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声明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声明书

一课程说明

本课是对学生的时间管理进行辅导。由于时间的管理实质上是个体自我的管理和人生的管理,因此也是对学生自我管理和人生管理的辅导。

理论基础与背景:发展心理学原理借鉴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操作性理论原理则为“时间管理原则”。埃里克森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将这一过程分为八个阶段,在每一阶段都有一个普遍的发展任务,这些任务都是由有机体生物学上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不断产生的冲突或矛盾所决定的。青少年时期的基本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感”,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感”。所谓“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对“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应占什么样的位置、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为理想中的人”等一系列问题的认识。时间管理原则认为钟表时间是无法管理的,而生活时间是可以管理的。一个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设计无论有多好,也要落实到对自己时间的管理,通过对时间的管理和最有效的安排,个体才能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时间管理的中心原则是:把时间用在自己认

为最有价值或最有助于自己达到目标的事情上。时间管理的补充原则是:将时间用在某些事情上的惟一理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学生的现状分析: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学习生活的时间,总说自己很忙没有时间,但学习效率又很低。有的学生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在那些既无多大价值又无助于达到目标的事情上,这里有意志力薄弱、懒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作用,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还没有搞清楚;也有的学生虽然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却并未将之与当前的发展任务相联系,而是任由时间流逝。

二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自己的时间管理状况;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了解时间管理的基本原则。

情感:激发学生对时间的紧迫感及重新安排自己时间的动机。

行为: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重新合理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做探索与了解。

难点:学生能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四教学设计

1.教学构思

本课将学生对自己的时间管理作为一个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再让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做探索与了解,引导学生将对时间的管理和对自我的管理、对人生的管理相结合,从而能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2.教学形式

以学生的自我反省与分析、想象体验和讨论交流为主,教师的引导为辅。

3.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准备

通过个别访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时间安排的情况做课前的了解调查;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准备教学用品。

六教学过程

主题活动(一)“时间馅饼”

让学生将自己一周的学习生活时间(除去睡觉),根据实际投入时间的多少按百分比分配在一个圆中。

(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时间管理的实际状况,发现自己在时间的运用和安排上可能存在的问题。)

主题活动(二)“‘撕撕’我们的人生”

用一张有0~100刻度的小纸条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假设每一个人都活到100岁,让学生将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撕下来,再让他们想想自己希望取得成功的年龄,然后将此以后的人生再撕下来。把这段用来成长、发展、奋斗的时间与其它撕下来的相比较,请学生思考体会。

(以此来说明我们用于发展和准备的时间的有限性,激发学生对时间的紧迫感与重新安排自己时间的动机。)

主题活动(三)“时光隧道”

在略为低沉、悲伤的音乐背景烘托下,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想象活动。想像一下假设自己已经走完了一生,穿过时光隧道飞到了自己的葬礼上,听到家人、同学、朋友、师长、同事、领导、邻居们给自己下的评论。然后将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也是让学生用此和自己现有时间的运用做对比。)

主题活动(四)“个人声明书”

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时光隧道”活动中所探索和了解到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完成一张“个人声明书”。即将自己的价值观与目标转化为个人的“宪法”、今后行动的准则和人生的宣言。

最后让学生重新制作“时间馅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时间重新做合理、有效的调整。

(这个活动视时间而定,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完成。)

七教学效果自我分析

教学的几个活动设计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意识,也基本能够完成教学任务。但如只是一节课的时间,不太可能深入地培养与形成学生的良好行为,帮助学生克服惰性和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具体技巧,因此还需要有若干课来较深入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