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一、引言有机化学是现代化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旨在研究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有机物的结构和成键理论。

2. 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应用。

3. 熟悉有机化学的实验操作技巧。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1 有机物的定义和分类1.2 有机物的结构和成键理论1.3 分子式和结构式的表示方法2. 有机化学的反应类型和机理2.1 加成反应2.2 消除反应2.3 取代反应2.4 重排反应3. 有机化学实验操作3.1 基本实验器材和操作技巧3.2 有机合成实验的设计和操作3.3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技术3.4 有机物的鉴定和表征技术4. 有机化学的应用4.1 有机合成方法的研究和应用4.2 生物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4.3 有机物在材料科学、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结合实践操作,提供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定期进行练习和测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实验操作成绩。

2.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的积极程度。

3. 学生对有机化学理论和应用的掌握情况。

4. 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有机化学教材及参考书籍。

2. 有机化学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材料。

3. 电子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培养。

2. 第二学期: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机理的深入讲解,实验操作的进一步提高。

3. 第三学期:有机化学的应用领域及研究进展的介绍,学生实验课题的设计和完成。

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有机化学专业教师承担,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背景。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命名规则及分子结构特点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等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沸点、熔点、溶解度等
08
糖类化合物
单糖
定义与结构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如葡 萄糖、果糖等;它们具有醛基或
酮基,以及多个羟基。
物理性质
单糖通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有甜味。
化学性质
单糖可以发生氧化、还原、酯化、 醚化等反应;它们还可以与蛋白质、 脂质等生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过氧化物等。
输入 物标理性题质
醚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好的溶解性。它 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定义与分类
化学性质
醚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溶剂、麻醉剂等方面有广泛 的应用。例如,乙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麻醉剂,
也是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用途
醚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易发生开环聚合、 氧化等反应。其中,开环聚合反应是醚类化合物在特 定条件下发生的重要反应之一。
硫醇、硫酚、硫醚
01
硫醇
硫醇是一类含有硫氢基(-SH)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于醇的性质,
但更易被氧化。硫醇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制备中有一定的应用。
02
硫酚
硫酚是含有硫氢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性质与酚类化合物相似,但具有
更强的还原性和亲核性。硫酚在染料、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03
硫醚
硫醚是含有硫醚键(-S-)的有机化合物,性质与醚类化合物相似,
但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硫醚在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和
功能性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05
醛、酮、醌类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

(完整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513P0005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学分:4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机化学》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

本课程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制备、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熟悉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了解本学科范围内重大的科技技术新成果及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学习后继专业课,培养造就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人才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体现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三方面的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1.1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其具体应用;1.2 熟悉各类有机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1.3 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碳正离子、碳负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1.4 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的反应机理。

2.专业技能目标2.1 运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有机反应的可行性;2.2 运用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解释碳正离子、碳负离子、游离基等活性中间体的稳定性;2.3 运用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解释部分有机反应的机理。

3.专业素质目标3.1 具有基本的查阅国内外文献的能力;并具备基本的阅读英文文献的专业英语水平;3.2 具有良好的有机化学逻辑思维能力,从有机化学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3.3 具备基本的从事有机化学科学研究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所属教学计划:0501100000120031课程代码:0500000046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54面向专业:科学教育一、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科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预修课程学生在修读普通化学后修读本课程。

三、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初步运用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四、基本内容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包括脂肪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醛、酮及其衍生物,取代羧酸,含氮、硫、磷、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等各类基本有机化合物,旋光异构现象和有机化合物的光谱分析简介,分子轨道理论简介。

五、基本要求学生应按本大纲具体要求,理解和掌握基本内容所规定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官能团性质和特点及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生物技术问题。

六、教学用书汪小兰编《有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七、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共价键,反应类型。

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2、教学内容一、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和化学键三、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四、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章饱和脂肪烃(4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烷烃的命名、构象、卤代反应及链反应机理。

了解: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

2、教学内容一、烷烃的命名二、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三、乙烷和丁烷的构象四、烷烃的物理性质五、烷烃的化学性质第三章不饱和脂肪烃(6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烯烃的同分异构及命名,不饱和烃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反应,马氏规则,检验方法,亲电加成及加成机理。

