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影响
首先,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经济机会。
通过降
低关税、取消贸易壁垒和促进跨境投资,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
投资自由化,使各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拓展市场,实现经
济增长。
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吸引外资、技术和人才的机会,帮助
它们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
然而,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和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加剧了
贫富差距和不平等现象。
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更容易获得新技术和市场机会,进一步巩固了它们的经济和科技优势。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一些传统
产业面临被发达国家产品取代的风险,人口进一步流入城市,加剧了社会
不平等。
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了环境和资源问题。
由于全球化导致大
量货物和人员的跨境流动,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了全球性
的问题。
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首先,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制定更加公平和有效的全球贸易规则,减少不平
等现象的扩大。
同时,各国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提高自身竞争力,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此外,各国还应加强环境保护,推
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通过国际合作解决环境问题。
总的来说,全球化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各国应加强
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现共赢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地理》课程教学大纲Economic Geography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培养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与基本研究方法,分析和研究人地关系、全球与地方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贫富差距等)有较为系统的认识。
(二)能力目标具备综合分析经济地理问题的能力、从时空耦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该课程能够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与基本研究方法,从经济活动布局条件入手分析不同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
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或参与各级各类地域和各种城市的规划或参与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开发利用和评价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学科体系和发展状况。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特征、表现和动力因素。
(二)理解经济地域格局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各阶段特点、基本规律,影响经济地域体系的诸种要素和条件。
(三)掌握产业分类体系、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和产业空间组织理论。
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区域空间组织理论。
掌握经济地理学一般研究方法,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有系统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知识点: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20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2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知识点:研究对象、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知识点: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知识点: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本章小结重点:经济地理学的概念及分支学科难点: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及影响》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4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1、资本主义发展较早时期全球化的演进
1900年融入全球化的程度高于2000年?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20世纪70年代
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推动全球化
3、20世纪80、90年代以来
生产过程的国际化和全球化,使得全球化发展到一个全新 的高度,有时又称为国际生产的“片断化”、“碎片化”,这 导致“国际垂直化生产”和“外包”等生产和经营方式的不断 增加。
精选课件ppt
14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一)总体上全球化还将进一步发展
(二)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生产要素流动还会 继续发展
(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面临被边缘化的状况
(四)各国利益的冲突和由此产生的争斗对全球化发 展构成挑战
(五)经济全球化需要国际协调以及相应的规则和机 制
(六)经济全球化可能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开 放性增加
精选课件ppt
13
(五)经济全球化导致发展的不平衡性
南北差距加大、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国 际直接投资的区域不平衡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科技水平的差距的增大。
(六)经济全球化导致的其他矛盾和失衡
贸易失衡与贸易摩擦、国际金融危机、发达国 家与发展中国家相互依存的不对称性、世界各国经 济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各国国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减弱、国际间制度规范的协调等。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 及其影响
精选课件ppt
1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在本章中我们首先探讨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 及其动因,然后深入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与发展趋 势。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不定项选择题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A.跨国公司B.国际卡特尔C.辛迪加D.国际垄断同盟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扩大市场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A.国家垄断资本B.私人垄断资本C.跨国公司D.国际卡特尔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A. 控股式合资企业B.单一的全资公司C.混合所有制公司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A.跨国公司的发展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C.新科技革命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市场国际化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B.强强联合C.强弱联合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A.生产国际化B.资本国际化C.贸易国际化D.技术国际化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A.跨国集团B.自由贸易区C.关税同盟D.经济联盟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A.生产力水平低下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C.经济依赖性严重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A.资源的依赖B.资本的依赖C.市场的依赖D.技术的依赖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A.贸易领域B.国际金融领域C.经济援助领域D.国际合作领域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A.市场不平等B.商品交换不平等C.贸易条件不平等D.技术转让不平等16.资本输出的两种基本形式:A.生产资本输出B.商业资本输出C.借贷资本输出D.技术资本输出17.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A.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B.加大了世界性经济波动的可能性C.加剧了国际收支的不平衡D.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也被全球化二、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2.资本输出3.跨国公司4.国际经济秩序三、分析判断1.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因是垄断资本家追求高额利润的必然结果。
