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①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②在开始相关工作之前,应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危险物质以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根据国家对于各种微生物操作的危险等级划分和防护要求以及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细致的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对这些细节了然于胸;③熟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握各种仪器、设备、装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进行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害应非常熟悉;④应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和其他危险物质操作的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包括但不仅限于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针对感染性材料、危险化学品、放射性核素等的操作规范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等。
一、日常管理规范人员控制仪器设备搬入和移出防虫及防节肢动物措施清洁与消毒水电安全管理一)人员控制规范1、人员专业和安全培训、持证上岗2 、禁止独自进入实验室工作3 、有禁忌症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4 、孕妇暂时离开实验岗5 、实习进修人员不得独自开展实验活动 6 、参观、检查人员须经管理部门审批、持证进入7 、后勤保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持证进入8 、厂商维修人员须持管理部门准入证进入。
9 、严禁在实验室会客。
二)设备搬入和移出、摆放规范1、实验室应为大型设备应进出留出通道(设备门)2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设施3 、考虑设备的摆放空间4 、实验室考虑足够的承重水平5 、先前考虑设备的维修通道和位置6 、移出实验室的设备应经过前面的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擦洗表面和整体熏蒸的措施,消毒方法不应损害设备的安全和使用性能。
9 、摆放的位置应符合要求三)防虫及防节肢动物措施规范1、有自动闭门系统2 、有放昆虫和节肢动物的设施,如纱窗、挡板等3 、实验室门窗的密闭性能应符合要求 4 、实验室送、排风管道有安全措施,防止小型动物或昆虫从管道进入实验室;四)清洁与消毒规范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2 、实验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清理实验器具,并进行前面消毒.3 、实验室消毒方法与消毒程序应符合规定要求.4 、消毒剂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未经验证和过期的消毒剂。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

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1. 引言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是指对实验室环境、操作流程、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以确保实验室中的生物材料和实验过程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实施生物安全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降低实验室事故发生的风险,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周围社区的安全。
2. 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分级根据生物安全风险等级不同,实验室生物安全被分为四个等级:BSL-1、BSL-2、BSL-3和BSL-4。
不同等级的实验室对应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也不同。
•BSL-1级实验室适用于处理低生物安全风险的微生物,如无致病性的大肠杆菌等。
在这类实验室中,一般只需要一般实验室可提供的防护设备和技术即可满足安全需求。
•BSL-2级实验室适用于处理中等生物安全风险的微生物,如麻疹病毒等。
在这类实验室中,需要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包括严格的操作规程、员工培训和生物安全柜等设备。
•BSL-3级实验室适用于处理高生物安全风险的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等。
在这类实验室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室进出通道、实施严格的操作和处置程序,并配备高级生物安全柜等设备。
•BSL-4级实验室适用于处理极高生物安全风险的微生物,如埃博拉病毒等。
在这类实验室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室和生物材料的出入,确保高级生物安全设备的运行正常。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措施3.1. 实验室环境管理为保障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应定期进行通风设备检查和维护,并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应将实验室内的废弃物按规定分类处置,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物安全隐患。
3.2. 生物材料管理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应妥善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失控扩散。
应制定生物材料领取和归还的管理程序,并记录存储和处理的详细信息。
特别是对于含有感染性微生物的样品,应进行严格的标识和隔离处理。
3.3. 实验人员管理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应接受相关的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程。
培训内容可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佩戴和使用、生物安全柜的正确操作、应急处理等。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篇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相关法律法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GB19489-2008)《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50346-2004)《上海市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目录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管理责任制度二、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三、生物实验室保卫和安全检查制度四、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五、生物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六、生物实验室消毒隔离规程七、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八、实验室事件、伤害、事故和职业性疾病报告登记制度九、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十、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生物安全委员会)管理责任:负责咨询、指导、评估、监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相关事宜。
(一)、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实验室安全负责,其主要职责为:1. 负责建立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2. 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3. 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危害评估等重要文件。
(二)、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为:1. 全面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2. 决定并授权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3. 监督有关法规和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违规行为并有权作出停止实验的决定;4. 任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员具体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5. 负责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应急处置预案;6. 负责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现场处置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以及处理意见向设立单位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报告;7. 负责对涉及感染性物质的研究计划、方案以及操作程序等,实施前的生物安全审查。
