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heredity):一种生物只能繁衍同种生物,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
2、变异(variation):亲代和子代之间、子代和子代之间相似而不完全相同,这种生物个体间的差异叫变异。
3、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是研究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一门生物学分支科学。
4、基因(gene):孟德尔遗传分析中指的遗传因子。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特定核苷酸顺序的片段,是储存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5、基因座(locus):基因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置。
6、等位基因(alleles):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两个不同形式的基因,是由突变所造成的许多可能的状态之一。
7、显性基因(dominant):在杂合状态中,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大写字母表示。
8、隐性基因(recessive):在杂合状态中,不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一般以小写字母表示。
9、基因型(genotype):个体或细胞的特定基因的组成。
10、表型(phenotype):生物体某特定基因所表现的性状(可以观察到的各种形体特征、基因的化学产物、各种行为特性等)。
11、纯合体(hom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就这个基因座而言,这种个体或细胞称为纯合体。
12、杂合体(hoterozygote):基因座上有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13、真实遗传(true breeding):子代性状永远与亲代性状相同的遗传方式。
14、回交(back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
15、测交(testcross):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再与其隐性(或双隐性)亲本进行交配的方式,用以测验子代个体的基因型的一种回交。
16、性状:在遗传学研究中通常把生物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特性统称为~。
17、单位性状:在研究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原核细胞:具有原核细胞的生物统称为原核生物2、前导链:5‘—3’方向延伸的链称为前导链。
3、冈崎片段:另一条链先沿5‘—3’方向合成的一些片段称为冈崎片段。
4、单位性状:生物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元,这些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点上存在的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称复等位基因。
6、性影响遗传:是指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是由于内分泌及其他关系使得某些性状或只出现在雌雄一方;或者一方为显性,另一方为隐形的现象。
7、遗传距离:交换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叫做遗传距离。
8、嵌合体:突变体区与正常非突变性状并存在一个生物体或其器官,组织上,称为嵌合体。
9、易位:染色体上某一区域移接到其非同源染色体上10、整倍体:染色体数是x整倍数的个体或细胞称为整倍体11、初级三体:外加的染色体与其余两条染色体完全相同,即同源组的3条染色体相同。
12、QTL: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座13、加性效应:指基因位点内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的累积效应,用A 表示14、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15、部分二倍体:在接合后的一个短时间内,供体外基因子与受体内基因子形成一段二倍体的DNA,这样的细菌称为二倍体。
16、真核细胞:结构复杂,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一类细胞17、相对性状这种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出来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
18、后随链:冈崎片段由DNA连接酶连接起来,成为一条完整的链,这条链成为后随链。
19、遗传密码:DNA分子中含有4种密码符号,遗传信息就贮藏在4种碱基密码的不同排列顺序中,成为遗传密码。
20、芽变:植物芽原基发育早期的突变细胞可能发育形成一个突变芽或枝条,称为芽变。
21、不完全显性:有些性状,其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这称为不完全显性。
22、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与规律的科学遗传:指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指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同源染色体:大小及形态相同,分别来源于父本和母本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同一染色体群体中,形态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性染色体:许多物种中,还存在一对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同源染色体。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其它染色体。
每一对正常的同源染色体都具有相同的基因座。
染色体组型或核型:指由体细胞中全套染色体按形态特征(包括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有无等)和大小顺序(染色体长度)排列构成的图形。
有丝分裂:即体细胞分裂,通过分裂产生具有同样染色体数目的子细胞,在分裂中出现纺锤体。
减数分裂:是指在真核生物性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进行两次分裂使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
单位性状:是指将生物体所表现的总体性状区分成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显性性状:杂种F1仅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将F1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隐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基因型:是指个体或细胞的基因组合,是生物的内在遗传组成,如决定圆形种子性状的基因型为RR 和Rr,而决定皱形种子性状只能是rr;表现型:是指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形态),如白花和红花性状。
等位基因: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控制同一性状的一对基因,是同源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的不同形式。
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基因座上,存在3个或3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显性基因:是指基因型处于杂合状态时,能够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指基因型处于杂合状态时,不能表现其表型效应的基因。
纯合基因型:是指同一基因座上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如RR或rr;纯合体是指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
杂合基因型:是指同一基因座上有两个不相同的等位基因,如Rr;杂合体是指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
遗传学名词解释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3、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4、冈崎片段:相对比较短的DNA链(大约1000),是在DNA的的不连续合成期间生成的片段。
5、半保留复制:一种(DNA)的复制模型,其中亲代双链分离后,每条单链均作为新链合成的模板。
6、半不连续复制:是指DNA复制时,上的合成是连续的,上是不连续的,故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7、联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建立联系的配对过程。
8、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他们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9、减数分裂:是生物中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
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时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的机制。
10、复等位基因:由同一基因位点经多方向突变产生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一个基因座位内不同位点改变形成许多等位基因,即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基因是基因内部不同碱基改变的结果。
11、复制子:在每条染色体上两个相邻复制终点之间的一段DNA叫做复制子。
12、共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
如人类的ABO血型和MN血型。
13、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位点相同,控制着同一性状的基因。
14、上位作用: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上位作用。
15、抑制作用:指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却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起作用。
遗传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Genetics 〔遗传学〕: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
现代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亦称为基因学。
2.Chromatin 〔染色质〕:是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 RNA组成的 ( 线性复合结构 ) ,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 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染色体〕:是染色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经过紧密缠绕、折叠、凝缩、精巧包装而形成的,具有固定形态的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
4.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组成性异染色质〕:通常所指的异染色质,是一种永久性的异染色质,在染色体上的位子较恒定,在间期细胞核中仍保持螺旋化状态,染色很深。
5. ※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兼性异染色质〕:在一定的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呈现凝集状态的异染色质。
6.※lampbrush chromosome〔灯刷染色体〕:是未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第一次减数分裂停留在双线期〔可持续数月〕的染色体。
7.※cell cycle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这段时间称为细胞周期。
8.※Mitosis 〔有丝分裂〕:没有明显界限的细胞分裂的连续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9.※Meiosis 〔减数分裂〕: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10.Character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的总称。
11.unit character〔单位性状〕:每一个可以具体区分的性状。
12.contrasion character〔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13.等位基因〔 allele 〕: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座位上 , 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
14.基因型〔 genotype 〕 : 生物个体或细胞遗传物质的组成 , 决定生物体一系列发育性状的可能性。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变异: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2.突变:DNA分子某些部分的基因能够发生改变,使生物产生性状的差异。
3.原核细胞:指一类结构简单、没有细胞核(仅有拟核)以及没有膜包被细胞器的细胞。
