()()()422151304242CH g +H O g CO g +3H g mol mol mol 62若反应完全向右进行若反应完全向左进行初始量得到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介于4-6间。
《易错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选择题专项经典习题(培优提高)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N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B.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 890.3 kJ/mol,则CH4(g) +2O2(g) =CO2(g)+2H2O(g) △H<-890.3 kJ/molC.500℃、30 MPa下,N2(g)+3H2(g)2NH3(g) △H = -92.4kJ/mo1,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46.2 kJ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2CO2(g)=2CO(g)+O2(g)的△H=+566.0 kJ/mol答案:D【详解】A. HCN是弱酸,HCN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A错误;B.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小于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 890.3 kJ/mol,则CH4(g) +2O2(g) =CO2(g)+2H2O(g) △H>-890.3 kJ/mol,B错误;C. 500℃、30 MPa下,N2(g)+3H2(g)2NH3(g) △H = -92.4kJ/mo1,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将1.5 mol H2和过量的N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实际消耗的氢气不足1.5 mol,放出热量小于46.2 kJ,C错误;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1molCO2(g)分解产生1mol CO(g)和0.5mol O2(g)时吸收热量283.0 kJ ,故2CO2(g)=2CO(g)+O2(g)的△H=+566.0 kJ/mol,D正确;答案选D。
2.有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金刚石的燃烧热ΔH=-395kJ·mol-1,则x的值为A.619.7B.792.5C.1239.4D.1138.1答案:B【详解】金刚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4个碳原子形成4个碳碳键,每个碳碳键被2个碳原子共有,则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形成2个碳碳键,由反应热ΔH=反应物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可得:-395kJ·mol-1=2×345.6 kJ·mol-1+498.8 kJ·mol-1—2x kJ·mol-1,解得x=792.5,故选B。
上海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1章填空题专项阶段测试(含答案)
一、填空题1.已知氮化硅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高温Si3N4+CO(未配平)。
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SiO2+C+N2−−−→题:(1)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其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 (填“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ΔH____(填“>、<、=”)0。
(3)该反应过程中,断裂旧键吸收的热量___ (填“>、<、=”)形成新键释放的热量。
答案:N2Si3N4放热反应<<【详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C失电子,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为CO,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3价,N2得电子,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Si3N4;(2)根据能量变化图可知,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0;(3)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反应过程中,断裂旧键吸收的热量<形成新键释放的热量;2.铅的冶炼有很多种方法。
(1)瓦纽科夫法熔炼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 2PbS(s)+3O2(g)=2PbO(s)+2SO2(g) ΔH1=a kJ·mol-1② PbS(s)+2PbO(s)=3Pb(s)+SO2(g) ΔH2=b kJ·mol-1③ PbS(s)+PbSO4(s)=2Pb(s)+2SO2(g) ΔH3=c kJ·mol-1反应PbS(s)+2O2(g)=PbSO4(s) ΔH=______________kJ·mol-1(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还原法炼铅,包含反应PbO(s)+CO(g)Pb(s)+CO2(g) ΔH,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温度/℃3007271227lgK 6.17 2.87 1.24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0(选填“>”、“<”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已知: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2 kJ·mol-1H+(aq)+OH-(aq)=H2O(l) △H=-57.3 kJ·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3OH(l)的燃烧热为726 kJ·mol-1B.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CH3OH(l)放出的热量多C.1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 △H≠-57.3 kJ·mol-1D.2 mol H2(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H2O(l)的总能量答案:B【详解】A.由2CH3OH(l)+3O2(g)=2CO2(g)+4H2O(l) △H=-1452 kJ·mol-1可知,1mol CH3OH(l)完全燃烧生成1mol CO2(g)和2molH2O(l)时放出的热量为:14522kJ=726 kJ,则CH3OH(l)的燃烧热为726 kJ·mol-1,故A正确;B.设H2(g)和CH3OH(l)的质量均为32g,则H2(g)和CH3OH(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6mol、1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H2(g)和CH3OH(l)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为:4572.8kJ、726 kJ,则同质量的H2(g)和CH3OH(l)完全燃烧,H2(g)放出的热量多,故B错误;C.因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时也有热量放出,则1 2H2SO4(aq)+12Ba(OH)2(aq)=12BaSO4(s)+H2O(l) △H≠-57.3 kJ·mol-1,故C正确;D.由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2 mol H2(g)和1 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2 mol H2O(l)的总能量,故D正确;答案选B。
2.已知煤转化成水煤气及其燃饶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H1+ΔH2+ΔH3=0B.ΔH1< ΔH2C.由ΔH3可知,该步反应的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D.若用C(s)和H2O(l)转化为H2(g)和CO(g),则ΔH2变小答案:B【详解】A.根据盖斯定律,ΔH1=ΔH2+ΔH3,故A错误;B.C(s) + H2O(g)=CO(g) + H2(g)为吸热反应,ΔH2>0;碳燃烧放热,ΔH1 < 0,所以ΔH1 < ΔH2,故B正确;C.燃烧反应放热,ΔH3<0,该步反应的反应物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故C错误;D.H2O(l)的能量小于H2O(g),若用C(s)和H2O(l)转化为H2(g)和CO(g),根据盖斯定律,ΔH2变大,故D错误;选B。
