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生平)知识讲解
陆游生平和主要作品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0岁时与唐琬结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
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29岁时,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名列第一,因居秦桧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竟在复试时被除名。
后得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和蜀州、嘉州、荣州代理通判、知州等职。
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在江西任上,当地发生水灾,他“草行露宿”,亲到灾区视察,并“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不料却因此触犯当道,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
淳熙十五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
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
次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
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他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集中存诗共约9300余首。
他的诗大致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从少年到中年(46岁)入蜀以前。
这一时期存诗仅200首左右,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
第二期是入蜀以后,到他64岁罢官东归,前后近20年,存诗2400余首。
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郑,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
第三期是长期蛰居故乡山阴一直到逝世,亦有20年,现存诗约近6500首。
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
“诗到无人爱处工”,可算是道出了他此时的某种心情和所向往的艺术境界。
另外,在这一时期的诗中,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
陆游简介20字
陆游简介20字1、陆游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
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
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
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2、陆游作品:陆游一生创作颇丰,据汲古阁所刻《陆放翁全集》,计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剑南诗稿》85卷(其中有古近体诗9138首);《放翁遗稿》3卷;《南唐书》18卷;《老学庵笔记》10卷;《家世旧闻》8则;《斋居纪事》36则。
另有《续笔记》2卷、《高宗圣政草》1卷、《陆氏续集验方》2卷、《感知录》1卷、《清尊录》1卷、《绪训》1卷、《放翁家训》等。
[137]体裁作品集代表作品。
散文《老学庵笔记》《渭南文集》《南唐书》《静镇堂记》《铜壶阁记》《书渭桥事》《烟艇记》《书巢记》《论学二王书》《家世旧闻》《斋居纪事》《放翁家训》《高宗圣政草》《感知录》《清尊录》《绪训》《陆氏续集验方》《入蜀记》《祭雷池神文》。
陆游生平
陆游生平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1]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2]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3]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入仕途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6] ,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8]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9-11] 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12-13]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
[14] 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15] ;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16]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降杨存中为太傅、醴泉观使,升陆游为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负责司法工作。
陆游生平介绍简介
陆游生平介绍简介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陆游(公元1125年11月13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宋孝宗即位后,赐陆游进士出身,因坚持抗金遭主和派排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嘉定二年(1210年)去世,留绝笔《示儿》。
人物生平一、家世背景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要典籍。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二、初入仕途陆游自幼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
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着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
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
着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人物生平少能诗文陆游自幼好学不倦,12岁即能诗文。
他在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20岁时与唐琬成亲,后被其母强行拆散,且唐琬后来早逝,导致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
仕途坎坷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而秦桧的孙子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再次将陆游排在秦埙之前,竟被秦桧除名。
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公元1163年孝宗即位后,以陆游善词章,熟悉典故,赐其进士出身。
历任陆游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
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
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
陆游密切关注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宋代诗人陆游的生平故事