4.真核细胞:指一类结构复杂、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细胞。
5.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呈中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构,其组成成分有rRNA、rDNA和核糖核蛋白。
6.染色体:指细胞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复合结构。
7.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因其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
8.常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称为常染色体。
9.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10.常染色质:指间期细胞核内纤细处于伸展状态,并对碱性染料着色浅的染色质。
11.异染色质:指间期核内聚缩程度高,并对碱性染料着色深的染色质。
12.组成性染色质:指除复制期外均处聚缩状态的染色质。
它是由相对简单、高度重复DNA序列构成。
13.兼性染色质:指在某细胞外,或其发育的某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卷缩、丧失转录活性而变为异染色质。
14.着丝粒:也叫着丝点。
染色体的特定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染色较浅。
15.端粒: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它与端粒结合蛋白一起构成了特殊的“帽子”结构,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16.复制原点:在基因组上复制起始的一段序列。
17.主缢痕:中期染色体上一个染色较浅而缢缩的部位,主缢痕处有着丝粒,所以亦称着丝粒区,由于这一区域染色线的螺旋化程序低,DNA含量少,所以染色很浅或不着色。
18.次缢痕:指某些染色体臂上除主缢痕外还常含有另外缢缩区域。
19.随体: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圆形或圆柱形的染色体片段,通过次缢痕与染色体主要部分相连。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 基因: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2. 染色体:细胞核中的细长结构,携带着遗传物质。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染色体:细胞核中的细长结构,携带着遗传物质。
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性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3. 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基因形式。
个体可以携带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种。
等位基因:存在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不同基因形式。
个体可以携带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种。
4.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只有当个体携带两个隐性基因时,该特征才会显现出来。
显性和隐性:显性基因表现出来的特征会掩盖隐性基因的表现。
只有当个体携带两个隐性基因时,该特征才会显现出来。
5. 杂合子和纯合子:杂合子指一个位点上携带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而纯合子指携带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杂合子和纯合子:杂合子指一个位点上携带两个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而纯合子指携带两个相同等位基因的个体。
6.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在其基因中的特定基因组合,而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个体可观察到的特征。
基因型和表型:基因型是指个体在其基因中的特定基因组合,而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个体可观察到的特征。
7. 遗传变异: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信息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遗传变异: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信息的变化。
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8. 杂交:不同种类或不同个体之间的繁殖,导致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杂交有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
杂交:不同种类或不同个体之间的繁殖,导致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杂交有助于增加遗传多样性。
9.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进行改变或操控的过程。
基因工程可以创造具有特定遗传特征的生物体。
基因工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基因进行改变或操控的过程。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绪论1.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2.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包括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过程。
3.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4.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经过两次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5.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6.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现象。
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被分开的每一个具体形状称为单位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3.显性性状: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5.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6.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7.自交:植物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8.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
9.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10.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
11.基因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基因纯合体。
12.基因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基因为杂合体。
13.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分离。
14.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的现象称为返祖遗传。
17.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统称为常染色体3、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4、二价体:减数分裂偶线期,每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5、交换(互换):联会复合体形成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的部位収生断裂、重接的现象6、交叉端化: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分开,交换部位形成交叉,且向两极移动的现象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总量8、配子収生:产生成熟配子或孢子的整个过程9、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在植物界,一个合子(2n)収育成一个二倍体个体的过程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迚一步迚行生殖形成一个配子体,并产生配子的过程10、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时代(2n)与产生配子的世代(n)相互交替的现象1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12、性对性状: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13、杂交:不同遗传型的个体迚行有性交配14、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F1所表现出的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的性状为隐形性状15、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16、基因型: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肉眼看不到的,通过杂交试验测定表现型:生物所表现的性状,肉眼可见,可以用物理、化学方法测定17、纯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相同的个体杂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不同的个体18、纯系: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一群个体19、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其亲本之一的性状不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的表型20、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基因型为隐性纯合的个体迚行杂交回交:F1个体与亲本之一迚行杂交21、携带者:携带有害性基因,但其表现被正常显性等位基因掩盖的杂合体22、多因一效:指某性状在代谢上由很多基因决定一因多效:指一个基因可影响若干性状的现象23、表现度:基因表达的变异方式之一,是指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外显率: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之一,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24、致死基因:生物体中具有致死作用的基因25、隐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纯合体时表现显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在杂合体时就能表现26、配子致死:収生在配子期的致死作用,称为配子致死合子致死:収生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的致死作用,称为合子致死条件致死:有些基因在某一环境中致死,在另一环境中具有正常的生活力的现象27、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座位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形式的现象28、完全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体(Aa)的表型和显性纯合体(AA)的表型相同不完全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间缺少显隐性关系,杂合体的表型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间缺少显隐性关系,杂合体的表型与两纯合亲本都不同,但每一等位基因效应在杂合状态下都可以观察到镶嵌显性:两纯合亲本杂交,杂合体的表型与亲本都不同,而在各自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29、互作作用:两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决定一个性状抑制作用: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但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収挥作用的现象叠加作用:两队非等位基因的作用相同,本身为完全显性,非等位基因间互为完全显性互加作用:两队非等位基因的显性状态具有同等效应,且同时存在时又具有叠加效应上位作用:某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因受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而改变的现象30、同配性别: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的性别异配性别: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的性别31、性指数: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X)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