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竹笋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竹笋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陈惠宗
(福建省漳浦县农业局 漳浦 363200)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绿竹造林地的选择、建园、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从而为提高绿竹笋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竹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4.204.7;S795.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2327-(2005)01-0026-02
绿竹为多年生常绿植物,分布于年平均气温在18~20℃,降雨量1400mm以上区域,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优良的笋、竹两用竹种。绿竹具有适应性广、生长快、见效早、笋质优、投资少、收益大、用途广等特点。在平原、丘陵、江河岸边、房前屋后均可种植。
绿竹笋营养丰富、质地脆嫩、鲜食美味可口,是夏季消暑的佳肴,并可制成笋干及罐头,我国的绿竹笋罐头在欧美市场被誉为“皇冠产品”。而且种植绿竹林可起到护岸护堤、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绿化环境等作用。
1 建园
1.1 林地选择
根据绿竹喜温、湿的习性,林地应选择在地势较平缓、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避风向阳、交通方便的平地、山坡地、田角、江河或水塘岸边等较湿润的沙壤土或壤土建园。
1.2 挖穴
种植前按5m×4m的规格挖好穴宽60-80cm,深50-60cm的种植穴,每亩挖30穴左右,然后每穴施入优质土杂肥25kg、复合肥0.5kg、钙镁磷0.5kg作基肥,再盖一层薄土备用。在山坡地建园的整地时要注意做好水土保持。
1.3 选择优质壮苗
竹苗要选择7-8个月龄(即在去年8月份萌发长成的竹株)的粗壮大苗、芽眼充实饱满、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直径在10cm左右的竹株作母竹。
挖竹苗时,要在离母竹30-40cm处扒开土壤,逐渐深挖,注意不要伤到竹头,保护好基部笋芽,找出母竹与老竹杆基的连接点,用利刀切开,连竹头带土挖起,尽量多带须根,以利成活。母竹挖出后截去竹梢,保留1m左右,切口的斜面要与头部弯曲同一方向,斜度以45°为宜。挖后要沾黄泥浆,及时栽植。若长途运输的还要用稻草或纸张包扎竹头,注意洒水保湿,以提高成活率。
1.4 科学种植
绿竹种植时间以选择在2-4月份为佳。种植绿竹时将竹头埋入40cm深,母竹与地面斜角为60°左右,竹梢部切面朝上,尽量使根系伸展,两侧芽眼水平方向排列,栽植后覆土压紧,穴周围要稍高于中央,以利蓄水保苗。栽后每天要在竹苗头部及斜切面外浇水,保持湿度,待竹苗吐出新芽后改为3-4d浇一次水,并在竹苗头部周围用稻草覆盖保湿。
2 产期管理
2.1 适时适量选留母竹
2.1.1 幼年竹管理
竹苗成活后约2个月以后,至8月份可长出2代笋,为确保多出笋苗,应把它全部砍掉,待第三代出的笋苗才留壮去弱,每丛选留3-4株健壮笋苗作为母株,第四代笋才任其生长。
2.1.2 成年竹管理
成林后以每丛保留20株左右母竹为最适宜,绿竹2-4年生的母竹生长力最旺盛、发笋力最强,每丛应常年保持有2-4年生的母竹7-10株;4年以上的竹株基部处于衰退阶段,为了防止老化,每年8-9月份要进行砍伐更新,即砍掉4年以上的母竹,保留3年以下健壮无病虫害的竹株。
2.1.3 适时选留母竹
