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出路
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出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农民工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中国农民工问题的现状以及可能的出路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问题的现状1. 工资待遇低下中国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一直居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农民工在城市从事的劳动工作多为较为艰苦而低技能的工作,因此,工资水平往往无法与城市居民相媲美。
农民工的工资待遇低下导致其生活质量难以提高,也使得他们面临着较高的生存压力。
2. 社会保障不完善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远远不够完善。
他们缺乏医疗以及养老等方面的保障,一旦发生意外或生病,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负担。
这也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不稳定。
3. 非法劳动和就业风险为了生存和谋生,一些农民工可能会选择非法劳动或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这些工作不仅使得他们容易受到剥削和欺骗,还会面临工作安全风险。
同时,非法劳动也无法得到正当的法律保护,使得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
二、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出路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民工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改善工作环境和提供社会保障等措施,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生活质量。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非法劳动和就业风险的监管,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2. 促进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农民工的大部分工作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缺乏专业技能。
政府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和教育等措施,提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同时,加强与工业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的合作,为农民工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3.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这也是导致农民工问题的一个根本因素。
政府应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努力,通过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发展等措施,吸引更多农民返乡创业,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需求,从而缓解农民工问题。
4. 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
应当逐步取消城乡之间的户籍限制,推动户籍制度的平等化,使得农民工在城市中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权益和机会。
中国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中国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与发展方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工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劳动力资源。
然而,他们面临着就业现状不稳定、待遇低下以及缺乏职业发展机会等问题。
本文将分析中国农民工的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方向。
一、农民工就业现状1. 就业机会局限性大由于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有限,农民工主要在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体力劳动,而在其他行业的职业机会有限。
2. 待遇低下农民工的薪水通常低于城市居民工资平均水平,长期面临工资拖欠、加班费支付不公等问题,导致他们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3. 缺乏社会保障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工作时处于“流动人口”地位,许多人缺乏身份证明,无法享受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4. 职业发展受限农民工通常没有机会接受职业培训或者提升技能,导致他们很难获得更好的职位和工资待遇。
他们的职业发展受限,难以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好的竞争力。
二、农民工的发展方向1. 职业技能培训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并确保培训的质量。
通过提高技能水平,农民工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位和薪资待遇。
2. 建立农民工工会建立农民工工会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权益保护和服务支持,使他们在与雇主协商、维权、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支持。
3. 提升农民工社会保障水平政府应该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待遇,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并积极推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相同的社会福利待遇。
4. 鼓励农民工创业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创业资金、税收优惠等支持,促进他们在家乡发展新的经济项目,为农村经济增添活力。
5. 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监管政府应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严惩拖欠工资、违法辞退等行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结语中国的农民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面临着就业现状不稳定、待遇低下以及缺乏职业发展机会等问题。
农村的农民工与外出务工
农村的农民工与外出务工农村是中国人口众多的基层社会组织形式之一,而农民工则是农村地区的重要一员。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农村的农民工与外出务工这一话题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农民工现状与问题分析农民工主要指在农村地区没有稳定工作的农业人口,在外地务工谋生。
农村的农民工群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职业选择受限:由于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工在城市中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如建筑工、清洁工等。
相对于城市居民来说,他们的就业机会较少,待遇也较低。
2. 生活环境艰苦:农民工往往被迫居住在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简陋的住所,生活条件比较差。
由于与家人分隔两地,他们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面临着较大的困扰。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中往往缺乏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一旦发生意外或者失去工作,他们很难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救助,增加了生活的不稳定性。
4. 子女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农民工的子女常常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影响了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二、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农民工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1. 发展农村经济: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促使农民工选择在农村就业,减少外出务工的需求。
2. 加强职业培训:通过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素质,增加他们在城市中的竞争力,提高工资待遇和生活质量。