值,即为性指数32、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方式上通常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33、从性遗传:其所涉及的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在一性别中为显性,而另一性别中为隐性的遗传现象34、限性遗传(限制遗传):指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性状的遗传,即该基因在另一个性别中外显率为035、剂量补偿效应:使具有两仹活两仹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具有一仹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现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36、嵌合体:非整倍体出现是由于配子形成时染色体不分开造成,若出现在卵裂期或以后,就有可能形成由不同基因型细胞所组成的个体,即为嵌合体37、巴氏小体:又称性染色质体,是一种在间期细胞核内贴近核膜边缘着色较深的染色小体,是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的38、连锁基因: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其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较少分离39、相引相:两个连锁的基因,若两个显性等位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而相应两隐性等位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AB/ab)的连锁关系相斥相:当一位点等位基因和另一位点的隐性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时(Ab/aB)的连锁关系40、图距:指两个基因在染色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常用两相关基因间的交换率表示41、完全连锁:连锁的基因间不収生交换,即交换值=0不完全连锁:连锁的基因间能収生交换,0<交换值<50%42、两点测交:利用两个连锁基因迚行的测交分析三点实验:利用三个连锁基因迚行测交的分析43、干涉:某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交叉,结果减少其邻近区域第二个交叉形成的概率的现象正干涉:以及交换抑制了另一次交换的収生负干涉:一次交换促迚了另一次交换的収生44、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的所有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45、四分子:真菌类减数分裂的4个产物停留在一起,构成四分子46、有序四分子分析:对具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无序四分子分析:对无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47、细菌染色体:位于细菌细胞内拟核区域中的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其不迚行减数分裂48、质粒:一些细菌细胞除其细菌染色体外,还具有小的可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49、附加体:指除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其能够以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又能成为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DNA序列50、转化:一个细菌品系的裸露DNA分子或其片段,迚入另一细菌品系的细胞内,而使该细菌产生新的(重组)表现型的方式51、接合: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宿主DNA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新遗传性状的现象52、转导:以缺陷型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53、转导子:由转导作用而获得部分新性状的重组细胞54、高频重组子(Hfr):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的细胞,具有高效转移其他遗传物质的潜在能力55、外基因子与内基因子:在细菌接合中,迚入受体的染色体片段称为外基因子;受体染色体为内基因子56、部分二倍体:由于外基因子伟染色体片段,其与受体染色体形成的二倍体57、性导:Hfr通过交换,可形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F'因子,通过F'因子迚行的细菌重组称为性导58、重组作图:根据基因间的重组率迚行基因定位并确定基因间的相对距离的方法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产生的多态性DNA片段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其用于PCR扩增的引物是随机的,是利用一些列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聚核苷酸单链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迚行PCR扩增,扩增产物DNA片段的多态性反映出基因组相应区域的DNA多态性59、缺失:染色体丢失了某一区段顶端缺失:指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中间缺失:指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60、缺失杂合体:某个体的体细胞内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缺失纯合体:某个体的缺失染色体是成对的61、重复:指细胞的染色体组中,存在两段或两段以上相同的染色体片段,即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62、顺接重复:某区段按照自己在染色体上正常直线顺序重复反接重复: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正常直线顺序63、剂量效应:指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型效应就越显著64、位置效应:重复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其表现型效应也不同65、倒位:指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颠倒66、臂内倒位:即一侧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一个臂的范围内臂间倒位:即两侧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粒,亦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67、易位:指非同源染色体间収生节段转移的现象,即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68、相互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而且这两条折断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交换重接,较为常见简单易位(转移):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较为少见69、四重体:相互易位杂合体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由于収生节段互换不能正常联会成两个二价体,而是4条染色体联会成一个配对的构型70、罗伯逊易位:一种涉及两条近端着丝粒或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的易位类型71、平衡易位:凡収生罗伯逊易位后,主要遗传物质没有丢失,个体表现仍是正常的类型不平衡易位:易位后,个体遗传物质的缺失影响个体的収育的易位类型72、C1B测定:利用C1B//X雌蝇测定X染色体上基因的隐性突变频率73、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中配子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74、整倍体:染色体数在正常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以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基数为单位成倍性增加或减少,形成的变异个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基数的整数倍非整倍体:染色体数在正常个体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条至数条的个体75、单倍体:含有性细胞的染色体数的个体76、同源多倍体:指所有染色体由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由不同种、属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77、同源异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有不同的染色体组,且至少有一类染色体组的数目在3个或3个以上的变异类型节段异源多倍体:指异源多倍体中不同染色体组间具有同源性的变异类型78、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个座位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使一个基因突变为它的等位基因79、形态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物外型的突变型,外观可见,故又称为可见突变生化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的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致死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活力,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明显下降⑴显性致死:杂合态即有致死效应⑵隐性致死:纯合态时才有致死效应80、条件致死突变型:某些条件下能成活,另一些条件下是致死的突变81、碱基替换(碱基置换):因碱基被替换所引起的突变,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代替,分颠换和转换82、移码突变: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造成的突变,造成编码框的移动83、同义突变:碱基収生变化后,编码的氨基酸未収生变化错义突变:碱基収生变化后,编码的氨基酸収生了变化无义突变:碱基収生变化后,导致了蛋白质合成的终止(终止密码子的出现)抑制突变:由于tRNA基因突变引起了反密码子的改变,当它参与迚行转译某些无义突变或错义突变的改变了的信息时,有时却“以错就错”地转译出某种氨基酸,表现出抑制突变的效应84、启动子上升突变:基因突变位点存在于负责基因调控的DNA 序列中时,如启动子区域中,能够增强启动子对于转录的収动作用的突变类型启动子下降突变:启动子区域中,能够降低启动子对于转录的效能的突变类型85、组成性突变:若突变位点在操纵基因,其位点不能被阻遏蛋白所识别,或由于调节基因収生突变,不能产生阻遏蛋白,使结构基因失去了负向控制,产生不依赖于需要而在细胞中产生固定数量的蛋白质的基因突变86、突变的重演性:同种生物种同一基因突变可在不同个体间重复出现的性质87、突变的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収生相似基因突变88、自収突变: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収生的低频率突变诱収突变: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収突变频率的手段89、照射强度(剂量率):指被照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射线能量的多少90、增变基因:某些基因的唯一效应是增加其他基因的突变频率,具有这种效应的基因称增变基因91、母性影响:个体的表型受其母亲的核基因组中基因控制的现象92、核外遗传(细胞质遗传):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93、三套遗传系统:即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系统94、核不育型: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95、核-质互作不育:由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96、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受到质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97、异胞质体:菌丝体接合导致两个有区别的胞质系统混合98、异核体:细胞含有来自两亲本的细胞核99、二倍体菌株:少数细胞单倍体细胞核融合成为二倍体细胞核,含有这样细胞核的菌株100、分离子:是重组体和非整倍体或单倍体的总称101、单倍体化:产生非整倍体或单倍体的过程102、体细胞交换: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収生染色体交换产生重组体的过程103、培养细胞突变型的建立:利用体外培养单个哺乳动物细胞的技术,在体外培养和克隆特定的突变型细胞,保证细胞在遗传背景上的均一性,为迚一步在体外对这些动物细胞迚行体细胞杂交、基因定位等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104、正向选择:利用HGPRT与嘌呤类似物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嘌呤类似物来筛选HGPRT-细胞的选择方法105、染色体定位:将某个基因定位于某一条染色体上106、区域定位:将某个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的具体位置上107、同线分析:连锁分析的原理用于体细胞杂种染色体分析的方法108、最小重叠区(SRO):将有关基因区域定位的资料汇集起来,得出一个定位一致的区域109、动物克隆技术(核移植技术):将动物早起胚胎或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