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计划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网络计划技术(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技术(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0ead77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3.png)
该时间应按下式计算:
TFi-j=LSi-j-ESi-j
或
TFi-j=LFi-j-EFi-j
02 0
0 A2 12 2
24 1
35
B 2
3
44 1
55
45 4 89
C 1
ES EF TF LS LF FF
25 0 25
D 3
55 0 58 0 88 1 89 1
55
4
58
5
E 3
99
6
9 10
F 71
4 6 2 8 10
4 6
12 8 10
➢ 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不能 直接相交画出,可选用过桥法或指向法。
4
7
2
5
5
20 5
20
3
8
➢在网络图中,应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在不分期完成任务的网 络图中,应只有一个终点节点;而其它所有节点均应是中间节 点。
2
2
2
1
3
51
3
51
5
紧前 工作
C I.H G、F K、J L L M、N
时间 (天)
3 2 1 3 1.5 2 2
电梯井支外模板 H E、F
2
C6
I
2A 4 B8
D 10
12 E 18 H 22 J 24 L 26 M 30 P 32
14 F 16
G
20
K
N 28
➢练习题:A、B完成后,E可开始; B、C完成后,F可开始; C、D完成后,G可开始。
2 1
3
4
2
61
5
3
4 6
5
网络计划图讲解精华版PPT课件
![网络计划图讲解精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f7a6fe915f804d2a16c109.png)
33
2.2 计算关系式
1、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和工作最早完成时间EF
由于任一工作只能在其所有的紧前工作结束
之后开始,所以任一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等于其所
有的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中的最大值。最早开始
时间的计算应从网络的始点开始,按顺序计算各个
工作的值。最早完成时间是它的最早开始时间加上
该工作的持续时间之和。图步骤
(1)将一个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工作(工序); (2)分析这些工作之间的关系; (3)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遵循前边的绘图规则 作出网络图。
2021
19
1.2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3、实例
例1 某项建筑工程的部分工作与所需时间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工作
2021
4
1.1 基本术语
1、绘图符号和术语
(1) 工作(活动、工序、作业) 任何一项计划,都包含许多项待完成的工作。 在网络图中,工作用箭线(弧)表示。箭尾表示工作 的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的完成。箭头的方向表示工 作的前进方向(从左向右)。工作的名称或内容写 在箭线的上面,持续时间写在箭线的下面:
2021
24
第2节 网络计划图的时间参数计算
*整个工程所需的最短时间就等于关键路线所 需的时间,因此关键工序完工时间的提前或拖延就 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完工时间。
2021
25
第2节 网络计划图的时间参数计算
绘制出网络图后,通过时间参数计算即可找
出关键路线时间参数计算:
工作持续时间(D)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
作业来表示,如果把这两项工作各分为三段,则
A=a1+a2+a3,B=b1+b2+b3,2021 如下图所示。
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f19a4200066f5335a8121d5.png)
28
过 指向节点 桥 法
28
指 向 法
(7)网络图应条 理清楚,布局合 理。 箭线应以水平线 和竖线为主。
TJRAC
典型题析
某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图如下图所示,图中错误有( A.多个起点节点 答案:BD B.多个终点节点 C.工作代号重复 D.节点编号有误 E.存在循环回路 )。
TJRAC
绘图步骤
TJRAC
在网络图中,相对于某一项工作(称其为本工作) 来讲,紧挨在其前边的工作称为紧前工作,紧挨在其后 边的工作称为紧后工作; 与本工作同时进行的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从网络图起点节点开始到达本工作之前为止的所有 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先行工作,从紧后工作到达网络图 终点节点的所有工作,称为本工作的后续工作。
1
D
6
3
E
5
G
第三节 双代号网络图的参数及计算
当工作数量不多时, 可直接在网络图上进行 计算。 常用的图上计算方法 有:
节点计算法 工作计算法
√
汕 尾 电 厂 炉 后 布 置 全 景
TJRAC
一、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类型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 ES ij (Early Start ) 工作最早完成时间 EF ij (Early Finish)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LS ij (Late Start ) 工作最迟完成时间 LF ij (Late Finish ) 总时差 TF ij (Total Float ) 自由时差(局部时差)FF ij (Free Float) 相干时差 I F ij (interference) 独立时差 D F ij (dependent) 节点最早可能实现时间 ETi 节点最迟必须实现时间 LTi
