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改进ppt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迷失方向
在教学设计中,如果没有学科“课程标 准”意识,学习目标的设计往往会迷失
方向。
要正确看待、使用教材
正确看待教材 01
在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时,要正确把握教材 ,吃透教材,并充分利用教材,树立正确的
教材意识。
实现目标载体 03
教材中的内容绝非教学任务,也绝非教学过 程应该达成的目标,而只是为了实现目标的
测评内容与目标一致
实际教学中,我们应避免随意找几个相对简单的题目进行当堂检测,以确保测评内容与教学目 标保持一致。
目标一致才能检测学习效果
如果测评与目标不一致,就无法检测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目标的掌 握情况。
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
为了确保测评与目标一致,我们应该选择与学习目标一致的题目作为检测,从而对学生一节课 的目标达成做出准确的评价。
评价设计要在循序渐进中不断考量学习目标
教学评价镶嵌课堂
教学评价应该“镶嵌”在课堂教学之中,是嵌入式的,教学的过程也应 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评价过程。
评价问题梯次有度
评价问题的设计也应该梯次有度,疑点难点要给学生搭支架、架梯子, 关键处应注明方法、步骤。
05
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06
总结
总结
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
由目标、教学、评价一致性引领课堂教学,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会充满困 惑,遇到挫折。
教书育人
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向着“教书育人”这个大目标迈进,教育就能真正走进 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润泽生命。
THANKS
0目标进行重新审视
01 审视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评价是对学习目标进行重新审视的过程 ,确保目标的可测性和准确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与实践

巨噬细胞、 T细胞、B细 胞的清除过 程和特点
☆ 一种解决办法:基于教学目标设计评价任务
教学目标(2): 通过观看动画、模型构建、小组讨论,用专业术语概述巨 噬细胞、T细胞、B细胞的识别与清除的过程与特点。
目标(2)达成的评价方案: 学生应能清楚地区分MHC分子、巨噬细胞表面受 体、T细胞表面受体、B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与特点; 区分巨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白细胞介素-2、细胞毒作用、 抗体的作用与特点;能正确地构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 疫的概念图。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驱动,帮助学
并逐步发展学科能力。并为课后复习整理留下重要的线 索和支架,与课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逐步构建结构良好的知识体系,
※ 课后互助区: ◎学案自我整理。整理、补充、拓展课堂笔记。 ◎小组互评互助。组建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互检 整理后的学案,提出建议。 ◎签名。以示负责。
(设计意图:明确预习内容与时间可提高预习效率。预 习检测能指导学生课前自主解决非重点难点内容,让学 生大致明确懂和不懂的内容,使课堂学习能聚焦重点和 难点内容,培养学科能力,发展学科思维。同时,该区 块还能引导学生阅读课本、重视课本,发展阅读能力)
※ 课中学习区: 学习内容:重点和难点。 学习材料:学习情境——问题和问题链。 学习过程:教师讲解,师生互动,学生笔记。
特 异 性 免 疫
☆ 一种解决办法: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 · 五步转化法
第二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
教材分析 免疫主体 (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 免疫对象 (病原体、抗原、靶细胞) 重点 免疫过程 (识别—增殖和分化—清除) 难点 免疫特点 学情分析 抽象/有基础 抽象/有基础
特 异 性 免 疫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改进

设计评价任务
1.评价任务叙述清晰; 2.明确指向某条目标; 3.评价方式多样; 4.必然会引出目标达成所 需要的行为表现(证据)。
a
确定教学活动
1.教学环节清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预设的评价人物必须镶嵌在教学过 程中,而且安排合理; 3.学习活动设计与安排聚焦目标达成, 学习方式多样; 4.凸显课堂中的“在学习、真学习”; 5.方法选择体现学科性。
a
14
编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
目标
我们要把学生带 到哪里去?
内容
基本的素材或活 动是什么?
实施
我们怎样带他们 去?