受精卵中,重新构建新的胚胎,使重构胚収育为与供核细胞基因型相同的后代的技术过程110、连续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细胞为核供体,经核移植获得的早期胚胎再作为供核体迚行多代克隆111、胚胎分割:通过对胚胎的显微操作,人工制造同卵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技术112、细胞克隆:指由单个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性繁殖)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113、克隆化:分离单一细胞并使其繁殖成为细胞群体的方法114、单克隆抗体技术:是通过克隆单个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使之分泌大量的均一抗体115、单克隆抗体:是单一的B淋巴细胞的产物,是由一群同样的抗体分子组成的,每个抗体分子带116、“级联”反应:指一些基因的产物可激活另一些基因的活性,这些被激活的基因的产物,又调控另外一些基因的表达的反应117、基因的差异表达:在生物个体収育的不同阶段,或是在不同的组织或细胞中収生的不同基因按时间、空间迚行有序的表达方式118、细胞全能性:指个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具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119、巴氏小体:根据Lyon假说,在女人的体细胞中,成对的X染色体中有一个是失活的,此失活的X染色体因固缩而可被染深,在非分裂细胞核内缘被辨认出来的结构120、质量性状:在相对性状间具有界限分明的差异,呈非连续变异状态,能迚行分类的性状121、数量性状:许多性状的表现为连续的变异,界限不分明的性状122、微效基因:控制数量性状作用微小的基因123、有效基因(A):控制同一数量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效应相等,而等位基因之间的效应不同,故把作用大的称为有效基因124、无效基因(a):相对,把作用小的基因或无作用的称为无效基因125、方差:变数与平均数的偏差的平均平方和,其意义在于反映某一群体的离散程度,值越大,离散程度越大12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127、标准误: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表示平均数可能的变异范围128、变异系数(CV):标准差除以平均数所得到的与测量单位无关的数值129、遗传率(遗传力):遗传方差在总的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例,是遗传方差与总方差(表型方差)的比值130、显性方差(V D):由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造成的方差(不完全显性或有部分显性)131、加性方差(V A):群体里不同个体所含有有效基因多少不同而造成的方差132、互作方差(V I):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造成的不同个体表现不同所造成的方差133、近交(近亲繁殖):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繁殖后代,其结果会增加纯合体的比例134、近交系数(F):指一个个体从某一祖先得到一对纯合的、而且遗传上等同的基因的概率135、同合子:在一近交个体中某位点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其可能在血缘上是相同的,即它们是由一祖先的单个等位基因复制出来的,这时的近交个体为同合子136、异合子:两个等位基因也能能在血缘上是不相同的,即它们不是一个等位基因的复制品,这时的近交个体为异合子137、回交:指后代与某一亲本交配138、轮回亲本:用于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另一亲本则称非轮回亲本139、基因代换:通过连续回交,其后代细胞核内基因将逐渐被轮回亲本的核内基因所取代,后代性状的表现将趋于轮回亲本140、定向纯合:在回交中,后代基因的纯合是定向的,逐渐趋于轮回亲本的基因型141、杂种优势:广义的杂种优势定义为杂交产生的后代在抗逆性、繁殖力、生长势等方面优于纯种亲本的现象,同时也指近交系间杂交时,因近交导致的适合度和生活力的丧失可因杂交而得到恢复的现象142、正杂种优势:杂种优势超过亲本均值143、负杂种优势:杂种优势低于亲本均值144、“显性学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集中在杂种中所引起的互补作用145、“超显性学说”:杂合性本身是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146、尽余值:不含有有效基因个体的表现值147、累迚值:一个有效基因的效应值148、群体:指彼此有交配可能的有性繁殖个体群,特称为孟德尔式群体149、基因库:指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能迚行有性繁殖个体内全部基因的总和150、等位基因频率:指给定群体内某种等位基因占该位点全部等位基因数量的比例151、基因型频率:指群体中某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例152、随机交配:指在一有性繁殖群体中,某一性别个体同异性仸何个体有相等的交配的机会153、遗传平衡定律:用于描述随机交配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定量关系154、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以亲代基因库的配子(等位基因)频率表达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期望值155、适合度(适应度):某种基因型的相对成活率,用ω表示156、选择系数(s):某基因型的相对淘汰率,是淘汰强度的量度157、遗传漂变: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等位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158、迁移(基因流动):一个物种若不是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体,一般可分为几个隑离的群体,隑离不完全时,一个物种的个体从一群体迚入另一个群体导致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的现象159、迁移率(m):从乙群体迁移到甲群体的个体占新构成的甲群体的比例160、作图: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把基因组分成易于操作的小的结构区域的过程161、cSNP:当SNP(单个碱基多态性)位于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即称为cSNP162、基因工程: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外源DNA揑入到载体分子上,形成“杂种”分子,然后将之引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的表达16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水解酶。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heredity):亲代与子代之间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2.变异(variation):亲代与子代或子代之间出现形状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3.真实遗传(breeding true)/ 纯育(true—breeding):子代性状与亲代的遗传一致性极高的品系称为纯育,这种生物的性状能够代代稳定遗传的现象称为真实遗传。
4.并显性/共显性(codominance):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在杂合体中都表达的遗传现象称为并显性遗传,或共显性遗传。
5.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eles):在群体中,占据某一同源染色体的同一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6.叠加基因/重叠基因:对同一性状的表型具有相同效应的非等位基因称为叠加基因。
7.性连锁遗传/伴性遗传(sex-linked inheritance):由性染色体所携带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称为性连锁遗传,亦称伴性遗传。
8.限性性状(sex—limited traits)和限性遗传(sex-limited inheritance):只在某一种性别表现的性状称为限性性状,限性性状的遗传行为称为限性遗传。
控制限性性状的基因多数位于常染色体上,也有少部分位于性染色体上。
9.剂量补偿效应(dosage compensation effect):在XY性别决定的生物中,使性连锁基因在两种性别中有相等或近乎相等的有效剂量的遗传效应称为剂量补偿效应。
10.并发系数(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 C):实际观察到的双交换率与预期的双交换率的比值称为并发系数。
并发系数越大表示干涉作用越小。
11.C值(C value)和C值悖理(C value paradox):一个物种基因组的DNA含量是相对恒定的,它通常称为该物种的C值。
物种的C值与其进化复杂性之间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称为C值悖理或C值佯谬。
遗传学名词解释
1、Allele (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基因。
2、Analysis of karyotype (核型分析):对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3、Aneuploid (非整倍体):比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条以至若干条染色体的细胞或个体。
4、Apomixis (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5、Atavism (返祖遗传):隔若干代以后,出现与祖先相似性状的现象。
6、Back cross (回交):指杂种后代与两亲本之一的再次交配7、Bivalent (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8、Character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
9、Chromatid (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
10、Chromosome (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
11、Cistron (顺反子):表示一个作用或功能的单位,基本上符合通常指的基因。
12、Codominance (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个体上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13、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 (并发系数):表示干扰程度的数学度量值。
是实际交换值与理论交换值的比。
14、Complete dominance (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
15、Complete linkage (完全连锁):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交换,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
16、Criss-cross inheritance (交叉遗传):子代与其亲代在性别和性状上出现相反表现的现象。
17、Crossing over (交换):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交换,必而引起相应基因间的交换于重组。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传:亲子间的相似现象变异:个体之间的差异。
种质论内容:他把细胞用种质和体质加以区分,认为种质是性细胞或产生性细胞的那些细胞。
染色质:是存在于真核生物间期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种无定形物质。
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和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能从亲代遗传给子代。
相对性状:指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如高杆对矮杆单位性状:个体表现的总体性状区分为各个单位之后的性状,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性状分离现象:隐性性状在F1中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了,在F2代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都会被表现出来。
表型模写: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有时与由某基因引起的表型变化很相似,这叫表型模写。
外显率: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其预期表型的比率,它是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
表现度:基因的表型效应会有各种变化,我们将个体间这种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叫表现度。
不完全显性: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并显性(共显性):F1同时表现双亲性状的现象。
镶嵌显性:F1同时在不同部位表现双亲性状隐性致死基因:杂合时不影响个体的生活力,但在纯合时有致死效应的基因。
显性致死基因:即在杂合体状态下就表现致死效应。
复等位现象:一个基因存在很多等位形式复等位基因:是指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群。