1
1 0 5
第五章网络计划技术
![第五章网络计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16eefd3d15abe23482f4dfc.png)
是指一项工作在其紧前工作都结束后,可以开始工作 的最早时间。很显然工作(i ,j)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就等 于箭尾节点(i )的最早可能实现时间。 即 ES (i , j )= ET( i )
2.工作的最早可能结束时间(EF)
正常情况下,工作(i,j)若能在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开 始,对应就有一个最早可能结束时间,它就等于箭尾节点的 最早可能实现时间或者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加工作(j, j)的持续时间t (i , j )。 即 EF(i , j ) = ET(i)+t (i,j)= ES(i,j)+t(i,j)
在正常情况下,与工作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相对应,有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它即为工作最迟结束时间减去该工作的 持续时间。 LS (i , j)=LF(i , j )―t(i,j)
40
三、工作的时差计算
时差反映工作在一定条件下的机动时间范围。
通常分为: 总时差(TF) 局部时差(FF)
41
1.总时差(TF)
5
二、网络计划的分类
(一)按绘图符号的不同分类
1.单代号网络计划 2.双代号网络计划
(二)按性质分类
1.肯定型网络计划
2.非肯定型网络计划
(三)按有无时间坐标分类
1.时标网络计划
2.非时标网络计划
(四)按层次分类
1.总网络计划 2.局部网络计划
6
三、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应用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网络计划目标 2.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3.施工方案设计 (二)绘制网络图 1.分解项目 2.分析逻辑关系 3.绘制网络图 (三)时间参数计算 (四)编制可行网络计划 (五)网络计划优化 1.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的确定 2.编制正式网络计划 (六)网络计划的实施 (七)网络计划的总结分析
2.工作的最早可能结束时间(EF)
正常情况下,工作(i,j)若能在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开 始,对应就有一个最早可能结束时间,它就等于箭尾节点的 最早可能实现时间或者工作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加工作(j, j)的持续时间t (i , j )。 即 EF(i , j ) = ET(i)+t (i,j)= ES(i,j)+t(i,j)
在正常情况下,与工作的最迟必须结束时间相对应,有 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它即为工作最迟结束时间减去该工作的 持续时间。 LS (i , j)=LF(i , j )―t(i,j)
40
三、工作的时差计算
时差反映工作在一定条件下的机动时间范围。
通常分为: 总时差(TF) 局部时差(FF)
41
1.总时差(TF)
5
二、网络计划的分类
(一)按绘图符号的不同分类
1.单代号网络计划 2.双代号网络计划
(二)按性质分类
1.肯定型网络计划
2.非肯定型网络计划
(三)按有无时间坐标分类
1.时标网络计划
2.非时标网络计划
(四)按层次分类
1.总网络计划 2.局部网络计划
6
三、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应用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阶段 1.确定网络计划目标 2.收集资料、调查研究 3.施工方案设计 (二)绘制网络图 1.分解项目 2.分析逻辑关系 3.绘制网络图 (三)时间参数计算 (四)编制可行网络计划 (五)网络计划优化 1.网络计划的优化目标的确定 2.编制正式网络计划 (六)网络计划的实施 (七)网络计划的总结分析
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1410c87b14e852458fb57e3.png)
类比估计:类比估计意味着以先前的类似的实际项目的工
作时间来推测估计当前项目各工作的实际时间。
资料统计法:根据行业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或定额,从而
计算出工作的历时时间。
经验公式法
28
确定工作时间的主要方法2/2 经验公式法:
估计工作执行的三个时间,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正常时 间m,对应于PERT网络
A、B均完成后,E才开始; A、B、C均完成后,F才能开始; 3 A、B完成后, D才开始; B、C完成后, E才开始;
16
构造项目网络图-单代号网络
1 单代号网络概念 这是一种使用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
作关系的项目网络图。 这 种 网 络 图 通 常 称 为 单 代 号 网 络 ( 简 称
自由时差FF(free float)
是指某项活动不影响其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延 迟的时间
自由时差FF=后续活动的ES--该活动的EF
33
1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4/4
关键活动:总时差为零的活动。 关键路径:关键工作所组成的线路。 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一定最小。
34
2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公式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类型
网络计划优化
30
1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1/4
