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我国省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政策建议
我国省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及政策建议东部地区未来要进一步向“创新驱动”发展;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应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为我国制定“十三五”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准确地衡量我国各省级区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环境资源等各方面水平上的差距,在总结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GCI)、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CDI)等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运用、筛选了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基础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财政、金融市场、知识经济与创新等12大类指标(归纳为“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三种类型),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全面横向对比分析,并将与全球平均水平进行对比,为各地方政府找准在全球、全国的定位和差距,制定未来改革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三期”叠加阶段,区域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
各省级区域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基础和产业体系的不同,地区分化趋势明显,呈现出“东部地区稳中有进,中部地区降势趋缓,西部地区下滑明显,东北地区缓中存忧”的特点,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矛盾更多、更复杂。
东部地区稳中有进:东部地区是我国率先实行改革开放的地区,外向型经济发达,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科技研发等方面都已形成一定优势。
中部地区降势趋缓:中部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发展较为全面,近年来该地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西部地区下滑明显:西部地区多以资源、能源输出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且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上游,自我调节能力不强,承受经济波动的能力明显偏弱。
东北地区缓中存忧:东北地区面临的困难较多,在当前产能过剩严重和环保政策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东北三省单一且相对落后的产业结构难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其主导产业重工业产值增速回落明显,导致经济增速下滑。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是指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区域的基本属性:1地球表面一部分,占有一定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区域的划分:按概念划分:一种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此来区别其他区域,这称为均质区域。
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为功能区、枢纽区。
按特性划分: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等特性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加的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分发展的主题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和社会性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条件)2.自然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少影响区域生产规模的大小(2)其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活动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自然资源的评价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行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资源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评价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区域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他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2社会经济内涵3可持续发展内涵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1有限性2动态性3可增强性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1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2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1)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2)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自然资源: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互相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及其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在一定条件下,自然环境及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2自然环境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3区域发展是生态保护的前提4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在一定范围内,以客观存在的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及消费效应研究
对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
转变的持续升级特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异与边际消费倾向差异的变化具有协同性,边际消费倾向变化对各项
消费支出变化具有影响;城乡居民对于高层次消费品的消费偏好逐步增强,推动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高端化;
以边际消费倾向为代表的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趋同是消费结构趋同的基础和动力。因此,需要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
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消费结构升级;可变参数模型;消费效应;动态变化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397(2020)08-0047-04
文章著录格式:宋平平,孙皓 . 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及消费效应研究 [J]. 商业经济研究,2020(8):
பைடு நூலகம்
基金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6YJCO56)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贸易经济类核心期刊 47
消费市场
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高收入居民对文化娱乐等享 受型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相对较高;王利娟(2016)利用 ELES 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 向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 向低于城镇居民,但是居住类消费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城镇 居民。然而,固定参数模型可能难于刻画居民消费结构升 级及影响因素作用的时变性(time varying)变化特征,基 于可变参数模型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因此,本文 利用传统 ELES 模型的可变参数模型估计我国城乡居民的 动态边际消费倾向,并且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特征 与趋势进行研究。
( 1)
在(1)式中,消费的商品种类用 i 代表,消费支出 用 Vi 代表,商品价格用 pi 代表,商品基本的需要数量用 q0i 代表,边际消费倾向用 βi 代表,支撑消费的收入水平 用 Y 代表。在此情况下,某种商品在基本需要方面的支出
中国环境现状分析人口环境分析
中国环境现状分析-人口环境分析人口环境分析人口环境分析人口环境是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的多寡直接决定了市场容量。
有购买能力且有购买欲望的人便构成了现实市场,其数量越多,市场规模也就越大。
人口环境中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密度、流动性、地理分布、人口结构等,对市场需求都会产生影响。
企业必须认真注视人口环境的变化,及时捕捉机会,调整战略,使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领先一步。
一、国内人口环境分析从国内人口环境方面看,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人口的数量与增长速度我国现有人口数已超过13亿,增长速度较快。
目前,尽管我国资源的绝对数在世界上位于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使我国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偏低,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众多的人口又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增长,市场潜力巨大。
企业应掌握我国人口数量及其增长,不断拓宽目标市场,为创造佳绩奠定基础。
2.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地区间的流动性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如果从黑龙江的漠河到云南的腾冲划一条线将我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则东南部的人口数约占总人口的94%,而西北部的人口数仅占总人口的6%。