自考政经2016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货币体系
❖ 国际金本位制 ❖ 从1870年前后至一战爆发
❖ 国际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作为衡量货币价值的标准,金币可 以自由兑换。是极其严格的固定汇率制。
五、 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至1973年)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 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个国家参加的 联合国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 议,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三个最有代表性的 区域经济组织
欧洲联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第三,国际经济协调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不断 增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被 认为是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三大支柱
四、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 新一轮扩张,本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在世 界范围内的深化。
10.2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由世界各国(地区)的对外 贸易构成。
重商主义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1)重商主义 主要观点:
①货币(金银)等于财富; ②一国只有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时,实现贸易顺差才能增加财富
===“清洁的浮动”(自由浮动perfect floating) 的汇率完全随行就市,政府不予管理。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 国际资本市场 国际外汇市场 国际黄金市场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市场
五、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由习惯、历史沿革和一系列国际间磋商 而形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
国际金本位制
2. 贸易全球化
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及成因
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及成因一、本轮经济全球化所导致三大对立的后果(一)人与自然的对立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来,自然环境越来越被视为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而非归宿。
尤其是二战后,资本家为了谋利毫无限制地掠夺性使用全球资源,大规模地干预自然生态的演进过程,导致全球环境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出现失衡,引发和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三次科技革命,带给人类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更集中的破坏,引发了更为严重的自然生态后果: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与越境转移、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震海啸水灾干旱等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生态危机开始成为人类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现象之一。
除了已知的生态污染,21世纪的新技术中还隐藏着尚未发现的重大的生态风险。
如计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所说,“我们用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和机器人技术打开了潘多拉之盒,但是显而易见,我们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基因控制、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甚至还互相结合在一起,它们表明了三种潜在的危险标志:它们本身持续地在进行彻底变革,适用面极广,而且作为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它们只需要一种相对应的知识,但这种知识却不能像制造核武器所必需的铀那样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
这样一来,就可能会制造一种由基因引起的灾祸,这种灾祸在度过了较长的潜伏期之后将危及某些居民的生命,也就是说,无需太大花销就可以为每个人制造出一颗微型基因原子弹。
”对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们出于自私的考虑,用把“工业生产中额外的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转嫁到国外去”的不耻手段,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注重私欲不惜牺牲民众利益的统治者合谋,制造舆论欺骗民众,践踏这些国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和规章。
1986年5月在美国联邦法院的一份决议中这样写着:该决议“允许美国的跨国公司自由地在海外扩展其工厂,而不必顾及这些工厂对当地居民可能造成的危害”。
第十章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经济效应
第十章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经济效应国际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一样,也是把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各个国家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它是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对各国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深,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管理等的国际流动十分迅速,并与商品的贸易联系日益融合,成为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界定及其分类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跨越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在国际范围内运动的过程,是资本要素在不同主权国家和法律体系管辖范围之间的输出与输入。
资本的本质决定了资本跨国流动的本质,是居民的一部分储蓄或社会剩余劳动积累在不同社会再生产体系、不同社会经济分配体系、不同政府宏观决策体系之间的运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内涵界定国际资本流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国际金融组织之间资本的流入和流出。
它是国际间经济交易的基本内容之一。
国际资本流动不同于以所有权的转移为特征的商品交易,它是以使用权的转让为特征的,但一般仍以营利为目的。
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账户,集中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与他国(或地区)的资本流动的综合情况。
在把握“国际资本流动”含义时,还必须清楚的界定几个与其相关的概念及其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关系。
(1)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的关系:资本输出入是一般只与投资和借贷等金融活动相关联、并且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因而不能涵盖国际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国际资本流动不一定就是资本输出入。
比如一国用黄金外汇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属于国际资本流动,而不属于资本输出,因为这部分黄金外流不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只是作为国际支付的手段以平衡国际收支。
(2)国际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的关系:资金流动是指一次性的、不可逆转的资金款项的流动和转移,相当于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的收支。
经济全球化教案