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福利待遇,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4. 改善农民工子女教育:加大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投入,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条件,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社会,实现平等发展。
5. 提供心理支持和关爱:建立农民工心理援助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
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农民工就业应对策略分析
中国农民工就业现状及农民工就业应对策略分析一、概况农民工是指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本县(市)境内,户籍地在乡村,进入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或外县(市)进入本县(市)城区从事非农产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区,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劳动者。
二、农民工就业数量在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以及社会资源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问题必然受到城镇化建设的影响。
城镇化建设必然会扩大就业这种社会活动的空间,扩大城区,增加公共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从而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可以吸引更多农民进城务工,缓解农民工就业问题。
2019年中国农民工数量29077万人,同比增长0.8%。
本地就业指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没有远离家乡,但是几乎完全脱离农业生产,主要从事其他工作获得收入来源,没有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外出工作的成本较低。
2019年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17425万人,同比增长0.9%;本地农民工数量11652万人,同比增长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完成了从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协调发展的转变。
中国的迁移流动人口,主要是就业人口,农民工的迁移流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口迁移流动的总体格局。
中国东部地区农民工就业数量逐年微降,2019年农民工就业数量15700万人,同比下降0.7%;2019年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6223万人,同比增长2.8%;西部地区农民工就业人数6173万人,同比增长3.0%。
农民工受文化水平、知识构成与职业技能的限制,在外务工大多从事建筑、服务、零售等行业的体力劳动,但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许多岗位往往要求劳动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电子产品、机器设备及其他智能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中,2019年农民工在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分别为27.4%、18.7%、12%、6.9%及6.9%。
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苗头新问题和建议
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苗头新问题和建议农民工是指从农村到城市或其他地区从事非农业生产劳动的农村劳动者。
他们通常没有稳定的工作和社会保障,且常常面临低工资、长工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就业面临的新苗头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将从新苗头新问题和相应的建议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新苗头新问题1.定居难随着城市不断扩大,农民工在城市常年工作,并希望与家人团聚,进行定居。
然而,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定居地点,无法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
2.工资低、工时长农民工通常从事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而且往往没有稳定工资,甚至有些农民工拖欠工资的现象屡见不鲜。
3.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却无法享受城市居民应有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4.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子女通常随父母来到城市,由于户口限制,他们无法在城市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学校录取、学费等问题成为农民工家庭的困扰。
5.就业歧视随着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激烈化,一些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存在歧视现象,农民工找工作困难重重。
二、建议1.改革户籍制度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逐步放开户籍制度,让农民工在城市落户更加方便,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同时,可以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提高工资,减轻劳动强度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农民工的工资待遇,遏制拖欠工资的现象。
加强劳动监管,保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逐步减轻劳动强度。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覆盖面,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
鼓励用人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提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
4.解决子女教育问题逐步取消户籍歧视,让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5.反歧视,促进平等就业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杜绝对农民工的歧视现象。
同时,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平等就业。
农民工就业政策的现状与改进建议
农民工就业政策的现状与改进建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民工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农民工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就业政策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
一、现状分析1. 就业机会不足尽管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但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
由于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农民工往往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和低技能工作,而这些工作机会有限。
2. 薪资待遇低农民工的工资普遍偏低,与其付出的努力和付出的劳动相比,收入不成正比。
一方面,农民工缺乏谈判能力,容易被用人单位压榨;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存在违规行为。
3.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他们往往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
一旦发生意外或失业,农民工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二、改进建议1. 加强技能培训为了提升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
通过开展职业培训项目,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从事更高薪资、更有前景的工作。
2.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加强对工资支付行为的监督,严惩拖欠工资、无理解雇等违规行为,为农民工提供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3.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包括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范围,确保他们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4.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了减少农民工就业问题,政府应积极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
