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变化和原因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变化和原因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现代化发展道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窦金波来源:经济研究导刊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
二战以后,由于发达国家在经济上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以及经济动力主要从工业化转向信息化,所以城市的进度进一步加快并带有后现代的特征。
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也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增长尤其迅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当代城市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大城市的数量都在急剧增加,而且出现了城市集聚区和大都市带等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尤其引人注目19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29.2%,1980年上升到39.6%,增加了10.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347个百分点。
在此期间,发达国家1950年城市水平已达53.8%,1980年上升到70.2%,上升了16.4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47个百分点;而发展中国家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17.0%,1980年为29.2%,上升了12.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407个百分点。
从50年代至8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增长最快。
这里面有一个疑点是:为什么发达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6.4个百分点,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上升了12.2个百分点都超过世界城市化上升的10.4个百分点?其实在1975年左右,发展中国家城市总人口已超过发达国家,开始进入比发达国家更快的城市增长率。
195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为734百万,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仅为287百万;197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为698百万,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已攀升到673百万,基本上与发达国家持平。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如此迅速,为什么城市化率水平上升低于发达国家,且城市化年平均增长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虽然城市人口上升快于发达国家,而城市化率上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从1980~2002年,发达国家城市化率由70.2%上升到74.4%,仅上升了4.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21个百分点,城市人口仅攀升了152百万;而发展中国家则由1980年的29.2%上升到2000年的39.3%,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0.505个百分点,城市人口则由966百万上升到1904百万,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之比为2:1,2020年时将为3.5:1。
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
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近年来,城市化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大趋势。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高中地理课程中,城市化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下面我们将从城市化的定义、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来探讨高中地理城市化问题。
一、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流动和集聚过程。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化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
城市化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的迁移,还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二、城市化的原因城市化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人口增长、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等因素。
首先,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有限,许多人选择迁往城市寻求更好的生活。
其次,农业现代化也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释放,这些劳动力往往选择迁移到城市从事非农产业。
此外,工业化进程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原因。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三、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加速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作为经济中心,集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了产业的集中和规模化发展。
其次,城市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和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城市资源的紧张,交通拥堵、住房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城市化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四、应对城市化的措施为了解决城市化问题,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次,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现代城市文化的特征和问题
现代城市文化的特征和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现代城市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文化是指一座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形态,包括人口的特征、建筑风格、街道布局、艺术文化、传统习俗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城市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明显特征,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多元化和国际化在现代城市文化中,多元化和国际化是最显著的特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城市文化中吸收外来文明的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很多国际大都市,已经成为了世界各个文化的交汇点。
这种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征,带来了城市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也反映了城市居民越来越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思想意识。
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元文化对于城市文化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化和科技化现代城市文化中,还存在一个明显的特征,即现代化和科技化。
城市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代表,城市文化中现代化程度很高,科技化的标志处处可见。
如交通工具的安静高效和公共设施的便利完备、高楼大厦与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林立等,无不彰显着城市的现代化。
同时,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城市文化中科技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等。
这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快捷。
三、艺术文化和公共服务城市文化中艺术文化的发展也是其特征之一。
在很多城市中,艺术文化已经成为了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中的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文艺活动等可以给人们带来精神上很大的享受。
这还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发展方向,注重文化的建设和文化的服务功能。
同时,城市公共服务也是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中的公共服务需求也日益增长。
好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如医疗运输、基础设施、公共娱乐场所等,对于城市的运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非常重要。