工作持续时间D (duration) 一项工作规定的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在双代 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持续时间记为Di-j; 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持续时间记为 Di 。
工期T (project duration) 泛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4
构造项目网络图- 工作时间估计
作用:工作延续时间的估计是项目计划制定的一 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各事项、各工 作网络时间的计算和完成整个项目任务所需要的 总时间。
作时间来推测估计当前项目各工作的实际时间。
资料统计法:根据行业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或定额,从而
计算出工作的历时时间。
经验公式法
28
确定工作时间的主要方法2/2 经验公式法:
估计工作执行的三个时间,乐观时间a、悲观时间b、正常时 间m,对应于PERT网络
A、B均完成后,E才开始; A、B、C均完成后,F才能开始; 3 A、B完成后, D才开始; B、C完成后, E才开始;
16
构造项目网络图-单代号网络
1 单代号网络概念 这是一种使用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
作关系的项目网络图。 这 种 网 络 图 通 常 称 为 单 代 号 网 络 ( 简 称
自由时差FF(free float)
是指某项活动不影响其紧后活动最早开始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延 迟的时间
自由时差FF=后续活动的ES--该活动的EF
33
1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4/4
关键活动:总时差为零的活动。 关键路径:关键工作所组成的线路。 关键工作的自由时差一定最小。
34
2 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公式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 工作之间的先后关系类型
网络计划优化
30
1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计算1/4
工作持续时间D (duration) 一项工作规定的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在双代 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j的持续时间记为Di-j; 在单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i的持续时间记为 Di 。
工期T (project duration) 泛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24
构造项目网络图- 工作时间估计
作用:工作延续时间的估计是项目计划制定的一 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各事项、各工 作网络时间的计算和完成整个项目任务所需要的 总时间。
网络计划技术 ppt课件
![网络计划技术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010af250e2524de5187e4d.png)
14 网络计划技术
14.1 网络图的绘制
网络图是用时间和节点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序、有 向的网状图形。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双代 号与单代号网络图。
一 双代号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杆表示工作而以节点表示工 作间逻辑关系的网状图形。双代号网络图基本.逻辑 关系表达式如下表:
ppt课件 1
序号 1
ppt课件
12
2.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1) 根据逻辑关系初步绘制网络图
模1
模2 筋1
模3 筋2 砼1 筋3 砼2 砼3
ppt课件
13
2) 检查、调整、节点编号
1
模1
2
模2 筋1
3
模3 筋2
4
5
砼1
6
8
7
砼2
筋3 砼3
9
10
ppt课件
14
3.例题分析 根据工作的先后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找出紧前工作或 紧后工作,无紧前工作的工作为网络图开始工作,无紧后工 作的为网络图结束工作,绘图时主要根据紧后工作绘制,用 紧前工作检验其逻辑关系. 例1.已知各工作间逻辑 关系如下表,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逻辑关系 A完成B才 能开始 A完成B、C 才能开始 A、B完成C 才能开始
表示方法
紧后 工作
紧前 工作 A
A
B
B
2
A
A C
B C
B C C
A A A、B
3
B
4
A、B完成C、 D才能开始
A B A B
ppt课件
C C
C D
A、B A、B
5
A、B完成C 才能开始, A完成D才 能开始
C D
A、B A
14.1 网络图的绘制
网络图是用时间和节点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序、有 向的网状图形。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双代 号与单代号网络图。
一 双代号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是以箭杆表示工作而以节点表示工 作间逻辑关系的网状图形。双代号网络图基本.逻辑 关系表达式如下表:
ppt课件 1
序号 1
ppt课件
12
2.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1) 根据逻辑关系初步绘制网络图
模1
模2 筋1
模3 筋2 砼1 筋3 砼2 砼3
ppt课件
13
2) 检查、调整、节点编号
1
模1
2
模2 筋1
3
模3 筋2
4
5
砼1
6
8
7
砼2
筋3 砼3
9
10
ppt课件
14
3.例题分析 根据工作的先后逻辑关系绘制网络图,找出紧前工作或 紧后工作,无紧前工作的工作为网络图开始工作,无紧后工 作的为网络图结束工作,绘图时主要根据紧后工作绘制,用 紧前工作检验其逻辑关系. 例1.已知各工作间逻辑 关系如下表,试绘制双代号网络图.
