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城市设计】德阳市总体城市设计【方案汇报】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简介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ebab5c46c175f0e7dd13709.png)
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简 介一、概况德阳市概念规划和新区城市设计综合方案,是在2012年3月份由五家单位提供的竞标方案的基础上,由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联合体,进一步提炼、深化、总结后整合而成。
二、德阳城市发展定位“古蜀文明之都”、“东方智造之城”、“绿色温情德阳”。
三、德阳发展目标“世界新能源重装产业中心”、“中国第四极智造引擎”、“成都大都市圈北翼极核”、“绿色新田园城市”和“古蜀文化旅游名城”。
四、方案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德阳战略发展的核心思路(一)宏观:“跳出德阳看德阳”-德阳市市域战略规划1.在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第四极的背景下,应对天府新区,提出的宏观战略思想:(1)“一体两翼、成德同城,全力打造北翼核心区”,在成都北翼中强化德阳核心地位。
(2)“成德同城、交通先行”、“八脉纵贯、跨界生活”。
2.构建“全域德阳”,强化城镇群竞争力和凝聚力,建立“1+5+X”组团城镇群市域城镇体系结构和“三环五廊”市域空间结构。
3.进一步强化德阳主导产业的支撑体系,突显市域产业特征,以低碳可持续为目标实现新型工业化。
弘扬“三星堆文化”、“三国文化”、“德孝文化”,突出工业立市、文化强市。
4.城市宏观景观风貌特征:“双龙戏珠”、“山水相依”。
(二)中观:“拉开布局,构建大德阳”-德阳市两大新区概念规划力争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00万,用地规模控制在200平方公里。
1.中心城区:(1)空间拓展方向:“北延、东进、南联、西调”,近中期发展重点:向北向东;(2)空间结构:“一主轴、两廊道、三核心、四次轴”(一主轴:绵远河城市发展轴;两廊道:石亭江生态廊道、龙泉山生态廊道;三核心:大城北综合服务核心、中心城区传统服务核心、南部产业服务核心;四次轴:城北综合城市发展次轴、长江路城市发展次轴、金沙江路城市发展次轴、城南产业发展次轴);(3)生态结构:“绿、泽、田、园”为特色,构建“山水相依、城田交融”的生态体系。
德阳旌阳区项目策划报告
![德阳旌阳区项目策划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aca6162af90242a895e5db.png)
德阳旌阳区项目策划报告2010.10目录一、宏观政策、环境研究(一)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二)房地产市场新政解读二、项目分析(一)项目经济技术指标(二)区域配套分析(三)项目SWOT分析(四)项目核心优势点方向研判三、德阳市场市场研究、竞争楼盘研究(一)德阳房地产开发布局(二)德阳房地产开发特点(三)市场供应特点(四)客户群体构成情况(五)户型需求情况(六)德阳市2010年1—8月投资情况(七)项目区域内市场楼盘情况(八)区域内及重点楼盘户型配比、主力面积研究四、项目建议(一)竞争楼盘个案分析(二)项目户型配比建议(三)项目户型设计建议(四)景观风格建议(五)规划设计建议五、价格研判(一)参考一区域楼盘价格走势(二)参考二项目周边主要楼盘价格(三)参考三重点楼盘价格参考六、项目市场定位(一)楼盘推广诉求研究(二)项目优势提炼(三)项目总体定位方向(四)项目住宅定位思考(五)项目商业定位思考(六)项目案名建议(七)项目推广语七、营销推广策略(一)项目筹备工作(二)时间节点计划表(三)项目营销展示设计(四)项目媒体投放组合(五)项目媒体推广投放时间节点一、宏观政策、环境研究(一)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1)房地产开发完成情况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9747亿元,同比增长3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692亿元,同比增长34.4%,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9.3%。
6月当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830亿元,比上月增加1845亿元,增长46.3%。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30.8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8.7%;房屋新开工面积8.0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67.9%;房屋竣工面积2.44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2%,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96亿平方米,增长15.5%。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1850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6%,土地购置费4221亿元,同比增长84.0%。
中心城区排水及防涝专项规划
![中心城区排水及防涝专项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af839d4bed5b9f3f80f1cb3.png)
中心城区排水及防涝专项规划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德阳市中心城区,依据《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30)确定的1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
图1规划范围图二、规划目标城市内涝防治系统实现暴雨全过程控制,规划建成一套完整、合理、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通过该系统顺利排水,有效防止积水现象发生,保障城市排水安全。
当发生城市雨水管*设计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地面不应有明显积水,发生城市内涝防治标准以内的降雨时,城市不能出现内涝灾害,发生超过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时,城市运转基本正常,不得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三、规划方案 1.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规划通过源头控制、中途控制及末端削减,控制径流污染比例达到40%以上,通过利用本地雨水资源,改善城市水资源利用结构,提升水安全。
2.平面与竖向控制规划规划尽量保留现状道路竖向,为满足行车及路面雨水排除要求,规划道路纵坡不大于8%,不小于0.1%。
当小于0.1%时,应设置锯齿形边沟或采取其他排水设施。
规划提出了对水系、绿地及道路等建设用地的LID理念及防洪排涝的需求,建设用地自然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3%,场地高程宜比周边最低路段地面或地面雨水收集点高出0.2m以上。
场地竖向设计时,应保证超标径流雨水可沿路面或地表流至临近排水出路内。
3.水系工程规划规划中心城区构建旌西河—铁西排洪河—绵远河—旌东河—寿丰河“五纵”防洪通道,减少进入城区洪水量,降低城区洪涝风险。
规划绵远河、石亭江等河流防洪等级为100年一遇;铁西排洪河、30支渠等支渠防洪等级为50年一遇;寿丰河、安乐堰、穿城堰等堰渠防洪等级为30年一遇。
绵远河西片区水系通过沿天星大道新建旌西河,拦截西部丘陵区过境洪水,减少片区内各河道排洪量。
通过连通三十一支渠(菠萝堰)—铁西排洪河—石亭江、三十一支渠(字库堰)—绵远河两大通道,将西北部外围洪水拦截入外河。
SWA -德阳国际城概念规划设计