通过提供贷款、减免税收、提供创业培训等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 加强信息公开和就业指导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信息公开和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信息和职业规划建议。
同时,建立健全的就业咨询服务体系,为农民工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就业市场。
农民工的生活现状与困境
农民工的生活现状与困境近年来,中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备受关注。
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群体,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下面将就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和困境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的工作现状农民工大多从事低技能、体力劳动工作,薪资相对偏低。
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和教育背景,他们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基础性工作,比如建筑工人、清洁工、服务员等。
这些工作不仅收入低,而且工作环境相对恶劣,工作强度大,工时长,存在安全风险。
二、农民工的生活困境1.不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农民工往往没有稳定的职业,工作也没有保障,很多时候是以临时工、零工的形式存在。
他们常常面临着工作不稳定、收入不稳定的情况,无法享受到正式员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
2.低福利待遇和贫困生活农民工的福利待遇普遍较低,很少享受到社会保险、公积金等福利待遇。
此外,他们往往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环境单调,居住条件简陋,甚至出现无法正常居住、缺乏必需品的情况,导致贫困生活。
3.家庭离散和心理困扰农民工离乡背井来到城市工作,常年和家人分离,这样的离散状态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精神困扰。
同时,他们对于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的渴望无法得到满足,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4.社会地位和认同感缺失农民工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中的边缘,他们在城市中的地位和认同感相对较低。
他们经常受到歧视、排斥和不公平待遇,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缺乏自身的发展空间。
三、农民工问题的解决途径1.提高农民工待遇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民工的保障力度,完善法律法规,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正当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同时,加强工资支付监管,坚决打击欠薪现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环境的监管,提高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措施,减少工伤事故发生率。
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帮助农民工提高自身价值和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3.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减少农民工流动到城市的需求,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原因分析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角色,其为城市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发展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然而,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难题。
农民工就业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农民工就业的不稳定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断有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这使得农民工的求职工作越来越难找,而且普遍工作不稳定,有时一工作就是几天甚至一天。
这不仅影响了农民工的生计和家庭生活,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安全的压力。
二、工资待遇普遍偏低。
农民工在城市里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体力活和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作,如建筑工人、清洁工人、保安、服务员等,他们的工资待遇相比于城市居民来说普遍偏低。
这也是农民工在城市里面长时间谋生需要承担的风险。
三、缺乏社会保障。
农民工在城市里找到一份工作,很少能够获得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这使得他们承受更大的风险。
很多农民工都是靠着口口相传找到工作的,合同也往往是口头约定,没有任何书面协议,这让农民工失去了应有的保障和权益。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呢?农民工就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就业机会偏少。
城市化带动了城市岗位需求的增长,但远未达到城市化速度和规模的要求。
城市的发展既要经济发展,也要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工进城就业。
二、工资待遇不均衡。
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之间的工资待遇差距愈发明显,导致了农民工的工作不被重视和文化技能缺失的现象。
城市应制定更为公正、合理的劳动价值规则,承担工作的所有风险并分摊给用工单位,落实民工工资保障及权益保护。
三、社会保障待遇不平等。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城市发展的同时,应加强对民工社保主体性的落实,保证民工享有和城市居民一样的权利。
四、文化水平低。
许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后,缺乏特定的技能、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导致了他们在工作中所处的劣势地位。
要把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纳入到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做到培训一人、受益全家,做到让民工技术更加优秀。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农民工问题正处于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
正是因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
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资拖欠问题、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的问题。
农民工为城市贡献了很大比例的GDP,而工资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应的比例。
并且农民工的工资经常被拖欠。
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
并且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归属感,而对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却很弱。
本文对于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工资归属感一. 农民工的社会现状(一)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泛称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人。
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称谓,从1978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人数已达2、4亿,拥有农业户口身份,由于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废止户籍制度,农民无法自由迁移,没有非农业户口,为城市创造了GDP,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
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去认识和界定农民工(王春光,2005)。
