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谓宾定状补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
一、主语谓语(一)主语的构成材料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语的语义类型有: 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
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
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
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
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
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宾语(一)宾语的构成材料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二)宾语的意义类型1、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
包括: 对象宾语(挖土挖野草) 目标宾语(挖地道挖红薯) 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
如: 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
如: 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 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
如: 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一) 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 定语的意义类别1、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三)定语标志“的”的作用定语和中心语的构成有的要用“的”,有的不用“的”,有的用与不用语法关系或语义不同。
下面从语法结构、语义联系和语用色彩三个角度考察“的”的作用: 举例语法结构语义关系语用色彩一1 骑自行车人不成立无义与有义对立无用与有用对立骑自行车的人偏正短语2 这桌子偏正短语有义与无义对立有用与无用对立这的桌子不成立3 修理汽车动宾短语支配与修饰的语义对立语用对立修理的汽车偏正短语二4 牛脾气偏正短语描写性与领属性语义对立语用对立牛的脾气偏正短语5 三斤鲤鱼偏正短语限制性与描写性语义对立语用对立三斤的鲤鱼偏正短语三6 中国历史偏正短语语义不对立语用对立中国的历史偏正短语(四)多层定语1、分析原则:以左统右,即左边的词语修饰右边所有的词语。
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
介绍
本文档将介绍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政治方面的写作。
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是语文中常见的句子结构,由主语、谓语、宾语和定状补构成。
主语表示动作的执行者,谓语表示动作本身,宾语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而定状补则是对动作进行进一步说明或补充。
例子:
- 主:他
- 谓:说
- 宾:一段故事
- 定状补:激动人心地
句子:他激动人心地说了一段故事。
在政治写作中应用主谓宾定状补
在政治写作中,我们可以使用主谓宾定状补结构来表达政治事件、政策或观点等。
通过使用定状补,我们可以进一步补充和说明动作,使写作更加生动和有力。
例子:
- 主:政府
- 谓:实施
- 宾:改革
- 定状补:坚决地
句子:政府坚决地实施了改革。
总结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在政治写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补充和说明动作,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政治事件、政策或
观点等。
请在写作中灵活运用主谓宾定状补结构,使你的文章更加生动且有力。
*注意:以上例子仅为示范,具体应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指在句子中用来修饰主语、谓语、宾语或补语的成分。
它们分别起到了限制主语的成分、说明谓语的成分、补充宾语的成分以及修饰补语的作用。
主谓宾定状补是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通过它们的使用可以丰富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使句子表达更加完整和准确。
首先,我们来讨论主语定语。
主语定语是对主语进行修饰和限制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主语之前,用来对主语进行修饰。
主语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动词的不定式短语等。
例如:“这只可爱的小猫”中,“可爱的”就是主语定语,修饰主语“小猫”。
其次,我们来讨论谓语定语。
谓语定语是对谓语进行修饰和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用来对谓语进行补充说明。
谓语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副词等。
例如:“他忍着疼痛笑了笑。
”中,“疼痛”就是谓语定语,修饰谓语“笑”。
然后,我们来讨论宾语定语。
宾语定语是对宾语进行修饰和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宾语之后,用来对宾语进行补充说明。
宾语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等。
例如:“她买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中,“有趣的”就是宾语定语,修饰宾语“故事书”。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补语。
补语是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
补语通常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副词或介词短语等。
例如:“他变得非常聪明。
”中,“非常聪明”就是补语,补充说明主语“他”的状态。
最后,我们来讨论状语。
状语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进行修饰和说明的成分。
它通常位于句子中的某个特定位置,用来对句子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
状语可以是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目的、程度、条件等。
例如:“他用心地学习。
”中,“用心地”就是状语,修饰动词“学习”。
总结来说,主谓宾定状补是语文中的基本语法成分,它们分别对主语、谓语、宾语和补语进行修饰和补充说明,从而使句子的意义更加明确和完整。
通过学习和理解主谓宾定状补的使用方法和特点,我们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XXX今年十六岁。
(4)XXX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XXX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润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曾经]走了。
(2)我们[北京]见。
(3)歌声[把XXX]带入深沉的回想。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央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标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语文基础知识——主谓宾定状补
句子成分第一部分句子成分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一、主语1.定义: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①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②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3.符号:双行线═二、谓语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①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②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3.符号:单行线—三、宾语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①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②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四、定语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①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②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五、状语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①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②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2.符号:中括号〔〕六、补语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①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②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3.符号:单书名号〈〉七、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1.定语(修饰主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修饰宾语)宾语2.句子成分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八、语法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汉语句子由主谓宾定状补构成。
主谓宾定状补指的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那么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推荐语文主谓宾定状补,一起看看吧!语文主谓宾定状补基础知识点通俗的理主语即一句话中动作的发出人;谓语即一句话中的表示具体动作的部分;宾语即一句话中动作的承受者;补语是句子中动作状态进行修饰;定语是对句子中名词性的词语进行修饰的部分;状语是对句子中的动词性词语或全句整体进行修饰的部分.有首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要成分主谓宾,附加成分定状补.主语功能被描述,谓语最爱说主语;宾语多在谓语后,配合谓语来描述.定语只在主宾前,限制修饰不含糊;状语有时在句首,谓语前面常光顾;补语天生胆子小,谓后宾后小嘀咕;的前为定得后补,地字前头是状语.明确概念常练习,学习语法莫怕苦.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语句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定语用在主语前面,是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的如:“(冬天里)的春天”补语用在谓语的后面,是补充说明谓语中心语的如:“辨认<仔细>”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初中语文语法主谓宾定状补
ﻫ
4、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 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 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 本①。遗传是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 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 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②(定义变式)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 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 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遗传。
扩写句子
练习
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8、同学们回答问题.
