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灌注成像(谷风医疗)

合集下载

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来源: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讲义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彭卫军吴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中心灌注(Perfusion)是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

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 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与磁共振血管成像不同的是,它观察的不是血液流动的宏观流动,而是分子的微观运动。

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灌注成像可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灌注成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对水分子微量运动敏感的序列来观察人体微循环的灌注状况,二是通过造影剂增强方法来动态的研究器官,组织或病灶区微血管灌注情况。

肿瘤的灌注研究可以评价肿瘤的血管分布,了解肿瘤的性质和观察肿瘤对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后的反应。

MRI脑灌注原理及临床应用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免费看(仅限48小时)MRI零基础学习班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一、灌注成像的原理、技术及相关序列核医学对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成像的研究较早,CT、MRI灌注技术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成像方法。

1.CT灌注CT灌注(CT perfusion)技术最早由Miles于1991年提出,并先后对肝、脾、胰、肾等腹部实质性脏器进行了CT灌注成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所谓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层面通过连续多次同层扫描,以获得该层面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time-density curve,TDC)曲线,其曲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映了组浓度的变化,间接反织器官灌注量的变化。

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flow, BF)、血容量(bloodvolume, 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 time, 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ransit time to the peak,TTP、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参数,对以上参数进行图像重建和伪彩染色处理得到上述各参数图。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

磁共振MRI灌注成像阅片、成像方法、不同灌注图像识别、灌注成像意义及常见疾病灌注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神经科疾病的临床工作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概念:MRI 灌注成像是指利用磁共振快速扫描技术显示组织微血管的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提供组织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目前,常用的磁共振灌注成像有三种方法:①动态磁敏感加权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MRI);②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CE-MRI);③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ASL-MRI)。

前两者需要静脉团注射对比剂(如 Gd-DTPA),后者无需注射外源性对比剂。

现将三者的核心要点磁共振灌注成像方法对比总结:不同灌注图像识别临床上DCE 灌注在神经系统不常用,介绍ASL灌注与DSC灌注。

01.明确灌注成像是否注射造影剂,如果未注射造影剂,可能是ASL灌注成像;反之是另外两种灌注成像。

02.可以根据图像上的参数进行判断,如果仅有一个参数(CBF),可能是ASL灌注成像;有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参数,是DSC灌注成像。

图 1. 仅有 1 个参数 CBF(左上角),可以判断为 ASL 灌注成像图 2. 图中 CBF、CBV、MTT及TTP 参数(左上角),可判断为 DSC灌注成像灌注图像判断:1)以图2 中DSC 灌注为例,图像灌注的高低可以通过伪彩图的彩阶进行评估,可与对侧正常的脑组织进行比较,判断灌注的高低。

对于 CBF 和CBV,颜色越接近图像左侧色阶的上方,灌注越高(越红),反之灌注越低(越蓝);而对于 MTT 和TTP 来讲,颜色越接近色阶的上方,代表MTT 和TTP 延长,反之正常或缩短;2)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04. 不同灌注参数代表的意义如下:脑血流量(CBF):代表每100 g 脑组织内每分钟的血流毫升数(单位:mL/100 g/min);脑血容量(CBV):每100 g 脑组织内含血容量的多少(单位:mL/100 g);平均通过时间(MTT):造影剂从颅内的动脉侧到静脉侧所需要的时间,所有通过时间的平均值(单位:s);达峰时间(TTP):从造影剂到达成像脑区的主要动脉时开始,至造影剂达到最大量的时间(单位:s);Tmax:指造影剂可以到达所有组织的时间,代表脑组织储存血液功能到达最大值的时间,是反应组织灌注改变和脑组织梗死的敏感指标。