首先是职业: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以非农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工的绝大部分或全部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主要收入来自非农活动。
其次是制度身份:尽管农民工是非农从业者,但是他们在户籍上还是农业户口,属于农民身份,与非农户者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
即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工作,可是他们并不能享受非农业户口的福利待遇。
第三个方面是劳动关系。
严格地说,农民工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他们是被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企老板、乡镇企业、国有和集体单位甚至各种NGO(非政府组织)雇去从事非农活动的,而那些自己不但不是被雇佣者、反而去雇用其他人的农村人口,不应属于农民工。
农民工管理工作措施及建议
农民工管理工作措施及建议农民工管理工作措施及建议引言农民工是指农村户籍人口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的劳动者。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在农民工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农民工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现状分析工资问题农民工工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许多农民工遭遇拖欠工资、不按时发放工资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劳动保障问题农民工在工作过程中,常常面临工伤和职业病的风险。
但由于工地缺乏相应的安全设施,很多农民工无法得到及时的救助和赔偿。
社会融合问题由于户籍制度限制,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获取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困难。
他们也面临着社会融合的问题,很难在城市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解决措施及建议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和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支付农民工工资的义务,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提高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的法制约束力。
建立健全工伤保障体系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要求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设立工伤救助基金,确保农民工在工作中发生工伤时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赔偿。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可以逐步取消农民工在城市获取基本公共服务的限制,为他们提供公平和平等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强化农民工的社会融合。
完善诚信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民工诚信档案系统,记录农民工的工作记录和用人单位的信用情况,建立信用评价机制。
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公示和处罚,提高用人单位的信用意识。
加强监督执法政府应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和违法用工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农民工权益的保护。
结论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农民工管理工作,促进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和社会融合。
农民工维稳措施方案
农民工维稳措施方案引言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农民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和困境,他们面临着各种社会稳定风险。
因此,制定一套维稳措施方案,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问题分析不稳定的就业环境农民工之间的就业环境常常不稳定,经常面临就业歧视和权益被侵犯的情况。
不稳定的就业环境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许多农民工在城市中从事着艰苦的工作,工资低、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较差。
这些困境容易导致农民工心理负担过重,产生不满情绪。
对健康保障的需求农民工作为劳动者,他们不仅需要劳动保护,还需要健康保障。
但很多农民工由于经济原因,无法获得适当的医疗保障,给他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
解决方案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严厉打击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
同时,建立健全农民工维权机制,提供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
完善劳动保护制度完善农民工的劳动保护制度,建立起涵盖工资支付、工时、劳动保险等方面的保护体系。
加大对用工单位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就业环境。
同时,鼓励农民工参与创业,提供相应的创业扶持政策。
加强心理辅导和保障建立心理辅导机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农民工排解压力,增强心理韧性。
此外,提供合理的住房条件和生活保障,改善工人的生活水平。
加强医疗保障加强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包括为农民工提供医疗保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体系。
此外,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建立农民工与政府、用工单位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加强与农民工的联系和协调。
结论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农民工维稳措施,保障他们的权益和生活条件,可以增强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分析
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现状与前景分析近年来,中国农民工就业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现状正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两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问题进行分析。
一、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现状农民工作为城乡经济转移的重要力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农民工就业市场总体上存在以下的现状。
1. 就业机会不平等尽管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但就业市场的机会分配存在着不平等现象。
在许多城市,农民工更多地从事基层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他们的工作环境较差,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2. 用工需求减少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一些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国内转移或外迁,导致农民工的就业机会减少。
同时,技术进步和自动化也使得一些传统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降低。
3. 就业权益保障不完善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一直亟待解决。
他们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常常超过法定标准。
此外,一些农民工还面临着工资拖欠、合同违约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就业积极性和生活质量。
二、农民工就业市场的前景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农民工就业市场仍然具有良好的前景,以下是我对未来的几点预测。
1. 产业结构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和创新创业领域将迎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民工通过学习提升技能以及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高薪就业。