第十讲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对外开放教学目的和要求: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物质条件、现实基础、重要推动力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认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发展具有的新特点,以及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认识和处理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并存和共同发展问题,特别是中国经济如何在两种制度并存、竞争与合作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发展,以及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重点和难点: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实质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教学时数:2学时教学内容: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思索,在我自己的生活里,到底“全球化”离我们多远吗?是遥不可及的一个名词嘛?我们来看看我们的生活,早晨起来开始,你用的牙膏,高露杰的,佳洁士的,合资的外国公司的产品,洗发精的品牌——不管你是在北京还是香港台北纽约,大概都是同样那几个国际品牌。
坐在梳妆台前,发现你的化妆品,不管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角落,你用的品牌都是那几样:法国的、美国的、日本的……上课了,很大的精力学习英语,连不是英语的其他学科也开展双语教学了,休息了,也许还有时间进了书店。
这个书店一进门的地方大概就摆着《哈利·波特》,在香港和台北是繁体中文版,到北京和新加坡是简体中文版。
如果是在马德里,会看到西班牙版。
在柏林,会看到德文版。
不管在哪里,不管什么文字,反正都是哈利·波特。
打开电脑,世界就在你的眼睛里,世界各个角落发生的事情,你基本上第一时间都能知道,沙达姆在那边法庭上被宣判了,你可以直播直接看到,联合国在那边开会呢,美国前两天派出了强大的94战略经济对话代表团来到中国,代表美国参加对话的包括财政部长保尔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劳工部长赵小兰、能源部长博德曼、美国贸易代表施瓦布、环保署长约翰逊和卫生及公众服务部长莱维特。
政治经济学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资本主义 社会生产
国际化方向
生产的国际化促进了
资本的国际化
自由竞争
商业资本
资本的国际化
资本主义阶段
的国际化
垄断资本 主义阶段
二战以后 的阶段
资本输出
资本的国际化
垄断同盟
产业资本
资本的国际化
国际化
3. 国际贸易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贸易指国际间的商品交换,由世 界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
(一)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
什么是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
• 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就是生产 和资本的运动不断越出国界,在世界 范围内持续扩张和增殖的过程。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是生产国际化与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1. 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生产社会 化超越国界的体现。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讲解提纲: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与表现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表现
一. 经济全球化的产生 二. 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实质 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四.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及表现
第三,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反映的是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 为主的经济交往方式,而经济全球化反映的则是各种 生产要素都得到流动的经济交往方式。
第四,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主要以国家为国际经济联系的主 体,而经济全球化则是在以国家为国际经济联系的主 体之外,跨国公司成为更重要的主体。
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和实质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2)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国际贸易发展速度空前 主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
第十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内容。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科学技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贸易、金融等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或地区的范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进程。
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高新精尖产品及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增强,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各国生产活动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贸易在范围、规模、程度等方面迅速增长,形成全球性的贸易体系。
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2.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变化①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分工,发展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
②传统的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发展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分工。
③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发展为以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更大变化,一个重要趋势是:从生产分工向科研与生产的分工发展;从制造业与初级产品的分工向高新技术产品与传统工业的分工发展。
3.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国际分工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开始发展起来,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后发展更快,特别是二战之后国际化进程更迅速。
(1)生产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的生产超出本国范围,形成国与国之间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生产过程等方面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格局。
(2)资本国际化是指一国国内资本的活动越出了国界,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
资本国际化是生产国际化的必然结果。
4.国际金融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资本全球化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经济全球化,一般地说经济全球化是指资本、商品、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
世界各国、各地的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日益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叫做经济全球化,它已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现实的经济全球化是由美国和西方大国做主导、由他们推动。
实际上所反映的是一种极其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表现在发达国家还可以凭手中的强权。
在对待全球化的态度上大体有三派:一种是乐观派,一种是悲观派,还有一种是现实派。
中国应该说是现实主义。
经济全球化综述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成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专业学术刊物和大众传媒充斥着关于“全球化时代”的言论。
不少国家政府以及企业界努力寻求回应全球化挑战的策。
这一切,反映了当前学术界、政界、企业界及公众对全球化浪潮的特殊关注。
在研究中,全球化作为一个描述人类活动跨越民族国家界限、相互融合的用语,包含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由于人们越来越注意到经济要素跨国流动的过程,注意到这一过程对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在全球化变成一个热门研究领域的同时,“经济全球化”有时被当成“全球化”的同义语。
经济过程自然不是全球化的全部内容,因为经济过程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文化和权力结构及其演变。