【技术前沿】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介绍

【技术前沿】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介绍

【技术前沿】磁共振灌注成像(PWI)介绍展开全文基本原理:磁共振灌注造影成像(PWI)基于团注对比剂追踪技术,当团注顺磁性对比剂进入毛细血管床时,组织血管腔内的磁敏感性增加,引起局部磁场的变化,进而引起邻近氢质子共振频率的改变,后者引起质子自旋失相,导致T1和T2或T2*的值缩短,反映在磁共振影像上则是在T1WI上信号强度增加,而在T2或T2*WI上信号强度降低。

对比剂首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外极少,血管内外浓度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的影响很小,故能反映组织血液灌注的情况,间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分布情况。

临床应用:· 对血供变化最敏感的扫描序列。

· 与弥散加权对照,确定缺血半暗带和再灌注时间窗。

· 颅内和转移瘤鉴别。

· 胶质瘤级别鉴别。

临床病例:脑梗塞:弥散加权图像上可见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塞高信号,而从TTP 图像上,与左侧正常大脑区域相比,右侧大脑半球TTP达峰时间延长,这种异常区域明显大于DWI上梗死区域,相应区域的CBV,CBF均有下降。

胶质瘤:T1图像上可见中低信号占位,及其周围大面积水肿低信号。

灌注图像上可见CBV较高的区域是肿瘤实质,同时相应区域的MTT延长,水肿带MTT略升高,CBV明显下降。

脑膜瘤血供判断:T1增强图像上可见明显强化的占位肿块,周围伴低信号水肿带,PWI的CBV图像上,肿瘤血供异常丰富。

胶质瘤术后复发:T1增强图像上可见明显强化的占位肿块,周围伴低信号水肿带,PWI的CBV图像上,血供丰富的区域为复发的肿瘤组织,相比T1强化区域,对肿瘤实质定位更精确。

摘自:医学影像教育资讯。

核磁灌注成像(脑部)

核磁灌注成像(脑部)

评估治疗效果
核磁灌注成像可以用于评估脑部疾病 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局限性
价格昂贵
时间长
核磁灌注成像设备成本较高,检查费用也 相对较高,可能限制了其在一些地区的普 及和应用。
核磁灌注成像检查时间较长,可能需要较 长时间的预约和等待,对于紧急情况可能 不适用。
伪影干扰
对患者要求较高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核磁灌注成像结果分析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等症状。核磁灌注成像可以显示脑部血 流灌注的变化,有助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
核磁灌注成像结果显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的血流灌注量明显降低,这可能与神经元死亡和神经退行性 变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血流灌注量与认知功能评分呈负相关,提示血流灌注的变化可能是阿尔茨 海默病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核磁灌注成像(脑部)
• 核磁灌注成像简介 • 核磁灌注成像技术 • 核磁灌注成像在脑部疾病诊断中的应
用 • 核磁灌注成像的优势与局限性 • 核磁灌注成像的案例分析
01
核磁灌注成像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核磁灌注成像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技 术对活体组织血流灌注情况进行无创 检测的方法。
原理
基于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对周围组织磁 性特征的影响,通过测量组织磁性特 征的变化,推算出血流灌注量,从而 反映组织的血流状态。
未来可以通过技术改进提高核磁灌 注成像的图像质量和分辨率,减少
伪影干扰。
B
C
D
临床应用拓展
进一步拓展核磁灌注成像在脑部疾病诊断 和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提高其在临床实践 中的价值。

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复旦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讲义功能成像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中心目录1.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彭卫军(2) 2. 磁共振弥散成像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顾雅佳(14) 3.质子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及其在颅内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周正荣(25) 4.BOLD-fMRI脑功能成像--------------------周良平(42) 5.PET,SPECT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章英剑(64)CT、MRI灌注成像的基本原理及其临床应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中心彭卫军吴斌灌注(Perfusion)是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

灌注成像(perfusion imaging) 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与磁共振血管成像不同的是,它观察的不是血液流动的宏观流动,而是分子的微观运动。

利用影像学技术进行灌注成像可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了解其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灌注成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对水分子微量运动敏感的序列来观察人体微循环的灌注状况,二是通过造影剂增强方法来动态的研究器官,组织或病灶区微血管灌注情况。