可见,我国东南部的人口密度大,西北部的人口密度小。
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经济日趋繁荣,人口的地区间流动性大大增强。
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或工矿地区;内地人口迁往沿海经济开放地区;经商、学习、观光、旅游等使人口流动加速。
企业如何针对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地区间的流动性趋向,改善自身的市场营销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3.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等。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显著特点是:现阶段,青少年比重约占总人口的一半,也就是说,在未来10—20年内,婴幼儿和少年儿童用品及结婚用品的需求将明显增长;到21世纪,将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届时有关保健用品、营养食品以及老年人生活、休闲娱乐等用品的生产企业将有机会得到充分发展。
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变化的比较研究
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变化的比较研究范建双;周琳【摘要】基于碳排放系数法估算了1997~2015年中国城镇、农村和整体(包含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引起的直接碳排放量,进一步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函数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同时,采用乘积式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模型(M-LMDI)分析了直接能源消费强度、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和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3大因素对居民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并重点考察了各省份相关变量对生活消费碳排放影响的城乡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在研究期内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空间上均存在显著非均衡特征.(2)中国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地区总差异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0.379下降到201 5年的0.244.1997~199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组间差距是城乡差距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超过50%.2000年后组内差距成为城乡差距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均大于40%并超过了组间差距.(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均在增加,地区差异均在扩大.(4)对全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变动贡献最大的省区是内蒙古,累计贡献值达0.1005.贡献最小的省区是云南,累计贡献值为0.0125.(5)农村的能源消费强度和人均消费水平的贡献程度在研究期内均大于城镇,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在两个地区的贡献水平表现出了波动性.【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18(038)011【总页数】15页(P4369-4383)【关键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Dagum基尼系数;LMDI【作者】范建双;周琳【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工业大学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3;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工业大学技术创新与企业国际化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4随着科技进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能源消耗结构也发生改变,消耗数量不断增加,给全球碳减排带来了巨大压力.随着家庭能源需求的不断上升,人们开始意识到居民生活消费所引起的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已经或者即将成为新的碳排放增长点.在一些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家庭能源消费已经超过工业部门,成为重要的碳源[1].随着中国刺激消费和拉动内需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我国未来居民消费模式变化引起的能源消耗数量和结构变化必将对碳排放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2].同时,城镇和农村作为承载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两种不同空间载体,二者之间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作为在城镇和农村从事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也截然不同,从而导致能源消耗结构和数量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不断有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和集聚,这在导致能源消耗结构和数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引起了碳排放的变化.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由1978年的17.92%增加到2015年的56.10%,期间增长了3倍多.城镇人口增加的同时农村人口在不断减少,相应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势必导致生活消费碳排放发生重要变化.同时考虑到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3].因此,从城乡差异的视角考察居民消费碳排放的规模和结构特征,并基于历史数据测算各省区相关变量与全国城乡居民消费碳排放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对城乡差异进行比较,对于综合权衡城乡和区域间的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发达国家基本完成了城镇化建设,家庭部门是仅次于工业部门的第二大能源消耗主体.因此,早期对于居民消费碳排放的研究更多集中在这些发达经济体,如美国[4]、英国[5]、丹麦[6-7]、西班牙[8]和希腊[9].这些文献均认为不同的家庭消费模式和消费水平均会对其碳排放产生影响.近年来,针对中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将城镇和农村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如冯蕊等[10]、查建平等[11]、顾鹏等[12]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分别估算了天津市和全国城乡整体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在对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有学者开始关注其驱动机制,如Feng等[13]采用灰关联方法检验了中国城乡整体居民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李艳梅等[1]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重点考察了城镇化对家庭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并考虑了省际间的区域差异.更多的学者采用因素分解方法对城乡整体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指数分解模型[14-17]和结构分解模型 [18-20]两类方法.二是重点关注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如张艳等[21]测算了我国287个地级市的城市居民消费碳排放及其空间分布,并探索其影响因素.万文玉等[2]对我国各省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三是将研究视角聚焦到农村地区.如田宜水等 [22]则采用LEAP模型对2020年中国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需求和碳排放情况进行了情景模拟.Chen等 [23]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Wu等[24]采用问卷调查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丽江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四是对城乡差异进行比较.如李艳梅等[25]发现,城镇的户均直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一直高于农村,但差距正在缩小,原因在于城镇直接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直接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家庭规模缩小所产生的节能减排效应逐步增大,抵消了人均消费水平提高所产生的增能增排效应.彭水军等[26]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居民消费碳排放绝大部分都来自城镇居民的消费活动.除了城乡之间碳排放量的差异,进一步的有学者开始关注城乡间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差异.如Zha等[27]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人口效应是城镇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主要促增因素,但却是农村居民消费碳排放的主要促减因素.张馨等[28]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农村居民转化为城镇居民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增加.这种变化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发展趋势上表现为居民的消费行为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张友国[29]发现人口规模差异和人均消费水平差异是缩小城乡居民碳排放差异的重要因素.Zhang[30]进一步发现城镇间接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增加源于消费支出的增长,而农村地区的增长不显著.城镇直接生活消费碳排放的下降源于能源结构的变化,而农村地区的下降不显著.