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带轮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机械工艺毕业设计题目

机械工艺毕业设计题目

工艺设计题目一、轴类输出轴工艺与工装设计柴油机曲轴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曲轴加工工艺及斜深孔加工夹具设计VF67空气压缩机曲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X62w主轴工艺规程及钻4-M12夹具设计.rar液压阀芯加工工艺及翻转铰链式钻孔夹具设计轴加工工艺规程及铣方块套筒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薄壁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X6132主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175F柴油机凸轮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铣键槽的铣床夹具彩印机偏心套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车床长丝杠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工艺装备设计丝杠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铣键槽工序工艺装备设计钻床主轴套筒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和滚齿用夹具设计二、连杆类汽车连杆加工工艺及两套夹具设计柴油机连杆的加工工艺CA6140杠杆加工工艺和工装设计往复杠杆的工艺夹具设计.rar铣床杠杆零件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摇臂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工艺装备设计杠杆加工工艺规程及端部宽22mm的槽铣削加工夹具设计左右摆动杠杆加工工艺三、叉架类拨叉零件工艺分析及加工支架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铣底面的工装夹具设计“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毕设)X5020B立式升降台铣床拔叉壳体工艺规程制订“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此零件“铣77两端面”.rar 分离爪的工艺分析及工装夹具设计.rar倒档拨叉”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钻削)设计拨叉D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叉形凸缘加工工艺及双面铣床夹具设计XK5032A托架的加工工艺及Φ55H7镗孔夹具设计车床小刀架机械加工工艺及镗孔的夹具设计CA6140车床后拖架零件加工工艺及铣底面专用夹具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钻削φ4孔工序专用夹具设计右支架工艺及夹具设计齿轮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四、齿轮类传动齿轮工艺设计低速级斜齿轮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端面齿盘的设计与加工惰轮轴工艺设计和工装设计过桥齿轮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星轮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X6232C齿轮加工工艺及其齿轮夹具和刀具设计蜗杆轴工艺工装夹具设计五、盘盖类设计“CA6140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回转盘工艺规程设计及镗孔工序夹具设计转速器盘工艺夹具设计分度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CA6140“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后缸盖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中心架盖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夹具设计箱盖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Φ17,Φ22轴孔加工)凸缘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皮带盘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夹具设计车床转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盘类轴向多孔成组钻模设计带轮工艺及夹具设计齿轮泵前盖加工艺及铣8mm流油槽夹具高压转子联轴器工艺过程设计端盖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小批量、大批量)“法兰盘”零件的机械加工(小批量)车用空调双孔法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大批量生产)车用空调高压充注法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大批量生产)汽车轮毂加工工艺的编制及钻床夹具凸轮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六、箱体类齿轮箱工艺及钻2-φ20孔、工装及专机设计齿轮箱工艺及钻8-φ13孔、工装及专机设计汽车变速器体的工艺及夹具设计.rar传动箱体工艺与夹具设计.rar江淮12变速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钻两侧面孔工序的夹具蜗轮箱I的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进给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减速器箱体零件工艺及加工Φ120外圆的夹具设计及加工φ52H8孔夹具设计压缩机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七、壳体类阀体零件工艺规则及车夹具设计柱塞泵体工艺工装设计减速机壳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CA6140床头I轴轴承座及专用夹具设计“填料箱盖”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壳体加工艺及量检具设计汽车差速器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齿轮泵泵体工艺及加工Φ14、2-M8 孔夹具设计转向器壳体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座夹具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微电机壳加工工艺规程及钻孔夹具设计轴承壳体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变速器轴承外壳加工艺及钻5-φ10.5孔夹具设计八、座体类柴油机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支座零件工艺工装设计机座工艺设计与工装设计CA6140车床手柄座钻法兰四孔夹具及加工工艺和说明书C6132车床尾座体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X5032A-工作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CA6140车床手柄座”零件的工艺工装设计连接座加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说明书摇臂轴座工艺及夹具设计C620车床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目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

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1、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2、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3、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4、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

本次课程设计内容包括零件的分析,工艺路线的制定,工艺规划设计,某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以及该道工序的工序卡,机械加工综合卡片,夹具装配图以及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等。

工艺设计部分1 零件的工艺分析1.1确定生产类型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

1.2 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是B6065牛头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的中小零件,φ32mm 孔用来安装工作台进给丝杠轴,靠近φ32mm孔左端处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φ16mm孔装一棘爪,φ16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杆,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φ32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1.3 技术条件分析由零件图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

由零件图可知,φ32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1.φ3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32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φ16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φ16mm孔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φ16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φ10mm、M8-6H的内螺纹,φ6mm的孔及120°倒角2mm的沟槽。

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φ32mm孔内与φ16mm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2.φ32mm孔端面与φ16mm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

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夹具设计

xxx毕业论文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

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左前纵梁及轮罩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左前纵梁及轮罩焊接夹具的设计,包括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

