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管理流程
供应商的管理流程
![供应商的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dbe9b1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ea.png)
供应商的管理流程供应商管理流程是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建立和维护合作关系的一系列步骤和措施。
良好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链效率,确保供应商的稳定供应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就供应商管理流程的重要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一、供应商选择供应商选择是供应商管理流程的首要步骤。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要求,制定供应商选择的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可以包括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交货能力、售后服务等方面。
通过对潜在供应商的评估和筛选,企业可以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供应商。
二、合同签订在选择好供应商后,企业和供应商需要签订合同。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交货时间、价格、质量要求等内容。
合同的签订可以有效保护企业的利益,确保供应商按照约定的条件和要求履行合同。
三、供应商评估与监控供应商评估与监控是供应商管理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供应商的定期评估,可以了解供应商的绩效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供应商存在的问题。
评估内容可以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及时性、产品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
对于评估不合格的供应商,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出整改要求、暂停合作等。
四、供应商培训与协作供应商培训与协作是提高供应商绩效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共同制定培训计划,提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同时,企业也要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五、供应商退出与替换有时候,企业可能需要退出或替换供应商。
供应商可能因为质量问题、交货延误等原因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或者企业需要寻找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
在进行供应商退出或替换时,企业需要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确保退出或替换过程的合法合规。
六、供应商奖惩机制为了激励供应商提高绩效,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奖惩机制。
对于绩效优秀的供应商,可以给予奖励,如订单优先处理、长期合作等;对于绩效不佳的供应商,可以进行惩罚,如罚款、暂停合作等。
供应商奖惩机制可以促使供应商不断提高,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3篇)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c981d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9.png)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一、目的二、适用范围三、供应商分类四、供应商管理流程七、附则八、附件附件2、供应商信息变更清单附件3、合格供应商名录一、目的____公司制定本《供应商管理制度》(以下简称为“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采购业务的供应商管理流程,以建立统一的供应商管理体系,确保供应商管理的合理性、准确性、及时性以及授权审批的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____公司采购业务部门三、供应商分类按照采购策略,对供应商分类编号供应商类型分类特征1、战略供应商与其有着长期、广泛合作或频繁交易的正式供应商,此类供应商为公司提供核心技术产品或可能是唯一的供应商,对公司的存在和发展极为重要且难以更换,或者更换的成本很高,其符合以下条件:(1)与其签订年度框架协议,明确规定有关付款条款、法律条款、采购价格(或不固定价格)等内容;(2)当每次采购申请提出后,如框架协议中有确定的采购价格时,则无需再进行询价、比价工作;反之,仍必须进行询价、比价工作;(3)向此类供应商采购时,可以直接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无需再行签订采购合同。
2、优先供应商针对某一类产品或服务,与其有着长期合作或频繁交易的正式供应商,此类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其他供应商处也可获得,但其在价格、质量、交付、提前期、反应时间等综合绩效中有优势,总体绩效较好,符合以下条件:(1)与其签订价格备忘录,以确定年度采购价格;(2)当每次采购申请提出后,若申请采购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已包含在价格备忘录中,则无需再对其进行询价、比价工作;反之,仍必须进行询价、比价工作;(3)同时,根据采购合同有关规定确定需要签订采购合同时,需就该笔采购签订单独的采购合同。
3、普通供应商与其有过合作或交易,但未签订任何框架协议或价格备忘录的正式供应商。
需就每次采购申请进行采购询价、比价,然后根据有关规定签订单独的采购合同。
4、临时供应商在现有合格供应商数据库中,不存在采购需求物料的供应商;但是采购紧急,没有时间开发新的供应商,执行常规的询价比价过程,而采用的供应商。
工厂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
![工厂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6a7ed7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b.png)
工厂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前言工厂供应商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原材料质量、供应稳定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和流程,促使工厂与供应商双方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商绩效,现制定以下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
二、供应商准入管理1. 供应商资质审核工厂应建立完善的供应商资质审核体系,对新的潜在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交货能力、财务状况、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估。
只有通过审核且符合工厂的采购需求的供应商,才能被纳入工厂的供应商名录。