上述研究对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进行了系统的测算、比较和驱动因素分析,并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但是仍然存在两点不足:一是对中国城乡差异的比较研究均是以全国层面数据为研究样本,目前还缺乏基于省域层面的城乡比较;二是对城镇、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过程中未考虑分省贡献. 因此,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函数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的空间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测度,将有助于我们掌握生活消费碳排放城乡差距的大小和演进趋势.并且进一步系统识别各省区相关变量对中国城镇、农村和整体居民生活消费直接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并对三者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这是现有文献鲜有涉及的.本研究发现中国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城乡差距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的增长率要远高于城镇.该研究发现不仅是对现有文献的有益补充,而且能够更好的为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居民生活消费引起的碳排放包括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两部分.本文仅分析居民生活消费直接碳排放,并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地区能源平衡表中城镇、农村和整体生活消费的20种能源消费量进行计算.由于20种能源包括了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其他石油制品、其他焦化产品和其他能源18种化石能源以及电力、热力的二次能源消费两部分.因此,借鉴已有文献的思路,本文采用如下公式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式中:Ck表示第k省区的城镇/农村/整体居民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总量;Cjk表示第k省区的城镇/农村/整体第j种化石能源消费碳排放量;j=1,2,…,18 指18类化石能源类型;Cek和Chk分别表示第k省区的城镇/农村/整体居民生活电力和热力的二次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Ejk表示第k省区的城镇/农村/整体居民生活第j类化石能源终端消耗量;Ojk表示第j类化石能源的碳氧化率;CFjk表示第j类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因子;LCVjk表示第j类化石能源的平均低位热值;Eek表示第k省区的城镇/农村/整体居民生活电力消费量;Ehk表示热力消费量;δek表示第k省区电力消费的碳排放系数;δhk表示第k省区热力消费的碳排放系数.1.2.1 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在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有效测度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采用Dagum 基尼系数来分析城镇和农村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差距.不同于传统的基尼系数,Dagum基尼系数不仅能够有效识别地区间差距的来源,而且能够描述子样本的分布情况,并有效解释子样本之间交叉项的问题[31].Dagum基尼系数[30]的表达式如下:式中:G为基尼系数,表示总体差距;表示基尼系数总的平均差;yji (yhr) 是j(h) 地区内任意一个省份的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表示全国城乡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平均值;n表示全部省份的数量;k表示地区个数;nj(nh)表示j(h)地区内省份的个数.在进行基尼系数分解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地区内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均值进行排序,形式如下:按照Dagum基尼系数的分解方法,可以将基尼系数分解为3个部分: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nb)和超变密度的贡献(Gt).其中,超变密度是划分子样本时交叉项对总体差距(G)的影响,四者之间关系为:G= Gw+ Gnb+ Gt.各部分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j=nj/n表示地区份额;表示j地区碳排放份额,j=1,2…,k;Gjj表示j地区的基尼系数;表示j地区的基尼系数平均差;Gjh表示j、h地区的地区间基尼系数;表示j、h 地区间的基尼系数平均差.Djh表示j和h地区间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相对影响,其定义如公式(9)所示,根据Dagum[32]引理1和引理2可知,根据引理3可知=djh+pjh,因此Gnb、Gt也可表示为:根据以上方法,测算和分解了全国30个省区之间以及城镇和农村之间1997~2015年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空间分布的基尼系数并进行了地区分解.1.2.2 Kernel密度估计本文进一步将各省份的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空间特征引入到时间坐标轴上进行动态评价,并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来分析时间特征.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能够对全国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整体空间差异进行分析,并且通过观测核密度函数曲线峰值和宽度的变化,能够对全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总体差异的分阶段动态变化进行可视化表达.假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f(x) ,则在点x的概率密度可以由下式进行估计:式中:N为观测值的数量;h表示窗宽, , ;K(·)是核密度函数,它是一种加权函数或平滑转换函数;Xi为独立同分布的观测值,x为均值.本文采用高斯核函数进行估计,其表达式为:结合核密度函数图,就可以对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取值在不同观察期的变化进行有效判断,进而刻画其动态特征.目前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的指数分解方法主要有算术平均 Divisia 指数分解法(AMDI)和对数平均 Divisia指数分解法(LMDI).AMDI 取两个端点值的算术平均数为权数,简单易行,但分解结果存在残差.LMDI方法分解无残差,对零值与负值数据能进行有效的技术处理,并且对于乘法和加法的分解结果具有总和一致性的优点.同时,考虑到加法模型更适合排放数量指标,而乘法模型更适合排放效率指标(如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等).由于本文采用居民人均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以下简称CP)作为分解指标,即排放效率指标,因此采用乘积式LMDI(M-LMDI)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将中国城镇、农村和整体CP分解为30个省区3个变量的乘积之和的形式:式中:CP(t)表示全国城镇/农村/整体居民t时期的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C(t)和Ck(t)分别表示全国和第k省区城镇/农村/整体居民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总量;p(t)和Pk(t)分别表示全国和第k省区城镇/农村/整体人口数量;k=1,2,…,30指30个省区;Ek(t)表示第k省区城镇/农村/整体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总量;Tk(t)表示第k省区城镇/农村/整体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额.式(14)可以进一步表达为:式中:CEk(t)=Ck(t)/Ek(t)表示单位能源碳排放强度; ETk(t)=Ek(t)/Tk(t)表示能源直接消费强度,即单位消费支出的直接生活能源消费量;TPk(t)=Tk(t)/ Pk(t)表示人均消费支出,表征人均消费水平.根据M-LMDI方法对式(3)进一步分解,则可以得到相邻2个时段(t期~t+1期)居民人均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可以表达为:用来表示全国城镇/农村/整体CP值从t时期到t+1时期的变动情况,并且分解为30个省区的3种因素变动的加权平均值之和.是权重函数在时刻的函数值.本文采用Sato-Vartia 指数来测度,即:可以运用下列的对数平均函数求取:基于上述理论模型,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区1997~2015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主要搜集4组数据:30个省区城镇、农村和整体的居民生活直接能源消费数据、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人口数据和居民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数据.其中,城镇、农村和整体的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1998~201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区的地区能源平衡表.平衡表中的20类能源的统计单位不统一,本文按照《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6中所附的各类能源的折标准煤参考系数将20类能源的单位统一转化成万t标准煤;城镇、农村和整体人口数据来源于1998~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农村和整体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额数据来源于1998~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由于年鉴中仅公布了各省区城镇和农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本文结合该数据和人口数据推算出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额数据,二者加总后得到整体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总额数据,并进一步将数据以1997年为基期进行了平减.