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及动物生理学11

合集下载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是由,,,,和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和。

4反射活动包括和两大类。

5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较,对刺激的敏感性。

二、选择题: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2.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三、名词解释: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指机体(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

适应性:指机体的功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变化并能保持自身生存的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自身调节:即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由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体液调节:指机体依赖某些化学信息物质(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对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的功能进行调节的方式;主要参与对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的调节。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加强的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的生理调节过程)。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减弱的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的调节过程)。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5、持久6、局限较小二、选择题1、A2、B三、名词解释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的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的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的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

动物生理学!!!11(2)

动物生理学!!!11(2)

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加粗有底纹为重点)1.极化: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外为正电荷,膜内为负电荷的状态成为极化。

2.去极化:静息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或状态。

3.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4.超极化:静息电位(负值)增大的过程或状态。

5.阈电位:刚好能够引发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膜外电位差。

6.阈值:能引起机体或组织细胞发生兴奋(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值。

7.阈强度:刺激引起可兴奋组织或者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强度。

8.易化扩散:一些不溶于脂质的,或溶解度很小的物质,在膜结构中一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扩散到低浓度一侧,即顺着浓度梯度或者电位梯度跨过细胞膜。

9.主动转运: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而引起突触兴奋的电位。

10.钠泵:Na+-K+泵,这是镶在脂质双分子层中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可以逆着浓度差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同时还能把细胞多的K+移入膜内,保持膜内高K+和膜外高Na+的不均衡离子分布状态。

11.肌小节:是肌原纤维的最小结构和最基本单位。

12.静息电位:细胞在未受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13.兴奋-收缩耦联:无论是在整体还是离体的情况下,肌肉在收缩之前,总是先在肌膜上产生一个可以传播的动作电位,然后才产生肌肉收缩,这一过程叫兴奋-收缩耦联。

14.等长收缩:又称静力收缩,肌肉在收缩时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

14、等张收缩:肌肉的收缩只是长度的缩短而张力保持不变。

15.前负荷:在肌肉收缩前就加在肌肉上的,叫前负荷。

16.后负荷:肌肉开始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或阻力,称后负荷。

17.终板电位:神经肌肉传递时在终板部位所看到的局部电位变化,这是一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8.强直收缩:肌肉因成串刺激而发生的持续性收缩状态。

称为强直收缩。

19.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分数称为血细胞比容。

20.红细胞沉降率:在离体静置的抗凝血中红细胞由于密度较大而下沉,通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在血沉管中下沉的距离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一.名词解释1.内环境:多细胞生物是在空气或水的外环境包围中生存,而活细胞绝大部分都不直接暴露在外界中,而是生活在一个充满液体的内环境中。

2.稳态:内环境条件的要求十分严格,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是高等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3.正反馈:如果生理过程中的终产物或结果加速或加强某一反应的进程,使其到达反应过程的极端或结束这一进程,这种现象叫做正反馈。

4.单纯扩散:是指物质分子(离子)遵循单纯的物理学定律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现象。

5.胞吞(入胞):是指某些物质团块或分子与细胞膜接触,接触部位的质膜内陷向内卷曲将该物质包被,然后出现膜结构的融合和断裂,是物质团块或分子连同包被他的质膜一起进入胞质中形成胞饮泡的过程。

6.化学门控通道:直接受化学分子的控制,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对他们没有直接影响。

7.电压门控通道:分子结构中存在若干对跨膜电位变化敏感的基团。

8.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

9.极化:对于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其膜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

10.除极化: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过程。

11.超射(反极化):膜电位发生反转的部分。

12.复极化:膜又迅速恢复到原先的静息电位水平。

13.反应:由刺激而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成为反应。

14.兴奋:又刺激而引起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

15.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临界刺激强度。

16.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有效地)17.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即不能引起兴奋。

18.阈值可作为衡量细胞或组织兴奋性的指标,阈强度越低则表明组织越易被兴奋,即兴奋性越高,反之,阈强度越高意味着兴奋性越低。

19.绝对不应期:当一个细胞处于绝对不应期时,无论给与第二次刺激的强度有多大,细胞不会产生第二个动作电位。

这种状态称为绝对不应期。

20.相对不应期:膜的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原水平,需用比正常阈值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值减少称作()A。

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

超射2。

大多数可兴奋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反应的共有表现是产生 ( )A.神经冲动B.收缩C.分泌 D。

动作电位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 )A.Na+内流,Cl-外流 B。

Na+内流,K+外流C.K+内流,Ca2+外流 D。

Ca2+内流,K+外流4。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 )A。

心肌肌浆网不发达,Ca2+贮存少B.心肌有自律性,会产生自动节律性收缩C.心肌呈“全或无”收缩D.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5. 正常心电图中,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的是 ( )A.P波B.QRS 波C。

