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则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和作用。
分析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和规则。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则。
第二章:名词活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名词活用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名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举例说明名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名词活用的规则。
第三章:动词活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动词活用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动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等。
举例说明动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词活用的规则。
第四章:形容词活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形容词活用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形容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举例说明形容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形容词活用的规则。
第五章:数词活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词活用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分析数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数词用作动词、数词作名词等。
举例说明数词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和实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典型例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词活用的规则。
第六章:代词活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代词活用的规则和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代词活用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分析代词活用的常见类型,如代词用作动词、代词作状语等。
文言词类活用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词类(名、动、形、数)活用”结构类型及语法规律;2.运用词类活用的结构特征和规律准确翻译文言文;3.通过课堂知识讲解、课后练习识记并理解相关知识点的特征,掌握规律;4.了解古今汉语的演变,掌握语言的发展趋势,合理运用语言。
二、教学重难点文言基础知识及古文今译的方法。
二、课型复习课三、课时2课时四、教具多媒体五、教学过程:(一)何谓词类活用?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例:左右欲刃相如名词占住了谓语的位置,可断定它活用为动词。
2.特点: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二)考点分析:词类活用与文言句式在高考试题文言文阅读中虽不单独作为考点进行考查,却时常放在文言翻译中作隐性考查,且在文言翻译题中常常作为关键点(即采分点)来看待。
(三)活用类型1.类型例句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活用作了动词。
翻译时应把活用的名词翻译为相应的动词。
沛公军.(于)霸上。
(《鸿门宴》)“军”应翻译为“驻扎”。
名词+名词(代词)。
两个名词(或后一个为代词)连用,句中又无作谓语的动词,则前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应翻译为“登记”。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名”应翻译为“命名”。
副词作状语+名词。
状语带名词,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沛公欲王.关中。
(《鸿门宴》)“王”应翻译为“称王”。
助词“所”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罾”应翻译为“用网捕”。
能愿动词+名词。
能愿动词带名词,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水”应翻译为“游水”。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
2. 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和答案的正确性。
3. 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4. 总结理解:对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文言文句子实例。
2. 参考资料和教材。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
2. 实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进行解释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法: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应用。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九、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引入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判断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5. 总结:对词类活用的用法和规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十、作业布置:1. 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分析,判断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十一、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高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规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分析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类和常见实例。
2. 难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实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3.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新课内容:讲解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
4. 规律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文言文中的场景,运用词类活用进行对话,增强学生对词类活用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和解题思路。
3.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词类活用的准确性。
八、教学资源1. 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收集和整理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用于讲解和分析。
2.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 角色扮演材料:准备相关的文言文场景和对话,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5篇范文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5篇范文第一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学案1.名词作动词2.名词意动用法3.名词使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5.动词作名词6.动词使动用法7.动词为动用法8.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 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一、名次作动词规律一:1、籍吏民,封府库.2、大楚兴,陈胜王.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规律二:1、范增数目项王.2、汉水又东.规律三: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左右欲刃相如.二、名词使动用法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③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三、名词意动用法①稍稍宾客其父..②鱼肉缙绅..③孟尝君客我.④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四、名词作状语规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关于状语】/ 4 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②将军身披坚执锐..③小学而大遗。
..八、形容词作动词规律:①彼好游者不能穷也.②火尚足以明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④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九、形容词使动用法规律: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③既来之,则安之。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⑤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
.十、形容词意动用法规律: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②且庸人尚羞之。
.③渔人甚异之.④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十一、数词作动词规律: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六王毕,四海一.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4、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实战演练】找出下列活用了的词,并加以解释 1.左右欲刃相如/ 4第二篇: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2012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劝学》1、輮使之然也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熨使物弯曲这道工序。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的含义。
3. 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其规则。
2.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较为复杂的词类活用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规则。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相关知识。
