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方法 作业 答案李兰艳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聚合方法)【圣才出品】
![潘祖仁《高分子化学》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聚合方法)【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d27ab757375a417866f8f6c.png)
第5章聚合方法一、选择题1.下列化合物中用作自由基乳液聚合引r发剂的是()。
[北京理工大学2007研] A.路易斯酸B.AIBNC.BPOD.过硫酸钾【答案】C【解析】乳液聚合需要水溶性引发剂。
A项是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不属于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选用范围;B项,AIBN是自由基聚合的油溶性引发剂;D项,过硫酸钾只属于氧化剂组分,还需要还原剂组分组成氧化-还原体系才能引发自由基聚合。
2.不属于乳液聚合基本组分的是()。
[杭州师范大学2011研]A.乳化剂B.单体C.引发剂D.溶剂【答案】D【解析】乳液聚合配方的主要成分有: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不需要溶剂。
溶液聚合配方的主要成分有:单体、引发剂、溶剂。
3.制备分子量分布较窄的聚苯乙烯,应选择()。
[杭州师范大学2011研]A.配位聚合B.阳离子聚合C.自由基聚合D.阴离子聚合【答案】D【解析】活性阴离子聚合有以下四大特征:①大分子具有活性末端,有再引发单体聚合的能力;②聚合度与单体浓度/起始引发剂浓度的比值成正比;③聚合物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加;④所有大分子链同时增长,增长链数不变,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窄。
4.对单体纯度要求最高的逐步聚合方法是:()。
[中科院研究生院2012研]A.界面聚合B.溶液聚合C.熔融聚合【答案】C【解析】A项,界面缩聚:静态界面缩聚与单体溶度无关,动态界面缩聚,对单体浓度要求较高;B项,溶液缩聚:希望在单体浓度尽可能高的情况下进行,但浓度太高会使反应物料变得粘稠影响正常反应;C项,熔融缩聚:对原料单体纯度的数值要求精确,否则,投入原料的比例有误差,直接影响产物的分子量;单官能团的杂质易引起封端作用;有些杂质影响反应速度,产物结构,分子量分布等。
二、名词解释1.界面聚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研]答:界面聚合是指将两种互相作用而生成高聚物的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通常是水和有机溶剂)中,形成水相和有机相,当两相接触时,在界面处发生聚合而生成高聚物的一种聚合方法。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答案
![高分子化学第五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888fc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6.png)
第五章聚合方法思考题 5.1聚合方法(过程)中有许多名称,如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和悬浮聚合,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沉淀聚合和淤浆聚合,试说明它们相互问的区别和关系。
答聚合方法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下表:按聚合体系中反应物的相态考虑,本体聚合是单体加有(或不加)少量引发剂的聚合。
溶液聚合是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的聚合。
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按聚合体系的溶解性进行分类,聚合反应可以分成均相聚合和非均相聚合。
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具有很好的相溶性时,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溶剂、聚合物之间相溶性不好而产生相分离的聚合,则为非均相聚合。
聚合初始,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多属于均相体系,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属于非均相聚合;如单体和聚合物完全互溶,则该本体聚合为均相聚合;当单体对聚合物的溶解性不好,聚合物从单体中析出,此时的本体聚合则成为非均相的沉淀聚合;溶液聚合中,聚合物不溶于溶剂从而沉析出来,就成为沉淀聚合,有时称作淤浆聚合。
思考题5.2本体法制备有机玻璃板和通用级聚苯乙烯,比较过程特征,说明如何解决传热问题、保证产品品质。
答间歇本体聚合是制备有机玻璃板的主要方法。
为解决聚合过程中的散热困难、避免体积收缩和气泡产生,保证产品品质,将聚合分成预聚合、聚合和高温后处理三个阶段来控制。
①预聚合。
在90-95℃下进行,预聚至10%~20%转化率,自动加速效应刚开始较弱,反应容易控制,但体积已经部分收缩,体系有一定的黏度,便于灌模。
②聚合。
将预聚物灌入无机玻璃平板模,在(40-50℃)下聚合至转化率90%。
低温(40~50℃)聚合的目的在于避免或减弱自动加速效应和气泡的产生(MMA的沸点为100℃),在无机玻璃平板模中聚合的目的在于增加散热面。
③高温后处理。
转化率达90%以后,在高于PMMA的玻璃化温度的条件(100~120℃)下,使残留单体充分聚合,通用级聚苯乙烯可以采用本体聚合法生产。
聚合物研究方法习题
![聚合物研究方法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339f8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04.png)
聚合物研究方法习题聚合物研究方法作业题集合第六章作业:1、质谱图中可以找到那些离子峰?2、质谱产生的原理。
3、分子离子峰的判断。
第五章作业1. 名词解释:化学位移,屏蔽效应,偶合常数,化学等价,磁等价。
2.何谓自旋耦合,何谓自旋分裂?他们在NMR分析中有何重要作用?3. TMS作为标准物质的优点有哪些?4.下列化合物中OH的氢核,何者处于较低场?为什么?第四章作业1.紫外光谱的吸收原理。
2.紫外可见光区域内的电子跃迁有几种类型?写出跃迁方式。
3.什么是光谱分析中的红移和蓝移?分析溶剂极性效应造成紫外光谱中红移和蓝移产生的原因。