肿瘤的灌注研究可以评价肿瘤的血管分布,了解肿瘤的性质和观察肿瘤对于放射治疗和/或化疗后的反应。

一、灌注成像的原理、技术及相关序列核医学对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成像的研究较早,CT、MRI灌注技术为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成像方法。

1.CT灌注CT灌注(CT perfusion)技术最早由Miles于1991年提出,并先后对肝、脾、胰、肾等腹部实质性脏器进行了CT灌注成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所谓CT灌注成像是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同时,对选定层面通过连续多次同层扫描,以获得该层面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time-density cur ve,TDC)曲线,其曲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映了组浓度的变化,间接反织器官灌注量的变化。

脑肿瘤诊断磁共振灌注成像应用

脑肿瘤诊断磁共振灌注成像应用

04
磁共振灌注成 像技术在新药 研发中的局限 性和挑战
临床研究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肿瘤研究中 的应用: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 可以检测到脑肿瘤的血流变化, 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肿瘤诊断中 的应用:通过磁共振灌注成像, 可以检测到脑肿瘤的血流变化, 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
磁共振灌注成像的优势:相较于 传统的CT和MRI,磁共振灌注成 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更高 的对比度,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到 脑肿瘤的血流变化。
治疗方案制定
磁共振灌注成像:通过检 测脑肿瘤的血流情况,为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磁共 振灌注成像结果,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根据磁共振 灌注成像结果,确定手
术范围和方式
放射治疗:根据磁共振灌 注成像结果,确定放射治
疗的剂量和部位
药物治疗:根据磁共振灌 注成像结果,选择合适的
药物和剂量进行治疗
脑肿瘤诊断
脑肿瘤类型
胶质瘤:最常见的脑肿瘤 类型,占所有脑肿瘤的 40%-50%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的肿 瘤,占所有脑肿瘤的20%-
30%
垂体瘤:起源于垂体的肿 瘤,占所有脑肿瘤的10%-
20%
听神经瘤:起源于听神经 的肿瘤,占所有脑肿瘤的
5%-10%
转移性脑肿瘤:其他部位 肿瘤转移到脑部的肿瘤, 占所有脑肿瘤的5%-10%
诊断方法
磁共振成像(MRI):通过磁共振 技术对脑部进行成像,观察肿瘤的
位置、大小和形态
磁共振灌注成像(PWI):通过磁 共振技术对脑部进行灌注成像,观 察肿瘤的血流情况,判断肿瘤的性
质和侵袭性
磁共振波谱成像(MRS):通过磁 共振技术对脑部进行波谱成像,观 察肿瘤的代谢情况,判断肿瘤的性

磁共振灌注

磁共振灌注

磁共振灌注在影像检查或者科研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非常熟悉而又陌生的词,叫——灌注!CT中我们有肝脏灌注,肺部灌注,磨玻璃GGC灌注,各种灌注,当然磁共振中我们也有灌注。

那么有的人可能要问,什么叫灌注?灌注:Perfusion,主要是描述血流通过组织血管网的情况,通过测量一些血流动力学参数,来无创地评价组织血流灌注状态。

灌注f (运输功能相关参数)是描述将代谢底物运送到组织的基本参数。

f=F/V,F为血流量(ml/min),而V为组织容积(ml)。

灌注是个很笼统,不准确的称呼。

很多时候我在场地培训的时候,有些研究生问我,说老师,我要做一个灌注的课题,这个时候我一般比较迷茫,我会反问她,你要做那种灌注?而学生则更迷茫,灌注啊,就是灌注啊。

这个时候我会给她一些选项,你是要做T1灌注,还是DCE,还是T2*灌注,还是什么?这个时候大部分研究生就会说我再去查查文献。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磁共振灌注到底有多少种?首先,我们可以把灌注简单的分为:打药灌注和不打药灌注。