平减采用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城镇、农村和整体居民生活直接消费碳排放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进行间接测算(具体测算过程参见1.1节);18种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来自IPCC;各省电力的碳排放系数来自于《关于公布2009年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的公告》;热力的碳排放系数参考了李艳梅等[1]的数据.1997~2015年期间中国城乡CP值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且城镇CP值明显高于农村,为了进一步分析地区差异,本文利用ArcGIS的自然点断法绘制了1997年、2015年中国城镇和农村CP值变化的空间分布图,如图1所示,城镇和农村CP值在空间上均存在显著非均衡特征.1997年城镇CP值东部和西部差异较大,中部地区较为集聚,山东、江苏、安徽、湖南和贵州一带城镇CP值最低;2015年北部地区城镇CP值增加较快,呈现向东北地区集聚的趋势,各碳排放水平的集聚区域明显,总体看来东北和西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1997年中部地区农村CP值较高且较为集聚,东部地区相对最低;2015年农村CP值逐渐呈现出较大的东西集聚差异,东部地区农村CP值明显高于北部地区,并呈现向东南地区集聚的趋势.2.2.1 城镇和农村居民两组人群之间差距及其来源分解根据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城镇和农村CP进行测算和分解,结果如表1所示.1997~2015年期间中国整体CP的城乡差距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具体而言,1998~2005年城乡差距缩小速度较快,2006~2011年城乡差距缩小速度较为缓慢, 2012年以后城乡差距缩小速度又开始加快,2015年达到最小值0.235.从组内差距(指城镇或者农村居民人群内部区域之间的差距)来看,研究期间内城镇居民组内差距变动呈现波动状态, 1998~2004年呈现“U”型态势,2005年之后呈现出缓慢的增长趋势.农村地区组内差距在1997~2015年呈现逐年缩小的发展态势.相比较而言, 1997~2011年农村地区的组内差距总是大于城镇地区,2012年以后则出现了反转,城镇地区组内差距大于农村地区.从组间差距(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两组人群之间的差距)来看,1997~2015年其变动趋势与总体差距类似,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CP差距在缩小.从两组人群差距的来源看,1997~2015年CP的组内差距和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而组间差距的贡献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具体来说,1997~ 1999年期间,城镇和农村CP的组间差距贡献率最大,是城乡差距的主要来源;2000年后,组内差距的贡献率超过了组间差距,成为城乡差距的主要来源.从基尼系数分解结果来看(图2),1997~2015年组内差距呈现轻微波动状态,总体有轻微的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0.139下降到2015年的0.117,说明研究期内的组内差距变动不明显;组间差距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0.202下降到2015年的0.064,这说明组间差距对城镇与农村CP差距的影响在逐渐变弱,并且以2002年为分界线,之前年份组间差距为总体差距的主导因素,而之后年份主导因素则变为组内差距;超变密度在研究期内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从1997年的0.038上升到2015年的0.062.除了2011和2013年之外,其取值始终低于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不难得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的交互作用使得总体差距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的0.379下降到2015年的0.244.即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的同时下降是导致总体差距下降的主要原因.即城镇和农村之间的总体CP差距呈现出缩小的发展态势,这与李艳梅等[23]的研究结论保持一致.但是城乡差距缩小的原因并不在于城镇地区CP值的下降,而是农村CP值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城镇地区导致的. 2.2.2 地区差距及其来源分解本文进一步依次对全国整体、城镇和农村CP的地区差异分别按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测算和分解,其中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结果如表2、表3和表4所示.从表2可知,东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最大(均值0.257),其次是西部地区(均值0.253),中部的地区内差距最小(均值0.206);东部和中部地区整体CP值的地区间差距最大(均值0.276),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均值0.275),中部和西部的地区间差距最小(均值0.248).从发展趋势来看,东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0.308下降到2015年的0.164,说明东部地区内部的各省区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中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在研究期内表现出了波动状态,但是波动幅度不大,基本稳定在0.2左右波动,并呈现轻微的下降趋势,从1997年的0.202下降到2015年的0.179,这说明中部地区内部各省区之间的差距变化不大;西部地区的地区内差距同样呈现出了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但是波动的幅度要明显高于中部地区,从1997年的0.262下降到2015年的0.224.从中国城乡整体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距的来源和贡献率来看,研究期内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取值均最高,研究期内保持在40%左右波动,说明CP的地区内差距和地区间差距的交互作用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贡献率次之的是地区内差距,研究期内维持在30%以上的区间内小幅波动;贡献率最低的是地区间差距,并且在研究期内呈现出剧烈波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表3展示的是城镇CP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从基尼系数可知,西部地区城镇CP 的地区内差距最大(均值0.269),其次是东部地区(均值0.254),中部的地区内差距最小(均值0.222);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镇CP的地区间差距最大(均值0.279),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值0.270),东部和中部的地区间差距最小(均值0.262).从发展趋势来看,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镇CP的地区内差距在研究期内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发展态势,分别从1997年的0.135和0.200上升到2015年的0.260和0.279;东部地区则呈现出波动中下降的发展态势,从1997年的0.241下降到2015年的0.208;三大区域城镇CP的地区间差距均表现出波动中上升的发展趋势.从城镇CP地区差距的来源和贡献率来看,除了2004年以外,研究期内超变密度的贡献率取值均最高,并在2007年达到最高值(63.06%),并在研究期内呈现出波动上升的发展态势,这说明超变密度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贡献率次之的是地区内差距,其取值在研究期内始终保持在30%以上,波动幅度较低,基本维持在32%~34%的区间内波动;贡献率最低的是地区间差距,在研究期内波动剧烈,2007年的最低值(3.16%)和2004年的最高值(33.90%)之间差距较大,并且从时间趋势上呈现出了明显的波动下降态势.表4展示的是农村CP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从基尼系数可知,东部地区农村CP 的地区内差距最大(均值0.340),其次是西部地区(均值0.251),中部的地区内差距最小(均值0.224);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村CP地区间差距最大(均值0.399),其次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值0.369),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区间差距最小(均值0.263).从发展趋势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村CP的地区内差距均呈现出了波动降的态势,分别从1997年的0.511、0.352和0.299下降到2015年的0.172、0.092和0.133;从地区间差距来看,东部与中部、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在研究期内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从1997年的0.509、0.447和0.366下降到2015年的0.258、0.283和0.119,降幅明显,说明中国农村CP的地区间差距有明显的缩小.从中国农村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距的来源和贡献率来看,研究期内地区间差距的贡献率最高(均值为45.81%),说明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贡献率次之。
平均居民消费倾向计算
平均居民消费倾向计算摘要:一、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定义和计算方法1.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定义2.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计算方法二、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组成和影响因素1.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组成2.影响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因素三、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现状和趋势1.我国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现状2.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趋势四、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意义和应用1.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意义2.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应用正文:平均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消费支出的平均比例。
它是衡量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居民的消费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定义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消费支出的平均比例。
具体计算方法为:平均居民消费倾向= 居民消费支出/ 居民可支配收入。
其中,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活消费的各种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居住、交通、通讯、教育、医疗、娱乐等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全部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
