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概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定稿1.0

1.0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拉斯韦尔:从政治角度研究传播;博士论文《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技巧》《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5w模式;三功能;“内容分析法”卢因:群体传播研究; “把关人”概念

霍夫兰:说服效果研究;“控制实验法”贡献:把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证据。

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理论”;《人民的选择》;实地调查法

施拉姆:集大成者“传播学之父”整合前人成果,培育传播研究和实践人才,创建传播学科。他曾亲自建立了四个传播研究机构;一些学者认为,他“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报偿的保证

────── =选择的或然率

费力的程度

2.人类传播发展的主要四个阶段:

(原始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人类传播的演进规律

1、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一直呈加速度发展趋势。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2、传播方式是叠加的。不管传播工具发展到哪一步,在此以前所运用的各种工具在任何时候都是并存的,不能互相代替。

3、传播面越来越广,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制作和流通的数量越来越大。

4、出现媒介融合趋势,即各种媒介趋向多功能一体化。

3.二分法、五分法:

二分,依据传播的技术、手段可分为:亲身传播(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表情、动作为辅助的传播方式)大众传播(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

五分,依据传播的范围、规模可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2人);群体传播(3人以上);组织传播(有分工、等级、内部规范,较严密的社会组织);大众传播

如何进行良好的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掌握尽可能多的符号及意义,熟练进行编码、解码。应注意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理解能力的提高;有效率的人际传播,应当综合运用各种媒介和符号。两个人要达到有效传播,他们的经验范围必须有若干共同的地方。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

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

(1)集合行为中信息和情绪的传播,主要受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2)群体模仿和匿名性是解释集合行为的另外两种理论。

(3)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是流言。

4.集合行为产生的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而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4.1组织传播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结构特点:

1.专业化的部门分工

2.职务分工和岗位责任制

3.阶层制或等级制

5.八种传播模式

拉斯韦尔“5W”模式又称传播的政治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香农-韦弗的数学模式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C.E.香农和W.韦弗提出。特点是将人际传播过程看作单向的机械系统。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5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W.施拉姆提出,此模式强调传者和受传者的同一性及其处理信息的过程,揭示了符号互动在传播中的作用。

德弗勒模式又称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闭路循环传播系统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送者,噪音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此模式突出双向性。

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日本的大众传播模式

5.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报刊是国家的公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大众媒介统一步调,国家才能顺利地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在某些情况下(如在交战状态的国家里,军人统治下),集权原则甚至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对报刊应严加控制和审查,对违反有关规则的应加重处罚。

2.自由主义理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在此市场中,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

3.社会责任理论传媒(报刊)对社会有着种种义务,要不负公众的信任;报刊要“供给真实的、概括的、明智的关于当天事件的记述,它要能说明事件的意义”;它应当成为“一个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能描绘出“社会各个成员集团的典型图画”;要负责介绍和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要使人们“便于获得当天的消息。”作为真正的职业传播者,还应当遵循公认的道德准则和职业标准,不会为金钱而去做某些事,切实关心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

4.苏维埃理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工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工具、发布“指示”的工具;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5.1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a、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帮助人们了解、把握环境的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2)社会协调功能。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统一。

(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将前人的经验、智慧、知识加以记录、积累、保存并传给后代。

b、赖特的四功能说

(1)环境监视——大众传播在特定社会的内部和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的活动。(2)解释与规定——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中通常伴随着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为反应。(3)社会化功能——大众传播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也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教育功能。(4)提供娱乐——大众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娱乐,尤其在电视媒体中。

c、施拉姆的功能学说

(1)大众传播的政治功能(2)经济功能(3)一般社会功能

5.2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

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拟态环境。

现实环境:独立于人的意识、体验之外的客观世界。

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的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呈现的环境。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媒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5.3 “控制研究”(control studies)。

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活动的外部因素: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