2. 讲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
4.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词类活用规则,解析文言文句子。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设置相关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文言文阅读材料,包含各种词类活用现象。
3. 练习题及答案。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四章:讲解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2. 第五章:讲解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副词活用为形容词等现象,分析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相关规则。
(2课时)九、课后反思:2.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 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简单的文言文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教学评估:七、教学资源:八、教学进度安排:九、课后反思:十、拓展活动:本教案以教学内容、方法和步骤为主线,重点关注了教学评估、教学资源、教学进度安排、课后反思和拓展活动等环节。
词类活用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一)教案
何翠春
教学目的
针对高考要求,系统复习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语法知识,让学生快速、有效提高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名词的的一般活用: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
教学方法
讲授和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1、展示考点要求及考查题型
2、展示历年广东省高考题与词类活用的相关的选择题和翻译题,以显示词类活用在高
考中的重要性。
3、展示现代汉语句子结构顺序框架,及每个句子成分的词性构成。
4、展示词类活用的一般活用和特殊活用的种类。
二、重点讲授部分
(一)名词作状语
1、特点:置于谓语动词前,起修饰、限制作用。
2、方法指导(略)
(1)时间名词作状语特点及例释
(2)方位名词作状语特点及例释
(3)普通名词作状语特点及例释
3、练习
(二)名词作一般动词
1、特点:名词直接带宾语
2、方法指导:
第一,看看它前面是否有能愿动词或副词。
因为能愿动词或副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副词时,即可知它是活用为动词;
第二,看它是否带宾语或介宾补语。
因为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据此可知其活用为动词;
第三,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
3、例释及练习(略)。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正确理解文言文句子。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
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例子。
3. 词类活用的规则及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学会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规则。
四、教学难点:1. 词类活用的分类及辨别。
2. 词类活用规则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和规则。
2. 示例法:通过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回顾词类活用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和规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3. 示例:给出具体例子,分析词类活用的现象,让学生直观感受。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
2. 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案、PPT等教学资料。
2.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讲解词类活用规则:详细讲解词类活用的规则,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词类的活用现象。
3. 分析实例:给出具体例句,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规则进行解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分析方法,互相学习和交流。
七、教学活动:1.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词类活用规则进行分析和解答,巩固知识点。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练习题,互相帮助和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3. 答案解析: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答案的推理过程。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高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能够分析并运用词类活用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举例3. 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4. 词类活用的辨别方法5. 词类活用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2. 难点:辨别词类活用,并在阅读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分类及用法。
2. 举例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词类活用。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讲解:讲解词类活用的分类及用法,举例说明。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分组讨论练习题中的难点,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拓展: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词类活用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练习:课堂上进行词类活用知识的问答或填空练习,实时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3. 阅读理解:选取一些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词类活用知识,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八、课程延伸1.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词类活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古代文学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古代文化遗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关词类活用的章节。
2. 参考书:古代汉语词典、文言文阅读指南等。
3. 网络资源:相关词类活用的在线教程、练习题及阅读材料。
高考文言文复习计划总结计划词类活用教案人教版教案
词类活用专题讲座教学目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词类活用,能区别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现象。
、能对几种较常用的词类活用现象加以识别。
、能够结合词类活用的特点进行准确的翻译。
教学方法:结合成语启发式教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歌曲?牵手?的歌词:“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
〞初读这首歌词,觉得其句法简直是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细细品味,又觉得生动贴切,温馨感人。
“悲伤〞“幸福〞“快乐〞“追逐〞等词的成功活用,将生死相依、苦乐与共的气氛营造出来,令人悠然神往、感慨至深。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中的“没有月亮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鲁迅?药?:“老栓,就是运气了你!〞毛泽东在写于年的?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对当时中国孱弱的现状,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的主张。
活用得好,可使妙笔生花,取得“化平实为生动〞的效果。
二、弄清词类活用概念,让学生举出自己熟知的词类活用〔结合练习一〕词类的活用——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个有固定属类的词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充当别的词类使用,就叫作词类的活用。
三、词类活用分类:①名词活用为动词:用如一般性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的活用②名词活用为状语①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活用②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形容词用如名词形容词的活用②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如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①数词用如名词数词的活用②数词用如动词③数词用如副词〔一〕名词的活用:1、活用为一般动词:①、副词+名词。
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它一般不能修饰、限制名词。
如果名词用在副词之后,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了。
如: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数",副词,义为"屡次";"目",名词,义为".眼睛";名词用在副词之后活用作动词,"目"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眼睛示意"。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第一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教案高考专题复习之词类活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教学难点: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方法: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
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六种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总结。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 倚歌而和之。
(《赤壁赋》)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
例如: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狼》)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