下面,就经济全球化问题,简要介绍中外部分研究文献的主要议题、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限于篇幅和能力,没有更多涉及政治。
定义或概念对于什么是全球化,迄今仍是众说纷纭。
按照不同标准,全球化研究可以有不同的归纳分类,例如,按学派分为自由经济学派、世界体系理论学派和现实主义学派,或者按立论基础分为制度论、网络论和传统论等等。
但是,无论在各个不同学派和理论之间,还是在它们之内,全球化仍然有不同的定义和多种理解。
很多人同意,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内容提要]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的历史性巨大变动之中,其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是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全球化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提奥多尔.拉维特 1985年在题为《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意指前20年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散。
但究竟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在国内外学术界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大致可归纳为:一足要素优化配置论和相互依赖关系论。
例如认为“经济全球化主要包括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公司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速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等等”。
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范围的市场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概括为:“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和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二是资本主义化和美国化。
美国学者埃伦.伍德认为,目前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全球化这个问题,其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正在成为真正的全球性制度。
全球化的本质是全球范围的资本主义化,在我国学者当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例如,“美国等西方大国,正是运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的机会,来推动它们的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行为标准,即推行所谓的‘全盘美国化’”;三是无国界论和国家管理取消论。
持这种观念的人认为,全球化意味着公司将不再以国别区分,而只有成功与否之别。
如德国贝特尔斯曼股份公司董事长托马斯.米德尔霍夫认为:随着经济趋于全球化,在像贝特尔斯曼股份公司和戴姆勒——奔驰汽车股份公司这样的公司里,管理网络同国际通用机器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的风格是一样的。
不存在什么德国公司或美国公司,只有成功的公司和不成功的公司之分。
还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取消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权。
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第5版)章节题库(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圣才出品】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一、名词解释1.经济全球化答: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基础上,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调整世界经济向整体化发展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在于国际分工和经济国际化,其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有利于全球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与整合,推动全球合作。
但是,经济全球化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导致南北差距日益扩大,世界性的经济风险不断增加。
可见,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
2.资本输出答: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对国外进行的贷款和投资。
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成为其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
资本输出的形式从资本形态上来看大体上有两种,即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则可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两种类型。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资本输出的实质,都是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的基础。
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和特征,对资本输出国与输入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格局,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3.跨国公司答:跨国公司是指以本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跨国公司作为国际垄断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和实现形式,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国际化阶段的结果。
与一般企业相比,跨国公司具有以下特点:①跨国公司以全球性的战略安排来确定经营目标。
②跨国公司在经营方式上趋向于多样化和当地化。
③跨国公司在所有制形式上更趋于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跨国兼并规模巨大、强强联合、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等。
第10章 经济活动全球化影响因素及发展特点
图10.6
互联网购物
(资料来源:Bergman E F, Renwick W H .Introduction to Geography: People, Places, and Environment.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9.390 )
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 •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组织机构 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国大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代表理事会在大会休会期间负责处理总 协定的日常和紧急事务。下设若干常设和临时委员会与工作组,其中重要的有“贸易和发展委 员会”和“国际贸易中心”。秘书处为职能机构提供经常性服务。 关贸总协定由序言和四个部分组成,共计38条。其基本原则是:贸易应当在非歧视待遇的 基础上进行;成员国只能通过关税而不能采用直接进口管制措施保护本国工业;应通过多边谈 判来削减关税,限制贸易壁垒;成员国应当通过磋商解决贸易问题及争端。总协定第四章还专 门规定了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与发展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和有关问题。 从名称上看,关贸总协定只是一项“协定”,但它实际上等于是一个“组织”。这个在总 协定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组织,其最高决策机构是缔约国大会(通常每年举行一次),其常设机构 是由缔约国常任代表组成的理事会(一般每两个月开例会一次),其常设秘书处设在日内瓦。此 外,关贸总协定下还设有二十个机构,如贸易与发展委员会,国际收支限制委员会、关税减让 委员会、反倾销委员会、纺织品委员会等分别负责各种专门问题事务。 “关贸总协定”组织的主要活动是举行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的谈判。这种谈判有一个 专门术语称为“回合”。从1947年至1979年,在总协定的主持下各国共进行了7次多边贸易谈 判。其中最著名的是1964年的“肯尼迪回合”和1973年的“东京回合”。除组织多边关税及贸 易谈判外,关贸总协定还组织有关国家对于商业政策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磋商,解决争端;协 助个别国家解决其本国贸易中的问题;帮助有关国家加强地区性贸易合作;执行培训国际贸易 专业人员的计划等。 关贸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到1985年5月为止,关贸总协定的正式成员 国已发展为9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关贸总协定国家和地区的总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80%以 上。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 全球化提 供的机遇 , 时转变我 国经济方 式, 适 必将有 利于我 国经 济在未来 保持持 续快速的增 长 , 促进 我 国经 济发展 。
关 键词 : 经济全球 化
中图分 类号 : 2 2 5 F 7 .