逻辑关系 A完成B才 能开始 A完成B、C 才能开始 A、B完成C 才能开始
表示方法
紧后 工作
紧前 工作 A
A
B
B
2
A
A C
B C
B C C
A A A、B
3
B
4
A、B完成C、 D才能开始
A B A B
ppt课件
C C
C D
A、B A、B
5
A、B完成C 才能开始, A完成D才 能开始
C D
A、B A
第一讲网络计划技术
![第一讲网络计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2cdcccdf524ccbff0218444.png)
图1-4所示。
i0
j
i0
j
图 1-4
2. 节点(事件)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节点为圆圈,表示一项工作的开始 或结束。箭线尾部的节点称箭尾节点,或开始节点,箭线 头部的节点称箭头节点,或结束节点,如图1-5所示。节点 只是一个“瞬间”,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网络图 中第一个节点叫开始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的开 始;最后一个节点叫结束节点,它意味着一项工程或任务 的完成,网络图中的其他节点称为中间节点。
B、D完成后, E才能开始
网络图中的表示方法
A C
B
A
C
j
B
D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i
B jD A iD
B jE
C
A
C
i
Bj
D
E
说明
A、B为平行施工, A、B制约C的开始, C依赖A、B的结束
引出节点 j 正确地
表达了ABCD之间 的关系
引出虚工作 i j
正确的表达它们之 间的逻辑关系
引出虚工作 i j
正确的表达它们之 间的逻辑关系
产,知道管理的重点应放在何处,怎样缩短工期,
在哪里挖掘潜力,如何降低成本等。但网络计划
也存在一定缺点,如在计算劳动力、资源消耗量
时,与横道图相比较为困难,同时没有横道图简
单和直观。
品茗软件
1.2双代号网络计划
在我国工程施工中,双代号网络图是目前应用 较普遍的一种网络图。它用圆圈和箭线表达计划 所要完成的各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其中 每一项工作都用一根箭线和两个圆圈来表示,每个 圆圈内都编以号码,箭线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即 代表该箭线所表示的工作。图1-1的双代号网络图 表示了一项分三段的基础工程施工中,各施工段上 各工作的先后施工顺序。
网络计划技术
![网络计划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faeb1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8.png)
经过对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和控制,以到达缩 短工期、提升工效、降低成本、增长经济效益旳目 旳。
4.1.2 横道计划与网络计划旳比较
一、横道计划 (1)优点 1)绘图较简便,体现形象直观、明了,便于统计资 源需要量。 2)流水作业排列整齐有序,体现清楚。 3)结合时间坐标,工作旳起止时间、作业延续时间、 工作进度、总工期都能一目了然。
3
4
(a)
(b)
图4.12 不允许出现相同旳节点或箭线
(6)同一种网络图中,同一项工作不能出现两次。
如图4.13(a)中活动C出现了两次是不允许旳,应引进虚 工作体现成图4.13(b)所示。
A
1
B
E
G
3
5
7
2
C H
C
F
4
6
图4.13同一项工作不能 出现两次
(a)
B3
E
A
1
2
F
5
6H
G
7
8
C4
(b)
旳开始,箭头表达工作旳结束。
施工过程名称
基础工程
混凝土自然养护
8
施工连续时间
2
(a)
(b)
图4.4 双代号网络工作示意图
(c)
5)紧前工作(front closely activity); 紧后工作(back closely activity), 与该工作同步进行旳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则该工作本身称为本工作。
9
关键线路
9天
①2②2④0⑤4⑥
8
①2③1⑤4⑥
8
关键线路不是一成不变旳,在一定条件下,关 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会相互转化.
