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
![茶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a8e246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a.png)
2020年第06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刘静(1963-),女,山东宁津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有机化学、无机化学。
收稿日期:2020年5月17日。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质谱分析可用乙醇作为溶剂,采用超声波的手段提取茶叶内有效物质,进而通过质谱法综合分析。
结果,获得了20种化学成分。
许多参考文献已经报道了有关茶中微量元素(例如铁,铜,钙,锰,锌,硒,铅,汞)的研究。
但是,关于茶的化学成分的综合分析的相对较少。
质谱分析使用醇类物质作为溶剂,结合多种提取方法获得有效物质,并使用质谱法检测提取的样品作为理论基础。
1质谱法分析化学成分1.1高质量的以及高粘度茶叶原液本文使用高压注入方法将液体与不同的种类或混合物和组分混合。
在相变机器(例如液体和溶剂的组合中)配备有固相级色谱柱。
对队列中的各个部分进行排序时,使用手持式扫描仪进行查找。
并进行样品分析。
该方法对茶中茶多酚,氨基酸,生物碱等的溶解具有积极作用。
气相色谱的气体总体积的原理是,当沸腾特性,物质的体积和吸附率相差较大时,才能去除接缝。
组合不同的成分并进行自旋质谱分析后,由于每种吸附剂的电势不同,每个成分在特定时间后都会移动质谱仪,线速度也不同。
吸附中最薄弱的部分很容易被过滤。
这样,质谱仪列中的组件可以彼此分离并按顺序进入人体。
检测器对其进行捕获和记录以获得气相质谱法。
此方法可用于确定茶的风味成分和确定茶中的农药残留。
1.2进行特定成分提取分析特定叶片中茶和咖啡因多酚的分离与分析目前,Chadopan 的定性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质谱法(包括HPLC 高效液相色谱,薄层DC ,质谱,GC 气相色谱,PC 色谱纸),CE 静脉电极毛细管(包括毛细管电泳CZE ,胶束逆流色谱法(HSCCC ),NMR 核磁共振NMR ,比色法和组合技术等)。
茶多酚的定量分析方法为:质谱法气相质谱法毛细管电泳(CE )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分离技术。
具有高速图像分析的优点,快速且样品和溶剂少。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f7b14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0.png)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茶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不仅因为其独特的风味和香气,还因为茶叶中含有许多有益健康的化学成分。
因此,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质量以及研究茶叶的药理学效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茶叶中主要成分的测定方法,包括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的测定。
一、咖啡因的测定咖啡因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物碱成分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系统和增强注意力的作用。
为了准确测定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粉碎和提取处理,得到茶叶提取液。
然后,将提取液进行离心,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二、茶多酚的测定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丰富的化学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青素等。
这些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为了测定茶多酚的含量,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分光光度法。
该方法利用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如菲罗啉)发生反应产生显色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吸光度来定量茶多酚的含量。
此外,也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或质谱法(MS)来准确测定茶多酚的各个组分。
三、氨基酸的测定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具有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为了测定茶叶中氨基酸的含量,可以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首先,将茶叶样品经过酸水解处理,将氨基酸转化为对应的酸性化合物。
然后,将样品进行离心和过滤处理,以得到无固体颗粒的液体样品。
最后,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使用适当的色谱柱和溶剂体系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结论准确测定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含量对于评估茶叶的品质和研究茶叶的功效非常重要。
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是茶叶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可以通过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其他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可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茶叶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信阳毛尖主要生化成分及安全性分析
![信阳毛尖主要生化成分及安全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af414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e.png)
原来的65项增加到106项。
为了研究信阳毛尖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和安全性,本研究选取了信阳市20个茶叶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信阳毛尖主要生化成分、4种金属离子及16种农药残留化和标准液浓度范围覆盖所有检测液的浓度,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确定了仪器工作参数和标准溶液浓度系列,如表1所示。
铜钾镁锰表1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工作参数及标准溶液系列浓度2.02.02.05662.00.40.21.81.51.70.80.81.51.01.02.00.20.20.50.40.41.00000.10.10.25766.5285.2279.5(四) GC-MS 工作条件1.前处理。
一是提取。
称取5 g 试样于80 mL 离心管中,加入15 mL 乙腈,以15 000 r·min -1的速度 均质提取1 min,4200 r·min -1离心5 min,取上清液。
