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

《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第一篇:《走近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案例《走进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例一、活动设计(一)主题活动背景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

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

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

“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主题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小书签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事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三)活动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本次主题活动的参与人员有:三年级6个班2、单元与课型设计第一单元:开题活动用课堂两课时:“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开题活动课:通过观看庆祝节日的录像。

让学生交流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再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课前调查来说说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说说喜欢哪节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第一章:导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定义和特点。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习俗。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1.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定义和特点。

展示: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第二章:春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2 教学内容介绍春节的起源和意义。

讲解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春节的概念。

讲解:讲解春节的起源和意义。

展示:展示春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第三章:清明节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2 教学内容介绍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

讲解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清明节的概念。

讲解:讲解清明节的起源和意义。

展示:展示清明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清明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第四章:端午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活动。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2 教学内容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

讲解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4 教学步骤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端午节的概念。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全国通用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信息搜集、整理、表达和创新能力。

4.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

2.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3.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故事、美食等文化内涵。

4. 学生自主设计传统节日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传统、传承文化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手工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分析文化内涵。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知识,增进交流与合作。

4. 实践:学生自主设计传统节日活动,如制作节日美食、手工艺品、编写节日故事等。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六、板书设计1.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2. 副了解节日起源、习俗和意义,传承文化3. 内容:节日起源节日习俗节日意义文化内涵学生实践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的作文。

2. 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体验节日习俗,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提高课堂趣味性。

3. 加强课堂互动,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传统节日教育更具现实意义,引导学生传承文化。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各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以及各个节日的特点和习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搜集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这些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有什么特点?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各个节日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习俗。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节日,深入研究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准备进行汇报。

4. 成果展示各组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其研究的结果。

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提问。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五、课后作业2.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特点和习俗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有关专家或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有关传统节日的展览或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 开展传统节日的主题班会或家长会,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中国传统节日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知识与理解: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如春节、中秋节等。

2. 技能:培养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和展示等实践活动,提升信息收集、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教学内容1. 节日起源:介绍各个节日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节日习俗:探讨不同节日的传统习俗和活动。

3. 节日食品:学习节日相关的特色食品及其制作方法。

4. 节日文化:分析节日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文化意义。

难点:节日文化的深层理解和文化传承的意义。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节日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调查问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节日的故事或展示节日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节日进行深入研究。

3. 信息收集: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节日相关信息。

4. 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板书设计中心词:中国传统节日。

分支:节日的起源、习俗、食品和文化意义。

作业设计个人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最感兴趣的节日的短文。

小组作业:制作一个节日的手抄报或海报。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评估教学效果,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反思:鼓励学生思考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通过小组合作和成果展示,学生不仅学习到知识,还提升了实践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约10分钟)教师活动: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通过讲述一个与春节相关的故事或展示春节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活动:听故事、观看图片和视频,思考春节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2. 小组活动(约20分钟)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深入研究。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及习俗3. 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特点及习俗。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与发展,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传统节日案例,分析其习俗和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所了解的传统节日知识,互相学习。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特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提高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举办中国传统节日知识竞答活动,检验学生对节日知识的掌握程度。

2.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手工艺品制作,如剪纸、灯笼等,体验节日氛围。

3. 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讲座,邀请专家或有经验的老人给学生讲述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节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手工艺品评价:评价学生在手工艺品制作过程中的创意和动手能力,以及作品的美观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材或相关传统文化教材。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研究内容;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师生交流、分析、归纳,等活动来初步感受、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初步构想计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让学生初步感受祖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浓厚兴趣和深切的热爱,让学生学会和家人一起快乐地过传统节日,增进与家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教学过程:一、导课: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传统节日就犹如其中闪烁的明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走进我们的传统节日吧!二、整体感知: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腊月初八——腊八节大年三十——除夕夜三、自由交流:讲讲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

如中秋故事:1,吴刚伐桂2,嫦娥奔月古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分小组自由交流)四、合作探究,深入研讨第一板块:春节知多少1.了解春节习俗及传说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

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有所不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请听关于“年”的古老传说。

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是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传统节日的介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的认识。

他们在课堂上善于表达,好奇心强,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利于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2.难点: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感受传统节日魅力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2.教具:图片、视频、PPT等3.材料:学生分组探究所需的相关资料4.场地:教室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呈现五个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

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和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小学综合实践《走进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走进传统节日》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传统节日——选题指导课一、活动背景: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探寻研究,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和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了解,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但是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似乎对外国的节日兴趣浓厚。