2. 供应商评价工厂应对已经合作的供应商进行定期绩效评价,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价格等方面进行评定,并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价报告。
评价结果将用于对供应商的评级,评价结果不合格或较差的供应商将被列入待淘汰名单。
三、供应商管理流程1. 供应商采购需求确认当工厂有新的原材料或物料需求时,采购部门应在采购需求确认表中填写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交货时间等相关信息,并将需求提交给供应商管理部门。
2. 供应商选择与邀请供应商管理部门根据采购需求确认表中的信息,按照已有的供应商名录和资质审核结果,确定合适的供应商列表,并向其发出邀请函,邀请其参与投标。
3. 投标评价与确定收到供应商的竞标文件后,供应商管理部门将进行投标文件的评审,并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确定中标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确定合作协议。
4. 合同签订与执行谈判成功后,双方将签订正式合同,明确供应商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质量标准、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条款,并建立合同执行跟踪系统,确保合同的落实。
5. 供应商绩效评价合作期间,工厂供应商管理部门将定期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交货准时性、售后服务等方面,评价结果将用于供应商的绩效评级。
6. 供应商发展与关系维护供应商绩效优秀的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纳入优质供应商名录,并将进行特别的供应商管理与发展计划。
供应商管理 流程
![供应商管理 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2986c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55.png)
供应商管理流程
供应商管理是组织或企业与供应商建立、维护和改进关系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供应商管理流程:
1. 供应商评估与筛选:确定所需的供应商特征和要求,收集和评估潜在供应商的信息,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2. 合同签订: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和签订,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符合需求和标准。
3. 供应商绩效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包括交货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考核,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监控和改进:监控供应商的绩效和服务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确保供应链的顺畅和高效。
5. 供应商沟通和协调: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及时反馈需求变化和问题,并共同解决和改善。
6. 风险管理:对供应商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预防和减少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保障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7. 供应商发展:与关键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发展和进步,促进供应链的协同和创新。
8. 终止关系:根据合同约定或供应商绩效进行评估,如果供应商无法满足要求或存在重大问题,及时终止合作关系,并寻找替代供应商。
以上是供应商管理的基本流程,具体的流程可能因组织或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供应商管理流程
![供应商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aa3dbb8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b.png)
供应商管理流程供应商管理流程是指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估、合作、协调和监控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供应链风险等。
下面是一个常见的供应商管理流程:1. 供应商选择:企业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需求,然后通过市场调研、询价、招标等方式来筛选合适的供应商。
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因素。
2. 供应商评估:在选择供应商之后,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实际能力和合作意愿。
评估内容包括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生产能力、品质管理体系、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
3. 合同签订:在评估完供应商之后,企业需要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
合同签订后,双方都应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义务。
4. 供应商协调:合同签订后,企业需要与供应商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协调。
双方要及时交流各自的需求和问题,解决合作中的困难和冲突。
企业应及时向供应商提供订单和需求信息,供应商要及时向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
5. 供应商监控: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监控,以确保其履行合同和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和服务。
监控内容包括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客诉率等。
如果供应商出现问题,企业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包括追究责任、终止合作等。
6. 供应商改进:企业应定期与供应商进行评审和改进,以提高供应商的能力和合作效果。
评审可以包括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满意度调查等。
改进可以包括提供培训、共同研发新产品、开展合作项目等。
7. 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需要积极管理供应商的关系,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
可以通过双向沟通、定期会议、联合解决问题等方式来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供应商管理流程是一个包括选择、评估、合作、协调和监控等环节的系统工作。
通过科学有效地管理供应商,企业可以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供应链风险,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
