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摄影艺考基础知识--名词解释、简答题

(完整word版)摄影艺考基础知识--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DC:数码相机的标志。

2.DV:数字摄像机的标志。

3.ASA:美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4.ISO:国际标准感光度制式标志。

5.GB:中国感光度制式标志。

6.MC: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标志。

D:数码相机的电荷耦合器件,为数码相机的感光装置。

8.LCD:液晶显示器。

9.快门:控制进入照相机焦平面光线时间长短的装置。

10.景深:当聚焦在某景物时,此处最清晰,该景物前后的清晰范围称景深范围,简称景深。

11.标准镜头:镜头焦距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的长度的镜头。

12.短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小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3.长焦距镜头:镜头焦距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14.取景器:照相机上选取景物范围的设备,并兼有其他功能。

15.物距:被摄体到镜头前节点的距离。

16.宽容度:感光胶片按比例纪录景物亮度差别,正确表现景物明暗层次的能力。

17.颗粒度:银盐在人眼中产生的颗粒状态的感觉。

18.自然光:天然形成的光源。

19.潜影:胶片在照相机内拍摄曝光后,未经过显影前所产生的看不见的潜在影像。

20.显影:用显影剂药品使感光材料曝光后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的过程。

21.定影:显影后把没有感光的卤化银去掉,把感光的卤化银固定下来,使影像稳下来的过程称定影。

22.标准灰:18%反光率所产生的灰色影调,也称V区中灰,是曝光的基准。

23.全色片:所有7个单色光全部感光的黑白胶片。

24.胶片:是一种可把影像记录下来的感光材料,经过一定的化学药品处理,能把影像固定下来。

25.焦点距离:无限远的景物在焦平面结成清晰的影像时第二节点到焦平面的垂直距离。

26.曝光宽容度:指感光胶片对不恰当的曝光所能允许的程度。

27.产品摄影:也是产品照片。

主要用于产品的样本、说明书和商品宣传画等。

28.主光:又称,塑型光,指在摄影画面上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29.光度:是光源强度和光线在物体表面的照度以及物体表面呈现的亮度的总称。

30.照射角度:指光源传播方向与地平线所成的高低角度。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

摄影基础知识入门与技术一、摄影基础知识入门1.1 摄影的定义和历史摄影是通过光线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图像的过程。

摄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但真正的摄影技术始于19世纪初。

1.2 摄影机构成和原理摄影机由镜头、快门、感光元件等组成。

镜头负责调节光线,快门控制曝光时间,感光元件记录图像。

1.3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是镜头口径大小的表示,控制进入相机的光线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即相机感应器接收到光线的时间;ISO是感应器对于光线敏感度的设置。

1.4 曝光三要素曝光三要素是指在不同环境下合理地设置曝光参数,以保证照片质量。

三要素包括:ISO、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二、摄影技术2.1 构图技巧构图是指将画面中各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视觉上达到一定效果。

常用构图技巧包括: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对角线构图等。

2.2 焦距和景深焦距是指镜头中心点到感应器的距离,控制拍摄主体大小;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区域范围,受光圈大小、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等因素影响。

2.3 光线控制技巧光线控制技巧包括:反光板、闪光灯、补光灯等。

反光板可用于反射阳光或其他强光源,以达到柔和的效果;闪光灯可用于低照度环境,提供额外的补充照明;补光灯则可用于室内或暗处拍摄。

2.4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后期处理技术包括:色彩调整、剪裁、修饰等。

合理运用后期处理技术可以使照片更加完美。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摄影基础知识入门和一些常见的摄影技术。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和技巧,可以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并创造出更加优美的照片作品。

摄影等级考试理论知识

摄影等级考试理论知识

摄影等级考试理论知识1. 摄影基础知识- 曝光:曝光是指相机感光材料(胶片或数码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光线量。

合适的曝光可以保证图像明亮、细节丰富。

- 快门速度:快门速度控制着相机曝光时间的长短,快门速度越快,所接收到的光线越少。

- 光圈:光圈大小会影响到图像的景深,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 ISO感光度:ISO感光度决定了感光材料对光线的敏感程度,较高的ISO值可以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获得更亮的图像,但会引入噪点。

2.构图与视角- 构图是指在摄影过程中通过选择拍摄主体和调整画面元素来呈现所要表达的意境。

- 线条和形状:通过利用线条和形状的配合来构建有趣的图像构图。

- 黄金分割法则:将画面分成三个部分,让重点元素位于黄金分割线上以增加视觉冲击力。

- 视角选择:通过选择不同的拍摄视角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

3.颜色与光影- 色彩搭配:合理运用颜色的搭配可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和情感冲击力。

- 白平衡:调整白平衡可以校正图像中受光源色温影响导致的色调偏差。

- 光影效果:通过合理运用光线和阴影,可以创造出戏剧性和有趣的图像效果。

4.摄影构思与主题- 摄影构思:一个好的摄影构思是成功摄影作品的基础,通过选择适合的主题和构图方式来实现摄影构思。

- 主题选择:选择有吸引力的主题可以提高照片的魅力和观赏性。

- 观点表达:通过观点和对拍摄主体的理解来表达个人态度和情感。

5.后期处理与修饰- 调色与曝光: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来优化图像效果。

- 剪裁与修饰:通过裁剪、修饰和修复等手段来完善图像细节和提升整体品质。

- 滤镜与效果:运用滤镜和特效来增加照片的个性和创意。

以上是摄影等级考试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摄影基础知识(艺考必备)