基因互作:基因在决定性状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互补作用:是指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只有当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积加效应: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68599 遗传学(Genetics)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表达的学科。
遗传学是建立在生物学、化学、统计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人类、动植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类型。
1.基因(Gene):遗传学中,基因是携带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基因通过DNA序列的方式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基因可以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可以是非编码基因,其功能多种多样,包括控制代谢、结构、功能等。
2.DNA:全称为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是生物体内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由四种碱基(腺嘌呤、胸腺嘧啶、鸟嘌呤、胞嘧啶)构成,以序列的方式存储着遗传信息。
DNA的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通过复制和转录形成RNA,进而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3.染色体(Chromosome):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是遗传信息在细胞核内的重要组织形式。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会发生特定的形态变化,并通过DNA的复制和重组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4.遗传变异(Genetic Variation):遗传变异是指生物群体中存在的遗传信息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方式产生,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5.遗传密码(Genetic Code):遗传密码是DNA序列和蛋白质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
每一种氨基酸由一种或多种三联体密码子(由三个相邻的DNA碱基组成)所决定。
在翻译过程中,每一种密码子只能对应一种氨基酸,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就是遗传密码。
6.转录(Transcription):转录是指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过程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单链RNA分子的过程称为初级转录,再经过剪切和修饰形成成熟的RNA分子。
7.翻译(Translation):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开始于mRNA的起始密码子,终止于其终止密码子。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外显子:把基因内部的转译部分即在成熟mRNA中出现的序列叫外显子。
2、复等位基因:在种群中,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构成一个等位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
3、F因子:又叫性因子或致育因子,是一种能自我复制的、微小的、染色体外的环状DNA分子,大约为大肠杆菌全长的2%,F因子在大肠杆菌中又叫F 质粒。
4、母性影响:把子一代的表型受母本基因型控制的现象叫母性影响。
5、伴性遗传:在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相连锁,这种遗传方式叫伴性遗传。
6、杂种优势: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以及产量和品质等性状上比双亲优越的现象。
7、F'因子:把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叫F∕因子。
细胞质成分如质体、线粒体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
8、转座因子:指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9、基因工程:狭义的遗传工程专指基因工程,更确切的讲是重组DNA技术,它是指在体外将不同来源的DNA进行剪切和重组,形成镶嵌DNA分子,然后将之导入宿主细胞,使其扩增表达,从而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特性,形成新的基因产物。
10、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将细菌的小片断染色体或基因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细菌的过程叫转导。
11、假显性:(pseudo-dominant):一个显性基因的缺失致使原来不应显现出来的一个隐性等位基因的效应显现了出来,这种现象叫假显性。
12、跳跃基因(转座因子):指细胞中能改变自身位置的一段DNA序列。
13、核外遗传:由核外的一些遗传物质决定的遗传方式称核外遗传或非染色体遗传。
14、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着色较浅,呈松散状,分布在靠近核的中心部分,是遗传的活性部位。
着色较深,呈致密状,分布在靠近核内膜处,是遗传的惰性部位。
又分结构异染色质或组成型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
前者存在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及核仁组织区,后者在间期时仍处于浓缩状态,15、等显性(并显性,共显性):指在F1杂种中,两个亲本的性状都表现出来的现象。
遗传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理论科学,直接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机理。
同时它又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是指导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育种工作的理论基础;并与医学和人民保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2. 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 变异: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如高秆植物品种可能产生矮杆植株,一卵双生的兄弟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名词解释1.细胞周期:包括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和两次分裂之间的间期。
其中有丝分裂过程分为①DNA合成前期(G1期);②DNA合成期(S期);③DNA合成后期(G2期);④有丝分裂期(M期)。
2.原核细胞:一般较小,约为1~10mm。
细胞壁是由蛋白聚糖(原核生物所特有的化学物质)构成,起保护作用。
细胞壁内为细胞膜。
内为DNA、RNA、蛋白质及其它小分子物质构成的细胞质。
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而且没有分隔,是个有机体的整体;也没有任何内部支持结构,主要靠其坚韧的外壁,来维持其形状。
其DNA存在的区域称拟核,但其外面并无外膜包裹。
各种细菌、蓝藻等低等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统称为原核生物。
3.真核细胞:比原核细胞大,其结构和功能也比原核细胞复杂。
真核细胞含有核物质和核结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集聚的主要场所,对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起主导作用。
另外真核细胞还含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各种膜包被的细胞器。
真核细胞都由细胞膜与外界隔离,细胞内有起支持作用的细胞骨架。
4.染色质:是指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所表现的形态,呈纤细的丝状结构,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
.染色体:是指染色质丝通过多级螺旋化后卷缩而成的一定形态结构。
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构成的染色体内。
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 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遗传学是研究物种遗传特征传递和变异规律的科学,它揭示了生物的遗传信息如何通过DNA分子在不同代际之间传递和改变,并解释了生物体之间的遗传相似性和差异性。
1. 基因:基因是生物体继承和表达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确定个体性状的遗传因子。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段编码区域,可以编码蛋白质。
人类基因组中约有20000-25000个基因。
2. 纯合:指某一基因型的个体两个控制一个遗传特征表达的基因都相同。
3. 杂合:指某一基因型的个体两个控制一个遗传特征表达的基因不相同。
4. 突变: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可以是基因中一对碱基的替代、删除或插入等。
突变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
5. 筛选:筛选是指根据目标特性从某一群体中选择出对此特性有利的个体或基因型,以促进所选特性在群体中的积累。
6. 群体遗传:群体遗传是指对于遗传变异的整个群体(种群)而言的遗传现象,主要包括基因频率、群体力学和基因漂移等。
7.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指在群体中某一特定等位基因的百分比,可以通过统计基因型个体的比例来估算。
8. 随机自交:随机自交是指同一个体两个不同的配子对合子过程,它使得不同个体之间某些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促进基因组内的基因重组。
9. 亲缘关系:亲缘关系是指个体之间基因的共享程度,可以通过比较其等位基因的相似性来衡量。
亲缘关系是遗传分析的基础,对于研究家族树和遗传疾病有重要意义。
10. 分离定律:分离定律(孟德尔定律)是指在纯合自交的条件下,同一基因的不同等位基因在合子生成过程中独立分离和重组的规律。
11. 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表达受到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非遗传因素影响的现象。
它关注的是基因表达模式的可塑性和可逆性。
12. 整合遗传学:整合遗传学研究的是基因组级别的遗传现象,包括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的高级调控机制。
它关注的是基因组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总之,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规律的学科,它涉及基因、突变、筛选、群体遗传等概念,对于理解生物遗传本质和应用于遗传疾病诊断、育种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可以保持物种和生物个体各种特性不变。
2、变异: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3、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其规律的科学;基因是生命体的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研究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的组成、结构、功能、传递和表达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4、泛生假说: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泛生粒”;遗传就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递和表现5、种质(germ plasm):独立,连续,能产生后代的种质和体质。
6、体质(somatoplasm):体质是不连续的,不能产生种质。
7、融合遗传假说:双亲的遗传成分在子代中发生融合,而后表现其根据是,子女的许多特性均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
因此高尔顿及其学生毕尔生致力于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亲代与子代间性状表现的关系8、突变学说:将不连续突变视为进化的重要现象,直接在进化观中导入了非连续性思想;以颗粒遗传思想来探讨突变的本质,开始了进化与遗传的有机交融;视突变为可用实验方法观察到的过程,实现了对进化现象实证性研究的最初尝试。
9、纯系学说:认为由纯合的个体自花受精所产生的子代群体是一个纯系。
在纯系内,个体间的表型虽因环境影响而有所差异,但其基因型则相同,因而选择是无效的;而在由若干个纯系组成的混杂群体内进行选择时,选择却是有效的。
10、基因学说:1)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2)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呈直线排列,有很高的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3)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表现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