其中,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关键词:工装; 夹具;汽动;焊接AbstractThis study is the car left front rail and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requirement for a workpiece positioning rapidly and clamping quickly, effort, reduce welding assembly positioning and the clamping heavy manual labor. Realization of mechanization, make for better conditions for the downhand welding position welding, improv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welding quality of poor condition of the space position of welding seam welding.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ar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wheel cover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welding fixture design, and then around the left front rail and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of the core, according to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ar body welding production line, automobile welding fixture analysis, summed up the welding fixture design steps and main points; key to car left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and the wheel cover welding fixture design, including locator design, clip specific design and clamping device design. Among them, design of locator is guarantee welding fixture in China obtain accurate position of the assembly of parts and components, should use first loaded parts as assembly parts a base surface positioning supporting point, can reduce the locator number to enhance the assembly precision; to clamp the specific design is by the angle to control the welding deformation of the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and control of welding a bending deformation of the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rough the formula calculation show that angle restraint deformation required per unit length (weld) clamping force, then according to the welding shape, size to complete specific design clamp.Clamping device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re of this design is through the cylinder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manual clamping of the heavy manual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design of the cylinder is mainly for the clamping of the workpiec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 cylinder, a reasonable aerodynamic principle of thinking, greatl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duct quality.Key words: Tooling;fixtures;pneumatic;welding目录第1章绪论 (4)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4)1.2 焊装夹具国内外研究概况 (4)1.3 汽车焊装夹具研究概况 (5)1.3.1 车身焊接原理 (5)1.3.2 汽车车身常用焊接方法 (6)1.3.3 焊装夹具的功用 (8)1.3.4 焊装夹具设计要求 (9)1.3.5 夹具的基本构成 (9)1.3.6 夹具的设计步骤 (10)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10)第2章车身焊装夹具设计 (12)2.1 定位加紧方案确定 (12)2.1.1 夹具的定位方案的确定 (12)2.1.2 夹具的夹紧方案的确定 (14)2.2 单元夹具设计思路 (16)2.2.1 主要控制断面形状(MCS) (16)2.2. 2夹具单元设计思路 (16)2.3 夹具单元设计过程 (17)2.3.1 U09夹具单元设计过程 (17)2.3.2 U14夹具单元设计过程 (23)第3章生成二维图 (29)3.1 装配图的二维图 (29)3.2 零件图的二维图 (32)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第1章绪论1.1课题的背景及意义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汽车工业能极大地带动和促进其它工业和产业的发展,并且成为显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重要标志。

带轮专用夹具课程设计

带轮专用夹具课程设计

带轮专用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带轮专用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带轮专用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3. 学生能了解带轮专用夹具的设计原则和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带轮专用夹具的基本设计;2. 学生能够分析实际生产中带轮专用夹具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优化方案;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带轮专用夹具的设计与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意识;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机械设计及相关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

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带轮专用夹具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成为具有全面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带轮专用夹具概述- 夹具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带轮专用夹具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2. 带轮专用夹具工作原理与性能要求- 工作原理阐述- 性能要求:精度、刚度、稳定性等3. 带轮专用夹具设计原则及关键参数计算- 设计原则: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 关键参数计算:夹紧力、定位误差、装卸时间等4. 带轮专用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应用案例分析:典型零件加工、工艺流程等- 效益分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等5. 带轮专用夹具设计及制作实践- 设计流程与方法- 制作工艺及操作要点6. 带轮专用夹具的优化与改进- 现有问题分析- 优化方案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带轮专用夹具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

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

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1.皮带轮加工工艺:皮带轮加工工艺主要包括车削、镗削、切削和磨削等工序。

首先需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工件的尺寸和形状。

其次,在车床上进行车削操作,将工件的外轮廓加工至精确尺寸。

随后,进行镗削工序,用刀具在工件上加工出精确直径的孔。

接着,通过切削工序,将工件上的齿槽加工出来,确保其与输送带的匹配。

最后,在磨削工序中,使用磨削工具将工件表面磨削至光滑,并进一步提高尺寸的精确度。

2.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件加工质量。

夹具设计应具备以下要点:a.稳定性:夹具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能够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变形。

b.刚性:夹具应具备足够的刚性,能够承受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力和振动,以保持工件的准确度和表面质量。

c.准确度:夹具应具备高度的准确度,能够确保工件与夹具的对位精度,以保证加工出的齿槽尺寸精确。

d.便捷性:夹具设计应尽量简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并便于夹具的更换和调整。

在设计上,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夹持方式:可以选择机械夹持、液压夹持或真空吸附等方式,根据工件的特点和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夹持方式。

b.夹具结构:夹具结构应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来设计,确保工件的稳定性和准确度。

c.对位精度:夹具的对位精度应高于工件加工精度要求,以确保齿槽的尺寸精确度。

d.调整和更换:夹具应便于调整和更换,以适应不同类型、尺寸和形状的工件加工。

在进行夹具设计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试验验证,确保夹具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并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结: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工件质量至关重要。

设计时要考虑夹具的稳定性、刚性、准确度和便捷性等因素,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夹持方式,设计夹具结构以确保工件稳定性和准确度。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工艺分析和试验验证,并不断改进和优化夹具设计。

V带轮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

V带轮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

V带轮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1设计,论文,题目: V带轮零件的工艺设计与夹具设计2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自 2011 年 1月 9 日开始~至 2011 年 6 月 17 日结束。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零件产量为10万件/年。

1、确定生产类型~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2、拟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各工序切削用量及尺寸。

3、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工序卡。

4、设计指定工序的专用夹具~绘制装配总图和主要零件图。

5、撰写夹具设计说明书~进行夹具设计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V带轮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V带轮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学生姓名: 梁海涛专业名称: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 3080202 学号: 20083020208 指导教师: 肖心萍机电工程系2011年 1月 9日2页V带轮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一、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进行顶针V带轮的加工工艺分析及数控加工编程可以让我们进一步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及数控加工工艺学。

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我们进行一次机械设计基本功的训练,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是对我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与提高程度的一次总测试,能够把这三年所学做一个总结,并使其融会贯通,是全面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的理论和时间知识进行加工工艺设计的一次重要实践。

其目的在于: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其相关专业(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加工及设备等)的理论知识,结合生产实践中学到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一个中等难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推动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设计(论文)题目:推动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姓名岳国晋学院(系)机械电子工程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年级 09级指导教师杜鹃2013 年6 月14 日摘要本设计的内容可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两大部分。

