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生理学实验理论 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第三章植物光合作用 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理论课件
Fig3-16 叶绿素和细胞色素的电子云分布 和吸收光波长
• 叶绿素发荧光和磷光 . • 磷光是三线态分子退激发的产物,波长
比荧光强。
•(See a cartoon)
• 集光色素 (light-harvesting pigment) 或 天线色素 (antenna pigment)—— 只起 吸收和传递光能 , 不进行光化学反应 的光合色素。 Chlb 、类胡萝卜素和 Ch a。
• 作用中心色素 (reaction centre pigment) 又名陷井 (trap) —— 吸收光或由集光 色素传递而来的激发能后 , 发生光化 学反应引起电荷分离的光合色素, Ch a ( 少量 ).
图 3-17 光合作用中能量传递和转化
• 3.1.2 激发能传递 • 诱导共振、激子传递和电子迁移 , 但以诱
非垛叠区都有分布。 • PSI 的作用中心色素是 P700; • 原初电子供体 PC; • 原初电子受体 A0; • 最终推动 NADPH 形成。
图 3 - 22 PSI 复合体结构与核心组分
2 、光系统Ⅱ (PhotosystemⅡ PSⅡ) ~ 110Å—— ~ 145Å, 在类囊体膜的垛 叠部分。
• 浓度足够的叶绿素溶液照光后可以在 透射光下呈绿色 , 而在反射光下呈红 色的现象称为荧光现象。
• 这是由于光下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返 回基态时发出的光。
• 荧光的寿命很短 , 约为 10-9s 。光照停 止 , 荧光也随之消失。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叶 片很少发出荧光。
• 叶绿素还会发出红色磷光 , 磷光的寿命 为 10-2 ~ 103 秒 , 强度仅为荧光的 1% 。
+ 2KOH
C32H30ON4Mg
COO— + 2KOH +CH3OH +C20H39OH
植物生理学ppt课件ppt
植物的生殖过程
植物的生殖过程包括配子形成、受精和 胚胎发育等阶段。在配子形成阶段,花 药和胚珠分别产生精子和卵细胞;在受 精阶段,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在胚胎发育阶段,受精卵经过一系列 细胞分裂和分化,最终形成成熟的种子 。
VS
植物的发育过程
植物的发育过程包括营养生长期、生殖生 长期和衰老期等阶段。在营养生长期,植 物主要进行细胞分裂和扩大,形成各种组 织和器官;在生殖生长期,植物进行开花 、结实等生殖过程;在衰老期,植物逐渐 失去生理功养的吸收与利用
矿质营养的种类
植物所需的矿质营养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 铁、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
矿质营养的吸收方式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主要通过质流和扩散作用进 入根部细胞。
矿质营养的运输和利用
吸收的矿质营养通过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和其他组织,参与 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
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能够通过生理调节来适应水分和 矿质营养的变化,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05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植物生长的概念与特点
植物生长的概念
植物生长是指植物通过吸收和利用环境中的水分、养分和光照等资源,实现细 胞分裂、扩大和组织分化等过程,从而增加其体积和质量的过程。
植物生长的特点
植物生长具有持续性和阶段性,不同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例如,在 营养生长期,植物主要进行细胞分裂和扩大,而在生殖生长期,植物则主要进 行开花、结实等生殖过程。
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木质部导管向上运输到叶片,同时水分也在其他组
织间进行横向运输。
02
水分吸收的主要方式
被动吸水和主动吸水。被动吸水是指在蒸腾作用下,水分通过渗透作用
植物生理学课件-PPT课件
产生与发展
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
陈旉农书
Hale Waihona Puke 王祯农书农政全书齐民要术
陈旉农书
王祯农书
农政全书
齐民要术
陈旉农书
王祯农书
产生与发展
●植物生理学诞生的三大标志:
▲J.von.Liebig(1840):创立矿质营养学说 ▲J.von.Sachs(1882) :撰写《植物生理学讲义》 ▲W.Pfeffer(1904):出版三卷本《植物生理学》巨著
研究内容
●生长发育生理
▲植物营养生长 ▲植物生殖生长 ▲植物衰老与脱落生理
研究内容
●逆境生理(stress Physiology)
▲抗旱机理 ▲抗涝机理 ▲抗寒机理 ▲抗热机理 ▲抗盐机理 ▲植物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植物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植物生理学的奠基 ●植物生理学的诞生与成长 ●植物生理学的迅速发展
任务与展望
(二)植物生理学展望
(1)植物分子生理学(从生物大分子到复杂生命活动) (2)信号传递(实现生命整体性的重要环节) (3)代谢及其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与能量基础) (4)植物环境生理(生命的协同进化与适应
五、学习植物生理学的方法
★充分认识本课程的重要性 ★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产生与发展
●植物生理学的奠基