打药灌注就是需要用对比剂的,不打药灌注,顾名思义就是不用对比剂的。

一.T2*灌注 DSCT2*灌注,又叫T2 star灌注,或者Neuro Perfusion神经灌注。

当然最专业的术语应该是DSC,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这种灌注,因为使用的是T2*权重为主的序列,所以又叫T2*灌注。

那么这种灌注主要是利用打药(对比剂)以后,大剂量团注后对比剂可以缩短周围组织T2*,使信号降低,通过打药后,观察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的变化,来测量和灌注相关的参数,来推测脑血流的灌注情况。

这种灌注,一般用在头颅,所以又叫神经灌注。

很多人问,为什么不用T1权重序列来做灌注呢?仔细思考一下吧?BBB。

因为正常颅脑组织有血脑屏障(BBB)的影响,可以组织某些物质通过血液流经脑组织。

由于正常颅脑组织中有BBB的作者,对比剂的T1效应即缩短组织T1时间的作用不明显。

ct灌注成像名词解释

ct灌注成像名词解释

ct灌注成像名词解释
CT灌注成像是一种功能成像技术,其通过在静脉快速团注对比剂时,对感兴趣区层面进行连续CT扫描,从而获得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并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各种灌注参数值。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并量化地反映局部组织血流灌注量的改变。

该技术主要用于急性或超急性脑局部缺血的诊断、脑梗死及缺血半暗带的判断以及脑瘤新生血管的观察,以便区别脑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

此外,它也应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其结果已接近MR灌注成像。

请注意,虽然CT灌注成像在许多方面有广泛应用,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辐射暴露和对比剂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因此,在使用这种技术时,需要权衡其优缺点并严格遵守医疗规定。

磁共振灌注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一)

磁共振灌注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一)

ASL检查技术
➢ 关于硬件 :1.5T、3T磁共振,多通道线圈 ➢ ASL检查方法:PASL/CASL/PCASL ➢ 标记至获取图像的时间:TI(Inversion Time)、PLD(Pulse Labling Duration) ➢ 背景噪声的抑制方法:移动/静止 ➢ 图像读取方法 :2D/3D,推荐3D读取,血管抑制方法的应用 ➢ 后处理方法 :根据不同的标记方法,计算CBF ➢ 临床应用 :图像的解读
DCE检查技术
定量参数的含义解读
Ktrans ➢ 反映对比剂从血管内血浆空间渗漏至细胞外间隙(EES)的速率 ➢ 与单位体积血流量、局部微血管渗透性及微血管床的表面积相关 ➢ 直接反映局部组织中血管渗透性的高低 ➢ 在肿瘤中,与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相关 Kep ➢ 反映对比剂从细胞外间隙(EES)返回血管内血浆空间的速率 ➢ 综合考虑Ktrans和Kep可得到肿瘤内对比剂的转运及分配 ➢ 对于评价化疗药物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Ve ➢ 代表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增大代表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的扩大 ➢ 与局部组织细胞的坏死程度相关 ➢ 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分化和坏死程度。
➢ 非参数模型的处理方法即直接从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中基于信号强度测量相关参数, 但无法定量反映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流灌注量等生理信息。
DCE灌注参数
➢ 血流灌注强度及血管通透性 ➢ Ktrans 容积转移常数 ➢ Kep 速率常数 ➢ Ve 血管外、细胞外容积比 ➢ Ve = Ktrans/Kep
参数TR/TE/α = 1500/30/90°
组织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相关参数: rCBF(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ml/min/100g rCB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ml/100g MTT(Mean Transit Time)min TTP (Time to Peck)min