了解:萜类化合物及异戊二烯规律。

2、教学内容一、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同分异构及命名三、烯烃的物理性质四、烯烃的化学反应五、共轭二烯烃的结构六、共轭二烯烃的加成反应七、炔烃的结构及命名八、炔烃的物理性质九、炔烃的化学反应第四章环烃(6学时)1、教学要求掌握:环己烷的构象,芳烃性质及命名,单环芳烃的化学反应,定位效应,亲电取代反应机理,Hückel 规则。

(完整版)《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W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机化学W,OrganicChemistry W课程号(代码):20321240-5课程类别:基础课学时:64学分:4教学目的及要求:有机化学是医学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后期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要求如下:一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法、主要理化性质、了解重要合成法及官能团的鉴别。

二、正确理解现代化学键理论(原子轨道杂化、。

键、n键及大n 键)、电性效应(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场效应)立体效应、共振论、典型的反应机理(亲电反应、亲核反应及游离基反应)及立体异体、构象分析等基本概念,并用来理解或解释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本课程适用于临床医学七、八*、五年制学生、卫生五年制、四年制本科学生,讲课64学时。

其中划线内容为重点内容或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学时)有机化学中的化学键一一共价键的形成及参数。

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的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第二章烷烃(4学时)第一节烷烃的结构和异构现象烷烃的结构——碳原子的SP3杂化)。

键的形成及特点。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和构象异构。

第二节烷烃的命名烷烃的通式和同系列,普通命名法:烷基、饱和碳原子及氢原子的类型。

烷烃的系统命名法、顺序规则。

第三节烷烃的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机制:1°、2°、3°氢的活性。

自由基的稳定性顺序。

生物体内的自由基及自由基反应。

第三章烯烃、炔烃、二烯烃(7学时)第一节烯烃和炔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碳原子的SP2杂化和SP杂化。

n键的形成及特点。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顺反异构的概念,产生条件,顺反异构的命名法(顺反和Z、E构型标记法)。

烯烃和炔烃的化性:与亲电试剂加成、马氏规则、氧化反应。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目标:
1. 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反应机制。

2. 掌握有机化学的核心理论和实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室安全意识。

课程内容:
单元1:有机化学基础
- 有机化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原则
- 有机化合物的键和键能
- 共价键的构成和特性
单元2:有机反应和反应机制
-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分类
- 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
- 有机反应的机理和解释
单元3:碳氢化合物
- 烃类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 烃类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烃类的反应机制和应用
单元4:功能基团化合物
- 醇、酚和醚的结构和性质
- 醛和酮的结构和性质
- 酸和酸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
- 胺和胺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
单元5:有机分析和实验技术
-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 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 光谱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 实验室安全和实验技术的基本要求
评估方法:
1. 课堂参与和讨论
2. 作业和实验报告
3. 中期考试和期末考试
4. 课程项目或研究论文。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其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

2. 学习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理解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并能够预测有机化学反应的产物;- 学会常见的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 培养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

3. 授课内容3.1 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 有机化学的历史发展- 有机分子的结构与命名- 有机化学键的形成与性质3.2 有机化学的化学键断裂与形成- 非极性共价键与极性共价键的断裂与形成- 消化与加成反应- 亲核试剂与电荷试剂的作用与反应3.3 有机化学的官能团转化反应- 烷烃与卤代烃的官能团转化- 醇与醚的官能团转化- 醛与酮的官能团转化- 羧酸与酯的官能团转化3.4 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策略- 碳碳键的构建方法- 有机合成中的保护和去保护技术3.5 有机化学实验技术- 常见有机实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 基本有机合成技术的应用3.6 前沿研究与应用- 有机化学在药物研发、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 有机化学的前沿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4. 授课方式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理论课讲授:介绍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内容;- 实验课演示:展示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操作步骤;- 实验操作:学生进行有机合成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的撰写;-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参与有机化学问题的讨论和解答。

5. 考核方式学生的学习成绩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课堂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 实验报告的质量和实验操作的技术能力- 平时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 期末考试或项目报告的成绩6. 参考教材6.1 主教材- 《有机化学》第八版,作者:葛洪卫,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6.2 辅助教材- 《有机化学基础》第五版,作者:赵震宇,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第三版,作者:刘强,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7. 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提前准备每次课程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实验课程中需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并注意实验安全;- 课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同样重要。