▲Van Helmont(1577-1644):柳树生长实验 ▲J.Woodward(1699) :发现植物对矿质营养的需求 ▲Priestley(1776):发现植物可以改善空气 ▲Ingenhousz(1779) :发现植物只有在光下才能净化空气 ▲T.de.Saussure(1767-1845):植物在光下利用CO2进行光合 ▲voisier(18世纪80年代):发现呼吸作用
植物衰老生理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浙江大学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实验步骤 l 制备蛋白提取液
称叶龄差异明显的叶片各0.50g ,加入5.00ml 磷 酸缓冲液(50mmol,pH值为7.8),于冰浴中 研磨提取,匀浆液以10000g 离心力作用下 (4C)离心10min,其上清液即为蛋白提取液。 注意:
植物衰老生理1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蛋白的测 定
实验原理
衰老是指细胞、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衰退,最 终自然死亡的过程。
Developmental signals
Environmental signals
Decrease in photosynthesis,
activation of senescence program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计算
可溶性蛋白含量 (μg/g.FW)=标准曲线上查得的 蛋白质量( μg ) × 提取液体积/(测定加样 量*鲜重)
植物衰老生理2
Hale Waihona Puke 植物组织中 丙二醛的测定MDA测定
MDA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与硫代巴比妥酸(TBA) 反应,形成三甲基复合物,该复合物 – 最大吸收峰在532nm处;最小吸收峰 600nm处 – 消光系数为155 (mM)-1 cm-1
l (但是,在水性条件下NBT还原法得到的甲腙是蓝色混悬 液,做长时程分析时沉淀表现尤为突出,属分光光度法检 测的极端条件,使得该法实验数据重现性差;同时,在 560nm波长对此法产生的甲腙进行检测,即使加入过量的 SOD,也无法获得100%的对O2.-抑制率.为此,人们在增加 甲腙水溶性方面做了许多改良,如添加Met、SDS、BSA 助溶以及采用水溶性更好的四唑类替代物等。)
植物生理学课件
第二节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一、细胞的渗透性吸水
• 植物的吸水方式 (一)自由能和水势 • 自由能 • 化学势 • 水势
(二)渗透作用
• 渗透作用(osmosis):
• 渗透系统:
(三)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 1.概念: • 质壁分离:植物细胞由于液泡失水而使原生质
体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 质壁分离复原:把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
二、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 1.水分沿导管、管胞上升的动力: • (1)根压 • (2)蒸腾拉力:主要动力 • 2.如何保证导管内的水柱不断? • 内聚力学说(cohesion theory): • 3.有关内聚力学说的争论的焦点: • (1)水分上升是否需要活细胞参与; • (2)木质部有气泡,水柱不可能连续,为什么水柱还
入清水或水势较高的溶液中,液泡变大,整个 原生质体慢慢恢复原来状态的过程。
•2.发生质壁分离的条件: (1)外界环境水势低于细胞水势; (2)原生质层具有选择性; (3)细胞壁与细胞质的收缩能力不同。 •3.质壁分离说明以下问题: (1)原生质层具有半透膜的性质; (2)判断细胞的死活; (3)能测定细胞的渗透势。
一、根系吸水动力
(一)根压(root pressure): • 根压:植物根系的生理活动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主动吸水)。 • 证据:伤流、吐水 • 伤流(bleeding):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
的现象。 • 伤流液(bleeding sap)成分: • 吐水(guttation):从未受伤的叶片的尖端或边缘的水
二、气孔运动
气孔结构特点: 1.细胞壁不均匀加厚; 2.细胞器与表皮细胞不同; 3.体积小于表皮细胞; 4.与表皮细胞间无胞间连丝。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ppt
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目录
实验九 小筐子法(广口瓶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 附: 微量定容测压法测定种子的呼吸速率(示范)
实验十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3学时 实验十一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3学时 实验十二 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 实验十三 谷类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的测定-----------3学时 实验十四 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的转化3学时 实验十五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的影响---6学时 实验十六 植物抗逆性的鉴定(电导仪法)---------------3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测定光合速率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2、掌握半叶法测定光合强度的原理及其要点; 3、了解光合强度测定在选育良种、合理施肥、抗性品 种筛选等方面的现实意义。