![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0cb02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7.png)
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
目标:
建立一个透明、高效的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确保供应商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步骤:
1. 申请:供应商向公司提交入场申请表格,包括基本信息、产品/服务描述和相关证明文件。
2. 初步筛选:采购部门负责对申请进行初步筛选,确认申请是否符合公司的需求和要求。
3. 资料审核:法务部门负责对申请的资料进行审核,确认供应商的合规性和法律风险。
4. 现场考察:供应商经过资料审核后,采购部门负责组织现场考察,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进行评估。
5. 合同谈判: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6. 合同签订:经过谈判后,双方达成一致并签署正式合同。
7. 入场准备:采购部门通知相关部门准备接纳新供应商,并与供应商协调相关事宜。
8. 入场评估:新供应商在入场后的一段时间内,采购部门进行评估,确认供应商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
9. 绩效管理: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评估结果,采购部门决定是否继续合作或进行调整。
注意事项:
- 保持独立性:在审核和管理过程中,需保持独立性,不受其他部门或个人影响。
- 定期审查:定期审查供应商的合规性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 文件记录:所有审核和管理过程的文件和记录需妥善保存,确保审计和追溯的可行性。
以上是供应商入场审核与管理流程的简要描述,目的是确保合规性和稳定性,促进供应链的良性发展。
供应商管理规定及流程
![供应商管理规定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1eb666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4.png)
供应商管理规定及流程为了确保企业在供应链中的良好合作与方便高效的运作,有效地管理供应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出一套供应商管理规定及流程,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供应商关系,并实现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一、供应商管理规定1.选择供应商:企业需要明确供应商选择的目标和标准,以及选择供应商的程序和方法。
供应商的选择应以提供高质量、合理价格、及时交货、良好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为主要标准。
2.供应商合作协议: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前,应签订供应商合作协议。
该协议应包含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价格和付款方式、交货要求、质量控制、信息共享和保密等内容,并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
3.供应商评估:企业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供应能力、质量控制、交货和服务等方面。
评估结果可以作为绩效考核和续约决策的依据,也可以帮助供应商改进并提升竞争力。
4.供应商发展计划:当有潜力的供应商被评估出来时,企业应制定供应商发展计划,包括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市场推广、合作项目等方面的支持,以帮助供应商提升能力和发展壮大。
5.供应商退出机制:当供应商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或违反合作协议时,企业需要建立供应商退出机制,包括通知期限、解除协议的程序和方式、后续替代方案等。
这样可以减少退出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
二、供应商管理流程1.供应商评估流程:-收集供应商信息:建立供应商信息数据库,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业绩和信用状况、产品和服务、质量控制体系等。
-制定评估标准:根据企业需求和供应商管理规定,制定供应商评估的标准和指标,包括质量、交货、服务、成本等方面。
-进行供应商评估:对符合条件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现场考察、对比分析、质量检测等,获得评估结果。
-编制供应商评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编制供应商评估报告,包括供应商的优劣势及改善建议等。
-决策与审批:基于评估报告,进行供应商决策与审批,确定是否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
2.供应商合作流程:-签订合作协议: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价格交货等要求,并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企业要求。
供应商管理流程及注意事项
![供应商管理流程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e68d8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4.png)
供应商管理流程及注意事项供应商管理是企业为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一个好的供应商管理流程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和维护高质量的供应商,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效率。
下面将介绍供应商管理的一般流程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供应商管理流程1.供应商筛选与评估供应商筛选与评估是供应商管理流程的第一步,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供应商评估指标体系,将供应商的能力、质量、服务、价格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最符合企业需求的供应商。
2.供应商合同签订当选择好供应商后,企业需要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与责任,确保供应商能按照要求提供产品或服务。
3.供应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供应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和考核,可以了解供应商的优势和不足,并及时调整与之合作的策略。
4.供应链风险管理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为了应对各种供应链风险,保障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备份供应商、建立备货计划等。