(完整版)摄影基础知识(艺考必备)
颜色深度24位,不支持alpha通道。
JPEG2000
可压缩比例提高30%
支持有损压缩与无损压缩。
具有渐现特性
Flash Pix
柯达公司为主体,针对多媒体网络技术。
有损压缩模式。
支持RBG和灰度色彩模式
不支持alpha通道
TIFF格式
Aldus公司开发。
支持RGB CMKY Lab灰度位图等色彩模式
数码变焦
在镜头原视角的基础上,在成像的CCD影像信号范围内,截取一步份影像进行放大,是影响达到充满画面的效果,而不改变影像的清晰度。
互易律失效
互易律是指光照度与曝光时间可以按正比互易而曝光量保持不变。当曝光时间过长(长于1秒)或过短(短于1/1000S)时,互易律失效。
测光
当测光对象是18%反射率的中灰色调,按测光读数推荐的曝光组合。
快门的作用和
控制进光时间
影响成像清晰度(表现于动体摄影)
快门种类
镜头快门:又称叶片快门,位于镜头中间.在闪光摄影时,快门速度不受限制、主要缺点是高速档难以快于五百分之一秒
帘幕快门:又称焦平面快门,位于紧贴相机焦平面处,由前后两块帘幕组成。闪光时候,快门速度受限。高速档可达一千分之一秒
电子快门:一电子延时电路等装置自动那个控制快门速度,常见于光圈优先式。
超声波马达驱动自动对焦
Cannon简称USM,低耗。能以相机的内装电池驱动,可在-30—60度环境下完成自动聚焦
Nikon用SWM表示
Sigma用HSM表示
135相机
画幅为36mm*24mm,可以拍摄36幅画面。
特点:相机内装邮件五棱镜和反光镜,取景与拍摄成像是通过同一镜头进行的。
单反优点
镜头可拆卸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摄影作为一门艺术,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中。

而对于那些想要考艺术大学的学生来说,摄影课程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如果你想要在摄影专业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那么你需要掌握摄影的基础知识。

1.光线光线是摄影创作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光线可以影响照片的明暗对比度、色彩和阴影。

在摄影过程中,你需要了解光线是如何反射、散射和透射的,这将有助于你选择合适的光线来拍摄你的主题。

在拍摄人物时,需要注意光线的角度和颜色。

光线的角度会决定人物的形态和肤色,而颜色会影响照片的色调层次。

2.构图构图是指照片中物体的编排和布局。

构图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镜头、摆放物体和选择场景来实现。

摄影师需要注重对场景的观察和把握,以便在符合主题的基础上准确地传达感觉和情感。

在构图时还需要留意对焦距离、近景、远景和前景等问题,因为这些都会对构图产生影响。

3.快门速度快门用于控制相机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

快门速度主要取决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观察到的动态效果。

在高速运动中,快门速度应该较快,可以在拍摄中捕捉到拍摄主体的动态瞬间;而在静止的拍摄中,快门速度其实可以较慢,这给了摄影师更多的时间来调整构图和光线。

4.光圈光圈主要用于控制相机镜头光线的通量。

光圈大小直接影响照片的景深和对焦范围。

较小的光圈可以产生大景深,即使远近物体都会清晰可见,而较大的光圈则可以使焦点被限制在少数物体上,并且模糊了其他物体的轮廓。

在选择光圈大小的时候,需要根据场景和拍摄主体的需要来进行选择。

总之,艺考摄影需要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这种结合需要摄影师凭借对自己工具和大自然的理解,并遵循摄影的技巧,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掌握这四个基础知识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控拍摄过程,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不要惧怕新的事物,努力学习,你定能成为一位出色的摄影师。

摄影知识基础知识简答

摄影知识基础知识简答

摄影知识基础知识简答
摄影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摄影的基础知识简介:
1.光线: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了解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对于拍摄质量至关重要。

自然光和人工光源都是影响照片效果的因素。

2.相机:
理解相机的基本构造,包括镜头、快门、光圈等。

不同类型的相机(单反、微单、傻瓜相机等)适用于不同的拍摄需求。

3.曝光:
曝光是指相机对光线的控制,包括快门速度、光圈大小和ISO感光度。

正确定义曝光可以避免照片过曝或欠曝。

4.对焦:
学会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或手动对焦,确保照片清晰。

对焦点的选择影响照片中主体的清晰度。

5.构图:
掌握构图基础原则,如黄金分割、对称、平衡等。

确定拍摄主体,避免杂乱的背景。

6.白平衡:
白平衡调整相机对不同光源的适应性,确保照片中的颜色真实。

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的使用。

7.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的范围,由光圈大小决定。

大光圈(小f值)产生浅景深,小光圈(大f值)产生深景深。

8.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控制拍摄时间,影响照片中运动的表现。

快速快门用于冻结运动,慢速快门可呈现运动轨迹。

艺考摄影知识(最新整理)

艺考摄影知识(最新整理)

联系:投影器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二)镜头的种类⒈镜头的口径(孔径)镜头口径也叫有效口径,表示该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同时还表示该镜头通光能力的大小。

用直径与焦距之比表示,如镜头通光孔径25mm,焦距50mm,其比表示,如镜头通光孔径25mm,焦距50mm,其比为25:50=1:2大孔径的镜头透光能力大,适合在较暗的环境中使用,而不需要借助人造光(只用现场光),这是小孔径镜头无法做到的。