用JINGJI ZUOWU经济作物47.91±0.06 g 53.15±0.07 a 48.10±0.13 g 49.33±0.11 d 48.66±0.07 e 52.46±0.11 b 47.89±0.22 g 53.29±0.16 a 49.13±0.04 d 48.30±0.33 f 53.21±0.09 a 49.21±0.12 d 49.13±0.15 d 49.18±0.08 d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30.90±5.69 bc 182.05±3.58 i 204.83±4.45 gh 244.43±6.48 a 238.59±2.33 ab 207.49±4.57 fgh 158.93±6.64 j 202.95±5.37 gh 198.76±5.13 gh 162.49±7.25 j 198.71±3.19 h 214.57±7.78 ef 220.99±5.36 de 221.59±4.44 de43.57±1.17 hi 38.94±2.03 j 58.49±1.09 ab 56.42±0.93 bc 51.91±0.31 de 47.01±1.28 fg 32.75±0.71 k 49.35±0.66 f 39.81±1.15 j 32.49±1.26 k 58.05±2.06 abc 57.92±1.08 abc 47.59±0.92 fg 43.04±0.67 i38.07±0.73 g 41.03±0.47 e 39.03±0.35 f 39.01±0.09 f 41.99±0.16 d 50.99±0.14 a 44.01±0.09 b 43.01±0.24 c 42.04±0.46 d 42.03±0.22 d 43.06±0.24 c 36.96±0.19 h 42.07±0.37 d 42.15±0.74 d9.90±0.16 gh 15.11±0.39 a 8.70±0.68 j 10.62±0.57 defg 12.75±0.41 b 15.85±0.28 a 11.39±0.37 cd 12.60±0.14 b 12.85±0.24 b 11.46±0.25 c 12.47±0.61 b 9.03±0.22 ij 10.05±0.64 fgh 10.82±0.18 cdef注:a、b、c、d、e、f、g、h、i、j、k 表示α=0.05的显著性水平具有差异。
茶叶的种类实验报告(3篇)
![茶叶的种类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8cb70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4.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不同种类茶叶的感官品鉴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茶叶的种类、特点及其加工工艺,掌握茶叶的鉴别方法。
二、实验材料1. 茶叶样品: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各50克。
2. 茶具:茶壶、茶杯、茶匙、茶叶筛等。
3. 化学试剂:碘液、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4.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方法1. 感官品鉴:(1)外观鉴定: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度等,初步判断茶叶的种类。
(2)香气鉴定:用茶匙取少量茶叶,轻轻搓揉,嗅其香气,判断茶叶的香气类型。
(3)汤色鉴定:将茶叶用开水冲泡,观察茶汤色泽,判断茶叶的种类。
(4)滋味鉴定:品尝茶汤滋味,判断茶叶的口感、回甘、涩感等。
2. 化学成分分析:(1)茶叶提取:将茶叶用开水冲泡,提取茶叶中的可溶性成分。
(2)茶叶成分测定:- 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
- 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
- 咖啡碱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感官品鉴结果:(1)绿茶:外观呈绿色,香气清新,汤色碧绿,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2)红茶:外观呈红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3)乌龙茶:外观呈青绿色,香气独特,汤色金黄,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4)白茶:外观呈白色,香气清新,汤色清澈,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5)黄茶:外观呈黄色,香气醇厚,汤色黄亮,滋味醇和,回甘持久。
(6)黑茶:外观呈黑色,香气浓郁,汤色红亮,滋味醇厚,回甘明显。
2.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1)茶多酚含量:绿茶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乌龙茶、红茶、黄茶、白茶、黑茶。
(2)氨基酸含量:绿茶、乌龙茶、白茶氨基酸含量较高,红茶、黄茶、黑茶氨基酸含量较低。
(3)咖啡碱含量:绿茶、红茶、乌龙茶咖啡碱含量较高,白茶、黄茶、黑茶咖啡碱含量较低。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597198d76a20029bd642d70.png)
科学评价茶叶品质的量化指标茶叶的常规理化检验包括:水分、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咖啡碱、总灰分、纤维素、蛋白质、色素、维生素等,这些指标表明着茶叶的质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指标。
水分:茶叶中的水分是茶叶要求的主要成分,与后期的贮藏密切相关。
当含水率小于5%时,水分子以单分子层存在,与茶成分分子结合,就好像表面蒙上一层水膜,将茶成分和空气中的氧隔绝,这样物质不容易被氧化,因此这种含有单分子层的茶叶就不易氧化变质,是较为稳定的;当含水率大于6%时,则会加速茶叶品质的变化,如普洱茶、晒青茶、黑茶的水分超过7%,后期茶叶品质仍在不断变化之中。
水浸出物:水浸出物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用沸水萃取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
茶叶水浸出物中主要含有多酚类、可溶性糖、水溶果胶、水溶维生素、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溶蛋白、无机盐等。
水浸出物含量的高低反映了茶叶中可溶性物质的多少,标志着茶汤的厚薄、滋味的浓强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茶叶品质的优劣。
一般情况下,大叶种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小叶种,绿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红茶。
游离氨基酸:目前发现的茶叶中的氨基酸有26种,除了20种蛋白质氨基酸存在于游离氨基酸中,另外还检出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茶氨酸、γ–氨基丁酸、豆叶氨酸、谷氨酰甲胺、天冬酰乙胺、β–丙氨酸)。
茶氨酸(L-Theanine)是茶树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氨基酸,在其他植物中十分罕见,茶氨酸含量因茶的品种、部位不同而不同。
茶氨酸在干茶中占总重量的1%-2%,占游离氨基酸含量的50%左右。
茶氨酸在化学构造上与脑内活性物质谷酰胺、谷氨酸相似,是茶叶中生津润甜的主要成份,其含量随发酵过程减少。
茶氨酸为白色针状体,易溶于水,具有甜味和鲜爽味,是茶叶的滋味组分。
在茶汤中,茶氨酸的浸出率可达80%,对绿茶滋味具有重要作用,与绿茶滋味等级的相关系数达0.787~0.876。
茶多酚:茶多酚含量占茶叶原料干物质的15%-30%,其含量因茶树品种、产地、季节、原料老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精选文档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7b105f6d15abe23482f4d65.png)
咖啡碱的测定
碘量法 紫外分光 光度法
重量法
为什么?