5.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是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沟通机制,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供应商管理的注意事项1.了解需求在选择供应商前,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并制定清晰的采购策略。
只有了解自己的需求,才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2.评估供应商企业在评估供应商时,除了考虑价格外,还需要考虑供应商的质量、服务、交付能力等因素。
不仅要看供应商现在的表现,还要考虑其潜力和未来发展。
3.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是供应商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企业需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共同发展。
4.监督供应商绩效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监督和评估是供应商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企业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与供应商共同解决。
企业应该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考虑多个供应商,以降低供应链风险。
采购部门供应商管理流程
![采购部门供应商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9c5efb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3.png)
采购部门供应商管理流程1. 引言在现代企业运营中,供应商管理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采购部门负责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护联系,确保企业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采购部门供应商管理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供应商绩效评估等各个环节。
2. 供应商选择2.1 供应商市场调研在选择供应商之前,采购部门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各个领域的供应商情况。
这包括收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如供应能力、产品质量、价格水平等。
2.2 供应商筛选根据市场调研结果,采购部门将筛选出一批潜在的供应商进行进一步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包括公司规模、技术实力、信誉度等。
2.3 供应商评审采购部门将组织供应商评审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参与。
评审会议中,供应商将介绍自己的公司情况、产品服务等,并回答评审人员的提问。
评审人员根据供应商的回答和表现,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
2.4 供应商选择最终,采购部门将根据市场调研、筛选和评审的结果,选择最适合的供应商合作。
选择的标准可以包括价格、产品质量、交货时间等。
3. 合同签订3.1 确定合作条款采购部门与选定的供应商将就合作细节进行深入讨论和协商。
包括产品价格、交货周期、售后服务等事项。
双方需达成一致,并明确写入合同。
3.2 编写合同文本采购部门将与法务部门合作,编写合同文本。
合同内容应该明确具体,包括双方的权责、违约处理、保密协议等条款。
3.3 签订合同采购部门与供应商代表进行合同签订,并保留相关文件作为备份。
合同签订后,双方应遵守合同内容并履行合同义务。
4. 供应商绩效评估4.1 确定评估指标采购部门将与其他相关部门一起确定供应商绩效评估的指标,如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
4.2 收集绩效数据采购部门将定期收集与供应商相关的数据,包括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记录、交货情况等。
这些数据可以由采购部门自行收集,也可以要求供应商提供。
4.3 绩效评估采购部门将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评估。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4篇)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e4c3e1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2.png)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供应商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供应商管理制度,提高供应商管理水平,保障公司运营稳定有序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供应商的甄选、合同签订、执行和评估等相关管理工作。
第三条供应商管理原则:公正公平、公开透明、互利共赢、质量优先、安全可靠、依法合规。
第四条供应商管理目标:确保有质量、安全的产品或服务供应,提高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形成可持续合作关系。
第五条供应商分类:按照采购的重要程度和特殊要求,将供应商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和三级供应商。
第二章供应商甄选第六条供应商资质审核:采购部门根据公司所需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资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等。
第七条供应商信用评估:采购部门对申请成为供应商的企业进行信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信用状况、经营历史、财务状况等。
评估结果作为供应商资质审核的参考。
第八条供应商现场考察:对通过资质审核和信用评估的供应商,采购部门可以安排进行现场考察,考察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等。
考察结果作为供应商评估的参考。
第九条供应商评估:采购部门对已合作的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质量、服务、交货准时率等。
评估结果作为供应商绩效考核和续签合同的依据。
第三章合同签订第十条合同起草:采购部门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起草供应商合同,合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供方、需方、产品或服务名称、数量、价格、交货期限、质量标准、保修期等。
第十一条合同审核:合同起草完成后,需要由法务部门进行合同审核,确保合同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第十二条合同签订:经过合同审核后,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合同签订,签订方式可以是书面签订或电子签订,签订后相关部门归档存储。
第十三条合同执行:供应商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和要求执行合同,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产品或服务、按时交货、提供质量合格的产品等。
供应商库管理制度和流程