但是大孔径镜头的制造工艺要求高,大孔径镜头的照相机价格昂贵。

而且当我们在日光下和普通环境的正常光线下使用大孔径镜头时,也不会经常把光圈开足到与镜头孔径同大的光圈值上,通常总得收小一些光圈。

这样在一般情况下,就显示不出它的优越性。

⒉镜头的焦距及分类标准镜头的优点是:①影纹细腻,层次丰富,适宜人像、风景等摄影。

②用它拍出来的人像和景物照片,其景物的大小和透视的比例适中,人眼看起来正合适、舒服。

③它的镜头口径大。

镜头口径越大,说明感光能力越强,可以适应光线较弱的照明条件快速曝光。

广角镜头的特点:视角大,即包括景物的范围大,拍摄的场景大。

②从拍摄效果看,广角镜头对景物有一定的夸张表现,这种夸张能给人以辽阔的感觉,而且焦距越短的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越夸张。

③广角镜头还有一个优点,它的景深较大,即使拍摄对焦略有偏差,也可以拍摄出清晰的照片。

④它的缺点是照度不匀,有时一张照片中心部分亮,四周部分暗。

至于广角镜头产生透视比例失真现象,是能采取某些方法予以纠正的。

远摄镜头的特点:①景深短。

也就是在被摄主体前后一个极短的距离内景物清楚,拍出来的照片缺乏立体感,前后景物大小差不多。

②远摄镜头最大的特点是拍摄景物变形小,并能在离目标较远的地点拍摄。

在拍摄人物和动物时,一致引起他(它)们的惊恐和不自然现象。

变焦镜头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焦距可以连续改变,也就是说视角是连续可调的。

变焦镜头最大的优点是一只变焦镜头能代替若干只定焦镜头的作用,因而携带方便,使用简便,既不必在拍摄中不断更换镜头,也不必为摄取同一对象不同景别的画面前后跑动。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圈、快门和ISO光圈、快门和ISO是摄影中最重要的三个参数,它们决定了照片的曝光。

光圈控制的是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快门控制的是时间,快门速度越快,进光时间越短;ISO控制的是感光度,ISO值越高,照片越亮,但也越容易出现噪点。

2. 焦距和景深焦距决定了照片的视角和变焦程度,短焦距适合拍摄广角景观,长焦距适合拍摄远景或特写;景深决定了照片中的清晰度范围,大景深适合拍摄全景,小景深适合突出主题。

3. 白平衡白平衡是指校正照片中的颜色偏差,以使白色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看起来一样的过程。

通过设置不同的白平衡模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效果。

4. 曝光补偿曝光补偿是用来控制照片的亮度的功能,通过调整曝光补偿值,可以让照片更亮或更暗,适应不同光线条件下的拍摄需求。

5. 对焦模式对焦模式包括单次对焦、连续对焦和手动对焦,根据拍摄对象的运动状态和摄影师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对焦模式可以帮助拍摄更清晰的照片。

二、摄影器材1. 相机常见的相机有单反相机、微单相机、高级手机等,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相机是非常重要的。

2. 镜头镜头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照片的成像效果,不同的焦段和光圈大小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

3. 三脚架三脚架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适用于长曝光、夜景、微距等拍摄。

4. 滤镜滤镜可以改变进光情况、减少反射、增加对比度等效果,适用于特定的拍摄条件下。

5. 闪光灯闪光灯适用于光线不足或者需要拍摄特殊效果的场景下。

6. 存储卡存储卡的速度和容量直接关系到照片的保存和传输速度,选择合适的存储卡非常重要。

7. 清洁用具保持相机和镜头的清洁可以有效避免灰尘、指纹等对照片质量的影响。

三、构图技巧1. 三分法则三分法则是指将画面分为九等分,将主题放在交叉点附近以及重要线条上,能够使画面更加有层次感和平衡感。

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将主体放在对角线交汇点上,能够更加吸引人的注意力。

艺考摄影知识总结报告

艺考摄影知识总结报告

艺考摄影知识总结报告摄影是一门艺术,也是艺考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准备艺考摄影知识总结报告时,我将从摄影基础知识、构图原则、光影运用以及摄影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以下是我的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相机原理:了解相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镜头、快门、光圈和感光元件等。

2.曝光:掌握曝光的三要素,即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焦距和焦点:理解焦距对画面构图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焦点来突出主题。

4.色温与白平衡:学会根据不同场景的光源调整白平衡,以获得准确的颜色还原。

二、构图原则1.第三方则:将画面分为九等分,将主题放置在交叉点上,能够使画面更富有张力和平衡感。

2.对角线构图:运用对角线使画面更加动感,并引导观众的目光。

3.前景与背景:通过放置前景元素与主体的层次感,增加画面深度和立体感。

4.视觉引导:利用线条、明暗对比、色彩等元素引导观众的目光,强调主体或指引视线。

三、光影运用1.自然光:掌握自然光的不同类型和角度,如早晨和傍晚的柔和光、正午的强烈光等。

2.人工光:熟悉不同类型的人工灯光,如补光灯、闪光灯和影棚灯等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3.阴影和高光:运用阴影和高光的对比,塑造形状和纹理,增加画面层次感。

四、摄影风格1.纪实摄影:追求真实性,记录客观事物,注重生活细节和时刻抓拍。

2.风光摄影:以自然景色或城市风景为主题,关注环境气氛、光影变化和线条构造。

3.人像摄影:以人物为主体,注重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通过光影和构图刻画人物形象。

4.概念摄影:表达个人观点和理念,通过符号、符号性元素和后期处理塑造意象效果。

综上所述,艺考摄影知识总结报告涵盖了摄影基础知识、构图原则、光影运用和摄影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摄影技巧,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的摄影作品。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摄影是艺考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摄影可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色彩、质感以及空间关系等,为了考取高分,了解摄影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本文将向读者及考生阐述摄影的基础知识。

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线和曝光摄影的关键是光线,在摄影中,光的传输是一种辐射状的能量。