二、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平均居民消费倾向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必需品消费倾向、非必需品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其中,必需品消费倾向是指居民在消费中用于购买必需品的比例;非必需品消费倾向是指居民在消费中用于购买非必需品的比例;储蓄倾向是指居民在消费中用于储蓄的比例。
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消费信贷、社会保障水平、消费观念等。
三、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现状和趋势近年来,我国平均居民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 年我国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到78.2%,比2018 年提高了1.2 个百分点。
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强,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四、平均居民消费倾向的意义和应用平均居民消费倾向是衡量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指标,对于了解居民的消费状况、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地理地域尺度综合分析
15
说明:中国粮食作物的地区差异较大,如华北的冬小麦、 东北的春小麦、南方的水稻、黄土高原的谷子、青藏高原的 青稞。造成差异的原因除气候等自然条件外,还包括生活习 惯的差异。
2021/6/24
16
2.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差异的对比分析
主要农 重要农
分区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作物 业基地
2021/6/24
27
3.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 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住“高”“寒”两个方面。
2021/6/24
28
八、不同尺度区域的综合分析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西双版纳
长江沿江地带
区域 类型
省级区域
省内区域
跨省区域
山脉与盆地 热 带 季 风 气 地形多样,亚热
2021/6/24
22
2.长江沿岸工业地带 沿长江及其支流分布,包括沪宁杭工业基地,以武汉为 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湖北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 力、钢铁工业基地,以贵州乌江水电站为中心的矿业基地以 及以攀枝花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等,该地带水运条件得天 独厚,矿产、水力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将向着 拥有水电、有色冶金、化工、钢铁、轻纺、机械、电子等多 种工业地带的方向发展。
2021/6/24
36
山坡流入谷地,谷地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易凝结成雨。第(2) 题,考查旅游环境保护。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利用河滩低 地布局文化建筑,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吸引外来文化,改 造当地民俗,会使当地文化失去原有的特点。因此本题选 B。
【答案】 (1)C (2)B
2021/6/24
37
(2013·江苏)下图是“我国 30°N 附近地形剖面及 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问答下列问题。
我国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影响我国生活质量的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个方面,以期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界定了生活质量的内涵,明确了生活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然后,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影响生活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基础性因素,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质量、文化娱乐等因素也对生活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措施。
一方面,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为改善生活质量提供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还要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创新,为人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环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生活质量的现状和问题,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研究将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生活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其影响因素众多且复杂。
为了全面而系统地分析这些因素,我们构建了一个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该框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基础。
这包括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物价水平等。
经济因素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消费水平,对生活质量产生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社会因素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医疗保障的完善程度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社会保障的健全程度则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安全和生活稳定。
第三,环境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完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收⼊的不断提⾼,⼈们的消费⽔平也在显著地提⾼。
因此⼈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投放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上。
消费结构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为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实际因素,本⽂通过⽐较分析2012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治区)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相关数据,在充分运⽤Excel软件和SPSS软件的前提下。
运⽤描述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具体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计量分析(具体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三种分析⽅法,⼒求在以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实际数据为前提的条件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具体情况,同时探讨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以期能为各地⽅政府的消费结构的优化提供⼀定的参考价值与依据,为当地的经济的发展提出更加有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引⾔“消费”是⼈类⽣活中的主要且必须的活动,任何⼈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消费。
简⽽⾔之:⼈类的⼀切经济⾏为都是围绕着消费⽽进⾏的。
因为⽣产的⽬的是为了满⾜消费;扩⼤消费市场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企业之间的各类资源的竞争,最终都表现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
因⽽,当今社会,每个⼈都在努⼒学习和⼯作以期能够获得更⾼的个⼈收⼊,深究其⽬的也是为了提⾼个⼈的消费⽔平。
所以说“消费”已成为当下最炙⼿可热的经济词汇。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满⾜⼈类不断扩⼤的经济需求,⽽各国经济发展是以提⾼整体国民的福利⽔平为⽬的,主要就是提⾼国民当前乃⾄未来的消费⽔平。
所以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前提,同时消费结构的优化则是提⾼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经济⼿段。
消费结构1(consumption structure)具体是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包括劳务)的⽐例关系。
西安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分析
善, 居民消费将经历从 生存资料 的消费到发展资料 的消 费到享受资料消费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经济的
发展 中 国家 , 元经 济 的发 展势 必 导致 城 乡居 民消 费 的 二
现象的原因进行 了深入分析。赖革等 从居 民储蓄方
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根据不同 的标准对消费结构进行 了分类 :1 按满足人们消费需 () 要的不同层 次划分为 生存资料 、 享受 资料 、 发展资料。 () 2 按消费活动的不 同领域分为个人消费和集体 消费。
随着 经济 的 发展 、 民收 入 的增 加 、 民生 活 水 平 的 改 居 居
消费地理学产生于 2 世纪 5 0 0年代末 , 在国外 , 消费
地理学 目前 已经成 为经 济 地 理 学 中较 为 活 跃 的 学 科 分
中国家, 现存 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二元消费结构 , 反 之, 二元经济消费结构也会影响二元经济结构。 。通 。 过研究西安市城乡居 民的消费结构 , 可以为消费地理学 理论的建立提供一个例证 , 也可以为西安市政府对消费 市场的预测 、 产业的选择 、 经济发展的预测以及西安市二 元消费结构 的消除提供一个参考和借鉴。
的消 费 , 说 明农 村 居 民也 开始 注 意到 了食 品 的营 养 消 这
着性质不同 、 成熟度不一的 2个经济部门, 一个是“ 资本 主义” 部门, 又称现代部门; 一个是“ 维持生计部 门” 又 , 称传统部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 中国存在着经济