二、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考核制度1、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
在独立进行工作前需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上岗培训,达到合格标准,方可开始工作;2、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被告知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并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自愿从事实验室工作。
生物实验室管理细则

生物实验室管理细则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高效运行,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特制定以下管理细则。
一、实验室准入制度1、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并获得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
新成员在进入实验室前,需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课程,并通过考核。
2、实验室负责人应保存所有准入人员的名单和培训记录。
3、外来人员如需进入实验室,必须提前向实验室负责人申请,并由专人陪同。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1、个人防护(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根据实验的性质和风险,选择相应的防护装备。
2、化学品安全(1)所有化学品必须妥善存放,按照其性质分类存放,并标注明确的标签,注明化学品的名称、浓度、危险性、有效期等信息。
(2)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遵循相关法规进行管理。
(3)使用化学品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直接接触和吸入。
3、生物安全(1)涉及生物样本的实验,必须遵循生物安全操作规范,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和扩散。
(2)对含有病原体的样本,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和处理。
4、仪器设备安全(1)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严禁违规操作。
5、消防安全(1)实验室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2)实验人员必须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逃生通道的位置。
(3)严禁在实验室吸烟、使用明火或私拉乱接电线。
三、实验室卫生与环境管理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实验废弃物应分类存放,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3、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
四、实验仪器设备管理1、仪器设备的购置(1)根据实验室的需求,制定仪器设备购置计划。
(2)购置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选择性能优良、符合实验要求的设备。
2、仪器设备的验收(1)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到货后,由实验室负责人组织验收,确保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等符合要求。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引言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实验中使用的生物材料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以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
实验室许可和准入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生物实验室应当在获得相关许可和准入之后才能进行实验活动。
实验室负责人应当申请并获得生物实验室的许可证,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更新续期。
同时,实验室应当有完善的准入制度,对于欲进入实验室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需要进行身份验证和安全培训。
生物安全等级划分为了更好地管理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划分成为必要的步骤。
根据实验中使用的生物材料的危险性和传播能力,可以将生物实验室划分为不同的安全等级。
一般而言,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等级划分为四级,从一级到四级依次递增,四级实验室对应的生物材料具有最高的危险性。
实验室安全设施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规范的安全设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实验室通风系统:实验室应当有良好的通风系统,能够及时排除实验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细菌。
通风系统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保证其正常工作。
•生物安全柜:生物实验室中应当设有生物安全柜,用于进行高风险材料的处理和实验。
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和安装应当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
•个人防护装备: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在操作高风险材料时,还需要佩戴特殊的防护装备,如防护口罩、防护服等。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实验室应当建立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安全操作规程应当包括以下方面:•安全操作流程:明确实验工作的安全操作流程,包括样品处理、试剂混合、仪器操作等。
•废弃物处理:指导工作人员正确处理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包括生物材料和化学品等,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3篇)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通用3篇)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加强实验室科研管理,是实验室科学研究贴合生物安全规范,对实验室师生身体健康负责,根据卫生部“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安全管理办法》等,参照国际公认的生物安全原则,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中所述“生物安全”包括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及相关废弃物等可能导致安全损害的资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三条:各课题组负责针对实验室的特点制定、维护和监督有效的实验室安全计划。
第四条:实验室负责人对所有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来访者的安全负责。
第三章:管理制度第五条:实验室管理人员职责课题组负责人人应按照“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的要求,确保实验室设施、设备、个人防护设备、材料等贴合有关安全要求,定期检查、维护、更新,确保不降低其设计性能;及时阻止不安全的活动。
第六条:实验室员工安全管理所有人员上岗前均应系统地理解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培训。
要求所有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理解免疫以预防感染。
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及免疫应包括运输和清洁员工的特殊工作人员。
第七条:实验环境的安全标记及要求实验室内应系统而清晰地标示出危险区,且适用于相关的危险;在某些状况下,宜同时使用标记和物质屏蔽标识出危险区;应清晰地标识在实验室或实验设备上使用的具体危险材料;通向工作区的所有进出口都应标明存在其中的危险。
应使涉及的非实验员工(如维修人员、合同方、分包方)明白其可能遇到的任何危险。
实验室的每个出口和入口应可辨别,入口处应有标记,标记应包括国际通用的危险标志(如:生物危险标志、火线标志和放射性标志)以及其他有关的规定和标记。
应设紧急出口并有标记以和普通出口区别。
应急撤离路线应有在黑暗中也可明确辨认的标识。
实验室入口应有可锁闭的门。
门锁应不妨碍紧急疏散。