比如,现在城市中有许多通过网络进行的在线教育,让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优质教育,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与此同时,现代城市文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对中国城市化的认识
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认识摘要: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长足进展,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中期阶段,步伐加快,质量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城市化又处于周期转折点上,上一周期行将结束,下一周期将要开始。
中国政府目前推行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有助于尽快启动新一轮城市化进程。
反过来,新一轮城市化也将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趋势周期一.中国的城市化历史分期中国城市化分为五个阶段:(1)城市化的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1949-1957)(2)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1958-1960)(3)城市化的调整阶段(1961-1965)(4)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1966-1976)(5)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1977年至今)二.中国城市化现状特点城市化的三大标志:1、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城市化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这些新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
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
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
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
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
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
民营经济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
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近年来,中国以其快速、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经济增长速度,引起了世界对其现代化进程的广泛关注。
中国式现代化有其独特的特征和路径,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所不同。
以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些主要特征。
1.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结合。
虽然自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但在许多重要领域,如金融、能源等,政府仍然保留着一定的计划和控制权,以确保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
2.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采用了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政府通过投资、产业政策、资源配置等手段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并通过国家规划和政策引导社会发展。
3.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政府通过投资研发、建设高校和研究机构等方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中国注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过教育和人才引进计划,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
4.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政府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以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和谐。
5.文化传承与现代化融合:中国式现代化注重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努力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同时,中国也积极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6.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致力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政府加强环保法制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努力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7.国际合作与开放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国际合作和开放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经济合作。
中国推动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化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
总而言之,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结合、国家主导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视、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提升、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融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与开放发展等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化五个特征
简述中国现代化五个特征
中国现代化的五个特征是:
1. 工业化:中国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型,拥有了一大批先进的工厂和企业。
近年来更是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2. 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城市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和城市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3. 信息化:中国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用户和移动支付市场。
4. 全球化: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5. 生态文明:中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推行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等,努力构建生态文明。
这些特征彰显了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多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同时也反映出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
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急速的变革,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到现代化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动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变革等方面,探讨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
一、城市化的动力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最初动力可以追溯到西方的殖民统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的一些沿海城市成为殖民地和商业港口,这对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浪潮也在西方国家带动了城市化进程,中国随之而来。
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向城市,推动了城市的快速扩张。
二、城市规划近代中国城市规划在西方技术和经验引导下逐渐兴起。
以上海为例,20世纪初,上海开始实施国际化的城市规划,形成了以外滩为核心的城市中心区域。
同时,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外国资本的涌入也对中国的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些沿海港口城市成为了殖民统治和商贸中心。
三、城市建设近代中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北京的城市建设在清末时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在清末民初时期,北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开始从帝王的个人意志转向统一规划下的城市建设,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基本特征。