非关键线路都有若干天旳机动时间(富裕时 间),一般称它为时差,它意味着工作完毕日期允 许合适挪动而不影响工期。
4.1.2 横道计划与网络计划旳比较
一、横道计划 (1)优点 1)绘图较简便,体现形象直观、明了,便于统计资 源需要量。 2)流水作业排列整齐有序,体现清楚。 3)结合时间坐标,工作旳起止时间、作业延续时间、 工作进度、总工期都能一目了然。
3
4
(a)
(b)
图4.12 不允许出现相同旳节点或箭线
(6)同一种网络图中,同一项工作不能出现两次。
如图4.13(a)中活动C出现了两次是不允许旳,应引进虚 工作体现成图4.13(b)所示。
A
1
B
E
G
3
5
7
2
C H
C
F
4
6
图4.13同一项工作不能 出现两次
(a)
B3
E
A
1
2
F
5
6H
G
7
8
C4
(b)
旳开始,箭头表达工作旳结束。
施工过程名称
基础工程
混凝土自然养护
8
施工连续时间
2
(a)
(b)
图4.4 双代号网络工作示意图
(c)
5)紧前工作(front closely activity); 紧后工作(back closely activity), 与该工作同步进行旳工作称为平行工作, 则该工作本身称为本工作。
9
关键线路
9天
①2②2④0⑤4⑥
8
①2③1⑤4⑥
8
关键线路不是一成不变旳,在一定条件下,关 键线路和非关键线路会相互转化.
非关键线路都有若干天旳机动时间(富裕时 间),一般称它为时差,它意味着工作完毕日期允 许合适挪动而不影响工期。
网络计划ppt课件
![网络计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b45cf7482fb4daa48d4bc6.png)
最迟必须开始时间LST(Latest start Time) 在不推延工程 进度的条件下该工作最迟必须开始的时刻(再迟将不能保证工 程按期完工)。
精品课件
2、时间参数与关键线路
时间参数
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T(Earliest Start Time) 从其先行工 作提供的条件考虑,它可能开始工作的最早时刻。
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T(Earliest Finish Time) 从最早可能 开始时间EST开始,加上该工作的延续时间,即可得到其最早 可能结束时间(时刻)。
精品课件
加深理解
由于关键线路规定了工程的工期,如果缩短或 者延长关键线路上的时间,就会提前或推延工 程的完成时间。
对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无论怎样压缩其时间 ,也不能使工期有所缩短;同时,在一定范围 内推迟非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并不影响工 程工期。
结论:关键工作是应尽可能早开始并保证按时完 成的工作,非关键工作是可在一定范围内缓期 开始或延续进行的工作。
A
C
2
3
B
D
8
5
精品课件
➢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回路和缺口。回路表明 工程出现循环而违反时间先后的逻辑关系, 而缺口将造成含混不清。
C
C
3
3
A
H
K
2
5
4
E 8
A
H
K
2
5
4
E 8
错误
正确
精品课件
➢ 一项工程只应有一个开始节点和一个结束节点 。当工程的开始节点或结束节点不只一个时, 应增设一个起始节点S或一个终结节点T。
S
C
E
K
M
共需18天 共需23天 共需17天 共需22天 共需24天 共需22天 共需23天 共需21天
精品课件
2、时间参数与关键线路
时间参数
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T(Earliest Start Time) 从其先行工 作提供的条件考虑,它可能开始工作的最早时刻。
最早可能完成时间EFT(Earliest Finish Time) 从最早可能 开始时间EST开始,加上该工作的延续时间,即可得到其最早 可能结束时间(时刻)。
精品课件
加深理解
由于关键线路规定了工程的工期,如果缩短或 者延长关键线路上的时间,就会提前或推延工 程的完成时间。
对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无论怎样压缩其时间 ,也不能使工期有所缩短;同时,在一定范围 内推迟非关键线路上工作的时间.并不影响工 程工期。