“愚人节、圣诞节”等外国的洋节日学生们说起来头头是道,可对于古老传统的中国节日并不是很了解,要不就是将传统节日与法定节日混为一谈,要不就是知道一些传统节日却不知其风俗,对节日的由来和蕴含的意义就更一所无知了。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师生开展《走进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一)总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采访让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有更深了解,通过查阅资料,让学生对每个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了解一些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了解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人物故事。

(3)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

2.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自制与节日相关的小书签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民族。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二)本课时目标本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中国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数量多,而且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并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进行分组。

三、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确定实践活动课题,进行分组。

四、活动准备:本班学生清明节活动的图片和课件五、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确立主题1.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组图片,想不想看看?课件展示图片师:这些图片是不是很熟悉?对,这是我们学校清明节开展的活动,刚刚老师播放的就是我们班同学清明节活动的照片,清明节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综合性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教案: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2.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2.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

3.组织学生制作相关传统节日的手工制品。

三、教学流程:Step 1: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它们都有哪些特点?2.展示图片或视频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Step 2:学习(30分钟)1.分组讨论:学生自愿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进行研究,了解该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并准备一份简短的介绍。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各自研究的成果。

Step 3:手工制作(45分钟)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的手工制作项目,如制作灯笼、剪纸、粽子等。

2.分组进行手工制作,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

3.指导学生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用心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习俗。

Step 4:展示(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制品,介绍该制品与哪个传统节日有关。

2.邀请其他班级或学校师生参观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

四、巩固与评价:1.与学生进行小结,让他们总结所学的知识和体会。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评选出最有创意和最有代表性的手工制品并给予表扬。

五、扩展:1.鼓励学生用手工制品参加学校或社区的文艺演出,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组织学生访问当地的老年人,了解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和庆祝习俗,促进代际交流。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综合性活动,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并通过手工制作亲身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和热爱。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传统节日(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

2.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3. 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故事、美食等相关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3. 实践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探究,通过查阅资料、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4. 交流分享:各组学生将实践探究成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1.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传统节日2. 内容: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意义,实践探究要求等。

七、作业设计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3.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精品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精品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节日的起源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节日的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中国传统节日的音乐,让学生猜测是哪个节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讲授节日:教师讲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节日,并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学习。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动手制作与节日相关的手工艺品,如剪纸、灯笼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激发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至少一个传统节日,并参与家庭节日的庆祝活动,提高对传统节日的理解和热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和分享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创造性和耐心。

3. 家庭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传统节日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和巩固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实践活动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

《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教案(通用3篇)《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篇1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有些什么习俗?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这也是本活动的重点。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的资料、制作的等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活动一:快乐春节来回味1.师播放欢庆春节的课件。

2.说一说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情景。

3.揭题。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在这一天,人们(引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中国的传统节日。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课件,播放人们喜闻乐见的欢度春节画面,用合家团聚包饺子、贴、放鞭炮、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拜年等活动场景,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伊始便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活动二:传统节日知多少1.师:除了春节,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节日?(学情预设)虽然教师语气中强调了“中国”和“传统”两个关键词,但是学生仍有可能会说出一些非传统节日的名称,如儿童节、五一节等,教师先不置可否,引导学生再读题,找出关键词“中国的”、“传统的”,引导学生自查自纠。

师补述: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悠久的过程,每个节日都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带有浓厚中国文化韵味的节日。

2.按排好的顺序,叫一叫这些节日的名字。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腊八【设计理念:通过这一环节的活动,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而成的,并且让学生把从交流中获得的新知,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确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意义和习俗。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意义和习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五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意义和习俗。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运用资料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概念及其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节日的来源、意义和习俗。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和特点,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总结五个节日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5. 成果展示: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6. 总结提升:教师对五个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总结,强调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热爱和传承传统文化。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

2. 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深度以及写作能力。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走进中国传统节日》主题教材。

2. 参考资料: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书籍、文章、图片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第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走进中国传统节日《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综合实践实施方案和美实验学校褚博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

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

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

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维度的目标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习惯、地方风土人情、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等知识内容合理恰当地融入整个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方法性知识的的获得与掌握。

2.能力维度的目标学生在经历与体验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在研究小组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调查与访谈技巧,提高规划安排能力,学会整理与分析有效资源,运用创新思维探讨实施活动计划。

3.情感、态度维度的目标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深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端正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态度,摒弃崇洋媚外的不正风气,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实施准备1、课程资源导航:(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2)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2)