同时,一些大型铁路、公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也推动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进程。
四、社会经济变革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不仅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产物。
在近代中国,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特别是工人阶级和农民工群体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此外,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过度集中和资源分配不均等,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此外,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总结而言,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的转变过程。
城市化的动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社会经济变革等因素都对近代中国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简析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原因
简析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与发展原因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有国际化、多样化、现代化的风格。
这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包括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内先进建筑理念的引进等。
首先,地理位置的优势是上海建筑发展的基础。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交通便利的优势。
这使得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移民和投资。
同时,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和技术的引进。
这些因素为上海建筑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材料和技术支持。
其次,政治和经济的变迁也对上海建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初期,上海被列强侵占并成为租界,西洋建筑开始进入上海。
但随着近代中国的政治动荡和经济不稳定,上海渐渐失去了繁荣和发展的机会。
直到20世纪20年代,北方政局变化和中共第一次国内合作停战导致了上海的再次繁荣。
上海开始成为大批外商、外国人和国内企业家的投资聚集地,这推动了上海建筑的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
上海开始建设现代化的道路、桥梁、河道等基础设施,并修建了许多富丽堂皇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如外滩的各式大楼和南京路的百货公司。
这些建筑风格多样,取材自西方,展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最后,上海引进国内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也对其建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海曾是中国最早引进西方建筑理念和技术的城市之一、20世纪初,上海的建筑师开始学习西方的建筑风格和技术,以满足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需求。
他们致力于结合国内文化和外来建筑理念,推动了上海建筑的创新和发展。
他们引进了钢筋混凝土技术,使得上海的建筑能够建造更高、更大、更坚固的建筑物。
这为上海的建筑师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空间和创造力,使得上海的建筑得以满足快速城市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近代上海建筑的特点是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外来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内先进建筑理念的引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上海的建筑融合了西方和东方的元素,展现了上海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
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近现代城市化是指我国在近代以来,逐步实现了农村向城市转变的过程。
以下是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的特征及原因。
特征:首先,人口快速流入城市。
近现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进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
在城市里,人口迅速增加,导致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密度增加。
其次,城市功能多元化。
近现代城市化使得城市的功能不再局限于商业和政治中心,也涵盖了工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城市内涌现出许多大型工厂、学校、医院、文化中心等。
再次,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现代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量的投资和建设,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等,使得城市的运行更加高效便利。
最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加大。
近现代城市化迅速推动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滞后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加大,农村人口的贫困、低收入等问题日益凸显。
原因:首先,农业机械化的推进。
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业机械化的进展,大规模农业机械的应用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农村人口流入城市。
其次,工业化的加速推动。
近现代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工厂和企业在城市建设,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求工作和发展机会。
再次,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集中。
城市拥有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农村居民为了子女教育和健康条件,也纷纷迁往城市。
此外,城市化过程中涌现的新兴产业和商业机会也吸引了大量农民进城,寻找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总结起来,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的特征是人口快速流入城市、城市功能多元化、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城乡差距加大。
其主要原因包括农业机械化、工业化的推进,教育和医疗资源的集中以及新兴产业和商业机会的涌现。
第11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并在楼房住宅中普及,
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2)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3)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
2城市服务 (1)社区服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中的社区蓬勃发展,社区的功能也 从最早的慈善救济发展到教育、医疗、服务、娱乐、绿化等各 个方面。 (2)生活服务 ①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纷纷出现,很多 购物中心将商品销售、金融服务、餐饮和娱乐休闲等功能整合 一起。 ②文化娱乐:城市中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体育场馆的数 量越来越多,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加多样。
2.近现代中国 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 尤其是通商口岸。
1864年,上海煤气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 报、电话等事业逐渐发展。但是,当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依 然有限,且很不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 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进。自来水、天然气等通到家 家户户,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 通八达,人们可以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多种交通工具出 行。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 (一)环境污染:废气废水 (二)贫富分化 (三)交通拥堵 (四)犯罪率上升、失业 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思考题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2万人,至1894年 增至2351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6%。至1949年增至 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至10.6%……从五口通商 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直是被迫 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商办工厂、民族 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近现代史中的城市化与城市变迁