4.举例说明电子效应、共轭效应及位阻效应对紫外光谱的影响。
5.紫外吸收光谱在高分子研究中有哪些用途。
第三章作业1、什么是拉曼活性?答:在电场E的作用下,由于电子云的移动使分子极化,可形成诱导偶极矩:m=nEa 即极化率。
伴有极化率变化的振动就是拉曼活性。
2、指出下列哪种振动形式是拉曼活性振动。
A:B:C:D:分析:具有对称中心分子CO2,CS2等,其对称振动是拉曼活性的,红外非活性的。
非对称振动是红外活性的,拉曼非活性的。
无对称中心的分子如SO2,它的三个振动形式都是拉曼和红外活性的。
3、下列结构不能够产生强的拉曼谱带的是()A:S-S,B:C=C,C:N=N,D:C=O4、下列结构中能产生强的红外谱带的是()A:X=Y=Z;B:N=S=O;C:C=C=O;D:C=O5、下列分子具有红外活性的是()A:N2;B:H2;C:O2;D:SO26、同时具有红外活性和拉曼活性的是()A:O2对称伸缩振动;B:CO2的不对称伸缩振动C:H2O的弯曲振动;D:CS2的弯曲振动7、比较分析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在原理与应用特性上的异同点。
8、怎样理解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在分子结构分析上互补性?9、乙炔是线型分子,应有3N-5=7个简正振动,如下图所,其中v4、v5为双重简并振动,指出哪些振动对红外和拉曼是活性的。
尼龙6在热氧老化中的性能与结构变化_李兰艳
![尼龙6在热氧老化中的性能与结构变化_李兰艳](https://img.taocdn.com/s3/m/719e6894b9d528ea81c779e3.png)
抗氧剂 1
抗氧剂 2
其他
编号
品种 用量 品种 用量 品种 用量
A1
-
-
-
-
-
-
A2 CuCl2 0.03 KI
0.3
-
-
A3 1010 0.3
-
-
-
-
A4 1098 0.3
-
-
-
-
A5 168 0.3
-
-
-
-
C0 217 0.3
-
-
-
-
C1 1206 0.3
-
-
-
-
B2 1098 0.15 168 0.15
1.5 性能测试及表征
黄色指数(YI)的测定与计算:黄色指数是在
标准C光源下,以氧化镁标准白板作基准,从试样对
红、绿、蓝三色光的反射率计算所得的表示黄色深
浅的一种量度。根据标准GB 2409—1980进行测试,
分别测得三个刺激值X 、Y和Z ,并使用公式(1)计
算被测试样的YI。公式(1)表达如下:
同作用会大大加快其老化进程。因此,对PA6采取 防老化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根据PA6的热氧老化机理[1-3] ,能够在PA6的聚 合和加工这两个阶段采用一些措施,以改善其耐老 化性能。在聚合阶段,通过改进和优化聚合方法和 工艺,能够减少PA6分子链上不稳定结构的数量,如 双键含量、支链程度、不规则结构等,从而改善PA6 的稳定性。这种方式受到诸如原材料、设备、工艺 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本高,见效慢。在PA6的成型 加工过程中,通过添加适宜的稳定剂进行改性,以 提高PA6对热、氧、紫外光等的稳定性。这一方法 的优点在于实用、简捷、有效,并且可以根据材料或
聚合方法课件20230707.
![聚合方法课件20230707.](https://img.taocdn.com/s3/m/db355ba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db.png)
聚合方法课件20230707.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聚合方法》这一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聚合方法的定义、分类、应用场景以及实际操作步骤。
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将为我们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聚合方法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2. 学会运用聚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聚合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聚合方法的分类、原理及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投影仪。
学具:笔记本电脑、教材、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数据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聚合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聚合方法的定义、分类、应用场景。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个具体案例为例,讲解聚合方法的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5. 小组展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7. 课堂互动(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聚合方法2. 目录:1)聚合方法的定义2)聚合方法的分类3)聚合方法的应用场景4)聚合方法的操作步骤3. 主要内容:1)定义:聚合方法是一种将多个数据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2)分类:统计聚合、维度聚合、模型聚合等。
3)应用场景: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等。
4)操作步骤:数据预处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结果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聚合方法的定义及其分类。
(2)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聚合方法的应用场景。
(3)操作步骤:根据所给数据,运用聚合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 答案:(1)聚合方法是一种将多个数据源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分类有统计聚合、维度聚合、模型聚合等。
(2)例如:在电商数据分析中,将用户行为数据、商品数据、订单数据进行聚合分析,从而了解用户需求,优化商品推荐。
《聚合方法》课件.