利用咖啡碱结构上的嘌呤环具有共轭双键 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吸收光谱,在 波长 272~274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其消光度 与咖啡碱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通过消光 度求其含量
试剂及主要仪器
1) 电子分析天平
3) 恒温水浴锅 2) 752分光光度计 4) 吸滤装置
4. 林郑和
严兰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
咖啡碱》 《茶叶科学技术》 2019年 第4期 5. 曾建民 伍炳华 杨亚军 《茶叶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分析法》 《中国茶叶》 2019年6月
6. 谢立群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金属元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12月
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降 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调整 脂肪代谢
生物碱
2%~5%
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
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 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 化等
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 抗癌、抗突变等
茶多酚 糖类 类脂类
20%~35% 20%~25% 8%
儿茶素、黄酮类、花青 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淀粉、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 脂肪、磷脂、甘油脂、 糖酯和硫酯 维生素A、维生素D、维 生素C、维生素B族
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对 分含量的测定 但只要我们能 情况选取合适 用提供参考依据。 茶叶中主要成 各有优缺点。 够根据具体 的方法,都会
为研究茶叶作为药用及保健品的进一步开发利
参考文献
1. 贾林艳,宋伟新,庄志萍,周 靖,宿艳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中国农林 副产品》 2019年5月 2. 张国文 刘永华 杨振华 朱志怀 《赣南信丰茶叶中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的测定》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19年12月 3. 杨 明 索 南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 第4期
绿茶的实验报告
![绿茶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4578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5.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绿茶的提取方法。
2. 分析绿茶中的活性成分,如茶多酚、儿茶素等。
3. 了解绿茶的抗氧化、抗菌等生理活性。
二、实验原理绿茶是一种未发酵的茶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降血压等生理活性。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绿茶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化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三、实验材料1. 材料:绿茶(市售)2. 试剂:乙醇、乙酸乙酯、苯酚、福林-酚试剂、氢氧化钠、盐酸、硫酸亚铁、无水碳酸钠、氯化铁、氯化钠、蒸馏水等。
3. 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超声波清洗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锥形瓶、烧杯、滴定管等。
四、实验方法1. 绿茶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绿茶粉末,用蒸馏水溶解,制成绿茶提取液。
(2)将绿茶提取液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超声处理30分钟,提高提取效率。
(3)取出提取液,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2. 茶多酚含量测定(1)取适量绿茶提取液,加入福林-酚试剂,混匀,置于室温下反应30分钟。
(2)用蒸馏水将溶液定容至一定体积,于波长760nm处测定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茶多酚含量。
3. 儿茶素含量测定(1)取适量绿茶提取液,加入乙酸乙酯,混匀,离心分离。
(2)取上清液,加入氯化铁溶液,混匀,置于室温下反应30分钟。
(3)用蒸馏水将溶液定容至一定体积,于波长700nm处测定吸光度。
(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儿茶素含量。
4. 抗氧化活性测定(1)取适量绿茶提取液,加入FeSO4溶液,混匀,置于室温下反应30分钟。
(2)用蒸馏水将溶液定容至一定体积,于波长700nm处测定吸光度。
(3)计算抗氧化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绿茶提取通过超声波处理,绿茶提取液的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成分含量较高。
2. 茶多酚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绿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为(X±Y)mg/g。
3. 儿茶素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绿茶提取液中儿茶素含量为(X±Y)mg/g。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01653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9.png)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_茶叶的化学成分分析茶叶中有很多的成分是我们的生活中都需要的,主要有哪些主要成分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茶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茶叶中氨基酸茶叶中含有约1%~4%的氨基酸,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
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
于是我们讨论茶叶的氨基酸,最主要研究的就是茶氨酸。
在茶叶当中,氨基酸是氮素循环的一类非常重要的代谢产物,也就是氮素营养被根部吸收,然后转运到茶树的芽叶等各部位,从而使茶树慢慢长高长大,积累越来越多天然的氨基酸,被人发现从而加以利用。
茶叶氨基酸不仅代表着茶树营养的供给与转化,也与茶叶的品质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系,其重要的程度几乎是不可或缺的。
茶叶氨基酸的味道大多都具有鲜、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带微酸。
如果茶叶当中氨基酸含量较高,那么口感就会表现出鲜、爽、甜,如果具有刺激味的茶多酚的含量也比较恰当,那么这个茶的口感就表现出醇爽的特点。
实质上氨基酸是组成茶叶滋味最重要的三大类物质之一(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茶汤口感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三类物质的含量与比例关系。
部分氨基酸还表现出一定的良好香气,如腥甜、海苔味、鲜甜、紫菜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在日式蒸青茶或者一些名优细嫩绿茶当中常被发现,这是由于这些茶当中,普遍氨基酸含量都较高。
此外,有些氨基酸还能与其它物质相结合,在制茶过程中参与良好香气的形成。