评价
怎么知道他们已 经到了哪里?
a
15
编写课程纲要
目标
内容
实施
1.源于课程标准与学 生研究;
2.描述通过一定的课 时学习后之关键结果的表现;
学
评 不
教学活动
2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活动与目标脱节,不匹配;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常 态课跑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弱化课程、能力、情感;
一
展示课重活动,忽视内容。
致
3
评价问题
无评价或缺乏评价意识;有评价,但评价与目标不匹配。
a
8
内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涵
内涵 实质 特点
a
9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师 的教
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教师的 教、学生的学、评价任 务是一致的,都是围绕 目标展开的。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改进ppt

编写教学方案
逆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是前提,评价任务是关键,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它的起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首先考虑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知道学生学会了。
制定学习目标
我要去哪儿?
设计评价任务
我怎样去?
确定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
编写教学方案
设计目标→设计 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 动
-
编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
目标
我们要把学生带 到哪里去?
内容
基本的素材或活 动是什么?
实施
我们怎样带他们 去?
评价
怎么知道他们已 经到了哪里?
-
编写课程纲要
目标
内容
实施
1.源于课程标准与学 生研究;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
-
目
录
背 景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背景
内 涵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解读
应 用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的制作
-
背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背景
景
一致追求
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
-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背景 一致追求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
2.描述通过一定的课 时学习后之关键结果的表现;
3.告诉别人通过此内 容的学习如何指向学科素养 或关键能力。
1.清晰写明各单元、 课文等教学内容集体课时安 排;
2.一句目标、学情和 条件,分析整合教材内容
1.规划好课程资源; 2.设计好学习活动; 3.选择好与目标一致 的教与学的方法。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评价

5.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对有经验教师而言)
➢ 评议教学方案:
观察者提问与上课教师进一步说明、商讨
➢ 确定观察点(双方就上述问题商议,确定观察点) ➢ 开发量表:
根据观察点独立或合作开发观察/记录工具,体现课堂观察具有任务导向或问题解决的 性质。
课堂观察点的选择(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1.何为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 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 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
判断学
促进教
提升评
2.课堂观察的操作流程
课前会议 课 堂 观 察 课中观察
的 程 序 课后会议
在课堂观察之前,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集中进行有效的商讨,确定课堂 观察的主题、重点、方法、分工及量表制作等相关事项。(最好在开课的 前一天举行,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到少需要15分钟)
➢ 2.教师像专家一样思考和行动。教师依据学习目标,一致性地思考目标、教 学、评价,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从关注“我有没有告诉学生”到关注“学 生有没有明白”,从关注“课堂好看、方法新奇”到关注“教学评一致性”, 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课程领导力逐渐增强,教师发展走向专业化、精准化。
➢ 3.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观察者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报告并交流课堂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 论
➢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
观课报告
取得的成效
➢ 1.促进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评价从方案设计、实施,到 评价结果都是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促进学生发展。从教师角度讲,通过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一系 列思考,教师的教学有序、有效、有深度,课堂上“在学习”“真学习”行 为增多,学生参与积极性提高,目标意识提升,目标达成度大大提高。
有效教学(学教评一致性的视角)PPT课件

1.什么是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预期,它 决定教学活动的方向,确定课堂评价的依据。
层次视角理解学习/教学目标 在学习/教学目标层面思考三维目标
目标的层级关系
global objectives培养目标:共通能力、公民素养 宽泛而复杂的学生学习结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教学才 能实现,为课程与教学提供一种愿景
3.描述熟练(自动化、创造)水平的动词:
完成、解决、熟练操作、自动执行、制定、编 制。
能达成
是指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性、可 行性,教师和学生具备实现这一目标的 能力、时间、财物等资源。
较差的具体目标:
全面了解“死海”的特点,并能进行复述。
较好的具体目标:
列举“死海”的三个突出特点。
具体
是指明确界定可以接受的学生的具体行为 表现标准,尽量避免使用陈述概括性教学 目标时所用的行为动词界定行为表现。