9、太阳升起来 。
缩写句子
弄清了概念,掌握了扩句方法,你就能很轻松地做 缩句练习了。
缩句,一般来说就是把句子缩到只有“主谓宾" 或“主谓”结构。把所有的修饰词全部去除。
主语 谓语 补语
4、给整个句子加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
举例:
(1)小猫吃鱼.
小猫在院子里吃鱼。
院子里,小猫吃鱼. (2)小朋友做游戏。
时间状语或
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地点状语放
操场上,小朋友做游戏. (3)雪花飘。
雪花在寒冷的冬天飘。 寒冷的冬天,雪花飘。
(4)马儿跑.
在主语后面, 不加逗号; 放在句首, 要加逗号.
状语 谓语 宾语 状语写在谓
(2) 小 朋 友 主语
做
游 语戏动。词的前
谓语 宾面语,用的是
语文 主谓宾定状补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5)明天星期日.(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构成句子的要素,能够完整表达句子的主要信息和修饰信息。
它们在句子中承担不同的功能,使句子更加丰富、准确、生动。
本文将对主谓宾定状补进行详细讲解。
一、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它通常表示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状态的拥有者。
主语必须与谓语相呼应,一起构成谓语动词的逻辑主体。
例如:1. 他(主语)跑得很快(状补)。
2. 小明(主语)是个好学生(定补)。
3. 这个花园(主语)里有许多鲜花(宾语),它们(主语)开得很美(定补)。
二、谓语谓语是句子中的核心成分,它可以用动词或者动词短语表示动作、状态或者是主语的性质、特征等。
例如:1. 他跑(谓语)的非常快(状补)。
2. 我们(主语)在这里(状补)等你(宾语)。
3. 他(主语)是一名作家(谓语)。
三、宾语宾语是句子中的成分,一般接在及物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如:1. 我吃(谓语)了一个苹果(宾语)。
2. 猫看见(谓语)了一只小鸟(宾语)。
3. 她(主语)给我(宾语)买了一本书(宾语)。
四、定语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一般紧跟在名词或代词后面,修饰这个名词或代词。
例如:1. 我最喜欢的(定语)颜色是蓝色(宾语)。
2. 那只(定语)小狗非常可爱(状补)。
3. 这个(定语)问题非常重要(状补)。
五、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者副词的成分,表示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
例如:1. 他非常认真(状语)地学习。
2. 天气有点冷(状语)。
3. 我昨天(状语)来过这里。
六、补语补语是补充主语或宾语的成分,一般跟在系动词、使役动词、感官动词、使动动词、隐性动词后面,起到补充说明、补充信息的作用。
例如:1. 她(主语)是一个医生(补语)。
2. 他们(主语)将花园(宾语)打扫得干干净净(补语)。
3. 我感觉(系动词)到很疲劳(补语)。
七、补充1.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基本成分,不同的成分在句子中有不同的位置和作用。
语文 主谓宾定状补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分别是什么意思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1、主谓宾定义一个句子主要描述的对象叫作句子的主语;一个句子的的核心动作叫作谓语;谓语动作作用到的事物叫作宾语。
例1:我读书例1中,句子主要描述的是“我”,那么“我”就是该句的主语,句子核心动作是“读”,那么“读”就是该句子的谓语,谓语动作的作用对象“书”是该句的宾语。
例2:猫吃鱼。
主谓宾2、主谓宾性质1 如果句子是主动语态,那么主语是动作发出者,宾语是动作承受者。
例3:我把树砍倒了。
在上例主动语态中,主语“我”是动作“把...砍到”的发出者,“树”作为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2 如果句子是被动语态,那么主语是动作承受者,宾语是动作发出者。
例4:树被我砍倒了。
在上例被动语态中,主语“树”是“被...砍倒”的动作承受者,宾语“我”是动作发出者。
3 本书规定,宾语一定是名词性的,通俗地讲,宾语一定是“某某事物”。
例5:杰克踢球。
上例中,谓语“踢”的作用对象“球”是一个事物,所以“球”是该句的宾语。
例6:我想去上学。
上例中,谓语“想”的作用对象“去上学”是动作而非某事物,所以“去上学”不是宾语。
3、补语例7:我感觉很好。
例8:我命令他读书。
如上,“感觉”的作用对象是“很好”,“命令”的作用对象之一是“读书”,这些作用对象均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动词、形容词或副词。
本书定义,像例7、例8这样,如果谓语动词动作作用的对象不是一个事物,我们称该对象为句子的补语。
从补语的定义可知,例6“我想去上学。
”中“去上学”是句子的补语而非宾语。
本书从动作作用对象是否为某一事物来区分宾语和补语,这种定义与传统语法有较大区别,但这显然更容易理解且更实用,且这一定义在动名词与非谓语动词一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基础知识——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
牛吃草
吃嫩草
小牛喜欢吃嫩草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
由这个顺序可以看到:
(成分主要是主语和宾语) 前对其进行修饰和限制的
成分,
(包括动词和动词性短语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前对其修饰和
限制的成分。
例:
从形式上看,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用“的"字,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用“地”字,这是标志。
例:1。
他的态度很坚决
2.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3。
经他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
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例:我们车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完成了”是定语,在前。