爆 发 危 机 的 隐患 , 容 易 被 外 国 公 司所 利 用 和 掌 控 。 极 比方 说股
必 然 带 来 先 进 的 技 术 和 管 理 经验 。 大 发 展 中 国家 在 利 用 国外 市 , 国公 司 通 过 大 量 购 买 股 票 进 行 炒 作 , 纵 股 价 的 升 降 , 广 外 操 将 大 量的 资 金 卷 入 自己腰 包 , 迅 速 撤走 资金 , 致 股 市 的大 幅 度 并 导 波动, 严重 的 甚 至导 致 股 市 的 崩溃 ,9 8 亚洲 金 融 危机 就 是 典 19年 2 3 经济全球化能引入竞争, . 为本国企业带来活力 经 济 全 球 化 使大 批跨 国 公 司 涌 入 发 展 中 国 家 , 由于 其 资 本 型 的 教 训 。 和 技 术 优 势 明 显 , 然 给 发 展 中 国 家 的 企 业 带 来 巨大 竞 争 压 3 2 对 能 源 安全 的威 胁 必 . 力 。 了生 存 , 些 企 业 必 然 会 努 力 进 行 技 术研 发 和 创 新 , 小 为 一 缩 从 19 年 起 , 国 已经 成 为 能 源 净 进 口国 。 1 9 年 至2 0 93 中 “96 04 00 .7 2 0 年 与国 外 企 业 的 差 距 , 在 众 多领 域 与 国外 企 业 展 开 竞 争 。 过 年 间 中 国原 油净 进 口量 已从 20 多万吨 增加 到 1 1亿 吨 ,0 5 并 通 前 9 月我 国进 口原 油 9 9 万 吨 。 业 界人 士 预 测 , 10 0 , 个 36 据  ̄2 1年 中 ] 企 业的 自发行 为 , 以激 活 国 内 经济 , 强发 展 中 国 家技 术 创 新 可 增
第10章第1节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影响因素ppt课件
❖ 技术标准化促进了世界统一生产体系的形成 ❖ 科技创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16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案例:
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机械化为标志,首先在英国产 生,其原因涉及体制改革、海外殖民、资本原始积累以及自然科 学的进步。
图10.7 民族国家和跨国公司的对比
(资料来源:Knox P L, Marston S A .Places and Regions in Global 31 context: Human Geography. New Jersey :Prentice-Hall,Inc,1998.229)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 阿里巴巴网是全球电子商务的著名品牌。汇集海量供求信息 ,是全球领先的网上交易市场和商人社区。首家拥有超过 1400万网商的。
23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网络会议
24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一、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
❖ 1、随着பைடு நூலகம்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 利于全球化发展
❖ 2、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 论环境
❖ 3、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 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目录•内容提要•序•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一、研究对象•二、学科体系•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二、本书的结构安排•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一、区位与区位理论•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五、理论与现实•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二、胡佛的区位理论•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第四章中心地理论•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第二节廖什的中心地理论•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三节中心地理论的发展•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二、中心地的等级性•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第四节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第五章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第一节企业增长的空间轨迹•一、企业增长动因及战略•二、企业的空间扩张•第二节企业空间演变模式•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五、模式比较及在中国应用•第三节公司组织结构类型及其空间特征•一、公司组织结构主要类型•二、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第一节跨国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跨国直接投资原因•二、跨国投资的国别选择•三、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第二节跨国公司不同组分的区位选择•一、公司总部的区位特征•二、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三、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第三节跨国公司对投资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联系的背景•二、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三、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相互作用关系•第二篇经济活动区域分析•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第一节区域经济结构•一、区域产业分类•二、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三、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四、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二节区域空间结构•一、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二、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三、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四、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第三节城市与区域关系•一、城市的一般特征•二、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域约束•三、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第四节农村工业化与农区发展•一、农村工业化的特征•二、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第五节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一、技术与技术创新•二、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三、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与区域经济格局变化•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二节经济地域综合体•一、经济地域综合体概述•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建设与管理•四、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第三节经济区与经济区划•一、经济区•二、经济区划•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一、赫希曼的极化 - 涓滴效应学说•二、梯度推移学说•三、中心 - 