T波 D。

S—T段6. 心血管活动的基本中枢在 ( )A.脊髓B.延髓 C。

下丘脑 D。

大脑皮层7.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 ml减少到250 ml则()A.肺通气量减少B.肺泡通气量减少C.肺泡通气量增加 D。

肺通气量增加8.正常情况下,维持呼吸中枢兴奋性的最有效刺激是( )A。

一定程度的缺氧 B.血〔H+〕升高C。

一定浓度的CO2 D。

以上全错9.分泌盐酸的是()A卷【第 2 页共 4 页】A。

主细胞 B 。

壁细胞C。

粘液细胞 D.胃幽门粘膜G细胞10.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 )A.十二指肠和空肠B.空肠和回肠C.十二指肠D.回肠11。

测定基础代谢率要求的基础条件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空腹B.无体力活动和精神紧张C.环境温度18~25℃D.深睡状态12。

在兔急性实验中,静注20%葡萄糖溶液引起尿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B.肾小管液中溶质浓度增加C 。

尿道外括约肌收缩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13。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B.醛固酮分泌减少C.肾小球滤过率增加D。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课件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课件

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二)
(2)考查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第1空典型错误:A、b。 第2空典型错误:错别字,如 “岛”→“鸟”。
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三)
(3)考查点: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及能量 供应 在回答哪些细胞器直接参与蛋白质或多肽的合 成时,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题干的“直接” 二字,导致错误回答“线粒体”。 在合成所需能量提供方面,部分学生错误填写 “能量”,直接抄袭题干上的原话。
命题立意
考查考生对激素调节(血糖调节)以及细胞的 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
考查考生读图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析相关问 题的能力。
评分细则(一)
(1) 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 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 理是 分泌增多,促进了 分解成葡萄糖, 使血糖水平升高。
• 立意: 围绕人体的稳态调节,考查学生的图形 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 考点分布:神经和激素调节过程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体液调节); 反射弧结构(神经调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调节)。
35.(8分) 某研究小组进行一个有关兔水盐代谢调节 的实验,以下为实验报告,请予以完善。 实验名称 兔的水盐代谢调节 (一)材料与方法:(1)家兔12只,2.5kg/只,随机 分为3组(甲、乙、丙),每组4只。(2)对甲组兔静 脉滴注1.5%NaCl溶液,乙组滴注0.9%NaCl溶液,丙 组滴注蒸馏水。滴注量均为200mL,0.5h滴完。(3) 从滴注开始收集测定2h内兔的尿液量。 (二)结果与分析 (1)甲、乙、丙三组兔平均尿量比 较: (2)原因: (三)讨论 (1)实验设计时每组兔能否只用1只?为什 么? (2)有人认为需要增加1组兔才能使本实验 设计更为完善,你认为对该组兔最有必要作何实验处 理?为什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课后题答案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细胞膜动力学和跨膜信号转导1.哪些因素影响可通透细胞膜两侧溶质的流动?①脂溶性越高,扩散通量越大。

②易化扩散:膜两侧的浓度梯度或电势差。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载体的数量,载体越多,运输量越大;竞争性抑制物质,抑制物质越少,运输量越大。

③原发性主动转运:能量的供应,离子泵的多少。

④继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浓度的梯度,转运①单纯扩散:膜两侧物质的浓度梯度和物质的脂溶性。

浓度梯度越大蛋白的数量。

⑤胞膜窖胞吮和受体介导式胞吞:受体的数量,ATP的供应。

⑥胞吐:钙浓度的变化。

2.离子跨膜扩散有哪些主要方式?①易化扩散:有高浓度或高电势一侧向低浓度或低电势一侧转运,不需要能量,需要通道蛋白介导。

如: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等。

②原发性主动转运:由低浓度或低电势一侧向高浓度或高电势一侧转运,需要能量的供应,需要转运蛋白的介导。

如:钠钾泵。

③继发性主动转运:离子顺浓度梯度形成的能量供其他物质的跨膜转运。

需要转运蛋白参与。

3.阐述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特点。

①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过程中需要转运蛋白的介导,通过蛋白的构象或构型改变,实现物质的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被动转运过程。

由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特同性、饱和现象和合作性抑制。

由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速度快。

②主动转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由转运蛋白介导,需要消耗能量。

原发性主动转运: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经由过程蛋白质的构象或构型改变实现物质的转运。