“全年的生产任务"是宾语,在后。
例:经他的手做成的大小事情,<数不清>。
“数”是中心语, “不清”是补语
院子干净得, 〈很>。
“干净"是中心语,“很”就是补语。
句法成分主语句法成分
谓语
成对发生的关系
陈述关系(主谓)
举例
他做了
动语宾语支配或涉及关系(动宾) 做作业定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定中) 数学作业
状语中心语修饰限制关系(状中) 都做了中心语补语补充说明关系(中补) 做完了。
讲解语文当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简单易懂)
讲解语文当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它们各自承担不同的语法功能。
下面详细讲解并举例说明它们的用法:1. 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中的核心成分,它通常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被描述的对象。
例句:①小明去了公园。
(小明是主语)②那只猫跳上了墙。
(那只猫是主语)2. 谓语:谓语是一个句子中的核心成分,它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者存在。
例句:①她唱歌非常好听。
(唱歌是谓语)②他爱读书。
(爱读书是谓语)3. 宾语:宾语是一个句子中的补充成分,它通常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接收动作的对象。
例句:①我喜欢吃水果。
(吃水果是宾语)②他看见了一只小鸟。
(一只小鸟是宾语)4. 定语:定语是一个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它用来限定或者修饰名词或代词。
例句:①那本书很有趣。
(那本书是定语)②这个红色的苹果很甜。
(红色的是定语)5. 状语:状语是一个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它用来描述或者补充动作的情况、方式、时间、地点等。
例句:①他们快乐地唱歌。
(快乐地是状语)②昨天我在家休息。
(昨天是状语)6. 补语:补语是一个句子中的补充成分,它用来补充说明或者描述主语或宾语的特性、状态、性质等。
例句:①他成为了一名医生。
(一名医生是补语)②她把门关上了。
(关上了是补语)总之,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是句子中的不同成分,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语法功能。
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或被描述的对象,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状态或存在,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接收动作的对象,定语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状语用来描述或补充动作的情况、方式、时间、地点等,补语补充说明或描述主语或宾语的特性、状态、性质等。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中的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等。
而主谓宾定状补就是句子中的五个成分。
下面就分别来解释一下这五个成分的作用和特点。
首先是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通常位于句首,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代词、数词或者名词性短语等。
主语在句子中起到做出动作或者描述状态的作用。
接着是谓语。
谓语是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核心词,它通常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者副词。
谓语的核心词叫做谓语动词,它可以表示动作、状态、感情、判断等,谓语动词可以是单词形式,也可以是短语或者从句。
然后是宾语。
宾语是句子中的重要成分,它通常紧跟在谓语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或者影响对象。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等,它也可以是宾语补足语或者宾语状语。
接下来是定语。
定语在句子中修饰名词或者代词,起到限制、修饰的作用。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数词、代词、副词等,它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者代词之前。
最后是状语。
状语是句子成分中的修饰成分,它可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状语可以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结局等,它可以是词、短语、从句等。
除了主谓宾定状补外,有时候还会出现补足语和状语补语。
补足语是宾语的补充,它补充和说明宾语的内容,通常是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或者动名词。
状语补语则是对整个句子或者谓语进行补充,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通常是形容词、副词、动词不定式或者动名词。
总结一下,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句子中的五个基本成分,分别来表示动作的发出者、动作的执行者、动作的承受者、动作的修饰和动作的情况。
句子中还可以出现补足语和状语补语来对宾语和谓语进行补充说明。
这些成分的合理运用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更加准确和丰富。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指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修饰主谓宾的定语、状语和补语。
这些成分共同构成了句子的基本结构和语法关系,对于理解和分析句子的意义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逐一对主谓宾定状补进行讲解。
首先,我们来看主语。
