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血小板生成素(TPO)可以鉴别血小板生成减少(TPO水平升高)和 血小板破坏增加(TPO正常),从而有助于鉴别ITP与不典型再障或 低增生性MDS。
③ 幽门螺杆菌检测、HIV、HCV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成人ITP的治疗
一线治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地塞米松 泼尼松
❖ 丙种球蛋白(IVIg)
• 治疗4周,仍无反应,说明泼尼松治疗无效,应迅速减量 至停用
• 也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40mg/d×4天, 无效患者可在半月后重复一次。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的 变化,预防感染,保护胃粘膜。
09:53
31
一线治疗
❖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 ▪ 适应证
• ITP的紧急治疗 • 不能耐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者拟行脾切除前准备 • 合并妊娠或分娩前部分慢作用药物(如达那唑或硫唑嘌呤)发挥
❖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
09:53
30
一线治疗
❖ 皮质激素:首选,近期Leabharlann Baidu效率约为80%。 ▪ 剂量与用法:
• 泼尼松,从1.0mg/(kg•d)开始,分次或顿服,严重者用 地米或甲强龙静点,好转后改口服
• 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步减量(每周减5mg), 最后以5~10mg/d维持治疗3~6个月。
• 呕血、黑粪、咯血、尿血、阴道出血等 • 颅内出血可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是本
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 其他:
• 出血量过大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 降低、甚至失血性休克
临床表现
❖ 慢性型: ▪ 主要见于成人 ▪ 起病方式:起病隐匿,多在常规查血时偶然 发现 ▪ 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 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者,可有轻度脾大
❖ 难治性ITP:指满足以下所有三个条件的患者:①脾切除 后无效或者复发; ②仍需要治疗以降低出血的危险;③除 外了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确诊为ITP。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诊断
❖ 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 脾脏一般不增大。 ❖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 排除其它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假性血小板减少、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主要内容
❖ 概念变迁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诊断及分型 ❖ 治疗方案及进展
国际背景——国际工作组专家共识
❖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definitions and outcome criteria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of adults and children: report from 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临床表现
▪ 皮肤,粘膜出血: • 全身皮肤瘀点、紫癜、瘀斑,重者可见血疱 及血肿形成 • 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及舌出血常见 • 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小不等 瘀斑
临床表现
皮肤出血 瘀点(小于0.2cm) 紫癜(0.2-1.0cm) 瘀斑(>1cm)
09:53
17
临床表现
▪ 内脏出血:
7.3%
40–60
> 60
年龄(岁)
Cohen YC,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0; 160:1630–1638.
慢性ITP患者生活质量低于癌症患者
健康人 普通人 癌症 高血压 关节炎 慢性ITP 糖尿病 慢性心衰
截肢或瘫痪病人
与ITP患者比较: 高血压 (P<0.0001) 关节炎 (P=0.0014) 癌症(P= 0.0003) 糖尿病(P = 0.52)
❖ 其他因素: ▪ 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09:53
12
ITP发病机制总结
血小板破坏增多
❖ 自身反应性抗体介导的血小板清除 ❖ 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血小板破坏
血小板生成减少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分型
❖ 按照病程长短、临床特点,ITP分为2型 ▪ 急性型: ▪ 慢性型
临床表现
❖ 急性型: ▪ 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 ▪ 起病方式: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 道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 ▪ 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寒战、发热 ▪ 2/3在6个月内自愈
- IVIg (免疫球蛋白)
- Rituximab (美罗华)
- rh-TPO (特比澳)
-AMG531 (雷米斯汀)
-Eltrombopag (艾曲泊帕)
治疗原则
有出血症状
ITP
plt≥30×109/L
口腔科检查: ≥10×109/L
无论plt减少程度
拔牙或补牙: ≥30×109/L
无出血症状
积极治疗
❖ 持续性ITP:指确诊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ITP患 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的患者或停止治疗后不能维持完全 缓解的患者。
❖ 慢性ITP:指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的ITP患者。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分型
❖ 重症ITP:指血小板<10×109/L,且就诊时存在需要治疗 的出血症状或常规治疗中发生了新的出血症状且需要用其 他升高血小板药物治疗或增加现有治疗的药物剂量。
❖ 增加Treg细胞数量,改善其功能
美罗华在治疗ITP中的地位:2005年
美罗华作为 脾切除术后 失败的患者 的治疗选择
Annu.Rev.Med. 2005.56:425-42
09:53
目标plt
小手术: ≥50×109/L
观察、随访
大手术: ≥80×109/L
自然分娩: ≥50×109/L
剖腹产: ≥80×109/L
27
ITP治疗原则
❖ 下述的危险因素增加出血风险: ① 年龄和患病时间,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和患病时间延长,出血风 险加大; ② 血小板功能缺陷; ③ 凝血因子缺陷; ④ 未被控制的高血压; ⑤ 外科手术或外伤; ⑥ 感染; ⑦必须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疗效前