首先,通过分析B6065刨床推动架,了解到推动架在B6065刨床加工中的作用。

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及相关课程的一些知识,解决推动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等方面的相关问题,确定相关的工艺尺寸及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其次,依据推动架毛坯件和生产纲领的要求及各加工方案的比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动架加工工艺规程路线。

最后,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及相关方面的书籍,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的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夹具设计的主要内容是铣床夹具和钻床夹具,分别加工Φ50和Φ35端面和Φ16孔。

第一套夹具是通过利用一个大端面和一个定位销与一个挡销来完成定位,利用浮动压紧机构对零件进行夹紧;再配合两个定位块进行铣端面。

有支承板与底面的平行度误差和中心孔轴线与底面的垂直度误差。

第二套夹具是通过液压装置来进行夹紧,通过短心轴进行中心孔定位,定位方式与上一套类似。

此夹具存在的误差与上一套夹具的误差情况相同。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推动架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a point of order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machine tools designed for the two most fixture design. First of all,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B6065-planer, that promote the B6065 planer-processing role. Use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related programs of knowledge, promoting the solution-processing in the position to step up and the line of the arrangement, and so on related issues, establishing the process and choose a suitable size and machine tools, spare parts processing quality assurance . Secondly, the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rough-pieces an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me of the programm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practical point of order-processing line. Fin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cessing parts processing,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reference manual and related aspects of the books, use of fixture design of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the programme drawn up fixture design, design efficient, effort,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rocessing Fixture.The main content of the fixture is milling fixture and drilling fixture, respectively processing Φ 50 and Φ35 face andΦ 16 hole the first set of fixture is through the use of a large end face and a positioning pin and a blocking pin to complete the positioning, using floating hold-down mechanism for clamping parts; Combined with two locating piece with support plate milling face and underside of the parallelism error and center hole axis and the underside of the perpendicularity error of a second set of fixture is through clamping hydraulic device, through the short mandrel center hol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method and a set of similar this fixture error and a set of fixture error conditions are the same.Key words: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special fixture,To promote目录摘要...................................................... . (I)第1章引言................................................ .............................. (1)1.1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 (2)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种类 (3)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3)第2章零件的分析 (4)2.1零件的作用.................................... ............ ...... ......... (4)2.2零件的工艺分析.................. ..................... ............ ... (4)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5)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 ......... (4)3.2基面的选择.................................... ............ ...... ......... (6)3.3制定工艺路线.................................... ............ ...... ......... (7)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皮尺寸的确定 (7)3.5确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 ...... (8)第4章夹具设计 (16)4.1钻φ16孔的钻床夹具......... ............... ......... .................. (16)4.2铣槽端面铣床夹具 (23)4.2钻孔φ6... ............ ............ .................. (23)4.3钻M8底孔φ6.6 (24)结论............................................. ........................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 (27)第1章引言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

曲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曲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曲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曲轴零件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带动汽车轮胎运动,使汽车前进。

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品质和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如何进行曲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和夹具设计。

一、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曲轴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零件,其加工难度较高,需要用到许多特殊的工艺。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曲轴的机械加工工艺:1. 曲轴的材料选择:曲轴要求材料强度高、耐磨性好,所以通常选择高强度的锻造钢、铸钢等材料。

2. 曲轴的切削加工:曲轴的切削加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加工处理方法,其加工难度和要求较高。

曲轴的加工需要使用专门的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如车削、铣削、磨削、钻削等等。

3. 曲轴的热处理:曲轴的加工后,需要通过热处理的方式,使其达到所需的硬度和韧性,从而提高其性能。

4. 曲轴的表面处理:曲轴的表面处理包括抛光、镀铬、陶瓷喷涂等。

这些处理不仅美观,而且有助于提高曲轴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二、曲轴的夹具设计曲轴的夹具是曲轴机械加工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确保曲轴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夹具的设计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加工特性:不同的加工方式对夹具的要求不同,应根据加工特性设计夹具。

2. 工件材质:工件的材质对夹具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

应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确保夹具的刚性和精度。

3. 加工精度:曲轴是一个高精度零件,夹具设计时应该注意加工精度的要求,保证夹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4. 生产效率:合理的夹具设计应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曲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和夹具设计对于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正确的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才能制造出质量更高、性能更优的曲轴,满足汽车发动机的需求。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平面槽形凸轮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全套图纸】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平面槽形凸轮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全套图纸】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平面槽形凸轮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系别:机电信息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生:学号:指导老师:2013年5月摘要平面槽形凸轮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与数控编程摘要此设计主要是对典型零件进行图形绘制、工艺设计和程序的编制及加工,通过对平面槽型凸轮的外形尺寸分析,应用CAD以及Pro/E软件绘制出二维和三维的图形并进行标注说明,注明图纸的公差要求、技术要求等。

接着对平面槽型凸轮的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工方法、路线等,并设计好各切削参数自动编出加工刀路轨迹。

然后跟据图纸的工艺分析,选择合理的工艺路线及加工方法,根据零件形状、余量等选择适用形状大小的各种铣刀,最后将Pro/E软件绘制的三维图利用数控加工仿真软加工件Mastercam9.0进行仿真模拟加工,生产刀具轨迹;使用后置处理程序选取相应的配置文件,将刀具轨迹转换为数控机床可以识别的NC程序,为更加高速,快捷的造型,生产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生成的NC程序可以利用DNC方式传输给数控机床进行三维加工。