的二 元结构 、 业 的二 元结 构 等 。经 济 的发 展 结构 势 必 产
导致消费的发展结构 , 因此 , 中国也同样存在消费 的二元
我国人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探析
我国人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探析人均居民消费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影响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分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等。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在提高,这使得人们的购买力增加,进而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他们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了人均居民消费水平。
而经济因素中的投资也会影响人均居民消费水平。
当投资增加时,企业会增加生产,刺激就业增加,从而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而促进人均居民消费的增长。
其次,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文化、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
文化对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一些地区对于节俭的文化传统,会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储蓄,减少消费。
而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人们更加注重品质和品牌,从而提高日常的消费水平。
同时,社会环境的稳定和安全也会对人们的消费意愿产生影响。
只有社会环境稳定,人们才会更加愿意去消费。
最后,政策因素也是影响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政府制定的消费政策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
例如,降低税收和减少关税对于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促进人均居民消费有积极的影响。
政府还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和提高工资水平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供来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
总之,在影响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因素中,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只有这些因素能够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积极的政策,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改善社会环境,从而推动我国人均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
些耐用消费品存在着采购难 、 使用难 、 维修难的现 象 。农 民不愿 意 花 钱买 负担 , 因此 在 购买 时 比较 理智 。另外 , 与城 市相 比较 , 村社 会保 障制度 还 农
十分薄弱 , 民面 临 着 过 高 的 医疗 费用 和子 女 教 农
想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这几个假想变 量能 够反 映原来 众多 变量 的主要 信息 。本 文用 因 子分析的结果将 7 个变量进行指标简化 , 以便 于
对居 民消 费结 构作定 性 的分析 。
利用统 计 软件 S S P S对原 始数 据 进行 因子分
析, 到 K 得 MO检验 及球 形 检 验 的结 果 如 表 1 数 , 据 非 常适合 做 因子分 析 。
构 的 7项指 标 ( 品 、 着 、 食 衣 居住 、 通 通 讯 、 教 交 文 娱乐 、 医疗 保健 、 他 商 品及 服 务 ) 究 分 析 我 国 其 研 农 村居 民消费结 构 的区 域 特征 和类 型 , 始数 据 原
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 2 0) 08。 )
反映的是生活奢侈 品的消费 , 而第 二主成分反 映 的是 生活必 需 品的消 费 。由表 3看到 2个 因子 的
我 国 农 村 居 民 消 费 结 构 的 区域 特 征 与类 型分 析
赵 瑜
( 内蒙 古 大 学 经 济 管 理 学 院 , 内蒙 古 呼和 浩特 002) 10 1
摘
要 :以《 中国统 计年鉴 2 0 ) 0 8 提供的 2 0 0 7年各地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 出的数 据为背景材 料 , 我国 对
表 3 因 子 、 征 值 及 方
宁新 广重 四海 山安 河河龙 江湖 湖 蒙吉 贵甘 陕青 云西 天江 辽山 福广 北浙 上 夏疆 西庆 川南 西徽南 北 江西 北南 古林 州肃 西海 南藏 津苏 宁东建 东 京江 海
中国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112引言人类活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环境[1],城镇作为人口流与物质流的汇集地[2],其CO 2排放量已占到全球总量的80%以上[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居民食物消费已经对城镇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4,5]。
食物消费涉及生产、加工、运输、流通、处理等环节,这些过程均伴随着能源的投入和温室气体的排放[6,7]。
有研究显示,与食物消费相关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已达到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25%左右[8]。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食物消费行为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9],相应地引起了食物碳排放结构的改变。
因此,清晰地了解城镇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量、结构构成和变化趋势,有利于提高居民节约食物保护环境意识,也有助于针对性改善食物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文献综述国内外诸多学者对食物消费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测度上,从生产和消费两个视角进行计算,基于生产角度的较多[10-12],而基于消费角度的较少[13-15]。
基于消费角度测算的食物消费碳排放可分为直接碳排放和间接碳排放。
食物消费直接碳排放指消耗食物本身产生的碳排放,主要采用碳折算系数法计算,Weber 等[16]运用碳折算系数法测算了美国不同食物类型的碳排放,认为红肉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是蔬菜类消费碳排放的将近4倍,Tilman 等[17]得到每单位肉类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是谷物类消费碳排放的10倍,曹志宏等[18]运用碳折算系数法测算了不同食物类型的碳排放,认为中国居民食物消费以粮食、蔬菜和猪肉为主,三者共占2016年全国食物碳排放总量的65.71%。
食物间接碳排放指食物生产、加工、运输、流通、储藏等环节消耗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主要基于生命周期角度采用碳折算系数法和投入产出模型计算,Pelletier 等[19]基于生命周期角度,测算了食物生产、加工、运输、流通等消费过程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国内学者也较多基于生命周期过程测算食物消费间接碳排放[20,21];部分学者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食物消费间接碳排放[22-24]。
中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收入弹性的区域差异研究:1995~2007
差异较 大,消费收入弹性呈 中部崛起特征 ,此外高房价也是推动消费收入 弹性增加的 因素之一 ,造成这 种结果的主要 因素是 区域发展不平衡 。最后对我国城镇居民居住 消费收入 弹性的具体 区域特征提 出 关 相
对策。
[ 关键词] 城镇居民 居住 消费 收入 弹性 [ 中图分类 号]F6 . [ 04 1 文献标 识码 )A
人/ 生命周期理论 ;城乡之间居住消费模式具有一定差异 ,
相关 性 ,美 国 住宅 财 富 的 边 际 消 费倾 向大 约 为 00 。 .6
Cs 等 (o 1【 以 17 a e 2o )2 98—20 J 00年欧 洲 1 4国数据 和 1 5 7 9
~
农村居民居住消费较多地受当期收入变动的影响,而城镇
居民更多地受持久性 收入影 响 ( 炜峰 ,20 ) j 吴 09 L 。刘 旦 7 (08 20 )在生命周期假说 的基础上 ,构造 了一个城镇居 民 住宅资产与城镇 居民人均消 费关系的模 型。实 证结果表 明,中国城镇住宅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 J 。 经济转型 3 0年是我国城 乡居 民居住消费快 速增长 的
从绝对数值来看 ,东 部地区城镇居 民居住 消费支 出 由 37 6 元/ 0 .4 人增加至 20 07年 的 17 .2元/ ,增长接 164 人 近 4 ;中部地 区城 镇居 民居住 消费支 出 由 20 6 倍 1. 2元/ 人增加至 20 07年 的 887 元/ ,增 长 4倍多 ;西部 地 3 .5 人 区城镇居 民居住消费支 出由 15 1 7 .7元/ 人增 加至 20 07年
富每增长 1 美元会 导致 年消 费增 加约 3美 分。最近 的大
规模跨 国比较研究是 C n 20 )5 出的 ,他 以 O C ae(04 【 做 J ED 为样本 ,利用面板数 据估计方法 ,估计结 果表 明各 国住 宅财富效 应 有较 大 差 异 ,如 澳 、加 、荷 三 国在 00 .5—
江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
分 布位置可得到更直观 、准确的揭 示 ,进
一
步结合多元聚,包
镇居民消费结构类型划分为三类较为适宜 括南京 、 无锡、常, 、 州, i f 苏 J 主要 由人均可 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支出 、医疗保健支出
比 重 和 交 通 通 讯 支 出 比重 指 标 所 表 征 :这 四个 城 市 均 是 苏 南 经 济 发 达 地 区 ,城 镇 居
多的 是 恩 格 尔 系数 、扩 展 线 性 支 出 系 统 模
零
型 及 聚 类 分 析 :恩 格 尔 系数 只适 用揭 示特
定地 区、 特定阶段收入和消费 的结构 关系,
示 尽 管 吃 、 穿 、 用 仍 是 这 类 居 民 支 出 的 重 点 ,但 强 调 吃 得 好 ,穿 得 时 尚 ,用得 档 次 高 。 积极 追 求休 闲娱 乐 方面 的享 受 时 , 在
研 究 方 法 的 选 取
在研 究 居 民 消 费 结 构 时 , 目前 应 用较
l l _
蟀
江 城 居 费 构 苏 镇 民肖 结 的 区 特 与 型 域 征 类
■ 吕 洁 ( 江苏科技 大学经济管理 学院 江 苏镇江 2 ) 1() 2( 3)
学 院 B z ci e e r教授 在 R型 因 子分 析 和 Q 型
内容 摘要 :本 文 利 用 多元 统计 分析 中的
出比重 X ;杂项 商品及服 务 支出比重 × ; 。 人 均消费 支 出X、人均 可支配 收入 X 原 ,
始 数据略 . 借 助 S S 1 P S 0中 的 c e p n c 2 o s o d e r r An ls ay i 程 ,实现 对 应 分 析 一主 要 输 出 s过 结 果见 表 1 、表 2. .