[实验方法] 改良半叶法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刀片、烘干箱、锡铂纸、塑料牌、模片等。
实验八 改良半叶法测定植物叶片光合速率
(比色法)(3学时)
[实验操作方法] 1、粗酶液的提取; 2、酶活性的测定; 3、计算酶活性的大小。
[实验要点] 根据酶活性大小可测定0-3min或0-5min
的OD值,取平均值计算。
实验十一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3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吲哚乙酸氧化酶活力大小测定的原理; 2、学会测定不同组织中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
1、装样时螺旋套不要拧得太紧,以免压伤植物组织; 2、加压速度不能太快,接近叶片水势时加压速度要放慢,否则会 影响测量精度。
3、注意安全,加压时不要使脸部处于钢筒顶盖正上方。 4、 高压钢瓶有危险人,搬运或使用时要注意。
《植物生理学》课件
CHAPTER 02
植物的水分生理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与运
根部吸水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水分,主要依赖于 根压和蒸腾拉力。
水分运输
水分在植物体内通过木质部导管进行 长距离运输,受到压力和扩散作用的 影响。
植物的水分平衡与调节
水分平衡
植物通过叶片蒸腾作用释放水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调节 温度和盐分平衡。
水分调节机制
发。
细胞分素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 化,延缓植物衰老。
脱落酸
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 调节植物休眠和种子成
熟。
植物生长与发育的过程
01
02
03
04
种子萌发
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吸收水分 和氧气,突破种皮发芽。
营养生长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同时不断扩展根、茎、叶等
器官。
生殖生长
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花芽 ,开花、结果,繁殖后代。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
• 总结词:阐述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
• 详细描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两个重要的代谢过程,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和还原态的氢是呼吸作用所需的,而呼吸作用过程 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能量也是光合作用所需的。此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的活性也受到彼此的影响。在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的速率高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植物积累有机物;在 光照不足时,光合作用的速率降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对较高,植物消耗有机物。因此,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氮
合成蛋白质和其他重要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主要通过 根系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
磷
参与能量代谢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以磷酸根的形 式被吸收。
植物生理ppt课件
植物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通过调节细胞膜流动性、增加热休克 蛋白合成等方式适应温度变化。
通过提高渗透压、积累有机酸、合成 抗盐蛋白等方式适应盐碱环境。
2023
PART 04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 用
REPORTING
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机理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它分为光反应和暗反 应两个阶段。
增加细胞内糖分和脂肪含量
在寒冷条件下,一些植物会增加细胞内的糖分和脂肪含量 ,以提高细胞的抗冻能力。
调节膜脂组成
植物通过调节膜脂的组成来适应低温环境,如增加不饱和 脂肪酸含量、降低膜流动性等。
产生抗冻蛋白
一些植物在低温条件下会产生抗冻蛋白,这些蛋白能够与 冰晶结合,防止细胞内冰晶形成,从而保护细胞结构不受 破坏。
2023
PART 05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REPORTING
植物生长的调控机制
激素调节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赤霉素、细 胞分裂素等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 调节作用,影响细胞分裂、伸长
和分化。
营养物质
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水分、矿物 质等营养物质,调节自身生长和发 育。
环境因素