结论:关键工作是应尽可能早开始并保证按时完 成的工作,非关键工作是可在一定范围内缓期 开始或延续进行的工作。
A
C
2
3
B
D
8
5
精品课件
➢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回路和缺口。回路表明 工程出现循环而违反时间先后的逻辑关系, 而缺口将造成含混不清。
C
C
3
3
A
H
K
2
5
4
E 8
A
H
K
2
5
4
E 8
错误
正确
精品课件
➢ 一项工程只应有一个开始节点和一个结束节点 。当工程的开始节点或结束节点不只一个时, 应增设一个起始节点S或一个终结节点T。
S
C
E
K
M
共需18天 共需23天 共需17天 共需22天 共需24天 共需22天 共需23天 共需21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要求:箭头号码大于箭尾号码,即:j > i
编号顺序:先绘图后编号;顺箭头方向;可隔号 编。
4、虚工作
时间为零的假设工作。用虚箭线表示;
特点: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作用:确切表达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逻辑关系。
8
5、线路与关键线路:
B
2
2
4
F
A
1
1
D
5
4
6
C
G
5
E
3
3
5
5
线路: ①→②→④→⑥
缺点:不能清晰地反映流水情况、资源需要
量的变化情况。
5
五、网络图的基本类型
1、双代号网络图:
两个圆圈和一个箭线表示一项工作 的网状图
挖土 3
4
垫层
5
3d
2d
2、单代号网络图:
一个圆圈表示一项工作,箭线表示顺序的网状图
2
挖土
3d
3
垫层
2d 6
第一节 双代号网络计划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一)形式
i
A
A
B
B
C
D
C
D
A
A
C
B
D
B
DLeabharlann CEF11
2.在一个网络图中,只能有一个起点节点,一
个终点节点。否则,不是完整的网络图。 起点节点:只有外向箭线,而无内向箭线的节 点;
终点节点:只有内向箭线,而无外向箭线的节点。
12
3.网络图中不允许有闭回路。
B
A
23
24F
1 1
C
D
4
5 6
G
E
3
25 5
4.不允许出现相同编号的工序或工作。
二、网络计划的发展
2
三、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
应用网络图的形式表述一项工程的各个施 工过程的顺序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经过计 算分析,找出决定工期的关键工序和关键线 路,通过不断改善网络图,得到最优方案, 力求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效益。
3
四、网络计划方法的特点
横道计划法 优点:简单、明了、直观、易懂;
开始节点
(二)五个要素 1、箭线
工作(工序)名称 延续时间
结束节点
j
节点编号
作用:一条箭线表示一项工作(施工过程、任务) 特点:消耗资源(如砌墙:消耗砖、砂浆、人工)
消耗时间 有时不消耗资源,只消耗时间
2、节点 用圆圈表示,表示了工作开始、结束或连接关系。
特点: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7
3、编号
作用:方便查找与计算,用两个节点的编号可 代表一项工作。
砌墙 6
砌墙
6
7
砌墙 6
埋电管 7
埋电管 8
埋电管
7
8
5.不允许有双箭头的箭线和无箭头的线段。 13
6.严禁有无箭尾节点或无箭头节点的箭线。
砌墙
4
5
砌墙1 砌墙2
4
5
6
抹灰 8
浇混
4 凝土 6
5 支模3
抹灰 8
浇混 浇混
4 凝土2 6 凝土3 7 5 支模3
14
(四)绘制要求与方法
1.尽量采用水平、垂直箭线的网格结构(规整、清晰) 2.交叉箭线及换行的处理:(尽量不交叉)
8d
①→②→③→④→⑥ 10d
①→②→③→⑤→⑥ 9d
①→③→④→⑥
14d
①→③→⑤→⑥
13d
关键线路:时间最长的线路(决定了工期)。
次关键线路:时间仅次于关键线路的线路。
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上的各项工作。
9
(三)绘制规则