如:NA-K泵。

继发性主动转运:由离子顺浓度或电位梯度产生的能量供其他物质逆浓度的转运,直接地消耗ATP。

如:NA-葡萄糖。

4.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

前者直接使用ATP的能量,后者间接使用ATP。

①原发性主动转运:NA-K泵。

过程:NA-K泵与一个ATP结合后,暴露出NA-K泵上细胞膜内侧的3个钠离子高亲结合位点;NA-K泵水解ATP,留下具有高能键的磷酸基团,将水解后的ADP游离到细胞内液;高能磷酸键释放的能量,改变了载体蛋白的构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版考试重点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版考试重点

1.细胞跨膜物质转运方式:(1)单纯扩散:一些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如O2、CO2、NH3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也称简单扩散。

(2)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①主动运输:指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分类: A原发性主动转运(泵转运):如K+、Na+、Ca2+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如小肠粘膜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重吸收葡萄糖时跨管腔膜的主动转运。

②被动运输:物质顺电位或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

特点:①不耗能(转运动力依赖物质的电-化学梯度所贮存的势能)。

②依靠或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

③顺电-化学梯度进行。

归属: A 单纯扩散:上已提B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解度甚小的物质,需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过程。

此过程不需消耗细胞能量。

分类: A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由血液进入红细胞B经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如K+、Na+、Ca2+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的特点: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3)胞吞和胞吐:如白细胞吞噬细菌、异物的过程为入胞作用;腺细胞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则为出胞作用。

2.细胞间通讯和信号传导的类型:(1)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传导①化学门控通道②电压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2)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① cAMP-PKA途径②磷脂酰肌醇代谢途径(3)激酶相关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①激酶受体: A酪氨酸激酶受体 B鸟甘酸环化酶受体② JAK相关激酶受体1. 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

特点:①在大多数细胞是一种稳定的直流电位。

②细胞内电位低于胞外,即内负外正。

③不同细胞静息电位的数值可以不同。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重点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等张收缩:当张力增加到超过负荷量的瞬间,负荷不能再阻止肌肉缩短,于是肌肉以一定速度缩短并使负荷移动,一旦肌肉开始缩短,张力维持恒定的骨骼肌收缩方式称为等张收缩。

2.等长收缩:如果负荷量增加到大于肌肉产生的张力时,则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肌肉的张力逐渐增加的骨骼肌收缩方式称为等长收缩。

3.RP: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指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也称静息膜电位。

离子基础是由于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较高,而对Na+通透性很低;同时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又极不均匀,因而产生跨膜电位。

RP 主要是在离子浓度梯度、电压梯度及离子泵三个因素的作用下,K+通过膜转运达到平衡的K+)。

平衡电位(K+-equilibrium potential,EK4.AP: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指细胞膜因受一个较强的刺激而产生一个短暂的快速的膜电位的变化(100mV),也称神经冲动。

离子基础是动作电位是由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引起的。

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去极相)的出现是由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引起的Na+内流所造成,而下降支(或复极相)则主要与随后出现的K+通透性的增大有关。

5.阈电位:当细胞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受激细胞膜上Na 通道少量开放,出现Na 少量内流,使膜的静息电位值减小而发生去极化。

当去极化进行到某一临界值时,由于Na 通道的电压依从性,引起Na 通道大量激活、开放,导致Na 迅速大量内流而爆发动作电位。

这个足以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称为阈电位。

兴奋性的基础是静息电位,所以静息电位值或静息电位与阈电位的距离大小,可影响细胞的兴奋性。

如两者距离增大,细胞的兴奋性下降。

6.阈刺激、阈上刺激、阈下刺激:阈刺激,即达到产生动作电位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的刺激,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高于阈强度的刺激是阈上刺激,是有效的;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产生任何影响。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第一章测试1.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神经调节B:负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正反馈调节答案:B2.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 称作膜的A:极化B:去极化C:复极化D:超极化答案:D3.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A:AchB:多巴胺C:5-HTD:NE答案:A4.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A:钠离子B:镁离子C:钾离子D:钙离子答案:D5.常用的钾通道阻断剂是A:四乙胺B:锰离子C:河豚毒素D:异搏定答案:A6.骨骼肌中能与钙离子结合的位点是在A:原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肌球蛋白D:肌动蛋白答案:B7.物质在膜蛋白质帮助下, 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是属于A:入胞作用B:主动运输C:单纯扩散D:易化扩散答案:D8.兴奋-收缩耦联的步骤有A:兴奋通过横管传向细胞深处B:收缩蛋白结构变化C:肌质网收回Ca2+D:终池释放Ca2+E:Ca2+触发肌丝滑行答案:ACDE9.下列可以使骨骼肌收缩幅度增加的因素是A:后负荷增大B:刺激强度增大C:刺激频率加快D:最适前负荷E:肌肉收缩能力增强答案:BCDE10.神经与肌肉之间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是肾上腺素。