第八条:实验室运作的管理程序实验室须根据实验对象、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研究资料、设施特点、设备具体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1)员工的健康监护;2)实施危害评估,采取措施的安排;3)化学品和其他危险物品的确认(包括适当的标识要求)、安全存放与处置及监控程序;4)操作有害材料的安全行为的程序;5)防止高风险和污染材料失窃的程序;6)确认培训需要和教材的方法;7)获得、维护和分发实验室所有使用材料之安全数据单的程序;8)实验室设备安全去污染和维护的程序;9)紧急程序,包括漏来源理程序;10)事件记录、报告及调查;11)废弃物处理和处置。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及周围环境的生物安全,确保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以下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
一、基本要求:1.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做到勤洗手、佩戴防护用品、正确操作,并保持实验台面和设备的清洁、整齐。
2.实验室人员应按照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不得私自更改或临时改动实验方案。
3.实验室人员应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零食、喝水、抽烟等,严禁私自带宠物进入实验室。
4.实验室人员发现任何生物安全事件、事故或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主管领导,并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二、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实验室人员进行生物实验前,应检查实验设备和防护设施是否完好,并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实验服等。
2.实验室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应按照实验方案和流程进行,严禁私自调整操作步骤或使用未经批准的试剂和材料。
3.实验室人员应遵守消毒规范,及时清理和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用过的试剂和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
4.实验室人员在遇到实验室内生物危险物质泄漏或事故时,应立即向实验室主管领导报告,并按照应急处理预案进行处置。
三、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1.实验室内严禁私自存放个人物品和食品,工作台面应保持整洁,实验设备应按照规定归位,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2.实验室内不得随意更改或增加实验设备和试剂,如遇需要,需经过实验室主管领导的批准和登记。
3.实验室内制度公告应做到醒目明了,及时更新和发布,以方便实验室人员了解最新的安全信息和管理要求。
4.实验室内人员应互相尊重、合作,不得进行个人攀比或争夺实验资源,共同维护实验室的良好工作氛围。
5.实验室内人员应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技术交流,增强安全意识和专业能力,提高生物实验的安全水平。
以上是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和制度,可以减少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风险,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和实验人员的安全。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最新版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最新版1. 引言生物安全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实验和研究的特殊实验室,其管理规范是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指导标准。
本技术规范旨在规范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验室操作符合环境、健康和安全要求。
2. 实验室建设要求2.1 实验室场所选择 - 实验室应远离人口密集区、工业区和居住区。
- 实验室应建立在不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地理位置。
2.2 实验室建筑设计 - 实验室建筑结构坚固,保证耐用性和防火性能。
- 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以保证空气流通。
- 实验室内设备布局合理,符合操作流程和安全要求。
2.3 实验室设施设备 - 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生物安全柜、安全淋浴和紧急出口等设施。
-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消毒设备和个人防护装备。
-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实验室操作规范3.1 实验室人员安全培训 - 所有实验室人员都应接受生物安全的培训,包括操作规程、紧急措施和事故处理等。
- 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演练,更新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
3.2 实验室标识 - 实验室内应清晰标识生物安全级别和操作规程。
- 实验室应设置禁止吸烟、饮食和化妆等标牌。
3.3 实验室操作规程 - 实验室操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和研究。
- 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实验操作手册,并定期更新和培训。
3.4 废弃物处理 - 废弃物应分别收集,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伤害。
4. 实验室安全管理4.1 生物安全级别划分 - 进行实验室活动的生物材料应根据其潜在风险划分级别,并按照对应的安全要求进行管理。
4.2 实验室出入管理 - 实验室应制定严格的出入管理制度,准许合法人员进入实验室。
- 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应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4.3 实验室安全检查 -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处理。
- 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安全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与防护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与防护措施实验室是进行生物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生物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防止生物污染的发生,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和防护措施应当得到严格遵守和实施。
一、生物安全操作规范1.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和资质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操作规范和安全注意事项。
对于操作风险较高的实验项目,应有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操作。
同时,严格控制实验室人员的进出,不允许未经培训或没有相关资质的人员进入实验室。
2.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管理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储存和管理。
包括正确使用符合规范的冷冻设备和冷藏设备,确保生物材料的保存温度符合要求。
此外,实验室应建立生物材料的清单和登记系统,及时记录和更新生物材料的相关信息。
3.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应对实验室和实验设备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同时,实验人员需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包括实验服、手套、口罩等。
确保实验操作环境的洁净和安全。
4.实验室安全操作步骤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按照标准的实验流程进行操作。
禁止在实验室内进行非实验相关的活动,如饮食、吸烟等。
对于具有高风险的操作,应遵循双人操作原则,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5.实验后的处理工作实验结束后,及时对实验台面、实验设备和实验器皿进行清洁和消毒。
将实验残留物等废弃物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污染和伤害。
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1.实验室的空气质量控制实验室应配备合适的通风设备,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并满足相关空气质量要求。
对于可能产生有害气体或颗粒物的实验项目,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安装排风装置等。
2.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实验室生物安全柜是进行生物实验的关键设备,能够提供高效的防护和防护措施。