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活动设计背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的情趣、丰厚的底蕴。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受西方文化的浸润,更注重西方的洋节,尤其是小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知道西方的许多节日,对中国传统节日知道的却寥寥无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把“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在教材中。

教材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

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丰富,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主要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生的灵魂深处,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础。

活动设计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几大传统节日,知道人们在过传统节日时各地的风俗。

2.通过搜集、交流、汇报、展示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活动准备:活动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民族传统节日传说及习俗的资料;教师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创设活动情境: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一首描写春节的诗,还记得吗?你们有谁能来背诵一下吗?生: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大家能一起背诵吗?(生齐背)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元日也就是什么节日吗?生:春节师:对。

你回答的真棒!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大的节日,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一下灿烂的民族文化。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传统节日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传统节日 》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走进传统节日》一. 教材分析《走进传统节日》是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课,教材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教材内容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五个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这些传统节日,对一些节日的习俗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知之甚少。

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一些传统习俗可能逐渐被遗忘。

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既有熟悉的内容,也有需要深入探究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五个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学会介绍传统节日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关爱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五个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学会介绍传统节日的方法。

2.难点:深刻理解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学会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节日的习俗、历史和意义。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对节日的介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节日文化。

4.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2.资料:关于五个节日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习俗、故事等。

3.投影仪:用于展示资料和课堂互动。

4.黑板:用于板书关键词和课堂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五个传统节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节日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习俗和意义。

让学生对这些节日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节日,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搜集资料,整理出节日的历史、习俗和意义。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习俗,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习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方式,自主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

2. 合作探究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习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传统节日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搜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从而引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习俗。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发展及其习俗,各组汇报探究成果。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具体的传统节日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章:春节教学内容:春节的起源、发展,春节的习俗,如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等。

教学安排:讲解春节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春节的习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春节相关的手工艺品。

2. 第七章:元宵节教学内容: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元宵节的习俗,如赏灯、猜灯谜、吃元宵等。

教学安排:讲解元宵节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元宵节的习俗,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元宵。

综合性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最新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

综合性活动《走进中国传统节日》教案【最新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习俗。
2.通过收集交流传统节日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弘扬传统文化,开拓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探寻研究中国传统节日的方法,制定初步的活动方案。
3.这些节日是从古代就已产生并流传至今,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就把它叫做中国传统节日。(板书:中国传统节日)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把它们记在心里。
4.辨别传统节日
上面展示的哪些节日中:
中秋、端午、重阳节分别是农历八月十五、五月初五、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而“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则是世界通用的节日,是一些公历节日,因而不是中国传统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泼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达努节”,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苗族人民为了迎接龙舟节的到来,每个村寨都要专门制作一至两艘龙舟,等到龙舟节来临,他们就会举行激烈的划龙舟比赛。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节日名:(课件出示3)
中秋、端午、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节日,大家判断哪些是传统节日,哪些不是传统节日?为什么?
2.说说各节日的时间,引导比较:从各个节日的时间上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日历上有两种日期:公历日期和农历日期,我国古代人民采用的是农历纪年法,用公历,农历是区分传统节日一个好办法。(板书:公历日期 农历日期)
(课件出示7)友情小提示:
1.当遇到困难时,可不要退缩,要想办法解决,可以求助老师、同学、家长或其他人帮助,但不要让他们替你们包办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执教者苏玉斌


1课时所属教材目

课题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可就在当下有关中华传统节日日益受到大家重视,民族之风日益扩散和影响到孩子生活的今天,我们却发现他们对很多中国民族传统节日的了解与感受仍相当有限,对节日民俗活动的理解存在表面化和追捧倾向,相关可接受与参与的节日民俗活动内容也多为单调与零散的,大多孩子只是从大人的口中粗略与简单的了解了一些相关内容。

再加之,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节日在国人面前出现了逐步淡化的趋势,民族教育和民族活动开展之风已受到严重伤害,从而导致少年儿童对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表现出了严重的“营养不良”。

因此,我们觉得重视学生对本民族传统节日的认识回归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民族教育不光是我们的,更是需要孩子们来感受、认知、传承与创新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欢综合实践活动学科,但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多数孩子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习起来非常有兴趣,也非常容易,但是有一部分同学动手能力较差。

我将根据学生特点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孩子进行学习、理解,调查,实践。

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班开展了《走进中国传统节日》的综合实践活动。

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让
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交流、汇报传统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诵读有关传统节
日的诗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
能力。