![《聚合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b2e639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a.png)
《聚合方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高中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聚合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聚合反应的机理、聚合反应的条件以及聚合反应的应用等。
还将介绍聚合反应的实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掌握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聚合反应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机理和条件。
难点:聚合反应的实例分析,以及如何运用聚合反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制品是如何产生的,进而引出聚合反应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机理和条件。
通过举例说明聚合反应的应用,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
3. 互动: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聚合反应的理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聚合反应:基本概念机理条件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简述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
2. 请说明聚合反应的机理和条件。
3. 举例说明聚合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2. 聚合反应的机理有加成聚合、消除聚合、离子聚合等。
聚合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3. 聚合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氯乙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聚合反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生物医学、能源等。
同时,可以探讨聚合反应在环保方面的作用,如降解塑料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高中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聚合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聚合反应的基本概念、聚合反应的机理、聚合反应的条件以及聚合反应的应用等。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聚合方法解答
![高分子化学第六章聚合方法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2c2c94fe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e.png)
解:⑴解:⑴ 如反应前后的聚合度不变,由于原料的原有官能团往往和产物同在一个分子链中,也就是说,分子链中官能团很难完全转化,因此这类反应需以结构单元作为化学反应的计算单元。
计算单元。
⑵ 如反应前后聚合度发生变化,则情况更为复杂。
这种情况常发生在原料聚合物主链中有弱键、易受化学键进攻的部位,由此导致裂解或交联。
中有弱键、易受化学键进攻的部位,由此导致裂解或交联。
⑶ 与低分子反应不同,聚合物化学反应的速度还会受到大分子在反应体系的形态和参加反应的相邻基团等的影响。
加反应的相邻基团等的影响。
⑷ 对均相的聚合物化学反应,反应常为扩散控制,溶剂起着重要作用。
对非均相反应情况更为复杂。
情况更为复杂。
2. 解:⑴解:⑴ 物理因素:主要反映在反应物质的扩散速度和局部浓度两方面。
结晶和无定型聚合物;线性、支链型及交联聚合物;不同的链构象以及反应呈均相还是非均相等,对小分子物质的扩散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基团的反应能力。
另外,链的构象也有一定影响,聚合物呈紧密线团、疏松线团或螺旋线团时,链上官能团与小分子反应物反应的活性也并不相同。
的活性也并不相同。
⑵ 化学因素:主要是大分子链上邻近基团间效应和几率效应。
大分子链上邻近基团间的静电作用、空间位阻及构型的不同,可改变官能团的反应活性;聚合物相邻官能团作无规成双反应时,中间往往会有孤立的单个基团,使最高转化程度受到限制,则此时要考虑几率效应。
考虑几率效应。
3 解:①解:① 自由基聚合反应:自由基聚合反应:nCH 2 CH [CH2CH]n OCOCH 3OCOCH 3AIBN② 醇解反应:醇解反应:[CH 2C H ]nOCOCH 3[CH 2C H ]nOHCH 3OH③ 缩醛化反应(包括分子内和分子间):HCHO H2O CH 2O OCH 2CH 2CH CHOH OHCH 2CH CHCH 24.解:聚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反应,聚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反应,仅限于侧基和/或端基而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反应,仅限于侧基和/或端基而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反应,仅限于侧基和/或端基而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反应,称为聚称为聚合物的相似转变。
高分子化学聚合方法
![高分子化学聚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aa799501f69e3142329497.png)
精选版ppt
5
缺点: (i)单体被溶剂稀释,聚合速率慢,产物分子量较低; (ii)消耗溶剂,溶剂的回收处理,设备利用率低,导致成本 增加; (iii)溶剂很难完全除去; (iv)存在溶剂链转移反应,因此必须选择链转移常数小的溶 剂,否则链转移反应会限制聚合产物的分子量; (v)溶剂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
均相聚合:得到透明、圆滑的小珠;非均相聚合:得到不透明、 不规整的小珠。
精选版ppt
7
悬浮聚合中,分散剂和搅拌是两个重要的因素,二者将单体分散 成稳定的小液珠的过程可示意如下:
搅拌
单体
分散 不稳定的分散状态
凝聚
无机粉末分散作用
稳定的分散状态
水溶性高分子 的分散作用
精选版ppt
8
悬浮聚合分散剂主要有两大类: (i)水溶性的高分子:如聚乙烯醇、明胶、羟基纤维素等; (ii) 难溶于水的无机物:如碳酸钙、滑石粉、硅藻土等。
精选版ppt
14
乳液聚合聚合机理
(1)聚合反应场所:
聚合开始前,体系中存在三相:
水相: 含有引发剂、极少量单体和以分子分散状态的乳化剂;
单体液滴:表面吸附着乳化剂成为保护膜而稳定,其直径约为