![SWA -德阳国际城概念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afd8b70029bd64783e2c97.png)
SWA SWA GROUP | SAN FRANCISCO
保利德阳国际城概念规划设计
P-9
POLY DEYANG INTERNATIONAL CITY CONCEPTUAL MASTER PLANNING
Poly Deyang, SITE POTENTIAL 地质
LAKE 河道
DRAINAGE CORRIDOR
Poly Deyang, VISION 愿景
3 BASIC COMPONENTS 3件基本成分
WATERFRONT
滨水
CREEK CONNECTORS
山水轴
HILL
山地
LAKE
滨水
DESIRABLE PLACE TO LIVE
宜人的居住区
HILL
山地
SWA SWA GROUP | SAN FRANCISCO
EXISTING ROAD
現有道路
RIDGE LINE
山脊
POWERLINE CORRIDOR
高压线走廊
FISH POND
鱼塘
LEVEE
河堤
RIVER
河道
FLAT AGRICULTURAL LAND
平地
0.3%
7% 47%
HILL
山地
HIGH POINT 592.5M
標高
HP 592.5
BOTTOM OF THE HILL 480
To Xian 至西安
Site
60km (1hour drive)
To Leshan 至乐山
SWA SWA GROUP | SAN FRANCISCO
保利德阳国际城概念规划设计
P-5
POLY DEYANG INTERNATIONAL CITY CONCEPTUAL MASTER PLANNING
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63fe0a11be1e650e53ea9948.png)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德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德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72bea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0.png)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德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3.18•【字号】德府办字〔2022〕27号•【施行日期】2022.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德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德府办字〔2022〕27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重点产业功能区,市级有关部门:为切实提升城市建设质量、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强化城市竞争力,有序推进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加快建设西部现代化典范城市,经市政府同意,决定成立德阳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要职责统筹协调我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工作,制定有关政策,审批专项建设计划和方案,推进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实施,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成员单位工作。
二、组成人员组长:刘光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副组长:陈天航副市长成员:廖立新德阳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王永川市政府秘书长张峻市政府副秘书长李霞市发改委主任潘鹏市经信局局长何升元市财政局局长叶科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席建国市住建局局长周建平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刘文彬市商务局局长何学军市文旅局局长张滔市国资委主任谢斌旌阳区委书记、区长姜俊天府旌城管委会主任李得立旌阳区政府党组副书记、天府数谷服务中心主任张星明德阳发展集团董事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3个工作小组,负责规划编制、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等工作。
三、职责分工(一)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综合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领导小组的决定和交办事项;负责议题收集并根据议题内容报告领导小组,适时召开联席工作会议;负责城市有机更新日常工作。
席建国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规划编制组负责以《德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编制《德阳市城市有机更新专项规划》,确定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总体规模,划定更新片区和更新单元,明确近中远期目标,制定更新强度、空间管控、生态和文化保护、风貌特色营造、公共设施完善等规划原则和控规指标;编制《德阳市城市有机更新导则》;组织审查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组织负责做好项目建设用地供应保障等工作。
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https://img.taocdn.com/s3/m/460287265901020207409cc3.png)
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德阳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月项目名称: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编制单位:德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单位:德阳市国土资源局技术编制单位:四川省国土勘测规划研究院目录总则 (i)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德阳市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3)第二章土地利用目标与战略 (11)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1)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2)第三节土地利用战略 (17)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9)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9)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2)第四章土地利用区域调控 (30)第一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30)第二节县(市、区)主要用地调控指标 (34)第五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0)第一节允许建设区 (40)第二节有条件建设区 (41)第三节限制建设区 (41)第四节禁止建设区 (42)第六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43)第一节中心城区概况 (43)第二节中心城区发展目标与方向 (43)第三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安排 (46)第四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 (48)第七章土地利用重大任务 (51)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 (51)第二节有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53)第三节统筹利用城乡建设用地 (57)第四节科学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60)第五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 (63)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8)第一节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 (68)第二节加强规划实施的法制建设 (69)第三节完善规划经济调节手段 (70)第四节提高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 (71)第五节扩大规划实施的公众参与 (71)附表 (73)表G1 德阳市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73)表G2 德阳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4)表G3 德阳市各县(区)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表 (76)表G4 德阳市各县(区)建设用地指标表 (76)表G5 德阳市各县(区)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 (78)表G6 德阳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9)表G7 德阳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 (92)表G8 德阳市各县(区)基本农田调整表 (92)表G9 德阳市灾后恢复重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表 (93)表G10德阳市各县(区)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表 (93)表G11基本农田预留区内规划建设项目清单 (95)总则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严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省委“两个加快”的要求和德阳市“三年全面恢复、五年提升跨越、八年全面小康”的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根据《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及《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等规划部署,对《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进行修订,编制《德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https://img.taocdn.com/s3/m/9506a5c8910ef12d2af9e7be.png)
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七年七月项目名称:德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单位:四川省环科源科技有限公司证书号:国环评证甲字第3205号1、规划背景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地处东经103°45′~105°15′北纬30°31′~31°42′之间,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市,现辖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和旌阳区。
其东临遂宁市、南靠内江市和成都市、西近阿坝州、北临绵阳市。
全市形状为西北~东南向菱形延伸,长约162km,宽62km,幅员面积5954km2。
德阳市是中国重装之都、四川省第二大工业城市、成德绵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新时期支撑国家重大装备乃至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以及“多点多级”均衡发展战略的重大使命。
目前,德阳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正处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
作为国家重装基地,如何依托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的装备产业基础实现创新驱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新兴产业、服务业的融合联动发展,再造德阳优势,成为德阳新一轮发展的核心命题。
近年来,国务院相继批复《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四川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方案》,明确提出四川依托成(都)德(阳)绵(阳)地区开展先行先试,把德阳建设成为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这不仅为德阳带来创新转型的良好支撑环境,也要求德阳要极大地发挥自身优势及特色,通过与成、绵共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发挥在国家层面的创新示范作用。
德阳当前的区域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推进、国家批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德阳纳入成都大都市圈并加速成德同城发展、四川省要求德阳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均意味着国家及区域空间发展思路开始转变,即从依赖沿海带动转向构建均衡的国土开放格局,从区域单极化的发展走向多中心、网络化的城市群格局,这意味着德阳应具有更高远、广阔的视野在新的区域关系中谋划发展。
德阳市一环路长江西路立交总体方案设计
![德阳市一环路长江西路立交总体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419c641eb91a37f1115c09.png)
图 7 方 案三效 果 图
( ) 幅断面设计 3路 本方案 的路 幅设计与方案二处理方式一致 。 ( ) 案 特 点 综 述 4方 a立 交 各 个 方 向交 通 快 捷 , 通 流量 大 。 . 交 b立 交 线 形 流 畅 , 车更 为安 全 。 . 行
一
图 6 方 案二效 果 图
c非 机 动 车 、 行 步 道 系 统 完 善 , 用 方 便 , . 人 使 安全 。 d由于 右 转 匝 道 的设 置 , 匝道 在 与 一 环 路 相 . G
c立交规模宏伟 , 式美观 , . 形 可成 为天元 片区 标志性建筑 。 d . 人行及非机动车系统完善 , 使用方便 , 安全 。 e由于右转 匝道 的设置 , . G匝道在 与一 环路 相
见 图 3 。
城 市道桥 与 防洪
道路交通
l 7
城市规划 , 满足交通功 能和交通需求 。同时 , 立交 设计应符合通常驾驶 习惯。 ( ) 交 桥 选 型 美 观 大 方 , 调交 通 功 能 和 外 2立 强 形设计 的完美结合 , 体现大都市风貌 。 () 3 力争少 占地 , 少拆迁 。 () 4 桥梁结构形式选用应符合 “ 安全 , 观 , 美 经 济, 适用 , 施工方便 ” 的原则 。 () 5 注重 立 交 方 案 的 可实 施 性 。 ( ) 持 以人 为本 的设 计 理 念 , 行 人 及 非 机 6坚 为 动车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
5 2 方 案 二 .