宋代诗人陆游的生平故事陆游,出生于公元一一二五年,当时正处于北宋灭亡时期,陆游一直亲眼看着国家的衰败,心中对于国家的贫弱十分担忧,为此,陆游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诗句,成了千古诗人,他现存的诗作很多,是留下诗作最多的一位诗人。
陆游从小就从父亲那里听了不少关于金掠夺宋的故事,所以一直以来他就心怀国家大事。
然而在外有金国掠夺,内有奸臣的情况下,胸怀大志的他并没有得到重用。
即使如此,陆游心中为民的火苗并未熄灭。
公元一一八零年,抚州发生了一场天灾,当地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陆游在没有得到上级的允许下,下令开仓发粮食,这使得百姓艰难的生活得以缓解。
陆游还不顾周围县城有传染疾病,毅然走向各地查看情况,还将有用的药方收集起来,用在百姓身上。
虽然后来上级是非不分,以陆游擅自动用职权为理由,将陆游罢免,可是陆游却在百姓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陆游在离世之前仍念念不忘中原的统一,还写下诗句让自己的后人作为警示,这诗作直接表达了陆游看不到国家统一的悲愤,更是对君主不顾百姓的感慨,更是陆游爱国情怀的体现。
可惜的是,陆游最终还是没有从自己后人的口中得到中原统一的消息就遗憾而去,但是陆游这位爱国、爱民诗人的故事将一直流传在百姓之中。
陆游的一生中有几个对他很重要的地方,沈园和大散关这两处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大散关是关中四关之一,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
大散关中发生了很多的故事,鼎鼎有名的“明修暗道,暗度陈仓”就是在这个地方经过的。
而陆游大散关之间的故事就要从他的诗《书愤》中所得知了。
陆游的仕途向来是不平坦的,虽然家中祖辈都曾在朝为官而且都是很有名的文学大家,怪只怪陆游出生在乱世年代。
为什么大散关这个地方对陆游是如此重要呢?陆游一心读书为了报效国家,为抗金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朝中多是不支持抗金的人,他只能当一些小散官。
后来在抗金之际,有位在川陕一带所抗金的将领王炎对陆游早有耳闻,对他的才华多加赞赏,索性就将陆游请出来去做军事,上了前线。
古代诗人陆游生平简介
古代诗人陆游生平简介古代诗人陆游人物生平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古代诗人陆游历史评价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
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
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陈訏: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故全集所载,最多最佳。
袁宗道:(陆诗)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刘克庄:《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
譬宗门中初祖,自过江后一人。
赵翼: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
(陆游诗)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
朝廷之上,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吴宽:以六经、左氏、庄、骚、班、马、韩、曾为师匠,而天资工力,自得尤深。
蒋一葵:乾、淳间,诗人称诚斋、范石湖及陆放翁为巨擘。
冯煦:剑南屏除纤绝,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
陆游的生平和创作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和创作
一、生平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 的学生,当过尚书右丞; 父亲陆宰,当过京西路 转运副使。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 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 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 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村》、《书 愤》、《临安春雨初霁》、《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钗头 凤》 、《示儿》等。其中词作 《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 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书”: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 (回顾)诗人“书”了哪些事?
• • • •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书” 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书” 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书” 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愿 “书”
•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 事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 么? (从诗中找)
陆游 沉郁豪雄(以愤为意脉,,句句是愤,字字是愤。 感情沉郁,但二三四句大气磅礴,笔力雄浑。)
总结 :
一心报国却壮志难酬,这样的遭遇不只 是一个人的,诗人的遭遇也是民族命运的缩 影。爱国的主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一个永 恒的主题,有句话说“国家不幸诗家幸”, 每当国家危亡时刻,这种主题总会在诗坛上 大放异彩。陆游继承了这种传统,并把它发 挥到无人企及的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在 他的诗歌中,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 为陆游诗歌的灵魂。
二、表现一称清高 孤傲、不肯与俗世 合流的情怀。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零 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陆游生平简介
通判、安抚使、参议官、知州等职。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陆游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陆游诗名日盛,受到孝宗召见,但并未真正得到重用,孝宗只派他到福州、江西去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六年(公元1179年)秋,陆游从提举福建常平茶盐公事,改任朝请郎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十二月到抚州任所。
他一方面用大量精力处理因茶盐官卖后,茶盐户破产,被迫采取私贩和闹事进行反抗而引发的各种纠纷和诉讼;另一方面上书朝廷,主张严惩不法官吏向茶盐户收纳高额茶盐税,趁机大量搜括民脂民膏的行为。
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春,抚州大旱。
五月大雨,山洪暴发,淹没大片田地和村庄,洪水冲到抚州城门口,百姓饥困潦倒。
陆游密切注视灾情发展,写下“嘉禾如焚稗草青,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未抵虚檐泻雨声”诗句,同时上奏“拨义仓赈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在未征得南宋政府同意前,他先拨义仓粮至灾区赈济,使灾民免于饥饿之苦,然后奏请拨粮和给江西地方官下令发粮,并到崇仁、丰城、高安等地视察灾情。
这一举措有损朝廷利益,十一月,被召返京待命。
行前,从宦游四方所搜集到的100多个药方中,精选成《陆氏续集验方》,刻印成书,留给江西人民,表达他的为民之心。