103-105nm,数量为1010-12个/mL;
增溶胶束: 直径为5~10nm,数量为1017-18个/mL。
布窄; (ii)聚合产物为固体珠状颗粒,易分离、干燥。
缺点: (i)存在自动加速作用; (ii)必须使用分散剂,且在聚合完成后,很难从聚合产物中除 去,会影响聚合产物的性能(如外观、老化性能等); (iii)聚合产物颗粒会包藏少量单体,不易彻底清除,影响聚合 物性能。
精选版ppt
10
5.5 乳液聚合
《聚合方法》课件.
![《聚合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51b5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b.png)
《聚合方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聚合方法》这一主题,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二章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聚合方法的定义、分类、原理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重点分析不同聚合方法的优缺点,并讨论其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聚合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同类型的聚合方法。
2. 学习聚合方法的原理,能够分析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聚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聚合方法的原理、分类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运用聚合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各种聚合方法的优缺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聚合方法在其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a. 介绍聚合方法的基本概念。
b. 讲解不同类型的聚合方法及其原理。
c. 分析各种聚合方法的优缺点。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典型例题,让学生了解聚合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聚合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聚合方法》2. 内容:a. 聚合方法的基本概念b. 聚合方法的分类c. 聚合方法的原理d. 聚合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聚合方法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b. 分析两种聚合方法的优缺点,并说明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答案:a. 聚合方法是指将多个部件或元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方法。
例如,在制造汽车时,将各种零部件组装成一辆完整的汽车。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聚合方法的理解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聚合方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聚合方法原理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第四章聚合方法课件
![第四章聚合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bc083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d.png)
第四章聚合方法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四章“聚合方法”部分,详细内容包括:聚合反应的分类及特点,自由基聚合机理,离子聚合机理,以及聚合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解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聚合反应的基本分类、特点及机理。
2. 培养学生运用聚合反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聚合机理的理解与应用。
重点:聚合反应的分类、特点及机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聚合物产品,引导学生思考聚合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聚合反应的分类及特点:讲解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等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分析其特点。
(2)聚合机理:以自由基聚合为例,详细讲解聚合反应的机理。
(3)案例分析:解析聚合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塑料、橡胶等制品的生产。
3.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针对聚合反应的实验操作,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聚合方法2. 板书内容:(1)聚合反应分类及特点(2)自由基聚合机理(3)离子聚合机理(4)聚合反应案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聚合反应的分类及特点。
(2)解释自由基聚合和离子聚合的机理。
(3)分析聚合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2. 答案:(1)聚合反应分类:自由基聚合、离子聚合等。
特点:反应速度快、产物分子量大、聚合度可控等。
(2)自由基聚合机理:通过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形成自由基,自由基不断传播、终止,形成高分子链。
(3)离子聚合机理:通过离子引发剂引发,形成活性中心,活性中心与单体反应,形成高分子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聚合反应的分类、特点及机理掌握程度较好,但对案例分析部分还需加强。
聚合物研究方法课后习题
![聚合物研究方法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65eb4bb307e87101f69657.png)