![供应商库管理制度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d58c88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e.png)
供应商库管理制度和流程供应商库管理制度和流程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供应商库管理制度1.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各类工程及非工程采购业务,包括但不限于材料设备供应商、工程承包商、咨询、营销、设计等服务的提供商。
2.权麦单位:集团成本管理中心负责组织供应商库的建立、评估、维护,并负责组织地产的战略采购供应商集中采购供应商的建立、评估、维护体系。
成本管理中心招标采购部门负责在集团招采系统中录入招标项目供应商信息并组织考察,组织对中标供应商的履约评估,并及时将考察评估资料保存至供应商管理系统中。
3.供应商资质管理: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如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等,如资质过期应立刻更新,并将新的资质材料复印件送至公司备案。
同时,供应商如有资料变更,应立即通知公司相关人员。
二、供应商库管理流程1.确定业务目标和目的:在开始供应商管理流程之前,需要确定供应商所需的一组业务目标和目的。
这将有助于将供应商与每个需求相匹配,避免重复资源和工作。
2.确定供应商选择标准:根据企业的类型及其对供应商的需求,定义选择标准,以选择能够为要求提供最大价值的供应商。
这些标准可能包括定价、过去工作的质量、行业认可.法律声誉等。
3.评估和选择供应商:根据确定的选择标准评估所有相关供应商。
这可能包括查看供应商的报价、过去的项目经验、客户反馈等。
4.与选定的供应商谈判并签订合同:一旦选择了合适的供应商,就需要与他们进行谈判,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合同条款,并最终签订合同。
5.评估供应商绩效: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后,需要定期评估他们的绩效,以确保他们继续满足公司的需求。
这可能包括评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方面。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供应商库管理制度和流程概述。
具体的制度和流程可能会因公司的具体需求和行业特点而有所不同。
制表:审核:批准:。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2篇)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2ca2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d.png)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范本1. 引言供应商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能够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及其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评估、合同管理、绩效评价等方面。
2. 供应商选择2.1 基本原则- 透明、公正、公平的原则是供应商选择的基础。
- 选择供应商应根据其产品/服务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要求。
- 供应商应具备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
2.2 供应商准入流程2.2.1 采集供应商信息- 收集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
- 收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认证证书等相关资料。
2.2.2 初步筛选- 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排除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
2.2.3 资质审核- 对通过初步筛选的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核查其合法资质。
- 同时,审核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确保其具备一定的质量保证能力。
2.2.4 供应商评审- 组织专业团队对通过资质审核的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审,考虑其产品/服务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要素。
- 根据评审结果,确定供应商的准入资格。
3. 合同管理3.1 合同签订- 确定供应商后,企业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合同。
- 合同内容应明确商品/服务的规格、数量、价格、质量标准、交货期限等。
3.2 合同履行- 企业与供应商应共同遵守合同约定的履行义务。
- 供应商应按时按量供货,保证产品/服务的质量。
3.3 合同变更- 如果需要变更合同内容,应经过双方协商一致,并签订变更协议。
4. 绩效评价4.1 绩效指标设定-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绩效指标,评估供应商的质量、交货准时率、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表现。
4.2 绩效评估- 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 根据评估结果,将供应商分类,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措施。
4.3 激励与奖惩- 对绩效良好的供应商,可以给予激励或奖励,如提供更多的订单或延长合作期限。
- 对绩效不佳的供应商,可以采取惩罚措施,如暂停订单或中止合作。
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
![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95d8c48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0b.png)
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在现代企业中,供应商是企业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了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包括供应商选择、评估、合同管理、监控和持续改进等环节。
一、供应商选择供应商选择是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
在选择供应商时,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供应商资质:企业需要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确保其具备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和合规要求。
2. 供应商信誉:通过调研和参考市场反馈,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和口碑。
3. 供应商价格:综合考虑供应商的报价和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