该 方 案 的交 通 组 织 为 一 环 路 与 长 江 西 路 的辅 道 在 地 面 层 平 交 , 立 交 的 第 一 层 ; 江 西 路 直行 为 长
交通上跨地面层为立交第二层 ;一环路南 向长江 西路西方 向的左转和一环路北 向长江西路东方 向 的左 转 交 通 通 过 两 个 苜 蓿 叶 匝道 实 现 转 换 ;长 江 西 路 西 向一 环 路 北 及 长 江 西 路 东 向一 环 路 南 两 个 方 向 的左 转 交 通 通 过 两 个 定 向 匝道 实 现 ;一 环 路 直行交通上跨 长江西路为立交 的第三层 。所 有右 转 交通 设 专 门 右转 匝道 。立 交 范 围 内 的 非 机 动 车 与人行通 过辅道 和地面平 交层实现 其交通转 换 ,
德阳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2011-2030)
![德阳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2011-2030)](https://img.taocdn.com/s3/m/bc20a24ecf84b9d528ea7a38.png)
构建面向成都、重庆、绵阳及周边重点地区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强化德阳市与成 渝经济区重要城市群之间的快速连接,形成高标准、“多选择”的快速通道。
(2)覆盖全域 根据不同交通运输方式提供的交通服务特性,形成不同层次的路网结构。重点是构 建“规模适度、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清晰、通达通畅”的公路网,覆盖德阳市域,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和资源优化利用。 (3)提升枢纽 加快成都组合型主枢纽建设,提高与周边城市重大对外交通枢纽衔接效率,实现优 势资源共享;以城际铁路和公路客货站等级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形成市域内综合交通运 输枢纽体系,做好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3.服务提升战略 以关注民生、提高居民出行服务品质和降低货物运输成本、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基本 着眼点,以交通科技化、信息化等为手段,加快提升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服 务水平。 (1)城际客运便捷化 打造以铁路城际客运专线和公路城际客运互为补充的现代化城际客运体系。加强公 路、铁路客运之间的衔接,提高城际客运出行便捷性,提升城际客运服务质量,满足多 层次、差别化的城际出行需求,拉近德阳市县、以及德阳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促进 区域综合客运一体化发展。 (2)城乡客运一体化 在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步伐,建设三级城乡客运网 络,加强各级网络间衔接和软硬件建设,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城乡客运全覆盖,改善 农村客运出行条件,实现交通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3)货运服务物流化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四川省政府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 积极推进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与成都及周边城市间物
德阳市综合交通运输总体规划
(2011-2030)
(征求意见稿)
德阳市交通运输局 2011年5月30日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5428da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9.png)
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3.18•【字号】德府函〔2024〕30号•【施行日期】2024.03.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知识产权正文德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德府函〔2024〕30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重点产业功能区,市级有关部门:现将《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德阳市人民政府2024年3月18日德阳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方案(2024-2026年)为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强省建设纲要和国、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国办发〔2023〕37号)任务部署,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示范城市、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的通知》(国知发运字〔2024〕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工作期为2024年1月至2026年12月。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知识产权及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紧紧围绕“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锚定“四五五六”发展总思路,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总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建设制度完善、保护严格、运行高效、服务便捷、文化自觉、开放共赢的知识产权强市。