那么在选购茶叶时,哪种茶叶氨基酸含量会比较高呢?这里先说一个最简单的窍门:茶叶带毫毛越多,氨基酸含量往往越高。
有时我们在冲泡茶叶时,汤面上漂浮着一层白白的细毛,很多朋友以为这茶汤不干净,以为是灰尘,但其实不然,这是茶叶自身生长的毫毛,越嫩的部位含茶毫越多,而茶毫的主要组成物质就有氨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2d0605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cb.png)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一、本文概述绿茶,作为一种传统的健康饮品,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中,茶多酚作为绿茶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维护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准确测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对于评价绿茶的品质和指导消费者选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绿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适用于多种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HPLC法,可以准确测定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绿茶的品质评价和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文章将首先介绍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包括样品的制备、色谱条件的选择、检测波长的确定等。
然后,将详细阐述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将通过实例分析,展示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绿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在绿茶中茶多酚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实验技术和方法,为绿茶的品质评价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实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的色谱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的特点。
在绿茶中茶多酚含量的测定中,HPLC法通过利用茶多酚在特定色谱条件下的分离和检测,实现对茶多酚含量的准确测定。
实验原理基于茶多酚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平衡。
在HPLC系统中,样品溶液通过高压泵进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茶多酚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不同种类的茶多酚因其极性、分子量和官能团等性质的差异,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随着流动相的洗脱,茶多酚依次从色谱柱中流出,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
检测器通常采用紫外-可见光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通过测量茶多酚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将其转化为电信号,记录色谱图和峰面积。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2795f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0.png)
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方法。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对人体健康具有显著的益处。
因此,研究茶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对于茶叶的品质控制、新产品开发以及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茶多酚的基本性质及其在茶叶中的分布情况,为后续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将详细阐述茶多酚的提取工艺,包括提取原料的选择、提取溶剂的选用、提取条件的优化等方面,以期获得高效、环保、经济的提取方法。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探讨茶多酚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常用的分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茶叶加工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广大茶叶爱好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茶多酚提取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为茶叶的品质控制和新产品开发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茶多酚的提取工艺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
因此,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对于茶叶深加工和茶多酚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品质优良、无污染的茶叶作为提取原料。
通常,绿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较高,因此绿茶是提取茶多酚的首选。
将选好的茶叶进行粉碎处理,以提高后续提取过程中的传质效率。
茶多酚的提取通常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常用的溶剂有乙醇、丙酮、甲醇等。
其中,乙醇因其毒性低、安全性高、提取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
乙醇的浓度、温度以及提取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茶多酚的提取效果。
常用的茶多酚提取方法包括浸提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等。
其中,回流提取法因其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
回流提取法是将茶叶粉末与乙醇混合后,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回流提取,使茶多酚充分溶解在乙醇中。
提取液经过浓缩后,可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柱层析法等方法进行纯化,以去除杂质,提高茶多酚的纯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茶叶中维生素C、没食子酸和咖啡碱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85e92638580216fc700afd6e.png)
系良好, 相关系数分别为v=09 3皇匙铀 .9 ,食子 幔 8 =
096,Х 碱 =096。向茶叶样中添加混合标样 .99咖啡 燃 .92 虿
表 1 不 同进 样量 的重复性
表 2 添加混合标样后 的回收率
表 3 不同茶样 中维生素 C、 没食子酸和咖啡碱测定结果
参
考
文 献
[ ] 安徽农学院主编,茶叶生物化学》 《 , 农业出 版社, 北
00m l H l l .1 o/ C 8 过滤 。 用水定容至 2m 。 L m 滤液 5 l取
该滤液 3 注入H L 0l P C仪, 用外标法测定咖啡碱、
没食 子酸和 V 的含量 。 c
意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 和咖啡碱的方法 c 已见报道[]但与没食子酸三者同时测定的方法还 3, , 4 未见报道, 我们建立了三者同时测定的反相高效液 相色谱法(P C 。此法快速简便, H L) 分离效果、 回收
京 ,. 1,96 P 18 18.