4. 供应链稳定性:评估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二、供应商评估供应商评估是对已选定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评估: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方法、生产过程管控、产品检验等。
2. 供应商产品质量评估:对供应商所提供的样品进行测试和评估,确保其符合企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3. 供应商持续改进能力评估:评估供应商的持续改进能力,包括对产品和生产工艺的改进能力、对质量问题的快速响应能力等。
4. 供应商风险评估:评估供应商的潜在风险,如供货延迟、质量问题导致的损失等。
三、合同管理在供应商完成评估并通过审核后,企业与供应商签订正式的合同。
合同应明确以下事项:1. 产品规格和要求:明确产品的规格、性能、质量标准等。
2. 价格和付款方式:约定产品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包括收款时间、付款方式等。
3. 交货条款:明确供应商的交货时间、交货地点和交货方式等。
4. 品质保证:约定供应商对产品质量的保证措施和责任。
四、监控与改进供应商质量管理并不止于选择和合同签订,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稳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供应商绩效评估: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包括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等指标。
供应商管理部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
![供应商管理部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4223e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3.png)
供应商管理部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供应商管理部门工作流程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和有效管理供应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确保供应商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二、适用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供应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管理。
三、工作流程1. 供应商登记与审核a. 供应商登记i. 供应商应填写《供应商登记表》,包括基本信息、资质证书、经营范围等内容。
ii. 供应商登记表应提交给供应商管理部门进行审核。
b. 供应商审核i. 供应商管理部门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ii. 审核结果应记录在《供应商审核记录表》中,并通知供应商审核结果。
2. 供应商评估与分类a. 供应商评估i. 供应商管理部门定期对已登记的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供货及时性、产品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
ii. 评估结果记录在《供应商评估表》中,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供应商分类。
b. 供应商分类i. 供应商根据评估结果分为优秀供应商、合格供应商、待提升供应商和不合格供应商。
ii. 不同分类的供应商在后续采购过程中享有不同的优先级和政策待遇。
3. 供应商谈判与合同签订a. 供应商谈判i. 供应商管理部门与供应商进行商务谈判,明确双方的业务合作需求和条件。
ii. 谈判结果应记录在《供应商谈判记录表》中,并供后续合同签订使用。
b. 合同签订i. 根据供应商谈判结果,制定供应商合同草案,并提交相关部门审核。
ii. 经审核无误后,供应商合同由供应商管理部门与供应商签订,并将合同归档备查。
4. 供应商管理与绩效评估a. 供应商管理i. 供应商管理部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日常管理,包括对供货情况、售后服务等的跟踪和监督。
ii. 如发现供应商存在违约或不合规行为,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b. 绩效评估i. 供应商管理部门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供货质量、合作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
ii. 评估结果应记录在《供应商绩效评估表》中,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供应商分类调整。
供应商管理流程
![供应商管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775187602768e9951e73878.png)
供应商管理1、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1.1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与公司合作的工程及材料设备供应商进行信息调查,征求相关部门对合作供应商的评价意见;1.2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根据信息调查以及各部门反馈的评价意见,建立公司工程及材料设备《合格供应商名录》,并针对每一合格供应商建立档案;1.3工程及材料设备合格供应商名录报分管领导审核、董事长审批后正式生效。
2、合格供应商选择2.1工程技术部、材料采购部根据采购计划优先选择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的供应商;2.2合作供应商名录中的同类供应商名额不能满足当前采购的需要时,由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利用多种渠道(包括各种媒体、各部门推荐等)寻找潜在可合作的供应商;2.3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向潜在可合作供应商发出信息调查表收集该供应商的详细信息,并根据《工程供方资质评审指引》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资审;2.4根据合格供应商名录和通过资质预审的潜在可合作供应商拟定该次采购的入围供应商名单,并填制《入围单位审定表》;2.5入围供应商名单分管领导审核后生效;2.6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相关部门对入围单位进行现场考察,选择确定采购的合作供应商,报分管领导审核,董事长审批。
3、合作供应商的过程监督3.1根据《合同管理流程》与合作供应商签订合同后,由项目公司工程部负责该供应商的现场管理,并通过项目月报向工程技术部、材料采购部汇报供应商的合作情况;3.2在工程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的管理过程中,被证实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供应商,可取消其合格供应商资格,直接列入工程及材料设备《不合格供应商名录》:●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合格供应商资格的;●提供虚假投标材料的;●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与相关人员或者社会中介机构违规串通的;●中标后无正当理由不与公司签订合同的;●拒绝公司的检查或不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材料的;●其它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4、合作供应商的履约评价4.1合同履行结束后,由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该合作供应商进行履约评估;4.2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组织对工程、设备供应商进行履约评估;组织对材料供应商的履约评估;4.3履约评估等级为不合格的,成本合约部、材料采购部将其直接列入工程及材料设备《不合格供应商名录》。