二、主要目标到2026年,全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保护水平、运用效益、服务效能、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和中国装备科技城提供强力支撑。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414d2d0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8.png)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5.11.18•【字号】•【施行日期】2015.11.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建设正文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德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德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年11月18日德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转型升级,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5〕129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行动”提出以下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中共德阳市委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实现“五个走在前列”的决定》(德委发〔2015〕7号)为指导,准确把握德阳在全省的发展定位,自加压力,勇挑重担,进一步加快自身发展,努力在全省发展大局中作出积极贡献。
加快道路交通、市政管网、防洪排涝、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生态园林、电力通信等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和“宜居县城”建设试点,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
2015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争完成40亿元,以后两年的投资增速力争高于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二、重点任务(一)市政道路交通设施工程建设1.加快市政道路建设改造,提高城市路网密度。
加快德阳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干道建设,合理疏解分流交通流量,不断提高城市的集散力和承载力。
积极推进老旧道路改造,提升道路建设档次,优化道路等级配置,提高通行能力。
《德阳市智慧城市规划(2013-2023)》
![《德阳市智慧城市规划(2013-2023)》](https://img.taocdn.com/s3/m/705a227433d4b14e8424687c.png)
各县(市、区)政府、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德阳市智慧城市规划(2013-2023)》已经市政府七届十九次常务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德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9月16日德阳市智慧城市规划(2013-2023)目录目 录 (3)一、前言 (4)二、总体思路 (6)(一)指导思想 (6)(二)发展目标 (6)(三)总体架构 (6)三、目标任务 (7)(一)夯实基础,实现一个能力提升 (7)(二)顶层设计,建设四大应用体系 (9)四、组织保障 (20)(一)加强组织领导 (20)(二)优化投资管理 (21)(三)创新运营模式 (21)(四)营造发展环境 (22)一、前 言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从国家战略层面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与现代工业和城市化进程融合发展。
建设智慧城市就是广泛运用 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感知传输和整合分析手段,对城市进行智能反应和精细管理,构建运转高效的城市形态,推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效能升级。
建设智慧城市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市具备以下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一是基本完备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截止2013年3月,我市拥有IDC机房面积800平方米,光缆长度37481皮长公里,固定电话容量119.27万门,移动电话容量564.07万门,城域网出口带宽180G,基站4439个;有固定电话用户96.2万,移动电话用户318.38万,宽带用户49.8万,移动电话普及率82%,高于全省(76%)水平;实现3G网络城区和干线覆盖率100%,城区和学校WIFI全覆盖。
围绕无线城市建设,我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基础应用,数字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2年底,建成以党政网、电子政务外网、“十二金”工程专网为主的电子政务网络体系,部署完成党政网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地区级协同办公等跨部门应用系统;建立起德阳市公众信息网和部门二级网站的机关网站群,并依托内外门户网站集成多个应用系统。
德阳智慧建造规划方案
![德阳智慧建造规划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a7bd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6.png)
德阳智慧建造规划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智慧建造已经成为了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此背景下,德阳市制定了智慧建造规划方案,旨在推动城市建设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德阳智慧建造规划方案的目标、原则和具体措施。