▪ 剂量和用法
• 400mg/(kg•d)×5天 • 1.0g/(kg•d),用1天,严重者连用2天
09:53
32
二线治疗
❖ 脾切除 ❖ 药物治疗
硫唑嘌呤 环孢素A 达那唑 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 TPO 和 TPO 受体激动剂:AMG531;eltrombopag 长春碱类
09:53
ITP国内专家共识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 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9;30(9):647-648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版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 治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32(3):218-219
33
二线治疗
❖ 脾切除:有效率约为70-90% ▪ 适应证 •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 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30mg/d; •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 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 禁忌证 • 年龄小于2岁; • 妊娠期; • 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09:53
34
二线治疗
09:53
28
治疗
❖ 一般治疗
▪ 血小板低于20×109/L者 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
▪ 避免应用降低血小板数 量 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 物
❖ 特殊治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 脾切除 ▪ 免疫抑制剂 ▪ 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 其它
09:53
29
成人ITP一线治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 大剂量地塞米松
❖ 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作为首选。 ▪ 适应证: • 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 • 与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皮质激素的用 量 ▪ 主要药物 • 长春新碱 • 环磷酰胺 • 硫唑嘌呤 • 环孢素
09:53
35
治疗
❖ 其他 ▪ 达那唑: • 为合成雄性激素,300~600mg/d,口服, • 2~3个月为一疗程,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 • 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 ▪ 氨肽素: • 1g/d,分次口服, • 8周为一疗程。 • 有报道其有效率可达40%。 ▪ 中医药:应用中医药等治疗慢性型ITP,有一定疗 效
09:53
36
难治性ITP治疗
❖ 难治性ITP,可选用下述治疗
• 环磷酰胺 • 联合化疗 • 吗替麦考吩酯(骁悉) • 氨苯砜 • 干细胞移植 • 中药临床试验
09:53
37
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 (美罗华)的作用机制
❖ 清除CD20+B细胞克隆
❖ 1、补体激活(complement activation) ❖ 2、ADCC (antibody-dependent cytotoxicity) ❖ 3、诱导凋亡(apoptosis induction) ❖ 4、抗增殖效应(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 5、Fc受体多态性(Fc receptor polymorphism)
临床表现
❖ 慢性型: ▪ 出血倾向: • 多数较轻而局限,但易反复。可表现为皮 肤、粘膜出血 • 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但月经过多常见, 在部分患者可为唯一的临床症状 • 可因感染等骤然加重,出现广泛而严重的 皮肤粘膜出血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分型
❖ 新诊断的ITP:指确诊后3个月以内的ITP患者。
天性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诱 导的血小板减少等。 ❖ 诊断ITP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诊断
❖ 诊断ITP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① 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 MAIPA(Monoclonal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 assay)法检测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 的特异性高,可以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助于ITP的 诊断。但实验方法尚待标准化。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DOI 10.1002/ajh 2008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不能直接 导致ITP的发病
❖ ITP的病因迄今未明。与以下因素有关: ❖ 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关
系
▪ 约80%的急性ITP患者,在发病前2周左 右有上感史
▪ 慢性ITP患者,常因感染而致病情加重;
Blood 2009;113:2386-93
❖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2010, 115: 168-186.
二线治疗:
❖ 脾切除 ❖ 药物治疗
硫唑嘌呤 环孢素A 达那唑 抗CD20单克隆抗体 (美罗华) TPO及其受体激动剂: 雷米斯汀;艾曲泊帕;特比澳; 长春碱类
以发病机制为依据的ITP 治疗
❖ 抑制血小板破坏:
❖ 促进血小板生成:
- Steroids (甾体类激素)
- Splenectomy (切脾)
出血事件计数/(人*年)
出血风险(按年龄分组)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致死性出血
13%
0.4%
1.2%
< 40
40–60
年龄(岁)
> 60
1.75 1.50 1.25 1.00 0.75 0.50 0.25 0.00
非致死性出血
72%
2.5%
< 40
09:53
10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 ▪ 自身反应性抗体介导的血小板清除 ▪ 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血小板破坏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血小板生成减少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肝、脾的作用: • 脾是ITP患者PAIg的产生部位 • 脾是血小板破坏的场所 • 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类似脾的作 用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命名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nue thrombocytopenia, ITP)