[] 2 陈椽编著,茶 《 药学》中国展望出版社, , 北京,.1, P19
18. 97
[ 西南农 ] 业大学实验茶厂, 农业科技情报, )6 (, 1 5
(92 19)
[] 4 郭炳莹等, 茶叶科 1() 11 0. 学, 1, ( 9) 0 4 9 [] .nr ea ,.h m t r 194017) 5 C Ade t JCr a g 2, (96. w l . o o. 6
套)H Q 0 超声清洗器, ;Q 05 无锡超声设备厂产; 色谱 柱 10 m 4 m d , 5m m i .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P D1 . E- 粒度 3 7m,E -粒度 1 1 P D2 0 5m, 3 比表 自制[, ] 面积分别为 1m/,4 2g骨架密度分 别为 3 2 2m / g
茶叶中重金属测试方法及脱出方法0108
![茶叶中重金属测试方法及脱出方法0108](https://img.taocdn.com/s3/m/b9b6dcd35022aaea998f0f10.png)
茶叶中重金属测试方法及脱除办法一、茶叶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1、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AAS)即原子吸收光谱法[14~17],是基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吸收为基础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方法。
也是检测茶叶中重金属元素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检出限为1.0×10-9g/mL 的Cu2+、Zn2+、Mn2+和5.0×10-9g/mL 的Fe3+。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茶叶中部分重金属的含量,具有方法简便,检出限低,取样量少、化学预处理简单,重复性好、干扰少、结果准确等优点,相对现行使用的国家标准方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缺点是原子化效率低,试样组成不均匀性较大,有强的背景吸收。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其所需仪器常见,测定成本低,方法简单,稳定性、回收率均符合要求,适宜在实验室及中小型茶场中推广。
但是对低含量的重金属检测达不到要求,并且测定中有的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操作繁琐。
3、电化学分析法电分析化学方法是一种公认的快速、灵敏、准确的微量和痕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茶叶中重金属含量也有较多报道。
其中又有伏安分析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极谱分析法、电位溶出法等。
电化学法灵敏度、准确度高,测量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价格低廉,容易实现自动化,但条件苛刻,测定结果重现性差。
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AES)法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也是目前为止公认能够有效地进行多元素测定的方法。
它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和同时测定或顺序测定多元素等特点,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各个行业中。
文献报道用ICP-AES 法同时测定茶叶中6 种重金属元素铅、铜、砷、镉、铬、钴。
红茶实验报告含结论
![红茶实验报告含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d68ff17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4.png)
一、实验目的1. 探究红茶提取的最佳条件;2. 评价红茶的品质,包括香气、滋味、色泽等;3. 分析红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二、实验原理红茶是通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红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等化学成分在提取过程中会发生转化,从而影响红茶的品质。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红茶,通过改变提取时间、温度、溶剂比例等条件,探究红茶提取的最佳条件。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红茶茶叶、纯净水、分析纯试剂;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恒温干燥箱、超声波清洗器、分光光度计、茶香评价器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 红茶提取:(1)称取5g红茶茶叶,加入50mL纯净水;(2)将混合液放入超声波清洗器中,提取30min;(3)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4)将滤液置于电热恒温水浴锅中,在60℃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
2. 红茶品质评价:(1)香气评价:取适量红茶提取液,用茶香评价器进行香气评价;(2)滋味评价:取适量红茶提取液,用茶杯品尝,评价其滋味;(3)色泽评价:取适量红茶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波长400nm处的吸光度,评价其色泽。
3. 化学成分分析:(1)茶多酚含量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茶多酚含量;(2)氨基酸含量测定:采用苯酚法测定氨基酸含量;(3)咖啡碱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咖啡碱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红茶提取最佳条件:在提取时间为30min、温度为60℃、溶剂比例为1:10的条件下,红茶提取效果最佳。
2. 红茶品质评价:(1)香气评价:红茶提取液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红茶香气;(2)滋味评价:红茶提取液滋味醇厚,具有红茶特有的滋味;(3)色泽评价:红茶提取液色泽红亮,符合红茶的色泽要求。
3. 化学成分分析:(1)茶多酚含量:红茶提取液中茶多酚含量为20.5mg/g;(2)氨基酸含量:红茶提取液中氨基酸含量为2.3mg/g;(3)咖啡碱含量:红茶提取液中咖啡碱含量为4.2mg/g。
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_浦周芳
![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_浦周芳](https://img.taocdn.com/s3/m/015d340db52acfc789ebc9ad.png)
(n=6),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满足实际样品检测的需要。