实验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生物安全柜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按要求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3.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实验操作人员应根据实验的风险等级选择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在生物科学研究、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安全问题关系到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室周边环境的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利益。
为了确保实验室安全,规范实验室人员的行为,特制定本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行为规范及内务管理制度。
二、生物安全行为规范1. 实验室准入制度(1)实验室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生物安全知识,并通过实验室安全培训。
(2)进入实验室前,应更换实验室专用服装,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3)未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2. 实验室操作规范(1)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实验操作安全。
(2)在实验过程中,应使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生物安全柜、手套、口罩等。
(3)避免产生气溶胶和溅出,如不可避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
(4)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饮用非实验室专用水。
(5)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进行消毒处理。
3.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分类要求,将废弃物分类存放。
(2)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前必须进行灭活处理,如高压灭活、焚烧等。
(3)废弃物容器应防漏、标记清晰,避免交叉污染。
4. 实验室生物危害物质管理(1)实验室生物危害物质应由专人负责管理,确保其来源、使用、存储和处置符合相关规定。
(2)对实验室生物危害物质进行登记,定期检查库存,确保数量准确。
(3)实验室生物危害物质应存放在指定位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被盗、误用。
5. 实验室事故应急预案(1)实验室应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2)实验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急救技能。
(3)发生实验室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三、内务管理制度1. 实验室布局与设施(1)实验室布局应合理,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2)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如生物安全柜、冰箱、离心机等。
(3)实验室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最新版本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最新版本1. 引言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研究和实验的重要场所,为保障实验室内人员的安全和实验的正常进行,制定一套科学的安全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范,确保实验室内的工作环境安全、实验过程可控,并防止潜在的事故和风险。
2. 实验室设施与装备要求2.1 实验室内部设施应符合相关的建筑、消防和安全标准,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照明、消防设施等。
2.2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并保持良好的维护状态。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3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室服、口罩、手套等。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时应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求3.1 实验室应有专职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2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负责指导实验人员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并制定实验室操作规程。
3.3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组织定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实验人员要求4.1 实验人员应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掌握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4.2 实验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不得违规操作。
4.3 实验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实验室设备和仪器,做到安全第一。
5. 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5.1 实验室应根据实验的特点和潜在的风险,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5.2 实验室应对危险化学品、生物样品和有害物质等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安全合规。
5.3 实验室应确保有充足的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人员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
6. 废弃物处理6.1 实验室应建立废弃物管理制度,规范废弃物的收集、储存和处理过程。
6.2 实验室应将废弃物分为不同的类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损害。
6.3 实验室应定期清理和检查废弃物储存区,确保废弃物储存区的安全与卫生。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11篇)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11篇)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精选11篇)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11、生物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由生物实验室教师专职管理,任课教师及其他科组教师需要使用实验室做实验或上课的,要提前一至两天通知实验室教师,并进行登记。
2、每个实验室、仪器室、标本室都要配一个灭火器,每个楼层配有两个消防栓,实验教师掌握其使用方法,并定期检查。
3、实验教师每天下班前都要认真检查门、窗、水、电等是否关好。
4、实验教师按时上、下班,若碰上第一节课或最后一节课有时,必须提前或推迟15分钟上班或下班,保证任课教师能拿取和放回仪器、教具等。
5、实验教师必须掌握仪器设备的规格、性能、工作原理,熟悉材料、药品性能,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保管、使用、维修,药品的使用、回收、处理工作。
6、每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次实验安全教育,学生实验时,实验教师随堂辅导,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7、生物科老师要配合实验教师管理好学生,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8、教师使用电教平台时进行登记,并严格遵守平台的使用操作规程。
生物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21、临床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是按照国家颁布的法令、法规、保障工作人员、病人和进入临床实验室人员的安全,保证仪器设备、有毒和易燃、易爆试剂的安全使用,使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下和条件下完成日常工作。
2、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护鞋,戴口罩、手套和护目镜。
3、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5、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按医疗垃圾处理。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
非打印化验单要消毒后发放。
8、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一.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1.实验室带锁、有门禁装置,可自动关闭。
2.每个实验室均设置洗手池,设置在靠近出口处,使用感应或脚踏式水龙头。