主语是句子中承受动作或起到命令、请求、判断等作用的实体,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主语在句子中往往起到连接谓语和宾语的作用,是句子的核心要素。
例如,在句子“小明正在读书。
”中,“小明”就是主语,起到了承受“正在读书”这个动作的作用。
接下来是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关于主语所表达的动作、状态或属性以及与之相关的时态、语态、语气等。
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
在句子“他喜欢吃水果。
”中,“喜欢吃”是谓语,这里的“喜欢”表示主语“他”的喜好,“吃”表示他的动作。
然后是宾语。
宾语是句子中动作的承受者或影响的对象,通常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宾语可以被动,也可以是主动的。
在句子“小明买了一本书。
”中,“一本书”就是宾语,承受了“买”这个动作。
接下来是定语。
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对其进行具体化或限定的成分。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代词、数量词、介词短语等。
它在句子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前面。
例如,在句子“那个红色的苹果很好吃。
”中,“那个红色的”就是定语,修饰了“苹果”。
然后是状语。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成分的句子成分。
它可以用来说明动作、状态、程度、方式、时间、地点等。
状语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等。
在句子“他慢慢地走进教室。
”中,“慢慢地”就是状语,修饰了“走”。
最后是补语。
补语是用来补充并完善谓语动词或名词意义的成分。
它可以说明主语的属性、状态、身份,也可以补充宾语的内容。
补语可以是形容词、名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等。
在句子“这个故事看起来很有趣。
”中,“很有趣”就是补语,补充了“这个故事”的属性。
综上所述,语文主谓宾定状补是句子中构成了主谓宾的基本结构,并且通过定语、状语和补语来修饰和补充主谓宾的意义。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
语文主谓宾定状补讲解语文的“主谓宾定状补”是指在句子中,主语通过谓语动词来说明动作或状态,而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分别修饰宾语、主语、谓语和主谓。
这种句子结构使得句意更加清晰明了,同时也丰富了表达的方式和内容。
首先,主谓宾结构是最基本的句子结构。
主语在句子中充当动作的执行者或情况的描述者,而谓语动词则表达了主语的行为或状态。
宾语则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是被描述的对象。
例如,“小明吃饭”。
这个简单的句子中,“小明”是主语,表示行为的实施者,“吃饭”是谓语动词,表示主语的动作,“饭”是宾语,表示接受动作的对象。
其次,定语可以修饰主语或宾语。
当定语修饰主语时,它通常位于主语之前,用来描述或限定主语。
例如,“红色的花朵盛开在花园里”。
在这个句子中,“红色的”就是定语,修饰了主语“花朵”,进一步描述了花朵的颜色。
“盛开在花园里”是谓语,说明了花朵的状态。
当定语修饰宾语时,它通常位于宾语之前,用来描述或限定宾语。
例如,“她买了一本有趣的书”。
在这个句子中,“有趣的”就是定语,修饰了宾语“书”,表示了书的特点。
第三,状语可以修饰谓语,它用于补充和修饰动词的动作或状态。
状语可以提供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等信息。
例如,“他正在认真地写作业”。
在这个句子中,“认真地”就是状语,修饰了谓语动词“写作业”,表示了动作的状态。
第四,补语在句子中是主谓之外的补充,一般用来对主语或宾语进行补充说明。
补语通常是名词、形容词或者动词不定式。
例如,“他成为一名画家”。
在这个句子中,“一名画家”就是补语,对主语“他”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总之,语文的“主谓宾定状补”结构给予了句子更多的表达方式。
通过不同的修饰语,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和动作,让语言更加丰富、准确、生动。
在写作和表达中,合理运用主谓宾定状补结构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表达更加精确。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怎么讲解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怎么讲解
语文中的主谓宾定状补是一种句子成分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句子中的主谓宾等成分以及
它们的补充成分。
1. 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中表示行为的主体或者具体事物的成分,它通常回答“谁”或“什么”的
问题。
2. 谓语:谓语是一个句子中用来说明主语所做的行为或者主语的状态的成分,它通常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等。
3. 宾语:宾语是一个句子中表示动作的目标或者接受动作影响的成分,它通常回答“谁”或“什么”的问题。
4. 定语:定语是一个句子中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通常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
5. 状语:状语是一个句子中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方式、程度、时间、地点、原因等方面的成分。
6. 补语:补语是一个句子中用来完善句子意义或者补充主谓宾的成分,通常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属性、状态、行为等。
在句子中,主谓宾定状补的搭配形式有很多种,各种不同的搭配形式都能够传达不同的句子意义。
通过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对上下文进行考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的含义。
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
一、什么是主谓宾定状补?