近现代史中的城市化与城市变迁近现代史是一个充满了城市化与城市变迁的时期。
从19世纪到20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城市化进程快速加速,城市变迁的速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史中城市化与城市变迁的原因、影响以及主要特征。
一、城市化的原因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推手。
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出现,传统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大量工厂的建设吸引了大量民工和农民,使得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2. 经济发展经济的迅速增长也是城市化的原因之一。
近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加导致了城市的扩张,商业活动的集中使城市成为了经济中心。
城市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的商业交流,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3. 农业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也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
新的农业技术和耕种方法使得农民可以获得更高的产量,并且释放出大量劳动力。
这些农民转向城市从事非农产业,进一步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变迁的影响1. 社会结构变化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封建社会的分层结构逐渐被市民阶级和工人阶级所取代。
市民阶级的形成推动了民主、人权和法治意识的兴起,工人阶级的出现催生了工会和劳工权益的争取。
城市成为了社会变革的重要舞台。
2. 经济发展与城市繁荣城市变迁对经济发展和城市繁荣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创新力量,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创新的产生。
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成为了富裕和机会的象征。
3. 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与传播城市变迁也加速了文化与思想的碰撞与传播。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们聚集在城市中,形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城市成为了知识精英的聚集地,推动了文化思想的繁荣和传播。
三、城市化的特征1. 快速增长的人口近现代城市化的最显著特征是人口的快速增长。
大批农民涌向城市,使得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住房、交通和环境等,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问题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城市化发展特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虽然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遭遇了这样那样的阻碍,但是由于我国的整体目标明确,所以前景一片大好。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人口增长率城市化问题发展趋势【论点】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与地域空间的变化。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正文分析】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我国的城市化逐渐走出了自身的特色。
但是我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
我国城市化发展特点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城市化稳步持续发展,速度加快。
在1950~1980年间,我国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平均增长速度只有0.13%,远低于同期的世界平均速度0.36%,而近十年我国的城市化速度远远快于世界。
不过,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人口数量却很大。
2.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重点发生了转移。
解放以后,我国沿海地区的城镇人口在全国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八十年代,则成上升趋势,增长的重点转移到了沿海省和一些内地重点建设省份。
3.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率大幅度回升。
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大城市的人口实际增长率很低,低于全部城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和全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到了八十年代,全国各地城市人口增加均加快,而大城市尤为明显,虽增长率仍低于平均水平,但是增长指数较六七十年代相比是最高的。
中国近现代城市化的历史和影响研究
中国近现代城市化的历史和影响研究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城市化始发于以出口大米为主的传统农业社会和世界贸易中介作用的沿海城市,而在20世纪初开始发展起来,并加速到了20世纪30年代。
城市化的进程本着人口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新的城市形态和城市文化。
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中国的城市化却在很长时间内被忽视和忽略,直到20世纪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蓬勃发展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近现代城市化的历史近代城市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鸦片战争。
在此之前,中国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属性因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原因而非常不同,有些城市可能是商业城市或者依附于宗教或行业的城市。
在1840年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的贸易开始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开始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城市社会。
世界市场需求依然很小,城镇之间的交流因炎黄桥的建立而发生了改变。
因此大多数城市仍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二、中国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在中国的影响不仅仅是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它更加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在人口和土地利用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积极促进新型的城市文化、城市形态和城市管理模式的形成。
同时,城市化还通过改善了城市交通、物流和电子商务配套设施,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效率的提升,这是城市化决策背后深入的经济内在逻辑。
当今国际社会也在重视城市化带给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城市发展的决策与城市规划的制定也在更多得考虑公众的利益,发掘城市潜力与调整城市体系结构也变得更为重要。
三、结语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由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末推动的,中国城市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之一。
随着中国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城市化的发展也将连续提高。
未来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将受到全球层面的影响,其发展道路也将进一步走向国际化和多元化。
我国近现代城市化特征及原因
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特征及原因摘要: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不同阶段城市化概况,从经济结构以及深层机制上对城市政策的制定进行了新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简介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辞海》对此的解释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
”总的来说,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2、我国近代城市化概况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宋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虽然经历了元代外族入侵的重创,但至明朝已然出现了以私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