目标德阳智慧建造规划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引入智能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提高城市建设过程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建筑施工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2.实现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全面应用;3.推广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4.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管理和运维;5.构建开放共享的城市数据平台,为城市治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原则实施德阳智慧建造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1.创新引领:引入新兴技术和创新模式,推动智慧建造的发展;2.统筹协调:加强各部门和企业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整体效应;3.人才培养:加强智慧建造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4.安全可靠: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智慧建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5.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为了实现德阳智慧建造的目标,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1. 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通过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应用,实现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全过程的数字化展示和协同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引导各建筑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全面应用BIM技术;•建立BIM技术培训和认证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BIM技能水平;•推动建筑业务信息化,打造智慧建造的数据基础设施。
2. 推广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推广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建筑企业采用智能建筑系统,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智慧建筑系统与城市能源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能源的优化调度;•促进建筑的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3. 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管理和运维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德阳古镇亮化工程设计方案
![德阳古镇亮化工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2f2a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4.png)
德阳古镇亮化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德阳市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古镇和景点,其中古镇作为旅游业重要组成部分,亮化工程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设计方案是为德阳市某著名古镇的亮化工程进行设计和规划,旨在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和城市品位。
二、设计理念本次设计以“传承古镇历史文脉,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为设计理念,旨在呈现出浓郁的古镇文化氛围,同时又不失现代科技及时尚元素。
三、设计重点1. 照明设计在照明方面,我们将采用LED 灯具,LED灯具具有低耗能、长寿命等特点,相较于传统灯具更为适合景观照明的应用。
同时,我们将运用多种颜色,利用灯光的渐变效果,使整个古镇在夜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2. 色彩搭配除了单纯的光线照射,本次设计方案还将把色彩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
我们将运用明暗、对比和冷暖色相结合等手法,营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
同时,我们也将运用色彩分层的方式来突出古镇建筑的立体感。
3. 古镇建筑装饰古镇建筑是整个古镇亮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将对古建筑进行精心的装饰设计,突出建筑的特色,并且与照明设计、色彩搭配相呼应,相互衬托,形成整体效果。
4. 现代科技元素的融入亮化工程的设计不仅要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还要融入时尚、高科技因素。
为此,我们将采用如光电转换元件、水幕电影、投影等创意元素融入其中,营造出更加独特新颖的景观效果。
四、设计方案针对古镇的主要功能区,我们将制定不同的亮化方案。
1. 入口区域入口是古镇的门面,也是游客进入时的第一印象。
我们将在入口处设置大型与古镇风格相配的浮雕或者彩绘墙面,搭配白天和夜晚不同的照明方式。
夜晚,我们会在入口两侧设置造型优美的门灯,增加入口的气派和古镇的糅合感。