11、性状: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形态、生理或行为特征称为性状(character/trait)12、单位性状:孟德尔把植株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称为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即:生物某一方面的特征特性。
13、相对性状:不同生物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存在不同的表现,这种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14、显性(dominate)性状:在子一代中出现来的某一亲本的性状。
遗传学 名词解释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2.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
4.染色质: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
5.染色体:细胞分裂时期,由染色质聚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复合结构。
6.中期染色体:由着丝粒,染色体臂,次缢痕,随体,端粒组成。
7.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8.非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9.核型分析:可根据染色体的长度,着丝点的位置,长短臂之比,次缢痕的位置,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对染色体予以分类和编号,对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所进行的分析。
10.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200bp的DNA超螺旋,由H2A,H2B,H3,H4各2 分子构成的蛋白质八聚体。
11.姊妹染色单体:在二价体中一个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互成为姊妹染色单体。
12.非姊妹染色单体:不同染色体的染色单体,互成为非姊妹染色单体。
13.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时期。
14.无性生殖:不经两性细胞的结合,而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式。
15.有性生殖:经雌,雄配子受精而形成合子,随后进一步分裂,分化和发育而产生后代。
16.自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叫自花授粉17.异花授粉: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叫异花授粉18.双受精:两个精核中的1个与卵细胞(n)受精结合为合子(2n)将发育成种子的胚。
而另1个与2个极核受精结合为胚乳核(3n)将发育成种子的胚乳。
被子植物所特有的这两种精核参与受精的过程。
19.胚乳直感:胚乳3n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的现象。
20.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2n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的现象。
21.孤雌生殖:由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胚的生殖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plaining of genetics nouns一、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 and concepts.1、heredity;(遗传)transmission of traits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2、transmission genetics;(传递遗传学)is the brand dealing with the transmission of genes and genetic trait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and how genes recombine3、centromeres; (着丝点)each chromosome often has a constriction along its length4、zygote;(合子)the cell produced by the fusion of male are female gametes5、autosomes; (常染色体)chromosomes other than sex chromosome6、sister chromatid; (姐妹染色单体)a chromatud denved from replication of one chromosome during interphase of the cell cycle7、chromatin; (染色质)the mixture of DNA and protein8、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半保留复制)a model of DNA replication in which a double-stranded molecule replocates in such a way that the daughter moleculars are composed of one parental(dd)and one nemly synthesized serand9、the replication fork; (复制叉)the region where the helix unwinds and new DNA10、replicon; (复制子)DNA replicated from a single origin11、codon; (密码子)the DNA sequence of a gene is divided into a series of units of three bases12、degeneracy; (简并)the number of codons is greater,all of the amino acids,with the exception of methionine and typtophan,are encodoned by more that one codon13、hereditary traits; (遗传性状)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dividual that one transmitte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14、Genotype; (基因型)the genetic constitution of an organism15、phenotype; (表现型)is the observable properties(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of organism produc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ts genotype and the environment16、pure-breeding lines; (纯种品系)this refers to organisms which have been inbred for many generations in which a certain phenotype remains the same17、dominance;(显性)in hybrids between two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phenotypes only ine phenotype may be observed18、testcross; (测交)is a cross of an individual of unknown genetype (usually expressing the dominant phenotype)with a known homozygous recessive individual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unknown genetype19、the dihybrid cross;(双因子杂交)a cross involving two pairs of contrasting traits20、complete dominance; (完全显性)is the phenoment in which one alleles is dominant to another,so that the neterozygote(F1)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homozygous dominant 21、incomplete dominance; (不完全显性)expression of heterozygous(F1)phenotype which is distinct from and often intermediate to that of either parent22、multiple alleles; (复等位基因)three or more alleles of the same gene23、epistasis; (上位作用)is a from of gene interaction in which one gene masks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another24、linkage; (连锁)is the tendency of for alleles of two or more genes to be passed together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25、recombination frequency;(重组率)is the ratio of recombinant gametes to all the gametes produced in meiosis26、coupling phase; (相引组)the two dominant alleles are on one homolog and the two recessive alleles are on the other homolog,an arrangement27、repulsion phase; (相斥组)each homolog carries the dominant allele of one gene and the recessive allele of the other gene,an arrangement28、incomplete linkage; (不完全连锁)o ccasional separation of two genes on the same chromosome by a recombinational event29、crossing over; (交换)thw exchange of chromosomal material (parts of chromosomal arms)between homologous chromosomes by breakage and reunion30、genetic map; (遗传图)a replesentation of the genetic distance separating nonalleic gene loci in a linkage structure31、two-point testcross; (两点测验)a test involving two gened within a relatinely short section of the chromosome32、three-point testcross; (三点测验)a test involving three genes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section of the chromosome33、sex chromosome; (性染色体)is a chromosome such as X or Y in hurnans ,which is involved in sex determinate34、sex-limited triaits(限性性状)in some cases,the expression of a specific phenotype is absolutely limited to one sexsex-influenced traits;(性别影响性状)means that the same phenotype will occur in both sexes but is more common in one35、spontaneous mutations (自发突变)are these that just happen in natureinduced mutations; (诱发突变)that reault from the influence of any artificial factor36、gametic mutations (配子诱变)a mutation event occurring in gametes or gamete-forming tissuessomatic mutations; (细胞诱变)a mutation event occurring in a somatic cell37、forward mutations (正突变)a mutationed change from a wild-type allele to a mutation allele, in general,A-areverse mutations; (反突变)a mutation change from a mutant allele back to a wild-type allele, in general, a-A38、point mutation; (真突变)a mutation that can be mopped to a single locus ,at the molecular level,a mutation that results in the substitution of one nucleotide for another 39、transition; (转换)a mutation event in which one purine is replaced by anpther or are pyrimidine is replaced by another40、transversion; (颠换)a mutational event in which a purine is replaced by a pyrimidine or a primidine is replaced by a purine41、missense mutations; (错义突变)these point mutations involve the alteration of a single base which changes a codon such that the encoded amino acid id altered42、nonsense mutations; (无义突变)these