参考文献:[1]吕刚,王利兵,刘军,等.包装材料中的份类环境雌激素的测定-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J].分析实验室,2008,27(9):73-75[2]卫碧文,缪俊文,于文佳.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 [J].分析实验室,2009,28(1):107-109[3]雅韵,徐晓云,谢孟峡,等.动物组织中己烯雌酚残留的基体固相扩散-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研究[J].分析化学,2003,31(11):1356-1359[4]卫碧文,缪俊文,于文佳.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 [J].分析实验室,2009,28(1):107-109[5]周建科,张前莉,韩康,等.中老年奶粉中双酚A 和乙烯雌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2):233-234[6]刘宏程,邹艳红,黎其万,等.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牛奶中己烯雌酚、己烷雌酚和双烯雌酚[J].分析化学,2008,36(2):245-248[7]彭青枝,潘思轶,刘松.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罐装食品中双酚A [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0):2415-2416[8]王瑶,周建华,张鸿雁,等.食品中己烯雌酚的检测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373-375[9]丁红春,李建林,徐逸云,等.婴幼儿奶瓶中迁移双酚A 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研究[J].化学分析计量,2010,19(5):42-45[10]岳强,于志强,王德超,等.人体尿液中双酚A 与壬基酚的同位素稀释的LC -MS/M 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9,28(7):859-862[11]杜志峰,黄金凤,郭新东,等.动物肌肉组织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J].分析测试学报,2007,26(6):823-826[12]闫小峰,孙志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的己烯雌酚[J].饲料广角,2010(11):38-40收稿日期:2012-12-23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及含量测定的研究浦周芳,韩丽琴,曹宏梅(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吉林132013)摘要:探讨茶多酚的提取条件。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文献综述】
![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3f057c084868762caaed5d7.png)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应用化学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茶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保健饮料,它有解毒、利尿、止泻、消炎等功效,近年来,人们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茶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已知其化学成分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茶多酚、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
茶叶使用历史悠久,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茶叶产地众多,而且加工又各有差异,使得茶叶的质量评价始终难以统一,目前主要以色、香、味等主观的感觉为指标进行评判。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因此,研究茶叶中咖啡因的含量,有助于我们适量饮用,正确、合理利用茶叶的各种保健功能。
茶叶中含有较多的咖啡碱,咖啡碱亦称咖啡因(Caffeine,化学名称1,3,7-三甲基黄嘌呤)。
咖啡因系无色针状结晶,味苦,易溶于氯仿、二氯甲烷,能溶于水、乙醇、丙酮、醋酸乙酯。
咖啡因约占茶叶干重的1%~5%,作为传统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其制备方法有人工合成和从天然作物中提取等。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方法已有报道,但咖啡因的提取率和纯度偏低,这与提取方法、提取溶剂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咖啡因的提取,应选择工艺流程简单、仪器要求低、试剂毒性小、操作方便安全的实验。
水是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良好溶剂,对实验仪器要求低、实验时间短、并且较经济、高效、环保,但提取收率较低;氯仿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有毒、不易操作且价格昂贵,一般不选用;用乙醇做溶剂提取咖啡因,提取率较高,但耗时比较长。
咖啡因最早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具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也作为一种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当今许多的药品和饮料中。
随着快速消费品、饮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咖啡因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消费较多的具有药理活性的物质。
咖啡因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 具有兴奋精神、解除疲劳、止渴生津、散热镇痛等作用, 是重要的医用原料和食品添加剂, 但由于咖啡因具有较强的中枢兴奋作用, 其含量往往受到控制。
一测多评法测定茶饮料中咖啡因、茶多酚总量及其5种主要组分的含量
![一测多评法测定茶饮料中咖啡因、茶多酚总量及其5种主要组分的含量](https://img.taocdn.com/s3/m/adb34b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f.png)
一测多评法测定茶饮料中咖啡因、茶多酚总量及其5种主要组分的含量李玉红,陈 佳*,韦志超,于喆源(张掖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甘肃张掖 734000)摘 要:目的:建立茶饮料中咖啡因、茶多酚总量、儿茶素、没食子酸、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的一测多评法。
方法:采用HPLC法,以咖啡因为内参物,计算茶多酚总量,其余5种多酚物质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稳定性,比较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对茶饮料中7个指标的测定结果。
结果:6种被测物质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儿茶素0.34、没食子酸1.41、表儿茶素0.86、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80、表没食子儿茶素1.53、茶多酚总量133.91。
相对校正因子在不同含量样品下的RSD为2.95%~8.78%,均小于10%,稳定性良好。
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所得茶饮料中7个指标的含量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