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通过 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与代谢,进而 调控植物生长。
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
植物生理学是农业、林业、园艺等学 科的基础,对于解决粮食、环境、资 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人 类健康和生态平衡也有重要影响。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植物生长发育与调控、光合作用 与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吸收与 运输、植物激素与信号转导等。
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数学建模、计算机模 拟、同位素标记等。
《植物生理学》课件
内源调节
植物通过激素等内源调节物质来调控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要点二
外源调节
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对植物生长具有重 要影响。
植物的生殖生理与发育过程
植物的生殖生理
植物通过生殖过程产生种子,实现繁殖。
植物的发育过程
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包 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
THANKS FOR WATCHING
氧气释放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水 分子被分解为氧气和质子,氧 气被释放到大气中。
能量利用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 化为化学能,这些能量被用于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
命活动。
04
植物的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01
呼吸作用
指植物在有氧条件下,将稳定的 化学能转化为ATP和NADPH的 过程。
详细描述
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植物如何获取养 分、水分,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等生理过程,以及植物如何适应 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内容。
植物生理学的学科地位与意义
总结词
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发育、 适应环境等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农业、林业等实践领域 提供了理论基础。
详细描述
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理解植物生命活 动的本质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成 果也为农业、林业等实践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感谢您的观看
光合细胞
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主要是叶绿体中的叶肉细胞 。
光合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 卜素和叶黄素等,主要吸收光能。
光合作用的机理与过程
光能吸收 电子传递
(精)植物生理学实验讲义
植物生理学实验讲义目录目录 (I)实验一植物材料的无土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 学时) (1)实验二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小液流法)(3 学时) (2)实验三缺磷、缺铁对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影响(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定量测定)及光合速率的测定(3 学时) (3)实验四:缺素培养对叶片质膜透性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电导率的测定&愈创木酚法测定POD 酶活性)(3 学时) (5)Part Ⅰ缺素培养对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5)Part Ⅱ缺素培养对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 (6)实验五:设计性实验:逆境胁迫下植物的适应机制研究(6 学时) (7)PartⅠ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 (7)Part Ⅱ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考马斯亮蓝法) (9)Part Ⅲ植物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的测定 (11)实验一植物材料的无土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 学时)【实验原理】只要满足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要求(光、温、水、气、必需元素),植物可以在水中或砂中生长。
把必需矿质元素配制成培养液培养植物称溶液培养,而把培养液加于洁净的石英砂中培养植物则称砂基培养。
由于培养液中元素的种类和数量可以人为控制,因此当要了解某种元素是否为植物必需时,只要有意识地配制缺乏该种元素的培养液,根据植物在该培养液中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便可了解该元素的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性。