进入近代以后,进入近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开始在中国出现,但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模式。
首先是入侵带来的脱离自身独立发展的殖民地色彩,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不得不根植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
其次是商业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工业难以吸收过剩劳动力,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有限。
再次是自然灾害和传统“小农经济”瓦解的天灾人祸夹击下农民被迫涌入城市谋生,带来消极的城市化效应。
二、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以来政局动荡、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全新时期。
但纵观建国六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其过程也非一帆风顺,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全国上下于一片废墟之中呈现出“百废待兴”的状貌。
据国民政府内政部1947年编印的全国行政区域简表,1947年全国共有69个设市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整新设,1949年底城市数增加到136 个,建制镇2000多个,城镇人口4900 万。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拉力
乡村的推力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经济的发展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市 化
安 排 大 量 劳 动 力 就 业
三、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
小结: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
工业化早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 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因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郊区城市化化与逆城市化的异同
相同点 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
不同点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化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逆城市化
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乡村人口数量增加
四、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晚 目前发展速度快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 人口比重小(40%以 下) 初期和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 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 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 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 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 (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 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 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近现代史中的城市与城市化进程
近现代史中的城市与城市化进程近现代史是现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阶段的发展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始终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近现代史中城市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背景与原因近现代的城市化进程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原因。
一方面,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工商业大量迁移到城市,促使城市化进程加速。
另一方面,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为城市化提供了条件。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使得农业效率提高,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需求,推动了农民迁徙到城市的潮流。
二、近现代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特点,近现代城市化也不例外。
首先,近现代城市化的规模空前庞大,原本的小村庄迅速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人口数量急剧膨胀。
其次,工业化进程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劳动力外流。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三、城市与社会变革城市与社会变革密不可分。
首先,城市化进程是社会阶级分化的重要推动力。
随着城市的发展,富人和贫困群体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
其次,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竞争的平台,促进了社会流动性的增加。
农民从农村迁往城市,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谋生,摆脱原有的传统束缚。
四、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不仅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工业排放物的增加导致了污染物的大量释放,空气质量下降,人民健康受到威胁。
另外,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扩张导致了大量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绿地和农田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五、城市的发展与改革城市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非常重要。
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城市环境更为宜居。
其次,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要得到完善和提高,如教育、医疗和交通等,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特征及原因摘要: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不同阶段城市化概况,从经济结构以及深层机制上对城市政策的制定进行了新的剖析。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简介1、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为城镇化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辞海》对此的解释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
”总的来说,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2、我国近代城市化概况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有了较为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宋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虽然经历了元代外族入侵的重创,但至明朝已然出现了以私人手工作坊、手工工场为代表的资本主义萌芽。
进入近代以后,进入近代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开始在中国出现,但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城市化也呈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其他民族截然不同的模式。
首先是入侵带来的脱离自身独立发展的殖民地色彩,使得中国的城市化不得不根植于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历史背景下。
其次是商业化先于工业化导致城市工业难以吸收过剩劳动力,城市对农业人口的吸引力有限。
再次是自然灾害和传统“小农经济”瓦解的天灾人祸夹击下农民被迫涌入城市谋生,带来消极的城市化效应。
二、建国以来城市化进程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百年以来政局动荡、战争不断的混乱局面,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全新时期。
但纵观建国六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其过程也非一帆风顺,这一时期我国的城市化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57年:城市人口迅速增长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全国上下于一片废墟之中呈现出“百废待兴”的状貌。
据国民政府内政部1947年编印的全国行政区域简表,1947年全国共有69个设市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整新设,1949年底城市数增加到136 个,建制镇2000多个,城镇人口4900 万。
1949年至1952年三年历史上又被称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化率从10.64%上升到12.46%,城镇人口增长率为7.5%。