A:对B:错答案:B11.终板电位是动作电位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正常成年人的体液约占体重的A:40%B:50%C:70%D:60%答案:D2.决定血浆PH缓冲对是A:KHCO3/H2CO3B:Na2HCO3/ H2CO3C:K2HPO4/KH2PO4D:NaH2PO4/NaH2PO4答案:B3.下列哪种物质是制造血红蛋白必需的A:叶酸B:维生素AC:维生素BD:铁答案:D4.当血小板的数目低于下列哪一数值时, 就会出现出血倾向A:200000/µlB:10000/µlC:150000/µlD:50000/µl答案:D5.关于ABO血型系统的叙述下列哪一个是错误的A:O型血的红细胞上不含凝集原B:A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 和抗B 凝集素C:A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D: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答案:B6.关于Rh血型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的血清中不存在天然的抗体B: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表面C:我国大多数人为Rh阴性血型D:在人类与 ABO血型同时存在答案:C7.血液的功能包括A:起防御和保护作用B:维持人体酸碱平衡C:协助维持体温恒定D:运输激素E:运输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答案:ABDE8.血小板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A:在止血过程中起作用B: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C:维持正常的血浆晶体渗透压D:在凝血过程中起作用E:维持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答案:ABD9.每毫升血液中数量是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新陈代谢兴奋性兴奋神经调节反射反射弧体液调节内环境及稳态反馈正反馈负反馈二、问答题1.什么是内环境及其稳态?有何生理意义?2.试述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第二章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一、名词解释:阈强度单纯扩散易化扩散电压依从性通道化学依从性通道主动转运钠-钾泵阈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跳跃传导运动终板终板电位横桥肌肉的兴奋-收缩偶联肌肉收缩的滑行理论肌肉的强直收缩肌肉收缩的前负荷与后负荷二、问答题:1.试述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2. 试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3. 简述物质跨细胞膜转运的几种形式4.简述可兴奋细胞在兴奋后的所发生的兴奋性变化5.试述阈下刺激在可兴奋细胞引起的局部反应的特点6.以神经-肌肉接头为例,试述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7.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8.简述易化扩散的特点9.简述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特点10.试述钠泵及其生理意义11.试述阈刺激、阈电位、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关系12.简述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13.试述第二信使的产生及作用14.试述终板电位及其特点15.试述兴奋-收缩藕连的几个主要步骤第三章神经系统一、名词解释:突触受体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后放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去大脑僵直牵涉痛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牵张反射腱反射肌紧张条件反射的消退运动单位脊休克锥体系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皮层诱发电位牵涉痛异向睡眠非条件反射二、问答题:1.何谓突触后抑制?请简述其分类及生理意义2.试述去大脑僵直及其形成机制。

3.试讨论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4.试述兴奋型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理,它和动作电位有什么不同?5.试述Ca2+在递质释放过程中的作用6.举例说明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失活过程(以乙酰胆碱为例)。

7.简述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8.试述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机理。

9.简述胆碱能受体的类型、存在部位及阻断剂10.试述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知识点重点总结-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理学概述一、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生理学:研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人体生理学(human physiology):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1. 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和它所含的物质分子(细胞生理学)2. 器官和系统水平研究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器官和系统生理学)3. 整体水平研究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协调的规律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节生理学研究的方法一、试验方法1. 急性实验(acute experiment):在体(in vivo)实验(活体解剖实验);离体(in vitro)实验(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2. 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研究动物的胃液分泌采用假饲二、急、慢性实验的优缺点优点:急性试验:条件和对象简单和单纯,问题分析的细致—分析法慢性实验:所得实验结果用来研究整体动物的各种生理活动机制—综合法缺点:急性实验—实验结果常有局限性慢性实验—应用范围受限制第三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能量代谢兴奋性: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适应性:机体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生理功能的过程。

(生理性调节、行为性调节)生殖第四节机体内环境、稳态和生物节律外环境(external environment):机体生存的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内环境(internal environment):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体液生理功能:细胞内液是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场所;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internalenvironment)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渗透压、温度、电解质成分、血糖和pH),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