关注ITP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 )是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占出血性疾病1/3。
③ 幽门螺杆菌检测、HIV、HCV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成人ITP的治疗
一线治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大剂量地塞米松 泼尼松
❖ 丙种球蛋白(IVIg)
• 治疗4周,仍无反应,说明泼尼松治疗无效,应迅速减量 至停用
• 也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HD-DXM),40mg/d×4天, 无效患者可在半月后重复一次。注意:监测血压、血糖的 变化,预防感染,保护胃粘膜。
09:53
31
一线治疗
❖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 ▪ 适应证
• ITP的紧急治疗 • 不能耐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者拟行脾切除前准备 • 合并妊娠或分娩前部分慢作用药物(如达那唑或硫唑嘌呤)发挥
❖ 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
09:53
30
一线治疗
❖ 皮质激素:首选,近期Leabharlann Baidu效率约为80%。 ▪ 剂量与用法:
• 泼尼松,从1.0mg/(kg•d)开始,分次或顿服,严重者用 地米或甲强龙静点,好转后改口服
• 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步减量(每周减5mg), 最后以5~10mg/d维持治疗3~6个月。
• 呕血、黑粪、咯血、尿血、阴道出血等 • 颅内出血可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是本
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 其他:
• 出血量过大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 降低、甚至失血性休克
临床表现
❖ 慢性型: ▪ 主要见于成人 ▪ 起病方式:起病隐匿,多在常规查血时偶然 发现 ▪ 长期月经过多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 少数病程超过半年者,可有轻度脾大
❖ 难治性ITP:指满足以下所有三个条件的患者:①脾切除 后无效或者复发; ②仍需要治疗以降低出血的危险;③除 外了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确诊为ITP。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诊断
❖ 至少2次化验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细胞形态无异常。 ❖ 脾脏一般不增大。 ❖ 骨髓检查:巨核细胞数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 排除其它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假性血小板减少、先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主要内容
❖ 概念变迁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 诊断及分型 ❖ 治疗方案及进展
国际背景——国际工作组专家共识
❖ Standardization of terminology, definitions and outcome criteria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of adults and children: report from an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临床表现
▪ 皮肤,粘膜出血: • 全身皮肤瘀点、紫癜、瘀斑,重者可见血疱 及血肿形成 • 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粘膜及舌出血常见 • 损伤及注射部位可渗血不止或形成大小不等 瘀斑
临床表现
皮肤出血 瘀点(小于0.2cm) 紫癜(0.2-1.0cm) 瘀斑(>1cm)
09:53
17
临床表现
▪ 内脏出血:
7.3%
40–60
> 60
年龄(岁)
Cohen YC, et al. Arch Intern Med 2000; 160:1630–1638.
慢性ITP患者生活质量低于癌症患者
健康人 普通人 癌症 高血压 关节炎 慢性ITP 糖尿病 慢性心衰
截肢或瘫痪病人
与ITP患者比较: 高血压 (P<0.0001) 关节炎 (P=0.0014) 癌症(P= 0.0003) 糖尿病(P = 0.52)
❖ 其他因素: ▪ 可能与雌激素有关。
09:53
12
ITP发病机制总结
血小板破坏增多
❖ 自身反应性抗体介导的血小板清除 ❖ 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血小板破坏
血小板生成减少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分型
❖ 按照病程长短、临床特点,ITP分为2型 ▪ 急性型: ▪ 慢性型
临床表现
❖ 急性型: ▪ 半数以上发生于儿童 ▪ 起病方式:多数患者在发病前1~2周有上呼吸 道等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 ▪ 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寒战、发热 ▪ 2/3在6个月内自愈
- IVIg (免疫球蛋白)
- Rituximab (美罗华)
- rh-TPO (特比澳)
-AMG531 (雷米斯汀)
-Eltrombopag (艾曲泊帕)
治疗原则
有出血症状
ITP
plt≥30×109/L
口腔科检查: ≥10×109/L
无论plt减少程度
拔牙或补牙: ≥30×109/L
无出血症状
积极治疗
❖ 持续性ITP:指确诊后3~12个月血小板持续减少的ITP患 者。包括没有自发缓解的患者或停止治疗后不能维持完全 缓解的患者。
❖ 慢性ITP:指血小板减少持续超过12个月的ITP患者。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分型
❖ 重症ITP:指血小板<10×109/L,且就诊时存在需要治疗 的出血症状或常规治疗中发生了新的出血症状且需要用其 他升高血小板药物治疗或增加现有治疗的药物剂量。
❖ 增加Treg细胞数量,改善其功能
美罗华在治疗ITP中的地位:2005年
美罗华作为 脾切除术后 失败的患者 的治疗选择
Annu.Rev.Med. 2005.56:425-42
09:53
目标plt
小手术: ≥50×109/L
观察、随访
大手术: ≥80×109/L
自然分娩: ≥50×109/L
剖腹产: ≥80×109/L
27
ITP治疗原则
❖ 下述的危险因素增加出血风险: ① 年龄和患病时间,随着患者年龄增加和患病时间延长,出血风 险加大; ② 血小板功能缺陷; ③ 凝血因子缺陷; ④ 未被控制的高血压; ⑤ 外科手术或外伤; ⑥ 感染; ⑦必须服用阿司匹林、非甾体类抗炎药、华法林等抗凝药物。
疗效前
▪ 剂量和用法
• 400mg/(kg•d)×5天 • 1.0g/(kg•d),用1天,严重者连用2天
09:53
32
二线治疗
❖ 脾切除 ❖ 药物治疗
硫唑嘌呤 环孢素A 达那唑 抗CD20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 TPO 和 TPO 受体激动剂:AMG531;eltrombopag 长春碱类