3.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
地面应防滑、无缝隙。
4.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
5.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
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
6.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7.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
8.应设置洗眼装置,自动冲淋装置。
9.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10.实验室应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11.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12.安装生物安全柜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
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
二.实验室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遏制装置并正确使用,以二级以上(含二级)生物安全柜为宜。
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3、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或制服。
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如休息室、图书馆、餐厅)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
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
当检测工作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
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
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5.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学校生物实验室管理规则

学校生物实验室管理规则学校生物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场所,用于进行学生的生物实验和研究工作。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则。
本文将介绍学校生物实验室管理规则,以保障实验室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1. 实验室使用规定- 实验室仅限于学生和指导教师使用,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进入。
- 进入实验室前,需穿戴实验室指定的实验服、实验帽等防护装备,并保持干净整洁。
- 在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进行无关的嬉闹或争吵等行为。
-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和饲养动物等,以防止引发火灾和传染病等危险。
- 实验室内严禁随意更改或移动实验设备和实验器材,以防止损坏或误操作。
- 实验室内使用的试剂、化学品等必须标明名称和浓度,并妥善保存,避免泄漏和混合等事故。
2. 实验操作规范- 所有实验操作必须在指导教师的监督下进行,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行实验。
- 实验操作前先阅读实验教材和操作手册,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操作的顺序或方法。
- 实验结束后,必须将实验设备、实验器材和试剂等归位,并清洁操作台面和实验区域。
3. 安全防范措施- 使用化学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并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化学品的直接接触。
- 实验中产生的废品、废液等必须妥善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和排放。
- 使用实验器材时,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器材的破损或伤害。
- 实验中如遇到突发事故或安全隐患,应立即向指导教师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4. 实验室设备维护- 实验设备和器材使用后要及时清洁和归位,并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 定期检查和维修实验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 使用过的实验器材,如有损坏或故障应及时报告并更换或修复。
5. 毒害防治- 实验室内不得私自储存或机密实验有毒、易制毒的物品和药品。
- 实验室内不得进行毒性极强、危险性较大的试验,以保障师生的安全。
- 实验室必须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设有合格的急救人员。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有哪些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有哪些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实验和研究的特殊场所,涉及到各种生化试剂和基因材料。
为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性和避免任何潜在的危险,实验室应该制定安全管理规范。
本文将介绍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措施。
1. 实验室准入与出入管理•只有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准入证书的人员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工作。
•对于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要进行身份验证,使用身份证、门禁卡或生物识别技术等方式进行认证。
•实验室应设置充足的出口,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容易撤离。
2. 实验室环境与设备管理•实验室应具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防火墙、防火门和灭火器等,以应对潜在的火灾危险。
•对于敏感设备和试剂,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安全使用。
•对于容易腐蚀和有害的化学品,应该建立相应的存放和处理标准,避免泄露和污染环境。
3. 实验室操作规范•所有实验人员应受过相关培训,了解并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实验室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以减少受伤或污染的风险。
•实验室操作应遵循一系列流程和步骤,并且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任何步骤。
4. 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废弃物和废液应划分为不同类别,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储存和处理。
•废弃物和废液应妥善封存,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环境检查,确保实验操作没有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4. 紧急情况处理与事故报告•实验室应建立危机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程序。
•任何事故和紧急情况都应立即报告给相关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进行记录。
•实验室应建立事故调查和事故分析制度,以识别危险源并采取改进措施。
5. 安全教育与培训•实验室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实验人员对相关安全知识和规范有充分的了解。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验操作规范、危险品安全、应急处理等。
•实验室应建立安全考核和证书制度,对参加培训并合格的人员颁发相关证书。
以上是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的一些基本要求和措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第一章绪论为了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明确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是十分必要的。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是指对实验室内生物材料、实验操作、人员行为等进行规范管理,以确保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