例如:。
恐修名之不立。
(《离骚》)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阿房宫赋》)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
例如: 太后之色少解。
(《触龙说赵太后》)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
例如: 人皆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词类活用”学案一、名次作动词规律一:1、 籍吏民,封府库2、 大楚兴,陈胜王.3、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规律二:1、 范增数目项王2、 汉水又东规律三:1、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 左右欲刃相如二、名词使动用法①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②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③ 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
三、名词意动用法① 稍稍宾客其父② 鱼肉缙绅③ 孟尝君客.我④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⑤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名词作动词5.动词作名词 2. 名词意动用法6. 动词使动用法 3. 名词使动用法7. 动词为动用法 4. 名词作状语8. 形容词作名词9.形容词作动词10.形容词使动用法 11.形容词意动用法。
12.数词活用鱼虾而友麋鹿四、名词作状语规律: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
【关于状语】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西举巴蜀。
2、东割膏腴之地。
3、北收要害之郡。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3、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内立法度。
(《过秦论》)2、良庖岁更刀。
(《庖丁解牛》)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游褒禅山记》)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过秦论》)2、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3、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日削月割。
(《六国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文言词类活用教案名词的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例:狼不敢前(前:上前)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名词+“者”例:红装而蹇者——特殊的指示代词“者”的前面一般只粘附动词或动宾词组,名词“蹇”粘附在“者”的前面,作“骑驴”的意思讲。
名词+“之”例:名之者谁——代词“之”一般不受名词修饰。
“名”用在代词“之”前,作“命名”讲。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陈胜王(王:称王)②因屏人曰(命人退避)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长枝节。
)①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②能愿动词后的名词③代词前的名词④名词后的名词⑤副词后的名词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⑥“所”+名词(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跟动词或动宾词组)2、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有“使......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3、名词的意动用法意动用法一般涉及的是形容词和名词。
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用如意动,就是“觉得宾语怎么样”,是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作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作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翻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作……”。
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4、名词作状语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状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
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教案示例:一、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
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活用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各种词类活用的具体用法和例句。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例句,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词类活用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2. 讲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分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
3. 通过具体例句,分析各种词类活用的用法。
4.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阅读练习,评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词类活用知识分析、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词类活用的复习,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回顾和巩固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2.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词类活用知识分析、解读文言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练习题等。
四、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
2.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举例分析。
3. 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的具体运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类活用知识。
2. 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分类:解释词类活用的定义,分类介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言文例句,讲解词类活用的运用方法。
4. 课堂练习: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词类活用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方法。
6.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和辅导。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将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与现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异同。
2. 文化解读:通过讲解词类活用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词类活用的意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词类活用的知识点。
2. 小组竞赛:分组进行词类活用知识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高三语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
2.掌握扩展语句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加强扩展语句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扩展语句的类型,掌握扩展语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
(江苏卷)【参考答案】静谧的夏夜,银河横空,群星璀璨。
灿烂的星光隐隐映出村庄周围婆娑的树影。
微风掠过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伴着四周稻田里传来的阵阵蛙声,宛如一曲动听的田园交响乐,令人陶醉。
(情景演绎式)2.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7分)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方法。
③不少于80字。
【参考答案】正面: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冬天,南方下起了大雪,大雪阻断了交通,使很多人陷入困境。
很多车被堵在路上,车连着车,犹如一条白色的长龙(比喻),这长龙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颤抖着无奈的身躯(拟人)。
侧面:人们开始焦虑起来,疯狂起来。
(枝叶添加式)3.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
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06全国卷Ⅰ)【参考答案】和谐是乐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和谐是春风与细雨的默契,和谐是小桥与流水的融洽,和谐是蓝天和白云的辉映。
(中心阐发式)4.在下面一段话后续写。
要求:①先用一句话拟写出一种你自己不认同的看法,②然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由,③不超过100字。
(05北京卷)据报道,某位以独特的“搞笑”风格塑造了众多小人物的著名影星,被某大学聘为教授。
对于他能否胜任,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坚决反对这种“圣者通吃”的荒唐做法。
教育界有教育界的尊严,不能说你在某一个领域干得好,就借此进入其他领域。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
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和巩固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识别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的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解析。
3.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典型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分析和运用。
四、教学难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识别和运用。