外围理论•四、区域相互依赖理论•第二节区际联系•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二、区域分工理论•三、区域合作理论•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经济差异概述•二、区域经济差异的可控性分析•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篇经济活动全球化•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第一节发展历史•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三、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一、技术进步•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四、国际经济协调•第三节经济活动全球化特点及地理意义•一、世界贸易不断扩大、世界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二、经济全球化发展地域差异明显•三、国际水平分工进一步发展、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四、经济全球化呈现多极化趋势•第四节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化发展•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使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四、国家间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第十一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产业分析•第一节车工业•一、汽车及汽车工业•二、汽车工业的影响因素及布局变化•第二节电子工业•一、生产格局的全球化•二、消费市场的全球化•三、技术、资本、劳动力、交通是重要区位因子•第三节服务业•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条件•二、现代服务业特征•三、邮电通信业及其布局•四、国际服务贸易及其布局•第十二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区域影响•第一节新的国际分工格局•第二节全球化与当地化•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机遇与挑战•一、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机遇与挑战•二、不同地区全球化效益的差异•三、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经济主权独立的关系•四、发展中国家全球化对策•五、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启示•第十三章经济地理学研究方法•第一节公司(企业)调查及分析方法•一、企业问卷调查及定量分析•二、企业案例调查及定性分析•第二节经济地理区域及部门分析方法•一、区域经济地理条件评价方法•二、区域人口、就业和经济活动模型分析•三、项目评估与方案优选•第三节经济地理信息系统•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二、经济地理信息系统•第十四章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第一节新产业区研究•一、新产业区概念由来•二、新产业区研究的主要问题•三、研究新产业区的意义•第二节经济活动地理研究的社会化•一、马克思主义地理学•二、福利地理学( Welfare Geography )研究•第三节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观点•一、新贸易理论( new trade theory )•二、对经济地理学传统的看法•三、克鲁格曼空间经济模型•四、克鲁格曼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前言记得三四年前,有一个学生来买我的书,从衣袋里掏出钱来放在我手里,那钱上还带着体温。
高中二年级地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
高中二年级地理经济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地理经济的全球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经济联系变得日益紧密,国家、地区和个人之间在经济活动上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交通、通信的便捷,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呈现出跨国界、跨地域的特点,各国之间相互合作、互通有无的程度不断加深。
然而,地理经济的全球化不仅仅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理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国际大规模的贸易,不同国家之间能够进行更广泛领域的商品和服务交换,从而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全球化加快了技术创新和信息流通的速度,各国能够迅速获取和分享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知识,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此外,全球化还促进了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增加,使得不同地区的优势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与整合。
然而,地理经济的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全球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国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地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各国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这需要各国政府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管,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鼓励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其次,各国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通过制定和执行全球环境政策和协议,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进程。
同时,各国应该关注社会公平与公正,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援助力度,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教育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地理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教育必须向着全球化进程适应,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化经济的需求。
教育不仅要强调经济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是推动全球化、占领 新市场的重要手段。
• (二)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 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赖于完备、便捷的交 通网络和迅速、准确的电信联系,交通运 输和通讯信息从空间和时间上把世界各地 的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 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 生产网络空间分为地方、国家、区域和全 球四种尺度。
• 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绝对地理距 离对生产的阻碍作用变小,生产联系加强, 生产网络空间变大,“地球村”经济正在 形成。
• 4.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
• 生产网络中的每个元素,如每个公司、每 个经济单元,都深深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 位。这个区位具有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制 度相适应的“沉没成本”。
• 2.中国范围 •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沿海地区明显
高于内陆地区,南部地区和三个工业相对 发达的直辖市(京、沪、津)明显高于其 他地区,省际差异较大。
• (二) 产业范围
• 经济全球化几乎影响到所有的产业
• 二、经济活动空间移动加剧
• (一) 制造业生产与贸易
• 1.制造业生产
• 全球制造业生产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 转移趋势明显。
• 1.跨国公司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2.跨国公司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 流
•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 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 4.跨国公司的国际金融活动给国际金融市 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 5.跨国公司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 调与融合