1.影响高分子材料密度的因素有哪些?2.影响高材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3.“塑料王”指的是哪种高材?“万能溶剂”指什么?水溶性高分子有哪些?4.软化点?熔点?杂质、助剂、填料对高材的软化点和熔点有何影响?5.吡啶显色试验用于鉴别哪一类高分子?吉布斯靛酚显色试验和铬变酸显色试验分别用于哪一类高分子的鉴别?6.有一未知高分子试样,在燃烧试验中用热钉子可熔化,小颗试样可点燃,下滴,可自熄,有烧头发气味,密度试验中样品不能浮于水面上,试判断是何种高分子材料?7. 影响高分子材料透明性的因素有哪些?8. 常作为塑料薄膜使用的材料有哪些?是说明其对应的用途。
9. 常见泡沫塑料的成分是什么?10. 什么是氧指数?表征的是高材的什么性能?11. 试分别答出不同元素组成与结构的高分子材料进行燃烧试验时,(1)可燃性规律?(2)发烟性规律?(3)结焦性规律?12. 干馏试验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判断?13. 萃取法的目的是什么?怎样选择溶剂?14. 溶解-沉淀的和萃取法有何异同点?15. 溶解-沉淀法的原理是什么?16. 可以采用何种方法确定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共聚组成,原理是什么?22、如何快速鉴别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17. 常用于鉴别PC的化学方法有哪些?18.高分子中常用的添加剂有哪些种类?21、在填料定量分析中灰化条件有何影响?怎样选择?22、增塑剂的功能有哪些?23.对于某一未知高分子试样中的填料作元素分析,发现此填料组成很复杂,含有C、Si、AL、Fe、Ca、Mg、B、Na、O等多种元素,试推断可能是哪一种无机填料?24.红外光谱分析的制样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对样品有何要求?25.样品的表面反射对谱图的解析有何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26.红外光谱解析的依据是什么?(提供什么信息)27.对一未知高分子试样的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有哪些?28.参照红外光谱与化学结构的关系,下列区间可能属于哪一类基团?(1)3000~2900有强吸收;(2)1800~1650有强吸收;(3)1000~1250有强吸收。
聚合方法-作业-答案李兰艳
![聚合方法-作业-答案李兰艳](https://img.taocdn.com/s3/m/23cdae00b9f3f90f77c61ba7.png)
材料01班兰艳201101056一、绪论1. 筒述石油裂解制烯炬的工艺过程。
答:石油裂解装置大多釆用管式裂解炉,石油裂解过程是沸点在350工左右的液态痊,在稀释剂水蒸气的存在下,于750-820*高温裂解化为低级烯疼,二烯姪的过程。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镭产品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烧断裂成各种短笹的气态坯和少虽液态坯,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
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痊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
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裂解气里烯姪含量比较高。
在裂解原料中,主要坯类有烷姪、环烷姪和芳绘,二次加工的憎份油中还含有烯姪。
尽管原料的来源和种类不同,但其主要成分是一致的,只是各种姪的比例有差异。
烧类在高温下裂解,不仅原料发生多种反应,生成物也能继续反应,其中既有平行及应又有连串反应,包括脱氢.断钱、异构化、脱氢环化.脱烷基、聚合.缩合、结焦等反应过程。
因此,烧类裂解过程的化学变化是十分错综复杂的,生成的产物也多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
见图1一1。
ffli-i awaffi中分化彳变化2. 画出C4饬分中制取丁二烯流程简图,并说明采用两次萃取精傳及筒单精馆的目的。
c汀懒分乙基乙焕图27用DMF萃取将協丁二燔流程i一第•萃取屢僭塔吃一第一汽捷如3—第二萃取務馆塔;4一丁二烯【可牧塔击一第粘谕塔,6第:稱擦塔3. 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答:石油化工路线是石油经过热裂解分离得到烯姪、丁二烯和芳坯等,后经过以下反应CH2二CH2+C12+02-CHC12—CHC12-CH2二CHC1最终得到氯乙烯单体。
煤炭路线是煤炭在高温和隔绝空气下干镭生产煤气、氨.煤焦油和焦炭。
所得的焦炭与生石灰在2500-3000匸高温的电炉中强热生产碳化石。
碳化钙与水作用生成乙烘气体。
乙块再与氯化氢在氯化汞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乙烯单体。
—.本体聚合以苯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第八章 聚合方法
![第八章 聚合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e4f14a580216fc700afdd3.png)
第八章聚合方法习题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名词:(1)聚合反应与聚合方法(2)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3)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固相缩聚解答:(1)聚合反应:主要是指单体到聚合物的合成反应,主要涉及聚合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如引发剂、溶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
聚合方法:主要是指完成一个聚合反应所采用的方法。
主要涉及聚合工艺、配方、原料精制、产物分离及后处理等。
(2)本体聚合:不加其它介质,单体在引发剂、或催化剂、或热、光、辐射等其它引发方法作用下进行的聚合。
溶液聚合:单体和引发剂或催化剂溶于适当的溶剂中的聚合。
悬浮聚合: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分散介质中的聚合。
乳液聚合:单体在水介质中,由乳化剂分散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
(3)熔融缩聚:在体系中只有单体和少量催化剂,在单体和聚合物熔点以上(一般高于熔点10~25O C)进行的缩聚。
溶液缩聚:单体、催化剂在溶剂中进行的缩聚。
界面缩聚:单体处于不同的相态中,在相界面处发生的缩聚。
固相缩聚:在原料(单体及聚合物)熔点或软化点以下进行的缩聚。
2.比较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的基本组分和优缺点。
解答:(1)本体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和引发剂或催化剂组成,其它有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润滑剂等。
优点是体系组成简单,因而产物纯净,特别适用于生产板材、型材等透明制品。
不足是反应热不易排除。
(2)溶液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引发剂或催化剂和溶剂组成。
