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基本哲学观点、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哲学观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深度仍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启发学生思考,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庄子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够充分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但在成果分享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紧张或者准备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的课堂中,提前让学生们做好准备,并在分享前给予一定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注意到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们对庄子哲学观点的掌握程度有所不同。为了巩固知识点,我决定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思考等方式,进一步消化吸收课堂内容。
举例:庄子提出的“无为而治”观念,学生需要通过具体事例和生活体验来理解其含义。
(2)辩证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辩证思考能力。
举例:针对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引导学生站在不同立场思考问题,理解双方的论点。
(3)联系实际生活:将庄子的哲学观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举例: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庄子的自然观,做到顺应自然、和谐相处。
举例:庄子在辩论中表现出机智、幽默、善于辩论的特点;惠子则表现出执着、好奇、善于质疑的态度。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庄子>二则》名师教案(一)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1.读准字音,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字词。
2.熟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并背诵第一则《北冥有鱼》。
文化传承与理解1.了解《庄子》善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的艺术特色。
2.理解庄子向往自由、追求诗意的精神。
思维发展与提升1.疏通文意,概括主要内容。
2.理解鲲鹏形象,体会庄子和惠子的论辩艺术。
审美鉴赏与创造1.学习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并理解其表达效果。
2.理解、积累意蕴深远、体现高超论辩艺术的语句。
(二)教学建议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讲一些庄子的故事和关于《庄子》的特色,拉近师生与庄子的距离。
《北冥有鱼》1.结合注释,落实重点词句的翻译,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勾画描写鲲鹏形象的语句,朗读赏析,把握其特点。
3.本文节选《逍遥游》,因此可以结合《逍遥游》,把握寓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1.结合注释,落实重点词句的翻译,疏通文意。
2.品味、朗读庄子与惠子的对话。
3.结合语境,理解“安”的意思,讨论思考:庄子和惠子谁更有道理。
(三)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 赏析、朗读鲲鹏形象,体会鲲鹏精神。
3. 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①赏析鲲鹏形象,体会鲲鹏精神。
②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方法:品读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前播放《庄周化蝶》《涸辙之鲋》《钓于濮水》等视频,亲近庄子。
北冥有鱼,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象一下,这是一只怎样的鱼吗?它不仅硕大无比,而且还富于变化!今天我们学习节选自《逍遥游》里的这个故事。
二、检查预习1.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抽查重点词语的意义,翻译重要句子。
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北冥有鱼,整篇文章都是在写鱼吗?还写了什么?明确:1、2句写鲲,从“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到“去以六月息者也”写鹏,后面还写了野马、尘埃。
2.主要写的是什么?明确:鹏,标题是“北冥有鱼”却写鹏?“化而为鸟”这只鹏是由鲲变化而来的,这简直太神奇了!四、赏析鲲鹏形象1. 鲲为什么要变成鹏?根据“化而为鸟”发挥想象,说说鲲变化的过程。
第21课 《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教学设计 (表格式).doc
体物,有一种物我合一、悠然自在的情趣,有文学、哲学融合之美。
惠施是先秦名家学派代表人物,强调循名责实,名实相符,是中国早期逻辑学家,有寻根究底的精神和严密说理的个性。
教师小结:他们结论不同,争论的根本在于哲学观念的分歧,所以惠子对庄子的物我同一和文学性想象不能共鸣。
四、教学总结《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深受感染。
在貌似诡辩的语言游戏中,表现两人不同的认识观和思维方式,刻画出庄子的机敏、幽默与诙谐。
五、
背诵课文
全班起立,背诵全文。
布置作业课外选择《庄子》中自己感兴趣的篇目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好辩
惠子:“安知”——怎么知道名家
逻辑家
安知鱼之乐偷换概念
诡辩
庄子:“安知”——在哪里知道道家
艺术家
物我合一
悠然自在
教学反思授课结束后完成。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举例:讨论庄子关于“无为而治”的观点,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掌握寓言故事的寓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庄子》二则时,我发现学生们对逍遥游的概念非常感兴趣,他们对于追求精神自由的讨论显得特别积极。我觉得通过提问和生活实例的引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欲望,这是值得肯定的。
在讲授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庄子寓言中的深奥哲理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内容,我需要更多地运用比喻和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同时,我也注意到,通过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学生们在互动交流中加深了对庄子哲学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效果不错。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意识到有些学生对庄子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更清楚地看到庄子哲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哲学中的逍遥游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庄子哲学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基本哲学概念、寓言寓意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变化无常”和“顺应自然”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当学生们尝试将庄子的哲学思想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时,他们往往能够提出很有见地的观点。这让我感到欣慰,也证明了我的教学目标是正确的。不过,我也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去引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无为而治”和“顺应自然”。
此外,课后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批改,发现他们在理解庄子思想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这提醒我,在课堂上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进行反复的强调和解释。同时,我也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入一些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寓言故事,以此来检验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思想与现实的联系:将庄子的哲学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思想分析现实问题。
举例解释:
-对于“无为”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如在学习上不强求分数,而是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体会无为而治的境界。
-在解读“道”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如自然界的规律、人际交往的原则,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笔下的“北冥有鱼”所蕴含的基本概念。这里的“鱼”和“鸟”是庄子用来比喻事物变化和顺应自然的象征。这些概念是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古代道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
1.教学重点
(1)理解《北冥有鱼》的寓言内涵,把握庄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由、无为等核心概念。
举例:课文中的鲲鹏形象,象征着超越束缚、追求自由的精神。
(2)掌握课文中的文言文词汇、句式,如“冥、鲲、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举例:理解“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的“抟”字意义,学会运用此类句式进行描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笔下的鲲鹏形象以及它所象征的自由与无为。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庄子的智慧。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关于庄子哲学思想的传达,我意识到学生在理解自由、无为等概念时存在一定难度。这让我思考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抽象的哲学观念。