《有机化学(OrganicChemistry)》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OrganicChemistry)》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OrganicChemistry)》教学大纲第一篇:《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教学大纲《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意义及其要求课程类型:化学系四年制本科生的学科核心课程;学时:102;学分:4;开课学期:第3、4学期;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手段:多媒体课件,课外辅导(每周一次,每次3学时),讨论等;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一直是占据基础学科中心地位之一的重要基础课程。

相对于其它基础课程而言,有机化学是一门发展十分迅猛的学科,根据目前数据统计,有机化合物数目在1800万种以上,现仍在以指数形式的速率迅速增长。

这些层出不穷的有机化合物不仅带动了有机学科本身的发展,也成了其它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这使有机化学在化学学科中占有一种十分特殊的地位;无论从事化学中哪个领域的工作,都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若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需要还将进一步加强,有机化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与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十分广泛。

例如:发展很快的生物有机是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化学则是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因此学生打好有机化学的基础对于将来从事新颖的边缘学科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分析鉴定的手段,为解决各类有机化学问题打下基础,教学的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重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物理性质、典型反应和制备方法;2.初步掌握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以及几类典型反应的历程;3.掌握各种异构现象,了解构象和反应中的立体化学;4.了解测定结构的物理方法,初步掌握识谱能力;5.对几类重要的天然产物的基本知识作一般了解。

本课程讲授总时数为102学时。

学生自学时间为讲授学时的两倍以上,并在自学中多做习题,以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机化学课程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学术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有机反应的机理与动力学- 有机反应的分类与应用- 氢、卤素、氮、氧、硫的有机化学反应2. 有机化学实验技能- 基本有机合成实验-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测试与鉴定- 有机实验技术与操作规范3. 实践能力培养- 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与方案制定-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实验结果的报告与总结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传授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3.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4. 综合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有机化学教程》2. 辅助教材:《有机化学实验教程》3. 科研参考资料:化学期刊、学术论文、相关专著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标准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覆盖课程前半部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占总评成绩的30%。

3.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4. 及格标准:总评成绩达到60分及格。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1. 第1-4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讲解2. 第5-7周:有机化学实验操作训练3. 第8-10周:有机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能力培养4. 第11-12周:综合实践项目实施与总结七、教学实施要求1. 学生应提前预习课件和教材内容,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学生应按时参加实验课程,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3. 学生应按要求提交作业和实验报告,保证质量和完成时间。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相关应用的科学。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方法以及反应机理;2、熟悉重要有机反应的条件控制和反应机制,了解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提纯和分析方法;4、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5、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命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立体化学基本概念。

2、重要有机反应类型:烷烃的取代反应、烯烃的加成反应、苯及其衍生物的亲电取代反应、醛酮的加成-消除反应、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等。

3、有机合成方法:逐步合成法、Wittig反应、Perkin反应、Diels-Alder反应等。

4、有机化合物的鉴别、提纯和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等分析技术。

5、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药品、农药、香料、塑料、橡胶、纤维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提问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课堂互动;2、实验教学:进行基本实验技能培训,设计实验验证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过程和三维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五、课程评估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阅读材料、思考题和实验报告等,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掌握情况;2、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形式测试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进度按照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本课程一般分为16个教学周,每周2个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课时,实验教学1课时。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探讨原子经济性反应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如加成反应、重排反应等。
绿色溶剂与无溶剂反应
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
介绍绿色溶剂(如水、离子液体等)和无 溶剂反应在绿色合成中的应用。
探讨催化剂的回收与再利用在绿色合成中的 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08
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环节
实验安全知识普及
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
芳香烃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芳香烃的分类、通式和命名;理 解芳香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 解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和还原反应等。
卤代烃结构和性质
卤代烷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卤代烷的通式、同分异构现象;理解卤代烷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卤 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和还原反应等。
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的结构和性质
3
醚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醚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裂解、 氧化等反应)以及醚的制备和应用。
醛、酮结构和性质
醛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醛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等反应 )以及醛的制备和应用。
酮的结构和性质
包括酮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如加成、氧化等反应 )以及酮的制备和应用。
羧酸及其衍生物结构和性质
研究范围
包括烃类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性 质、有机合成方法、有机反应机 理、天然产物化学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目标
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前沿 和最新进展。
能力目标
具备分析和解决有机化学 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有机合成设计 和实验操作。
性质。
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掌握烯烃的通式、同分异构现象 ;理解烯烃的顺反异构和共轭二 烯烃的结构;了解烯烃的物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50432023课程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课程的地位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选修。