2. 农村发展带来机遇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带来了农村创业的机会。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创业资金和培训机会,这将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发展机会。
3. 政策保障的强化为了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了劳动力市场管理和农民工权益保护。
随着政府的不断加大力度,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为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查报告引言:中国农民工是指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从事非农劳动的农业劳动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工群体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通过对当代中国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探讨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文化困境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一、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现状分析1.1 工作时间过长,脱离文化社交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长且辛苦,常常需要在厂房、工地等艰苦环境中工作,导致他们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参与文化社交活动。
他们的生活重心主要放在工作上,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文化生活。
1.2 文化娱乐活动资源匮乏农民工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缺乏文化、娱乐等多样化的资源。
相较于城市居民,他们的周末和休假时间通常被用于休息或返乡,难以参与到文化娱乐活动中。
1.3 文化教育水平的限制由于教育的差异和缺乏机会,农民工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这导致他们在城市文化生活中经常感到自己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因而缺乏自信和积极投入其中。
二、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问题解析2.1 缺乏参与决策的机会农民工在城市中的文化生活中常常缺乏发言权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他们往往是群体性的集体利益代表,但在决策中往往被忽视或较少参与,导致他们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
2.2 文化消费水平普遍较低农民工由于经济上的限制,文化消费水平普遍较低。
他们的收入主要用于维系生计和家庭支出,只能将文化消费作为次要的需求。
这也意味着他们更少有机会接触到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2.3 城乡差距在文化领域的延续农民工从农村迁徙到城市,他们所面临的城乡差距在文化领域尤为突出。
城市地区相对于农村更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应的文化参与机会也更多。
这使得农民工更加感受到自身与城市居民在文化生活中的差距和隔阂。
三、改善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的建议与对策3.1 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为了改善农民工的文化生活状况,有必要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的地位不可谓不重要。
然而,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诸多问题,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层面深入探讨农民工工资支付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1.薪酬支付不及时农民工的工资通常是以月结或者半月结为主,然而,实际情况却是薪酬支付时间常常拖延,甚至出现拖欠情况。
这给农民工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因为他们需要依赖这笔薪酬来维持生计,支付房租、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解决措施: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强制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能够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
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对违规企业进行制裁和处罚,以此来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 工资待遇不公平农民工在城市中进行了艰辛的劳动,他们应当获得公平的工资待遇。
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并不公平,通常存在着同样的工作内容却获得不同工资待遇的现象。
解决措施:政府需要建立公正的工资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企业应该根据农民工的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年限来确定工资待遇,杜绝任何形式的歧视。
3. 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在面对拖欠工资、不公平待遇等问题时,农民工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
他们通常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和资源来寻求帮助,导致维权困难。
解决措施: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设立专门的维权服务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协助他们解决工资支付问题。
加强对农民工法律权益的宣传教育,让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益,以便他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根本在于社会对农民工的认知和对待方式。
农民工在城市中承担着重要的劳动任务,他们的权益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保障。
只有当政府和社会各界加强对农民工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
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内部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工资支付制度,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保障。
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的现状与问题解决
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的现状与问题解决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一直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难题。
本文将从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的现状和问题解决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的现状1.监管政策不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
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监管政策的完善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监管部门职责不明确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劳动监察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由于职责分散,导致监管的效果不佳。
监管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信息不对称农民工工资支付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雇主往往占据信息优势,农民工很难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工资支付情况,而且在工资支付纠纷发生后,农民工往往缺乏相关证据,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问题的对策1.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的力度,完善监管政策,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用人单位的检查和监督,对违法拖欠工资的企业依法进行严厉处罚,形成威慑效应。
2.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各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形成工资支付监管的合力。