区域规划与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区位商: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Q=(N1/A1)/(N0/A0)
含义:Q值越大、该地区这个部门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在考察确定主导产业时,一般只有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Q<1表示产业在某地区属于劣势产业,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Q值越小,比较弱势越明显。Q=1表示该产业为一般水平。
注意事项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恩格尔系数统计数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中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
3、系统功能
经济发达地区 、 经济欠发达地区 、 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划分 ,生态环境恶化地区 、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地区之间等 ,都是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 ,对不同功能地区进行划分的 。
3、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
区域系统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也对结构有反作用。Eg:上海——系统结构决定功能代表,凭借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各产业部门形成物质交流和技术协作联系——具备了强大的加工能力、进出口、引进外资、消化国外最先进技术的能力。深圳——国家赋予它开放窗口的功能要求,并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使其躬耕逐渐完善,这种功能反过来促使其外经、外贸业的发展和涉外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结构在功能的诱导下逐渐完善。
中国居民消费习惯形成的二元结构研究
而也就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对于促进 中国经济 的持续稳定增长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 具有 习惯形成 的 生命 周期模 型的形成机理
根据 D n n 出的具有 习惯形成 的生命周期 ya 提 消费模型, 具有习惯形成 的消费者跨期消费最优化
问题为 :
三 ma Et x u(
指 出, 由于受 能发生 跳跃 性 变 化 , 因此 消 费 的波 动 幅度 会 小
性定性分析。龙志和等人使用某省会城镇 19 年 99 1月至 2 0 年 1 01 2月居 民分 月 家计 调 查 中 30户 家 0 庭的食品消费数据对消费习惯形成模型进行估计 ,
中图分 类号 :8 2 C 1 文献标 志码 1 A 文章 编号 10 7 3 1 (0 10 —0 3 一O 1 0 - 1 6 2 1 )6 0 9 6
一
、
引 言
证 分 析 的是 龙 志和 等人 [ , 4 之前 的有关 中 国消费 习 ] 惯形 成对 中 国居 民消费影 响所 作 的讨 论仅 限于一 般
结果 表 明城镇 居 民的消 费习惯 形成 在食 品消费 上具
有显著的作用 ; 谭玉顺等人构造了一个基于习惯形 成 的效用 函数 , 运用 含 有 消 费 习惯 形 成 的效 用 函数 对当前中国居民的消费倾 向偏低及储蓄率居高不下 的现象给出了数学解释[ ; 5 杭斌等人曾在缓冲储备 理论 中引 入消 费 习惯 形 成 因素 , 究 发 现 习惯 形成 研 是 导致 中 国居 民高 储蓄 现象 的重要原 因之一[ 。 6 ] 从 现有 文 献来 看 , 以往 对 习惯 形成 的研 究 都 是 从全 民总体上来研究习惯形成对居民消费一储蓄行 为 的影 响 , 者单独 针对 城镇 或农村 居 民进行 分析 , 或 很少将两者进行 比较研究 。而事实上, 中国是典型 的二元结构国家, 这个特征决定 了中国城镇居 民和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具有很大的差异 , 而对中国中东 西不 同地区之间的习惯形成差异的研究更是未曾出
农民收入水平的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结 构 调 整 、 业 产 业 化 发展 、 产 品 市场 流 通 体 制改 革 、 村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 业科 技 发 展 、 村 土 农 农 农 农 农 地 制 度完 善 、 村 乡 镇 企业 发 展 、 村 第 三产 业 的发 展 、 村小 城 镇 建设 、 村 基础 建设 、 民负担 、 农 农 农 农 农 农 村 贫 困等 。 些 都 是全 国和各 省 增加 农 民收 入所 努 力 的方 向 。 是 , 国不 同省 区农村 经 济环 境 这 但 我
*本 文 系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Hale Waihona Puke 0 J 7 ) 0 B Y0 0
收 稿 日期 : 0 2 0 一l 20— 9 6
—
4 — 8
维普资讯
20 02年第1期 o
・ 海经 济研 究 ・ 上
为解 决 上述 问题 , 文分 两 个 步骤 进行 讨论 。 先 分析 我 国农 民收 入水 平 的 区域 特 征 。主要 利 本 首 用 农 民收 入 的最 新 资 料 , 用 聚 类分 析 将 中 国大 陆 3 采 1个省 ( 直辖 市 、 自治 区) 以下 简 称 省 ) 分 成 ( 划 不 同层 次 , 合 三 大经 济地 带 的划分 , 析农 民收入 水 平 的 区域 特征 。其 次在 聚类 分 析分 类 的基 础 结 分 上 , 因子 分 析 法计 算 各 省 区农 村 经济 环境 的综 合 得分 , 析 不 同层 次 收入 区农 民收入 内部差 异 的 用 分 原因 , 进而 归 纳 出 影 响农 民 收入 区域 特征 的因 素 。在本 文 研 究 中 , 设 所选 定 的 因素按 市 场经 济 原 假 则对农 民收 入产 生 影 响 , 我们 将 有 可 能通过 实证 分 析发 现 问 题 和提 出对 策 。
农村与区域发展
一、名词解释1、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
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
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
2、现代农业:向农业大量输入机械、化肥、燃料、电力等各种形式的工业辅助能,用现代科技武装,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生产效率达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
3、可持续农业:通过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以确保获得并持续地满足目前和今后世世代代人们需要的农业,是一种能维护和合理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资源,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在技术上适当可行、经济上有活力、能够被社会广泛接受的农业。
4、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5、农产品需求:经济学中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显示了随着价钱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ceteris paribus),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买的某货物的数量。
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
在不同价格下,需求量会不同。
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若以图像表示,便称为需求曲线。
6、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并非真是一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曰非效率可以通过当事人的谈判而得到纠正。
7、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力向非农业生产部门的流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农村内部和外部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
根据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本身的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状况等特点,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可能是单一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区域特征与类型分析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in China 盛成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统计学专业2007(2)班 200771078指导教师:李芳芝讲师摘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正确引导消费趋势,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我国各省市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考察和研究,以期发现特点和规律从而更方便引导正确消费。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结构特点分析,通过“聚类分析”对我国各地区居民消费结构之间的异同进行考察并作分类研究,总结得出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富裕型、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类消费攀升的趋势特点。
从理论角度出发,消费需求的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上。
要增加居民合理消费,就要从研究居民消费结构入手。