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准确、可靠,可为茶饮料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茶饮料;色谱法;一测多评;茶多酚;咖啡因Determination of Caffeine, Total Amount of Tea Polyphenols and Their Five Main Components in Tea Beverages by Using a One Test Multiple Evaluation MethodLI Yuhong, CHEN Jia*, WEI Zhichao, YU Zheyuan(Zhangye Quality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Zhangye 73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affeine, total amount of tea polyphenols, catechin, gallic acid, epicatechin, epicatechin gallate and epicatechin in tea beverages. Method: HPLC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total amount of tea polyphenols and 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of other 5 polyphenol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stability of 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The results of 7 indexes in tea beverage were compared between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and one test and multiple evaluation method. Result: The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of the 6 tested substances were catechin 0.34, gallic acid 1.41, epicatechin 0.86, epicatechin gallate 0.80, epicatechin 1.53, and total tea polyphenols 133.91, respectively. RSD of relative correction factors in different samples ranged from 2.95% to 8.78%, all of which were less than 10%, indicating good stabilit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s of 7 indexes in tea beverages obtained by one test and multiple evaluation method and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is accurate and reliable, an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ea beverage.Keywords: tea beverage; chromatography; one test with multiple evaluations; tea polyphenols; caffeine茶文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我国茶资源十分丰富。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测定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9ad68e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4d.png)
优点: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应用:在茶叶中化学成分的测定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常用于测定茶叶中黄酮类化合 物、茶多酚等物质的含量。
原理: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吸收光 谱法
应用范围:测定茶叶中金属元素含 量
义。
近红外光谱技 术:具有快速、 无损的优点, 可用于茶叶产 地溯源、品质 分级等方面。
茶叶中化学成分的多样性 未知成分的发现与鉴定 探索未知成分的方法与技术 未知成分的生理活性与健康功效
茶叶中茶多酚的抗氧化活 性研究
茶叶中咖啡因的提神醒脑 功能研究
茶叶中儿茶素的抗癌作用 研究
茶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 炎作用研究
茶叶中化学成 分的提取与测 定是茶叶品质 评价的重要手
段
通过测定茶叶 中的营养成分 和有害物质, 可以全面了解
茶叶的品质
茶叶品质评价 对于茶叶生产、 加工、销售和 消费都具有重
要意义
茶叶品质评价 的方法包括感 官评价和理化
分析等
不同茶叶产地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茶叶中化学成分存在差异 通过提取和测定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可以鉴别茶叶的产地 对于茶叶品质和真伪的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原理: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和空 化作用,使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释放出来
优点: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 对成分的破坏小
缺点:提取时间较长,需要使 用大量溶剂
应用:适用于茶叶中多种化学 成分的提取
原理:利用微波能加速细胞破裂,促进有效成分的释放 优点:高效、快速、节能环保 步骤:选择合适的溶剂,将茶叶浸泡在溶剂中,通过微波辅助提取茶叶中的化学成分 应用:广泛应用于茶叶、中草药等天然产物的提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克数;
6.25 — 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因数。
可编辑ppt
返回 12
茶多酚的测定
1) 高锰酸钾容量法 2) 微波加热法 3) 分光光度法 4) 原子吸收法
可编辑ppt
13
试剂及主要仪器
1) 微波炉
2) 724型分光光度计
3) 酒石酸亚铁溶液: 称取1000g硫酸亚
铁和5000g酒石酸钾钠,用水溶解并
《中国农林 副产品》 2003年5月 2. 张国文 刘永华 杨振华 朱志怀 《赣南信丰茶叶中蛋白质、茶多酚、咖啡碱的测定》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1996年12月
3. 杨 明 索 南 《微波加热快速测定茶叶中的茶多酚》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 第4期
可编辑ppt
6
4. 林郑和 严兰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 咖啡碱》 《茶叶科学技术》 2001年 第4期
可编辑ppt
返回16
咖啡碱的测定
碘量法
紫外分光 光度法
重量法
可编辑ppt
17
为什么?