磁共振灌注和扩散成像

磁共振灌注和扩散成像

磁共振扩散成像:主要用于神经系 统病变的诊断,如脑白质病变、脑 肿瘤等
磁共振灌注成像和扩散成像:均可用 于脑部病变的诊断,但磁共振灌注成 像更适用于脑梗塞、脑肿瘤等病变的 诊断,而磁共振扩散成像更适用于脑 白质病变、脑肿瘤等病变的诊断
磁共振灌注成像和扩散成像:均可用 于神经系统病变的诊断,但磁共振灌 注成像更适用于脑部病变的诊断,而 磁共振扩散成像更适用于神经系统病 变的诊断
脊髓病变:评估 病变的部位和程 度
脑肿瘤:评估肿 瘤的浸润程度和 边界
肌肉骨骼病变: 评估病变的部位 和程度
脑梗塞:评估梗 塞的范围和程度
脑发育异常:评 估发育异常和病 变的部位和程度
技术优势
01
无创性:无需注射造影剂,减少 02
高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
患者风险
结构
03
定量分析:可以定量测量组织参
04
多参数成像:可以同时获取多种
数,如水分子扩散系数
组织参数,如T1、T2、PD等
05
实时成像:可以实时观察组织动
06
应用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诊断,
态变化,如血流动力学变化
如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
磁共振灌注和扩 散成像的比较
成像原理比较
磁共振灌注成像: 利用磁共振信号的 变化来测量组织血 流量,反映组织微
技术优势比较
01
磁共振灌注成像: 能够实时监测组织 血流量,提供组织
功能信息
04
磁共振扩散成像: 对组织微观结构的 评估具有较高的分
辨率和准确性
02
磁共振扩散成像: 能够提供组织微观 结构信息,如细胞 密度、纤维走向等
05
磁共振灌注成像: 能够提供组织功能 信息,如血流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学识
15
• PWI可以提供必要的血液动力学参数。 • 1 灌注不足:MTT明显延长,rCBV减少,rCBF明显减少。 • 2 侧支循环信息:MTT延长,rCBV增加或尚可。 • 3 血流再灌注信息:MTT缩短或正常,rCBV增加,rCBF
正常或轻度增加。 • 4 过度灌注信息:rCBV与rCBF均显著增加。
医疗学识
24
5.脑原发淋巴瘤
• 脑原发淋巴瘤的治疗依靠联合大剂量化疗和放疗而非手术。 在诊断上,常规影像有时很难鉴别脑原发淋巴瘤与多行胶 质母细胞瘤。灌注成像显示肿瘤新生血管特征的能力有助 于鉴别两者。脑原发淋巴瘤组织病理上的一个显著特征就 是以血管为中心生长,形成多层环形结节并使血管周围间 隙扩大。虽然肿瘤细胞可侵犯血管内皮甚至侵入血管腔内, 但新生血管却不明显。因此脑原发淋巴瘤的rCBV明显低 于多形胶母的。
医疗学识
18
2.原发性胶质瘤
• 胶质瘤的血管增生程度是决定病理学分级的重要参数之一, 目前临床上采用微血管密度计数作为评价胶质瘤血管生成 的金标准,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提高,其微血管密度也 在提高。从总体上看,肿瘤恶性程度越高rCBV值越大, 即多行胶母>间变性星型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灌注成像 能够在活体上快速而几乎无创的量化反映组织的血管生成 及分布情况,从而达到对胶质瘤分级的目的。
医疗学识
16
MR脑灌注临床应用
• 1.急性脑缺血病变
急性脑缺血期病灶中心血流灌注严重减少,rCBV的 减少是最直观的指标,它反映单位质量内血容量减 少,当脑局部灌注压下降时,脑组织可以通过一定 的自我调节机制使局部血管床扩张以增加血容量来 代偿。 研究表明急性脑缺血发作后,过度灌注和持续的灌 注不足可同时存在,且是医疗造学识成脑组织损伤的原因。17
• 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 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nciple)