关键词:平面槽型凸轮;加工工艺;数控加工毕业设计(论文)Planar slotted CAM parts processing design and NCprogrammingAbstractThis design is mainly focuses on the preparation, the process of graphics rendering, design and the typical par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hape and size of plane cam groove by using CAD and Pro/E software to draw graphics, 2D and 3D to label instructions and annotate the drawings tolerance requirement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Then it comes to the analysis of plane groove cam parts ,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ethod of producing,and routes for process as well as the design the cutting parameters, which will create tool’s path automatically.After the previous process, choosing suitable allowance cutter shape and size is determined by the analysis of pictures. According to the shape of parts, the NC machining simulation using Pro/E software rendering 3D map of the soft parts of Mastercam9.0 for simulation of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tool path. Selecting the configuration file accordingly is determined by the use of post processing program, the tool path for CNC machine tool transformation can be identified by the NC program, for more rapid, efficient design,which provide a feasible solution.The generated NC program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CNC machine tools for machining by using the DNC.Key words:Planar slot type cam;machining process;NC machining目录摘要 (I)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平面凸轮机构CAD/CAM的发展方向 (1)1.3课题内容及实施步骤 (3)2 零件的分析及工艺规程设计 (4)2.1零件的作用 (4)2.2工艺分析 (4)2.3毛坯的确定 (5)2.4基准的选择 (6)2.4.1粗基准的选择 (6)2.4.2 精基准的选用 (7)2.5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7)3 刀具的选择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9)3.1 铣削用刀具及其选择 (9)3.2 刀具材料应该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 (9)4 加工参数的选择及时间定额计算 (11)5 夹具的设计 (19)5.1 机床夹具有三大功用 (19)5.2 机床夹具设计要求 (19)5.3 工件的装夹方法和装夹方式 (19)5.4 确定夹具的类型 (20)5.5 夹紧装置 (20)6 仿真加工 (24)6.1 图形处理 (24)6.2 走刀路线的确定及刀具选择 (24)6.3 后置处理(生成NC 程序) (30)总结 (31)参考文献 (32)致谢 (33)附录1 Master CAM仿真程序代码 (34)毕业设计(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word版)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

(完整word版)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

(完整word版)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第一章概述1.1皮带轮的用途生活中,皮带轮对我们来说很常见,它的应用很广泛,机械传动常见的类型有摩擦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螺旋传动等类型。

带传动根据横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平带传动、V带传动、多楔带、圆形带、齿形带等类型的带传动。

带传动中用于安装传动带的轮子就叫做带轮。

俗称皮带轮。

带轮是成对安装和使用的,一个是主动轮,另一个是从动轮。

机械传动按传动的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啮合传动和摩擦传动两类。

啮合传动的优点是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比准确、传递功率大,效率高(蜗杆传动除外),速度范围广。

缺点是对加工制造安装的精度要求较高。

摩擦传动工作平稳、噪声低、结构简单、造价低,具有过载保护能力,缺点是外廓尺寸较大、传动比不准确、传动效率较低、元件寿命较短。

带传动就是摩擦传动中的一个种类。

由于这里不能上传完整的毕业设计(完整的应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相关图纸CAD/PROE、中英文文献及翻译等),此文档也稍微删除了一部分内容(目录及某些关键内容)如需要其他资料的朋友,请加叩扣:贰二壹伍八玖壹壹五一带传动的工作原理是带紧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因而带与轮的接触表面存在着正压力,当原动机驱动主动轮回转时,在带与主动轮接触表面间便产生摩擦力,使主动轮牵动带,继而带又牵动从动轮,将主动轴上的转矩和运动传给从动轴。

从带传动的原理可知道带轮的作用是通过传动带传递转矩和运动。

1.2零件的图样及说明(完整word版)皮带轮加工工艺及精车皮带轮槽工装夹具设计皮带轮的外形图车削是加工中用得最多的加工方法之一。

由于车床具有加工精度高、能作直线和圆弧插补以及在加工过程中能自动变速的特点,因此,其工艺范围较普通机床宽得多.凡是能在车床上装夹的回转体零件都能在车床上加工。

针对车床的特点,下列几种零件最适合车削加工:1 精度要求较高的回转体零件;2 表面粗糙度要求高的回转体零件;3 表面形状复杂的回转体零件;4 带特殊螺纹的回转体零件;铣削是机械加工中最常用和最主要的加工方法之一,它除了能铣削普通铣床所能铣削的各种零件表面外,还能铣削普通铣床不能铣削的需2~5坐标联动的各种平面轮廓和立体轮廓。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离合器齿轮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离合器齿轮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目录全套CAD图纸,联系6951320521 前言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2.1 零件的作用 (1)2.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2.3 零件的生产类型 (2)3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合图 (2)3.1 选择毛坯 (2)3.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2)3.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3)3.4 确定毛坯尺寸 (3)3.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3)3.6 绘制毛坯图 (4)4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5)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4.3 制订工艺路线 (5)5 工序设计 (6)5.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6)5.2 确定工序尺寸 (7)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6.1 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8)6.2 工序第Ⅰ、第Ⅱ、第Ⅵ、第Ⅷ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7 夹具设计 (13)7.1 夹具的定位方案 (13)7.2 夹紧机构 (13)7.3 误差分析 (13)7.4 夹紧力的计算 (15)8 小结 (16)9 参考文献 (16)1 前言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是我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2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2.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主轴箱中运动输入轴Ⅰ轴上的一个离合器齿轮,如图7-1所示。