2. 街道示意灯为了不影响游客走路和观赏建筑,我们将在街道两旁采用定向折射灯,使光线从建筑物上反射回来,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艺术感。
同时,我们也将在灯上设置定制化的图案,增加街道的时尚感。
3. 科技互动区在科技互动区,我们将采用如“数字水幕电影”等多种科技元素,营造出高科技、未来感和趣味性等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景3:古城印记
总体策略: 策略1:重塑边界与口门 策略2:感知地段与场所 策略3:恢复水系与印记 策略4:整治老街和界面
身份感、价值、时序
策略1:重塑边界与口门
城墙恢复地段
区段:迎恩门-常旭门 方式:结合石刻公园,墙体恢复方式 意义:面向水陆,展示古城边界
策略1:重塑边界与口门
恢复城墙印记地段
渠堰穿城:
打造精致城市的天然载体 滋养川西平原的血脉 四川水利文化的缩影
1.2 历史人文—古城格局的四大结构性要素
“墙与门”
——界定城市边界与口门
明城五门:旌阳门、孝泉门、广居 门、迎恩门、接爽门 清城四门:南旌阳、北迎恩、东常 旭、西孝感
“街与楼”
——点与线的锚固
“一楼+四街” 东南西北街、钟鼓楼
老城中心:强调历史感,冷灰色配
以棕色辅色,注重场所色协调
德阳有个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 —德阳民谚
1.2 历史人文—古城格局的四大结构性要素
“衙与庙”
——重要标志建筑
北府:德阳县衙 南庙:德阳文庙(南宋始建城东, 明初改建城南)
“堰与河”
——城市水系的重要区段
穿城堰 护城河
1.3 城市产业——重装之城、钢铁艺术之都
新中国工业的 摇篮
德阳城市经济 的支柱
城市特色打造 的重要依托
2. 核心问题
2.1 特色不明 2.2 活力不足 2.3 风貌不佳
问题1:山水资源没有良好利用
山体利用
缺乏明确的定位
对东山地区未来发展缺乏明确 的目标和方向
缺乏特色的把握
原有规划对场地特征认识不足
缺乏整体的协调
零星建设较多,各个项目之间 缺乏协调
缺乏有效的控制
部分建设已经侵蚀了优质的山 体景观资源
德阳市总体城市设计
方案汇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8.11
本次城市设计三大任务与作用
深入挖掘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空间的活力魅力 有效支撑总体规划,提供总规决策的空间策略 提级优化空间品质,提出空间三维的管控准则
总体设计策略与原则
特色为先——凸显特色而不是千城一面 整体把握——注重总体而不是强调局部 重点引导——突出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
工业建筑:24米以下 1000米以上:24米以下
多因子综合模型
•交通因子
•功能因子
•风貌因子
•综合模型
总体策略:两条轴带、主次簇群、多层轮廓、有序发展
城市建设高度调整建议
结合特色,良好体 现城市景观特质
结合实际,现实引 导城市发展诉求
结合管理,有效指 导城市规划建设
城市色彩——分区控制
突出特色地段
3.1 设计目标 3.2 设计结构 3.3 设计策略
3.1设计目标
总体设计目标
——建设充满活力和魅力的特色德阳
独具魅力的活力生活之城 蓝绿交织的山水宜居之城 特色凸显的工业艺术之城
3.2总体设计结构
三带成川 碧水为脉 滨水聚核 山水织网
3.3设计策略——六大行动计划
实现“特色德阳”的六大图景
图景1:活力轴带——优地优用、打造城市的魅力轴带 图景2:蓝绿纽带——山水交融、构筑城市的开放网络 图景3:古城印记——弘扬文化、彰显城市的深厚底蕴 图景4:工业游园——挖掘特色、凸显城市的特色魅力 图景5:和谐风貌——依山傍水,塑造城市的建筑景观 图景6:特色斑块——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的特色片区
图景5:和谐风貌
——显山露水,塑造城市的和谐景观
城市竖向
城市色彩
多因子影响分析
景观风貌 用地功能
BRT站点
山水界面、历史 地段、眺望点与 视廊、天际线
商业办公:100米以下 文化娱乐:24米以下 居住建筑:24-50米
200米以内:100米以下 200-500:80米以下 500-1000:50米以下
石亭江——突出其生态景观特性
绵远河——延续其城市生活特征
堰渠——注重塑造其宜人尺度与环
境
“绿色纽带”
绿楔——组团间隔离、大山水之间
开放空间
绿廊——通山达水的步行通道、社
区的活力空间
公园——市民休闲游憩公共空间
蓝色纽带——以堰渠为例
“穿城堰”——感受城市历史变迁的长卷
图景3:古城印记
——弘扬文化、彰显城市的深厚底蕴
图景1:活力轴带
——功能提升,打造城市的三条魅力轴带
绵远河生活设施带
面向城市、现实生活延续
东山度假休闲带
面向区域、高端功能提升
石亭江生态景观带
面向未来、区域功能整合
•石亭江 •绵远河 •凤翥山
图景2:蓝绿纽带
——山水交融、构筑城市的步行空间网络
蓝绿 色色 纽纽 带带
山 水 网 络
蓝绿纽带
“蓝色纽带”
价值的判断与 手段的缺乏
问题2:历史文化缺乏应有重视
重点地段——文庙周边地段
利用与展示不足——偏 西部第一! 安一隅、界面封闭
问题3:产业特色没有充分挖掘
空间界面
——“硬质”的工厂形象与 鲜活的城市生活之间有待 “软化”
特色提升
——对工业的特色没有充分 挖掘,对资源价值缺乏准确 判断
3. 设计策略
区段:孝感门-常旭门 方式:结合广场及旧城改造, 采用印记恢复 意义:全面展示古城历史印记
策略2:感知地段与场所
文庙重点地段整治
凸显主体、强化轴线
开放界面、协调风貌
穿城堰的恢复
➢结合文庙西侧地段的改造,局 部恢复穿城堰水系,环城河采用 印记和水系相结合的方式
图景4:工业游园
——挖掘特色、凸显城市的特色魅力
问题1:山水资源没有良好利用
水系利用
重江河、轻堰渠
对于城市内部的水系空间缺乏 重视
重绵江、轻洛水
对石亭江利用考虑不足
重绿化、轻设施
滨水建设以绿地为主,缺乏公 共服务设施
重表皮、轻通道
缺乏滨水区和城市内部的联系
问题2:历史文化缺乏应有重视
整体文脉——古城的感知
——悠久的历史 无法感知与体验 ——城市整体记 忆与身份感缺失
柔化厂城之间的边 界,形成良好的城 市空间
打造具有区域吸引 力的旅游品牌
工业主题园区
主要项目
工业文明 博览园
工业主题 乐园
综合休闲
旅游服务 中心
工业主题园区
主要项目
工业文明 博览园
工业主题 乐园
综合休闲旅游服务 中心来自 工业文博园区主要项目
Loft餐厅 特色主题酒店 工业文化广场 工业展览区 工业博物馆
要点 1.特色解读
2.核心问题 3.设计策略
1. 特色解读
山水格局 历史人文 城市产业
市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让人把这个城市 吸引游人离开家 真正看成家! 来这里!
1.1 山水格局
山水抱城、绵水串城、渠堰穿城
山水抱城:
凤翥山和石亭江,城市面向 区域的景观资源
绵水串城
城市重要生活景观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