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摘要】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青少年的社会化程度与网络密不可分。本文试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即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亚社会认同等四个方面探讨评析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社会化
1.引言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多为分别从消极和积极方面进行论述。本文认为,探讨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不应只从网络本身的特性角度出发,还可以追本溯源,从社会化的心理机制出发,叩问本质,对于发扬网络的积极影响控制其消极影响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2.影响
2.1 社会角色引导
个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首先是与其社会角色相一致,并依据社会对相应角色的要求和期待而被系统化的。对于处在特定社会位置、担负某种社会角色的个体,共同的社会要求和期待,使他们的社会生活具有了一致性。根据社会同一性理论和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社会认可是个体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来源,只有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承认,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尊感和自我同一性,并由此获得自信和安全感。(金盛华.2005.)网络时代,青少年的社会化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线形社会化模式”转变为“网状社会化模式”。
个体的社会认可来源不再仅仅停留在学校,而是扩大到网络中的各种关系,比如网络论坛、聊天室等虚拟社区。57.3%的大学生有通过虚拟社区而和陌生人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经历。在传统的线性模式下,青少年在接受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被动服从,缺乏独立见解,个性受到压抑。而在网状社会化模式下,青少年可以摆脱文化权威的压制,对文化价值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刘长城.2007.)青少年在网络中可以轻而易举地寻找到志同道合的同龄人,并聚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在讨论中汲取不同的见解以逐渐形成自我独特的思考方式,而非以往单向地延续老师和父母的思维模式。
2.2 社会比较机制
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有自我评价的需求,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金盛华.2005.)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社会比较是引发大学生情绪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学业方面的比较,大学生也在爱情、外表、金钱等方面进行比较。不理性的社会比较导致大学生之间产生不良竞争,从而引发消极情绪,而理性的社会比较可使大学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张帆.2010.)。社会比较过程会产生两种相反的结果评价,即对比效应和同化效应。对比效应是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其自我评价水平背离比较目标的现象,即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降低自我评价,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其自我评价。同化效应指个体面对社会比较信息时自我评价水平趋向比较目标的现象,此时个体面对上行比较信息时会提升自
我评价,或面对下行比较信息时降低自我评价。网络带来了许多引发积极社会比较策略的信息,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学业社会比较。学业社会比较理论相信,进行向上比较的个体,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和较好的成绩。当受到榜样人物的激励时,他们相信自己也能获得类似的成功。(朱晓斌等.2011.)
2.3 社会学习机制
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个人行为规则与行为方式的获得不仅依赖于个人接受社会外部强化的直接经验,还受到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接受强化的影响,即替代性强化。(金盛华.2005.)在传统媒体盛行的年代,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主流文化得以广泛宣传。而互联网信息具有极强的自由性,而自由往往是一把双刃剑。从正面角度分析,互联网的信息自由让青少年可以快速获得世界各地的信息,尤其是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的最近两年,facebook、微博等社交工具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交往的模式。而从反面角度看,信息的自由化也带来了信息本身良莠不齐的困扰。网络中充斥着许多黄色、暴力的信息,对青少年尚在形成中的价值观造成了极大冲击。近三分之一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与网络有关。而网络暴力游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任茗.2011.)。在调查“你认为在网上最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道德品质”时,有66.1%的学生没有选择“诚实守信”,有55.1%的学生认为在网上聊天“可以欺骗对方,但只能以保护自己的隐私为限,而不能伤害别人”,甚至有13.2%的学生认为“网上聊天谁也
看不见,互相欺骗是很正常的”。对于不文明语言,有22.4%的学生认为“网上可以使用,但是现实中不可以使用”(鲁照斌,赵
红.2007.)
2.4 亚社会认同机制
亚社会也称次级社会,通常指相对于宏观意义上的大社会而存在的直接社会环境,有时也指对应于较大的社会背景存在的较小社会背景。亚社会与大社会的不一致,常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冲突的根源。当亚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或期望与大社会相冲突,并被意识到时,他们就会产生适应大社会还是认同亚社会的压力。(金盛华.2005.)如前文所述,网络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对于当今的青少年而言,这个虚拟世界也是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亚社会。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最大的区别即在于其虚拟性,如游戏世界中的夫妻关系,论坛中的上下级关系等等。当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一致时,青少年的行为得到强化,其社会化受到良性刺激,而当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不一致时,青少年就会面临冲突感。社交网站的流行,开始引导网络实名制的适用,使得网络亚社会开始与现实社会相融合,青少年既可以享受网络的方便与快捷,也无需创造虚拟自我。sameer hinduja对myspace的用户进行了统计,仅有8.8%暴露了全名,57%上传了照片,27.8%列出了学校,仅有3%提供了自己的电话号码(sameer hinduja&justin w. patchin.2008.)。证明目前的青少年仍把网络亚社会与现实社会明确区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也许需要
找到更多的契合点。
【参考文献】
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长城.网络时代青少年社会化模式的转变[j].当代教育科学,2007(21):57-58.
3.鲁照斌,赵红.小学中高年级同辈群体调查报告[j].课题博览,2007(10):39-40.
4.任茗.网络暴力游戏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诱发与防治[j].四川警察学院院报,2011,23(2):54-61.
5.张帆.浅谈社会比较对大学生情绪健康的影响[j].卫生职业
教育,2010,28(9):157-158.
6.朱晓斌,张莉渺,吴亮亮.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业社会比较和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255-258.
7.sameer hinduja,justin w. patchin.(2008).personal information of adolescents on the internet: a quantitative content analysis of myspace.journal of
adolescence.31(1):12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