只有了解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掌握消费需求的重点和发展方向,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消费者合理扩大消费,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相协调,才能推动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Abstract:For consummating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directing the consumption tendency, improving the daily living standard, it is necessary to investigate on each region of our country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and the laws for appropriate consumption. This paper utilizes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on different structure featur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Through this paper we can know that people in our country which prefer to entertainment, education, express the increasing trend. In theory, the content of consumer demand reflect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Only study on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enhance the reasonable inhabitant consumption. It will provide the favourable politic environment and promote the tri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sur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f we understand the trend of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onsumption demands.Keyword: Consumption Structure; Factor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目录1.消费结构的研究意义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 (1)1.1消费结构的含义及研究意义 (1)1.2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 (1)2.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 (2)2.1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 (2)2.2聚类分析的结果 (3)3.国内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 (4)3.1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 (4)3.2从各个因子得分图分析不同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 (8)3.3从不同类地区的三因子得分中分析居民消费结构差异 (9)4.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的建议 (11)4.1消费结构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4.2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11)4.3对于消费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出建议 (11)参考文献: (14)1.消费结构的研究意义及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1.1消费结构的含义及研究意义消费是人类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具体来说,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
其中消费的最主要特征是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中不同商品或劳务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
包括食品消费、衣着消费、居住消费、交通通讯消费、医疗消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文娱教育消费和其他消费等八个支出子项。
消费结构可以按实际支出的各方面分为吃、穿、住、用、行等具体形式;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重要问题, 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因为合理的消费结构及消费结构的升级与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提高, 而且也为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同时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考察消费结构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可以从侧面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是联合国划分一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全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 消费结构已经逐渐趋向合理化,本文是借鉴全国2010年的统计年鉴资料,侧重从全国各省市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消费状况的多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各地区之间消费质量与水平的差距。
建立反映城市居民消费状况的因子分析模型,探讨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下的各省市地区居民的消费差异性,也为更好的为经济发展中等地区的未来消费趋势作出良好的预期。
1.2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现状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经济规模急剧扩大。
2010年GDP总量达到39.79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蛋糕做大了,但国内居民享用的份额却在不断下降,其突出的特征是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
我国最终消费率由59.6%下降到48.8%,十年平均消费率为56.6%,比世界平均消费率(78%左右)低20多个百分点。
我国的消费率不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
最终消费由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组成,其中居民消费是主体,一般占最终消费的70%以上。
目前我国最终消费率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居民消费持续走低造成的。
我国居民消费率从1998年的76%下降到2009年的35%,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而同期政府消费由14.3%上升到15.3%;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持续扩大。
在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2009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为74.4%和25.6%,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比1998年分别提高和下降11.3个百分点。
由于最终消费率长期偏低,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缓慢,经济增长过份依赖投资和出口。
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57.1%下降到39.4%,投资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而消费的拉动作用相对弱化。
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既定时期内只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
而且收入水平上升下降,只是构成了需求增加或减少的上限,其对需求总量的实际影响,则是由消费倾向决定的。
因此,对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主要是消费倾向。
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十余年间,我国商品供应短缺,居民也大多数处于低收入阶段,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较高,如若不适时地抑制消费,会加剧商品供应短缺程度,而且也难以实现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从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国家实行的是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所以会逐渐出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
那么,我们实行消费战略转移的目的并不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而是尽可能使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放缓。
2.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2.1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聚类分析是一种建立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将一批样本数据根据其各种特征,按照性质上的相似程度在没有案例对比的情况下进行分类,产生多个分类结果。
其结果得到同一类中的每个个体在特征上都具有相似性,不同分类间的个体特征差异性较大。
我国有32个省市自治区,如若对每个地区进行分析则太过繁多。
以此把消费结构类似的省市自治区进行划分,化多地区为少数分类,以便接下来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更具代表性的结论。
此文利用SPSS13.0版软件并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中全国各地区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数据,进行全国各省市地区的层次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层次聚类分析中的类成员地区5类4类3类1 北京 1 1 12 天津 2 2 23 河北 3 3 24 山西 3 3 2续(表1)5 内蒙古 4 2 26 辽宁 4 2 27 吉林 3 3 28 黑龙江 3 3 29 上海 5 4 310 江苏 4 2 211 浙江 1 1 112 安徽 3 3 213 福建 4 2 214 江西 3 3 215 山东 4 2 216 河南 3 3 217 湖北 3 3 218 湖南 3 3 219 广东 1 1 120 广西 3 3 221 海南 3 3 222 重庆 4 2 223 四川 3 3 224 贵州 3 3 225 云南 3 3 226 西藏 3 3 227 陕西 3 3 228 甘肃 3 3 229 青海 3 3 230 宁夏 3 3 231 新疆 3 3 2 2.2聚类分析的结果当按照人均消费性支出金额大小分类时,由表1可以清楚的看到,当把我国各地区分成4类时,北京、浙江、广东这三个消费较高的省份自成一类;上海市自成一类,消费支出最高;天津、内蒙古、辽宁、江苏、福建、山东、重庆为一类,其余省份自成一类为消费支出最低的一类。
聚类分析的结果与现实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划分相一致,第一类地区消费能力强,结构更加合理;而第二、三类地区,虽然经济不如第一类地区,但在未来的快速发展中,自身的消费结构将发生改变,更加趋向第一类地区。
本文在此取四类地区为本文结论的分析要素。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他们的消费水平较高,非物质消费在人均消费中的比例比较大;反之,经济不发达地区,他们的消费水平较低,物质性消费在总人均消费中的比例比较大。
3.国内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3.1不同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 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 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
在《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消费性支出包括8大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