【器材与试剂】器材:,贮液塑料桶(10 个),量筒,移液管,石英砂或蛭石适量,水培设备 4个移液器,酸度计,电子天平,数码相机。
试剂:硝酸钙,硝酸钾,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钙,氯化钾,EDTA-Na2,FeSO4,CuSO4,HBO3,KI,MnCl2,ZnCl2,Na2MoO4。
HCl,NaOH,Na2ClO4或CaClO4以上试剂均需分析纯。
【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幼苗准备:实验用种子用漂白粉溶液灭菌半小时,用灭菌水洗几次,然后放在干净的湿石英砂中发芽,加以蒸馏水培养长至一定高度(5cm 左右)。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1实验理论
1500 1501
1000 1001
800
800
500
500
199
200
101
100
50
50
19
20
0
1
III
2000 1500
999 799 500 200 100 50 20
0
I
II
光合
22.8 22.5
21.8 21.5
19.8 19.8
18.8 18.4
15.3 15.5
7.61 7.17
3.51 3.46
Fig 1 The change in ADPG pyrophorsphoryl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days after anthesis in rice
• 五、实验报告撰写格式要求
•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 (此页可在下载)
•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 实验类型:
Cultivars
Days after ADPG-Ppi activity
anthes is
μmol/1000 seeds min
Zhenongda 104 5
7.53±0.12
10
17.43±2.08
15
19.97±1.25
20
12.33±0.06
25
6.2±0.70
30
0.00±0.00
Zhe733
Activities of ADPG-pyrophosphorylase (μmol/1000 seeds min)
25.00 20.00 15.00
Zhenongda104 Zhe733 Zaoxianno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件
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
• 实验步骤
– 确定引起半数以上细胞原生质刚刚从细胞壁的 角隅上分离的浓度,和不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 浓度,细胞的渗透势与两个极限溶液浓度之平 均值的渗透势相等。 – 根据公式计算细胞的渗透势ψs = - icRT
• i 为解离系数,蔗糖为 1;c 为小液滴在其中基本不 动的溶液的浓度,单位为 mol/L;R 为摩尔气体常 数,R = 0.0083 L· MPa/mol· K;T 为热力学温度,单 位K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
• 实验器材与试剂
– 实验仪器
• 分光光度计,注射器,温箱,天平,钻孔器,三角 烧瓶,移液管,烧杯,试管
– 实验试剂
• 0.1 mol/L 磷酸缓冲液(pH7.5),0.2 mol/L KNO3, 磺胺试剂,α-萘胺试剂,NaNO2 标准溶液
– 实验材料
• 蓖麻、向日葵、油菜、小麦或棉花的叶子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 实验步骤
– 到时间后,用解剖针沾取少许甲烯蓝粉末加入 小瓶中,并震荡,此时溶液呈蓝色。 – 用 7 支毛细滴管从试验组小瓶中依次吸取着色 的液体少许,伸入同号对照组溶液的中部,缓 慢放出蓝色溶液,轻轻取出滴管,观察蓝色液 滴的移动方向。 – 根据公式计算叶片细胞的水势ψw = - icRT
0.2
0.3 0.4 0.5 0.6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 实验结果
– 在 0.05、0.1 mol/L 溶液中液滴下降,说明叶片 细胞水势小于外液水势,细胞吸水,外液密度 变大;在 0.3、0.4、0.5、0.6 mol/L 溶液中液滴 上升,说明叶片细胞水势大于外液水势,细胞 失水,外液密度变小 – 在 0.2 mol/L 溶液中液滴基本不动,说明细胞 水势与此外液的渗透势相等 – 实验所测叶片细胞水势 = - 1×0.2×0.0083× (273+20)= - 0.48638 MPa 实验温度为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μmol/1000 seeds min)
I
II
III
浙农大 104 5
7.6
7.4
7.6
10
18.1
19.1
15.1
15
18.7
21.2
20
20
12.3
12.4
12.3
25
5.7
5.9
7
30
浙 733
5
10
0
0
0
1.3
0.6
0.9
8.9
10.4
6.9
15
6.7
8.1
5.3
20
6.7
5.4
6.2
25
physiology 植物组织水势测定——小液流、压力室、露点水势
仪 Measurement of water potential
实验指导 教师 蒋德安
翁晓燕
5
硝酸还原酶活力测定——体内法
Measurement of NR activity
杨建立 (周五,齐艳华)
6
Physiocha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otosynthetic
• 2、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从实记录。 • 3、正确操作仪器,不乱开仪器。 • 4、注意安全和清洁卫生(包括值日)。 • 5、正确处理废物。
• 三、植物生理学实验应注意的共同问题 • 取材一致性。个体、部位、年龄(生理)等。 • 定量准确性。称量、移液、浓度、时间等。 • 处理同一性。温度、抽气、加压等。 • 研究重复性。3次以上。 • 数据处理的统计学原则。
pigments and Measurement of it contents.