2.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实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文言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词类活用知识。
二、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和分类(15分钟)1. 讲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定义。
2. 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分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数词活用等。
三、常见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解析(20分钟)1. 展示典型文言文词类活用实例。
2. 分析实例中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3.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
四、文言文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15分钟)1. 讲解词类活用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分析具体例句,说明词类活用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文言文词类活用。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改进。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增加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
高三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之词类活用 教案精品版
文言文知识之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1)名词+宾语。
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户籍册,这里带上宾语“吏民”,活用为动词,登记。
)《鸿门宴》(2)副词作状语+名词。
例如:江水又东.。
(东,名词,东面,在这受副词“又”修饰,活用为动词,向东流。
)《水经注》(3)能愿动词+名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名词,前面加有能愿动词“能”,活用为动词,游水。
)《劝学》(4)名词+补语。
例如: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吏,名词,官吏,这里带上补语“于土”,活用为动词,做官。
)《送薛存义序》(5)所+名词。
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方形的渔网,前面有主次“所”,活用为动词,用网捕。
)《陈涉世家》(6)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作谓语中心语,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如: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花,名词,在这里作动词,开花。
)《采草药》2、名词作状语:(1)表示比喻。
例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狐,名词,狐狸,在这里修饰动词“鸣”,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兄长,在这里修饰动词“事”(侍奉),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鸿门宴》(3)表示处所。
例如: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草、露”,名词,在这里分别修饰动词“行/宿”,作状语,在草地里/在路天下。
)《指南录后序》(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名词,在这里修饰动词“运”,作状语,用箕畚。
)《愚公移山》(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例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名词,脸,在这里修饰动词“刺”(指责),作状语,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6)表示时间。
例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旦、暮,名词,早晨/晚上,分别修饰动词“辞/宿”,作状语,在早晨/在晚上。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2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为“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共十个章节。
本节课为第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常见类型,通过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及常见类型。
2. 分析典型例句,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
3. 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2. 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及例句3. 词类活用的规律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1)介绍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2)讲解常见词类活用类型,如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等,并给出典型例句。
(3)分析例句,引导学生发现词类活用的规律。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言文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词类活用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掌握程度。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
六、教案设计本节课为“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的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分析,加深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
七、教学目标1. 加深对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理解和运用。
2.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古文素养。
八、教学内容1. 针对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和练习。
2. 分析更多的典型例句,进一步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加深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九、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提问和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类活用知识。
2. 练习:分析更多的典型例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掌握各种词类活用的规则和用法。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词类活用的复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高考成绩。
三、教学内容:1. 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2. 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3.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5. 数词活用为动词的例子及用法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词类活用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疑问和困惑,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辅导。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整理课堂上学到的词类活用知识,做好笔记。
2. 完成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阅读文言文,注意观察和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文言文词类活用整理(续)七、教学内容:1. 动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例子及用法2.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3. 数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及用法4. 助词的活用现象5. 特殊词类的活用例子及用法八、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词类活用有一个巩固的认识。
2. 讲解:分别讲解动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其他词类的例子及用法,以及助词的特殊活用现象。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词类活用的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弄清楚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组成;2、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规律解答试题;3、引导学生运用本次课的方法,能自行归纳其他文言知识规律。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判断出活用词,根据活用的常见规律,明确活用类型。
教学难点: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和句子成分的划分。
教学方法知识讲授法;问题点拨法和探究讨论法等。
教学媒介多媒体复印资料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设计以一组存在活用的成语导入课堂教学。
二、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示例使用多媒体)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词的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先秦汉语的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等十类。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例如:阿爷无大男,木兰无长兄。
(《木兰诗》)2.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
动词又可分为使动词、意动词和为动词。
例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狼》)3.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的状态的词。
例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一桌、一椅、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5.副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
例如:太后之色少解。
(《触旮说赵太后》)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或数量词的词,叫做代词。