它位于Ⅰ轴上,用于接通或断开主轴的反转传动路线,与其他零件一起组成摩擦片正反转离合器,如图7-2(M1右侧)所示。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离合器齿轮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离合器齿轮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目录全套CAD图纸,联系6951320521 前言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1)2.1 零件的作用 (1)2.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2.3 零件的生产类型 (2)3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合图 (2)3.1 选择毛坯 (2)3.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毛坯尺寸和公差 (2)3.3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3)3.4 确定毛坯尺寸 (3)3.5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 (3)3.6 绘制毛坯图 (4)4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5)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5)4.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5)4.3 制订工艺路线 (5)5 工序设计 (6)5.1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6)5.2 确定工序尺寸 (7)6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8)6.1 工序Ⅰ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8)6.2 工序第Ⅰ、第Ⅱ、第Ⅵ、第Ⅷ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13)7 夹具设计 (13)7.1 夹具的定位方案 (13)7.2 夹紧机构 (13)7.3 误差分析 (13)7.4 夹紧力的计算 (15)8 小结 (16)9 参考文献 (16)1 前言机械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设计是我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2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2.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CA6140车床主轴箱中运动输入轴Ⅰ轴上的一个离合器齿轮,如图7-1所示。

它位于Ⅰ轴上,用于接通或断开主轴的反转传动路线,与其他零件一起组成摩擦片正反转离合器,如图7-2(M1右侧)所示。

机油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油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扬州职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机油泵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院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10机械<7>班姓名:学号:100101711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年4月15日1、机油泵是在润滑系统中迫使机油从油底壳送到引擎运动件的装置机油泵在内燃机上的应用越来越多。

同时,在半导体,太阳能,LCD等工程领域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汽车用油泵——摆线转子泵被应用到缝纫机中,特别是对一些全封闭自动润滑系统的机种,如包缝机、绷缝机2、基本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基本内容热处理毛坯,车削机油泵体,设计加工专用夹具关键问题在于工艺过程的设计,夹具类型的确定,定位装置的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夹具精度的分析和计算吗,夹具非标零件图的绘制等等3、本课题研究情况综述: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必备的专业核心技能,突出培养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能力,机油泵体工艺过程设计时要结合实际,尽量符合实际生产要求,专用夹具设计时要估计好夹紧力加工零件是要计算好加工余量。

关键字:机油泵、工艺规程、夹具设计摘 要 (2)第一章 绪论 (5)1.1课题研究的背景 (5)1.2课题研究的意义 (5)1.3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5)第二章 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 (5)2.1零件的用途 (5)2.2零件的工艺分析 (7)第三章 确定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毛坯模型 (8)3.1确定毛坯种类 (8)3.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8)3.3 设计毛坯图 (8)3.4 绘制毛坯图 (9)第四章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1)4.1 基准面的选择 (11)4.1.1 粗基准的选择 (11)4.1.2 精基准的选择 (11)4.2 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 (12)4.3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2)4.4工序顺序的安排 (13)4.4 1.机械加工顺序 (13)4.4.2.辅助工序 (13)4.5制定工艺路线 (13)4.6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6)4.7工序间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17)4.8切削用量的计算 (18)4.9基本时间j t 的计算 (26)第五章 夹具设计 (30)5.1精车前后端面专用夹具设计 (30)5.1.1定位装置 (30)5.1.2夹紧力的计算 (30)5.2钻20 孔夹具设计 (34)5.2.1定位装置 (34)5.2.2切削力和夹紧力的计算 (34)第六章小结 (37)致谢 (38)参考文献 (39)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目前国内的机油泵产品的技术基本源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几个传统的工业国家,我国现有的技术基本上是引进国外的基础上发展的,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

毕业论文(设计):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

毕业论文(设计):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学号所在系部机械工程系所学专业数控技术所在班级E-mail 联系电话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指导教师职称工作单位及所从事专业联系方式姓名教授讲师本课题是根据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选定的,旨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全面理解数控技术专业知识、掌握典型零件的工艺设计、如何确定工序、还有刀具、夹具及数控车床如何的选用。

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尽快胜任工作。

专业方向、基本理论及设计内容(设计要求和设计步骤要求详细到章节):1、本课题的设立是典型零件的加工;2、基本理论依据是: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基础和机械技术、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3、设计要求:通过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设计设计,使我们在拟定工工艺分析方案过程中,得到方案分析、结构工艺性、机械制图、零件设计、编写技术文件和查阅技术资料的等方面的综合训练,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结构分析、结构设计与计算能力,并阐述了在机械加工实习课中如何对盖板零件进行工艺分析,从而提高工件质量。

5总结总结这次设计所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工艺的编制能力等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刘战术主编.《数控机床及其维修》.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荣维芝主编.《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编制》.机械工业出版社3、焦小明主编.《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4、田春霞主编.《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5、陈立德主编.《机械设计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6、周开勤主编.《机械零件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7、刘力主编.《机械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8、《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主编.《机床设计手册之零件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9、《数控机床编程及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0、《金属切削机床设计》.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教研室审批意见专业教研室主任签字:(盖章)系部审批意见系部主任签字:(盖章)目录摘要 (1)前言 (2)第一章、零件图样工艺分析1.1零件图的分析 (3)1.2零件结构工艺分析 (4)第二章、选择加工设备与刀、夹、量具2.1加工设备的选择 (5)2.2刀具的选择 (6)2.3夹具的选择 (7)2.4量具的选择 (8)第三章、数控车削加工的对刀3.1对刀的概念 (9)3.2确定对刀点或对刀基准点的一般原则 (10)第四章、加工工艺规程设计4.1加工顺序的安排 (11)4.2装夹方式 (12)4.3定位基准的选择 (13)第五章、切削用量的选择5.1切削深度的选择 (14)5.2进给量的选择 (15)第六章、工艺文件的填写6.1数控刀具卡 (17)6.2数控工序卡 (18)第七章、程序的编制7.1编程方法 (19)7.2编制程序 (22)第八章、心得体会 (25)总结 (25)参考文献 (26)摘要本零件在设计加工过程中分析了轴的特点及作用,介绍了轴的数控加工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