途中又遭给事中赵汝遇所劾,竟以“擅权”罪名罢职还乡。
陆游在家闲居6年后,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春,以朝请大夫知严州(今浙江建德县梅城镇)。
官至宝谟阁待制、晋封渭南伯,后被劾去封号。
又以“擅权”之罪罢其官职还乡。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陆游在严州任满,卸职还乡。
不久,被召赴临安任军器少监。
次年(公元1189年),光宗即位,改任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于是他连上奏章,谏劝朝廷减轻赋税,结果反遭弹劾,以“嘲咏风月”的罪名再度罢官。
此后,陆游长期蛰居农村,于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
陆游有七子一女。
根据《陆游年谱》记载:长子陆子虞、次子陆子龙、三子陆子修、四子陆子坦、五子陆子约、六子陆子布、七子是陆子聿(《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简介(生平
陆游简介(生平、政治立场、仕途)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朝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市)。
父亲陆宰不仅曾有文学创作传世,且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灭,陆游跟父亲经过了一段流亡岁月,才回到山阴老家。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
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
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陆宰不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与志士往来,谈论家国局势,受父亲影响,年少的陆游早已埋下文学与爱国的种子。
二十九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因名次在秦桧孙(秦埙)之前,又因喜论恢复,屡受排挤,至桧死才得以被起用。
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
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
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
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
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
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
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
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
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
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
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
诗人陆游简介
诗人陆游简介诗人陆游简介他一生力主抗金复国,始终忧国爱民,誓死抗战,特别是在志不能用的情况下,以他的大量诗歌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对抗金复国、收复中原的信念,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
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
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乡。
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他生当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
2021高三语文备考:陆游(个人生平及诗歌鉴赏、作文素材)
2021高三语文备考:陆游(个人生平及诗歌鉴赏、作文素材)【个人生平】【家世背景】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
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
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1127年)攻破汴京(今开封),北宋灭亡(靖康之耻),陆宰遂携家眷逃回老家山阴。
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境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时陆游年仅四岁。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初入仕途】陆游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主考官陈子茂阅卷后取为第一,因秦桧的孙子秦埙位居陆游名下,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
次年(1154年),陆游参加礼部考试,秦桧指示主考官不得录取陆游。
从此陆游被秦桧嫉恨,仕途不畅。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不久,调入京师。
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进言“非宗室外戚,即使有功,也不应随意封加王爵”;高宗酷爱珍稀玩物,陆游认为“亏损圣德”,建议皇帝严于律己。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陆游以杨存中掌握禁军过久,权威日盛,多有不便,进谏罢免杨存中,高宗采纳。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
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
时孝宗在宫中取乐,并未重视,后被罢为镇江府通判。
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
陆游生平、思想
陆游生平、思想文/肖旭陆游是宋代文学的重点,一定要结合《关山月》等作品来掌握他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艺术上的特点。
陆游的生平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要联系他的诗歌创作道路,从中看出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重要原因。
45岁以前是陆游创作的准备时期。
思想上的准备、知识上的准备和诗歌技巧上的准备时期。
陆游从小受家庭和老师曾几的影响,培养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9岁时触怒秦桧,仕途受到挫折。
宋孝宗时被召用,又因力说张浚北伐而被免职。
46——65岁是陆游创作的成熟时期。
他先被启用为夔州通判,后又因作四川宣抚史王炎的幕僚来到抗敌的南郑前线,充满战斗激情,丰富而紧张的战斗生活使陆游十分振奋,感到有了杀敌报国的机会,从军的生活对他以后诗歌创作有深刻的影响,使他真正领会了“诗家三昧”。
为了纪念这段生活,他把自己诗集题名为《剑南诗稿》。
他这时期的作品内容充实,多爱国雄放之作,形成独特的风格,成就特别辉煌。
陆游在前线不到一年,又到蜀地供职,因为作品“寄意恢复,书肆流传”被招回临安,然后又被贬退山阴。
从66——86岁,是陆游创作的转化期。
这时期他基本闲居故乡山阴农村,写下了许多反映人民生活的诗篇,他生活简朴恬静,诗风也趋于平淡,虽然不减爱国热忱,但作了许多的闲适诗。
这时期他写诗最多,存诗有七千余首,从他绝笔诗《示儿》来看,“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从这首诗可看出,陆游晚年爱国热忱并没消退,至死他还在盼恢复中原,统一祖国。