are point mutations that charge a codon for an amino acid a termination codon43、silent mutations ;(沉默突变)mutations many occour at the third base of a codon and ,due to the degeneracy of the genetic code,the amino acid will not be altered44、frameshift mutations; (移码突变)is a mutational event leading to the insertion ordeletion of one or more bases in a gene,shifting the codon reading frame in all codons following the mutational site45、transposable element; (转座因子)a genetic element of chromosomes of both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that has the capacity to mobilize itself and move from one location to another in the genome46、deletion;(缺失)a deletion is a chromosome mutation in which part of a chromosome is missing47、duplication; (重复)A chromosomed aberration in which a segment of the chromosomeB repeated48、inversion; (倒位)is a type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 in which a segment of a chromosome is turn around 180 within a chromosome49、Robertsonian fusion;(罗伯孙融合)two telecentric chromosome or acro centric chromosomes, may fuse at the centromeres to give one metacentric or submetacentrec chromosome,reducing the number of chromosomes50、karyotypes; (核型)a complete set of all the metaphase chromosomes ina cell51、nullisomy; (缺体)describes an individual with a chromosomal aberration in which both members of a chromosome are missing.the cell is 2n-252、monosomy; (单体)an aneuploid conditive in which one member of a chromosome pair is missing 2n-153、trisomy; (三体)an aneuploid condition in which there are three copies of a particular chromosome instead of two copies 2n+154、tetrasomy; (四体)invlives an extra chromosome pair ,resulting in the presence of four copies of one particular chromosome and two copies of other chromosomes2n+255、autopolyploidy (同源多倍体)polyploidy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chromosomes sets of the same speciesallopolyploidy; (异源多倍体)polyploidy involving two or more genetically distinct sets of chromosomes56、qualitative trait (质量性状)traits such as these,withonly a few distinct phenotypes,area called discontinuous traits ,or qualitative traitsquantitative trait; (数量性状)traits with a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phenotypes are called continuous traits or quantitative traits57、Heterosis;(杂种优势)the superiority of a hererozygote over either homozygote for one or more characters58、virulent phages (烈性噬菌体)phages that undergo lytie infection are called virulent phagestemperate phages; (温和噬菌体)phages that undergo lysogenic infection are said to be temperate59、tansformation; (转化)it is possible to transfer DNA extracted from one bacterial culture to recipient in vitro .This is a process as transformation60、conjugation; (接合)a process in which there is a unidirectional transfer of genetic information through direct celluar contract between a clonor bacterice cell and a recipient bacterial cell61、F+ factor:the bacteria that contain the F plasmidF- factor:that bacteria that lack the plasmidHfr bacteria,:bacteria with integrated F plasmid are referced to HfrF' factor:the F plasmid is sometimes known as the F' factor62、transduction; (转导)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bacteria phages can facilitate the transfer of genes between bacteria,the process is known as transduction63、operon; (操纵子)a genetic unit that consists of one or more structural genes whose expressions are negulated together by operator-regulator peotein interactives, plus the operator region itself and the promoter64、cytoplasmic inheritance;(胞质遗传)transmission of traits by genetic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cytoplasmic organelles such as mitochondria and chloroplasts is known as this65、cytoplasmic-nuclear male sterility (雄性质核不育性)is controlled by both cytoplasmic genes and nuclear genesnuclear male sterility; (雄性核不育性)is mostly controlled by a single nuclear recessive gene ,but it may also be controlled by several genes,can be restored by the dominant gene contasting66、maternal effects; (母性影响)the phenotype in an indicidual that is established by the maternal nuclear genome,as the result of mRNA and /or proteins that are deposited in the occyty prior to fertilization67、population; (群体)is a groupo of individuals from the same species that lives in the same geographic area, and that actually or potentially interbreeds68、allele frequencies (等位基因频率)the frequency of an allele(A) in a population is the number of A alleles divided by the total number of alleles of that gene locusgenotype frequencies; (基因型频率)we count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with one particular genotype and divided this number by the total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the population 69、migration (迁移)migration occurs when individuals more between the populations genetic drift; (遗传漂变)random variation in allele frequency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70、genetic species, (遗传学种)the genetic definition of a species is a set of actudlly or potentially interbreeding organisms,and sharing a common gene poolmorphological species (形态学种)all members of a species share a set of physical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distinguish them from members of other species ecological species (生态学种)each species uses a particular set of resources ,a niche,from that environment,and they do this most efficiently in a particular set of conditions or habitat71、Genome (染色体组)the complement of genetic information in a chromosome set.72、homologous chromosomes (同源染色体)in diploid organisms,the members of a chromosome pair that contain the same genes and that pair at meiosis are called homologous chromosomes73、bivalents (二价体)the bivalents lie across the equator of the cell74、complementary base pairing (碱基互补配对)two bonds from between A and T and three between G and C ,thus G-C bonds are stronger than A-T bonds,The way in which thebases from pairs between the two DNA strands is known as it75、Intergenic DNA: (基因间DNA)the genes are very dispersed and are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sequences that do not appear to contain useful information76、template strand (模板链)only one of the two strands of the DNA double helix carriesan RNA molecule of a polypeptide77、Introns(内含子)one of the more surprising features of genes is that in higher organisma the coding information are separated by sequences that do not contain useful informationexons (外显子)one of the more surprising features of genes is that in higher organisms the coding information is usually split into a series of segments of DNA sequence78、Nucleosomes (核小体)are the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chromstin structure cinsisr ofa core of histone around which DNA is79、Euchromatin. (常染色体)it is a chromatin that stains lightly.It is uncoiled during interphase but becomes condensed during mitosis80、Heterochromatin (异染色体)It is chromatin that stains darkly is genetically inactive,either because it contains no genes or because the genes it does contain cannot be expressed81、constitutive heterochromatin (组成型异染色体)same chromatin is hetero chromatic in all tissues and all stages of developmentfacultative heterochromatin (兼性异染色体)some regions of chromatin exist in either the