由于早季留养母竹消耗养分多,影响当年竹笋产量,而晚季留养的母竹成竹质量差,且到冬季母竹梢部尚未充分木质化,容易受冻害。所以,应在6-9月份绿竹产笋盛期留养母竹为宜,每隔半个月左右留养一株刚出土的、生长健壮的竹笋培养成新的母竹。留养的母竹尽可能呈梅花形均匀分布,以利提高产量及品质。
2.2 晒蔸、培土与除草
每年在“惊蛰”至“春分”期间,将竹丛周围的表土扒开,割断表面竹根,注意不要伤到笋芽,让阳光曝晒一至半个月,既可适当抑制枝叶生长,又可提高土温,疏松土壤,刺激和促进笋芽萌发,并可使竹头下移,实现高产和稳产。
培土是在“清明”前后当气温回升到15-20℃时,将扒开的疏松土壤重新覆盖正在萌发的笋芽,防止见光变绿而使笋体老化,以培养风味好,纤维细嫩,笋体充实的绿竹笋。培土厚度要适宜,一般培土厚度为15-30cm,高出地面20cm,可保水防旱。
新种植的竹林易生杂草,每年在5-6月份及8-9月份期间,结合挖笋,在竹丛周围进行松土除草2次,成林后每年在7-8月份除草1次,并除去生长细弱、畸形和病虫危害严重以及倒伏、断梢的竹子。 2.3 水肥管理
绿竹对水分要求较高,在连续晴天或干旱季节,特别是在发笋期间要进行灌溉或浇水,以保证在发笋期间所需的水分供应。
绿竹从抽芽,发笋到长竹的整个生长过程所消耗的养分,主要是靠其连生母竹来供应,发笋越多,养分消耗越大。因此,在产笋期间要及时科学的补充养分。绿竹笋施肥方法应采取重施基肥,少量多次追肥。基肥是在“清明”前后结合中耕培土施用,亩施土杂肥2000kg,过磷酸钙100kg,碳酸氢铵10kg;接下来追肥是在出笋初期至后期(6-8月份)每隔半个月要及时补施速效肥料,主要是N肥和P肥,目的是促进早出笋、多出笋、出大笋。每丛施碳酸氢铵2.5-5kg,或腐熟的栏肥50kg;10月份采笋结束后,结合清园施过冬肥,每丛施土杂肥或塘泥100kg,加过磷酸钙1-2kg,以提高抗寒能力,有利越冬。
2.4 精心培笋
竹笋在未出土时外壳呈黄褐色,笋肉幼嫩、味道鲜美;当竹笋出土见阳光后变绿,笋体老化而风味变差。培笋就是用土覆盖竹笋,防止见光,提高竹笋的质量。一般入土深的竹笋,在其将出土时覆土10-15cm,入土较浅的竹笋易露头,覆土厚度宜20cm左右。 2.5 及时挖收竹笋
当绿竹笋长出土面未见阳光时,把竹笋周围的土挖开,用利刀在竹笋基部挖取,切面要平滑。产笋初期与后期气温较低,竹笋生长缓慢,可5-7d挖一次笋,盛期气温高,竹笋生长快,宜3-5d挖一次笋。挖笋时间最好在早上进行。
挖笋后留下的笋穴不能长期暴露,以避免水分蒸发。在4-5月或9月份以后挖笋留下的笋穴可随挖随时覆盖土,若在6-7月份挖笋留下的伤口因竹液多,常呈粘液状,需经日晒3-5d待伤口干燥后方可覆土。覆土时可用少量的稀薄人粪尿或尿素液浇施竹蔸,盖土踏实,以提高竹笋的再抽生能力,并防止白蚁危害嫩笋。
3 旧竹丛改造
老竹林若长期没挖去老残的竹头,致使老竹头充塞,占据空间,易导致新长出的新竹子根系入土较少,吸收养分、水分困难,植株长势差,严重的影响产量及品质,所以挖除老竹头是绿竹更新复壮的重要环节。每隔5-6年挖除老竹头一次,选择在冬春季节,竹子生长较缓慢时进行,用锄头和利刀把老竹头彻底清理掉,但要注意不能伤害到要选留的笋芽,挖后要填上竹园表土。
4 病虫害防治
绿竹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烟云病、枯梢病、竹蚜、卷叶虫、竹大象鼻虫、竹螟等,应及时做好检查防治工作。防治措施:一是做到合理留竹,伐除病虫害竹株,清除绿竹中下部枝条,保持竹丛通风透光,空气流通,可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二是进行药剂防治:对于叶斑病、烟云病、枯梢病等病害可选用石硫合剂、托布津、多菌灵等喷雾防治;防治竹蚜、卷叶虫、竹螟等害虫应在初发期选用敌百虫、乐果等药剂喷雾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竹象鼻虫发生时,应挖除受害笋,杀死幼虫;若发现有开花的竹子,应整丛砍除,重新补种,同时可以结合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追肥,促进生长。
参考文献
杨长职.绿竹高产栽培技术.福建农业,1988,(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