优点是溶剂的加入形成一均相聚合体系,有利于导出聚合热,同时利于降低体系粘度,减弱凝胶效应。
不足是加入溶剂后容易引起副反应;溶剂的回收、精制增加了设备及成本,并加大了工艺控制难度;降低了单体及引发剂的浓度,致使溶液聚合的反应速率比本体聚合要低;降低了反应装置的利用率。
(3)悬浮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引发剂、悬浮剂和分散介质组成。
优点是体系粘度低,聚合热容易导出,散热和温度控制比本体聚合、溶液聚合容易得多;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比较稳定,聚合速率及相对分子质量比溶液聚合要高一些。
“聚合过程原理”习题(精品).docx
![“聚合过程原理”习题(精品).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0726fdb915f804d2a16c1a6.png)
“聚合过程原理”习题第二章1.按物料的相态、结构形式、操作方式和流体流动及混合形式分类,反应器可分为那几类?2.名词解释:返混;微观混合;宏观混合;停留时间分布函数;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平均停留时间;有效利用系数3.理想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4.反应器的流动模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平推流及理想混合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有何特点?6.返混对简单反应、复杂反应和连串反应各有何影响?7.描述连续式反应器的重要性质有哪些?8.微观混合和宏观混合对理想混合反应器各有何影响?第三章1.在双分子热引发和双基终止时,间歇式和连续全混式反应釜对产物的转化率、累积平均聚合度有何影响?2.在阳离子聚合中,采用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对其转化率和平均聚合度和分子量分布有何影响?3.要制取高分子量的缩聚物时,在理论上和操作方式上可采取哪些措施?4.间歇操作的和连续全混反应釜对缩聚反应的分子量分布有何影响?第四章1.非牛顿流体可分为儿类?各有何主要特征?2.影响高聚物剪切流动曲线的因素有哪些?3.宾汉塑性流体为何具有屈服应力?4.名词解释:入口效应;孔口膨大(Barns)效应;弹性回缩现象;法向应力效应;Toms效应5.利用慕律模型如何计算流动行为指数n?6.为何流体的假塑性行为只表现在某一剪切速率范围内?7.指出下列体系可能属于哪种非牛顿流体类型?高分子凝胶,饱和聚酯溶液,牙膏,聚丙烯熔体。
8.可采用哪些仪器和方法可测量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9.试讨论高聚物的平均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对其剪切流动曲线的影响.10.为何胀塑性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增加而增大?第五章1.工艺过程对搅拌的要求主要有哪几种?各起何作用?2.漩涡对聚合过程有何影响?工业上可采取哪些措施消除搅拌所产生的漩涡?3.说明Navier-Stokes方程式和无因次Navier-Stokes方程式中各项所代表的物理意义。
4.解释功率准数、无因次速度、泵送准数和无因次混合时间的物理意义。
聚合方法复习
![聚合方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5809a0d6ad51f01dc281f17a.png)
颗粒形态的 影响因素
5. 乳液聚合
乳液聚合 单体在乳化剂作用和机械搅拌下,在水中分散 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反应。
聚合场所:在胶束内 乳液聚合优缺点 水作分散介质,传热控温容易 可在低温下聚合 优点 Rp快,分子量高 可直接得到聚合物乳胶 缺点 要得到固体聚合物,后处理麻烦,成本较高 难以除尽乳化剂残留物
4. 悬浮聚合
悬浮聚合 将不溶于水的单体以小液滴状悬浮在水中进行的聚合
基本组分 单体 引发剂 水 悬浮剂 不溶于水的无机物
是一类能将油溶性单 体分散在水中形成稳 定悬浮液的物质。
水溶性高分子物质
聚乙烯醇 聚丙烯酸钠 S-MAA共聚物 明胶 纤维素类 淀粉
吸附在 液滴表 面,形 成一层 保护膜
碳酸盐 硫酸盐 滑石粉 高岭土
容易向溶剂转移,聚 合速率和聚合度都较 低
传热容易,可连续生 产。产物为溶液状。 分子量较小,分布较 宽。聚合物溶液可直 接使用
能同时提高聚合速 率和聚合度
传热容易。可连续 生产。产物为乳液 状,制备成固体后 续工艺复杂 留有乳化剂和其他 助剂,纯净度较差
生产特征
传热容易。间歇 法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续工 艺复杂 较纯净,留有少 量分散剂
Xn =
kp c(M)• N 2ρ
176×5.0 × 1.0 × 1015 4 = = 8 . 8 × 10 2 ×5.0 × 1012
例: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 四口烧瓶中,分别加入84g 71.4% (质量分数)的PVA水 溶液、 1gOP-10和 20g醋酸乙烯酯,将 1g过硫酸铵溶解 在5ml的水中,一半倒入反应瓶,通 N2 搅拌,控制反应 瓶内的温度在65-70oC,滴加40g醋酸乙烯酯,加完后, 加入剩余的过硫酸铵,再滴加 20g醋酸乙烯酯,单体滴 加完毕后,保温反应0.5h,升温到80oC,至体系中无明 显回流为止,结束反应。则: (1)该实验采用了什么聚合方法? (2)如果发现聚合物结块,实验失效,试分析失败原因。 (3)若实验后期,体系黏度太大,难以搅拌,采用何种措 施可使之改善? (4)写出合成反应的引发剂分解、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 止的各基元反应。
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配套课后习题全解答
![四川大学高分子化学配套课后习题全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affa921ff00bed5b9f31d5a.png)
第一章 绪论思考题:5. 写出下列单体的聚合反应式,以及单体、聚合物名称a 、b 、c 、d 、e 、CH2CHF CH 2CHFn CH 2CH n氟乙烯聚氟乙烯CH 2C(CH 3)2CH 2C(CH 3)2CH 2C CH 3CH 3n n异丁烯 聚异丁烯HO(CH 2)5COOH HO(CH 2)5COOH O(CH 2)5Cnn +nH 2Oώ-羟基己酸聚己内酯CH 2CH 2CH 2O CH 2CH 2CH 2OCH 2CH 2CH 2Onn 丁氧环聚(氧化三亚甲基)(聚亚丙基醚)NH 2(CH 2)6NH 2+HOOC(CH 2)4COOHNH 2(CH 2)6NH 2+HOOC(CH 2)4COOHn n NH(CH 2)6NHCO(CH 2)4CHOHOHn+H 2O(2n-1)己二胺+己二酸聚己二酰己二胺6、按分子式写出聚合物和单体名称以及聚合反应式,说明属于加聚、缩聚还是开环聚合,连锁聚合还是逐步聚合。
a 、聚异丁烯;单体:异丁烯;加聚;连锁聚合。
b 、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单体: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逐步聚合。