本规范旨在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安全第一,保障实验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2. 防范为主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强调预防为主,通过实施各项防范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3. 综合管理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综合管理的过程,结合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操作管理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
4. 专业化管理原则: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专业化管理团队,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能够有效地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第三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1.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协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和监督。
3.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设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的落实、实验操作的监督等。
第四章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1. 实验室安全设施的建设:实验室应当配备符合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的生物安全柜、消毒设备、安全防护装备等设施,保障实验操作的安全进行。
2. 生物材料的管理:实验室应当建立生物材料管理制度,对实验室内的生物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做到分类存放、规范标识、定期检查等。
3. 实验操作的管理:实验室应当建立实验操作规范,对实验操作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摘要:生物安全实验室(BSL)是进行生物研究和试验的关键场所。
为了确保生物安全,并防止生物危害物质的泄漏和扩散,严格的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范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设计、设备要求、生物材料管理、个人防护和应急措施等方面。
1. 实验室设计(1)实验室应选择在安全、独立的建筑物或设施中,远离人员流量和其他高风险区域。
(2)实验室应具备严格的入口控制和安全门禁系统,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
(3)实验室应具备合适的通风和空气处理系统,以确保空气质量和防止异常气味或污染物的扩散。
(4)实验室内应有合适的灭火设备和应急出口,以应对突发事件和灾难。
2. 设备要求(1)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实验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可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培养箱等。
(2)实验室内的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以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3)实验室内的设备操作和维修应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以确保操作规范和安全。
3. 生物材料管理(1)实验室应具备合适的生物材料存储设施,以确保材料的安全和保鲜。
(2)所有生物材料都应有明确的标识和记录,包括种类、来源、数量、存储条件等信息。
(3)生物材料的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应采取严格的防护和安全措施,以防止泄漏和传播。
(4)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生物材料管理制度,包括进货、存储、使用和销毁等方面的规定。
4. 个人防护(1)实验室人员应接受生物安全培训,并了解实验室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方法。
(2)实验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
(3)实验室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不吃喝和化妆等。
(4)实验室人员应按要求接受健康监测和疫苗接种,以确保身体状态良好。
5. 应急措施(1)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2)实验室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并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
中学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3篇)

中学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中学生物实验室的安全,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1. 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教师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经验,并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范。
2. 实验室内应设置足够的应急设备,如灭火器、急救箱等,并定期检查维护。
3.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处理实验室设备和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4.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严禁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设备和材料。
5. 实验室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材料,并做好相关标识和储存。
6. 实验室内严禁进行未经批准的实验和操作,禁止个人离开实验台面上的实验器具和材料。
7. 实验室内严禁私自进行实验室改造和设备维修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8. 实验室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实验服和防护用具,如实验眼镜、手套、围裙等。
9. 实验操作前必须预先规划,并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实验步骤,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10. 实验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装备,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干净。
11. 实验室内不得吃东西、喝水,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12. 实验过程中如发生事故或意外,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相关管理人员。
13. 实验过程中如发生急救情况,应立即启动急救程序,并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14. 教师应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15.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实验室规定,严禁违章操作和行为。
以上是中学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为了保障学生和教师的安全,建议严格遵守并加以落实。
中学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中学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保护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人员本实验室由实验室管理员负责管理,实验室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实验室管理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实验室设备与设施管理1. 实验室设备和设施应按照规定摆放,并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最新版

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最新版生物实验室是进行生物学研究和试验的重要设施,但其涉及的生物材料和实验操作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顺利进行,制定了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的内容。
1. 实验室安全指导人员生物实验室应指定专门的安全指导人员,负责生物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指导工作。
安全指导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具备相关生物学或生物安全知识,了解生物实验室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能够制定并组织实施实验室安全培训计划,确保实验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能对实验室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能及时应对实验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并组织调查和整改。