摄影师必须了解光线的强弱、方向和类型等特性,并掌握使用不同光源组合的技巧。

曝光是摄影中另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光在感光材料上的表现。

正确的曝光可以使画面亮度饱和,清晰明亮,反之曝光过度或不足则会严重影响画面质量。

2. 色温和色彩色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光线构成的,色温是表现色光清晰明亮程度的指标。

色温越高,颜色越冷(如蓝色),色温越低,颜色越暖(如橙色)。

在拍摄中,摄影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和光源选择不同的色温来调整画面效果。

色彩是摄影作品表现能力的重要标志,不同的色彩组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3. 焦距和透视焦距是指镜头和成像器之间的距离,它对画面的视野大小和模糊度产生巨大影响。

大焦距的画面将缩小,但会使物体距离似乎更近,透视感较强。

而小焦距则相反,画面将放大,但感官距离会更远,透视感较弱。

透视是空间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远近和大小关系。

摄影师需要通过选择不同的视角来调整透视的表现。

4. 运用构图美化和表现画面构图是指按照一定的理念将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对象、人物等元素安排并排列在画面中,使画面有层次感和美感的初步规划。

构图可以表现画面的重心,并配以不同的线条和构成元素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通过对构图的调整和景深的运用,摄影师可以有效地表现画面主题和氛围。

二、摄影的类型1. 风光摄影风景摄影以大自然、城市景观等为主题,通常需要选取恰当的场景和光线、正确的焦距、视角和构成元素,以达到最佳表现效果。

2. 人物摄影人物摄影以人体、肖像等为主要表现形式,并运用光线、色彩、构图等元素来表现人物的特征、性格、心情等。

艺考摄影常识

艺考摄影常识

艺考摄影常识摄影在艺术考试中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以下是一些摄影常识,希望能帮到您:光线- 自然光:光线对于拍摄影像非常重要。

在室外拍摄时,可以利用阳光的方向和强度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自然光:光线对于拍摄影像非常重要。

在室外拍摄时,可以利用阳光的方向和强度来创造不同的效果。

- 人工光:在室内拍摄时,可以使用人工灯光来照亮主体,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人工光:在室内拍摄时,可以使用人工灯光来照亮主体,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姿势和角度- 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例如低角度、高角度或侧面角度,以突出主题或创造戏剧性效果。

拍摄角度: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例如低角度、高角度或侧面角度,以突出主题或创造戏剧性效果。

- 人物姿势:拍摄人物时,可以引导他们采取不同的姿势和动作,以表达情感或传达信息。

人物姿势:拍摄人物时,可以引导他们采取不同的姿势和动作,以表达情感或传达信息。

構图- 主体和背景:确保主体在画面中清晰可见,并与背景形成适当的对比。

可以通过调整焦点、深度和相机角度来实现。

主体和背景:确保主体在画面中清晰可见,并与背景形成适当的对比。

可以通过调整焦点、深度和相机角度来实现。

- 线条和形状:利用线条和形状来引导观众眼睛的流动,创造出视觉上的动态和平衡。

线条和形状:利用线条和形状来引导观众眼睛的流动,创造出视觉上的动态和平衡。

色彩- 色彩对比:利用颜色的对比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对比明亮与暗淡、冷暖色调等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色彩对比:利用颜色的对比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表现力。

对比明亮与暗淡、冷暖色调等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 色彩搭配:选择适合主题和情感的色彩组合,以更好地传达您想要表达的意义。

色彩搭配:选择适合主题和情感的色彩组合,以更好地传达您想要表达的意义。

这只是一些摄影常识的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摄影领域,实践和尝试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不断练习和探索各种技巧将使您的摄影技能不断提升。

艺考生摄影知识点总结

艺考生摄影知识点总结

艺考生摄影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1. 光影的基础光是摄影的灵魂,了解光的特性和影响对于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

在室内摄影中,光的来源有自然光和人工光。

在室外摄影中,日光和阴天的光线也会对拍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艺考生需要了解光的来源、方向、强度和色温,并学会利用光线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2. 相机的基础相机是摄影的工具,艺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相机及其使用方法。

对于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傻瓜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需要了解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3. 曝光的基础曝光是摄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曝光知识是摄影师的基本功。

了解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等曝光参数的作用和调节方法,掌握曝光三要素的关系和协调性,是艺考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4. 对焦的基础对焦是摄影中的关键步骤,艺考生需要了解不同对焦方式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对于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不同类型的相机,需要了解其对焦系统和使用方法。

5. 构图的基础构图是摄影中的核心技术之一,艺考生需要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画面的对称、平衡、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学会运用构图技巧来创造出具有艺术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6. 白平衡的基础白平衡是摄影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掌握白平衡知识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画面的色彩和色温。

了解不同光源下的白平衡设置方法,学会运用白平衡来控制画面的色彩效果。

二、摄影构图知识1. 构图法则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了解构图法则可以帮助艺考生更好地把握画面的结构和比例。

掌握对称、平衡、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能够帮助摄影师拍摄出更富有艺术表现力的作品。

2. 人物构图人物是摄影作品中常见的主体,艺考生需要了解人物构图的技巧和方法。

了解拍摄人物时的构图原则,学会运用适当的角度、姿势和光线来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拍摄出有表现力和艺术感的作品。

3. 风景构图风景是摄影中常见的题材之一,艺考生需要了解风景构图的技巧和方法。

了解拍摄风景时的构图原则,学会运用适当的视角、前景和主体来突出景物的美感和表现力,可以拍摄出有艺术感和表现力的作品。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摄影,是一门用光线和画面来表达情感与故事的艺术。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构图技巧是踏入摄影世界的重要一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摄影的奥秘。