针对以上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
1.对于文言文阅读理解,可以通过预习、课堂讲解、课后巩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僻字词和句式,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2.在讲解庄哲学思想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案例,生动形象地进行讲解,降低理解难度。
3.对于古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对比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古文之美,提高鉴赏能力。同时,注重课后阅读积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庄子哲学思想的把握:庄子哲学较为深奥,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中的自由、无为等思想。
举例:学生对“无为”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惑。
(3)古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古文鉴赏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品味。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庄子哲学思想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庄子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在《逍遥游》和《秋水》中的体现。我发现,虽然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庄子所提出的自由、无为等概念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为切入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庄子哲学思想时遇到了困难,尤其是如何将这些思想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此,我采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试图让学生明白庄子的哲学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我希望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能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运用庄子的思想去调整心态,追求心灵的自由和逍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逍遥游的基本概念。逍遥游是庄子提出的对绝对自由和无为境界的追求。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体现了古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逍遥游》中大鹏鸟的例子。这个案例展示了逍遥游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自由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文言文的断句和词义理解,特别是庄子独特的表达方式,容易造成学生的阅读障碍。
第21课《庄子》二则 教案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第21课庄子的两个教案819-820教学目标:1.课后借助工具书和笔记翻译课文,积累关键文言词的含义。
(要点)2。
能够说出庄子的风格特点,体验庄子的恢宏想象和机智辩论。
(难度)学时:2学时第一课时《北冥有鱼》一、导言二。
挖掘文本的意义译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
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
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
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
”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活动着的生物都因为风吹而运动。
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概述作者主要向我们描述了神秘的巨蟒昆鹏的形象,以及中华民国迁徙到南海“六月休养”的过程,但也需要加以对待和限制。
2.文章标题为《北方黑社会的鱼》。
你后来为什么写鸟的事?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
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
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四、探究课文1.课文的意思是什么?作者描述的大鹏是什么样的形象?《北冥有鱼》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有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体型庞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在二楼,我们去了《众生呼啸》,引用齐和的话,写了大鹏南移的气势——在风中上升,撞击水面3000次,摇晃90000次。
第三层到结尾,作者仰视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2.为什么鸟类迁徙到南明?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部编最新版八下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庄子的相对性思想、自由逍遥的生活态度以及其哲学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其次,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但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还不够自信。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将在课堂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此外,学生在对比分析《秋水》与《逍遥游》时,能够发现两篇文章的异同,但深度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从更多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如文化背景、作者生平等,帮助他们更全面地理解庄子的思想。
(2)庄子辩证法思想的领会: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庄子通过寓言和对话所表达的辩证法思想。
-例:分析大鹏展翅寓言中“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以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3)庄子自由逍遥生活态度的理解:学生可能对庄子追求自由、逍遥的思想有所误解。
-例:探讨庄子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种生活态度。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庄子的哲学思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庄子相对性思想的概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首先,学生在理解庄子寓言的深层含义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意识到需要更细致地解读文本,引导他们逐步领悟寓言背后的哲学思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适当增加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式的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内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1《庄子》二则》教案(含教学反思)
21.《庄子》二则第 1 课时北冥有鱼教课目的1.累积文言词汇,剖析文章层次,掌握文章内容。
2.领会《庄子》善用寓言说理的行文风格,掌握文章要旨。
3.品析语言,感觉《庄子》散文中想象雄奇瑰丽的特点。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大鱼海棠》这部电影吗?《大鱼海棠》故事灵感根源于庄子《逍遥游》,叙述了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异故事,该片荣获了很多大奖,其画面、音效都是我国动画电影中的佼佼者。
今日我们就走进《逍遥游》,看看鲲究竟是何物!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认识庄子,学习《庄子》特点庄子 ( 约前 369—前 286) ,名周,战国时宋国蒙 ( 今河南商丘东北 ) 人,有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生不仕,以快吾志焉” ( 《史记·老子韩非传记》) 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
《北冥有鱼》出自《庄子》。
《庄子》,道家经典之一,今存33 篇,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异,构想奇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拥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它不单有很高的哲学成就,对后代文学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庄子的主要主张是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就是要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地。
人们评论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鲁迅先生更评论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目标导学二:分类累积,理解要点句意累积常用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1.要点字词梳理北冥 (míng).鲲鹏(k ūn).抟(tu.án)徙 (x ǐ).齐谐(xi.é)正色邪(y é).2.通假字北冥有鱼 ( “冥”同“溟”,海 ).3.词类活用志怪者也 ( 形容词作名词,独特的事物).4.文言句子翻译(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明确: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一. 教材分析《庄子二则》是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选自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