通过共享信息、加强沟通协调,提高监管效率,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3.推行实名制工资支付建立实名制工资支付制度,要求用人单位向农民工提供详细的工资支付信息,确保农民工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的工资情况。
同时,加强对工资支付的监管,确保工资支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帮助农民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
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中国农民工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总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工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本报告将深入探讨中国农民工的现状,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加农民工是指来自农村地区,为了谋生而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建筑等劳动的人。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农民工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快速增长。
截至目前,中国农民工人数已超过两亿,占全国劳动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2.就业与生活条件不稳定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的就业与生活条件不稳定。
许多农民工只能从事较低技能的劳动工作,收入较低,工作保障缺乏。
同时,农民工在城市居住条件也相对较差,往往居住在简陋的宿舍或租赁房屋中。
3.教育与医疗保障不足农民工的子女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由于户口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难度较大,很多只能返回农村接受教育。
此外,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医疗保障方面也存在问题,大部分农民工只能依靠基本医疗保障来解决自己的医疗需求。
二、发展趋势分析1.职业多样化与技能提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民工的职业多样化和技能提升成为重要趋势。
随着新兴产业的兴起,农民工将有更多的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和高技能要求的工作岗位。
同时,政府也将加大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力度,以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竞争力。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了改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状况,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力度。
政府将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确保农民工能够获得应有的退休保障。
同时,政府也将加大对农民工的医疗保障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医疗保障水平。
3.农村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同时,城市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三、政策建议1.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政府应加大力度,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现状与解决策略
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现状与解决策略近年来,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农民工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工资支付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现状1.1 工资拖欠现象普遍存在在一些建筑工地、加工厂和餐饮行业,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普遍存在。
一方面,一些用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故意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无法及时支付工资。
1.2 法律保护不到位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进行了规定,但执行力度不够,法律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一些用工单位存在逃避法律监管的行为,农民工往往无法维护自身权益。
1.3 信息不对称导致维权难度加大农民工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信息不对称导致维权难度加大。
同时,一些用工单位利用信息不对称,采取各种手段压榨农民工,使他们难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解决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策略2.1 加强法律监管和执行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的监管力度,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对用工单位进行监督,确保农民工能够按时拿到工资。
2.2 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劳动合同制度的宣传和推广,确保用工单位与农民工签订正式合同,明确工资支付方式和时间。
同时,加大对劳动合同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用工单位的合同履约意识。
2.3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
通过开展培训和宣传活动,帮助农民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渠道,增强他们维权的能力。
2.4 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争议解决机制,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
设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争议调解机构,加强与用工单位的沟通,协调解决工资支付争议,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5 加强用工单位信用评价建立用工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对工资支付问题频发的用工单位进行公示和惩罚。
农民工管理制度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民工管理制度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工群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农民工管理制度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住房待遇不平等、薪资拖欠、工伤赔偿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并对社会稳定构成了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改进农民工管理制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住房待遇不平等问题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时经常面临住房待遇不平等的问题。
一方面,他们只能居住在简陋的集体宿舍或简易居所,生活条件差,缺乏基本的居住保障;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享受着更好的住房条件和政策待遇。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民工集体宿舍建设的投入,并提高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
同时,可以推动建立农民工购房优惠政策,让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住房权益。
二、薪资拖欠问题薪资拖欠是农民工管理制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给农民工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对用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严查薪资拖欠行为,并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此外,建立健全薪资支付保障机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设立拖欠工资专项资金,及时垫付农民工的工资,保障其权益不受侵害。