2024版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2024版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尿液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尿液生成过程
尿液的生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 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
影响因素
尿液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 水量、体内代谢产物的量、体液平衡状 态、神经和激素的调节等。
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作用
排泄代谢废物
肾脏通过生成尿液, 将体内代谢产生的废 物排出体外,保持内 环境的清洁。
女性生殖系统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构
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
功能特点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功能,分泌雌激素、孕激 素和少量雄激素;输卵管负责拾取卵子并提供受精场所;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器 官,阴道则是月经血排出和胎儿娩出的通道。
受精、妊娠和分娩过程简述
受精
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 受精卵的过程号转导机制
信号分子与受体
01
细胞外的信号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一
系列信号转导反应。
信号转导途径
02
包括G蛋白偶联受体途径、酶联受体途径和核受体途径等,不同
途径介导不同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
信号转导与细胞功能
03
细胞信号转导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功能,
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调控机制。
体液调节
体液中的多种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对心血管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如肾上 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等。
03
整合作用
心血管系统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的整合作用,维持血压稳定、保证
器官血流量分配,以满足机体不同生理状态下的需求。
05
呼吸系统生理
呼吸器官结构与功能特点
鼻腔
具有加温和过滤空气的功 能,同时能感受气味。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

塞尔耶,汉斯的应激理论 加拿大心理学家塞尔耶,汉斯(Selge,Hans)认为当
人遇到紧张或危险的场面或情境时,身体和精神负担过 重,恰逢这时人往往又需迅速作出重大决策来应付这种 危机,这是就导致应激状态的产生。在应激状态下,通 过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轴的一系列作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大量产生,使机体处于充分的动员状态,心率血 压体温肌肉紧张度,代谢水平等都发生显著变化,从而 增加机体活动力量,以应付紧急情境。紧张而持久的应 激会产生过度的兴奋,注意和知觉的范围缩小,言语不 连贯不规则,行为紊乱等,这种持续的应激状态会通过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推毁机体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 导致胃溃疡,胸腺退化,免疫力下降,甚至发生临床休 克或死亡。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悲伤肺”、 “恐伤肾” “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比较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类动物。研究目的 在于利用与人体比较接近的某些哺乳动物生理 学或器官生理学实验资料,为人体生理学研究 及医疗、医药实践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其任务 是用比较的方法,从结构差异、进化历史与生 态条件等方面,探讨同一种生理机能在各类生 物中的演变,从而认识生命的基本特性及其在 进化过程中的变化发展与对环境的适应情况。
在这个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对象 是细胞和构成细胞的分子,这 方面的知识称为细胞生理学 (cell physiology)或普通生理 学(general physiology)。
7
(二)器官和系统水平 的研究
方法:离体组织、 器官实验法
要了解一个器官或系 统的功能,它在机体中 所起的作用,它的功能 活动的内在机制,以及 各种因素对它活动的影 响,这都需要从器官和 系统的水平上送行现察 和研究。
北美沙漠中有一种沙鼠(Psammomys obesus), 在完全喂以新鲜饲料时,不患糖尿病,但喂普通 饲料时则患糖尿病,这样就可以不必通过外科手 术或药物而建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汇总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汇总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1、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对某些特定的组织起作用,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能活动,这种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运输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方式:激素(有的是神经调节的一个延长部分)①远分泌:内分泌腺→激素→血液运输→受体→生理效应。

②旁分泌:激素不经血液运输而经组织液扩散达到的局部性体液调节。

③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激素释放入血达到的体液调节。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来实现的。

反射就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反射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

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调节特点:快速、局限、准确、精确、协调调节基本方式:反射调节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N纤维)中枢→(传入N纤维)效应器自身调节: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调节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例如: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平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3、稳态: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总是在一定生理范围内变动,这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4、负反馈:反馈信号作用的结果是减弱控制部分的活动称为负反馈,其意义在于使机体的某项生理功能保持稳定。

二、问题1、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生理学意义?答: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直接生活于其中的液体环境,并且称之为“内环境”。

稳态的生理学意义在于通过自身调节和反馈是机体的生理保持正常、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

第二章神经肌肉组织的一般生理一、名词:1、极化状态: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为极化。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元素)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元素)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教学大纲(含课程思政元素)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英文):Human and Animal Physiology课程代码:09S1124B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生物科学课程学时:32课程学分:3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等选用教材: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

参考书目:1.《细胞生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2。

2.《动物生理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二、课程简介《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及动物机体基本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专业核心课。

通过《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人体及动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包括行为、各器官系统、细胞及其组成物质分子在内的活动变化与机制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了解《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理论在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中的作用;了解《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和其它相关学科间的相互关系及该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技能和素养。

1.知识目标:掌握人体及动物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及其发生的过程,掌握主要生理功能的调节机制;从整合生理学的角度理解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功能联系;理解体内外环境对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组织器官和整体动物对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应答反应;理解环境-动物体-器官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农畜各项生理功能对其生长、发育、健康、生产性能等的影响。