主谓宾定状补是语文中的一种句式结构,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状语构成。
主语表示句子的中心内容,谓语表示主语的动作
或状态,宾语表示接受动作的对象,定语则对主谓宾进行限定或修饰,状语则描述或补充宾语的动作或状态。
二、主谓宾定状补在语文中的作用
主谓宾定状补在语文中起到提供详细信息和描述的作用。
通过
适当使用定语和状语,可以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帮助读者更好
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主谓宾定状补在历史中的应用
在历史研究中,主谓宾定状补的运用可以使叙述更加精确和准确。
通过使用定语和状语,可以更加具体地描述历史事件、人物和
背景,凸显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主谓宾定状补的例子
1. 那位杰出的科学家成功发明了一种新的医学技术。
- 主语:那位杰出的科学家
- 谓语:成功发明了
- 宾语:一种新的医学技术
- 定语:那位杰出的
- 状语:无
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 主语:第二次世界大战
- 谓语:带来了
- 宾语: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 定语:无
- 状语:给全世界
五、结论
主谓宾定状补是语文中一种重要的句式结构,通过使用适当的定语和状语,可以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在历史研究中,主谓宾定状补的运用可以准确地描述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突出历史的重要性和影响。
初中语文语法主谓宾定状补0822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பைடு நூலகம் 句子的基本结构
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谓宾”或“主谓”。 1、“主谓宾”结构。这是最常见的结构。 举例:
小猫 主语 小朋友 主语 柳树 主语
吃 谓语
做 谓语 抽 谓语
贺家街上是整整齐齐的两排百年杨木建造的漆 了明漆的大木屋,曾经的繁华如今也只能华为 街角偎在一块的乞丐嘴角几声伴着恶臭味的呻 吟了。屋角的纸灯笼失去了原有的颜色,被雨 水浸湿的青石街道在偶尔燃起的几堆杂物的映 照下用雨地里腾起的丝丝缕缕的雾气诉说着自 己的过去。
裂缝中盛开的格桑花已经失去原有的容颜,仅 剩下的轮廓也尽情地融在了岁月的尘埃中。烈 日炙烤下的斗兽场腾起浑浊的沙雾,看台上此 起彼伏地响起震天的呐喊声和轰隆震耳的鼓声。
补语写在谓语动 词的后面,用的 是双人旁的“得”
4、给整个句子加时间状语或地点状语。
举例:
(1)小猫吃鱼。
小猫在院子里吃鱼。
院子里,小猫吃鱼。
(2)小朋友做游戏。
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
操场上,小朋友做游戏。
(3)雪花飘。 雪花在寒冷的冬天飘。 寒冷的冬天,雪花飘。
(4)马儿跑。 马儿在草原上跑。 草原上,马儿跑。
先分析句子成分,认出“主谓宾”,“定状补” 。
但是,要注意一点:一些表示时态的虚词不可去 除,如“着、了”等。
举例: 1、厚厚的积雪压折了树上的枯枝。 答案:积雪压折了枯枝。 2、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 答案:人民是动力。 3、黑生生的脸上现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答案:脸上现出神色。 4、在和煦的阳光下,湖面荡起粼粼波纹。 答案:湖面荡起波纹。
语文 主谓宾定状补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令狐采学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
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在句子成份的定义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是相同的,只不过古汉语有特殊句式,它改变了成份的位置: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
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
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战国策.齐策》)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 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用“见”、“于”,“见......于......。
”表被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
”(《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所.....。
”表被动。
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用“被”表被动。
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
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
如:“时人莫之许也。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如:“具告以事。
” (《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民政部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省略句式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
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
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