2. 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生物实验室应建立安全准入制度,确保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具体要求如下:•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包括实验人员、访客等)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明确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要求;•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发放个人防护装备;•限制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实验室,并设置适当的安全门禁措施。
3. 实验材料和废弃物管理生物实验室涉及的生物材料和废弃物需要进行专门管理,以防止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
相关要求如下:•生物材料的存放、使用和销毁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生物材料的标识应清晰明确,包括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有效期等信息;•废弃物应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生物材料和化学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4. 实验室设备和安全设施生物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安全设施,确保实验工作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设备和设施要求:•安全柜:生物实验中使用的具有危害性的物质应存放在专门的安全柜内,以防止泄漏和扩散;•生物安全柜:研究病原微生物和基因工程实验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以保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安全;•灭菌器:对实验器材和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理,防止传播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通风系统:确保实验室空气的流通和过滤,防止有害气体和微生物在实验室内滞留;•紧急应急设备:生物实验室应配备紧急洗眼器、安全淋浴器、灭火器等应急设备,以应对突发事故。
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规范(模板)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22)等有关法律法规,为加强本市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通过实验室向外环境扩散和实验室感染,保护公众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SL-2 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指从事卫生部《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下称《名录》)中所规定的合用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场所。
本规范所指的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名录》中规定的合用于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本规范合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与人体健康有关的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
第四条本市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行“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管理原则。
第一节组织管理第五条实验室设立单位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负责建立本单位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落实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或者责任人;定期召开生物安全管理会议,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批准和发布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风险评估等重要文件;加强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管理医`学教育网整理,对生物安全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等。
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人代表应对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
第六条实验室设立单位应设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咨询、指导、评估和监督等相关事宜。
第七条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部门的主要职责为:(一)负责组织制(修)订和实施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对研究方案进行审查和风险评估,并提出风险控制的措施;(二) 监督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落实,负责本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或者样本的保存、使用以及销毁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实验室排放废气、废水、废弃物处置和消毒灭菌等规章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评估实施效果;(三)负责监督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和健康监测的开展;(四)组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和演练,并评估效果;(五)负责制订生物安全应急处置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岗证书;②在开始相关工作之前,应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危险物质以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根据国家对于各种微生物操作的危险等级划分和防护要求以及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细致的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
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措施并对这些细节了然于胸;③熟悉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一般规则,掌握各种仪器、设备、装备的操作步骤和要点,进行正确的操作和使用,对于各种可能的危害应非常熟悉;④应掌握各种感染性物质和其他危险物质操作的一般准则和技术要点。
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技术规范,包括但不仅限于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针对感染性材料、危险化学品、放射性核素等的操作规范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规范等。
一、日常管理规范人员控制仪器设备搬入和移出防虫及防节肢动物措施清洁与消毒水电安全管理一)人员控制规范1、人员专业和安全培训、持证上岗2 、禁止独自进入实验室工作3 、有禁忌症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4 、孕妇暂时离开实验岗5 、实习进修人员不得独自开展实验活动 6 、参观、检查人员须经管理部门审批、持证进入7 、后勤保障人员应经过相关培训、持证进入8 、厂商维修人员须持管理部门准入证进入。
9 、严禁在实验室会客。
二)设备搬入和移出、摆放规范1、实验室应为大型设备应进出留出通道(设备门)2 、实验室应有足够的电力供应设施3 、考虑设备的摆放空间4 、实验室考虑足够的承重水平5 、先前考虑设备的维修通道和位置6 、移出实验室的设备应经过前面的消毒,消毒方法可采用擦洗表面和整
体熏蒸的措施,消毒方法不应损害设备的安全和使用性能。
9 、摆放的位置应符合要求三)防虫及防节肢动物措施规范1、有自动闭门系统2 、有放昆虫和节肢动物的设施,如纱窗、挡板等3 、实验室门窗的密闭性能应符合要求 4 、实验室送、排风管道有安全措施,防止小型动物或昆虫从管道进入实验室;四)清洁与消毒规范1、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定期进行消毒。
2 、实验活动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台面,清理实验器具,并进行前面消毒。
3 、实验室消毒方法与消毒程序应符合规定要求。
4 、消毒剂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质量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未经验证和过期的消毒剂。