从陆游的经历和创作道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作家要写出有意义的作品,必须要深入生活,投入火热的斗争。
题材不能决定作品的意义和价值,但题材本身同时代关系的风云如何,却影响反映作品的深度广度。
“国家不兴诗家幸”,正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爱国主义诗人、词家。
他们首先是战士,其次才是作家,他们是以战士的身分去写诗,填词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诗词内容,是爱国主义的。
陆游的生平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晚风干,泪痕残, 欲传心事,独倚斜 倚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0——1178年) (1170年 46岁)任夔州通判。(1172年)三月抵达南 郑,在四川安抚使司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检法 官。戍卫大散关头,火热的战斗生活,更加激发 了他的爱国热情,“诗家三昧”,从现实生活中、 从火热的斗争中汲取题材,形成了他的宏丽悲壮 的风格。(1172年)11月赴成都。调迁频繁。 (1175年)再赴成都,自号“放翁”。 3. (1179——1210年) (1179年 54岁)在山阴农村闲居。 (1210年),八十五岁的老诗人,竟抱着遗恨与世长 辞。
陆游是一位创造力充沛惊人的诗人,他在 《小饮梅花下作》中称“六十年间万首 诗”,85卷《剑南诗稿》存诗9300多首, 一卷《放翁词》存词130多首。在这卷帙浩 瀚的诗歌中,贯穿始终的是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那是对金用兵的撕心裂肝的呼号, 对卖国贼义正辞严的声讨,对朝廷屈膝求 和的愤怒指责,对南北分裂的痛苦焦灼, 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望。
二、陆游诗歌 1.反映民族矛盾,抒发爱国激情。 陆游是继苏轼之后的又一座宋诗高峰,他与 尤袤、范成大、杨万里并称为“中兴四大诗 人”。在南宋前期抗金斗争的烽火中,中兴 诗人——尤其是陆游——的诗歌汇聚了民族 的痛苦、愤怒、忧虑与期盼,深刻地揭示了 我们这个民族坚强不屈的灵魂。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 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 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 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180年 ) ——《关山月》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1186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的文学常识
陆游(1125年-1210年)是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文化学者。
他是文学史上的“后唐豪杰”,被誉为“浪漫主义之先驱”。
陆游思想开放,文笔犀利,其作品流传广泛,被后人称誉为“诗词第一豪杰”。
陆游的文学成就所反映的时代特点是南宋初年的萧规曹随,政治腐败,文人思悔幻灭,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陆游对文学和宗教都持有相当程度的关注,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陆游在诗歌方面的特点是贯穿了他一生丰富的文学才华和哲学智慧,诗风豪放、鲜明、清新、富于变幻,同时又不失深刻内涵的精神风貌。
陆游的诗歌表现了他思虑深邃、文学造诣深厚、时代抒情、风貌鲜明的特点,作品家喻户晓,深受后世诗人的推崇和学习。
除了在诗歌方面有所成就外,陆游在散文、文论和史传方面也有所表现。
他在散文方面的特点是寓情于景、形成别致; 文论方面则表现出苦口婆心,纵论文字之美;史传方面则以笔记形式,独特地记录历史,切中时弊地勾画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态。
总之,陆游以其深邃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塑造了深刻、风格鲜明、充满深情的文学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文学巨匠之一。
陆游生平事迹
陆游生平事迹篇一:陆游简介(生平陆游简介(生平、政治立场、仕途)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宋朝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省绍兴市)。
父亲陆宰不仅曾有文学创作传世,且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灭,陆游跟父亲经过了一段流亡岁月,才回到山阴老家。
陆游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
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
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然而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陆宰不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与志士往来,谈论家国局势,受父亲影响,年少的陆游早已埋下文学与爱国的种子。
二十九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因名次在秦桧孙(秦埙)之前,又因喜论恢复,屡受排挤,至桧死才得以被起用。
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
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
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
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
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
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
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
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
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
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
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
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
诗人陆游简介
陆游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
南宋爱国诗人。
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
家庭的教育,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
他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国主义基调。
绍兴二十三年(1153),他到临安应进士试,因“喜论恢复〞,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竟被除名。
直到秦桧死后三年(1158)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宋孝宗即位之初,他被召见,赐进士出身。
历任镇江、夔州通判,并参王炎、范成大幕府,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
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
后被劾去职,归老山阴故土。
他“身杂老农间〞,为农民送医送药,与农民结下浓厚的情谊。