这两篇文章都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生动的寓言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哲学和人生思考的兴趣。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哲学思想,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能够自主翻译文言文,并对文言文的语法和修辞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庄子的哲学思想和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熟练朗读并翻译《庄子二则》;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庄子的哲学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并翻译《庄子二则》;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2.教学难点:文章的深层含义和庄子的哲学思想。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
2.案例教学:以庄子寓言故事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庄子二则》的相关资料、PPT等。
2.学生准备:预习《庄子二则》,了解文章大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言文,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齐读《庄子二则》,教师逐句翻译并讲解生词和语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哲学思想。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庄子二则》,模仿文中角色的语气和情感。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翻译《庄子二则》,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下21《庄子》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2.理解文中表达的含义和思想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培养学生的品味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哲学观点。
2.分析文中的意义和内涵。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1.理解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2.分析文中的意义和内涵。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课本和教辅材料。
3.笔记本电脑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通过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简单介绍庄子的相关背景和思想,激发学生对庄子的兴趣。
Step 2 阅读与理解 (20分钟)让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1.庄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2.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内涵?3.庄子对于世俗之道和和乐之道的看法如何?4.课文中的两个故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5.你对庄子的思想有何看法?Step 3 讨论与分享 (15分钟)请学生将答案分享给全班,并展开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提出问题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Step 4 深入探讨 (20分钟)通过分组或全班讨论,深入探讨以下问题:1.庄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2.庄子对于合符自然的生活态度有何表述?3.庄子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有何启示?Step 5 文学赏析 (15分钟)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的语言和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你觉得课文中的哪句话或段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你觉得庄子的思想在课文中体现得最明显的是什么?Step 6 总结与反思 (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并写下对本课的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1.你对这堂语文课有什么感想和收获?2.你对庄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吗?3.你在阅读和理解文学作品中有何收获和感悟?教学延伸:1.学生可选择一篇庄子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读后感或阅读笔记。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案
此外,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有时会显得有些拘谨。为了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活动,鼓励学生们大胆发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意写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寓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的寓言内涵:课程的核心在于使学生能够领悟庄子通过鲲鹏形象所表达的哲理,即事物的变化无常和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掌握文学鉴赏方法: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以及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词汇积累与应用:强调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寓言的基本概念。《庄子·秋水》中的“北冥有鱼”是庄子运用寓言手法表达哲学思想的典型例子。寓言是通过故事来传达道理,它能够以形象、生动的方式揭示深刻的哲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北冥有鱼》的具体内容。这个寓言展示了鲲鹏变化的过程,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寓言的学习兴趣还是比较高的。通过提问和讨论,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解庄子寓言的深层哲理方面,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21《庄子》二则知识与技能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
2.了解《庄子》及庄子生平、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落实“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明确庄子的思想和主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宽阅读视野,增加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重点文言词语积累,准确翻译课文。
难点体会庄子的语言特色,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课件2课时北冥有鱼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风起云涌;贤哲奔走,百家争鸣。
聚徒讲义,著书立说,遂有蔚为大观的诸子散文。
《论语》平实质朴、循循善诱;《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荀子》行文气魄雄浑;《老子》哲思清远深邃;《墨子》质朴;《庄子》恣肆……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感受先生的大智与幽默。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对后人的影响主要是《庄子》一书。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1.读课文,基础积累。
学习古文应该反复诵读,以致成诵。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最后,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强调了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性,并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但从课后反馈来看,部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仍不够扎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难点四:文章主旨的把握。教师可以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难点和重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解、举例、讨论、实践等,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庄子大小相对的哲学概念。这是指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这个概念有助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位置,培养谦虚和包容的心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秋水》中的案例。文章通过河伯与海若的对话,展示了大小相对的哲学观点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1课《庄子二则》教案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主要包括《庄子》中的两篇文章——《秋水》和《逍遥游》的部分章节。《秋水》通过描绘河伯与海若的对话,阐述了事物大小相对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世界之博大与自身之渺小。《逍遥游》节选部分讲述了大鹏鸟的飞翔,借此阐述自由自在、无所依傍的境界,启发学生对自由与梦想的思考。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朗读、字词解析、句子翻译、主题探讨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领会庄子的哲学思想,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庄子二则教学设计(精选5篇)