09:53
ITP国内专家共识
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 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9;30(9):647-648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版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 治中国专家共识(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1;32(3):218-219
33
二线治疗
❖ 脾切除:有效率约为70-90% ▪ 适应证 •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 糖皮质激素维持量需大于30mg/d; •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 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 禁忌证 • 年龄小于2岁; • 妊娠期; • 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09:53
34
二线治疗
09:53
28
治疗
❖ 一般治疗
▪ 血小板低于20×109/L者 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
▪ 避免应用降低血小板数 量 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 物
❖ 特殊治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 脾切除 ▪ 免疫抑制剂 ▪ 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 其它
09:53
29
成人ITP一线治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 大剂量地塞米松
❖ 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宜作为首选。 ▪ 适应证: • 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 • 与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皮质激素的用 量 ▪ 主要药物 • 长春新碱 • 环磷酰胺 • 硫唑嘌呤 • 环孢素
09:53
35
治疗
❖ 其他 ▪ 达那唑: • 为合成雄性激素,300~600mg/d,口服, • 2~3个月为一疗程,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 • 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 ▪ 氨肽素: • 1g/d,分次口服, • 8周为一疗程。 • 有报道其有效率可达40%。 ▪ 中医药:应用中医药等治疗慢性型ITP,有一定疗 效
09:53
36
难治性ITP治疗
❖ 难治性ITP,可选用下述治疗
• 环磷酰胺 • 联合化疗 • 吗替麦考吩酯(骁悉) • 氨苯砜 • 干细胞移植 • 中药临床试验
09:53
37
抗CD20单克隆抗体Rituximab (美罗华)的作用机制
❖ 清除CD20+B细胞克隆
❖ 1、补体激活(complement activation) ❖ 2、ADCC (antibody-dependent cytotoxicity) ❖ 3、诱导凋亡(apoptosis induction) ❖ 4、抗增殖效应(antiproliferative effect) ❖ 5、Fc受体多态性(Fc receptor polymorphism)
临床表现
❖ 慢性型: ▪ 出血倾向: • 多数较轻而局限,但易反复。可表现为皮 肤、粘膜出血 • 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但月经过多常见, 在部分患者可为唯一的临床症状 • 可因感染等骤然加重,出现广泛而严重的 皮肤粘膜出血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分型
❖ 新诊断的ITP:指确诊后3个月以内的ITP患者。
天性血小板减少、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药物诱 导的血小板减少等。 ❖ 诊断ITP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诊断
❖ 诊断ITP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① 血小板膜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 MAIPA(Monoclonal antibody immobilization of platelet antigen assay)法检测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 的特异性高,可以鉴别免疫性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有助于ITP的 诊断。但实验方法尚待标准化。
American Journal of Hematology DOI 10.1002/ajh 2008
病因与发病机制
感染不能直接 导致ITP的发病
❖ ITP的病因迄今未明。与以下因素有关: ❖ 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ITP的发病有密切关
系
▪ 约80%的急性ITP患者,在发病前2周左 右有上感史
▪ 慢性ITP患者,常因感染而致病情加重;
Blood 2009;113:2386-93
❖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port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2010, 115: 168-186.
二线治疗:
❖ 脾切除 ❖ 药物治疗
硫唑嘌呤 环孢素A 达那唑 抗CD20单克隆抗体 (美罗华) TPO及其受体激动剂: 雷米斯汀;艾曲泊帕;特比澳; 长春碱类
以发病机制为依据的ITP 治疗
❖ 抑制血小板破坏:
❖ 促进血小板生成:
- Steroids (甾体类激素)
- Splenectomy (切脾)
出血事件计数/(人*年)
出血风险(按年龄分组)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致死性出血
13%
0.4%
1.2%
< 40
40–60
年龄(岁)
> 60
1.75 1.50 1.25 1.00 0.75 0.50 0.25 0.00
非致死性出血
72%
2.5%
< 40
09:53
10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 ▪ 自身反应性抗体介导的血小板清除 ▪ 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血小板破坏
▪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血小板生成减少
病因与发病机制
❖ 肝、脾的作用: • 脾是ITP患者PAIg的产生部位 • 脾是血小板破坏的场所 • 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类似脾的作 用
ITP国内专家共识(修订) ——ITP的命名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nue thrombocytopenia, ITP)
关注ITP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 )是 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占出血性疾病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