2.能力目标:增强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研究兴趣,善于对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现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利用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中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的系统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安排教学内容,初步具备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为进一步的生理学前沿知识的学习或从事生理教学科研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陕西理工大学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陕西理工大学

第一章测试1.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A: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规律B:机体化学变化C:机体物理变化D: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A2.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基本表现形式是()A:肌肉收缩B:兴奋或抑制C:神经反射D:机械变化答案:B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负反馈调节B:反射C:反应D:适应答案:B4.体液调节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A:激素B:代谢产物C:血液D:细胞外液答案:A5.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A:参考信息B:反馈信息C:偏差信息D:控制信息答案:B6.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A:血液凝固B:排便反射C:排尿反射D:减压反射答案:D7.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A:负反馈调节B:正反馈调节C: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答案:A第二章测试1.下列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是()A:肾小管重吸收水B:二氧化碳排出细胞C:肾小管重吸收尿素D:肾小管重吸收氨基酸答案:D2.下列哪种物质几乎全部分布在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的外层()A:磷脂酰胆碱B:磷脂酰丝氨酸C:磷脂酰肌醇D:胆固醇答案:A3.第二信使的化学本质是()A:RNAB:DNAC:糖蛋白D:小分子物质答案:D4.逐渐增加细胞外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将()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增大后减小D:不变答案:A5.神经-肌肉接头传递被箭毒阻断后,即使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也不能发生()A:钙离子流入接头前膜胞质内B:接头后膜的去极化C:神经递质由接头前膜释放D:接头前膜的去极化答案:B第三章测试1.有髓神经纤维比无髓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因为前者纤维粗,阻抗小。

A:对B:错答案:B2.在一个反射活动中,传出神经元的神经冲动是来自传入神经元,所以两者的频率是相同。

A:对B:错答案:B3.皮质脊髓束中的纤维大多数是直接经单突触终止于脊髓前角а运动神经元。

A:错B:对答案:A4.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旦建立后不容易消退。

生理学实验

生理学实验

/p-33978287536.html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案2010-01-07 21:16:05| 分类:医学相关|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生理学实验课题1.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心音听诊、呼吸通气量测量。

2. 视力、视野、盲点测定、瞳孔对光反射。

3. (血涂片制作)、ABO血型鉴定、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5.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6. 骨骼肌单收缩分析、收缩总和与强直收缩。

7. 蛙类心博的观察与描记。

8. 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9. 蛙类心脏的神经支配。

10. 蛙类离体心脏灌流。

11. 反射时测定与反射弧的分析。

12. 蛙类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的观察。

13. 家兔呼吸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胃肠运动的影响。

14.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15. 神经干的动作电位观察、坐骨神经不应期的测定。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规范1、严格遵守上课纪律,不迟到。

2、实验前要做好预习,并填好预习报告。

3、实验中操作严谨,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4、实验后各组做好清洁卫生,值日生做好公共卫生。

5、实验报告认真完成,并按时上交。

6、实验物品要轻拿轻放,损坏要登记赔偿。

7、垃圾和废品入桶。

不乱扔乱丢。

体育学院实验课题1.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肺通气功能测定。

2. 视力、视野、色盲的测定。

3. ABO血型鉴定、血红蛋白含量测定。

4.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制备。

5. 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的关系。

6. 蛙类心博的观察。

7.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8. 动物一侧迷路破坏的效应。

实验一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心音听诊、呼吸通气量的测量[目的要求]1、学习听诊器、血压计的正确使用。

2、掌握A血压及呼吸通气量的测量方法。

3、学习心音听诊的方法。

[基本原理]1、间接测压法: 血压计在A外加压、据心音的变化来测压的。

阻断无声收缩压(第一声)窄腔涡流(有声)全通无声舒张压(消失音)2、心音是心脏瓣膜关闭和心肌收缩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

最最全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最最全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1.极化:细胞处于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的现象2.除极化:将膜极化状态变小的过程3.超极化:将膜极化过程变大的过程4.反极化:膜电位发生反转的变化5.复极化:膜电位由正值恢复到静息电位的现象6.阈电位:能引起除极化的最低电位7.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能与细胞产生过动作电位的有效刺激8.阈下总合;几个与下刺激叠加在一起9.极性法则:用直流电刺激可兴奋组织,只在通电与断电的时刻产生一次兴奋,在通电时,兴奋发生在阴极;断电时,兴奋发生在阳极10.反射:机体在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的反应11.时间总和:不同时间产生的输入信号到达同一个细胞引起细胞兴奋或兴奋改变的现象12.空间总和:来源不同的传入信号在同一时间到达一个细胞引起细胞的兴奋或兴奋型改变现象13.突触前抑制:通过轴突末梢兴奋而抑制另一个突出前膜的递质释放,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呈现出抑制性效应(在形成突触前抑制的三个神经元之间,有一个轴-轴突触式去极化抑制,不是超极化抑制)14.突触后抑制:突出前膜释放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改变了K+和Ca+的通透性,造成突触后膜超极化,电位原远离阈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呈现抑制性效应15.自发放电:脑电图是一种自发的感受器,感觉通路在没有受到刺激下引起的放电。