2.教学目标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卓越工程师发展计划,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掌握脂环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掌握芳香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掌握卤代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掌握醇,醚、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掌握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2.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合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利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实施说明教师在讲授时,应联系实验及生产实践,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观。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门课应在学生修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后开设。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1.对习题的要求适量、适当的习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对下一步的教学组织,改进教学方法具有直接作用。

同时,还可督促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建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布置作业。

学习中应包含2-3次习题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开卷或论文。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适当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等。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10-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90%。

(七)主要参考书目:《有机化学》,徐寿昌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有机化学》,高鸿宾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有机化学》,王积涛等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二、中文摘要有机化学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课程主要讲述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官能团转化,主要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烷烃、不饱和烃、脂环烃、芳烃、卤代烃、醇和醚、酚和醌、醛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β-二羰基化合物、有机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

本课程将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为今后能够从事复杂的技术工作和开发新型材料做准备。

三、课程学时总体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01部分绪论总学时2学时讲课 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基体内容: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2)有机化合物的特征;3)共价键;键长、键角、键能、极性和极化度重点:原子轨道和分子轨道,有机化合物的分类难点:原子轨道、分子轨道。

习题内容:用球棍模型证明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只有一种?第02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总学时2学时讲课 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官能团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有机化合物的研究程序3)有机化合物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对溶解度、沸点、熔点、比重的影响。

重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杂化轨道理论习题内容:画出典型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实验1.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2学时)熟悉有机化学实验室工作守则;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学习与考核方法;认识玻璃仪器,并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规格、型号、保养、清洗和使用方法等;简单玻璃工的操作训练第03部分烷烃总学时4学时讲课 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基体内容:1)烷烃的同系列和异构;2)烷烃的命名;3)烷烃的构象;4)烷烃的物理性质;5)烷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氧化反应(3)异构化反应6)烷烃的来源和用途重点:1) 烷烃的构造异构(碳链不同引起的构造异构)。

2) 烷烃的命名原则(伯、仲、叔、季碳)概念;普通命名法的正、异、新的含意;重要的烷基及系统命名法。

3) 掌握烷烃的结构及构象(SP3杂化、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σ键的形成和特点、构象概念及其稳定性,用透视式和Newman投影式表示烷烃的构象)。

4)烷烃同系物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5)卤化反应的机理,卤化反应的取向与自由基的稳定性,反应位能图,卤素的反应活性与选择性。

难点:烷烃的构象、卤代反应的机理。

习题内容:1)什么是构象、典型构象和优势构象?2)写出甲苯的自由基溴代机理。

第04部分不饱和烃总学时4学时讲课 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烯烃、炔烃、二烯烃的结构、异构和命名;2)烯烃、炔烃、二烯烃相对稳定性、制法;3)烯烃、炔烃、二烯烃的物理化学性质;烯烃、炔烃、二烯烃的来源和用途重点:烯烃、炔烃、二烯烃的命名,制法,化学性质。

难点:烯烃亲电加成反应历程;消去反应的机理、硼氢化反应,乙炔的反应—端基炔氢的酸性、共轭体系及特点,共轭二烯烃的特殊反应、共轭作用,超共轭作用,共振式。

习题内容:1)什么是亲电加成反应?2)烯烃有那些重要的化学性质?3)什么是共轭体系、共轭效应?4)烯烃、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有哪些?第05部分芳烃总学时4学时讲课 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苯的结构;2)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及物理性质;3)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4)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5)烷基苯的反应;6)多环芳烃和稠环芳烃;7)卤代芳烃;8)休克尔规律重点:苯分子的结构,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苯环上的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及其应用,稠环芳烃、卤代芳烃的化学性质难点: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定位规律的解释,非苯芳烃芳香性的判断方法习题内容:1)怎样理解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2)苯及其衍生物的性质有哪些?3)怎样根据休克尔规律判断物质的芳香性?第06部分卤代烃总学时4学时讲课 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卤代烷的命名;2)一卤代烷的结构和物理性质;3)一卤代烷的化学反应;4)亲核取代反应的机理;5)一卤代烷的制法;6)卤代烷的用途;7)有机金属化合物重点: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和还原,卤代烷的制法,有机锂、镁、二烷基铜锂等金属有机化合物亲核取代反应的SN1、SN2历程,亲核反应的立体化学。