c 、聚己内酰胺(尼龙6),单体:己内酰胺;开环聚合;逐步聚合。
d 、聚异戊二烯(天然橡胶),单体:异戊二烯;加聚;连锁聚合。
7、写出下列聚合物的单体分子式和常用的聚合反应式:聚丙烯腈、天然橡胶、丁苯橡胶、聚甲醛、聚苯醚、聚四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CHCN (1)nCH 22CHnnC CH CH 3CH 2C CH CH 2CH 3CH (2)nCH 2n(3)nCH 2CH CH 2CH CH 2CH CH CH 2+n CH 2CH 2CHCH nCH 2(4)nHCHO On (5)2nCH 3CH 3CH 3CH3OH +n/2O 2O +nH 2O n(6)nCF 2CF 2CF 2n (7)nCl Si 3CH 3Si 3CH 3Cl +nH 2OO +2nHCl n(8)nHO(CH 2)2OH+nOCN(CH 2)6NCO O(CH 2)2OC NH(CH 2)6NH CO O计算题:2、等质量的聚合物A 和聚合物B 共混,计算共混物的Mn 和Mw 。
2023年聚合工艺考试历年真题荟萃4套合1(附带答案)套卷33
![2023年聚合工艺考试历年真题荟萃4套合1(附带答案)套卷33](https://img.taocdn.com/s3/m/49506652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4.png)
2023年聚合工艺考试历年真题荟萃4套合1(附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套一.全能考点(共50题)1.【单选题】应急恢复应在()进行。
A、事故后一周B、事故后C、事故过程中参考答案:C2.【单选题】在多组分热力学系统中,组分B从α相扩散到β相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总是从浓度高的相扩散到浓度低的相B、总是从高化学势移向低化学势C、总是从浓度低的相扩散到浓度高的相参考答案:B3.【单选题】系统吹扫时,所有()均应打开进行吹扫,并应在系统综合气密试验中再次吹扫。
A、仪表引压管线B、泵过滤器的盖C、倒淋阀参考答案:A4.【单选题】用离子浓度计测定水样的钠离子含量时,无论是定位、清洗电级、水样测定,都应先用()将溶液的pH调整到10左右,A、酸化剂B、掩蔽剂C、还原剂D、碱化剂参考答案:D5.【判断题】装有安全装置的设备及容器在正常工作时不应起跳。
参考答案:√6.【判断题】燃烧是伴有发光、发热、吸热的氧化反应过程。
参考答案:×7.【判断题】转子部分由转子铁芯、转子绕组及转轴组成。
参考答案:√8.【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与聚合反应速度成正比的是()浓度。
A、氢气B、活化剂C、催化剂参考答案:C9.【单选题】一般可燃物质在含氧量低于()%的空气中不能燃烧。
A、16B、14C、18参考答案:B10.【单选题】出水流速为1.5~2.0m/s时,出水管的直径为()mm。
A、小于250B、250-1000C、大于1000参考答案:A11.【单选题】安全是指()。
A、没有危险的状态B、达到可接受的伤亡和损失的状态C、没有事故的状态参考答案:B12.【单选题】计量配制工序启动计量泵前,应对开车()进行检查。
A、工艺流程B、搅拌C、聚合釜参考答案:A13.【单选题】爆炸能在瞬间放出巨大能量同时造成巨大的()。
A、火焰B、变化C、损失参考答案:C14.【单选题】按《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后,使用单位应将定期检验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01班李兰艳201101056一、绪论1. 简述石油裂解制烯烃的工艺过程。
答:石油裂解装置大多采用管式裂解炉,石油裂解过程是沸点在350 ℃左右的液态烃,在稀释剂水蒸气的存在下,于750-820℃高温裂解化为低级烯烃,二烯烃的过程。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
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
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
石油裂解的化学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裂解气里烯烃含量比较高。
在裂解原料中,主要烃类有烷烃、环烷烃和芳烃,二次加工的馏份油中还含有烯烃。
尽管原料的来源和种类不同,但其主要成分是一致的,只是各种烃的比例有差异。
烃类在高温下裂解,不仅原料发生多种反应,生成物也能继续反应,其中既有平行反应又有连串反应,包括脱氢、断链、异构化、脱氢环化、脱烷基、聚合、缩合、结焦等反应过程。
因此,烃类裂解过程的化学变化是十分错综复杂的,生成的产物也多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
见图1-1。
环烷烃环烯烃中等分子烯烃叠合烯烃二烯烃较大分子的烯烃乙烯、丙烯芳烃稠环烃焦中等分子烷烃碳甲烷乙炔图1-1 裂解过程中部分化学变化2. 画出C4馏分中制取丁二烯流程简图,并说明采用两次萃取精馏及简单精馏的目的。
3. 如何由煤炭路线及石油化工路线生产氯乙烯单体?答:石油化工路线是石油经过热裂解分离得到烯烃、丁二烯和芳烃等,后经过以下反应CH2=CH2+Cl2+O2→CHCl2—CHCl2→CH2=CHCl最终得到氯乙烯单体。
煤炭路线是煤炭在高温和隔绝空气下干馏生产煤气、氨、煤焦油和焦炭。
所得的焦炭与生石灰在2500-3000℃高温的电炉中强热生产碳化石。
碳化钙与水作用生成乙炔气体。
乙炔再与氯化氢在氯化汞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乙烯单体。
一、本体聚合1. 以苯乙烯的本体聚合为例,说明本体聚合的特点。
答:特点:产品纯净,电性能好,可直接进行浇铸成型;生产设备利用率高,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分离、提纯操作。
优点:生产工艺简单,流程短,使用生产设备少,投资较少;反应器有效反应容积大,生产能力大,易于连续化,生产成本低。
缺点:热效应相对较大,自动加速效应造成产品有气泡,变色,严重时则温度失控,引起爆聚,使产品达标难度加大.由于体系粘度随聚合不断增加,混合和传热困难;在自由基聚合情况下,有时还会出现聚合速率自动加速现象,如果控制不当,将引起爆聚;产物分子量分布宽,未反应的单体难以除尽,制品机械性能变差等。
以苯乙烯为例,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的散热问题是可由预聚和聚合两段来克服的,预聚可在立式搅拌釜内进行,聚合温度为80-90℃以BPO或AIBN为引发剂,转化率在30%-35%之间。
这时还没发生自动加速现象,聚合热不难排除。
透明粘稠的预聚物流入聚合塔顶缓慢流向塔底,温度由100℃渐增至200℃,最后达到99%转化率,自塔底出料,后经挤出,冷却,切粒,即成成透明粒料产品。
2. 乙烯高压聚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乙烯气相本体聚合有以下特点,a聚合热大,约为95.0kJ∕ml,b基于乙烯高压聚合的转化率较低,即链终止反应非常容易发生,因此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小,c链转移反应容易发生,乙烯的转化率越高和聚乙烯的停留时间越长,则长链支化越多。
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嘟越大,产品的加工性能越差,d以氧为引发剂时,存在着一个压力和氧浓度的临界值关系,即在这种情况下,乙烯的聚合速率取决于乙烯中氧的含量。