叶绿素理化性质和含量
杨建立 (周五,齐艳华)
7-8
红外线CO2分析仪测定植物光合、呼吸、蒸腾、气孔导度 和水分利用率——红外线CO2分析法(研究型)
Measurement of photosynthesis、 respiration rates、stomatal
原理 三、主要仪器设备:1-若干。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简明易操作。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记录原始数据,
相关计算公式及计算。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自己和邻组的
结果及分析。 七、讨论、心得:结合理论和课外知识。
• 六、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 )
• 共30分,每次实验3分(研究型6分)
蒋琴素
4 植物衰老生理实验(研究型) (1)植物不同 组织蛋白 韩凝 含量 (1) change in soluble Protein contents and MAD in different plant tissue
5 植物衰老生理实验(研究型) (2)植物不同 组织丙二 韩凝 醛含量的变化.change in MAD in different plant tissue
5
0.93±0.35
10
8.73±1.76
15
6.70±1.40
20
6.10±0.66
25
5.57±0.67
30
1.70±0.85
Zaoxianno
5
5.60±0.30
10
10.27±0.47
15
9.60±0.66
20
9.13±0.12
25
9.10±0.26
30
5.30±0.36
Activities of ADPG-pyrophosphorylase (μmol/1000 seeds min)
Activities of ADPG-pyrophosphorylase (μmol/1000 seeds min)
Days after anthesis
Fig 1 The change in ADPG pyrophorsphoryl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days after anthesis in rice
• 比较两曲线的差别,求出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 根据实验数据和自学内容,分析为什么有这些差 异?
•以下是完全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水稻抽穗期不同叶位叶片光和光合 速率关系的值,请问两叶片间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第1叶为最 上部的剑叶,第3叶为较老的下部叶片。
•光合速率的单位为μmol CO2 m-2 s-1 ,光强的单位为μmol photon m-2 s-1 )
30
早香糯
5
5.4
6.3
5
1.6
2.6
0.9
5.3
5.6
5.9
10
9.9
10.8
10.1
15
9
9.5
10.3
20
9.2
9.2
9
25
9.3
8.8
9.2
30
5.2
5
5.7
Table1 The change in ADPG pyrophorsphoryl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days after anthesis in rice
25
Zhenongda104
20
Zhe733
Zaoxianno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30
Days after anthesis
Fig 1 The change in ADPG pyrophorsphorylase activity in different days a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r anthesis in rice
剑叶
• 四、植物生理学中常用实验数据处理技术
• 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把每次重复的最终结 果用统计分析处理。
• 用表表示,三线表。 • 图表示:曲线图、柱形图、相关图等。 • 原则:可用图表示的不用表表示。
表 1 水稻不同品种开花后籽粒 ADPG 焦磷酸化酶活性测定值
品种
开花后天数 ADPG-PPi 活力
6 冰冻逆境对植物组织电导率的影响 Effect of freezing stress on electric conductivity of plant tissue
杨建立
(周五,齐 艳华)
• 八、本次实验报告
• 1、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预习“Chapter9, Photosynthesis: Phys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onsideration”或第三章,第六节《光合作用的影 响因素》,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理论
一、实验的重要性
• 1、是证明科学理论,获得科学发现的重 要手段。
• 2、进一步理解课堂内容,把理性认识和 感性认识结合起来。
• 3、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培养创新 人才的重要途径。
• 二、植物生理学实验室规则: • 1、认真预习实验报告。明确目的,掌握
原理,列出步骤,提出问题。
Cultivars
Days after ADPG-Ppi activity
anthes is
μmol/1000 seeds min
Zhenongda 104 5
7.53±0.12
10
17.43±2.08
15
19.97±1.25
20
12.33±0.06
25
6.2±0.70
30
0.00±0.00
Zhe733
• 五、实验报告撰写格式要求
• 浙江大学实验报告
• (此页可在下载)
• 课程名称: 植物生理学及实验 实验类型:
.
• 实验项目名称:
.
• 学生姓名:
专业:
学号:
.
• 同组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蒋/翁/杨/韩/齐
• 实验地点:
实验日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明了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材料、内容和简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0.2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0.5 (1)
三、主要仪器设备:
0.1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0.6 (1.5)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0.6 (1.5)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0.5 (1)
七、讨论、心得:
0.5 (0.7)
• 七、本学期实验内容与安排
周次
春 3
4
内容
植物生理学实验理论 Experimental theory and use of device for plant
蒋德安
(周二上午 杨建立)
conductance、 transpiration and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plant species --- infrad CO2 method.
夏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 (2)、 (3)(综合性)
翁晓燕
-2, 6 Plant tissue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