一、摄影入门基础知识1、相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相机的各个按钮和功能是第一步。

比如,快门按钮用于控制拍摄瞬间,光圈调节控制进光量从而影响景深,感光度(ISO)则影响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

不同的拍摄场景需要不同的设置组合。

2、光线的运用光线是摄影的灵魂。

顺光使物体明亮均匀,侧光营造出立体感和质感,逆光则能创造出迷人的轮廓光。

在不同的时间,光线的强度和角度也会变化,早晨和傍晚的柔和光线常常能带来温馨的氛围,而中午的强光则需要巧妙处理。

3、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的目的是让画面有秩序、有重点。

常见的原则包括对称平衡、三分法、引导线等。

对称平衡给人稳定、庄重的感觉;三分法将画面分为九宫格,把主体放在交叉点或线上更能吸引眼球;引导线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

4、拍摄角度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

俯拍适合展现宏大的场景,仰拍能突出主体的高大,平拍则更贴近人的视角,显得亲切自然。

二、17 种摄影构图技巧1、中心构图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突出主体的重要性,这种构图简单直接,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2、对称构图画面左右或上下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美感。

常用于建筑、倒影等场景。

3、三分法构图如前文所述,将画面横竖三等分,把主体放在四个交叉点或分割线上,使画面更具平衡和美感。

4、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等框架元素将主体框住,能够聚焦观众的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5、引导线构图利用道路、河流、栏杆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目光到主体上,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故事性。

6、对角线构图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使画面充满动感和张力。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构图具有安定、均衡但不失灵活的特点。

艺考摄影知识总结范文

艺考摄影知识总结范文

随着摄影艺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摄影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和职业道路。

对于艺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摄影知识是通往梦想的敲门砖。

以下是对艺考摄影知识的一个总结,希望能为考生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一、摄影器材与基本操作1. 数码相机:了解数码相机的种类、功能及操作方法,如单反相机、微单相机等。

2. 摄影镜头:掌握不同镜头的焦距、光圈、景深等参数及其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3. 曝光三要素:学习光圈、快门速度、ISO感光度之间的关系,掌握曝光三角的运用。

4. 白平衡:了解白平衡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调整白平衡以适应不同光线环境。

二、摄影构图与画面表现1. 构图法则:学习摄影构图的基本法则,如三分法、对称法、黄金分割等。

2. 空间层次:了解画面空间层次的表现手法,如前景、中景、背景的运用。

3. 光线运用:掌握光线在摄影中的运用,如顺光、侧光、逆光等。

4. 色彩搭配:学习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如冷暖色调、色彩对比等。

三、摄影题材与风格1. 风景摄影:掌握自然风光摄影的技巧,如拍摄日出、日落、云海等。

2. 人像摄影:了解人像摄影的基本技巧,如拍摄人物表情、姿态、光影等。

3. 生活纪实:学习用摄影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表现真实、生动、感人的一面。

4. 建筑摄影:掌握建筑摄影的技巧,如拍摄建筑外观、室内空间、光影效果等。

四、后期处理与分享1. 后期软件:了解常见的后期处理软件,如Photoshop、Lightroom等。

2. 后期技巧:学习后期处理的基本技巧,如调整曝光、色彩、锐度等。

3. 分享与传播:学会将摄影作品分享到社交平台,如微博、Instagram等。

五、艺考备考建议1. 培养兴趣:热爱摄影,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 积累作品:多拍摄、多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水平。

3. 学习理论:掌握摄影基础知识,为艺考打下坚实基础。

4. 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调整心态。

5. 拓展视野:关注摄影行业动态,了解国内外摄影大师的作品。

摄影专业基础知识

摄影专业基础知识

摄影专业基础知识:
1.光圈:光圈越大(数字越小),进入的光线更多,照片会越亮;另一方面,大光圈景深更浅,拍摄人像背景更加梦幻。

光圈越小(数字越大),进入的光线较少,照片会较暗;用小光圈背景会更为清晰,拍摄风景保证能捕捉全部画面。

2.快门速度:快门速度越高,就越能够将快速的动作定格,捕捉犹如凝固的效果。

快门速度越低,捕捉到的动作将更不清晰,长曝的话更会拍摄对象会变得朦胧。

3.ISO感光度:低感光度适合在光源充足的环境拍摄,画面中出现的噪点会比较少;在光源不足的环境适宜用高感光度拍摄,但感光度越高,噪点就会越多。

4.焦距:镜头的焦距越长,视角就越窄;反之亦然。

5.构图基础:三分法、对角线等构图技巧可以提升摄影作品的视觉效果。

6.色环:掌握色环可以理解摄影配色,例如处于色环对角线的互补色和在色环中相邻的近似色。

7.感光元件比例:了解不同感光元件的比例和面积可以帮助摄影师选择合适的器材和拍摄参数。

8.拍摄模式:不同的拍摄模式可以应对不同的拍摄场景和需求,如P模式、A/AV模式、S/TV模式和M模式等。

9.反光板的使用:反光板可以调整拍摄对象的照明效果,增加照片的层次感。

10.闪光灯和小镜的使用:通过使用闪光灯和小镜,可以获得更柔和的闪光效果。

11.外置闪光灯的方向:将外置闪光灯朝上或斜上方向照射,利用墙壁或天花板反射灯光,可以获得更柔和的光影效果。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摄影是一门既简单又复杂的艺术。