16.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异相睡眠)。

17.慢波睡眠的四个时期: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

18.睡眠时相的转换:慢波睡眠→异相睡眠→慢波睡眠→异相睡眠19.优势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的半球(大部分都是左侧优于右侧)20.踩钉子:当踩到钉子,会迅速抬脚,这是一个脊髓反射——屈肌反射,然后有浅感觉的反应。

21.膝跳反射:迅速引起踢腿动作,这是一个牵张反射,然后是深感觉通路。

22.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23.内分泌: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局部扩散,又反过来作用于分泌细胞,发生反馈作用24.旁分泌途径:内分泌细胞分泌冯激素通过细胞间液体散到邻近的靶细胞25.神经分泌途径:神经细胞通过产生传导冲动或合成释放激素的作用于另一细胞的途径26.激素的作用特征:信息传递作用、相对特异性、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间相互影响作用27.电紧张电位:阈下弱刺激所引起的膜电位变化28.局部电位:阈下刺激在受刺激的膜的局部引起的一个较小的去极化反应29.动作电位:如果给细胞膜一个较强的刺激,细胞膜将产生一个短暂、快速的膜电位变化30.终板电位:终板膜上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可随乙酰胆碱释放增加而产生等级行变化31.微终板电位:未受刺激的肌细胞膜存在一种自发的,小的去极化电变化,这种来自于终板区的电位称微终板电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生殖
选择题
1 睾酮的化学性质是
A 固醇类
B 类固醇
C 胺类
D 肽类
E 蛋白质
2 睾酮由睾丸的下列哪种细胞分泌
A 间质细胞
B 支持细胞
C 精原细胞
D 精母细胞
E 精子
3 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睾酮的激素是
A FSH
B TSH
C ACTH
D LH
E GnRH
4 雄激素结合蛋白是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的
A 肝细胞
B 睾丸间质细胞
C 睾丸支持细胞
D 睾丸生精细胞E睾丸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5 随尿排出的睾酮代谢产物主要是
A 双氢睾酮
B 脱氢异雄酮
C 雄烯二酮
D 17-羟类固醇
E 17-氧类固醇
6 抑制素的化学性质是
A 肽类
B 类固醇
C 糖蛋白
D 胺类
E 蛋白质
7 抑制素由睾丸的哪种细胞分泌的
A 间质细胞
B 支持细胞C精原细胞D 精母细胞E 精子
8 抑制素对下列哪种腺垂体激素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A LH
B TSH
C FSH
D PRL
E GH
9 能促进支持细胞分泌抑制素的激素是
A LH
B ACTH
C TSH
D ADH
E FSH
10 雌二醇的化学性质是
A 胺类
B 肽类
C 类固醇
D 固醇类E蛋白质
11 下列哪一种激素能在排卵前一天左右诱发排卵所必需的LH峰
A 雌二醇B孕酮C 促卵泡激素D 抑制素E 雌三醇
12 尿中排出的雌三醇是下列哪一种激素的代谢产物
A 皮质醇
B 雌二醇
C 睾酮
D 孕酮
E 孕二醇
13 孕酮的化学性质是
A 蛋白质
B 肽类
C 胺类
D 类固醇E固醇类
14 下列有关孕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促进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期变化
B 促进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
C 子宫发育
D 促进并维持女性特征E促进子宫收缩
15 育龄期女子基础体温的双相变化是有下列哪种激素的作用
A 雌激素
B 孕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LH
E FSH
16 月经正常的妇女,其月经黄体能维持几天
A 3-5天
B 5-7天
C 7-9天
D 9-11天
E 12-15天
17 尿中排出的孕二醇是下列哪种激素的代谢产物
A 皮质醇
B 雌二醇
C 雌三醇
D 雄酮E孕酮
18 女性月经周期诱发排卵最重要的激素是
A FSH
B GH
C PRL
D LH
E GnRH
19 女性月经周期中,月经来潮是由于血中
A E2浓度下降,P浓度升高
B E2浓度升高,P浓度下降
C E2和P浓度均不变
D FSH和LH浓度均下降
E LH浓度显著升高而形成LH峰
20 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
A 睾丸曲细精管
B 附睾C阴道D 子宫颈E子宫腔
21 正常情况下,精子和卵子在何处相遇而发生受精
A 输卵管壶腹部
B 输卵管伞部C输卵管漏斗部
D 子宫腔
E 子宫颈
22 妇女在妊娠过程中妊娠黄体能维持多久时间
A 6周左右
B 8周左右
C 10周左右
D 12周左右
E 14周左右
23 hCG的化学性质是
A 蛋白质
B 糖蛋白
C 肽类
D 胺类
E 类固醇
24 hCG的化学结构和生理作用与下列哪种激素基本相似
A FSH
B PRL
C LH
D hCS
E GnRH
25 在妊娠过程中,胎盘分泌的hCG何时到达高峰
A 卵子受精的第5-6天
B 妊娠2-3周
C 妊娠4-5周
D 妊娠6-7周
E 妊娠8-10周
问答题
1 简述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2 简述下丘脑-垂体对睾丸的调节作用
3 何谓精子获能?有何生理意义
4 试述月经周期血浆中GnRH,FSH,LH,雌二醇与孕酮含量的动态变化
及其相互关系
5 简述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激素的关系
6 试述妊娠中hCG血含量的动态变化,并说明其生理意义
论述题
1 何谓卵巢周期?试述卵巢周期性活动的调节。