rMTT=rCBV/rCBF
医疗学识
6
•1
医疗学识
7
•1
医疗学识
8

基本方法
• 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当对比剂第一次通过受检组织之前之 中和之后,采用快速扫描序列进行连续的多层面多次成像, 从而获得一系列动态的扫描图像。
MRI灌注成像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
医学影像1班
Catalogue
• 1、灌注成像概念及原理
• 2、灌注成像的扫描技术
• 3、灌注在脑的临床应用
医疗学识
2
灌注(Perfusion)
• 人脑正常的神经心理和高级神经活动要求以一定的血流灌 注为基础,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 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一般等同于血流过 程,是以流动效应为基础的,存在于正常组织和疾病状态,
医疗学识
10
•1
医疗学识
11
医疗学识
12
医疗学识
13
医疗学识
14
图像资料的后处理
• 将扫描获得的原始图像输入离线工作站。在实际工作中, 通常首先获得的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然后通过工作站 计算机的处理进而得到相对脑血容量,相对脑血流量及平 均通过时间图,确定兴趣区(ROI)以获得相应的数据。
医疗学识
19
•1
医疗学识
20
医疗学识
21
医疗学识
22
3.脑胶质瘤病
• 脑胶质瘤病是一种罕见肿瘤,病理特征是中度多行的胶质 细胞沿正常结构内侵润而不破坏它,病变区细胞数量增多 但无脑实质破坏和新生血管。灌注成像显示病变区缺乏血 管增生,rCBV甚至低于正常为受累的脑白质。
医疗学识
23
4.脑转移瘤
• 脑转移瘤多为血行转移,在其生长中产生无屏障 的新生血管网,瘤周常伴不同程度水肿,但其内 的毛细血管床正常,肿瘤边缘以外无肿瘤细胞侵 润。
• 孤立实性转移常与原发肿瘤鉴别。两者病灶区 rCBV表现相近,灶周水肿区差异显著,原发肿瘤 明显高于转移瘤。这可能就是转移瘤周围仅仅是 单纯水肿而原发肿瘤除水肿外还有瘤细胞侵润的 本质差异的反应。
医疗学识
26
•2
医疗学识
27
7.其他应用
• 7.1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 • 定量 MR PWI显示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症病人脑白质的
rCBF下降 ,而脑灰质的 rCBF却正常 ,这与低灌注在缺血性 脑白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起的作用是一致的 ,病人灰质和 白质所获得的 CBF的绝对值与以前研究结果相似 ,进一步 说明了定量的 MR PWI技术所测 rCBF的准确性
• 对比剂第一次通过期间,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外极少, 血管内外浓度梯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影响小, 故能反应组织的血液灌组情况。根据造影剂第一次通过局 部脑组织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绘制信 号强度—时间曲线,根据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可获得部分 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对值,并可通过工作站制成各种血 流动指标图像。
医疗学识
9
MRI灌注技术的分类
• 1 使用外源性示踪剂,即对比剂首过磁共振灌注 成像法,以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dynam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contrast enhanced,DSC) 灌注成像最常用。
• 2 使用内源性示踪剂,即利用动脉血中的水质子 作为内源性示踪剂的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法,由于不需注射对比剂,安全 无创,因而有着较强的临床应用潜力。
医疗学识
25
6.脑外肿瘤
• 颅内脑外肿瘤是指起源于颅内非脑实质组织如脑 膜,硬模,颅骨,脑室,脉络膜丛,松果体,垂 体的肿瘤,以脑膜瘤最常见。它们常有丰富的血 管而又无血脑屏障,所以增强显著。一般情况下 常规影像检查鉴别脑内外肿瘤不难,当脑内肿瘤 侵犯硬膜或脑外肿瘤侵犯脑实质时会给定位诊断 造成困难。脑外肿瘤的rCBV明显高于脑内肿瘤。 值得注意的事由于脑外肿瘤没有血脑屏障,造影 剂很快漏出,rCBV的测量不可靠。灌注曲线特征 是首次通过后基线恢复缓慢。
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使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 MR PWI用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可 以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具有时间分辨率(小于2s 即可包括全脑)和空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
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医疗学识
3
•1
医疗学识
4
•1
医疗学识
5
灌注成像的理论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