• (二)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 在机制
• 科学技术有共享的特点,各地区之间的科 技合作不断增强,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合作 具有更大的机制上的合理性。
• 科技发展具有更大的克服空间距离的能力, 为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信息交流和经济 合作创造了更为优越的条件。
• 二、国际间人员、文化的交流将为 经济全球化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 国家之间的人员、文化交流正以前所未有 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促进了世界各 国的文化交融,增进了相互理解,提高了 对外来技术、外来商品的接纳程度,经济 合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经济全球化的 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 各国中央政府对内经济管理减弱,参与制 定国际经济秩序的积极性和现实压力增强, 贸易谈判的结果影响国家内部经济持续增 长的重要因子。
• 各国政府工作的目标仍是最大限度地满足 自身国家利益的需要。
• 四、国际经济协调
• (一)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涵
• 国际经济协调是由于各国间经济矛盾的存 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相互磋商协调与联 合的行动,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 协调、货币政策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
• 1.生产网络
• 生产链
• 生产网络是生产链中所有组成要素构成的 复杂的横向的、纵向的和旁侧的联系,形 成了多维、多层的经济活动联结网络。
• 2.生产网络管制
• 在全球经济系统的管制中,跨国公司起着 核心作用,通过生产网络管制调控世界经 济体系。在跨国公司内部,主要通过自上 而下的、不同等级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垂 直管理;公司之间的关联主要通过市场来 调控。
• (二) 国际经济协调的加强加速了经济 全球化的进程
• 1.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 2.国际经济协调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点
• 一、经济全球化影响范围广泛
• (一) 地域范围
• 1.世界范围 • 经济全球化涉及范围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
有的国家以及国家内部的所有地区。一般 来说,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所受到的 影响要高于相对较为封闭的国家,原材料 和市场对他国信赖程度高的国家要高于这 些要素相对较为丰富的国家,发达国家要 高于发展中国家。
• 以公司为中心的生产网络深受地方社会政 治、制度和文化的影响。公司网络在地方 联系中被根植和扩延。
• 三、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 各国政府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力将减少,非 政府组织日益扩大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全 球化由下列三个方面的力量推进:①政府 管理经济能力下降,而市场发挥公平作用 和提供产品的能力大大提高,政府更少地 直接管理企业,越来越难以利用关税来保 护国内市场和本国企业;②国家边界对经 济发展影响减小。欧洲中央银行、世贸组 织等组织机构的建立和完善,世界各国更 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③技术进步促进了 国家之间的联系。
公共部分
大洲企业
国家企业
私有部分
跨国公司
小 通常为 单个工
厂
自由处理 授权 转包
大 通常为 多工厂
小跨国
自由处理 战略联盟
公司
转包
全球跨 国公司
自由处理
自由处理
转包
战略联盟
转包
联合风险、产业合作协议、授权、转包
经济系统中公司的分类
• 3.生产网络空间
• 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种生产过 程和经济联系所占据的地理空间。
• (三)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 交易方式
• 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改变了公司企业的联 系方式,提高了效率,拓展了经销网络, 促进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的信息化。
Interregional submarine cable capacity, March 2004
• 二、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
• (一)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 和日本(三区占78%),国外直接投资的 流动也主要在这三区之间进行。
第三节 经济活动全球化趋势
• 一、随着科技发展,世界各国经济 合作条件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全球 化发展
• 科学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之一,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 现为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
FDI inflows, global and by groups of economies, 1980-2004 (Billions of dollars)
• 三、全球经济形成多极格局
•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全球化,改变了 “两极”的世界格局,多极的世界经济格 局已经形成。
• 当前已形成美国、欧盟和东亚、东南亚三 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
• 三、国际资源交流参与各方可获利 性将克服国家间利益分配上的争执, 经济全球化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 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利益分配上 的不平衡以及参与方的可获利性,使得经 济全球化必然具有波状推进的特点。
• 在发达国家内部,制造业相对地位也发生 了变化。
• 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内部,东亚制造业生 产和出口占重要位置。
• 2.制造业贸易 • 制造业贸易出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
家转移的趋势。
• (二) 服务业
• 发达国家的GDP中,服务业占比例较大, 而发展中国家占比例较小。全球商业服务 业贸易主要集中于北美、西欧和亚洲。
• (三) 外国直接投资
• 外国直接投资(FDI)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国 外通过兼并和收购或者直接建立分支机构 而进行的投资,其目的是控制被投资的公 司。
• 外国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集中程度有所 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开始上升。但只外国 直接投资只流向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中国、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马 来西亚和巴西等的外国直接投资占整个发 展中国家和地区的80%),大多数发展中 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很少。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
• 经济活动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 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服务所涉及的地域 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 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 一、科学技术进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一)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 科学技术推进了世界商品的循环,大大缩短 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使分散的市场 连成一个统一的系统,促进了全球贸易的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