3.下列关于如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H3<0B.∆H1=∆H2+∆H3C.∆H1越小,HX越稳定D.按Cl、Br、I的顺序,∆H2依次增大答案:D【详解】A.原子形成化学键时放热,焓变小于0,2H(g)+2X(g)=2HX(g) ∆H3<0,故A正确;B.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焓变与起始反应物和最终生成物有关,与反应途径无关,则途径I生成HX的反应热:∆H1=∆H2+∆H3,故B正确;C.化学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即为反应热,反应热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之和的差值,F、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途径I生成HX放出的热量依次减小,而反应放热越少,∆H1越大,说明HX越不稳定,所以∆H1越小,HX 越稳定,故C正确;D.Cl、Br、I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l2、Br2、I2断裂化学键需要能量依次减小,所以途径II吸收的热量依次减小,即∆H2依次减小,故D错误;答案选D。
4.已知:2H2(g) +O2(g)=2H2O(g) ΔH =-483.6 kJ•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破坏1mol H-O键需要的能量是463.4 kJC.H2O(g)=H2(g) +1/2O2(g) ΔH = +241.8 kJ•mol-1D.H2(g)中的H-H键比H2O(g)中的H-O键牢固答案:D【详解】A.该反应化合价发生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A说法正确;B.根据旧键的断裂吸热,新键的形成放热,H-O的键能=2436?kJ/mol?498?kJ/mol?483.6?kJ/mol4⨯++=463.4 kJ/mol,故破坏1mol H-O键需要的能量是463.4 kJ,B说法正确;C.已知2H2(g) +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H2O(g)=H2(g) +1/2O2(g)ΔH=+241.8 kJ•mol-1,C说法正确;D.H2(g)中的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H2O(g)中的H-O键的键能为463.4 kJ/mol,则H-H键比H2O(g)中的H-O键稳定性差,D说法错误;答案为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进行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2CO2(g)=2CO(g)+O2(g)△H=+566 kJ/mol则CO的燃烧热△H=-283.0 kJ/molD.已知C(s)+O2(g)=CO2(g)△H0;C(s)+12O2(g)=CO(g)△H2,则△H1>△H2答案:C【详解】A.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并不是依据反应条件判断的,而是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或者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A说法错误;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石墨具有的能量低于相同量的金刚石,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说法错误;C.已知2CO2(g)=2CO(g)+O2(g) △H=+566 kJ/mol,则CO的燃烧热为1molCO(g)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则燃烧热的△H=-283.0 kJ/mol,C说法正确;D.已知C(s)+O2(g)=CO2(g) △H1;C(s)+12O2(g)=CO(g) △H2,两反应为放热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释放的热量多,则△H1<△H2,D说法错误;答案为C。
6.下列有关反应热和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反应热是在标况下测得的B.化学能:2mol H原子>1mol H2分子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总能量之和等于生成物总能量之和D.运用盖斯定律也无法计算碳不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答案:B【详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的是在通常状况下测得的反应热,而不是标准状况,A说法错误;B.由H转化为H2时要形成化学键,会放出热量,B说法正确;C.反应中都存在吸热和放热的过程,反应物总能量之和与生成物总能量之和不可能相等,C说法错误;D.运用盖斯定律可以通过C、CO的完全燃烧,间接计算碳不完全燃烧时的反应热,D说法错误;答案为B。
7.已知某可逆反应A2(g)+2B2(s)2AB2(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反应正反应在低温下可以自发进行B.该反应的反应热ΔH=-(E1-E2)kJ/molC.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答案:C【详解】A.此反应的正反应为一个吸热熵减的反应,在低温条件下,吉布斯自由能大于0,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从能量图看,此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反应ΔH大于0,ΔH=-(E1-E2)kJ/mol,故B错误;C.此反应的△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故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故C正确;D.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故D错误。
答案选C。
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 =2×(-57.3) kJ/molB.由C(石墨)→C (金刚石)△H=+1.9 kJ/mol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已知:500℃、30MPa 下,N 2(g)+3H 2(g)=NH 3(g) △H = -92.4 kJ/mol ;将1.5 molH 2和过量的N 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46.2 kJD .已知:甲烷的标准燃烧热△H 1=- 890.3 kJ/mol ,H 2O(l)=H 2O(g) △H 2=+44 kJ/mol ,则CH 4(g)+2O 2(g)=CO 2(g)+2H 2O(g) △H 3 =-802.3 kJ/mol答案:A【详解】A .H 2SO 4和Ba(OH)2反应生成BaSO 4和水,会产生沉淀热;所以其反应热要小于H Cl 和NaOH 反应的中和热△H =-57.3 kJ/mol ,故选A ;B .由C(石墨)→C (金刚石)△H =+1.9 kJ/mol 可知,石墨所具有的能量比金刚石所具有的能量低,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B 不选;C .N 2(g)+3H 2(g)=NH 3(g)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所以将1.5 molH 2和过量的N 2在此条件下充分反应,放出热量小于46.2 kJ ,故C 不选;D .由盖斯定律可得△H 3=△H 1+2△H 2=-890.3kJ/mol+88kJ/mol=-802.3 kJ/mol ,故D 不选。
答案选A9.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 .H 2(g)+12O 2(g)=H 2O(g) △H B .2C(s)+O 2(g)=2CO(g) △HC .S(s)+O 2(g)=SO 2(g) △HD .H 2S(g)+12O 2(g)=S(s)+H 2O(l) △H答案:C解析: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叫作燃烧热,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 .反应H 2(g)+12O 2(g)=H 2O(g) △H 中气态水不是稳定的氧化物,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A 错误;B .反应2C(s)+O 2(g)=2CO(g) △H 中,一氧化碳不是碳完全燃烧的产物,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B 错误;C .反应S(s)+O 2(g)=SO 2(g) △H 中,符合燃烧热的定义,反应热是燃烧热,故C 正确;D .反应H 2S(g)+12O 2(g)=S(s)+H 2O(l)中,硫化氢没有完全转化为稳定的氧化物,反应热不是燃烧热,故D 错误;故选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