5 、消毒时间应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不得随意缩短或改变。
6 、消毒剂应现配现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7 、消毒和灭菌方法应根据消毒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五)水、电安全管理规范1、实验室应加强对水、电的管理2 、避免常明灯、长流水等现象3 、禁止超负荷用电4 、设备使用后及时切断电源 5 、对需要连续通电的设备,要定期进行巡视,特别是节假日期间更应注意巡查。
6 、使用电炉、灭菌器等设备时应做到全程有人监管。
7 、实验室发生断电、停电、停水时应及时检查,切断电源或关闭水龙头,防止发生以外。
8 、生物安全实验室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最好有双路供电或有备用电源,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实验室的安全。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一)完善管理体系文件1 、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 2 、制定实验设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3 、制定实验检测规程和标准操作程序4 、制定实验室人员准入和项目准入制度5 、制定实验室进、出程序6 、制定实验废弃
物消毒、处理规程7 、制定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置预案和处置规程8、建立实验人员健康监测与个人健康档案制度9 、个人安全防护制度10 、实验室事故报告制度和报告程序11 、人员培训制度12 、菌毒种安全管理和运输、保存制度13 、样本收样、保存制度和操作程序等二)人员管理规范1、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求与培训1 )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操作技术、规程等)2 )具备必要专业技能(操作技能掌握)3 )检测技术培训、特别是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 2 、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要求1 )经过系统的生物安全培训2 )熟悉和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和个人防护技能 3 )了解从事岗位工作的风险和防护要求3、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培训要求1 )、熟悉掌握相关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求2 )掌握设备操作程序3 )熟悉设备故障的保修和维护程序及要求4、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置培训等1)经过培训实验人员掌握实验室消毒方法、消毒程序及消毒剂的性能和特点2 )掌握各种实验废弃物的消毒灭菌要求和处理程序五)、实验室意外事件的处置培训1、实验操作意外事件处置1 )感染物质外溢(污染台面、地面等)2 )感染物质的暴露(躯体或面部暴露)2 、意外损伤处置1 )刺伤2 )割伤3 、吸入感染物质的处置4 、实验设施发生的意外事件处置1)停电2 )火灾3 )水灾4 )地震等三、实验操作技术规程实验人员应熟悉掌握实验室进出程序、各种检测技术、设备操作、消毒灭菌等操作规程和要求。
1 、实验室出、入操作规程1 )进入准备2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及检查程序3 )实验室进入、腿退出的规定程序4 )实验室设施的开启程序2、实验室检测项
目操作规程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病毒培养样本离心、干燥、纯化等操作程序3、设备使用和操作规程使用程序维护程序检定程序校准程序报废程序4、实验室消毒灭菌规程1 )实验室消毒器具消毒台面消毒地面消毒实验室空间消毒送排风管道消毒消毒剂的配制等2)实验室废弃物消毒灭菌操作程序固体废弃物消毒程序废液消毒程序包装材料消毒程序 3 )重点掌握消毒灭菌方法和时间及消毒剂种类与浓度浸泡、高压、焚烧、煮沸消毒等消毒剂种类、使用浓度、消毒时间等3)实验室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及处置程序、事故报告程序5、实验数据记录和传输规程1 )实验检测的原始记录2 )实验检测数据传输程序 3 )实验数据安全保密程序等四、生物安全实验室运行的基本规范这些规范不能代替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程序文件和标准操作程序。
各个实验室应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令、标准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管理文件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
一)BSL-2 实验室人员控制规范实验室的进入实验室负责人应根据要求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加以控制。
未经批准或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实验室。
严禁儿童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
不允许可能增加获得性感染的危险性或感染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人员进入实验室或感染动物房。
BSL-2 实验室门上应标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包括通用的生物危险性标志,标明传染因子、实验室负责人或其他人员姓名、电话以及进入实验室的特殊要求。
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入实验室。
二)工作人员的防护规范在实验室工作时,必须
穿戴合适的工作服或防护服。
工作人员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操作时,应戴上合适的手套。
手套用完后,应先消毒再摘除,随后必须洗手。
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和动物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后,以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都必须洗手。
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喷溅物的污染、碰撞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必须戴合适的安全眼镜、面罩或其他防护设备。
严禁穿着实验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
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角膜接触镜。
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三)有关操作的指导原则严禁用口吸移液管,严禁将实验室材料置于口内。
严禁舔标签。
所有的实验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应限制使用注射针头和注射器。
除了进行肠道外注射或抽取实验动物体液外,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移液或用作其他用途。
实验室应制定并执行处理溢出物的标准操作程序。
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必须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
实验室应如实记录有关暴露和处理的情况,保存相关记录。
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采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
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评估结果准备专门的污水处理系统。
只有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的文件纸张才能带出实验室。
四)实验室工作区的管理原则实验室应保持清洁整齐,严禁摆放和实验无关的物品。
每天工作结束后应清除工作台面的污染。
若发生具有潜在危
险性的材料溢出应立即清除污染。
所有受到污染的材料、标本和培养物在废弃或清洁再利用之前,必须先清除污染。
感染性材料的包装和运输应遵循国家和/或国际的相关规定。
如果窗户可以打开,则应安装防止节肢动物进入的纱窗。
五)生物安全管理的指导原则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订和采用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及实验室安全或/和操作手册。
实验室应当能提供常规的实验室安全培训,并建立培训制度。
实验室负责人(或生物安全负责人)要将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特殊危害告知实验室人员,同时要求他们阅读生物安全或/和操作手册。
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危险、掌握有关的管理规定和操作手程序,通过考核后方可从事相关实验室工作。
应当制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的控制方案。
如有必要,应为所有实验室人员提供适宜的医学评估、健康监测和治疗,并建立健康档案。
实验室人员应接受与所操作生物因子或实验室内潜在的生物因子相关的免疫接种或检测。
五、感染性物质的操作与防护规范一)、实验室内检测样本的安全操作在实验室内,进行感染性物质的操作,包括其样本采集、内部运输、接收和开启的方法不正确,都会增加造成相关人员发生实验室感染的危险性。
因此,进行感染性物质勤劳的蜜蜂有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