入门的过程有时候让人感到兴奋,有时候却又充满挑战。

不过,别担心!我们一起走过这段旅程,慢慢领会其中的奥妙。

一、基础知识1.1 相机的种类市面上的相机种类繁多。

首先,有数码单反相机(DSLR)。

它们像小巨人,功能强大,适合追求画质和灵活性的摄影爱好者。

接下来是无反相机,轻便又时尚,适合随身携带。

如果你想简单入门,数码相机或手机摄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的手机相机功能已经很强大,拍出来的照片也很赞。

1.2 曝光三要素在摄影中,曝光三要素是最基本的概念。

光圈、快门速度和ISO。

这三者如同三位舞者,互相配合,创造出美丽的画面。

光圈决定了景深,快门速度影响了运动的捕捉,ISO则影响了画面的亮度与噪点。

掌握它们,你就能在不同的环境中自如应对。

二、构图技巧2.1 经典构图法则构图是摄影的灵魂。

常见的有“三分法则”。

将画面分成三等分,重要的元素放在交点上,效果更佳。

还有对称构图,简洁而又和谐。

尝试多角度拍摄,或许会发现意想不到的美感。

2.2 光线的重要性光线是摄影的魔法。

早晨和傍晚的“黄金时刻”光线柔和,色彩丰富。

逆光、侧光也可以创造出惊艳的效果。

记得,好的光线能让平凡的场景变得不平凡。

2.3 颜色与情感色彩能传递情感。

温暖的色调让人感到舒适,冷色调则显得清新。

尝试搭配不同的颜色,发现画面的层次和情感。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故事,而颜色就是叙述者。

三、后期处理3.1 常用软件拍完照之后,后期处理不可少。

常用的软件有 Lightroom 和Photoshop。

前者主要调整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后者则适合进行更复杂的编辑。

后期处理是让你的作品更加完美的关键步骤。

3.2 拍摄与后期的平衡有些人认为后期处理可以弥补拍摄时的不足。

但其实,拍摄与后期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

拍摄时尽量做到完美,后期只需修饰。

这样能让你在每一次拍摄中都有成长。

四、实践与创意在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实践是最重要的。

高三艺考摄影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艺考摄影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三艺考摄影知识点总结大全高三艺考摄影知识点总结大全摄影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自然成为高考艺术生的重要考点。

在高三阶段备考摄影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摄影知识点,以便能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三摄影考试相关的知识要点,帮助同学们进行备考。

1. 摄影的基本原理摄影是利用光线在感光体上形成图像的过程。

在摄影中,光的三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光的亮度、光的方向和光的颜色。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合理利用光线,在不同的环境下拍摄出出色的图像。

2. 摄影构图技巧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良好的构图能够使照片更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在构图中,我们需要注意主题的选择和布局、对角线和黄金分割等构图原则的运用,以及适当运用前景、背景等元素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3. 摄影器材的了解与运用在摄影过程中,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需要熟悉各种相机的型号和特点,了解不同镜头的适用场景,能够合理运用三脚架等辅助设备,以及学会使用不同的快门速度、光圈值和ISO感光度等参数来控制曝光。

4. 彩色与黑白摄影彩色和黑白摄影是摄影创作中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彩色照片能够更准确地呈现物体的颜色和层次感,而黑白照片则能够更加突出构图和光线的表现。

我们需要了解彩色和黑白摄影的拍摄技巧,适时根据题材和表现意图选择使用。

5. 照片后期处理技巧照片后期处理是提升图像质量和美感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后期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光影调整、对比度调整、去除杂点和瑕疵等,以及熟悉一些特效处理的方法,如滤镜、虚化等,用于提升照片的效果。

6. 摄影创作的审美与表达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记录事物的瞬间,更是通过摄影师的审美和表达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艺术眼光和独特的拍摄角度,用创意的构图和光线呈现出自己独特的作品。

7. 摄影史与名家作品的学习了解摄影史和学习一些摄影名家的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和提高自身的摄影水平。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

摄影初级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摄影的基础知识1. 光影的基本原理摄影是利用光线来记录影像的艺术。

了解光线的基本性质对于摄影师来说至关重要。

光线的强度、方向和颜色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摄影效果。

2. 快门和光圈快门和光圈是摄影中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快门控制的是曝光时间,光圈控制的是光线进入相机的大小。

了解快门和光圈的作用和调节方法是摄影初学者的基本功。

3. 对焦和景深对焦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决定了摄影作品中主体的清晰度。

而景深则是指相机拍摄出的图像中能够保持清晰度的区域。

掌握对焦和景深的方法可以提升作品的质量。

4. 拍摄角度和构图角度和构图是影响摄影作品美感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角度和构图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摄影师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角度和构图方式。

5. 各种摄影器材的基本知识相机、镜头、闪光灯等摄影器材的选择和使用都会对摄影作品产生一定的影响。

了解各种器材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参数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进行摄影创作。

二、摄影的创作技巧和方法1. 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掌握光影的运用能够提升作品的质量。

不同的光线和光影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氛围和效果。

2. 色彩的构建色彩在摄影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情感表达。

摄影师要学会通过构建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3. 线条和形状的运用线条和形状是构成图像的基本元素,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构建出更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4. 运用景深和对焦对焦和景深的运用可以帮助摄影师突出主体,同时也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摄影师要学会善于运用景深和对焦来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

5. 创意拍摄技巧创意拍摄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摄影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拍摄技巧和方法,从而创作出更具有创意的作品。

三、摄影的后期处理和修图技巧1. 拍摄后的后期处理后期处理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环节,通过后期处理可以对作品进行适当的修饰和调整,从而提升作品的质量。

摄影工作入门知识点总结

摄影工作入门知识点总结

摄影工作入门知识点总结一、摄影基础知识(一)光的三要素光线对于摄影至关重要,了解光的三要素能够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拍摄效果。