利用咖啡碱结构上的嘌呤环具有共轭双键 体系,因而具有独特的吸收光谱,在 波长 272~274nm处具有最大吸收值,其消光度 与咖啡碱含量呈线性关系。故可通过消光 度求其含量
可编辑ppt
18
试剂及主要仪器
1) 电子分析天平
20%~25% 8%
0.6%~1%
淀粉、纤维素、半纤维 素、木质素
脂肪、磷脂、甘油脂、 糖酯和硫酯
维生素A、维生素D、维 生素C、维生素B族
调节人细胞的渗透压
保护视力;增加抵抗力;抗 坏血病,抗氧化、抗衰老等
3.5%~7.0% Ca、K、P、Mg、Mn、F、 Cu、Zn、I、Se等
可编辑ppt
防止味觉异样;防止皮肤过 敏;抗氧化;增强免疫力;
绿色,最后再用0.05 mol/L HCl溶液滴定至淡 葡萄紫色。
可编辑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粗蛋白百分含量=
(V1-V2)C0.0146.25100% W10 100
式中: V1 — 样品消耗盐酸标准液的毫升数; V2 — 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液的毫升数; C — 盐酸标准液的浓度;
0.014— 1mol/L HCl标准液1mL相当于氮
以试剂空白溶液作参比,测定吸光度(A)
可编辑ppt
15
茶多酚(%)=
A 1.9572 L 1 100 1000 L 2M m
式中: L1 — 试样的总量(ml); L2 — 测定时的用液量(ml); M — 试样的质量(g); m — 试样干物质含量的百分率(%);
1.957 — 用10mm比色杯,当吸光度等于0.50 时,每毫升茶汤中含茶多酚相当于1.957mg。
可编辑ppt
报告人:袁培培
03081132 1
引言
茶叶的神奇功效:利尿排毒;除脂解 腻,促进消化;消除疲劳;增强记忆 力;消炎抑菌;预防龋齿;抗癌、抗 辐射、抗衰老;防止高血压等
可编辑ppt
2
分类 蛋白质 氨基酸
生物碱
茶多酚 糖类
类脂类
维生素
矿质元素
含量(在干重中)
具体成分
生理作用
20%~30%
各种蛋白质
1%~4% 2%~5% 20%~35%
茶氨酸、谷氨酸、天门 冬氨酸和异亮氨酸等25
种以上 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
儿茶素、黄酮类、花青 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降 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调整
脂肪代谢
提神;利尿;促进血液循环; 降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
化等
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 抗癌、抗突变等
5. 曾建民 伍炳华 杨亚军 《茶叶可溶性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分析法》 《中国茶叶》 1998年6月
6. 谢立群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茶叶中的金属元素》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12月
可编辑ppt
7
谢谢大家!
可编辑ppt
8
蛋白质的测定
1) 凯氏定氮法 2) SDS-PAGE 电泳分析法
2) 752分光光度计
3) 恒温水浴锅
4) 吸滤装置
5) 移液管
6) 锥形瓶
7) 碱性乙酸铅溶液: 称取50g碱性乙酸铅,
加水100mL, 静置过夜;
8) 0.01N HCl溶液: 取比重 1.19的浓HCl 0.83
mL, 稀释至1升。
9) 咖啡碱标液: 准确称取100mg咖啡碱(纯度不低于
99%)溶于100mL水中,作为母液。准确吸取5.00 mL加水至100m可L编辑作pp为t 工作液。(每毫升含0.05m19g)
定容至1L, pH=7.5
4) 磷酸盐缓冲液: 取
1 15
mol/L的
磷酸二氢钾溶液850ml和
1
1 5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150ml混合均匀
可编辑ppt
14
称取磨碎茶叶试样0.3g(准确至0.0001g) 于 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40mL,用密封带密 封瓶口,橡皮筋系紧,置于微波炉内,于中档功 率微波加热5min,端出转盘,取下密封带,过滤 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吸取上述试液 1.00mL,注入25mL的容量瓶中,加水4mL和酒 石酸亚铁溶液5mL,充分混合再加pH=7.5的缓 冲液至刻度,用10mm比色杯,在波长540nm处,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3) 色谱法
可编辑ppt
9
试剂及主要仪器
1)浓硫酸(A.R)
2) 硫酸钾(A.R)
3) 硫酸铜(A.R)
4) 3.0% NaOH溶液
5) 2% 硼酸溶液
6) 0.05mol/L的标准HCl溶液
7) 0.1% 混合指示剂: 0.1% 甲基红酒精溶
液和0.1%甲基蓝酒精溶液按1:1混合 8) 微量凯氏定氮仪
可编辑ppt
10
处处理理 样样品品
准确称取样品2g,小心移入烧瓶中,再 CuSO4 1g, K2SO4 10 g和浓H2SO4 50mL。 用电炉加热消化至液体变成蓝绿透明后,冷 却,定容至100 mL。
先用蒸汽洗涤微量凯氏定氮装置后,精确移取
测测 消化液10.00 mL,量取NaOH 25mL,加至反应 定定 室中,蒸气蒸馏直至硼酸溶液由葡萄紫色变成
预防蛀牙等
3
蛋白质的测定
茶多酚的测定
茶叶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
咖啡碱的测定
可编辑ppt
金属元素的测定
4
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对
茶叶中主要成
分含量的测定
各有优缺点。
但只要我们能
够根据具体
情况选取合适
的方法,都会
为研究茶叶作为药用及保健品的进一步开发利
用提供参考依据。
可编辑ppt
5
参考文献
1. 贾林艳,宋伟新,庄志萍,周 靖,宿艳华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