3. 对比管式反应器及釜式反应器生产高压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答:釜式法:该工艺大都采用有机氧化物为引发剂,反应压力交管式法低、聚合物停留时间稍长,部分反应热是借连续搅拌和夹套冷却带走,大部分反应热是靠连续通入冷乙烯和连续排出热物料的方法加一调节,使反应温度交为恒定。
此法的单程转化率可达24.5%,生产流程简短,工艺较容易控制。
主要缺点是反应器结构较复杂,搅拌器的设计与安装较为困难,而且容易发生机械损坏,聚合物易粘釡。
管式法,该法所用的引发剂是氧或过氧化物反应器的压力梯度和温度分布大、反应时间短,所得聚乙烯的支链少,分子量分布较宽,适合制作薄膜产品,反应器结构简单,传热面积大。
主要缺点是聚合物粘管而导致堵塞现象。
二、悬浮聚合1. 简述PVC悬浮聚合工艺过程、特点。
答:氯乙烯悬浮聚合的配方是由氯乙烯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组成,工艺过程:首先将去离子水,分散剂以及除引发剂外的各种助剂,经计量后加于聚合反应釡中,然后加计量的氯乙烯单体。
升温至规定的温度,加入引发剂溶液和分散剂溶液。
聚合反应随即开始。
夹套通低温水进行冷却,在聚合反应激烈阶段应通5℃以下的低温水,应根据生产的树脂牌号设定反应温度。
严格控制反应温度波动不超过±0.2℃范围。
2. 苯乙烯悬浮聚合有两种工艺:即高温聚合和低温聚合,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配方及工艺过程。
答:高温:苯乙烯(100)去离子水(140-160)NaCO3(10%)MgSO4(16%)0.12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钠盐0.12 2,6-叔丁基对本酚0.025,ST高温悬浮聚合在釜式压力反应去器中间歇操作,初反应温度为80℃,然后逐渐升温至140℃,反应t为5-24H,然后酸洗,再经离心分离,脱水干燥,添加必要的助剂后制成成品料粒。
低温:苯乙烯100,过氧化异丙苯0.8,石油醚6-10,紫外线吸收剂(UV-9)0.2,分散剂(PVA)4-6,抗氧化剂2640.3,软水200-300.工艺过程:a发泡剂处理b操作条件,压力(表压)MPa0.4-0,温度℃ 90-100,时间4h预发泡d熟化e成型。
3. 如何降低工业上悬浮聚合的粘釜问题及出现粘釜现象的处理方法。
答:悬浮聚合中在反应釡内壁和搅拌器表面,经常沉积一薄层树脂而形成“锅垢”,工业上称为粘釡现象。
过去为了保证树脂的质量,,必须没、每生产一釡或数釡后,用人工清釡,铲除粘釡物,但此法劳动强度大,影响工人健康。
后发展为在釡壁上喷涂防粘釡涂料,但由于所用涂料的颜色主要是黑色染料,脱落后将影响产品质量。
目前先进的方法是在聚合配方中加入防粘釡剂。
优良的防粘釡剂,使用量很少即可,产生明显的作用,此时产生的少量粘釡物用高压水枪冲洗即可(水压>21MPa)达到清釡的目的。
三、乳液聚合1. 为什么说表面活性剂的CMC是乳化效率的重要指标?答:当其浓度高于CMC值时,表面活性剂的排列成球状、棒状、束状、层状/板状等结构。
增溶体系为热力学平衡体系;CMC越低、缔合数越大,增溶量(MAC)就越高;温度对增溶的影响:温度影响胶束的形成,影响增溶质的溶解,影响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2.简述乳液聚合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核期:乳胶粒生成期,从开始引发到胶束消失为止。
有液滴、胶束、乳胶粒三种粒子,乳胶粒数增加,单体液滴不变但体积不断缩小,聚合速率不断增加。
第二阶段----恒速期:自胶束消失开始,到单体液滴消失为止。
乳胶粒和单体液滴两种粒子,乳胶粒数恒定,乳胶粒内单体浓度恒定,聚合速率恒定。
第三阶段----降速期:单体液滴消失后,直到单体完全转化。
只有乳胶粒一种粒子,乳胶粒内单体浓度下降,聚合速率下降。
3. 氯乙烯乳液聚合与丁苯橡胶的乳液聚合有何差别?答:工业上用乳液聚合方法生产的产品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固体块状物,固体粉状和流体态乳胶。
典型代表为丁苯橡胶,聚氯乙烯,糊用树脂和丙烯酸酯类胶乳。
其中固体块状丁苯橡胶是使用破乳方法使胶乳中固体微粒凝聚而得,固体粉状物聚氯乙烯糊用树脂是由胶乳经喷雾干燥而得,流体状胶乳则由乳液聚合产品脱除单体而得。
其中以破乳剂进行破乳以生产固体块状物的生产过程最为复杂。
四、溶液聚合1. 简述PAN均相溶液聚合和水相沉淀聚合工艺。
答:均相溶液聚合,所用的溶剂既能溶解单体又能溶解聚合物,聚合结束后,聚合可直接纺丝,使聚合纺丝连续化。
水相沉淀聚合,聚合过程中聚合物不断地呈絮状沉淀析出,需要经过分离以后用合适的溶剂重新溶解,以制成纺丝原液。
这两种方法,前者只能湿法纺丝且只能生成短纤维,优点是不需要其他溶剂分解,可直接纺丝。
后者其优点是采用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剂分解活化能较低,可在30-55℃甚至更低的温度下进行聚合,所得产物色泽较白,b反应热容易排除,聚合温度容易控制,从水相得到的产品分子量比较均匀,c聚合速率快,聚合物粒子比较均匀,转化率高,d聚合物易于处理,可省去溶剂回收过程,但缺点是需要溶剂从新溶解,以制成纺丝原液,比前者增加一道工序,就聚合物浆状分离,干燥耗能大。
2. 简述VAc溶液聚合生产工艺。
答:生产工艺流程简述1、准备:将醋酸乙烯酯、溶剂甲醇、引发剂ABIN 分别计量、备用。
2、聚合:将醋酸乙烯酯(80分)、溶剂甲醇(20分)、引发剂ABIN 依次加入第一聚合釜,65℃±0.5 ℃,常压,聚合大约1hr,转化约20%时,根据釜内液面下降指示控制连续出料时间;大部分物料连续转到第二聚合釜,65℃±0.5 ℃,常压,大约 2.5hr,转化约50%-70% ,得到PVAc 树脂混合液。
聚合结束得到的物料酯含PVAc 树脂、溶剂甲醇、未反应单体、残留引发剂等。
3、单体回收; PVAc 树脂混合液进入吹出蒸馏塔,同时甲醇经蒸发器成为甲醇蒸汽也进入吹出蒸馏塔,在塔内单体和甲醇一同被蒸(吹)出,吹出的混合蒸汽经冷凝后部分回流至塔内;VAc 与甲醇蒸汽经冷凝器冷却后进入萃取塔,加水萃取;甲醇水溶液经塔底进入甲醇蒸出塔、回收甲醇、排放废水;单体经萃取塔顶部经冷凝器冷凝再水洗进一步除去残留甲醇,含少量甲醇的废水排放;单体进入醋酸乙烯蒸馏塔,单体从塔顶蒸出经冷凝器回收纯的单体,后馏分废水自塔底排放。
五、离子聚合1. 简述丁基橡胶的阳离子聚合工艺。
答:丁基橡胶是通过异丁烯、异戊二烯在Friedel-Craft等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阳离子聚合反应生产的。
典型的反应是用氯化铝作催化剂,用氯甲烷作溶剂。
异丁烯(97-98%)、异戊二烯(2-3%)配制成25%氯甲烷的溶液,经两级冷却后送入聚合釜,在釜的入口处与引发剂溶液相遇,迅速发生聚合反应。
反应热由通入聚合釜的冷却列管中的液态乙烯蒸发带走。
聚合后,含丁基橡胶微粒的淤浆从聚合釜上部导出管溢入闪蒸釜,在搅拌下与热水接触,闪蒸出未反应的单体和溶剂。
聚合物与水的混合物料送入真空脱气塔,脱除胶中残留的氯甲烷,然后送往后处理系统。
低温快速聚合和反应物粘度高是丁基橡胶生产的两大特点,聚合反应通常在-100℃左右进行,以控制极其快速的放热反应(原料和催化剂一接触,聚合反应就立即发生),制得高分子量产品。
为制得高分子量产品,原料异丁烯必须有很高的纯度,正丁烯含量要求小于0.5%,异戊二烯纯度应大于94%,氯甲烷和单体的水含量必须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