过程与
方法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操作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认识传统节日的
重要性和它的习俗。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热爱之情,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

以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确定研究小主题,在活动中通过查找资料、调查采访、动手实践、信息搜集与处理、亲身体验、展示与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通过传统节日这个窗口,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受我们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民族人文素养。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

激趣导入,引入课题(5分钟)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传统
节日?你对他们了解多少?
生:……
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是我国学生观看欢
度春节的画面
通过与学生交谈,激发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演示课件,以生动的欢度春节画
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节日,喜欢过春节吗?
你们是怎么过春节的?(生交流)
(师播放春节有关图片)春节俗称“过年”,那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要穿新衣、拜年、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寓意着新的一年的开始。

可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忘记了中国传统节日,更多的人喜欢过“洋节”。

其实每个传统节日各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各有不同的讲究。

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些传统节日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此次进行的综合实践课的主题是“走近中国传统节日”。

教师板书活动主题。

面,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

二、静默思考,提出问题
(5分
钟)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
题想问吗?把你最想知道的问题写下
来。

学生思考并写出问题,教师巡视。

学生在纸上
写问题。

培养学
生提出问题
的能力。

三、筛选问题,确定研究课题(27分钟)
一、教师指导如何筛选问题: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
以渔。

”教授给学生知识,提供现成
的答案,不如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
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答问题。

在短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已经写
书了好多个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
学生学习筛
选方法。

学生代表汇
报问题,并说明如
何筛选的。

在平时
的活动中,
教师要善于
培养学生
“提出问
题”能力,
帮助学生克
服学习中的
困难,提高
的问题大家都想去研究,有的问题不值得一提,还有的问题上网上或图书馆一查就知道。

在众多的问题中我们要学会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如:课件展示
1、学生都知道的、学生可以自己解决
的、与主题无关的不用提问了。

2、自己想很想知道但是不能独立完成
的需要小组合作解决的要提出问
题。

二、筛选问题,先自己选再小组内选。

(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结组,选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当组长)
根据刚才学到的筛选方法自己筛选,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每组选出3-4个有价值的问题。

师巡视指导
三、分组汇报,全班筛选问题
师:第一组同学你们组选出哪些问题?如何筛选的?
生:……
师:第二组……
生:……
教师将各组汇报问题写在黑板上。

全班学生共同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定为本次综合实践的研究问题。

1、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
节日的具体日期和来历。

2、这些传统节日流传着哪些故事、传学生挖掘问题的能力。

实践证明,对学生“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兴趣,又有利于教师适当调整教学节奏、授课重点、难点既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独创之见,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说或诗文。

3、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四、总结、启发下节课的内容(2分钟)
同学们已经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研
究问题,下节课我们具体进行研究。

学生自由选
择研究问题,课下
进行研究。

让学生
学会课下讨
论、研究,
激发研究兴
趣,提高自
身能力。

布置作

(1分钟)
课下搜集有关资料并整理好。

板书设计
走近传统节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

元宵节腊八
节重阳节
板书设
计主要是几
个重大传统
节日的名称,
以及这些重
大传统节日
的手抄报、图
片资料等,目
的是教给学
生更多的收
集、整理资料
的方法,启迪
他们的思维,
激发学习兴
趣,鼓励他们
了解更多的
中国传统节
日的知识。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法宝。

只要是学生讨论环节学生都非常踊跃,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热烈。

但是作为老师要控制好,不然学生会很容易跑题,越扯越远,影响课堂效果,而且讲课时间就会不够。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这样由表及里的有序学习,学生易于接受。

尤其对于学生平时很愿意思考理解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用这招效果就很好了。

3、设计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方法的指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珍惜学生生活体验与教学的关系,教师帮助学生获得某种经验,使学生能借助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完成此次活动,这是
本次实践活动课最大的收获。

课前上网搜集整理资料,让学生从心里喜欢上了我国传统节日,从行为上亲近它,进行实践探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4、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在活动中,教师不是临驾于学生之上,而是以一个小伙伴的身份,和他们一起探究,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导,教给方法,适时鼓励,使学生乐于学习,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为顺利的完成活动打下基础。

5、实践体验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快乐,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能,满足了他们的欲望,提高了他们的能力,促进了他们求知的兴趣。

6、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足我估计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方面比较困难,因为大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而且电脑制作的水平有限,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何来调控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7、应对策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及时调控,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