答案
选择题
1B 2A 3D 4C 5E 6C 7B 8C 9E 10C 11A 12B 13D 14B 15B 16E 17E 18D 19C 20E 21A 22C 23B 24C 25E
名词解释
1 睾丸支持细胞与卵泡颗粒细胞分泌的糖蛋白激素。

它对腺垂体FSH的分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在生理剂量时对LH分泌却无明显的影响。

2 下丘脑调节肽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促进腺垂体LH与FSH的释放,并以促进LH 的释放为主,进而影响睾丸和卵巢的生殖与内分泌功能。

3 腺垂体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精子的生成与卵泡的发育。

4 指血中黄体生成素浓度的明显升高。

排卵前一天左右,雌激素血浓度达高峰,在其作用下,下丘脑分泌GnRH增强,进而促进腺垂体分泌大量LH与FSH,血中LH 浓度明显升高而形成LH峰,它是控制排卵的关键性因素。

5 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其主要作用有维持生精、刺激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维持正常性欲,以及促进蛋白质合成等。

6 卵泡内膜细胞与颗粒细胞共同参与合成的类固醇激素,其主要作用有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与正常状态。

此外,对机体的代谢也有明显影响。

7 月经黄体细胞和妊娠黄体细胞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其主要作用是安宫保胎,使子宫内膜和子宫肌适应于孕卵的着床和维持妊娠。

妊娠10周后,胎盘也可分泌孕酮。

问答题
1 雄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一)维持生精作用;(二)刺激男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其正常状态;(三)维持正常性欲;(四)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还能促进骨骼生长和钙磷沉积和红细胞生成等。

论述题
1 卵巢周期是指女子在生育年龄、排卵与黄体形成呈现周期性变化,每月一次,周而复始的过程。

卵巢的周期性活动一方面受下丘脑-腺垂体的调控,另一方面卵巢分泌的激素又对下丘脑-腺垂体进行反馈调节。

习惯将卵巢周期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

现分述如下:
(一)卵泡期:卵泡期开始时,血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均处于低水平,对腺垂体FSH 和LH分泌的反馈抑制作用较弱,血中FSH和LH先后逐渐增多,升高的FSH和LH 共同促使卵泡发育和雌激素合成。

至排卵前一周左右,卵泡分泌的雌激素明显增多,与此同时,增加的雌激素和颗粒细胞分泌的抑制素对FSH的分泌产生反馈抑制作用,使血中FSH水平下降,而雌激素浓度达顶峰。

高浓度的雌激素通过正反馈作用,促使下丘脑分泌GnRH和腺垂体分泌的FSH和LH增加,尤以LH增加最为明显,形成LH峰。

LH在孕酮的配合下,此时卵泡破裂排卵。

(二)黄体期:排卵后卵泡塌陷,颗粒细胞形成黄体并大量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高浓度的孕激素和雌激素抑制下丘脑GnRH和腺垂体FSF和LH的分泌。

如未、,受孕FSF和LH的减少使黄体随之退化,血肿孕激素和雌激素的浓度则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得不到这两种激素的支持,出现子宫内膜脱落与流血。

由于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分泌减少,使腺垂体FSH和LH的分泌又开始增加,重复另一周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