嘉定二年(1210),八十五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他生当民族矛盾锋利、国势危迫的时代,他怀着“铁马横戈〞、“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
今存诗,将近万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还有词一百三十首和大量的散文。
其中,诗的成就最为显著。
前期多为爱国诗,诗风宏丽、豪迈奔放。
后期多为田园诗,风格清丽、平淡自然。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
毛晋《放翁词跋》说:“杨用修(慎)云:‘放翁词纤丽处似淮海(秦观),雄慨处似东坡。
’予谓超爽处更似稼轩耳。
〞的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所写的政论、史记、游记、序、跋等,大都语言洗炼,结构整饬。
陆游是爱国主义诗派的一个光芒代表。
他的作品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人对陆游爱国诗词的评价
朱自清《爱国诗》一文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 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 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 诗人”。
梁启超《读陆放翁诗》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诗中什九 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 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茶缘
陆游生在茶乡、两任茶官、多与嗜茶者交友、晚年又退 隐茶乡,整个一生都与茶有着割剪不断的联系
陆游人生的第五个时期
六十六岁至八十六岁(1190~1210 )退居山阴期: 这二十年里,陆游隐居故乡,过着简朴、宁静的农村生
活。写出不少反映农村现实、描写田园风光的诗作。 八十一岁,风烛残年的陆游还竭力支持权贵韩侘胄的伐
金之战。但这次轻率的北伐很快便失败了,陆游又一次 受到各方面的攻击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爱国诗词的代表作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 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 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 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 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 卧听风听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尽泪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 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陷,北宋灭。于兵荒马乱中渡过童年。 陆游的父亲陆宰, 是力主抗金的爱国士大夫,与主战派人物交往密切。父亲 的爱国言行给少年陆游以极为深刻的影响。 十二岁,能诗文。二十岁,便立志“上马杀狂胡、下马草 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 》) 。
陆游人生的第二个时期
二十九岁至四十六岁(1153~1170)应试与为官初期: 二十九岁(1153),陆游赴临安应试进士,取为第一(列进士第一),
陆游人生的第三个时期
四十六岁至五十四岁(1170~1178 )入蜀期: 1170年,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今四川奉节)。 1172年,时任四川宣抚使的主战将领王炎请陆游至其幕中协助办理军
务。但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廷,其幕府也被撤散。 陆游改授成都安抚使参议官。光复河山的愿望再度落空。 1173年夏,陆游被任命为蜀州通判(今四川崇庆)。不久被调到嘉州 (四川乐山),年底又调到蜀州。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 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报国无门,爱民无力。 1175年,范成大镇蜀,邀陆游至其幕中任参议官。
陆游茶诗
陆游生平
陆游(1125~1210):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人。南宋爱国诗人,自言“六十 年间万首诗”,今尚存九千三百 余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 人。现有《剑南诗稿》、《渭南 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
陆游人生的五个时期:
陆游人生的第一个时期
二十九岁之前(1125~1153 )读书学诗期: 陆游出生次年,汴梁(今河南开封、北宋都城)为金兵攻
陆游人生的第四个时期
五十四岁至六十六岁(1178~1190)东归为官期: 1178年,五十四岁的陆游受召东归,孝宗任命他为福州提
举常平茶盐公事。1179秋,改任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 1181年,陆游本有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之命,却为 臣僚论罢,原因是陆游“不自检饬(chi4),所为多越于 规矩”。以“擅权”罪罢职闲居。(拨义仓粮食赈济灾民) 1186年,被起用为严州知州,又因“擅议抗金复国、形于 吟咏” 被弹劾去官。
而秦桧孙秦埙居其次,秦桧大怒,欲降罪主考。次年,陆游参加礼部考 试,力主抗金,结果被秦桧除名。 三十四岁(1158),秦桧已死,陆游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 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起用主战派老将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 陆游,陆游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孝宗称他“力学有闻、言论剀 切”,赐其进士出身,任镇江府通判。但是张俊北伐失利,宋朝再度向 金求和,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免职还乡。
(其一)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 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 吊遗踪一泫然。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依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 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钱钟书《谈艺录》“放翁诗余所喜诵,而有二痴事:好誉儿、好说梦。儿 实庸才,梦太得意,已令人生倦矣。复有二官腔:好谈匡救之略,心性之学 。一则矜诞无当,一则酸腐可厌……放翁爱国诗中功名之念,胜于君国之 思,铺张排场,危事而易言之,舍临殁二十八字,无多佳什。”
陆游的爱情诗词
陆游与唐婉:周密《齐东野语》记载甚详 《沈园》二首
陆游的爱国诗歌 陆游的爱情诗歌 陆游的闲适诗歌
陆游的爱国诗词
陆游爱国诗词的代表作:《十一月四日 风雨大作》《书愤》《关山月》《秋夜 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诉衷情》《示 儿》
陆游爱国诗词的特点:直抒胸臆、借景 抒情、以梦述怀
后人对陆游爱国诗词的评价:梁启超、 朱自清、钱钟书
陆游爱国诗词的代表作
陆游的爱情诗词(与唐婉)
陆游年轻时经历过一段不幸的 爱情生活。他的前妻唐氏不得 翁姑的喜欢,两人被迫分开, 不久唐氏抑郁而死。在以后的 50年间,陆游一直把悲痛深藏 心底,偶尔也形诸篇咏。
陆游的闲适诗
多为晚年退居山阴时所作,吟咏山水及田园生活。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