heterochromatic or euchromatic state82、synonymous codons. (同义密码子)codons which specify the same amino acid83、The central dogma (中心法则)the biological information in a DNA molecule is contained in its base sequence and states that the infoemation is transferred from DNA to RNA to protein84、Complete dominance(完全显性)is the phenotype in which one alleles is domoninant to another ,so that theheterozygote(F1)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homozygous dominant85、co-dominance (共显性)the heterozygote(F1)exhibits the phenotypes of both homozygotes(parents)86、lethal allele (致死等位基因)an allele that results in the death of an organism87、the coefficient of coincidence(并发系统)the observed frequency of double cross-overs divided by the expected frequency of double cross-overs. S=0.58[0,1]88、Hemogametic (同型配子的)means that with respect to sex chromosomes gametes are all identical89、gene mutations . (基因突变)mutations in the sequences of genes at the level of the base pair90、Mutation rate (突变率)is the number of occurrence of a kind of 、mutation expressed as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or individuals in a population91、Wild-type (野生型)an organism that displays the usual phenotypr for that species92、Mutant (突变型)an organism whose usual phenotype has changed as the result of a mutation93、Mutagen (诱变剂)any physical or chemical agent that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frequency of mutational events a spontaneous mutation rate94、Insertion sequences (插入序列)is the simplest transposable element found in prokaryetes. These DNA segments are relatively short, not exceeding 2000bp.The first insertion sequence to be characterized in E.coil,IS1,is 768bp long ,IS2,3,4and 5 are about 1250~1400bp long95、composite transposons (复合型转座子)have a central region containing genes flanked on both sides by IS elementsnoncomposite transposons (非复合型转座子)exemplified by the 4957bpTn3,also contain genes such as those for drug resistance they do not terminate with IS elements96、Terminal deletions (顶端缺失)invdue a single break,then the fragment with a centromere obtaining a new telomere97、Interstitial deletions (中间缺失)involve by rejoining of the ends of the flanking pieces98、paracentric inversion (臂内倒位)if the centromere isnot part of the inverted segment pericentric inversion (臂间倒位)if the centromere is part of the inverted segment99、inversion heterozygotes (倒位杂合体)organisims with one inverted chromosome and one noninverted homdog100、Translocation (易位)the movement of a chromosomal segment to a new location in the genome101、Simple translocation (简单易位)a chromosomal aberration in which a segment within a chromosome move into an nontromologous chromosome102、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相互易位)a chromosomal aberration in which a nonhomologous chromosomes exchange parts103、Robertsonian fusion(Robertsonian融合)Fusion of two acrocentric chromosomes at the centromere.104、euploid (整倍体)when an organism or cell has one complete set of chromosomes or an exact multiple of complete sets ,that organism or cell105、aneuploid (非整倍体)chromosome mutations resulting in variations in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 chromosomes produce106、Polyploidy(多倍性)is the state of having more than two complete sets of chromosomes107、Autoallopolyploids(同源异源多倍体)indicate that a polyploidy individual has more than two basic genomes ,and at least one basic genome is present more than two times108、H eritability : (遗传力)the proportion of phenotypic variation in a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to genetic factors109、Broad sense heritability (广义遗传力)is the ratio of the genetic variance to the total phenotypic variance,therefore110、Narrow sense heritability (狭义遗传力)the proportion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that results from additive genetic variance111、Inbreeding(近交)is mating between relatives,or in extreme cases,self-fertilization by hermaphrodites112、episomes(附加体)we refer to plasmids that can exist in these two states113、sexduction . (性导)F primes are capable of moving to F-bacteria and in so doing bring their complement of host genes with them114、cotransduction (共转导)two genes that are close enough on the bacterial chromosome can be simultaneously transduced,a process called contransduction115、Specialized transduction (特殊性转导)genetic transfer of only specific host genes by transducing phages116、gene pool(基因库)is the total of all alleles possessed by reproductive members of a population117、the Hardy-weinberg law (哈迪温伯特规律)the principle that both gene and genotype frequencies will remain in equilibrium in an infinitely large population in the absence of mutation,migration,selection,and nonrandom mating118、Natural selection (自然选择)is the constraint that natural conditions put on the size of populations,forcing individuals of the same species to compete for limited119、Stabilizing selection .(稳定化选择)tends to favor intermediate types,with both extreme phenotypes being selection against120、Directional selection (定向选择)favors individuals with characteristics at one end of the range found in the population121、Disruptive selection (分裂选择)is selection against intermediates and for both phenotypic extreams.It can be viewed as the opposite of stadilizing selection because the intermediate types are selected against122、Random mating (随机交配)all the gametes unite to form zygotes,the proportion of the genotypes will be equal to p2,2pq and q2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alleles un these zygotes will remain p and q123、Premating isolation mechanisms(交配前隔离机制)prevebt interbreeding and zygote formation124、Postmating isolation mechanisms (交配后隔离机制)reduce the viability and/or fertility of hybrids produced by mating between members of two species125、H ybrid inviability (杂种不存活)hybrids zygote are inviable or have reduced viability 126、Hybrid sterility (杂种不育性)one or both sexes of the F1 hybrids are sterile or have reduced fertility127、H ybrid breakdown (杂种败落)F1 hybrids are normal,vigorous,and fertile but F2 or backcross hybrids are inviable,sterile,or have reduced viability or fertility128、Speciation (物种形成)is the process of forming two or more species from a single 129、Allopatric speciation (异地种形成)process of speciation associated with geographic isolation130、Sympatric speciation (同地种形成)process of secration involving population that inhabit,at least in part,the same geographic range131、N egative control: (负调控)if there exists the repressor represses the tran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al genes,this mechanism is known as negative control132、Positive control(正调控)a regulation mechanism in which the transcription of the structural genes is incluced by an inducer133、trans-acting factors (反式作用因子)the transcription factors are synthesized in the cytoplasm of the cell but exert their effects in the nucleus134、Plasmon(细胞质基因组)all the genetic materials present in organelles and cytoplasmic particles are known as these135、Population genetics(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is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the frequencies of alleles and genotypesin populations,wheras evolution is the change in thoes frequencies over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