例如: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7.介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等。
例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8.连词,把两个词或两个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例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9.语气词,也叫语气助词。
语气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但它可以表示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不同语气。
例如: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捕蛇者说》)10.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嘻,技亦灵怪矣哉!(《核舟记》)以上十类词可以合成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有比较实在的意义的词叫做实词;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有帮助造句的作用的词叫做虚词。
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可是代词所指人或事物是不固定的,在古代汉语里,许多代词都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如“其”“之”),所以也有人把代词归入虚词类的。
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
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词。
例如: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谢庄。
(《冯婉贞》)课堂练习:(使用多媒体投影)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词性。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谍报敌骑至。
(《冯婉贞》)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村中闻此入,咸来问讯。
(《桃花源记》)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卖油翁》)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
(《冯婉贞》)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三、古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组成古代汉语中除了特殊句外,一般句子成分组成是固定的,即: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而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
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
当然,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动词、形容词虽然都经常用作谓语,但构成的句子是不一样的。
由名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判断句,又叫名词谓语句,简称名句,即:名词+(者)+名词+(也)。
(“主语+副词+名词+(也)”。
)由动词构成的谓语句叫叙述句,又叫动词谓语句,简称动句,即:(状语)+形容词+(补语)。
由形容词构成的谓语句叫描写句,又叫形容词谓语句,简称形容句。
(状语)+动词+(补语)。
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
例如:“虎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这个句子中的“蹄”,本是名词,这里临时用作动词,作谓语。
这种现象叫词类的活用。
而词类活用一般较常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相互活用、名词作状语,不常见的有数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副词活用为动词等。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1、总的说来,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自由地用作主语、宾语,而动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主语和宾语,如果动词、形容词出现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是活用为名词;动词一般也不用作定语,而名词、形容词却经常用作定语,如果动词出现在定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名词或形容词。
惧有伏焉“伏”意为“伏兵”吊有忧,贺有喜“忧”“喜”意为“丧失”“喜事”以上为动词、形容词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活用为名词。
2、动词一般用作叙述句的谓语,而且可以带宾语,而名词、形容词一般不用作叙述句的谓语,不带宾语,如果名词、形容词出现在称述句谓语的位置上,那么就活用为动词。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指赐福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唐雎不辱使命》) “缟素”白色的丧服,这里指穿丧服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普说赵太后》) “侯”指做诸侯见其矣十中八九,但徽颔之。
(《卖油翁》) “颔”指点头以上的名词都活用为一般动词。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以上的形容词都活用一般动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冯婉贞》)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固国”是使国家强固;“苦其心志”是使他的心志苦,“劳其筋骨”是使他的筋骨劳,“空乏其身”是使他的身体空乏;“远我”是使我距离远。
“又绿江南岸”是又使江南岸绿。
名词用作使动的例子不普遍。
名词本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名词用作动词带宾语,表示使动,含有主语“使宾语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的意思。
例如:先破秦入成阳者王(wng)之。
(《史记·项羽本记》)──先攻破秦军打进成阳的,就让他做王。
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膑》)──齐威王打算让孙膑当主将。
“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是活用为动词,后面还带有代词宾语“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将孙膑”是“使孙膑成为主将”的意思。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活用形容词的性状,宾语本身并不一定真的具有这种性状,只是一种主观的认为。
例如: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刺史颜证奇之。
(《童区寄传》)愬然之。
(《李愬雪夜入蔡州》)“甚异之”是认为非常奇怪;“毒之”是认为它痛苦;“奇之”是以为奇特;“然之”是认为他对。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看作这个活用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也是一种主观认为。
例如: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客我”是以我为客;“宾客其父”是以其父为客。
3、我们知道,同是动词,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分别,及物动词是能带宾语的动词,不及物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动词。
不及物动词如果带宾语就活用为使动词: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愚公移山》)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同上)又数刀,毙之。
(《狼》)“止之”是叫他不要这样做;“已”是使止,“去”是使去;“殚…‘竭”都是使尽的意思;“毙”是使毙,即杀死。
这些都是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4、状语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限制作用的。
状语一般由副词充当,名词一般不用作状语。
但在文言中,名词作状语是常见的现象,而且有多方面的修饰作用。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名词作状语表比喻,可译为“像……那样”。
“犬坐”译为“像犬一样坐”;“猱进鸷击”译为“像猱一样前进,像鸷一样攻击”。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孙膑》)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鸿门宴》)“客待之”是用客礼对待他;“兄事之”是用事奉兄长的礼节事奉他。
都是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孔子东游,见两小辫。
(《两小儿辩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布囊其口。
(《童区寄传》)第一句名词“廷”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第二句方位名词“东”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方位;最后两句,名词“箕畚”“布囊”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四、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所讲内容。
第二课时一、示例解析二、词类活用的条件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呢?除了从前后文的意思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
关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包括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条件,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中列举了其中七项主要的,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活用为动词。
例如: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采草药》)“数目项王”是动宾结构,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目”活用作动词;目:看,使眼色的意思。
“冬实…夏荣”都是主谓结构,后面的名词“实”(本意是果实),“荣”(本意是花)活用为动词;实:结果实的意思;荣:开花的意思。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如: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论贵粟疏》)“所罾,的“罾”是一种鱼网,本来是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意思是“所网着的(或所捕捉的)”。
“贵”“贱”‘卑”“尊”本来都是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都活用为动词,“所贵”“所尊”都是“所看重的”的意思;“所贱”“所卑”的意思都是“所轻视的”。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例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