光的三要素包括光线的方向、强度和色温。

光线的方向决定了光影效果,如侧光、背光和逆光等;光线的强度直接影响曝光度和拍摄效果;色温则影响着照片的色彩效果。

(二)曝光三要素曝光是指控制摄影画面中明暗程度的过程。

曝光的三要素分别是光圈、快门速度和ISO。

光圈决定了进光量的大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画面越明亮;快门速度指的是相机的快门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暗;ISO代表感光度,ISO值越高,画面越亮但可能引入噪点。

(三)构图基础构图是指摄影师对画面的组织和设计。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的主体构图、对称构图、黄金分割构图等。

掌握好构图基础将有助于摄影作品更加吸引人。

二、摄影器材选购(一)相机选购相机是摄影师的工具,因此选择一台适合自己的相机至关重要。

对于刚入门的摄影爱好者,一台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或微单相机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尽量选择具有手动模式的相机,方便学习和掌握摄影技巧。

(二)镜头选购镜头是影响摄影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入门级摄影者可选择标准变焦镜头,能够满足日常拍摄需要。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建筑等,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景和运动等。

(三)三脚架、滤镜等配件选购三脚架是拍摄长曝光、夜景等场景的必备工具,滤镜可用于调节光线、增加色彩饱和度等。

这些配件的选购同样需要摄影者根据自己的拍摄需求进行选择。

三、摄影构图与光影控制(一)构图技巧构图是指通过摄影师的视角和构图方式将拍摄场景呈现出来。

主体构图是指在画面中突出一个主要的对象,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重点位置,其他的部分构成画面的背景。

对称构图是指画面中的元素左右对称,使画面看起来平衡和谐。

黄金分割构图是指将画面划分为九等分,使主体位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线上。

(二)光影控制光影是摄影中的灵魂,掌握光影控制对于拍摄优质作品至关重要。

在自然光拍摄时,可以通过改变摄影时间、光源的方向和强度来掌控光影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考摄影入门基础知识一、填空:1.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的。

2.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3. 黑白相纸按用途可分(印相纸),(放大纸)。

4. 在画面影调中占主要地位的影调是(基调)。

5. 纬度小光源强度(大)。

6. 海拔高光源强度(大)。

7. 景物的反射与吸收成(反比)。

8.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9. 电子闪光灯发光的四大特性:发光强度特大,发光时间(极短)、发光色温与日光相同、发光性质为冷光。

10. 大口径镜头的优点可归纳为三点;便于在暗弱光线下拍摄,便于摄取较小的景深,便于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

11. 相机的聚焦装置作用就是使景物在胶片上(清晰地结像)。

12. 镜头的种类主要包括标准镜头、广角镜头、望远镜头和、定焦镜头、(变焦)镜头。

13. 选择拍摄点应从三方面考虑:不同的摄距、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高度。

14. 遮光罩是加戴在(摄影镜头)前边的一个附件。

15. 摄影镜头的视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焦距)的长短和(底片对角线)的长度。

16. 焦距(越长),视角(越小)。

17. 快门的主要作用(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控制被摄物体的清晰度)。

18. 强烈的斜、直射光进入镜头,会在底片上产生(耀斑)和(灰雾),使影像的(反差)和(清晰度)受到影响。

19. 民用数字相机既可以(照相)又可以(摄像)。

20. 数字相机是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卡)存储影像的。

21. 家用数字相机可以用(液晶)显示屏取景。

2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23. 快门速度先决模式用(S Tv)来表示。

24. 光圈大,景深(小)。

25. 光圈小,景深(大)。

26. 自拍器主要用途是(自拍),或防止相机震动。

27. F/4光圈比F/5.6光圈大(一级)光圈。

28. 数字相机是不使用(胶卷)的相机。

29. 135单镜头反光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两部分组成。

30. 马米亚RB67相机是(120)相机。

31.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32.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33. 摄影光源有(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

34. 透镜分为(平透镜)(凹透镜)(凸透镜)三种。

35. 焦距短,视角(大)。

36. 焦距长,视角(小)。

37. 光圈大,通光量(多)。

38. 相机内侧光系统,通过镜头的主要有(TTL)(TTL-OTF)通过取镜器的有(TTF)。

39. 用日光型胶片在灯光下拍摄会使色彩偏(红),偏(黄)产生(暖调)效果。

40.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边(薄)的透镜,起到使光线(汇聚)的作用。

41. (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42. 黑白胶卷冲洗的主要工序是显影和定影。

关键是(显影)。

43. 光圈与景深成反比,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44. 曝光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像的密度、影像的清晰度与影像的(色彩)。

45. 快门的作用是控制进光时间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46. “DX”的含义是指(胶卷资料暗码)。

47. 滤色镜可归为三大类:彩色摄影滤色镜、黑白摄影滤色镜、(黑白彩色通用滤色镜)。

48. 常用摄影充电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

49. 二度空间,只有(长度)和(宽度)。

50. 拍摄位置,即拍摄时(相机)所在的位置。

51. 拍摄点由拍摄(方向),(高度),(距离)三者共同确定。

52. 摄影常用电池按外型可分(纽扣电池)(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三种。

53. 常用摄影电池按结构可分为(单体电池)(组合式电池)(叠层式电池)三种。

54. 常用摄影电池按充电特性可分为(一次性电池)(多次性充电)电池。

55. 主光是在摄影布光时占(主导)地位的光线。

又称(塑型光)。

56. 照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A档,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档。