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1武昌职业学院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武昌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传动轴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院系名称机电工程学院班级 11级机械制造一班学生姓名胡鹏缘学号 11580201836时间 2014—5-20武昌职业学院 传动轴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22摘 要通过在校期间对传动轴的学习和认识对传动轴进行一下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支承传动件的零件称为轴。

轴类零件毕业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传动轴是组成机器零件的主要零件之,一切做回转运动的传动零件(例如:齿轮,蜗轮等)都必须安装在传动轴上才能进行运动及动力的传动,传动轴常用于变速箱与驱动桥之间的连接。

这种轴一般较长,且转速高,只能承受扭矩而不承受弯矩。

应该使传动轴具有足够的刚度和高临界转速,在强度计算中,由于所取的安全系数较大,从而使轴的尺寸过大,本文讨论的传动轴工艺设计方法,并根据现行规范增添了些表面处理的方式比如表面发兰.关键词:传动轴,零件,刚度,强度,表面发兰目录摘要 (Ⅰ)1概述 (1)1。

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向 (1)1。

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2)2零件的分析 (1)2.1生产纲领.........................................2.2零件的作用....................................... 2。

3零件的工艺分析 ..................................2.4零件表面加工方法................................. 3加工方案的选择 .........................................................................3.1方案选择.........................................3.2加工的技术要求................................... 4确定毛坯 ....................................................................................... 4。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皮带轮加工工艺及插键槽专用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皮带轮加工工艺及插键槽专用夹具设计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皮带轮是回转类零件,主要用于和别的零件进行装配。

所以皮带轮要有一定的配合精度以及表面接触强度,还有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耐磨性,以满足使用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是轴类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比较高。

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1)Φ157的外圆和Φ45的内孔,都有很高的尺寸精度要求,主要是为了和其装配件很好的装配。

(2)在Φ45的内孔插键槽有一定的对称度要求。

(3)在Φ157的外圆上车V形带,要注意他们的相互位置。

二、工艺规程设计(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为HT200.考虑到皮带轮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载荷,因此选择铸件,以使金属纤维不被切断,保证零件工作可靠.由于零件年产量为5000件,已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故可采用铸造成型,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

(二)基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

基面选择的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的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完全合理的。

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即当零件又不加工表面时,应以这些不加工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以与加工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现在应为都要加工就要结合加工工艺来确定粗基准,现取Φ157的外圆作为粗基准,利用三爪卡盘装夹。

CA6140车床齿轮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CA6140车床齿轮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4.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9
4.3制订工艺路线…………………………………………………………9
5工序设计………………………………………………11
5.1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11
5.2确定工序尺寸…………………………………………………………12
2.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4
2.3零件的生产类型………………………………………………………5
3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零件合图…6
3.1选择毛坯………………………………………………………………6
3.2确定机械加工余量……………………………………………………6
夹具的发展趋势
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管理,体现着一个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夹具设计与制造又是制造环境中的生产准备周期时间和加工成本的重要因素,工装设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制造能力的高低。
夹具设计与制造是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一项重要步骤,传统的夹具设计制造时需大量的工时消耗和金属材料的消耗。目前,基于特征参数化技术已在机电产品设计与制造的各个阶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夹具设计也必须向标准化、系统化、参数化方向发展。而且,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机电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尽快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的全程仿真,快速组合夹具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这种要求。
能够顺利的完成这次毕业设计,首先得助于王老师的悉心指导。在设计过程中,由于对零件加工所用到的设备的基本性能和加工范围缺乏全面的了解,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导致在设计中碰到了许多的问题。但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通过请教老师和咨询同学,翻阅资料、查工具书,解决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使我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了解了一些设计工具书的用途,同时,也锻炼了相互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在此,十分感王老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其他同学的热心帮助。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继续刻苦努力,不断提高自己。

带轮夹具的课程设计

带轮夹具的课程设计

带轮夹具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带轮夹具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了解带轮夹具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其选型和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掌握带轮夹具相关的设计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程中带轮夹具的使用需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带轮夹具的选型、安装、调试及维护,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带轮夹具的设计与制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关注制造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创新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敬畏之心。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工程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带轮夹具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设计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工程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中。

