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基础》考核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①实践性②耦合过程③动力性④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2、教育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活动的人。因此,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理解她/他在实践活动中说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

②、学习者: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③、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势与内容的统一。

3、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古代学校的出现与发展;

②、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工业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④、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

来越大。

5、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②、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

③、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

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6、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代表作及其基本观点:

①、中国古代无名氏的《学记》,它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

学作品;

②、英国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了归纳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

科学提出;

③、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

④、赫尔巴特,是康德哲学教席的继承者,“现在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他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成为科学;

⑤、英国哲学家洛克,他的《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对后世有

较大的影响;

⑥、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享誉全球的《爱弥儿》

7、教育学流派:

①、实验教育学;

②、文化教育学;

③、实用主义教育学;

④、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⑤、批判教育学。

1、教育功能: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说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2、教育功能的类型:

①、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②、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③、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显性教育功能指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符合的结果。

隐性教育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④、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

【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负向隐性功能】

b、对象和性质结合起来划分(采用)

【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的表现:

①、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a、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b、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c、教育培育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②、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a、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b、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c、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4、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过得一定的职业知识和技能,为他们谋生创

造条件。

5、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教育成为个体生活的需要,受教育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在

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求知欲得到实现,获得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并且进行获得自由和幸福。6、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标准化的教学、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过于追求客观化、

规范化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精神的最大凶手。

7、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

①、教育对人口的正向功能:

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现代教育有利于国民

科技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②、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

a、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b、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c、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d、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③、教育对经济的正向功能:

a、教育通过劳动力的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b、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④、教育对政治的正向功能:

a、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b、教育通过思想传播、制作舆论为统治阶级服务;

c、教育是促进社会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1、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①、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实践操作意义。前者是后者的依据,设定原则,价值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形式。】

②、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③、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

④、内在教育目的和外在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的功能:

①、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②、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③、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4、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应注意的问题:

教育目的的确立:即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教育目的进行确认和确定,是对教育目的或目标

选择结果的肯定。

①、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a、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即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适应与超越问题

c、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d、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②、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a、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b、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c、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5、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优缺点: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①、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

观点:主张应依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洛、法国的萨特。

优点:a、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打破了宗教神学和封建专职对人的束缚,促进了人的解放,使教育回归人间。

b、提升人的价值和地位

缺点:带有历史唯心主义色彩,具有片面性。激进的人本位无视人发展的社会要求和社会需求,甚至把满足人的需要和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立起来,导致个性、自由和个人主义的绝对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