三、工伤赔偿不完善问题农民工在工作中容易发生工伤事故,然而工伤赔偿制度不完善导致农民工无法充分获得应有的赔偿和救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强对用人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监管,提高工伤事故的预防意识和能力。
同时,完善工伤赔偿制度,确保农民工在发生工伤时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赔偿和医疗救助。
此外,还应加强对农民工工伤维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四、劳动合同保障问题劳动合同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然而在现实中,部分用工单位采取非正规用工的方式,不签订劳动合同,给农民工权益保障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大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劳动合同的知晓率。
同时,加强对用工单位的执法检查,严查非法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得到充分的保障和执行。
农民工权益现状原因及完善对策
农民工权益现状原因及完善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成为支撑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然而,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着诸多的权益问题,包括低工资、长时间劳动、缺乏社会保障等。
为了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确保社会的平稳过渡,需要深入了解农民工权益问题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农民工权益的现状1. 低工资:农民工常常被用于低技术、低薪水的劳动岗位,很少享受到与其辛勤劳动相符的回报。
加之部分雇主无法按时支付工资,或者以各种方式克扣农民工的工资。
2. 长时间劳动:农民工大多从事体力劳动,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长。
在一些行业中,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远超过法定工时,长期超负荷工作对其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
3. 缺乏社会保障: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在社会保障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
他们没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或长期疾病,往往无力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
4. 住房问题: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面临住房问题,很少有机会获得稳定的住房,上下班的路程长,居住环境差,甚至被迫居住在简陋的棚户区或者厂矿宿舍。
二、农民工权益问题的原因1. 体制问题: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机制并不健全,使得用工单位易于剥削雇佣劳动者,农民工在这种体制中处于弱势地位。
2. 监管不力: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但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可以逃避法律法规的约束,侵害农民工的权益。
3. 文化观念: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缺乏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很多农民工对自己权益的认识和维护意识淡薄。
4. 经济压力:一些农民工背负着养家糊口的重担,为了生存和生活所迫,无论工资待遇如何,他们只能接受现实。
三、农民工权益完善对策1. 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确保法律法规的针对性和实施力度。
同时,提高司法系统的工作效率,对侵害农民工权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加大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民工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摘要: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农民工问题正处于这两大问题的核心地带。
正是因此,近年来农民工问题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受到我国政府重点关注。
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民工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水平和工资拖欠问题、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以及农民工对城市和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的问题。
农民工为城市贡献了很大比例的GDP,而工资水平远远达不到相应的比例。
并且农民工的工资经常被拖欠。
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
并且农民工对城市有很强的归属感,而对城市居民群的归属感却很弱。
本文对于这些问题都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或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现状问题解决方案工资归属感一. 农民工的社会现状(一)农民工的概念农民工泛称所有在外打工的农村人。
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对进城务工农民的称谓,从1978改革开放至今农民工人数已达2、4亿,拥有农业户口身份,由于中国大陆至今仍未废止户籍制度,农民无法自由迁移,没有非农业户口,为城市创造了GDP,不能享受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福利,“农民工”成为这一制度之下特殊群体。
农民工普遍受教育水平较低,大部分的农民工教育水平在小学以下文化程度。
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去认识和界定农民工(王春光,2005)。
首先是职业:农民工从事的是非农职业或以非农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工的绝大部分或全部劳动时间花在非农活动上,主要收入来自非农活动。
其次是制度身份:尽管农民工是非农从业者,但是他们在户籍上还是农业户口,属于农民身份,与非农户者有着明显的身份差别。
即农民工虽然为城市工作,可是他们并不能享受非农业户口的福利待遇。
第三个方面是劳动关系。
严格地说,农民工不是雇佣者,而是被雇佣者,他们是被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外企老板、乡镇企业、国有和集体单位甚至各种NGO(非政府组织)雇去从事非农活动的,而那些自己不但不是被雇佣者、反而去雇用其他人的农村人口,不应属于农民工。
第四个方面是地域,农民工来自农村,是农村人口。
(二)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他们主要集中在中国大陆的私营企业、外资在华工厂、国有企业,在企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线区域从事体力劳动,行业包括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职业包括工厂工人、建筑工人、清洁工人、服务员、售货员、保姆、保安、小贩、个体工商户、市场菜贩、流浪乞讨人员、收破烂人员等等,居住在工厂宿舍或在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城中村,租住在十平方米左右的“单房”,中国大陆的企业普遍不同程度违反劳动法,工会制度名存实亡,农民工的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没有政治地位,无法表达自己的声音,往往是城市被雇佣者中工作条件最差、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他们是贫富巨大差距的压力承受者,和城里人一样承受通货澎胀、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的压力,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中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三)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大量的青中年农民工进入城市,使农村产生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其中大部份农民工跨省流动打工,脱离农村原有的生活社区。
文化差异、城市制度排拆和思想观念歧视,使他们很难融入城市新的社区,遇到法律纠纷,生活矛盾,感情问题等容易走向极端,跳楼、跳桥、自杀成为他们不得已的维权方式,部份农民工成为城市的治安及刑事案件的制造者。
农民工处在社会压力的最底层,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成为政府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打击和预防犯罪的主要防范对象。
二. 农民工的相关问题(一)农民工的工资问题2005年,我国农民工已达到12578万人,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民工对我国GDP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农民工工资水平却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农民工对GDP增长的高贡献与其较低的工资收入水平形成较大反差,从而形成了农民工创造的市场供给与其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的明显差距,进而造成社会总有效需求不足。