供应商管理制度流程
![供应商管理制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1553b5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2.png)
供应商管理制度流程一、供应商评估1.确定需求:明确公司对供应商的需求,包括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等要求。
2.筛选供应商:通过市场调研、网络等方式,筛选出符合公司需求的潜在供应商。
3.评估供应商:对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企业实力、信誉度、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
4.选定供应商:根据评估结果,选定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二、签订合同1.编写合同:制定供应商合作合同,明确双方的权责和条款,包括产品价格、交货日期、质量标准、违约责任等。
2.审核合同:由相关部门对合同进行审核,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公司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签订合同:供应商和公司代表共同签署合同,并归档备查。
三、供应商管理1.供应商信息管理: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合作情况、信用记录等,并及时更新信息。
2.供应商评价: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评估供应商的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绩效指标。
3.供应商沟通:定期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了解供应商的问题、需求和改进意见,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4.供应商培训:为了提高供应商的技能和质量管理能力,开展供应商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
四、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对供应商进行风险评估,评估指标包括供应商的经营风险、合规风险等。
2.风险应对: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例如增加备用供应商、建立应急物资库存等。
3.风险监控:定期进行风险监控,及时发现和应对供应链风险,确保采购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绩效评估1.建立评价指标:制定供应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交货准时率、产品质量合格率、服务响应时间等。
2.绩效考核:按照评价指标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考核,并给予评价结果反馈。
3.奖惩措施:根据供应商的绩效,进行相应的奖励或惩罚,激励供应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以上是一套完整的供应商管理制度流程,通过严密的流程管理,可以确保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稳定,提高采购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4篇)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aa753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3.png)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是指企业为了确保供应商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提供稳定可靠的供应品质和服务,而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执行流程。
下面是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的一般步骤:1. 供应商选择与评估:企业首先需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要求,制定供应商选择的标准和评估方法,对潜在供应商进行筛选和评估,包括考察供应商的资质、规模、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能力、价格水平、交货期等。
2. 签订合同: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后,企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包括供货规格、数量、价格、支付方式、交货期限、保质期等。
3. 供应商管理:企业建立供应商档案,包括供应商的基本信息、注册资料、资质证书、监督检验报告等。
同时,通过定期的供应商绩效评估,对供应商的供应能力、质量水平、服务态度等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品质控制:企业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质量控制,包括验货、检验报告、不合格品的处理等。
同时,建立供应商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供应商的投诉和纠纷。
5. 供应商培训与发展:企业与供应商合作期间,可以定期组织供应商培训,提升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6. 供应商退出与替换:若供应商长期表现不佳或违反合同约定,企业可以根据合同条款或协议解除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并及时寻找新的供应商替换。
总结起来,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涉及供应商选择和评估、合同签订、供应商管理、品质控制、供应商培训与发展、供应商退出与替换等各个环节,通过规范和有效的管理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达到企业的要求,实现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性。
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2)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供应商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率和成本控制,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性,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为此,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及流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