二、教学内容1. 带轮夹具概述- 带轮夹具的定义、分类及应用领域- 带轮夹具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带轮夹具的发展趋势2. 带轮夹具的工作原理- 传动带的类型及特点- 带轮夹具的工作原理及力学分析- 带轮夹具的传动效率及影响因素3. 带轮夹具的选型与应用- 带轮夹具选型的基本原则- 带轮夹具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带轮夹具的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4. 带轮夹具设计计算- 带轮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带轮夹具设计计算方法- 带轮夹具设计中的注意事项5. 带轮夹具制作与调试- 带轮夹具制作工艺流程- 带轮夹具制作中的关键问题- 带轮夹具的调试与优化6. 带轮夹具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带轮夹具在典型工程案例中的应用- 带轮夹具在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带轮夹具在工程中的创新应用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 第1-2周:带轮夹具概述、工作原理- 第3-4周:带轮夹具的选型与应用- 第5-6周:带轮夹具设计计算- 第7-8周:带轮夹具制作与调试- 第9-10周:带轮夹具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教材章节及内容关联:- 教材第3章:带轮夹具概述、工作原理- 教材第4章:带轮夹具的选型与应用- 教材第5章:带轮夹具设计计算- 教材第6章:带轮夹具制作与调试- 教材第7章:带轮夹具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讲解带轮夹具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设计计算等内容,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body parts of the processing order of the processes and some special fixture design. Body parts of the main plane of the surface and pore system. In general, the plane guarantee processing precision than that of holes machining precision easy. Therefore, this design follows the surface after the first hole principle. Plane with holes and the processing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of holes to ensure machining accuracy. Datum selection box input shaft and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upporting hole as a rough benchmark, with top with two holes as a precision technology reference. Main processes arrangements to support holes for positioning and processing the top plane, and then the top plane and the supporting hole location hol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o the follow-up processes individual processes are made of the top plane and technological hole location hole and plane processing. Supported hole processing using the method of coordinate bo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cessing machine combinations were selected. Selection of special fixture fixture, clamping means more choice of pneumatic clamping, clamping reliable, institutions can not be locked, so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suitable for large batch, line processing,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Angle gear seat parts; fixture; (I)ABSTRACT (II)1 (1)1.1 (1)1.1.1 (1)1.1.2 (1)1.2 (2)1.2.1 (2)1.2.2 (2)1.3 (3)1.3.1 (3)1.3.2 (3)1.4 (4)1.5 (6)1.6 (6)1.7 (7)2 (18)2.1 (18)2.2 (18)2.3 (20)2.4 (20)2.5 (21)2.6 (22)2.7 (24) (25) (26) (28)11.11.1.111.1.21 35mm 35mm Ra 2.3m2 160mm 160mm 105mm mRa2.33 20mm1.21.2.11.2.211.31.3.1121.3.21.4c 90800.4%—1.1% 0.25%—0.5% mg 200102030 35mm40 160mm50 105mm60 20mm70 V8090100110102030 35mm40 160mm50 105mm60 V70 20mm8090100110102030 35mm40 160mm50 105mm60 20mm70 V80901001101.5(1)HT200(2)2.2-5 “ ” HT200 HB 170—24111 3.2.23mm 4.3~7.1 mm 0.2 3.2.27 mm 28.02.3.59 mm 1 21 3.2.23mm 4.3~7.1 mm 0.2 3.2.27 mm 28.02.3.59 mm 1 CT7 2.3.9 mm 6.11.6mm , 0 1000mm [2] 6—7CA6140 [2] 4—3 [2] 2 360° [4] 61.710 2030. 35mmHT200 CA6140YG61.1 CA6140 200mm 1.30 H B =mm mm 2516 mm 5.4 0V =012 0 =06 v K =090 'v K =010 s =00 s r =mm 8.0. pa mm 2. f1.4mm 16mm 25 p a mm 4 100 400f =0.5 1.0rmm CA6140 4.2—9f =0.7rmm 1—30 CA6140 max F =3530N1.21 174 207HBS p a mm 4 f 75.0 r mm r K =045 R F =950Nf F roFf K =1.0 sFf K =1.0 krFf K =1.17 1.29—2f F =95017.1 =1111.5N 1-2f =r mm 7.0.1.9mm 5.1 T =min 60. 0V1.11 6YG 200 219HBS p a mm 4 f r mm 75.0 V =min 63mtv K =1.0 mv K =0.92 sv K 0.8 Tv K =1.0 Kv K =1.0 1.28'0V =t V v K =63 0.10.184.092.00.10.1 1-3min48m n =D V c '1000=127481000 =120min r 1-4 CA61400n =125minr c VcV =1000c Dn =1000125127 min50m 1-5.1.25 HBS =160 245 p a mm 3 f r mm 75.0 min 50m VC P =KW7.1 krPc k =0.73 Pc r K 0=0.9C P =1.773.0 =1.2KW 1-6 1.30 n =min 125r E P =KW 9.5 C P E P C620—1p a =3.75mm f =r mm 7.0 n =min 125r =s r 08.2 V =min 50m 40. 160mmHT200 CA6140YG61.1 CA6140 200mm 1.30 H B =mm mm 2516 mm 5.4 0V =012 0 =06 v K =090 'v K =010 s =00 s r =mm 8.0. pa mm 2. f1.4mm 16mm 25 p a mm 4 100 400f =0.5 1.0rmm CA6140 4.2—9f =0.7rmm 1—30 CA6140 max F =3530N1.21 174 207HBS p a mm 4 f 75.0 r mm r K =045 R F =950Nf F roFf K =1.0 sFf K =1.0 krFf K =1.17 1.29—2f F =95017.1 =1111.5N 1-2f =r mm 7.0.1.9mm 5.1 T =min 60. 