庄子教学设计庄子二则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庄子二则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庄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生初步了解鲲、鹏是什么样的动物,了解课文表现了鲲鹏什么样的情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逍遥”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识到要志存高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教学难点了解庄子的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和束缚。
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庄周梦蝶》的寓言故事导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突然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是所说的化为物(指大道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周就是这样的浪漫,这样的富有想像力。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庄周:Ppt:庄子名周,战国宋人。
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
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静无为”。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今天,我们来学习庄子的《北冥有鱼》,《北冥有鱼》选自《逍遥游》,介绍逍遥游。
Ppt:《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1、学生结合注释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两遍,然后抽一学生朗读,教师指正读音。
3、全班同学齐读。
4、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提出疑问。
Ppt:句子翻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天边的云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应为“我知之于濠上也”)
二、文学文化常识。
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作者,名,(朝代)时期哲学家,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题目是编者加的。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为相。②国:国都。③练食:干净的竹米。④醴泉:甘美的泉水。⑤吓:拟声词,发怒时的叫声。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庄子往见之见:(2)或谓惠子曰或:
(3)非练食不食食:(4)非梧桐不)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
(2)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课堂反馈】
1.作者主要通过、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2.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是: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请你结合这一主题,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四、学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断两处)
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于:(2)子何为者耶何:
(3)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活:(4)君乃言此乃: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2)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4.根据文章内容,概括监河侯的形象特点。
今义:高山湖泊名)
安(古义:怎么例句:安知鱼之乐
今义:安全)
子(古义:对人的尊称例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今义:孩子,儿子)
4.文言句式判断句:
《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表判断)
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也”表判断)
5.倒装句:
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短语后置句,应为“以六月息者也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1.你是如何理解庄子的反问的?(考点:反问句的作用)
庄子并不正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采取反问的方法来回答。以“非我”者不如“我”者不知“我”知鱼。
点拨:以反问句的形式来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答在问中,语气肯切,坚定有力。
①我只要能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下去。
②还不如早一点到干鱼市场来找我!
①不是梧桐不栖息,不是干净的竹米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
②现在你想用你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我吗?
一、预习导航
1.读准字音
鲲()徙()抟()南冥()濠梁()鲦鱼()
2.通假字
北冥有鱼()其正色邪()
3.古今异义
天池(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2.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
【把握文章主旨】
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
《北冥有鱼》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喻,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2.鸟为什么要迁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人的大池,是鸟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种精神的自由。
3.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词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8.用自己的话说说“惠子恐”的原因。
9.庄子所讲的故事含有深意,其中“鹓”“鸱”“腐鼠”分别指什么?
10.点明庄子所讲故事含义的是哪句话?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难点: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主备人:赵婧
二次备课:
1.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3.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
【课外拓展】
(一)庄周家贫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①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③曰:“周昨来,有中道④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⑤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⑥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⑦,我无所处⑧。吾得斗升之水然⑨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则故事通过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的机智与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的“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
【课堂反馈】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C.子/固非/鱼也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5.读完本文,你受到的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二)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②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子知之乎?夫鹓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食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⑤!’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选自《庄子·秋水》)
21.《庄子二则》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张,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
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
3.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了解作者,识记重点字词,通读课文,把握文章感情基调。
2.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洒脱的人生态度,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3.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三、学习《北冥有鱼》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的体形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有几千里长。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偏重于知识论的判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求实而缺乏美感。
【注释】①贷粟:借粮。②邑金:封地交纳的租税。③忿然作色:生气而变了脸色。④中道:道路中间。⑤波臣:水里的小人物。⑥激:引。⑦吾失吾常与:我失去曾经做伴的(水)。⑧处:安身之地。⑨然: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