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影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摘要:随着国内娱乐产业的发展,中国电影文化产业正在不断改进与提高。电影正逐渐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家家户户把看电影当成一种放松的最佳途径。我国电影产业正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数量的激增以及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中国电影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本文针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现时状况以及未来发展的预计做了一定的分析,并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一定的建议。
一、中国电影的发展简史
从1905年中国出现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如今的2015年,中国电影的百年历程虽然颇为艰辛,但却是极有价值的。第一代电影人的出现,使他们成为了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黑白默片虽然在表演上依旧留有舞台剧的表演痕迹,拍摄时沿用戏剧舞台的一套办法,摄影机基本固定,电影镜头的景别变化不大,在内容上难免浅陋芜杂,艺术上也较幼稚,具有实验性特征,但其拓荒作用功不可没。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由萌芽阶段逐渐过渡到了起步阶段,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第二代电影人”的突出贡献是完成了中国电影从默片到有声片的转变。在艺术上,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写实主义,同时,注意把“写实”和电影化结合起来,逐渐摆脱舞台的局限,充分发挥电影艺术之长。建国后走上影坛的导演艺术家,人称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三代”。他们在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表现生活的本质,深入展现矛盾冲突,以及在民族风格、地方特色、艺术意蕴等方面,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使中国电影进入了“春华秋实两辉煌”的时代。而紧接着,在夹缝中生存的第四代电影人,虽然总是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和沉沉的相思,但他们的作品在这一时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代电影人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而现在,第六代电影人横空出世,他们带着年轻新潮的思想,力图在电影界闯出一片天。
中国电影这是在这六代电影人的步步努力推动下,才逐渐走向了今日的蓬勃发展。
二、中国电影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出现典型的“大片救市”特征,电影票房收入多集中于少数的几部影片,特别是大片。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比较萧条,直到2002年张艺谋所拍大片《英雄》上市,当年《英雄》票房收入达到了2.5亿元,这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让很多人看到中国人拍大片也能赚钱,于是很多人开始投资拍大片。到了2004年,中国电影产业出现了由大片推动的繁荣的发展态势。我认为中国电影大片主要呈现5大特征:题材封闭化(故事情节多与现实生活脱节,经常是自说自话)、故事幼稚化(有些故事情节已经幼稚到侮辱观众智商的地步,特别是一些历史剧,漏洞百出,台词“穿越”)、视觉平面化(很多大片片面追求视觉效果,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无法提供给观众任何精神营养)、审美低俗化(主题低俗化,充满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很多负面的内容;场景也低俗化,很多影片为了追求震撼效果,一再突破观众的审美底线,充斥着暴力、色情的画面)、营销过度化(很多大片炒作过度)。在这里,我要特别谈谈炒作过度的话题。有人曾经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产品比如电影,像股票一样一味通过炒作就能得到升值的话,便是一个国家电影文化悲哀的开始。”我们现在应该对过度炒作引起足够重视,毕竟电影不是物质产品,它是精神文化产品,如果电影的票房收入与其本身质量没有多大联系的话,这个市场就真的乱套了。我们现在电影市场不健康的表现之一就是很多电影都是“一锤子买卖”,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人先“骗”进电影院再说,而鲜有电影能拍得了续集,所以说,我国目前电影产业还没有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其次,文艺片不能获得国内观众的青睐。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消息,某某影片获得了某某国际上的大奖,但是在国内上映后票房却不容乐观。观众看完后都反映看不懂,不明白在说什么,转而又投向那些所谓的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对我而言,看电影的目的不仅在于放松
休息,更重要的是要从电影内容本身能体现出的时代内涵。现在市面上的电影更多的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喜好,各种无厘头,无节操,秀下限,当看过哈哈一笑之后,给人留不下任何印象。就拿去年廖凡与桂纶镁主演的《白日焰火》来说,这部分获了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和银熊奖最佳男主角的影片在内地上映之前就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但真正上映之后,票房却并不尽如人意。同一时段上映的迪士尼电影《灰姑娘》却票房爆棚,完全将压制住了《白日焰火》的风头。我并不是说《灰姑娘》不好,作为对于经典童话的真人改编,《灰姑娘》是成功的,圆了很多人童年的一个梦。但我们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一部真正好的富有内涵的文艺电影却永远无法得到观众的认可。国际与国内的“大片”对国产电影尤其是小成本电影的挤压已经到了空前激烈的境况。有一些还不错的小成本的电影因为大片的挤压甚至都没有办法上映。就拿最近才上映的《最美的时候遇见你》这部文艺小清新电影来说,成本小,导演是新人,正巧上映时间又与《寻龙诀》、《火星救援》等大片的时间撞上了,所以排片量少之又少。大的影院干脆都不上映。但看过的人都说,这是一部非常真实的反映青春疼痛的电影,很值得一看。当前电影市场的审美取向、拍摄质量等都是不容乐观的,电影生态危机已经初现端倪。小成本电影的发展其实很有助于电影生态的健康发展,比如小成本电影因为投资额较小,可以更灵活地进行试验,拍摄题材选择、拍摄手法采用等可以更加灵活,其艺术上的尝试可以给未来电影产业提供更广阔的良性发展空间,反之,电影产业过度商业化,则必然导致电影创作的保守与平庸。我认为良性的电影生态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塔尖是几部能创造高票房的大片,而塔身则应该是大量的中小成本电影。而目前我国的电影产业则无论是投资导向还是创作指导,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很多投资人只青睐于投资大片,对中小成本电影却不屑一顾,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会给中国电影市场带来长久的伤害。
再者,最近在国内似乎刮起了一阵追忆青春的小清新之风。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到《同桌的你》到《栀子花开》到《左耳》再到最近爆火的《我的少女时代》,这些电影都无一例外获得了极高的票房。其实这对于中国电影界不是什么坏事。台湾是青春校园片的发源地,确实这样纯纯的纯爱电影别的国家拍不出我们国家的感觉。青春是需要追忆的,用一些电影来唤起我们对青春的记忆这没什么不好。但关键是,有些青春电影的内容太过夸张。“怀孕、堕胎、车祸”等等。这些画面在我们的青春中出现的几率很小,但如果电影为了追求催泪效果或者为了塑造“青春的疼痛”而有意为之,这就完全背离了青春电影的初衷。最后,近两年韩流盛行,国内的各大电视台都不断引进韩国的综艺节目以作为自己的镇台之宝。然而,这些节目制作人在赚够了收视率不说,还把目光瞄上了电影业。用相同的手法拍一期综艺节目在大荧幕上一播摇身就变成了综艺电影,并且,这类电影往往没有很高的口碑,但却每次都能票房爆棚,使有些投资人更加按捺不住。冯小刚导演曾经痛斥过综艺电影,他说:“综艺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将导致没有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一部电影,5天或者10天拍完,挣好多个亿,让投资人心都乱了,他们只会去抢这种项目,不再有人去投那些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的电影。这让电影人心都凉了,今后还会有人去好好拍一部电影吗?这种钱,很畸形。”不得不说,这些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确很有市场,一个综艺真人秀节目往往能捧红一大票明星,其市场效应不容忽视。谈起一些综艺电影票房好是因为市场的选择,冯小刚回应:“抵制不意味着不要市场,关键是市场要健康,综艺电影却是畸形的。畸形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于电影市场今后的发展没有好处,都去抢投机项目,这就不是在培育市场,甚至也不是在培育观众。”
三、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
我认为,中国电影如果想要继续蓬勃发展,走入另一番辉煌,就必须要发现自己身上的弊端,并且积极改正。
一个好故事,是一部电影的精神所在。如果明知道一个剧本根本不可用,还把它拍成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