0V1.11 6YG 200 219HBS p a mm 4 f r mm 75.0 V =min 63mtv K =1.0 mv K =0.92 sv K 0.8 Tv K =1.0 Kv K =1.0 1.28'0V =t V v K =63 0.10.184.092.00.10.1 1-3min48m n =D V c '1000=127481000 =120min r 1-4 CA61400n =125minr c Vc V =1000c Dn =1000125127 min 50m 1-5 .1.25 HBS =160 245 p a mm 3 f r mm 75.0 min 50m VC P =KW7.1 krPc k =0.73 Pc r K 0=0.9 C P =1.773.0 =1.2KW1-61.30 n =min 125r E P =KW 9.5 C P E P C620—1p a =3.75mm f =r mm 7.0 n =min 125r =s r 08.2 V =min 50m 50 105mmYG6 1.1 C6140 200mm 1.30 H B =mm mm 2516 mm 5.4 0V =012 0 =06 v K =090 'v K =010 s =00 s r =mm 8.0. pa mm 5.2p a =25.2=mm 25.1 . f1.4mm 16mm 25 p a mm 4 100 400f =0.5 1.0rmm CA6140 4.2—9f =0.7rmm 1—30 CA6140 max F =3530N1.21 174 207HBS p a mm 4 f 75.0 r mm r K =045 R F =950Nf F roFf K =1.0 sFf K =1.0 krFf K =1.17 1.29—2f F =95017.1 =1111.5Nf =r mm 7.0.1.9mm 5.1 =min 60. 0V1.11 15YT 200 219HBS p a mm 4 f r mm 75.0 V =min 63mtv K =1.0 mv K =0.92 sv K 0.8 Tv K =1.0 Kv K =1.0 1.28'0V =t V v K =63 0.10.184.092.00.10.1 3-12min48m n =D V c '1000=127100048 =120min r 3-13 CA61400n =125minr c Vc V =1000c Dn =1000125127 min 50m 3-14 .1.25 HBS =160 245 p a mm 3 f r mm 75.0 min 50m VC P =kw7.1 krPc k =0.73 Pc r K 0=0.9C P =1.773.0 =1.2kw1.30 n =min 125r E P =kw 9.5C P E P CA6140p a =1.25mm f =r mm 7.0 n =min 125r =s r 08.2 V =min 50m .nf lt 3-15L =l +y + l =mm127 1.26 y + =mm 1 L =126+1=mm128m t =7.0125127 =min 4.1 60 20mmZ525[3] 4.3 9 209H 209H 17 19.7 17D mm p a 8.5p a mmf [3] 2.4 38 r mm f /33.0V [3] 2.4 41 0.48/V m sn100010000.4860539.53/min 3.1417v n r d [3] 3.1 31 630/minn r v 3.14176300.56/1000100060dn v m sl 42l mm1l 117(1~2)1201 5.9622r D l ctgk ctg mm mm 2l mml 4~12 mml 3211j t 142630.25min 0.33630j L t fn209H [3] 4.3 31E403209H 17 19.7 19.7D mm 117d p a 1.35p a mmf [3] 2.4 52 0.6/f mm rV [3] 2.4 53 0.44/V m sn100010000.4460426.78/min 3.1419.7v n r D[3] 3.1 31 500/minn r v 3.1419.75000.52/1000100060dn v m sl 42l mm1l 1119.717(1~2)1202 2.86322r D d l ctgk ctg mm mm 2l mml 4~12 mm l 32 12j t 242330.16min 0.6500j L t fn209H [3] 4.3 54 p a 0.15p a mm 20D mmf [3] 2.4 58 r mm f /0.2~0.1 r mm f /0.2V [3] 2.4 60 s m V /32.0n100010000.3260305.73/min 3.1420V n r D[3] 3.1 31 315/minn r v 3.14206000.63/1000100060Dn v m sl 42l mm1l 012019.7(1~2)1202 2.0922r D d l ctgk ctg mm 2l mml 4~12 mm l 32 13j t 342 2.0930.07min 2315j L t nf j t 0.250.160.070.48minj t 70 VYG61.1 C6140 200mm 1.30 H B =mm mm 2516 mm 5.4 0V =012 0 =06 v K =090 'v K =010 s =00 s r =mm 8.0. pa mm 5.2p a =25.2=mm 25.1 . f1.4mm 16mm 25 p a mm 4 100 400f =0.5 1.0rmm CA6140 4.2—9f =0.7rmm 1—30 CA6140 max F =3530N1.21 174 207HBS p a mm 4 f 75.0 r mm r K =045 R F =950Nf F roFf K =1.0 sFf K =1.0 krFf K =1.17 1.29—2f F =95017.1 =1111.5Nf =r mm 7.0.1.9mm 5.1 =min 60. 0V1.11 15YT 200 219HBS p a mm 4 f r mm 75.0 V =min 63mtv K =1.0 mv K =0.92 sv K 0.8 Tv K =1.0 Kv K =1.0 1.28'0V =t V v K =63 0.10.184.092.00.10.1 3-12min48m n =D V c '1000=127100048 =120min r 3-13 CA61400n =125minr c Vc V =1000c Dn =1000125127 min 50m 3-14.1.25 HBS =160 245 p a mm 3 f r mm 75.0 min 50m VC P =kw7.1 krPc k =0.73 Pc r K 0=0.9C P =1.773.0 =1.2kw1.30 n =min 125r E P =kw 9.5 C P E P CA6140p a =1.25mm f =r mm 7.0 n =min 125r =s r 08.2 V =min 50m .nflt 3-15m t =7.0125127 =min 4.122.1V1T22.2121) D 140mm D (2 3)d 1-a2)1-b H7/h6 H7/js6 H7/h6 H7/js61-c 1-d 0.05 0.1mm12.3FX,Y,Z X,Y Z2.41.2.3.4.FK W K K6543210K K K K K K K K 60~K K [5] 1211.2 1.0 1.0 1.0 1.3 1.0 1.0 1.56C K 1.2 1.2 1.05 1.2 1.3 1.0 1.0 2.36P K 1.2 1.2 1.0 1.2 1.3 1.0 1.0 2.25f K 1193.08()K C C W K F N 766.37()K P P W K F N 1359.90()K f f W K F N)(210 tg tg QL W z [5]6.22 2.76z r 901 0592 '229 )(80N Q 04748.2()W N2.5D J A G1 DC B Y D2 JC 0.01.3 A4 GG =K /3=0.05/3=0.017mm22A 2J 2D G0262.0017.0002.00220238.00262.005.0 C J2.6123452.71231234[1] 1982. (1)[2] [M] 1984 20-23[3] [M] 1983 42-50[4] [ ] 1992[5] 1 [M] 1991[6] [M] 1979[7] [M] 1990[8] [M] 1994[9] [M] 1984[10] [M] 2002[11] , ( ) [M], ,2004.5[12] [M] 1995[13] [M] 1980[14] [M] 1991[15] [M] 2000 9-19[16] , , , ,1979.12[17] 2005 4-17[18] Machine Tools N.chernor 1984.[19] Machine Tool Metalworking John L.Feirer 1973.[20] Handbook of Machine Tools Manfred weck 1984 .[21] Sors l.fatigue design of machine components.oxford:pergramon press.197143!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