习题内容:1)什么是亲核取代反应?2)有机镁、二烷基铜锂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实验内容:实验2 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工业酒精的蒸馏,微量法测定95%乙醇的沸点。

第07部分醇和酚总学时4 学时讲课 4学时实验0 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醇和酚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2)醇和酚的结构3)醇和酚的制法1、烯烃水合法(直接、间接水合法、羟汞化—脱汞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2、卤代烃水解3、从Grignard试剂制备(此项为重点)4、醛、酮、羧酸酯的还原5、醇和酚的工业制法4)醇和酚的物理性质5)醇和酚的化学性质―――醇和酚的共性弱酸性;醚的生成;酯的生成;氧化反应;与三氯化铁的反应6)醇羟基的反应―――醇的个性弱酸性(与金属反应);卤代烃的生成(S N1反应中的重排);与无机酸反应;脱水反应(E1反应中的重排)醇的氧化和脱氢(伯醇和仲醇氧化、邻二醇被高碘酸氧化) 7)酚芳环上的反应―――酚的个性卤化;Friedel-Crafts ;反应硝化和亚硝化;Kolbe-Schmitt;反应还原反应重点:醇和酚的化学性质,反应。

难点:醇亲核取代反应中的重排,格氏试剂法制备醇。

习题内容:1)醇和醚各有哪些化学性质?2)醇和醚的制备方法有几种?实验内容:实验3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学习索氏提取器的使用;根据要求查阅有关的手册和文献;并摘录有关资料;在总结所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学习用升华方法精制产物;学习用蒸馏的方法回收溶剂。

第08部分醚和环氧化合物总学时3学时讲课 3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命名2)醚和环氧化合物的结构3)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法(醇脱水、 Williamson的合成法、烯烃的烷氧汞化—脱汞法、乙烯基醚的合成)4)醚的物理性质5)醚和环氧的化学性质(钅羊盐的生成、醚键的断裂、过氧化物的生成、Claisen重排)醚和环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难点:醚的化学反应特性习题内容:1)醚和环氧有哪些化学性质?第09部分醛和酮总学时4学时讲课 4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一元醛酮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2)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3)羰基亲核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4)醛酮的酮-烯醇平衡;5)醛酮的还原和氧化;6)一元醛酮的制法;7)醛酮的来源和用途重点:醛酮的命名,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卤代、羟醛缩合、羰基化合物的反应难点:羰基亲核加成的立体化学习题内容:1)醛酮可与哪些亲核试剂发生化学反应?2)什么是羟醛缩合反应?3)醛酮的制备方法有哪些?第10部分羧酸和羧酸衍生物总学时3学时讲课 3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2)羧酸的结构3)羧酸的制法4) 羧酸的物理性质5) 羧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羧基结构与羧酸酸性、成盐、诱导效应对酸性的影响、基因的+I和-I效应)2、羧酸衍生物的生成3、还原和脱羧4、α-氢原子的反应重点:1)羧酸及衍生物的结构和命名,一元羧酸的化学性质,二元羧酸的酸性、热分解反应;2)羧酸衍生物的反应及其相互转化,羧酸衍生物的制备难点:1)二元羧酸的酸性;2)羧酸衍生物亲核取代历程习题内容:1)一元羧酸、二元羧酸各有哪些化学性质?2)怎样制备一元羧酸?3)羧酸衍生物之间是怎样转化的?第11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总学时3学时讲课 3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1)胺、硝基化合物;2)重氮化合物命名,物理化学性质重点:硝基化合物的还原,重氮化合物的结构、取代反应难点:Curtius重排,Schmidt重排。

习题内容:怎样制备重氮化合物,它有哪些化学性质?第12部分杂环化合物总学时2学时讲课 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吡咯、呋喃和噻吩结构,命名,物理化学性质重点:吡咯、呋喃和噻吩的亲电取代反应,唑类化合物的反应,吡啶的性质,稠杂环及其衍生物的命名难点:五元杂环、六元杂环的结构特征习题内容:1)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原则是什么?2)呋喃(噻吩、吡咯)、吡啶各有什么化学性质?第13部分碳水化合物总学时1学时讲课 1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具体内容:单糖的结构(葡萄糖、果糖);单糖的化学性质;糖类化合物的变旋光现象和还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