较差的具体目标:
学生能常识性地了解《辛丑条约》的内容。
较好的具体目标:
学生能陈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可测量
是指目标中表现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指标可 以观察、测量,不能采用诸如“知道”、 “理解”、“认识”、“意识”、“欣赏”、 “体会”等不可以观察的行为动词来描述行 为表现。
3.怎样把课程标准分解成课堂目标
第一步,寻找关键词。从一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 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 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 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 展或剖析。扩展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展开、词汇意义 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式,教 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 如说出、分析、比较等
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实践ppt课件

谢谢您的倾听!浪费了您的宝贵时间! 我的新浪博客:菊荣行思录
/zjrongcn
35Biblioteka 三教学活动嵌入评价任务
个
视 角 教学过程优化评价信息
教学设计:从框架到细节
27
教学活动嵌入评价任务
明确评价任务 执行评价任务 交流学习成果
收
• 不放学
放
• 不扰学
收 • 不替学
学习链/评价链
28
教学过程优化评价信息
展开评价任务
学习目 标
获取(收集) 评价信息
利用(处理) 评价信息
教学链/评价链
朱旭东《足弓传球》教 学分析
4
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 因此,“好课”的核心问题就是目标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研究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落实
5
学习目标怎样落实?评价任务怎样组 织?——“评价与教学”的整合,也即 “教-学-评一致性”。这就涉及到教学活 动的设计,怎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利于: 1.学生在学习 2.学生向着目标学习 3.大部分学生达成目标,一部分学生创造了目标之 外的精彩
式及其原因”,而不是把这些作为载体学习课文的表达方
式,那么,这些目标明显是属于科学课的,而不是语文课
的。所以,我建议删去。——目标的课程性。
这里,可能蒋老师为了追求学习的多元化,但事实上,不 切合学生实际,学生做不到。我建议选择其中的一项活动 作为载体,可将目标定位为:通过同桌合作,能借鉴课文 中的对话方式,用问答的方式说出其它小动物是怎样过冬 的。——目标与学生、与教材的适切性。太难,做不到, 就要考虑降低;课文是资源,可以进行开发。
21
表现性评价=表现性任务+评分规则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及实现方法引言教学评一致性是指在教学评价过程中,不同评价者对同一教学活动或教学成果的评价结果保持一致性。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现对于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以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性以及实现方法。
重要性教育公平性教学评一致性能够确保学生在不同评价者的评价下,获得更加公平公正的评价结果。
如果评价者之间评价标准不一致,学生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因评价者的主观偏好而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评价结果的不公平。
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评一致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水平,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当评价结果一致时,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评一致性可以推动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
当评价者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达成一致时,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方法统一评价标准确立统一的评价标准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基础。
评价标准应该准确明确,涵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评价者应通过培训和研讨等方式达成一致,共同理解评价标准的内涵和要求。
评审互查评审互查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评价过程中,不同评价者可以相互对评价结果进行交流、比对和检查,发现差异,寻求共识,以达到评价一致的目的。
多角度评价多角度评价能够增加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不同评价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进行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家长评价等,通过综合多种评价结果,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学质量,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教师培训与反馈教师培训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训,教师可以了解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流程,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同时,给予教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结论教学评一致性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标准的教学 教 学 评一致性 区域实践》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第七节 综合分 析课标、教材、 学,研制教...第四章 基于目标的表现性评 价设计
第二节 表现性 评价设计
第一节 课程改 革呼唤多元的评
价
第三节 表现性 评价的实施
第五章 基于目标的学习进程 设计
第二节 学习进 程设计的依据
第一节 学习进 程设计的意义
第三节 学习进 程的设计路径
第六章 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 教学方案
第二章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于 课程标准的 教学
第二节 基于 课程标准的 “教-学-评 一致性...