57. 镜头的焦距值等于或略大于底片对角线长度的镜头是(标准镜头)。

58. 中画幅120单反相机主要由(机身)(镜头)(后背)三部分组成的。

59. 1英尺等于(12)英寸。

60. 120相机一般比135相机(大)。

61. 凹透镜分(平凹)(凸凹)(双凹)三种。

62. 光圈小,通光量(少)。

63. 135单反相机由(机身)和(镜头)组成。

64. 120单反相机由(机身)、(镜头)、(后背)组成。

65. 120双反相机取景时(左右相反),(有视差)。

66. 照相机主要的附件有(快门线)、(遮光罩)、(电池盒)、(闪光灯)等。

67. 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8)月(19)日。

68. 手动对焦镜头用(MF)表示。

69. AF镜头是(自动)对焦镜头。

70. DF相机是135(单镜头反光)相机。

71. 广角镜头焦距(短),望远镜头焦距(长)。

72. 照相机镜头多层镀膜,一般用(MC)表示。

73. 红色安全灯是洗,放(黑白)照片时的安全灯。

74. 感光度标志的国际标准用(ISO)表示。

75. 防紫外线滤色镜是(UV)镜。

76. 3号黑白放大纸比1号黑白放大纸(反差)大。

77. 枕形畸变是(长焦距)镜头产生的。

78. 桶形畸变是(短焦距)镜头产生的。

79. 黑白胶卷的最佳冲卷配方是(D76)配方。

80. 黄昏属于(低)色温,偏(暖)色调,色温在(3200)K-(3400)K。

81. 荧光灯属于(高)色温,偏(冷)色调,色温在(6000)K-(7000)K。

82. 彩色正片又叫(反转片),冲洗工艺为(E-6)。

83. 色彩的三要素分别为(色别)(明度)(纯度)。

84. 黑白相纸的最佳冲卷配方是(D72)配方。

85. 两边带齿孔的胶卷是(135)胶卷。

86. 后面带纸背的胶卷是(120)胶卷。

87. 双镜头反光相机用的是(120)胶卷。

88. 135相机的标准镜头是(50mm)89. 在不更换镜头的情况下改变焦距的镜头称(变焦镜头)。

90. 中国制感光度制式用(GB)表示。

91. 尼康相机是(日本)产的135名牌相机品牌。

92. 镜头焦距用(F)表示。

93. 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M档,是(手动控制)曝光模式档。

94. 凸透镜共分(平凸)(凹凸)(双凸)三种。

95. 影响景深的三大因素是(焦距)(物距)(光圈)。

96.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97. 后景深(大于)前景深。

98. 光圈系数越大,光孔口径(越小)。

99. 1英寸等于(2.54)厘米。

100. f/8光圈比f/5.6光圈(小一级)光圈。

101. 黑白胶片的主要特性:(感色性)(感光度)(颗粒性)(反差)。

102. 胶卷按不同规格类型可分为:(135胶卷)、(120胶卷)、(110胶卷)、(126胶卷)等。

103. 我国出版的有关摄影的杂志有:(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像摄影)、(摄影世界)。

104. (机械)快门的耐寒度较高。

105. 过期胶卷会产生(灰雾度大),(反差降低),(黑白两个极调)受到损失的效果。

106. 数字相机的白平衡起(调整色彩平衡)的作用。

107. 在没有自然光的室内按室内(光源)的类别进行调整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除外)。

108. 120相机可以使用的胶片画幅的规格有(6X4.5cm)(6X6cm)(6X7cm)(6X9cm)等。

109. 135胶卷的标准底片的规格是(24mmX36mm)。

110. 变焦镜头的优越性(操作方便),(易于携带),(构图快捷)。

111. 标准固定镜头视场角在(46)度左右。

112. 数字相机的存储卡有(CF卡)(SM卡)(XD卡)(MS卡)(MMC)卡。

113. 光圈的作用是(控制通光量),(控制景深),(减少像差),(调节成像质量)。

114. 正面摄影的特点是(平面感强)(立体感差);属静止性构图,(画面呆板)不宜表现动感。

115. 色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

116. 正透镜是中间(厚),周缘(薄)的(凸)透镜.117. 负透镜是中间(薄),周缘(厚)的(凹)透镜。

118. 焦点是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镜头)后相交于一点,这一相交点称为焦点。

119. 通过两个(折射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也称主轴。

120. 感光度是胶卷的(感光性能),数码相机上的“影像传感器”的感光度是相当于传统胶卷的(“感光度”)。

121. 数码变焦是在成像(CCD)影像信号范围内,裁取(一部分影像)进行放大,使(影像)充满画面的效果。

122. 爱德华韦斯顿是美国摄影家,(F/64)小组成员;创作受(斯蒂格里茨)重大影响,摄影上独创(“摄影视觉”)观念,作品是典型的(高科技现代)摄影。

123. 静物摄影主要通过(构图)、(布局)、(光线)、与(影调)及(色彩)的处理来表现被摄体的(质感)、(立体感)及外在特征。

124. 新闻摄影的五个要素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什麽事件)、(为什麽发生)。

125. 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126. 当光圈,焦距不变的情况下,(物距)越大景深越大;物距越小,景深越小。

127. 米吐尔是重要的(显影剂)。

128. 黑白摄影上,曝光不足负片(密度)达不到正常标准,使(影调层次)受损,(影像反差)也发生变化。

129. 滤光镜可用来校正(色差)。

130. 摄影用光造型的目的可概括为两个方面:既“真实感”和(美感)。

131.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镜头焦距长,(景深小);镜头焦距短,(景深大)。

132. 光圈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影响成像质量)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美术生实现梦想的唯一方法。

只要你不断学习,持续付出,就一定能考上目标大学。

如果您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不妨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专注摄影艺考、传媒艺考、艺术史论、艺术考研辅导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有任何问题请私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