数据来源:根据2001- 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农村政策法规调查与研究2005》以及国家统计局农调队历年数据,进行计算整理所得。
2004年农民工一年创造的GDP为31223. 4亿元。
2004年全国GDP总量为159878. 3亿元。
据此计算得出: 2004年农民工一年创造的GDP占全国GDP的19. 5%。
而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远低于对GDP及其增长的贡献。
2004年农民工外出务工年均收入6471元。
据此数据计算, 2004年全国外出农民工的工资收入为7650. 7亿元,占其所创造GDP总数31223. 4亿元的24. 5%,即不到1/4。
而发达国家的人均工资成本占人均增加值的比重一般在35%~50%。
可见,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白暴力,2007)。
导致农民工工资偏低的一个核心机制就是企业古典产权制度下的工资市场定位,这一机制直接造成当前农民工工资水平较低的现象。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和法学等学科的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或深或浅的研究。
在众多的学者研究中,大家都看到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重要性,都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治理措施,对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许多分析都是停留在现象表面,就事论事,尤其是从经济学本质方面进行的系统性研究不多;所提的对策建议也以抽象的思路、原则居多,提出的具体政策、措施和解决办法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满足现阶段这一问题亟待解决的需要(张凤霞,2009)。
(二)农民工增多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转移,是各国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必由之路。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要资源。
然而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大量转移,从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
1、农村已经缺少与发展现代农业相匹配的劳动力。
就在我们动员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时,再回头看看农村,我们就会发现,从事农业劳动的主力军已是人们称之为“386199部队”的妇女、儿童和老人了(中、青年妇女也不多了)。
农村已缺少发展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了。
蔡昉在《中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化》的研究报告中说(蔡昉,2007),目前40岁以下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对数量只有5212万,剩余比例仅为10.7%,这与通常认为农村有近三分之一的剩余劳动力差距很大。
国务院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也说,3/4的村庄已无青壮劳动力向外转移,并且转移的势头仍在加强,2006年农村常住户中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增加530万人,比上年增长5.3%;其中,青壮年劳动力比重占84.5%。
2、节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386199部队”用家里外出的青壮劳动力打工挣的钱购买机械服务,弥补体力和时间的不足,来进行耕种和收获。
机械化程度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劳动者科学种田技能、提高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积极创收的主动性却大大下降了。
(三)农民工的归属感问题归属感是外界环境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这种作用结果又进一步影响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
进程农民工对城市的地域归属感可以理解为进程农民工基于城市里迥异于农村的生活与劳动就业方式、收入与物质生活水平等客观经济物质条件面对城市产生的不同、满意和依恋程度。
总体上农民工不仅在进程务工前就在心里预期上对城市有很高的认同和向往。
而且在进入城市就业生活一段时间后,对城市也有很高的认同和依恋。
但是他们对城市居民群体的归属感不强,甚至很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次是农民工的自身方面的问题。
三. 解决方法(一)农民工工资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农民工工资水平远低于其对GDP的贡献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方案。
1.企业古典产权制度”必须向“企业现代产权制度”转化。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厂商的决策权不仅仅集中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上,而是与劳动者、社会、政府和知识共同参与企业决策,厂商的决策权由诸多力量共同掌握,这样可以从内在机制上克服将工资定位在劳动力价值水平甚至更低的行为。
2. 在劳动力市场中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建立制衡机制。
在劳动力市场上应该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建立制衡机制,改变劳动者分散的弱势状态,使劳动者和厂商的博弈建立在双方力量基本均衡的基础上,从而使工资的市场定位能够趋于合理化,以保障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
3. 实行政府指导下的农民工工资市场定位,制定工资增长指导线。
政府可以采取确定工资增长指导线的方式,以国民收入增长率和企业利润增长率为指数,确定农民工工资增长率,实现工资增长指数化,保证农民工工资增长率不低于国民收入增长率和企业利润增长率。
针对工资拖欠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方案。
1.建立农民工维权制度。
将农民工维权之路明朗化、程序化、制度化、简便化,明确规定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部门、机构及职责,尽量简便农民工维权的途径、方式,使维权花费尽可能低,为农民工维权创造可行之路。
2.建立雇主支付农民工工资的监督和惩罚制度。
建立规范雇主雇佣农民工行为的专门制度,明确规定雇主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数额、时间及形式,通过雇主上报、劳动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监督等方式,督促雇主支付农民工工资。
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详细规定雇主拖欠工资将受到的惩罚,包括惩罚的方式、金额等等,并“执法必严”,确保对雇主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3.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披露和传导机制。
首先要快速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形成信息传导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一方面,及时公布农民工供需信息,利用市场引导农村劳动力有计划、有步骤地转移,引导农民工合理流动;另一方面,建立雇主支付工资信誉状况的评价、显示制度,引导农民工做出较优的策略选择。
同时对雇主支付工人工资行为形成有力监督。
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显示和传导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农民工的理性流动和就业,有助于对雇主支付农民工工资行为的约束,有助于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解决。
(二)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从流通来看,农民的农用生产资料、生产的主要产品以及主要工业消费品,都卷入了市场交换洪流中;但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仍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
这在生产产品的质量上、数量上、成本上、市场信息上等方面,都不断地产生着与市场需要的矛盾,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业生产方式面临着一个变革的必然性。
在向第三阶段的过渡中,这些本质性的经济结构变化不可能同时突然发生,与转折点相联系的各种现象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才会慢慢显露。
要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单靠城镇或农村某一个方面,都是困难的,必须二者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综合规划和实施措施下,才能达到。
1. 政府和城镇工商业要创造就业条件,让大多数农民工在城镇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