第三章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目标研制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的再认识
第二节 教学目标 的研制与表达
第三节 课程标准 的分解
第四节 大概念的 提炼
第六节 学情分 析
第五节 教材分 析
编委会
序
第一章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 区域研究综述
01
第一节 基于课程 标准教学 的研究背 景
02
第二节 基于课程 标准教学 的区域实 践历程
03
第三节 基于课程 标准教学 的推进策 略
04
第四节 基于课程 标准教学 的成果与 创新
05
第五节 基于课程 标准教学 取得的成 效
06
第六节 基于课程 标准教学 的研究反 思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基于标准的教学 教 学 评一致性 区域实践》
思维导图PPT模板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师
评价
单元
区域
教材
路径
案例
教学
目标
方案 设计
概念
课程标准
问题
进程
表现
学情
实践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教学操作策略PPT共41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标准-教学-评价”一致性教学操作 策略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之关键

一线教师因因素出现“阻抗”心理排斥课 程改革,影响课程实施效果,需要鼓励教 师深度参与其中,调动其积极性。
观念转变的重要性
双重意蕴的优势
教师需秉承“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深度 参与课程改革,使教师切实体会到参与感 和主人翁精神。
双重意蕴的教-学-评一致性有利于促进教师 的专业自主发展,助力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 设。
新目标建构强化课程目标的育人指引
新方案新路径
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2022年版义务教 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刻画了新时代育人 育才的目标要求与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 路径。
改革关键点
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 改革的关键所在,是撬动基础教育高 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CHAPTER
二、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意蕴
课程意义上的教-学-评一致性
课程实施的层级:根据 古德莱德(Goodlad, J. I.)的课程实施五层级理 论,新课程实践包括新 课标、新教材、新教案 、新课堂、新考评五个 实施层级。
教-学-评一致性的双重 意蕴:教-学-评一致性 的双重意蕴秉承新课标 的育人指引,串联起新 教材、新教学和新考评 三大要素。
减少课程实施的“落差 ”:教-学-评一致性有 利于减少课程实施的“ 落差”问题,促进课程 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学生 的全面发展。
CHAPTER
三、教-学-评一致性的价值意义
有利于减少课程实施的“落差”问题
01
02
03
04
05
新课标落实的挑战:新 课标在推进过程中可能 会出现教材、教学上的 两大“落差”,即“不 一致”的问题。
教-学-评一致的作用: 落实教-学-评一致是减 少课程实施“落差”的 重要抓手,有利于促进 课程方案的落实。
教学评的一致性课题报告PPT课件

15
15
四、文献析评
❖ 国外相关文献评析
▪ 1. 安德森等人编著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 ▪ 2. 伯纳(Daniel M. Perna)和戴维斯(James R.
Davis)合著的《标准和课程的一致性:为了课堂的成 功》 ▪ 3. 安斯沃斯(Larry Ainsworth)的《解析标准:管理 标准的一个简单过程》 ▪ 5.本森的《基于标准的教学模式——关于科罗拉多州 的教育工作者们如何将基于标准的教育运用于当地学 区、学校以及课堂的实践指南》 ▪ 4.史密斯(Ian Smith)的“学习性评价丛书”
❖启示:
▪ 教学目标就是课堂的“标靶”(target),标 靶不清楚,噼里啪啦乱打一气,结果往往是出 力不讨好,徒然增加学生的负担。
▪ 一课时只有四十几分钟,一个学期只有百十个 课时,教师必须要清楚这个学期、这个课时最 需要和学生分享的是哪些东西!