这一时期对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建设的大力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城镇对劳动力的吸引。
此外,农村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恢复。
劳动力结构改变同产业结构改变基本同步。
加之尚未对城乡人口流动进行控制,因此人口增长率较高。
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其突出特征是进行了156个重点项目的建设。
这一时期,我国新设城市八座,并形成了一批工业基地。
尽管此时的城乡经济发展还没有显露出严峻的问题,但这一时期的战略选择和政策导向无疑对后来的社会经济、城市政策和人口政策等埋下了伏笔。
首先是产业结构重型化。
“一五“期间,国家的建设和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规模巨大、用现代技术装备的重型工业。
重工业投资是轻工业的7.8倍,占工业总投资的85%,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2倍。
在工业部门内部,投资又集中在直接生产部门,导致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其次是高强度的积累方式。
为了支持重工业超前的战略,中国1952年和1957年的积累率分别为21.4%和24.9%,分别高出人均GNP200美元的大国模型和标准模型 1.3/4.6和4.8/8.1个百分点。
这一积累方式通过“农产品国家定价的形式,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又对城市居民和企业低价销售,用以维持大工业低工资和低原料成本,提供不断产生超额工业利润的条件,最后又通过大工业利税上缴,集中起国家工业化的建设基金”1。
1954年出台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就是为了这一积累方式设计的。
此外,城市人口相对经济发展超前增长。
“一五”期间,以人均GNP为标志的经济变动同城市化水平及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变动的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到了1957年,人均GNP 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反而提高了,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增加率达到五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导致城市人口反常的主要原因是非经济因素导向下的人口增长。
2、1958~1965年:城镇人口大起大落时期这一时期经历了三次上升下降过程,分别是:1958~1959年,国家经济过热增长,与此同时城市人口迅速上升;1960年~1963年,经济全面下降,城市比重也迅速下降;1963年~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城市人口比重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复到前一时期的最高水平。
也有学者将1966年到1979年的停滞时期同这三个时期合并成为“城市化定型时期”,但笔者认为将1966年后的十余年单独划分为一个时期有其政治上的特殊性,并且保持了时期划分的相对均衡,因此仍采用划分为四个阶段的观点。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全面加剧了国民经济中业已失调的比例关系。
这一年在全国2195个城镇中安排了工业建设项目。
由于片面强调超英赶美,工业上“以钢为纲”,提出全民大办工业,使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出现了由“爆发性”工业化所引发的超高速城镇阶段。
从1958年到1961年,我国新设城市33座。
1957年到1960年,城镇人口以年均10.4%的速度递增,共增加了2352万人,年均增长1000多万人。
1960年底,全国市镇人口达到13073万人,比重高达19.75%,是1981年以前的最高峰。
非农产业人口由12210万人增加到13731万人,年均增长760.5万人,比重达20.7%,是建国以来的最高点。
这种过热增长在1959年达到了经济所能支持的极限,由于农业劳动力大量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及人民公社的建立,农业受到很大损害。
尤其在1959年和1960年工业产值达到顶峰的时候,农业产值却跌到了谷底。
由于这时期的经济再也无法支持过热的增长,政府被迫从1960年进行调整:①减少工业项目,压缩投资规模;②压缩城市人口。
1960年到1964年城市人口净减少3788万人;③减少市镇数量,提高建制镇标准,建制镇常住人口标准由过去的2000人提高到了3000人。
1962年到1964年,建制市从208座减少到169座;④1963年国家又决定缩小市郊范围。
1963年城镇总人口降低到11646万人,比1960年减少1427万人,下降了10.9%,非农产业人口降到11584万人,比1960年减少2147万人,下降15.6%。
出现了我国城镇的第一次低潮。
经过这次调整,城市人口比重又回到1955、1956年的水平,城市化基本上同经济保持了一个合适的比例。
1963年以后,国民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到1965年城镇人口又回升到13045万人,基本上恢复到1960年的数量,比重达到17.98%,但仍比1960年低1.77个百分点。
非农人口还未恢复到1958年的数量,只有12122万人,比1963年增加到538万人,比1960年仍少1609万人,比重下降了3个百分点。
1963~1964年,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城市化水平的下降趋势也趋于缓和,并逐渐稳定下来。
这一时期出台的城市控制手段,标志着与工业化战略相配套的城市政策的形成,并成为1于艇《中国城市化发展机遇问题》1988年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完整体系,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控制方式替代了经济自发的形成方式,成为我国城市政策的鲜明标志。
这些影响深远的制度和政策主要有:户籍制度、用工制度;不建城市或以极低标准建设城市的做法;“三线工程”的实施等。
从1958年建立户籍制度开始,中国城市化就在城乡隔绝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之中运行,这种运行机制同中国特定的工业化道路选择密切相关,构成了中国城市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特征。
3、1966~1978年:停滞发展时期1966年到1978年是中国城市化停滞的时期,由于“文革”开始,这一时期出现了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为特征的逆城镇化运动,以及严格限制农民转变身份的城市政策。
工业停滞,城市建设几乎停止,投资强度降低到历史最低点。
在工业建设方面以备战为目的的“三线”建设虽然有利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国防,但基建投资没有形成城镇对非农业的吸收能力。
1978年城镇总人口为17245万人,尽管在总量上较1966年有所上升,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到1978年才恢复到1966年的水平。
非农产业人口的比重,仍比1966年低0.8个百分点。
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约有2000万城市青年和干部被下放农村,而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则从1960年起就几乎完全停止了。
1976年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与前阶段的鼓励生育政策一道对我国后来的人口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1979年~1998年改革开放下的高速城市化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原有的计划体制逐渐瓦解,积压了近30年的经济潜力得以释放,经济建设方面取得惊人的成就。
(1)1978年开始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极大地激发了农民被平均主义长期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出现超常增长。
(2)1985年农副产品派购制度的改革,放开了畜产品、水产品和水果、蔬菜的购销价格,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粮食购销中,计划份额缩小,市场份额扩大,有力地支持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民脱离土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
(3)1978年以后,随着农户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农村的过量劳动力开始进入非农产业,而城市国企仍处于限制农村劳动力的状态,双层夹击的矛盾无形中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使就业结构同产业结构失衡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矫正。
1984~1985年间,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增长40%~50%。
1979年~1985年,乡镇企业为农民提供了5700万个就业岗位。
1979年开始,在农业超常规增长的带动下,国民经济全面繁荣,到1985年城市人口从12862万增加到17547万人,城市人口比重从13.3%上升到16.8%。
至1998年底,我国市镇总人口为37942万人,比1978年增加了20697万人,增长率为120%。
城镇化水平也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1998年的30.4%,上升了12.48%,大大超过自1951年-1978年28年来城镇化发展的进程2。
5、1999年至2010年城市化日趋成熟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势头更为迅猛。
到2006,我国城镇人口达到57 706万,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 9 %,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 6 %、40. 4 %和35. 7 %。
2007 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44.9 %。
根据最新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公示的数据,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