1.正确反映各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关系(逻辑关系)
――受人员、工作面、施工顺序等要求的制约
8
8
8
9
5
65
6
5
6
9
a.暗桥法
9
b.断线法
8
9
c.指向法
3.起点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终点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 时,可采用母线法绘制。中间节点在不至造成混乱的前 提下也可采用。
15
.4、尽量使网络图水平方向长;
如分层分段施工时,在水平方向可表示: (1)组织关系――同一施工过程在各层段上的顺序
某基础工程, 有挖土、打垫 层、砌砖基、 回填。分段施 工。
第十四章 网络计划技术
概述 双代号网络计划 单代号网络计划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网络计划的优化
1
第一节 概述
一、几个定义网络计划
1、网络图:是由箭线和节点按照一定规则组成的、用
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的网状图形。
2、网络计划:在网络图上加注工作的时间参数 等而编制成的进度计划。
3、网络计划技术:用网络计划对工程的进度进 行安排和控制,以保证实现预定目标的科学的 计划管理技术。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
(一)概述
1.计算目的:求出工期;
找出关键线路;
计算出时差。
2.计算条件:线路上每个工序的延续时间都是 确定的(肯定型)。
3.计算内容:
每项工序(工作)的开始及结束时间(最早、最迟)
每项工序(工作)的时差(总时差、自由时差)
4.计算方法:图上、表上、分析、矩阵
5.计算手段:手算、电算
20
(1)最早可能开始时间(ES) ESi-j=max{EFh-i }=max{ESh-i+Dh-i }
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才能开始。
垫3
砌3
填3
4
71
9
10
3
2
11
逻辑关系错误!
挖土3与垫层1无逻辑关系;
垫层3与砌筑1无逻辑关系(人员、工作面、工艺均无) 17
砌筑3与回填1无逻辑关系。
改正如下:
1 挖1 2 垫1
4
1
挖2
43
砌1
4 3
垫2
51 6
填1
8 2
砌2
9 3 10
填2
12 2
挖3
4
77
垫3
1
砌3
11 3
13
填3
2
14
18
如:绘制逻辑关系图
(1)B、D工作在A工作完成后进行。
A
B
A
B
D
D
(2)A、B均完成后进行C。 A
B
C
10
(3)A、B均完成后进行C、D。
(4)A完成后进行C, A、B均完成后进行D。
(5)A完成后进行B, B、C均完成后进行D。
(6)A、B均完成后进行D,
A、B、C均完成后进行E,
D、E均完成后进行F。
挖1
挖2
挖3
垫1
垫2
垫3
(2)工艺关系――在同一层段上各施工过程的顺序
挖1
垫1 砌1
挖2
垫2
砌2
16
(五)示例
某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为:挖槽12d,打垫层3d,砌 墙基9d,回填6d;采用分三段流水施工方法,试绘制 双代号网络图。
挖1
垫1
14 21
砌1
填1
3
5
3
2
挖2
垫2
砌2
填2
4 41
6
8
3
2
挖3
各项工作的起点、延续时间、工作进度、总工 期一目了然 流水情况表示清楚,资源计算便于据图叠加。 缺点:不能反映各工作间的联系与制约关系;不能 反映哪些工作是主要的、关键的,看不出计划的 潜力
4
网络计划法
优点:组成有机的整体,明确反映各工序间的
制约与依赖关系; 能找出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便于管理人
员抓主要矛盾; 便于资源调整和利用计算机管理和优化;
19
(二)图上计算法:(工作计算)
» 1.“ 最早时间”的计算
紧前工作
h
i
本工作
紧后工作
j
k
最早开 最迟开 始时间 始时间
i
j
(a) 二时标注法
最早开 最迟开 始时间 始时间
总时差 自由时差
i
j
(b) 四时标注法
最早开 最早完 始时间 成时间 总时差
最迟开 最迟完 自由时差 始时间 成时间
i
j
(c) 六时标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