6
6
(一)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案例二
❖教学随访(instructional rounds)的经历
❖1.古诗文的教学重在通过朗读和吟诵来体悟 诗歌的意境,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 验、培养语感”。
❖2.课程标准“附录1”提供了推荐背诵的优 秀诗文篇目,其中苏轼的作品有:《江城 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 有》,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5
5
问题与启示
❖问题:
▪ 课程内容的选择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 背诵的篇目不是课程要求的基本篇目
9
9
(三)课程改革政策的设计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 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 的基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
❖基于标准的教学目的在于清除困扰基础教 育界的知识至上、机械训练的应试教育积 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 心概念界定
教学评一致性备课工作推进情况汇报37页PPT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Thank you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九大
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 的教育。
-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背景 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壹
教学设计专业性缺失
课堂上的教和学脱节 贰
叁
教学评不一致
-
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设计专业性缺失
关
忽
注
略
·我要教什么?(大致清楚) ·我要怎样教?(凭经验)
·学生需要学什么?(目标) ·学生最好怎么学?(活动) ·学生是否学会了?(评价)
学
评 不
教学活动
2
教学活动与目标脱节,不匹配;被教材“牵着鼻子走”;常 态课跑教材,注重知识的传授,弱化课程、能力、情感;
一
展示课重活动,忽视内容。
致
3
评价问题
无评价或缺乏评价意识;有评价,但评价与目标不匹配。
-
内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涵
内涵 实质 特点
-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
教师 的教
目标
教学评一致性:教师的 教、学生的学、评价任 务是一致的,都是围绕 目标展开的。
教学评一 致性指向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不是理性 的思辨,而是基于证据 的推论。教学有效的唯 一证据在于目标的达成, 在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质 量,在于何以证明学生 学会了什么。
-
应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的制作
用
课程纲要 教学方案 实例-教学评一致性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编写学期课程纲要
编写单元课程纲要
编写教学方案
编写教学方案
逆向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是前提,评价任务是关键,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 它的起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后,首先考虑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标志是什么,如何知道学生学会了。
制定学习目标
我要去哪儿?
设计评价任务
我怎样去?
确定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评价
-
编写教学方案
设计目标→设计 评价任务→设计教学活 动
-
编写课程纲要
课程纲要是以提纲的形式一致性地呈现一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
目标
我们要把学生带 到哪里去?
内容
基本的素材或活 动是什么?
实施
我们怎样带他们 去?
评价
怎么知道他们已 经到了哪里?
-
编写课程纲要
目标
内容
实施
1.源于课程标准与学 生研究;
教学方案举例
-
谢谢聆听
敬请批评指正
-
2.描述通过一定的课 时学习后之关键结果的表现;
3.告诉别人通过此内 容的学习如何指向学科素养 或关键能力。
1.清晰写明各单元、 课文等教学内容集体课时安 排;
2.一句目标、学情和 条件,分析整合教材内容
1.规划好课程资源; 2.设计好学习活动; 3.选择好与目标一致 的教与学的方法。
-
评价
1.评价框架要明确; 2.成绩结构与来源要 清楚。
-
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2.课堂上的教和学脱节
教材上有什么我教什么 教师的假设:我教什么就学什么
学什么就会了什么
教了不一定学了 学生的学习:
学了不一定会了
教与学不一致
-
当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3.问题根源:
1
目标问题
无目标或缺乏目标意识;有目标但目标制定不具体、不
教
可评;很少有人从课程标准中寻找目标。
制定学习目标
1.解读、分解课程标准; 2.学情分析; 3.教材分析; 4.制定学习目标。
设计评价任务
1.评价任务叙述清晰; 2.明确指向某条目标; 3.评价方式多样; 4.必然会引出目标达成所 需要的行为表现(证据)。
-
确定教学活动
1.教学环节清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预设的评价人物必须镶嵌在教学过 程中,而且安排合理; 3.学习活动设计与安排聚焦目标达成, 学习方式多样; 4.凸显课堂中的“在学习、真学习”; 5.方法选择体现学科性。
学生 的学
评价 任务
-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质
一致性
课程标准
教材 学情
教参 考纲
教学设计
真题 资源
课堂观察
学习目标 学生的学
评价
-
学习结果
教学评一致性的特点
清晰的目标 是教学评一 致性的前提 和灵魂
没有清晰的目标, 就无所谓教学评的活动, 也就无所谓一致性,因 为判断教学评是否一致 的依据就是:教学、学 习与评价是否都是围绕 共享的目标展开的。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
-
目
录
背 景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背景
内 涵
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解读
应 用
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的制作
-
背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背景
景
一致追求
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
-
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背景 一致追求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